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0.00 KB
  • 2021-08-30 发布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 一、选择题: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子·梁惠王下》中提到天子的巡狩制度,其目的之一是“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而如今国君出游却使”饥者弗食,劳者弗息”。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 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 B. 治国应秉承民惟邦本 C. 农耕经济的地位重要 D. 亟需确立皇权的专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而如今国君出游却使”体现的是孟子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与礼崩乐坏无关。农耕经济的地位重要不是材料的主旨。战国时期没有皇权的专制,也不符合儒家的主张。排除ACD。‎ ‎2.西汉政权建立后,一方面实行重本抑末政策,不准工商者衣丝乘车、不准工商子弟做官;另一方面”弛商贾之律”“轻摇薄赋“,制造了相对宽松的经商环境,使得工商业发展远远超过了战国时代。这说明汉初 A. 以发展与稳定为要务 B. 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C. 重本抑末政策的失败 D. 致富成为社会时尚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这是为了稳定刚建立的汉政权;材料中“孝惠、高后时”“复弛商贾之律”“轻徭薄赋”即松弛了对商人的法律、赋税,“使得工商业发展远远超过了战国时代”,说明汉统治者的政策促使汉的经济发展。综上分析可知,汉初统治者的政策是以稳定与发展为要务的。故答案为A 项。B项,材料不能体现经济政策摇摆不定,排除;C项,重本抑末政策失败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仅从材料信息不能得出致富成为社会时尚的结论,排除。‎ ‎3.下图为宋代平民墓葬壁画中大量出现的“开芳宴图”,图中呈现出富丽堂皇的居室,墓主夫妇端坐桌前,桌上摆放着茶酒瓜果,侍从奴仆左右侍奉,营造出了墓主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由此可推断出,宋代 A. 经济繁荣百姓生活富足 B. 男尊女卑的观念被颠覆 C. 儒家思想影响墓葬文化 D. 当时普遍盛行厚葬之风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呈现出富丽堂皇的居室,墓主夫妇端坐桌前,桌上摆放着茶酒瓜果,侍从奴仆左右侍奉,营造出了墓主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并结合材料中的时间宋代,可得出这与儒家思想的追求有关,故C项正确;当时百姓的生活不可能富足,从材料中也无法体现。材料中有“侍从奴仆”不能体现男尊女卑的观念被颠覆。材料中的信息与厚葬无关。故排除ABD。‎ ‎4.翰林院始设于唐朝,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明清时翰林院地位迅速上升,进士前二甲方能入翰林院,翰林学士多为皇室子弟侍读,内阁或军机重臣也皆出翰林。明清翰林院的发展 A. 是对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B. 适应了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 C. 促使了明初丞相制度的废除 D. 是皇权极端加强的重要原因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叙述了关于翰林院职能的演变,唐朝时是“各色艺能人士的机构”,明初翰林院学士入值文渊阁称内阁,成为皇帝的咨询顾问并办理日常公务;材料表明清朝“军机重臣也皆出翰林”,体现出翰林院地位的上升,这主要是适应了明清时期强化专制皇权的需要。故答案为B项。A项,翰林院职能的演变与科举制度无关,排除;C项,丞相制度的废除主要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排除;D项,皇权极端加强的标志是清军机处的设立,排除。‎ ‎5.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说:”就其本来意义而言,'中体'应是对'西体'的限制,但'西用'既借'中体'为入门之阶,便会按照自身的要求而发生影响,入们虽想把它限制在既定的范围内,实际却很难如愿。”材料旨在强调“中体西用”‎ A. 束缚了知识阶层的思想进步 B. 体现了洋务运动的政治保守 C. 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D. 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但'西用'既借'中体'为入门之阶,便会按照自身的要求而发生影响”可以看出,材料强调中体西用思想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D项正确;中体西用应该是有利于思想的解放,排除A项;材料主旨与洋务运动的保守性无关,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到对西方列强的抵制,排除C项。‎ ‎6.1933年国民政府发布的《废两改元令》规定: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持有银两者,可由中央造币厂代铸银币,或在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兑换银币。这一政策 A. 重建了金融秩序 B. 导致了通货膨胀 C. 打击了民族工业 D. 加速了白银外流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一切交易律改用银币”“可由中央造币厂代铸银币,或在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兑换银币”,结合题干时间“1933年”和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进行改革,即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所推行的法币政策,该改革有利于缓解当时经济状况,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防止白银外流,稳定当时的金融体系。故答案为A项。BD项,根据所学可知,法币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稳定当时混乱的经济状况,缓解通货膨胀、防止白银外流,排除;C项,国民政府实行的法币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包括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 ‎7.1942年朱自清在《论轰炸》中写道:“敌机的轰炸是可怕的,也是可恨的;但是也未尝不是可喜的。轰炸使得每一个中国人,凭他在那个角落儿里,都认识了咱们的敌入;这是第一回,每一个中国入都觉得自己有了一个民族,有了一个国家。”这段话意在强调 A. 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无尽的灾难 B. 日本利用空中优势全方位地打击 C. 民族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的集结 D. 