- 55.00 KB
- 2021-08-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时作业(十五) 民主政治的扩展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太原模拟)“(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它所吞噬的旧世界。”这一分析试图( D )
A.强调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
B.说明启蒙运动为法国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C.肯定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的成功改造
D.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的原因
解析:材料强调了法国革命的反复性和复杂性,“革命消化不了它所吞噬的旧世界”反映的是革命无法消化其反对的旧势力,即旧世界的强大势力与革命派反复斗争。D项正确。材料谈的是革命的过程而不是信仰,排除A项;启蒙运动是法国革命发展的思想动力而不是反复的原因,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的成功改造,排除C项。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一旦政策或命令出了问题或是重大失误,内阁就要下台,执政党就要下野。这表明( A )
A.总统权力受限制 B.总统对部长负责
C.议会对总统负责 D.内阁对总统负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国的代议制,旨在考查考生阅读史科、调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的历史学科素养是历史解释。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法国代议制政体之下总统权力受到各部部长的牵制,A项正确。
3.在一院制与两院制的多次交替后,法国最终在1875年第三共和国时确定采用两院制议会。对此,戴高乐曾解释说:“
直接普选产生的议会的初步动议未必是完全有远见的,所以必须以另一种选举方式再组成一个议会来进行审查、修改和提出建议。”戴高乐对两院制议会的解释,说明( C )
A.两院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的基本趋势
B.法国的议会制是共和派和君主派妥协的结果
C.法国两院制议会的运行遵从民主与理性精神
D.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并存是法国代议制的特征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法国实行两院制是为了防止一院制的弊端,体现了民主和理性精神,C项正确。戴高乐对两院制的解释主要从法国的社会现实出发,不能说明两院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趋势,排除A项;该解释没有体现出法国的共和制是共和派和君主派妥协的结果,B项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4.1876年时,虽然法、美同为共和国,但两国总统在任期和权力范围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法国总统有着其明显的优越感,在这一点上法国与其邻国——德意志帝国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这反映出当时法国政治体制( C )
A.善于兼采他国的优秀成果
B.具有多种政体试验的痕迹
C.带有明显政治妥协的特征
D.缺乏对总统权力的监督
解析:根据材料时间信息“1876年”可知,这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后。1875年宪法被称为“一票共和”,总统的权力比美国总统的大,带有帝制的痕迹,是共和派与保皇党人之间、共和制度与帝制之间妥协的产物,答案为C项。材料无法体现A项结论;法国的共和制度是在法国社会发展和基本国情基础上形成的,排除B项;法国总统也处于议会的制约监督之下,排除D项。
5.(2019·银川统考)
有史家评价某部宪法: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仅限于分别阐释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甚至没有明确规定政体。许多人相信,这部宪法只是一部临时性宪法。然而,恰恰是这样一部临时性宪法竟通用了65年之久。形成这部宪法如此特点的原因是( D )
A.英国的历史、国情和民主趋势的结合
B.美国克服邦联制下无政府状态的必然
C.德国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影响
D.它是法国共和派和保皇派妥协的产物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临时性”等信息并结合史实可知,这部宪法与1875年法国通过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相符,从1875年到1940年法国降于纳粹德国,正好65年,D项符合题意。
6.直到1879年1月,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派历经百年才把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及总统职位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公爵们的共和国”才变成了“共和派的共和国”,第三共和国最终确立起来。这反映出( C )
A.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B.法国民主政治构建任务的完成
C.法国民主政治之路的艰难
D.保皇派实际上主张建立共和制
解析:“历经百年才……掌握在自己手里”等信息强调了法国民主政治之路是漫长而艰难的,C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强大,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仅仅是“共和派的共和国”确立,还不能说民主政治构建任务的完成,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保皇派实际上反对建立共和制,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7.(2019·惠州调研)有德国学者认为,从宪法角度而言,德意志帝国是个“怪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中主要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B )
A.皇帝担任国家元首 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
C.内阁掌握行政大权 D.帝国议会由民选产生
解析:依据德意志宪法,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从而使德国成为名义上实行君主立宪,实际上只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实行君主专制的“怪胎”
