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2.50 KB
  • 2021-08-30 发布

江西省高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A)试卷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试题(A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桑不仅是零星地种植在宅边墙下,而且已进入大田,形成了成片的桑园或桑田。由此推知,当时( )‎ A.家庭丝织业走向了衰落 B.农业生产技术取得突破 ‎ C.种桑成为农业生产主导 D.丝织业获得了重大发展 ‎2.“五行八作”这一成语源起南宋,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当时,市肆各种行业分别称为“团”“行”“市”“作分”等。“团”“行”“市”多为商业,“作分”则是小手工业。与该成语出现最有可能相关的是( )‎ A.宋朝奉行“工商皆本”政策,促进了城市商业、手工业的发展 B.宋朝不抑兼并,破产自耕农迁往城市,促进城市工商业发展 C.成语从侧面说明当时东京行业之多以及手工业的发达程度 D.南宋推行抑商政策,只允许都城有五种商行和八种作坊存在 ‎3.下表是有关唐代经济的记述。据此推知,当时( )‎ A.政府工商业政策有所放宽 B.皇室人员从事工商业盛行 ‎ C.坊市管理体制开始被打破 D.官营工商业日益垄断市场 ‎4.明代中后期以后,号称“苏湖熟,天下足 ”的江浙地区因 “ 地利树桑,多习蚕务者”成为北方商品粮的主要输入地,闽广等地也因弃稻种植经济农作物,造成粮食供应紧张。这表明( )‎ ‎ 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区域经济不断发展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5.新航路开辟后热衷于探险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看到可以用白银跟中国人做生意,便掀起了一场银矿开发狂潮。整整两个半世纪,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地流入中国。这反映了(  )‎ A.白银流入促进了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 B.对外贸易增加使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中国商品满足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 D.西、葡已成为明朝政府最大的贸易伙伴 ‎6.1715至1787年间,法国从海外地区输入的进口商品增加了10倍,而出口商品增加了7至8倍。英国的贸易也有同样惊人的增长——1698至1775年这一时期中,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长到500%至600%之间。此时两国贸易增长得益于( )‎ A.三角贸易的发展 B.商业革命的推动 C.工业革命的扩展 D.经济的垄断模式 ‎7.从19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采煤、炼钢、棉纺的劳动生产力都有大幅度地提高,英法德美四国的批发物价指数都有大幅度地下降,下降最快的德国达84.8%,最慢的美国也达46.7%。物价的大幅下降( )‎ A.动摇了英国在国际市场的垄断地位 B.导致商品紧缺并引发经济危机 C.刺激美英矛盾激化并加速战争来临 D.表明垄断严重威胁到社会公平 ‎8.根据表格可推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 A.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升 B.工业革命条件更加成熟 C.殖民扩张助推农业发展 D.工业发展得以反哺农业 ‎9.海关所记1868- 1875 年丝茶和鸦片的交换。(单位:千海关两)‎ 年份 进口鸦片值(A)‎ 出口茶叶值(B)‎ ‎%(A∕B)‎ 出口生丝值(C)‎ ‎%(A∕C)‎ ‎1868‎ ‎23,824‎ ‎33,252‎ ‎70.5‎ ‎22,461‎ ‎109.3‎ ‎1870‎ ‎24,115‎ ‎27,443‎ ‎87.8‎ ‎19,306‎ ‎124.9‎ ‎1873‎ ‎26,141‎ ‎35,119‎ ‎74.3‎ ‎25,333‎ ‎103.2‎ ‎1875‎ ‎25,355‎ ‎36,698‎ ‎69.1‎ ‎20,107‎ ‎126.1‎ 上述表格( )‎ A.表明丝茶贸易逐步被鸦片贸易取代 B.说明洋货遭到自然经济的顽强阻碍 C.全面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状况 D.表明中国外贸收入被鸦片大量吞噬 ‎10.19世纪70年代,江南制造局经费收支状况大致是,光绪元年(1875年)达到接近55万两后,次年开始出现小幅下降,光绪三年(1877年)减少至20万两,光绪四、五两年(1878年、1879年)虽有所回升,但亦未达到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水平。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实业救国思潮日渐衰退 B. 自强运动潜藏发展危机 C. 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D. 洋务企业竞争意识不足 ‎11. 1938年国民政府规定,工矿业、制造军用品的工业和电器工业,得收归政府办理或由政府投资合办;生活日用必需物品,经济部“随时分别种类地域,直接经营之”。这一规定意在(  )‎ A.使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 B.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强化国民党的一党专制局面 D.消除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12.下表是石家庄市各类商业机构1949年全年购、销商品比例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的石家庄工商业发展( )‎ A.为国民经济的调整奠定了良好基础 B.已开始进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探索 C.推动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顺利发展 D.将市民经济生活纳入计划经济体制 ‎13.1953年国家规定,私营企业每年结算盈余,其利润分配依照“四马分肥”的方式,即将利润分为国家税收、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费、资本家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资方红利大体只占四分之一,企业利润的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这种规定( )‎ A.带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 B.致力于奠定工业化的基础 C.调动了国有企业的积极性 D.有利于完成国民经济恢复 ‎14.《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在1983年出版时,将《目前形势和任务》一文中“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提法,改为“在计划经济指导下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这反映出( )‎ A.计划经济的思想束缚仍很明显 B.