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07 KB
  • 2021-08-30 发布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12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12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归纳总结出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2、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台的内容和特点,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明确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3、识记“一五计划”、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的有关内容;理解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农业集体化的弊端,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和评价;认识优先发展重工业对中国的影响,斯大林模式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 ‎4、掌握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及失败的原因。‎ ‎5.结合中国经济改革,理解改革的道路的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 本专题主要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等。十月革命的过程、特点、意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政策以及二战后苏联的改革是本主题学习的主要知识点。‎ 知识点一、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 ‎20世纪初俄国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尖锐,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各种矛盾,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但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列宁发表《四月提纲》,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七月事件”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通过武装起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机成熟。 ‎ ‎【特别提醒】20世纪初俄国已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已经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要与巴黎公社革命作比较,巴黎公社革命时期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无产阶级还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所以巴黎公社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 知识点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可从对俄国和世界两个方面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在俄国的统治,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十月革命开辟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不仅表现在革命后苏维埃掌握国家政权,而且表现在俄国成为无产阶级掌权的社会主义国家,还表现在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十月革命在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理论转变 为现实,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十月革命也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成为世界现代史开端。‎ ‎【误区警示】概括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的意义或影响时,首先应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去考虑作答。‎ 知识点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原因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形势下实施是必要的,且是有效的,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捍卫了十月革命的成果;而另一方面,它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的需要,而且在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的加强,严重的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引发了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特别提醒】属高考重点,涉及机率非常高,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到纯粹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的一种尝试无疑是失败的,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苏维埃政府需要继续探索一条适合其国情道路。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国情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探索。在高考中往往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柔合出题。‎ 知识点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集中表现在农业、工业、商品贸易流通和分配制度几个方面。在农业方面:前者实施余粮收集制,后者实施固定的粮食税;在工业方面:前者把大、中、小工业全部收归国有,后者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同时,把中、小工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交给资本家经营,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在贸易方面:前者取消商品贸易,实行食物配给制。后者允许商品流通;在分配制度方面前者实行强制劳动,强调不劳动者不得食。后者实行按劳分配,实行工资级别制。‎ ‎【特别提醒】掌握两种政策的内容时,通过对比,分析其产生的影响作用,加深理解。‎ 知识点五、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经济建设路线,开展了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工业强国。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但是,苏联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严重的问题,成为后来苏东剧变的历史根源。‎ ‎【特别提醒】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是历年高考的重头戏,经常都与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的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等结合起来,各种经济体制相互借鉴。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体会和理解。‎ 知识点六、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由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纠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1985年,戈尔巴乔夫 上台执政时,危机从经济、政治、民族、对外关系方面表现出来,改革势在必行。他的改革首先从经济方面着手,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进而转向政治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主张 “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多元化”,改革实质上是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背离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结果导致各种矛盾激化,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特别提醒】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要的,这些实践和探索既有成功,也会有失误。说明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崭新、复杂、艰巨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帆风顺。‎ 知识点七、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 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且俄国是一个农民占大多数却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学生疑惑甚至很难理解。俄国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应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去理解。客观方面:20世纪初,俄国已向帝国主义过渡,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但它又是最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各种社会矛盾尖锐,一战使俄国不堪重负,激化了各种矛盾,导致二月革命爆发,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主观方面:俄国无产阶级已经觉醒,有了自己政党的领导,“四月提纲”为革命指明方向,布尔什维克党制定正确的武装起义方针,为革命胜利奠定主观条件。‎ ‎【特别提醒】高考中既考查客观条件,也考查主观条件,但学生往往忽视主观方面的因素。‎ 知识点八、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 难点的关键在于理解苏埃政权采取的措施,怎样体现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问题。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告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这次大会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诞生。‎ ‎【特别提醒】高考中考查此内容时往往会把它同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措施柔合,中外历史的比较是高考中较常见的题型。如《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分配给劳动者使用,目的是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与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等内容相联系。‎ 知识点九、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必须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加以评价:它是在国内战争爆发,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为了捍卫十月革命的成果、巩固苏维埃政权,采取的临时性的政策,具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征。它在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前线,取得战争胜利,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它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超越了当时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危机结束的情况下,政策的许多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的加强,严重地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引发了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实践证明,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误区警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的探索,但不是正确途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要注意借鉴,吸取教训。从而也说明任何方针政策的实施都必须符合具体的国情。