国家,B项正确。皇帝是国家元首符合史实,体现不出“怪胎”,A项错误;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内阁并非真正掌握行政大权,C项错误;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选举虽然作用很小,但它是民主的体现,D项错误。
8.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议会有权通过帝国预算并监督财政支出。然而,帝国政府的收入只需要投一次票,就成为固定税收;假如入不敷出,帝国政府就让各邦出“国库捐”,因此帝国政府是永远不用开征新税的。这反映了( A )
A.帝国议会对政府无实际制约作用
B.帝国议会掌握政府大权
C.德意志的军国主义传统深厚
D.君主立宪制已经确立
解析:由题干中的“议会有权通过帝国预算并监督财政支出”“帝国政府的收入只需要投一次票,就成为固定税收”“帝国政府就让各邦出‘国库捐’”等可知,帝国宪法虽然规定议会有“控制税收”的权力,但是议会却无法行使该项权力,帝国议会对政府无实质性的制约作用,排除B项,A项正确。题干强调帝国议会对政府无实际制约作用,与军国主义传统深厚与否无关,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9.某外国学者在其著作中论及某部宪法时说:“宪法阻碍了政党学习怎样才能扮演好执政党与反对党的角色,他们也就无法积累管理国家的经验。他们变成了简单的意识形态俱乐部,只是发表发表意见而已。”这部宪法应该是( D )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解析:
本题考查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体现出该宪法并没有赋予议会实际的立法大权和选举任命内阁的权力,即议会的权力相对较小,综合各个选项可知,《德意志帝国宪法》符合这一特点,因此选D。
10.俾斯麦在回忆录中写下了最后的忏悔和期盼:“我过去的尽职行为也许恰巧是造成德意志走向衰落、没有骨气的原因。现在我们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巩固帝国议会,使它不再退化。”这表明,俾斯麦期望( D )
A.提升宰相政治地位 B.强化德皇政治权威
C.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D.完善德国民主政治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巩固帝国议会,使它不再退化”等信息意在强调俾斯麦期望完善德国民主政治,故选D;材料未涉及提升宰相的政治地位方面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要完善德国的民主政治而非强化德皇的政治权威,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民主共和政体,当时德国也不是民主共和政体,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11.(2019·黄冈模拟)“帝国议会不是一个‘假议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议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议会享有立法权。”作者对近代德国政体的看法是( D )
A.近代德国政体专制是实、立宪为虚
B.帝国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
C.议会支持德国皇帝与政府的工作
D.德国政体不乏民主成分
解析:材料“帝国议会不是一个‘假议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议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议会享有立法权”反映出作者认识到德国君主立宪政体虽然立宪为虚,但仍有一定的民主成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项正确。
12.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C )
A.分裂割据的局面未完全消除
B.由各邦分享军事、外交大权
C.组织形式呈现联邦主义性质
D.体现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
解析:由材料可知,德意志帝国既有中央政府的权力,也给地方一定自治权,具有联邦主义性质,答案为C项;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结束了分裂的局面,排除A项;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权力,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所以排除B项;D项材料依据不足,排除。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在与欧洲其他强国的争霸过程中,特别是统一的民族国家形成之后,法国的现代化道路曲折而漫长。由于法国特有的理想化的思想基础和浪漫的文化特征,也由于法国的历史和现实传统,法国没有选择渐进式的现代化方式,而是采用了非此即彼的极端手段,用激进革命的方法实施政治现代化,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摘编自钱乘旦《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材料二 与西欧许多国家相比,德意志的现代化进程起步相对较晚,直到19世纪初才真正开始向现代迈进。在德意志的现代化启动和展开过程中,普鲁士——德国的统治集团始终发挥了主导的作用:其中的远见卓识者为了维护传统统治体制,一场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促进现代化,由此形成了一种防御性的现代化模式。
——摘编自钱乘旦《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材料三 就现代化的进程和结果而言,美国的历史无疑是一部成功的记录。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建立之初欧洲移民及其后裔力图按照他们所熟悉的模式重建社会;然而,北美不同的环境和其他条件,迫使他们不得不放弃原来的打算,对来自母国的观念、制度和方式加以创造性的转化,逐渐建成了一个与母国不完全相同的社会。
——摘编自钱乘旦《现代化历程·北美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政治现代化以革命方式展开的“理想化的思想基础”和“历史和现实传统”各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普鲁士在德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主导作用,并且分析这种“防御性的现代化模式”是如何“维护传统统治体制”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创造性转化”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成功的记录”。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近代欧美各国不同政治走向的共性因素。