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确立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展较顺利 D.国企市场化改革遇到瓶颈 ‎15.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 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 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 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 ‎16.随着八国联军的入侵,上海、汉口、天津、广州、北京,以及东北等租界相继开办了一些以解决照明为主的公用电业。1904年比利时商人与清政府在天津成立了电车、电灯公司,1911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才有2.7万kw。这些状况主要说明中国近代(  )‎ A.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B.西方先进技术广泛应用 C.社会生活变迁的不平衡 D.电力工业得到快速发展 ‎17. 1944年春天,李之朴在“中学生阅读报纸所注意的问题”的调查中发现中美两国中学生的关注重点差异较大,美国中学生注意的是“游戏、诙谐文字与戏剧”等,中国中学生注意的是“时事问题”。这反映出(  )‎ A.报纸已经成为中美两国中学生交流的重要媒介 B.美国中学更注重素质教育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C.中国中学更注重政治导向和学生家国情怀培养 D.社会背景的不同对于学生阅读报纸的影响极大 ‎18.1930年12月,胡佛在第二个国情咨文中说:“政府可以做出的最佳贡献在于鼓励地方上的相互合作,各级政府─联邦、州、县要加入各社区的救济活动并尽其应尽的本职”。材料中这一咨文( )‎ A.说明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         B.说明胡佛扩大了政府职能 C.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         D.无力阻止经济危机的恶化 ‎19. 1933年3月,罗斯福总统开始推行新政时,州长们纷纷表态支持其复兴计划;但是到了1935年,州长们对新政态度发生分化,甚至有人提出要强烈抵制。导致州长们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罗斯福新政(  )‎ A.损害了资本家的根本利益  B.放弃了贸易保护政策 ‎ C.受到了苏联经济政策的影响  D.不断强化联邦政府权力 ‎20.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 A.加剧了经济恶化 B.实现了物价下降 C.推动了通货紧缩 D.放弃了经济自由 ‎21.从1920年到1926年,苏俄(苏联)与外国资本家签订135‎ 个合同,并和美、英、日等国签订过为期20年或30年的金矿、锰矿、石油开发协定。这些外资项目都是有选择、有条件、受限制和受法律监督的,到一定年限,政府可以无偿地把租让企业收归国有。这表明当时苏俄(苏联)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 A.苏俄应对战争的无奈之举 B.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恢复 C.体现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D.向社会主义阶段的迂回过渡 ‎22.右图为苏联二五计划(1933—1937)国民经济 目标增长率与实际完成率的比较。以下解读正 确的是( )‎ A. 农业和轻工业呈现出负增长趋势   ‎ B. 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 C. 反映了苏联调整经济结构的愿望  ‎ D. 开始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23. 下面为1951—1972年美苏两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率的统计 ‎(单位:百分比/年平均)表。‎ 国别 项目 苏联 美国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5.4%‎ ‎3.6%‎ 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率 ‎12.6%‎ ‎4.7%‎ 据此可知( )‎ A. 苏联经济增长的方式劣于美国 B. 苏联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C. 斯大林模式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D. 苏联沿袭传统优先发展重工业 ‎24. 1973年2月12日,美国宣布美元贬值10%,接着各国货币不再与美元维持固定比价而实行浮动汇率。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承认浮动汇率制度。1978年4月1日起生效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二次修改的协定,正式取消关于固定汇率制的条款,而代之以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 ) ‎ A.说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出现了严重逆转 B.证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为美国控制的称霸工具 C.体现出国家干预经济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发展 D.反映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维护世界经济秩序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5.2015年,世界贸易组织统计了成立20年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商品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变化。1995年发达国家在有形产品贸易中的比重是73%左右,发展中国家仅占27%,而到2015年,这个比例变成发达国家占51%,发展中国家占49%。这表明(  )‎ A.发达国家经济利益受到较大损失 B.发展中国家经济利益成比例增加 C.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受到重大冲击 D.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加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6分,27题16分,28题18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的出口以丝绸、漆器、铁器等为主。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陶瓷成了我国古代出口的新兴产业,重要的转折是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进出口管理机构——市舶。宋代,各类书籍,包括经典开始出口。元代由于棉织业的兴起,出现了我国出口的第三大军。明清时期,棉布成了主要出口品。进口商品早期有犀角、象牙、香料、珍珠、宝石、琉璃、药材、马匹、珍禽异兽、布匹、木材,也引进了棉花、烟草、玉米、番薯和多种蔬菜等作物。——摘编自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 材料二:1860年,在英国进口商品中工 ‎ 业原料——棉花居于首位,其次是谷物,后面的依次为食糖、羊毛、生丝、木材、茶叶、油料、酒和黄油,这些是进口价值最大的前10种商品。