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3.00 KB
  • 2021-08-30 发布

浙江省金华市方格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方格高中部2019学年第一学期12月份月考 高二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其中亲周的前朝旧贵族微子受封于宋,该诸四侯国的中心应位于下边地图中的 A. 蓟 B. 营丘 C. 曲阜 D. 商丘 ‎【答案】D ‎【解析】‎ ‎【详解】西周建立后实行分封制,将前代贵族微子启封到宋,分封商代贵族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商代遗民,有利于西周统治,按照地图商丘一带即是商朝统治中心,故宋国的中心应该是商丘,答案为D;A是燕的中心,排除;B是齐国中心,排除;C是鲁国中心,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了西周分封制有关内容,主要考查分封先代贵族的作用,联系地理知识进行分析。‎ ‎2.《尚书·洪范》篇记载了武王灭商后问政于箕子的言论:“汝则会大疑(对国事有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身其康强子孙其逢。吉。”这反映了西周政治 A. 具有原始民主色彩 B. 中央尚未高度集权 C. 以血缘来维系权力 D.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答案】A ‎【解析】‎ ‎【详解】题干材料的意思如果你对国事有疑问,你自己先要多考虑,然后再与卿士商量,再与庶民商量,最后同卜筮官员商量。如同你自己同意,龟卜同意,占筮同意,卿士同意,庶民同意,这就叫做大同。你的身体会安康强壮,你的子孙会吉祥昌盛。这反映了早期君主在决策前会听取各阶层各个方面的意见,反映了西周政治具有原始民主色彩,答案为A;材料是反映武王向箕子询问治国原则的问题,BCD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点睛】仔细研读材料,容易出现错误的选项是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3.《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材料中这项举措的战略意图是 A. 攻灭东方六国 B. 加强北部边防 C. 统一岭南地区 D. 控制“西南夷”‎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可知九原属于包头市,云阳是今天的陕西,材料指的是秦始皇修筑直道,到达包头和陕西,说明加强了北部地区的防卫,故B正确;公元前221年灭掉六国,与材料时间公元前212年不符,排除A;岭南地区处于福建广东等地,“西南夷”指今天云贵高原和川西及甘南地区,与材料不符,排除CD。‎ ‎4.有学者认为:“三省是对重要最高权力的划分,将以前属于宰相的政府决策和执行权分开,由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承担。中书、门下两省是以皇帝的名义草拟和颁发诏令,且门下审复的第一个手续就是向皇帝复奏画敕,最后一个手续是用皇帝的宝玺进行“印逢”由此可知三省 A. 分权意图在于加强君权 B. 对皇权形成了有效的牵制 C. 部门间相互扯皮效率低下 D. 在地位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书、门下两省是以皇帝的名义草拟和颁发诏令,并且门下复审先是“向皇帝复奏画敕”,最后用皇帝的宝玺“印逢”,均表示处处均需由皇帝决定,可知分权的意图在于加强君权,故答案为A;三省六部制是加强皇权而不是牵制皇权,B错误;三权分立有利于提高政府效率,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三省在地位上的差异,排除D。‎ ‎【点睛】本题要抓住三省六部制的本质特征。‎ ‎5.观察下边的历史地图,判断其所属历史时期应该是 A. 秦代 B. 汉代 C. 唐代 D. 宋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州汉代监察区名。东汉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故答案为B;A实行郡县制,排除;C是道州县三级,排除;D是路州县三级,排除。‎ ‎6. 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 A. 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 B.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C. 小农经济下农民的生活 D. 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 反应的是田妇一家的自给自足的生活C正确;材料没有反应棉花的 种植情况A错误;材料中没有出现雇佣关系B错误;在古代中国农业一直占据主导D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 ‎7.从1840年开始,列强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属于《辛丑条约》款项的是 A. “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作为赔偿军费 B.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用之处”‎ C. “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D. “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用之处”可知是符合《辛丑条约》中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故答案为B;A中“二万万两”即《马关条约》赔偿白银2亿两,排除;C是《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排除;D是《南京条约》允许五口通商,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近代几个条约的内容,关键是熟记条约内容。考查语言分析能力。‎ ‎8.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A. 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B. 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 C. 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标准 D. 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 ‎【答案】B ‎【解析】‎ ‎【详解】分析材料可知,辛亥革命是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同时西方文明深入传播,社会转型加剧。中国社会服饰出现重大变化,西方服饰与东方服饰共同出现在人们的日常衣着中,体现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加剧。故B项正确。服饰变化反映的是社会的变迁,A是对材料的表面理解,A错误。不是因为辛亥革命才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C错误。由材料并不能得出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它服装不受欢迎。故D项错误。‎ ‎9.1928年江西遂川人民传出这样的歌谣:“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又分谷子又分田,过新年,过新年,你拿斧子我拿镰,高举红旗开大会,工农翻身掌政权。”下列关于这首歌谣中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革命根据地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②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③国民革命运动在农村蓬勃发展 ④体现“工农武装割据”实践成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说明中共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从而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体现出“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结果,故①②④正确;国民革命运动结束于1927年国民党叛变革命,与材料时间不符,③错误。故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10.下图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对图中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 ‎ ‎ ‎ ‎ ‎①“肥料不足”是指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先天性的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②“阳光灿烂”是指“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③“冰雹无情”是指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受到四大家族和日本侵略者的双重挤压 ‎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道路曲折根源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图片材料的能力,题干图片中,“肥料不足”说明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①正确;1912~1919 年,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阳光灿烂”,据此可知②正确;“冰雹无情”处于20世纪40年代的后期,抗日战争已经取得胜利,故③正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造成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④正确。