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6.42 KB
  • 2021-08-30 发布

高考历史考点38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考向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一、秦始皇 1.统一六国 公元前 230 年至前 221 年,秦国相继灭掉了韩、赵、魏、燕、楚、齐六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 起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帝国。 2.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 (1)政治上: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地方上实行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2)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经济发展。 (3)文化上:统一文字为小篆,促进文化交流;焚书坑儒,控制思想,摧残文化。 (4)军事上: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奠定基本疆域。*网 (5)交通上:修筑驰道、疏浚鸿沟、开凿灵渠,促进交通发展。 3.历史功过 (1)功绩:开创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2)过失:穷奢极欲,不惜民力,导致秦朝灭亡。 二、唐太宗 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1)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完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效率,加强了君权;重视法律,颁 行《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任用贤良,虚怀纳谏。 (2)经济上:强调“存百姓”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继续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使唐初经济逐步复苏。 (3)文化上: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度,扩大统治基础。 (4)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设立安西都护府;送文成公 主入藏。 2.历史评价 (1)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也为“开元 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民族团结,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发展。 (3)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 2 建文化出现了繁荣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4)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其治国策略对 以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5)唐太宗晚年求治之心锐减而骄逸之心渐萌。 三、康熙帝 1.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措施 作用 平定三藩之乱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收复台湾 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 海防 平定噶尔丹叛乱 打击了新疆、蒙古的分裂势力,加强了对西北边疆的管辖,维护了 祖国统一 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 既保护佛教,尊重活佛,又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巩固了中央政府 对蒙、藏地区的管理,并且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 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 揽汉族文士 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同时利 用儒学,维护了统治 3.康熙帝的历史功过 (1)功绩:康熙帝清除分裂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开创了“康乾盛世”。 (2)过失:在位期间,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政策,盛世之下国家面临危机。 【典例引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末年(1711 年)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就让丁税固定了下来。康熙蠲免钱 粮(免交赋税)“有一年蠲及数省者”或“一省连蠲数年者”,甚至有全国性的蠲免。史载,1691 年与 1703 3 年康熙皇帝均免除天下钱粮 2759 万多两。在康熙皇帝在位的 61 年间,政府蠲免钱粮共计 545 次,免除天 下钱粮计银 1.5 亿两。 ——摘编自纪连海《说康熙》 材料二 康熙晚年,吏治松弛,贪污腐败,已然成风,再加上常年西北用兵,黄河泛滥成灾,造成了整个 国库亏空甚多。随着地主经济的复苏,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地权转移因土地买卖而加速。农村里分化出大 批无业光丁。同时,人丁逃亡和丁役不均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雍正时,将人丁税摊入地亩,按地亩多 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是谓“摊丁入地”,一举取消了人头税。实行“耗 羡(官府在征收赋税时借口征收钱粮有损耗而额外加征)归公”,将此项附加费变为法定税款、固定税额, 由督抚统一管理,所得税款,除办公费用外,作为“养廉银”发给官吏。 ——摘编自《论雍正王朝经济改革的得失》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康雍时期进行经济改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二者经济改革的落脚点 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二者在赋税改革上有何继承性。其主要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答案】(1)原因:清初长期战争,经济破坏严重;土地兼并,政府收入减少,社会矛盾激化;封建统治 固有的腐败顽疾;从根本上巩固清朝在全国的统治。 落脚点:从重视农业、稳定农业入手。 (2)继承性:由康熙固定全国人丁税到雍正废除人丁税,并在赋税征收手续上进一步规范化。 意义:赋税规范征收,手续简化,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从根 本上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网 第(2)问,由材料可知,康熙时“让丁税固定了下来”,雍正时“将人丁税摊入地亩,按地亩多少,定纳税之 数目”,据此回答“继承性”。从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农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等角度回答“积极意义”。 考向二 东西方的先哲 一、孔子 1.基本观点 4 (1)“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己复礼”,这体现了 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 (2)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应“节用而爱人”。 (3)中庸:“过犹不及”,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主张“和而不同”。 