‎ 第二个10种商品是牛脂、亚麻、铜、皮革、丝织品、咖啡、烈酒、烟草、大米和铁锭。这些进口商品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打算再运往国外销售的,英国正在迅速变成一个欧洲(且不说世界)市场和中间商。1860 年,出口商品中列于第一位的是棉织品,其次是羊毛织品,再次是钢铁,后面依次为棉纱、亚麻织品、羊毛和羊毛纱、男子服饰和女子头饰、机器、金属器皿和餐具以及煤。此外还有大量各种各样的货品:铜、衣服、皮革制品、啤酒、麻纱、陶器和瓷器、丝绞和丝纱、化学制品、纸以及别的许多东西。‎ ‎——摘编自[英]W. H.B.考特著、方廷钰等译《简明英国经济史(1750年至1939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发展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近代英国对外贸易所产生的不同的世界影响。(6分)‎ ‎27.(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 材料二:1979年,招商局在蛇口建立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试行干部聘任制、用工合同制、退休保障制度等改革。许多改革措施在全国得到推广。招商局还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和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组建了当今全球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从单一的航运企业迅速发展成综合性企业集团。到80年代末,招商局总资产达180多亿港元(70年代末仅为1.3亿港元),再一次创造了历史的辉煌。 ——以上材料均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积极作用。‎ ‎(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概括招商局创造“两次辉煌”的相似原因并予以说明。‎ ‎(10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美国独立后,1789年由国会通过了《1789年关税法》,对所有进口货物征收关税。1812‎ ‎ 年,英美战争爆发,美国将关税税率提高了一倍,大概为20%左右。在1816年通过的新关税法中,将关税税率提高到35%左右,到1820年,美国制成品的平均关税水平达到40%。南北战争结束后,代表北方工业利益集团的共和党连续执政,高关税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在美国得以延续,并成为美国基本国策。进入20世纪,美国短暂降低过关税,但由于一战和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美国再度增加了整体关税。1930年通过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令美国平均关税税率从38%上升至48%。‎ 材料二:二战后,美国实施以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基础的贸易自由化策略,但贸易保护主义却从未消失。除关税外,还有各种非关税壁垒,例如资源出口约束、进口产品配额、产品保护和补贴。同时,各种临时性、制裁性和报复性关税等单边贸易制裁手段开始使用,《1974年贸易法》中的301条款就是重要武器。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欧共体和日本采取了多种贸易保护措施。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数控机床和半导体等高新技术产业崛起,里根政府通过惩罚性关税、汇率、进口限制等多维手段打击对手,并通过《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增加“超级301”“特别301”条款。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在寻求国际多边合作基础上,运用单边主义对本国产业实施强制保护。小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时期,中国还漸成为美国保护政策的矛头所向。特朗普上任后,将贸易战枪口对准中国,企图通过多种贸易保护手段遏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例如,针对中兴通讯的禁令试图以技术封锁打击中国5G产业的崛起。‎ ‎——以上材料摘编自陈树志《美国贸易保护政策促进经济崛起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大阶段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异同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和影响。‎ ‎(10分)‎ 历史(A卷)答案 ‎1-5 DBABC 6-10 BABDB 11-15 ABAAC ‎ ‎16-20 CDDDA 21-25 DCADD ‎ ‎ ‎ ‎26.(1)特点:出口商品以手工业为主,进口商品一奢侈品为主;引进经济作物;形式上以朝贡贸易为主。‎ 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及技术的进步;人口的不断增加;外贸主要由政府控制。‎ ‎(2)影响:古代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曾长期处于优势地位,扩大了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近代英国处于世界贸易中心地位,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27. (1)作用:引入股份制公司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民族企业的创建与发展,开创了近代航运业,抵制了外来侵略,维护了民族利益;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为近代工商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2)相似原因及说明:‎ ‎①面对困难,求变求强:第一次,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第二次, 面对“文革”导致国民经济的严重困境。‎ ‎②抓住机遇,促进发展:第一次,抓住工业革命和政府推动洋务运动的机遇;第二次,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机遇。‎ ‎③大胆探索,改革创新。第一次引入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筹资发展;第二次,大胆探索公司管理改革,推进制度化建设。‎ ‎28.(1)相同:一直奉行的基本国策;对外国产品征收关锐不同:第一阶段,以高额关税为主。第二阶段,非关税壁垒成为主要手段;临时性、制裁性和报复性关税等单边贸易制裁手段频繁使用;打击他国高科技产业;具有逆全球化和单边主义特征。‎ ‎(2)背景:国际产业分工深化,美国制造业衰退;欧、日、中国等经济体崛起(经济多极化趋势);日本和中国等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影响:限制了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出口,有利于美国提高产业竞争力;容易引发贸易战,破坏世界经济发展秩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