知识分子加强对民众抗战的宣传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每一个中国人都觉得自己有了一个民族,有了一个国家”,明显可以看出,由于日本的侵略,使得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得以增强,民族认同感加强了。故答案为C项。A项,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无尽的灾难与材料中“但是也未尝不是可惜的……都认识了咱们的敌人”不符,排除;B项,仅从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日本利用空中优势全方位地打击的结论,排除;D项,仅从朱自清的一篇文章不能得出知识分子加强对民众抗战的宣传的结论,排除。‎ ‎8.1958年,《中华入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将城乡有别的二元户籍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2014年《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规定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到2016年各省普遍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我国存在半个多世纪的二元户籍制退出历史舞台。由此可见 A. 建立二元户籍制度有利千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B. 户籍改革推动了管理一体化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C. 取消二元户籍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民主的广泛性 D. 二元户籍制度的消失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变革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三次户籍制度的改革,最终使“我国存在半个多世纪的二元户籍制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得出户籍改革推动了管理一体化与公共服务均等化。B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二元户籍制退出历史舞台”,排除;取消二元户籍制度与民主的广泛性无关,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到农村产业结构的问题,排除D项。‎ ‎9.苏格拉底提出:人们不可能认识外部世界也不应该认识世界,因为自然界是神创造的,由神支配受神管理,人的理性根本不可能认识神所创造的东西。那么作为入只要研究好入应该做的事就可以了。这体现出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A. 具有人文主义色彩 B. 属于自然哲学范畴 C. 使哲学成独立学科 D. 强调神的伟大价值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作为人只要研究好人应该做的事就可以了”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强调的人的作用,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故答案为A项。B项,希腊智者学派已经将自然和法区分开,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其哲学思想不属于自然哲学范畴,排除;C项,使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是亚里士多德,不是苏格拉底,排除;D项,苏格拉底强调人的作用,而不是神的伟大价值,排除。‎ ‎10.《原则与妥协》一书的作者认为:美国的制宪者们并不愿意承认奴隶制的合法性,但是在建立联邦时,要铲除奴隶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会极大损害南部蓄奴州的利益,从而破坏联邦的基础。作者认为1787年宪法 A. 违背启蒙思想基本原则 B. 代表南部蓄奴州的利益 C. 是妥协的产物不能长久 D. 符合美国国家整体利益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但是在建立联邦时,要铲除奴隶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会极大损害南部蓄奴州的利益,从而破坏联邦的基础”可得出这部宪法符合美国国家整体利益,D项正确;ABC三项都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故排除。‎ ‎11.马克思曾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反映出人民群众作用的 A. 历史创造性 B. 历史继承性 C. 历史制约性 D. 历史决定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可得出人民群众作用的历史制约性。故C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人民作用受到制约,并没有体现ABD三项中的内容,故排除这三项。‎ ‎12.1930年美国总统胡佛签署《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美国将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从40%升至48%,3200种外国商品的关税上涨。随后,意大利对美国汽车征收100%的关税;英国对美国商品一律征收100%的关税。1929年至1934年,全球贸易总量缩水达60%以上。这个法案 A. 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大规模滑坡 B. 导致世界各国的经济陷入沼泽泥潭 C. 使经济危机持续时间大大延长 D. 说明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时代来临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及所学可知,美国提高关税的做法不利于经济危机的解决,反而加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战,使经济危机持续时间大大延长,故C项符合题意。A项“避免”表述有误,排除。美国的这一做法并不是导致世界各国的经济陷入沼泽泥潭的原因,排除B项;胡佛总统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排除D项。‎ ‎13.某次会战前,一位著名的抗战将领写了一封亲笔信:“因为战区全面战争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宜昌西部)进发……向北进之敌死拼。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这次会战是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枣宜会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宜昌西部)进发”“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枣宜会战,其结果是日本获胜,宜昌失守,张志忠将军壮烈牺牲。故本题答案选D项。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4.