所以答案选D。‎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1. 1920年,国内的中小学都开始使用白话文语文教材。新文化运动中最早提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著名学者是 A. 鲁迅 B. 胡适 C. 陈独秀 D. 李大钊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著名学者胡适是积极推动白话诗的先驱者。他1917年1月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 1916年底,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将其《文学改良刍议》的文稿寄给了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发表在第2卷5期上,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接着,陈独秀在下一期刊出了自己撰写的《文学革命论》进行声援。翌年,1918年5月,鲁迅又在该刊第4卷5期发表了《狂人日记》。于是,中国现代文学迈出了艰辛的第一步。因此选择B。‎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新文化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文学革命 ‎12.下列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 ‎①百团大战 ②枣宜会战 ③台儿庄战役 ④平型关伏击战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②①③ D. ④③②①‎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8月,枣宜会战在1940年5月,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春,平型关伏击战发生在1937年9月。故按照时间顺序为④③②①,答案为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13.“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基层民主形式的是 A. 村民自治 B. 职工代表大会 C. 城市居民自治 D. 县级人大代表选举 ‎【答案】D ‎【解析】‎ ‎【详解】基层民主制度主要是指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是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形式及其运作方式,而县级人民代表属于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不属于基层民主形式,D符合题意,答案为D;基层民主形式包括村民自治、职工代表大会和城市居民自治,即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14.宋庆龄在《第一年的新中国》中写道:“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欢欣鼓舞的纪念日它是新纪元的发轫,我们从此进入了人民的新时代。”这主要因为新中国的成立 ‎①诞生了崭新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 ‎②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在全国范围取得伟大的胜利 ‎③为新中国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④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占领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的成立诞生了崭新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为新中国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故①③正确;新中国成立时东南、西南大片地区没有解放,②错误;当时香港、澳门还被外国列强占领,④错误。故答案为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15.20世纪50年代的某次会议通过了涵盖与会国在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等多个方面所达成共识的公报。此次会议 A. 促进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的联系 B. 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C. 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D. 推动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的出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万隆会议是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会议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会议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故选A;B是日内瓦会议,不符合题意,排除;C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排除;D是新中国成立时与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排除。‎ ‎16.下表是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网站的各大洲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地区/时间 ‎1950—1959年 ‎1960—1969年 ‎1970—1979年 ‎1980—1989年 总计 亚洲 ‎12‎ ‎1‎ ‎10‎ ‎3‎ ‎26‎ 非洲 ‎5‎ ‎13‎ ‎23‎ ‎3‎ ‎44‎ 欧洲 ‎6‎ ‎1‎ ‎14‎ ‎0‎ ‎21‎ 美洲 ‎0‎ ‎1‎ ‎13‎ ‎6‎ ‎20‎ 大洋洲 ‎0‎ ‎0‎ ‎5‎ ‎2‎ ‎7‎ 总计 ‎23‎ ‎16‎ ‎65‎ ‎14‎ ‎118‎ ‎①1950—1959年外交成就是基于结伴而不结盟策的实施 ②1960—1969年与非洲建交国家增多得益于万隆会议召开 ③1970—1979年建交高潮的出现能反映中美关走向缓和 ④1980—1989年建交国家增加体现出对外开放政策的成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伴而不结盟策的实施是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不是1950—1959年外交成就,故①错误;根据所学内容可知1960—1969年与非洲建交国家增多得益于万隆会议召开,1970—1979年建交高潮的出现能反映中美关走向缓和,1980—1989年建交国家增加体现出对外开放政策的成果表述均正确,故②③④正确,故答案为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17.布罗代尔在《15到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指的“奇迹”主要是指:‎ A. 欧洲人对地理概念认识逐渐清晰 B.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C. 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D. 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可知,地理大发现促进了欧洲“疆界”的变动,创造了世界的奇迹。这里的“奇迹”是指地理大发现促进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初步连为整体。故B项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欧洲人对地理概念的认识情况,故排除。C项,美洲新大陆的发现立足于局部,不足以说明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视野下欧洲“疆界”的变动,故排除。D 项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15-18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故排除。‎ ‎18.1600年后,英国、荷兰和法国相继建立各自的东印度公司,每家公司都是国家支持的拥有特权的机构。它们在争夺海外殖民地和市场过程中的恶劣行径有 ‎①野蛮掠夺和屠戮 ②不平等的贸易 ③奴隶贸易 ④实行最惠国待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英国、法国和荷兰建立的东印度公司在争夺海外殖民地和市场的过程中实行的是野蛮的殖民掠夺和屠杀,进行不平等的贸易和罪恶的黑奴贸易,①②③故正确。最惠国待遇是双方国家在进出口贸易、税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给予优惠利益,殖民者进行的殖民扩张不存在最惠国待遇问题,④错误。