‎ 知识点十、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的探索 ‎ 探究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可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具体措施,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恢复和发展经济,适应了俄国国情,符合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调动了人民生产积极性。第二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效果,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到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起到了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误区警示】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国情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同时也只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探索,不一定是成熟的经济理论,也不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新经济政策必然会被其他经济政策所取代。‎ 知识点十一、对“斯大林模式”利弊的分析及其评价 ‎1936年苏联新宪法制定,标志着斯大林创造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形成,即“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斯大林模式”的功绩: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苏联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它的某些做法也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经济实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借鉴。‎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干部终身制,个人个人崇拜盛行;经济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阻碍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造成农业长期停滞不前。“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对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带来深刻影响。但它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成为后来苏东剧变的历史根源。‎ 知识点十二、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主要是缺乏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从根本上说是没有突破原有体制。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改变了指导思想和共产党的领导,背离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导致了思想上的混乱、社会动乱、苏联的解体。对于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也是主要原因.还有根本原因、外部原因、深层次的原因。‎ ‎【特别提醒】任何一次改革,都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并对原有的体制做深入的剖析。同时要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若不从国情出发,改革注定不会成功。‎ 高频考点一 俄国十月革命 例1. (2019天津卷,8,4分)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 A.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 B.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 C.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 D.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苏俄为巩固苏维埃政权、退出一战选择了妥协,签下《布列斯特和约》。此后,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苏联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所以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再次对现实妥协,推行了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采取固定粮食税的做法,从而再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综上两件事情可以看出,苏维埃政权通过妥协让步维护了革命的根本利益,故选C。由材料“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可知,苏维埃政权注重维护工农联盟,将运用和平的方式来处理农民的问题,排除A、B;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出发,找到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而不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新道路,排除D。‎ ‎【举一反三】(2018年海南卷单科历史20)20.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这一调整(  )‎ A.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 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 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 ‎【答案】B ‎【解析】俄国二月革命期间,起义群众建立的政权被称为“苏维埃”,而不是十月革命期间才建立,故A项错误;据材料“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通过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故B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C项错误;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与布尔什维克党争取农民阶级支持无关,故D项错误。‎ ‎【变式探究】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答案】C ‎【解析】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指出当前俄国革命应该由资产及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度,“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说明革命斗争的方式,故C项正确。A项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之前;B项材料中无法体现出该信息;7月的讲话以及流血事件说明和平夺权已经不可能,故D项错误。‎ ‎【变式探究】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  )‎ 咨询答案 ‎1990(%)‎ ‎1997(%) ‎ ‎2004(%)‎ ‎2006(%)‎ 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 ‎23‎ ‎23‎ ‎30‎ ‎30‎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6‎ ‎26‎ ‎27‎ ‎30‎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18‎ ‎19‎ ‎16‎ ‎16‎ 是一场灾祸 ‎12‎ ‎16‎ ‎14‎ ‎10‎ 难以回答 ‎21‎ ‎16‎ ‎13‎ ‎13‎ ‎①仍在反思十月革命 ②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 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观察图表可看出两个特征:一是调查内容实际有正面认识、负面认识和难以回答三部分;二是正面认识比重不断增加。据此排除②;④图表没有体现;21世纪初期的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的正面认识不断增加反映了对当时建立的强大国家的怀念,故③正确。故答案为B项。‎ ‎【变式探究】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根据题干要求,首先排除B、D两项,‎ 不符合题干革命的要求。A项革命后建立的政府不是由被压迫的群众建立的苏维埃组织。因此符合题意的只有彼得格勒起义,即十月革命。因此正确答案选C。‎ 高频考点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例2.(2018年全国Ⅲ卷文综历史12)12. 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 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 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 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答案】A ‎【解析】由材料“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可知,该计划重视重工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这说明了苏联依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A符合题意;苏联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是建立经互会,B不正确;新经济政策强调的是用商品和货币关系促进经济发展,与材料不符合,C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重视发展重工业,未体现国家加强对经济的控制,D不正确。‎ ‎【举一反三】(2018年江苏单科历史18)18. 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 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 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 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 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答案】C ‎【解析】苏联“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这就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方的经济自主权,故C项正确;此时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其主要是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根本上突破”一说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的信息,故B项错误;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变式探究】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 ‎【答案】C ‎ ‎【解析】分析前后社会结构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前个体农户占有绝大部分的比例,集体农庄农户占很小比例,工人占有率也不很多,资产阶级和地主还占有一部分,但是在后期资产阶级和地主就消失了,且工人与集体农庄农户占绝大部分,个体农户占有很少,反映了是斯大林时期,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与农业集体化,故C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题干中的社会结构成分的变化,故A项排除;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的存在,故B项排除;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与题意无关,故D项排除。‎ ‎【变式探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答案】C ‎【解析】A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不符,故排除;B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题目中随着苏联“一五”计划的深入,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的现象反映了斯大林模式下,国家片面发展重工业,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的史实,故C项表述正确;D项的表述与苏联的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史实不符,故排除。‎ 高频考点三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例3.