【注意】仁、礼和中庸思想三者之间的关系 (1)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孔子希望通过仁爱来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 会稳定。 (2)孔子主张恢复周礼,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并将礼和仁有机结合起来,提出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 涵,让仁有礼的约束而不失于无序,让礼体现仁的精神而不流于形式。 (3)孔子又提出中庸思想以协调礼和仁的关系,避免“过犹不及”,继而实现礼和仁的和谐统一。 (4)仁、礼和中庸思想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孔子儒家学说的核心。 3.孔子的影响 (1)开创了儒家学派,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2)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毁于秦火未能流传下来)《春秋》等典籍,是他留给 中国人民最宝贵的遗产,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3)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奠定了古代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 二、柏拉图 1.哲学思想——理念论 认为世界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由理念构成的理性世界,一个是由个别事物构成的感觉世界。理念先 于物质存在。 2.政治思想——理想国 (1)概况:理想国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组成,国家统治者由“哲学王”担任。 (2)评价:柏拉图的理想国家并非纯粹空想,而是针对雅典政体的弊端提出的,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理 想国终成乌托邦。学. 3.教育方面:建立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柏拉图学园,采用对话形式教学。 5 4.地位和影响 (1)柏拉图在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史上影响巨大。 (2)其思想存在争议,理念论、知识论、理想国等思想也存在局限;但其一生追求真理、崇尚美德的境界 令人佩服。 【典例引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颁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 ——《荀子·天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 ——《荀子·性恶》 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节,喜怒以当,以为下则 顺,以为上则明,万物变而不乱,贰之则丧也,礼岂不至矣哉! ——《荀子·礼论》 材料二 为了解释事物,柏拉图的理念论引进了同事物一样多的理念作为原因,这样每件东西都有一个同 名但又离开它而独立存在的理念,这是不可能的,等于要把解释的对象又增加一倍;他用来证明形式存在 的那些方法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按照“多上之一”的对应关系,连那些没有形式的,甚至否定性的东西也有相 应的理念了。非但如此,而且还破坏了事物。这些事物的存在比起“理念”的存在来,是更为我们所关心的。 ——摘编自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1)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主要思想。其思想相对于孔子而言有何发展?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柏拉图的理念论提出了什么思想观点?亚里士多德是怎样批判并发展了 柏拉图的理念论的? 【答案】(1)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自然规律;人性本恶;“礼”有着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使社会和 谐发展的功能。荀子吸收了道家的自然思想等,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使其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柏拉图:世界由理念构成的理性世界和个别事物构成的感觉世界两部分组成,前者真实、完美、永恒, 后者虚假、残缺而变幻,理念先于物质存在。 亚里士多德:理念不能脱离具体的事物而独立存在,事物的存在比“理念”的存在应该受到更多关注。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关键信息,围绕自然界、人性、社会规范等方面作答;第二小问 分析时要注意到其思想中的道家成分。 6 考向三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一、克伦威尔 1.革命活动 (1)军事上:领导议会军取得内战的胜利;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满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政治上:处死国王查理一世,结束了英国的封建王权统治,建立了共和国;就任护国主,建立军事独 裁统治,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3)外交上:颁布《航海条例》,巩固了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 2.评价 (1)克伦威尔是一个具有双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一位颇有争议的历史人 物。 (2)在结束封建王权统治方面贡献突出;他采取的内政外交措施维护了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利益和英国的 海上商业利益,应该肯定。 (3)他建立军事独裁统治和侵略爱尔兰、苏格兰等行为也使他受到很大争议。 二、华盛顿 1.主要事迹 (1)领导独立战争:1777 年指挥萨拉托加战役,扭转了战局;1781 年率领大陆军取得约克镇大捷,这标 志着独立战争胜利结束。 (2)制定宪法:主持制定 1787 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 (3)首任总统:创立总统否决制度,完善民主制;建立国家银行,稳定货币,活跃国民经济;确立中立的 外交政策;为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制度创立了范例。 2.评价 华盛顿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无愧于美国国父的称号;他是美国建国时期也 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三、拿破仑 1.主要事迹 (1)军事起家:1793 年收复土伦;1795 年平定保王党人叛乱;1796 年远征意大利,展现出杰出的军事才 能。 7 (2)建立帝国:1804 年,拿破仑举行加冕典礼,称拿破仑一世。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为法兰西第一帝国取代。 (3)改造法国:重用人才,奖励有功之人;精简编制,建立高效的军事体制;整顿国家财政,建立法兰西 银行,扶植资本主义经济;颁布“大陆封锁令”;推行征兵制;编纂《拿破仑法典》。 (4)对外战争 ①前期战争维护了法国的主权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②后期战争使法兰西第一帝国走向灭亡。1812 年进攻俄国失败,帝国由盛转衰;1813 年莱比锡大会战失败, 帝国开始瓦解;1814 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1815 年兵败滑铁卢,拿破仑的政治生涯结束。 2.历史功过 (1)功: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拿破仑对法国及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和一个时代的象征。 (2)过:君主制违背了民主共和的历史趋势;过度迷信武力,发动侵略战争,奴役欧洲人民,激起了全欧 洲人民的反对。 