毛泽东在某次会议开幕词中指出:“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符合这次会议的内容是 A. 讨论了新中国成立的相关问题 B. 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 强调了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 D. 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是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是一次正确大会,其贯彻落实了我党一系列优良传统,包括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故本题答案选C项。讨论了新中国成立的相关问题是1949年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1954年召开的一届全国人大;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故排除ABD三项。‎ ‎15.照片是历史的见证,是重要的史料来源。根据图片及相关知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促进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转变 B. 集中体现了人们的建设热情 C. 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D. 该时期仍然取得一定的成就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南社人们公社”“男女老幼总动员,钢铁产量翻两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人民公社会化运动和大跃进。其反映了当时人们迫切改变落后局面的愿望,体现了人们的建设热情,但急于求成,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但客观的说,这一时期仍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例如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成功爆发了第一颗原子弹等。促进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转变是三大改造。综上所述,本题答案选A项。‎ ‎16.如果要为该表添加一个标题,比较合适的是 时间 事件 ‎1980年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2013年 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 ‎2015年 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 ‎2016年 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 ‎2017年 首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 ‎2018年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A. 农村改革的成果 B. 对外开放的加深 C. 市场体制的建立 D. 依法治国的落实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建立经济特区”“一带一路”“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可得知中国对外开放不断加深,故本题答案选B项。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7.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到:“人类禀受天赋,生来就有免于一切隶属的自由,得随意选择自己所好的政治形式,任何一个人对他人的支配权,最初都是按照群众的裁夺授予的。”与这种说法一致的是雅典的 A. 财产等级制 B. 抽签选举制 C. 直接民主制 D. 参政津贴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得随意选择自己所好的政治形式”“最初都是按照群众的裁夺授予的”,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故本题答案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8.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认为,现代化的特征包括:唤醒和激发大众对现在和未来生活的兴趣,认为人类生活是可以理解的而不是受制于超自然的力量。根据此标准,现代化的起点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文艺复兴 C. 工业革命 D. 启蒙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唤醒和激发大众对现在和未来生活的兴趣,认为人类生活是可以理解的而不是受制于超自然的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唤醒人的觉悟,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作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故本题答案选B项。AC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启蒙运动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要求获得人自身的解放,崇尚理性,排除D项。‎ ‎19.作家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中讲到:在嘱咐我保守秘密之后,他们告诉我,他们打算装备一艘船到几内亚去,说他们跟我一样,都有自己的种植园,而目前极感缺乏的是人手。结合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解决人手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奴隶贸易 ‎②满足了美洲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③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的近代化 ‎④是西方资本输出时期的主要手段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一艘船到几内亚去”“有自己的种植园,而目前极感缺乏的是人手”,结合所学《鲁宾逊漂流记》创作时间1719年及其殖民扩张与掠夺的相关知识,可得出①②③,故本题答案选A选项。西方以资本输出作为主要手段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排除④。‎ ‎20.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中说到:“有一位朋友对他(罗斯福)说,如果成功,他将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名垂千古;如果失败,他就是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可是他不甘失败,‘新政百日’已经开始了。”