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50 KB
  • 2021-08-30 发布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题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   )‎ A.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都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C.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D.都实行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 ‎2.唐朝武周(武则天统治)以后,大庄园制经济日益发展。安史之乱后,庄园制的形成导致土地兼并严重,越来越多的自耕农成为地主的佃户。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是(  )‎ A.封建经济继续繁荣 B.政府税收大幅下降 C.军阀割据更加突出 D.新的经济形态萌芽 ‎3.清初,江西、江苏、福建等省,“佃田者不输租”已经“积以成习”,地主在出租土地时,往往要求佃农缴纳押金,租约期满再行返还。这从侧面说明(  )‎ A. 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B. 佃农风险意识增强 C. 江南小农经济衰退 D. 清初土地兼并严重 ‎4.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冶铁技术的落后 B. 精耕细作的需要 C. 耕牛的极度缺少 D. 小农经济局限性 ‎5.在南昌海昏侯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两盏雁鱼灯,不仅造型精美,而且使用时还可避免房间空气污染,尤其令人惊叹。从雁鱼灯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 ‎ A.中国人自古重视节能环保,在海昏侯时开始出现“环保灯”‎ B.西汉雁鱼灯不仅工艺精湛,还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C.西汉海昏侯直接使用生活器皿当照明用具,一物多用 D.为西汉列侯的车與制度做了全新的注释 ‎6.西汉时期,盐业官营的形式,是在产盐区设置的盐官备煮盐用的“牢盆”,募人煮盐,产品由政府统一收购发放。铁业官营的形式,是由产铁区设置的铁官采冶铸造,发卖铁器。盐铁官营(   )‎ A.增加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B.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经济基础 C.推动了煮盐冶铁技术的发展     D.稳定盐铁价格保障民生 ‎ ‎7.唐朝后期夜市不断发展繁荣,唐诗“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夜雨千灯照碧云,‎ 高楼红袖客纷纭。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就描写了夜市的繁荣景象。当时夜市的繁荣表明(   )‎ A.其对当时管理制度提出了挑战    B.江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重心 C.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D.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8.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右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 ‎ A. 经营更趋市场化 B.减少犁耕依赖 ‎ C.生产日趋专业化 D.注重精耕细作 ‎9.史学家樊树志在专著《晚明大变局》一书中指出:江南市镇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网络”,而不是孤立的“点”。这说明( )‎ A.“苏湖熟,天下足”格局正在形成中 B.晚明政局变化影响了江南经济地位 C.大运河航运是江南经济最大的优势 D.专业化市镇兴起促进了区域市场化 ‎10.史载:康熙年间,苏州府的吴江县棉花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粮食的种植面积;松江府所属的太仓州、海门厅、通州等地区,农民种粮者不过十之二三,而种植棉花的已达十之七八;直隶保定一带农村的农民见植棉获利大,往往将种麦子的土地改种棉花。这一现象体现了(  )‎ A.重农抑商政策的废弛          B.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 C.个体小农经济的衰败          D.工商业市镇经济繁荣 ‎11.有人说:“帝王们也是‘经济人’,……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据此,材料观点认为“重农抑商”政策(  )‎ A. 实现了其效用的最大化 B. 始终是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 贯穿了中国古代历史 D. 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12.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也将缓慢地走向资本主义。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  )‎ A. 全面揭示了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B. 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C. 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 D. 重视近现代化史观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13.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 ‎14.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 ‎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15.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 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 A. 经济结构出现转型 B. 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C. 农产品商品化加速 D. 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16.