【典例引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 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他在一次向议会发言时说,穷人就是坏人,并且说,如 果共和国注定要受苦受难的话,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 ——王觉非《欧洲史论》 材料二 如果说在危急关头,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 和军事统治者面貌而出现的,他作为士兵和政治家的全部品质,却是和英国人民的天性永不协调的。 ——丘吉尔《英国民族的历史》 (1)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变化。分别指出其前后平等观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丘吉尔的观点,并加以评析。 【答案】(1)变化:先提倡不同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的平等,主张一律论功行赏;后来主张贫富有别,反 对普选权。 原因:前面建立新模范军(推翻封建王权)时,需要以“平等”激励民众革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需要以 “不平等”维护其阶级利益及其独裁统治。 (2)观点:虽然认为克伦威尔曾拯救议会,但强调克伦威尔是独裁者,实际上持否定态度。 8 评析:缺乏实事求是的全面评价。尽管克伦威尔在革命中有专制和残暴的一面,但他的强权政治维护了社 会稳定,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是英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 著名领导人、军事家、政治家。 考向四 亚洲觉醒的先驱 一、孙中山 1.革命事迹 (1)辛亥革命前 ①创立政党:1905 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②制定纲领:孙中山把同盟会十六字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归结为民族、民 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网 (2)辛亥革命中 ①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1912 年 3 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3)辛亥革命后 ①维护民主共和:先后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第一次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捍卫民主共和,反 对专制复辟。 ②领导国共合作:1924 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 政策,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2.评价 (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 (2)他高举三民主义大旗,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和 民主精神的高涨,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二、甘地 1.主要事迹 (1)以“仁爱”精神为主旨,形成了一整套非暴力的理论;在南非创建非暴力训练基地“凤凰新村”。 9 (2)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 (3)二战期间,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 (4)为消除种姓制度、消除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而斗争。 2.历史评价 (1)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印度的民族解放 事业,被尊为“圣雄”“国父”。 (2)甘地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一生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 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3)甘地的思想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明显地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三、凯末尔 1.主要事迹 (1)领导革命 ①一战后,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土耳其的企图。 ②1923 年,签订《洛桑和约》,土耳其的国家独立和基本主权得到承认。 (2)进行改革 ①政治上,实行宗教与国家政权分离的举措,有利于巩固民族独立和共和制度,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 ②经济上,通过国家干预的方式发展经济,使土耳其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和帝国主义的奴役,初 步发展了国家经济。学. ③文化教育和社会风俗上,推动文字改革,颁布以西方为榜样的新法律,促进了社会和文化结构的改变。 2.历史评价 (1)凯末尔是土耳其共和国的奠基人,他不但领导土耳其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自由而战斗,建立起新的国 家,还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土耳其从封建神权国家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2)凯末尔的改革具有明显的不彻底性,忽视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暴露出国家主义经济体制 的局限性。 【典例引领】孙中山、华盛顿和甘地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盛顿、孙中山主要活动列表 华盛顿的主要活动 孙中山的主要活动 1773 年,援助波士顿 1775 年,任大陆军总司令 1894 年,创立兴中会 1905 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10 1776 年,指挥波士顿、特伦顿等战役 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1781 年,约克镇战役胜利 1787 年,被推选为制宪会议主席 1789 年,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 1793 年,再次被推选为总统 1796 年 9 月,发表告别辞 1911 年底,武昌起义爆发后回国 1912 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 年,组织发动“二次革命” 1915 年,参加护国运动 1917、1920 年,发起两次护法运动 1924 年,促成国共合作;抱病北上 ——根据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教版)整理 材料二 虽然生为一名印度人,并坚守着一些印度传统,但甘地的遗产却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 最近,对甘地的重新发现已经与大规模的和平主义运动,以及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的自然、环境……等问 题联系了起来。 ——(意)詹尼·索弗里《甘地与印度》 (1)人们往往把孙中山比作“中国的华盛顿”。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者历史活动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甘地的遗产”的现实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你对三位伟人的了解,指出他 们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学习? 