属于新政举措的是 ‎①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②禁止雇佣16岁以下童工 ‎③要求企业与政府合作 ‎④成立农业调整署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有一位朋友对他(罗斯福)说……‘新政百日’已经开始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属于新政举措有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企业与政府合作及其成立农业调整署。禁止雇佣16岁以下童工不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排除②。综上所述,本题答案选B项。‎ ‎。‎ ‎21.GPS(全球定位系统)在应用初期存在定位误差的问题,后来人们发现是由于GPS卫星上的原子钟比起地面原子钟每一天要快引起的,误差达到了39微秒,导致的距离差11.7公里。为解决此问题,需要引入 A. 万有引力定律 B. 牛顿运动三定律 C. 相对论 D. 量子理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 “GPS卫星搭载原子钟每天比赤道上用户的钟快38μs(微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对论认为时间、空间具有相对性,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故C项正确。万有引力定律指任何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力,这个力的大小与各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例,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故A项错误;牛顿第三定律,即“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其强调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总是相互的,甲物体受到乙物体的作用时,乙物体必定同时受到甲物体对它的反作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故B项错误;量子论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为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它能很好地解释原子结构、原子光谱的规律性、化学元素的性质、光的吸收与辐射等,故D项错误。‎ ‎22.2018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面向未来,我们要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坚持走开放融通、互利共赢之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由此可知 A. 全球化进程中已经充分实现平等合作 B. 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C.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起主导作用 D. 当前全球化过程中贸易自由化已经实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故本题答案选B项。全球化进程中远没有实现平等合作,排除A项;发达国家才是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排除C项;当前全球化过程中贸易自由化还没有完全实现,排除D项。‎ ‎23.战国时期,冶铁业中出现数位大富豪:如邯郸郭纵,富敌国王;赵国卓氏,冶铁致富;魏国孔氏、鲁国丙氏冶铁起家,致富巨万。与此情况出现相关的是 ‎①铁制农具的推广 ‎②铁业官营的促使 ‎③冶炼技术的进步 ‎④煤炭燃料的使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灌钢法和铸铁柔化技术的出现,以及铁农具的推广所带来的广阔市场,带动了冶铁业尤其是私人冶铁业的发展,故本题答案选B项。冶铁业中出现数位大富豪涉及私营冶铁业,与铁业官营并不直接相关;煤炭燃料的使用出现在汉代。故排除ACD三个选项。‎ ‎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有利于 A. 禅让制度的巩固 B. 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C. 商朝比西周时间长 D. 西周政局稳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商朝王位继承已经不是禅让制,多是兄弟之间传承王位,这容易出现兄弟间争权夺利的现象,故而出现了17代30位王。而西周时期更加重视血缘关系,王位继承多是父死子继,尤其是采用嫡长子继承制,解决了权力继承问题,这有利于西周政局的稳定。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与题干信息不相符合,排除;B项与题干设问不相吻合,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商朝比西周时间长,排除C项。‎ ‎25.徐中约认为:“中国式判决的严厉和明显的不人道(无数的“绞立决”)缺乏符合欧式公正原则的正当审判……所有这些都令外国人恼怒,引发了巨大的忧虑和针对广州当局的无休止抗议。”所以之后列强攫取了 A. 协定关税权 B. 领事裁判权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驻兵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中国式判决严厉和明显的不人道(无数的“绞立决”)缺乏符合欧式公正原则的正当审判……所有这些都令外国人恼怒,引发了巨大的忧虑和针对广州当局的无休止抗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在司法上攫取了领事裁判权,故本题答案选B项。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26.下表是1953—1959年内地基本建设投资统计表:‎ 年份 投资总额(亿元)‎ 比重(总100%)‎ 注:沿海指粤、闽、浙、苏、鲁、冀、辽七省和京、津、沪三市,其他省区为内地 沿海 内地 沿海 内地 ‎1953-1957‎ ‎230.08‎ ‎262.75‎ ‎46.7‎ ‎53.3‎ ‎1958‎ ‎105.05‎ ‎163.45‎ ‎39.24‎ ‎60.76‎ ‎1959‎ ‎126.58‎ ‎223.14‎ ‎36.19‎ ‎6381‎ 此表反映了这一时期 A. 沿海地区成为大跃进运动的重灾区 B. 内地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沿海地区 C. 全国工业重心实现了向内地的转移 D. 国家重视改变经济布局不合理状况 ‎【答案】D ‎【解析】‎ ‎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始,A选项时间不符合材料;材料反映的是基本建设投资统计数据,与工业总产值无关,排除B;国家加大对内地基本建设投资,目的在于扭转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集中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不合理格局,并非要实现全国工业重心实现了向内地的转移,故D正确,C错误。‎ ‎27.罗马帝国初期曾明令禁止主人判处奴隶与猛兽搏斗;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117-138年在位)废除了奴隶主把奴隶卖给角斗场的权力;君士坦丁大帝(272-337年在位)将故意杀死奴隶与杀人罪同等对待。