德国于1863年颁布了《工人疾病保险规定的准则》,1884年颁布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再加上20世纪初颁布实施的其他医疗、工伤、失业等法律,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这客观上反映了当时(  )‎ A.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工业革命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C.政府最早进行了福利国家的建设 D.工业迅速发展导致社会问题频发 ‎17.1608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明朝官员李之藻共同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最早的彩绘世界地图。图中有五大洲、四大洋等地理信息,还绘有16艘船,8种海洋生物。据此材料可以判断( ) ‎ A.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 B.新式交通工具蒸汽轮船广泛应用于航海 C.中国人广泛接受了西方先进的绘图技术 D.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海陆轮廓日渐清晰 ‎18.“17世纪和18世纪末的荷兰人没有选择现代化道路。他们没有迷恋于持续的增长,也没有注重定向问题——即成为‘西方理性主义专有的’标记的精神问题。他们却保持着——经纪人的理想。”材料认为荷兰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是( )‎ A.海上贸易垄断权的丧失 B.没有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C.过度扩张并卷入欧洲争斗 D.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民族国家 ‎19.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 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 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20.据估计,400年间,从非洲运往美洲的黑人不下1500万人,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途中的黑人,约为此数的5倍,整个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的人口中,60%是运往美洲而损失和牺牲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 A.工业革命导致欧洲劳动力短缺 B.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野蛮特征 C.非洲人具有体力劳动的先天优势 D.黑奴贸易使洲际人口失去了平衡 ‎21.15世纪早期,“一公斤胡椒在印度产地值1至2克白银,在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10—14克,在威尼斯达14—18克,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20—30克。”这反映出( )‎ A. 欧洲人在日常生活中大量需要香料 B.解决商业危机是新航路开辟的因素 C.东西方之间的陆路通商要道被阻断 D.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东西方之间贸易 ‎22.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等。其历史根源是( )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商品流通 B.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 C.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 D.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 ‎23.1815年英国颁布的《谷物法》规定:“当国产谷物低于每夸特80先令时,禁止进口国外谷物。只有在达到这种价格或超出这一价格的情况下,才许可从国外输入粮食。”该法案( )‎ A.目的是为了打击荷兰的优势        B.体现的是贸易保护主义 C.保证了殖民争霸战争的胜利        D.维护了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24.18世纪早期英国作家笛福在《不列颠岛旅游记》中写到,有一个小城市诺福克被许多小城镇和乡村包围,这些乡村“是如此之大和住满了人,使它们足以与其他地方的镇相比”,这样的中心小城市布满了英国各地。这主要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 ‎ A.国内工商业发展,推动了地区间的分工 B.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加速城市化进程 ‎ C.国内市场发展,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D.工业革命深入到农村,缩小城乡间差距 ‎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合计52分)‎ ‎25.(25分)景德镇的制瓷业有悠久的历史,有我国“瓷都”之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在江西饶州浮梁县,位于昌江东南,处在昌江及其支流的汇合处,四面环山。景德镇附近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瓷土资源。浮梁县境内及附近地区,横卧着怀玉山山脉,盛产松柴,是很好的燃料。昌江及其支流,便于运送物资,河水又可用于淘洗瓷土,并安装水碓用于粉碎瓷土进度德镇的制瓷业出现于南朝,至五代时已经远近闻名。北宋景德年间,朝廷派官员烧制瓷器充作贡品,遂改地名为景德镇。入明以后,一些传统瓷窑日趋衰落,大批拥有特殊技能的制瓷工匠纷纷向景德镇集中,这里的制瓷业发展更加迅速。‎ 材料二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的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官府给予报酬。与此同时,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窑身比官窑大三四倍。清代御窑仅6座……‎ 材料三 据史书记载,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 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力克成器”。