(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35,4分)表 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 (单位:吨)‎ 类别 ‎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 ‎1970年实际产量 钢 ‎1.45亿 ‎1.15亿 煤 ‎3.9亿 ‎3.35亿 肉 ‎2 500万 ‎1 230万 蔬菜与瓜类 ‎4 700万 ‎1 300万 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苏联制定的煤钢等产量的目标基本上得以实现,但是以肉、蔬菜和瓜类为代表的民生指标却远远未达到,这说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已经积重难返,重、农比例依然严重失调,A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经济政策的连续性,B项排除。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发展重点是在工业方面,C项排除。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项排除。‎ ‎ 【举一反三】“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答案】B ‎【解析】材料中“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的信息说明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不允许科技外传,导致技术转化减少,故B项正确;此时苏联社会制度没有变革,故A项错误;美苏正值冷战时期,意识形态不同,导致科技领域难以正常交流,故C项错误;“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信息,故D项错误。‎ ‎【变式探究】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  )‎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答案】D ‎【解析】抓住材料关键时间信息“1952年到1964年”,这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赫鲁晓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调整农业政策,使苏联农业得到了发展,故D项正确;A、B两项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材料无从体现。故答案为D项。‎ ‎1.(2019江苏卷,18,3分)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 A. 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 B. 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 C. 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 D. 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可得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继承和创新中诞生的,C项符合题意。新旧理论杂糅相济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项排除。马克思主义并不能预知未来,B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批判中进行创新,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项排除。‎ ‎2.(2019天津卷,8,4分)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 A.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 B.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 C.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 D.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苏俄为巩固苏维埃政权、退出一战选择了妥协,签下《布列斯特和约》。此后,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苏联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所以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再次对现实妥协,推行了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采取固定粮食税的做法,从而再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综上两件事情可以看出,苏维埃政权通过妥协让步维护了革命的根本利益,故选C。由材料“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可知,苏维埃政权注重维护工农联盟,将运用和平的方式来处理 农民的问题,排除A、B;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出发,找到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而不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新道路,排除D。‎ ‎3.(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35,4分)表 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 (单位:吨)‎ 类别 ‎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 ‎1970年实际产量 钢 ‎1.45亿 ‎1.15亿 煤 ‎3.9亿 ‎3.35亿 肉 ‎2 500万 ‎1 230万 蔬菜与瓜类 ‎4 700万 ‎1 300万 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苏联制定的煤钢等产量的目标基本上得以实现,但是以肉、蔬菜和瓜类为代表的民生指标却远远未达到,这说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已经积重难返,重、农比例依然严重失调,A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经济政策的连续性,B项排除。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发展重点是在工业方面,C项排除。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项排除。‎ ‎1.(2018年海南卷单科历史20)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这一调整(  )‎ A.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 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 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 ‎【答案】B ‎【解析】俄国二月革命期间,起义群众建立的政权被称为“苏维埃”,而不是十月革命期间才建立,故A项错误;据材料“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通过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故B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C项错误;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与布尔什维克党争取农民阶级支持无关,故D项错误。‎ ‎2.(2018年全国Ⅲ卷文综历史12)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 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 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 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答案】A ‎【解析】由材料“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可知,该计划重视重工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这说明了苏联依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A符合题意;苏联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是建立经互会,B不正确;新经济政策强调的是用商品和货币关系促进经济发展,与材料不符合,C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重视发展重工业,未体现国家加强对经济的控制,D不正确。‎ ‎3.(2018年江苏单科历史18)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 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 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 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 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答案】C ‎【解析】苏联“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这就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方的经济自主权,故C项正确;此时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其主要是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根本上突破”一说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的信息,故B项错误;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1.(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7)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答案】C ‎【解析】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指出当前俄国革命应该由资产及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度,“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说明革命斗争的方式,故C项正确。A项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之前;B项材料中无法体现出该信息;7月的讲话以及流血事件说明和平夺权已经不可能,故D项错误。‎ ‎2.(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8)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这一时期是 ‎ A.二月革命时期 B.国内战争时期 C.农业集体化时期 D.德军入侵时期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苏俄国内战争时期,故B正确;二月革命时期不符合材料“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时间信息,故A错误;农业集体化时期不符合可耕地面积缩减的信息,故C错误;德国入侵俄国是在1941年,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故D错误。‎ ‎1.(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22)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 ‎【答案】C ‎ ‎【解析】分析前后社会结构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前个体农户占有绝大部分的比例,集体农庄农户占很小比例,工人占有率也不很多,资产阶级和地主还占有一部分,但是在后期资产阶级和地主就消失了,且工人与集体农庄农户占绝大部分,个体农户占有很少,反映了是斯大林时期,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与农业集体化,故C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题干中的社会结构成分的变化,故A项排除;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的存在,故B项排除;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与题意无关,故D项排除。‎ ‎2.(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9)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答案】C ‎【解析】A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 不符,故排除;B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题目中随着苏联“一五”计划的深入,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的现象反映了斯大林模式下,国家片面发展重工业,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的史实,故C项表述正确;D项的表述与苏联的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史实不符,故排除。‎ ‎3.(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对应的正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大危机,因此欧美把目光投向苏联,探讨为什么苏联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当时的苏联是被外国资本主义封锁,所以受到经济危机打击基本上没有,A排除;本题题干中提到了苏联的“一五”计划,“一五”计划在苏联主要是实行重工业,因此农业发展并不是美国人所关注的,排除C选项,选择B选项。D选项包含了范围过大,一五计划只在重工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