出现上述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 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激烈 B. 罗马国家的不断扩张 C. 自然法理念的深刻影响 D. 民主政治的逐渐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自然法主张天赋人权,人人平等,公正至上,材料中“将故意杀死奴隶与杀人罪同等对待”正是这一精神的体现,故C项正确. 题干涉及的是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故A项排除。材料未体现罗马的扩张情况,排除B项。民主政治不符合罗马政治状况,罗马为专制帝国 ,故排除D项。‎ ‎28.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副总统及合众国政府之文官,受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之弹劾与定谳时,应受免职处分。”这表明1787年宪法 A. 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力 B. 强调对官员经济犯罪的监督 C. 所有官职都是由民选产生 D. 注重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 ‎【答案】D ‎【解析】‎ 根据“总统、副总统及合众国政府之文官,受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之弹劾与定谳时,应受免职处分”可知,1787年宪法对总统、副总统及合众国政府官职的权力进行制约,D正确;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总统、副总统及合众国政府之文官,受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之弹劾与定谳时,应受免职处分”,紧扣材料分析解答,排除与材料信息无关选项即可。‎ ‎29.某政治家在其著作中写道:“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类似‘这是必要的’说教,实际是谎言。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人力物力损失极其惨重,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理念是 A. 重工业的高速增长 B. 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 C. 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D. 注重思想政治说教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中“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可以反映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即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改善民生,所以看出但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理念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不选,材料中没有体现管理方式;C项错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项错误,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政治说教。‎ ‎30.1971年,作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印度与苏联签署了《印苏和平友好合作条约》,规定在任何一方遭到进攻威胁时,双方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和平与安全。该条约 A. 凝聚了不结盟运动力量 B. 扩大了社会主义阵营 C. 影响了美苏“冷战”态势 D. 促成了中美关系改善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邴吉和所学知识可知印度与苏联签署具有准军事同盟背离了不结盟运动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苏冷战局面,但不利于凝聚力量,故C项正确;印度此举不利于不结盟运动国家的团结,故A项错误。不结盟运动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故B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点睛:不结盟运动是一个十分松散的国际组织,它不设总部及常设机构,起初甚至没有定期的会议机制,直到后来才规定每3年举行一次首脑会议,并由会议举办国担任主席国,任期也是3年。‎ 二、材料解析题:40分 ‎31.自由主义思想发端于英国,发展于美国,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最早系统论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是亚当·斯密……他生活的时代,英国工场手工业已高度发展,正值工业革命前夜。但封建残余仍然存在,束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参与政权,消灭封建残余,巩固地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自由主义就是适应这种要求提出的……“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和国内市场的狭小以及原料的不足,使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凭借其强大经济实力进行自由生产和贸易,扩大国内外市场。但是保护关税政策,严重地阻碍了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从而制约了经济的自由发展……于是一场反对国家干预,要求自由发展经济的斗争迅速掀起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完成而取得最后胜利。‎ ‎——摘编自韩忠富《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与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二:新自由主义的主要策源地在美国,美国90年代的经济扩张期的长度超过了60年代,被视为美国有记录以来的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扩张期……这首先是由投资热潮推动的,1997年后又显著地受到消费热潮的推动。……还有第二个因素,即节约成本的新技术对投资有重大影响。……美国20年间的新自由主义重构带来了一个以投机为基础的经济扩张,但这个扩张期的利益绝大部分都流向了最高阶层。‎ ‎——摘编自(美)大卫·科茨《新自由主义和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经济扩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提出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自由主义原则的确立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经济扩张的原因,并简要评价该时期美国的经济模式。