万历年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长年受雇者按年或季发钱,临时工按日或计件发给工价”。‎ ‎(1)根据材料一,指出景德镇制瓷业迅速发展的条件有哪些?(8分)‎ ‎(2)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二回答,材料中提到的“官窑”“民窑”各属于什么经营形态的手工业?各有什么特点?(11分)‎ ‎(3)材料三反映景德镇的制瓷业出现了什么变化?你得出结论的依据是什么?(6分)‎ ‎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 在工业革命中成长起来的一支庞大的雇佣劳动者,对于他们而言,工业文明带给他们的只是苦难与痛楚,他们成为这种体制的直接牺牲者。因此,工人阶级以及他们的理论家也最早展开了对工业文明的激烈批判:社会现实中劳动产品全部归属于资本家,导致了财富分配不平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劳动权利的丧失。因此,他们从自然法理论出发,要求获得劳动成果的权利,认为这是人的天赋权利。在对工业文明的一片批判声中,一批思想家也走上前台,发出了另一种声音,他们坚决为现有的工业制度和社会体制辩护呐喊,这批思想家主要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社会学家圣西门等人。他们一致认为,只有工业文明,只有资本主义的经济自由,才能增进国家的财富,带来社会的进步,实现理想的“文明社会”。‎ ‎——摘编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从上述材料中提取关于工业文明的观点,并作简要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14年,美国波士顿商人弗朗西斯·卡波特·洛厄尔,建立了美国第一家把棉纺织业中“纺纱”与“织布”‎ 两种基本工序结合在同一个厂房中的工厂,而且在工厂中确立了新的规章制度。工厂有奖惩措施,委派监督人员执行。工厂提供住宿,安排夜校培训课程和音乐会,在厂区实行宵禁,禁止工人喝酒,要求工人到教堂做礼拜,高度重视卫生状况的改进。工厂的生产采用全日制机器生产,有严格的作息制度(时间),这种纺织厂的产品直接面对市场。这种工厂模式,极大地推进了美国纺织工厂的现代化进程。‎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 材料二 在美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家开始把对企业的控制权委托给“内部承包人”。内部承包制成为组织和控制劳动过程的最重要的方式。内部承包人代表资本家负责招募和辞退工人,确定工人的工,,雇用下层管理雇员,规定劳动纪律,控制生产过程,负责与其他公司各种业务的谈判。……19世纪末,这些内部承包人逐渐发展为“职业经理人”。这些职业经理人,接受企业公司雇主的委托,负责企业公司在更大范围甚至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生产、销售和采购任务,对其管辖的各种业务进行监督和评估,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到20世纪初,这种职业经理人制度在美国各大企业公司普遍实行,职业经理人成为美国企业公司中主要的管理角色。‎ ‎——摘编自沈汉《世界史的结构和形式》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工厂模式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企业管理模式的变化及其原因。(7分)‎ 大庆四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检测高一年级 ‎ 历史学科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5 CBADB 6-10 BADDB 11-15 DCBAA 16-20 DDBCB 21-24 BBBC ‎ 二、非选择题 ‎25.‎ ‎(1)瓷土资源丰富;有很好的燃料——松柴;昌江便于运送、淘洗,提供了碎土的动力;‎ 有良好的技术积累;大批拥有特殊技能的制瓷工匠的加入;朝廷烧制贡品的推动。(任意4点8分)‎ (2) 官窑属于官营手工业(2分);‎ 特点:政府直接经营、资金充足、设备先进、管理腐败、成本高昂,主要生产供宫廷和政府使用的产品;(任意4点给4分)‎ 民窑属于民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2分);‎ 特点:经营较艰难、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明末迅速崛起。(3分)[来源:Zxxk.Com]‎ (3) 变化: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手工工场。(2分)‎ 依据:一是分工细;二是雇佣关系(4分)‎ ‎26.‎ 观点一: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灾难。评析:工业文明给广大的劳动者带来苦难,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或出现社会的贫富分化);生产力发展了,但工人阶级丧失劳动权利,产品分配不平等,人权受到侵犯;工业文明带来环境的破坏;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西方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 观点二: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福祉。评析:工业文明带来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和市场竞争;生产力的发展,能增进国家财富,带来社会进步;工业文明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它的扩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观点三: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的利弊共存。评析:利,主要表现为促进生产力和自由经济的发展,增进国家财富,带来社会文明的进步:弊,主要表现为给广大的劳动者带来苦难,造成社会的不平等和国家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等。‎ ‎27.‎ ‎(1)生产过程集中,确立了工厂规章制度;用宗教仪式规范管理工人;注重对工人工作和身心健康的管理;注重技能培训;生产效率高,面对市场进行生产。(任意4点给8分)‎ (2) 变化:由直接管理到委托职业经理人管理(2分)‎ ‎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市场的不断扩大;社会分工更更细,企业的管理逐渐专门化;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逐渐分离;垄断组织的出现。(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