故答案为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19.1819年,某名人的讣告写道:“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及处理一切的难题。它为机械动力的未来创造奇迹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中的“它”是指 A.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B.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C.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 D. 西门子的发电机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的时间以及,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看出,应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发明表现,而且涉及到的是机械动力方面,所以只可能是蒸汽机。故答案为B;AC是理论不是实践,不是“机械动力”,排除;D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 ‎20.有关相对论和牛顿力学的关系,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是 ‎①相对论彻底否定了牛顿力学 ②相对论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 ‎③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 ④牛顿力学为相对论力学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并非完全否定经典力学,相反,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一种发展。牛顿力学为相对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相对论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之中,故①错误,②③④表述正确。故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相对论与经典力学,结合相对论与经典物理学的内容进行分析。‎ ‎21.下表为《美国农产品产量和价格指数表》。对该表的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 经济大危机对美国农业冲击不大 B. “新政”对农业的调整初显成效 C. 政府向农民提供补贴以保持低价 D. 美国农产品出现严重“生产过剩”‎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玉米产量、麦产量总体上升,农产品价格指数持续就下降可知农产品供需失衡,“生产过剩”导致价格下挫,故D项正确;1929年经济危机波及了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所有的经济部门,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始于1933年,与表格时间不符,B错误;根据所学,1929年—1933年胡佛政府继续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C项错误。‎ ‎22.有人说:“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一箭几雕的目的。”这里的“几雕”包括 ‎①有利于稳定西欧经济 ②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开始具有支配地位 ‎③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 ④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全球战略轨道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通过帮助欧洲各国恢复经济来达到控制欧洲、遏制苏联的目的,在马歇尔计划作用下稳定了西欧经济;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把受援助国纳入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由此可知,“几雕”是指①③④;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开始具有支配地位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实现的,与马歇尔计划无关,②错误。故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考查马歇尔计划的影向。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迁移、运用能力。‎ ‎23.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番话反映了 A. 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出现 B. 社会主义阵营的日趋瓦解 C. 不结盟运动正在逐渐兴起 D. 多极化世界格局开始形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在两极格局下,不结盟运动正在兴起,C正确;两大阵营开始对立,在1946年开始,排除A;1961年社会主义阵营的没有瓦解,多极化格局没有形成,排除BD。所以选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不结盟运动 ‎【名师点睛】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总趋势是由美苏两极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两大阵营之外随着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纷纷出现。以不结盟运动为重要标志,以联合国为斗争舞台,第三世界国家在反殖反霸斗争中发挥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71年中国得以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就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联合斗争的重要成果。‎ ‎24.某同学把区域性合作组织几种模式的特点作了如下归纳。下列模式对应组织,正确的是 模式1‎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模式2‎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模式3‎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模式4‎ 结伴而不结盟、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A. 模式1—北美自由贸易区 B. 模式2—上海合作组织 C. 模式3—亚太经合组织 D. 模式4—欧洲联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模式一中“货币统一”可判断出是欧盟,故A项错误;由模式二中“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可判断出是北美自由贸易区,故B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由于各成员国差异较大,因此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自主自愿的原则,故模式三为亚太经合组织,故C项正确;上海合作组织开创了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区域合作关系,故D项错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 ‎25.下图是当今世界跨国公司分布示意图,以下对该图的解说正确的是 A. 世界贸易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B. 全球化的渗透范围日益扩大 C. 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初步建立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别图片,获取有效信息,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的能力。由材料图片信息“系列外国公司分布状况”,材料主旨即体现的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图片主旨体现不了“制度化、规范化”,排除A。C项“已经建立”本身错误。D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的影响,属于无关项。故正确答案选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影响 ‎【名师点睛】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带给中国的积极作用:A.中国可以充分利用外资、技术等发展经济;B.有利于我国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C.有助于解决中国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D.促进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有利于中国的货币化和金融深化;E.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健全。