‎ ‎【答案】(1)背景:工场手工业发展、封建残余束缚生产力发展、英国市场狭小与原料不足、关税保护政策的制约;影响:国际交流准则的确立,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2)原因:投资与消费热潮的推动、扶植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增加新供应刺激新需求,再用新需求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新技术的推广)克林顿“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经济模式的促进;评价:创造经济扩张的奇迹,进入“新经济”时代;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因此改变,社会公平问题依然严重。‎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他生活的时代,英国工场手工业已高度发展,正值工业革命前夜”,可得出工场手工业发展;根据材料“但封建残余仍然存在,束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参与政权,消灭封建残余,巩固地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可得出封建残余束缚生产力发展;根据材料““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和国内市场的狭小以及原料的不足,使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凭借其强大经济实力进行自由生产和贸易,扩大国内外市场”,可得出英国市场狭小与原料不足;根据材料“但是保护关税政策,严重地阻碍了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从而制约了经济的自由发展”,可得出关税保护政策的制约。‎ 影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从国际交流规则制定和世界市场发展等方面知识切入分析。‎ ‎(2)原因;根据材料“这首先是由投资热潮推动的,1997年后又显著地受到消费热潮的推动”,可得出投资与消费热潮的推动;根据材料“还有第二个因素,即节约成本的新技术对投资有重大影响”,可得出扶植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出新技术的推广。再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克林顿“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经济模式的促进等。‎ 评价: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来分析。根据材料“美国20年间的新自由主义重构带来了一个以投机为基础的经济扩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得出其积极层面表现在:创造经济扩张的奇迹,使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根据材料“但这个扩张期的利益绝大部分都流向了最高阶层”,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其消极层面表现在,社会公平问题依然严重等。‎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据其在游记中自述,他1271年自威尼斯出发,1275年到达元朝大都,1295年回到意大利,以下是其行程示意图。‎ 材料二 1792年9月受英王委派,马戛尔尼使团从英国朴茨茅斯港出发前往中国。1793年6月抵澳门,7月在舟山登陆,1794年9月回到英国。下图是其航行路线图。‎ ‎ ‎ 综合以上两则材料,提取相关历史信息,并据此拟定一个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恰当,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论题:欧洲经济中心发生转移 ‎13世纪东西方交往只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或路上丝绸之路,地中海地区是必经之地,地中海是当时欧洲经济中心(结合材料)。随着新航路开辟,地中海不再是必经之地,欧洲经济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逐步成为海上霸主(史实)。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马戛尔尼从英国出发沿着新航线来到中国反映了欧洲经济中心发生了巨大变化(观点)。(综合判断论证逻辑)‎ 示例二:论题:新航路开辟改变了东西交通方式 ‎15世纪以前,东西方交通主要通过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路交通和航海相结合,从马可波罗的行程路线和耗时可以反映出需要多次中转,非常不便(结合材料)。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可以绕过好望角直接航行至中国(结合史实)。马戛尔尼的行程路线和耗时可以反映出东西方交通方式越来越便利,航海交通逐步取代陆路交通成为中西交通的主流(观点)。(综合判断论证逻辑)‎ 示例三:论题:从民间交往到官方交往 汉代以来,丝绸之路多以民间商贸、文化、宗教、艺术交流为主,官方交往很少(史实),马可波罗来华属于个人行为(结合材料)。地理大发现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特别是英国工业革命后,急需扩大市场,进而推动英国向世界各地扩张商品市场(史实)。英国派出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企图打开市场(结合材料2)。这反映出中西交往逐步由民间交往发展到官方交往(观点)。(综合判断论证逻辑)‎ 示例四(仅依据一则材料,最高可得):马戛尔尼访华 ‎18世纪的清王朝,经济繁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18世纪中后期,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史实)为打开中国市场,英国政府遣马噶尔尼为使,意图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结合材料)。马戛尔尼访华事件是工业革命发展的产物(观点)。(综合判断论证逻辑)(可供选择的角度:欧洲人世界观、地理认知的变化;从马可波罗来华与马戛尔尼来华建立因果关系;对马可波罗来华事件提出质疑;从欧洲人的两次来华路线进行比较;元、清两代都城的角度;元、清两朝的国际地位;从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的角度;两次来华的航海知识技术比较的角度;从泉州、澳门、舟山等地切入论证中国东南沿海的经济状况等均可)‎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题型,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从图片中获取关键信息,依据材料一可以从“欧洲经济中心发生转移”归纳要点,论证从丝绸之路开辟、新航路开通以及马可波罗东游等对于贸易中心转变角度回答;还可以从“从民间交往到官方交往”“马戛尔尼访华”等角度归纳要点,论证从工业革命和晚清政治、经济发展等角度思考回答。‎ ‎”‎ ‎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