答案:(1)基础:启蒙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展开,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等主张广为流传。
传统:法国是欧洲大陆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专制王权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
(2)作用: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颁布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维护传统 :继承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的历史传统;由容克贵族和君主掌握实权,行政权控制立法权。
(3)记录:建立民主共和国;颁布成文宪法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和三权分立的宪政体制。
(4)因素:深受历史传统和国情的影响。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某西方学者指出,“民主”“资本主义”“法治”和“公民社会”犹如四个长条黑匣子,是构建西方文明所需的四大支柱。在这些代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的黑匣子内部,有着高度复杂且互相关联的制度在发挥着作用。正是因为这些制度优势,使得公元1500年后西方社会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然而,1900年后这些制度的衰退令人扼腕,使西方世界像明清时期的中国那样,正在走向沉沦。有人据此图示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结构图(下图)。
——据尼尔·弗格森《西方的衰落》摘编
结合上图并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该学者的任一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所选观点进行肯定、否定或提出修改意见,并阐述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答案:(示例1)(肯定意见):观点:该学者所提的四个要素推动了1500年后的西方世界的兴起。
论证:①政治:近代西方国家普遍确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如英德的君主立宪制、美法的民主共和制等,以民主取代了专制,通过议会立法等手段,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经济:近代西方国家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近代西方国家普遍建立起自由市场制度,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了经济的增长);③法律:近代西方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宪法和法令,如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拿破仑法典》等,以法治取代了人治,通过法律保障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④社会:在近代西方国家建立起的公民社会中,公民取代了臣民,人民拥有人身自由和民主权利,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加速了文明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答出三个要素即可)
总结:综上所述,上述四个要素推动了近代西方政治、经济、法治、社会的现代化,使西方在1500年后处于世界领导地位。
(示例2)(修改意见):观点:1500年后的西方世界兴起的因素还应该增加意识形态、国家模式、科教体制、文化传统等因素。
论证:①意识形态:近代西方国家先后开展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使“自由”“平等”“人权”等资产阶级观念广泛传播、深入人心,为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扫清了思想障碍;②国家模式:随着民族主义的逐渐成长,近代西方较早形成了以国家主权、国家利益至上为特征的近代民族国家,它既调动了普通民众的建设热情,也成了各国发展的主导力量;③科教体制:16世纪,近代自然科学在西方兴起,继之在两次科技革命期间科学技术取得辉煌成就,确立了西方在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推动了西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近代西方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教育体制,使西方社会基本上实现了教育的普及化,民众的人文科学素质大大提高,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储备了人才);④文化传统:近代西方继承了古希腊海洋文明的开放性特征,具有勇于开拓、善于探索的性格意识,成为西方推动地理大发现、海外殖民乃至发明创新的精神动力。
总结:综上所述,该学者指出的四个要素并不能完整地说明1500年后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还应该包括意识形态、国家模式、科教体制、文化传统等因素。
(示例3)(否定观点):观点:该学者所提的四个要素没有导致1900年后西方世界的衰落;
论证:①政治:20世纪的民主浪潮和法西斯危机,迫使西方国家重新巩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如普选权在西方国家普遍确立,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②经济:20世纪的历次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不断调整经济运行机制,如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确立起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滞胀危机后奉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均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③法治:20世纪西方国家仍旧强调以法治的手段巩固民主制度、维护社会统治,如罗斯福新政以立法的形式摆脱经济危机;④社会:20世纪西方国家大多建成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日益完善使人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促进了西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总结:综上所述,上述四个要素在1900年后并没有弱化,反而得到了持续乃至强化,西方世界并没有因此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