‎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寿终正寝、新的民国建立7年之后,爆发波及全国、影响弥久的五四运动,并非偶然。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民族工业接连掀起三波高潮……随着外国和本国企业的增长,在晚清以来中西文化大碰撞中,许多爱国者一直比较羡慕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富强,痴迷以自由主义、民主、科学等观念出现的西方思想,把它们视为中国仿效的榜样……正在中国对现实不满意,对未来又茫,却又苦于探索的时刻,在中国的北方,传来十月革命的炮声,给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人带来断的希冀和选择。‎ ‎——改编自胡献忠《“五四”的百年沧桑与青年的历史担当》‎ 材料二:自国门洞开以来,纵使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造成了中国战乱频仍的不堪局面,先进知识分子为了寻找出路,仍怀抱对资本主义的幻想,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戊戊变法和辛亥革命都表现出中国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的渴望……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中国先进分子在现实教育下充分认识到,中国工人阶级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和中国革命的前途一…在五四运动爆发两年后,在无数仁人志士的努力下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安美惠《五四运动:近代中国上升的历史拐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并用一句话概括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救国救民”认识上的变化。并结合所学,说明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答案】(1)原因:甲午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基础,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加重人民负担,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地位: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五四运动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位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变化:五四运动前,主张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五四运动后主张学习马克思主义。说明:思想基础: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到了中国,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大力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工人阶级较多的接受马克思主义。‎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民族工业接连掀起三波高潮”可以总结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根据材料“许多爱国者一直比较羡慕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富强,痴迷以自由主义、民主、科学等观念出现的西方思想,把它们视为中国仿效的榜样”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基础;根据材料“传来十月革命的炮声,给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人带来断的希冀和选择”可知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另外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当时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加重人民负担,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地位:五四运动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变化:根据材料二“先进知识分子为了寻找出路,……戊戊变法和辛亥革命都表现出中国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的渴望”可知五四运动前主张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根据材料二“中国先进分子在现实教育下充分认识到,中国工人阶级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和中国革命的前途”可知五四运动后主张学习马克思主义。说明:思想基础:可以从五四运动后以李大钊为代表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进行分析。阶级基础:可以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广泛接受马克思主义来分析。‎ ‎27.从某种角度而言,解决贫困之道反映了人类文明程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形成一种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没有这个宽松的环境,工业革命不会出现……如果社会是压制性的、控制型的,那么任何创造都会被扼杀在萌芽阶段——萌芽没有了,树也不会有,所以社会和政治环境非常重要。‎ ‎——摘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政府一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持自由放任式的不干预态度,人们认为穷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政府没有义务为了帮助穷人们人为地改变市场竞争和淘汰法则。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人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该介入社会福利事业。‎ ‎——牛文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光荣革命后造成英国“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的法律保障是什么?并指出助推工业革命发生的政治保障和三个不可或缺的条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对待贫困问题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总统为解决当时美国的贫困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1)法律保障:《权利法案》。政治保障: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条件: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提供资金来源和海外市场;圈地运动获得自由劳动力;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2)变化:从不干预到干预。措施:直接救济;以工代赈;社会立法,保证人民基本生活。‎ ‎【解析】‎ ‎【详解】(1)法律保障:根据材料一“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形成一种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是指民主制度变的社会和政治,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民主政治的法律保障是《权利法案》。政治保障:根据材料“社会和政治环境非常重要”即民主制度非常重要,英国的民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条件:根据所学可知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提供资金来源,也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共了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资源,并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这是英国工业革命三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2)变化:根据材料“美国政府一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持自由放任式的不干预态度,……美国人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该介入社会福利事业。”得出从不干预到干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采取的社会救济和保障措施即可。即直接救济;以工代赈;社会立法,保证人民基本生活。‎ ‎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