【答案】(1)相似之处: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当选总统;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主持制定资产阶级宪 法;主动辞职;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等。 (2)影响:对当代的世界和平主义运动、环境保护运动等产生深远影响。 优秀品质:爱国进取、意志坚强、身体力行、不恋权位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华盛顿和甘地。 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对甘地的重新发现已经与大规模的和平主义运动,以及越来越受到广泛重 视的自然、环境……等问题联系了起来”可得出,对当代的世界和平主义运动、环境保护运动等产生深远影 响。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一表格内容可归纳出伟人的优秀品质有为民族独立和民主富强而奋斗的爱国进取 精神和身体力行的优秀品质;从其主动辞职可知具有不贪恋权位的优秀品质;孙中山为维护共和而斗争, 11 斗争失败后又与中共进行合作,继续坚持民主革命,甘地追求真理的执着信念,都体现出意志坚强的优秀 品质等。 考向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 一、马克思、恩格斯 1.革命活动 (1)1847 年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创建无产阶级政党。 (2)参加德国 1848 年革命,创办《新莱茵报》。 (3)1864 年,马克思起草《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等文件,领导第一国际。 (4)1889 年,恩格斯指导和推动了第二国际的成立。 2.理论贡献 (1)1844 年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合刊上发表文章,完成了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从唯心主义向唯 物主义的伟大转变。 (2)1845 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写成《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3)1848 年 2 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1867 年,马克思发表了《资本论》第一卷,第二、三卷由恩格斯后来整理出版。 3.历史地位 (1)他们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无产阶级解放事业,他们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成为指引全世界劳 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2)他们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是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 革命家。@网 二、列宁 1.创建国家 (1)1903 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列宁主义诞生。 (2)1917 年,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直接过渡”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 (2)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出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3.历史影响 (1)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创立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 12 (2)列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积极探索,为世界人民开创了一 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 三、毛泽东 1.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1)开创道路: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 了正确方向。 (2)指导抗日战争:1938 年,毛泽东写出著名的《论持久战》,指导全民族抗战。 (3)领导解放战争:领导人民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政府,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2.领导社会主义建设 (1)经济上:1956 年春发表《论十大关系》,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 初步的比较系统的思路。 (2)政治上:1957 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具体阐释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 部矛盾的各项方针。 四、邓小平 1.革命历程 (1)1929 年,领导广西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立了左、右江根据地。 (2)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勇挑重担,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2.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 (1)1978 年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成为中国开辟改革开放新道路的宣 言书。 (2)1992 年,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一系列谈话,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走向新 阶段。 3.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成功解决了港澳问题。 13 4.历史地位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引导着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典例引领】马克思被誉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定居伦敦后,在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里阅读了大量著作、杂志、档案,终于写成了这部被 誉为社会科学界“进化论”的著作。1873 年,在这部著作第二版发行时,马克思赠送了一本给达尔文,达尔 文在答谢信中写道:我诚挚地希望,我能更透彻地了解政治经济学的深湛而重要的一些问题,使我更为值 得接受这本书。虽然我们的研究是十分不同的,但是我相信,我们双方都在热切地企求知识的扩展;而这 个,终究,必定可以增加人类的幸福。正如达尔文所说,两人的研究领域虽然是如此不同,但是他们两人 在研究方法上又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这正是他们两人能够建立友谊的基础。 ——整理自章铮、闫月梅《马克思传》等 材料二 马克思指出:在 18 世纪臻于完善的牛顿力学是“大工业的真正科学的基础”,牛顿在数学上创建了 微积分与微分方程,为后来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必要的思想工具和数学手段。……万有引力定律推 翻了古代人类认为的神之引力,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摘编自戴念祖、周嘉华《<原理>:时代的巨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部著作”的名称,并分析该著作被誉为社会科学界“进化论”的主 要原因;比较马克思和达尔文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宗旨上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牛顿对人类发展做出的主要贡献。 【答案】(1)名称:《资本论》。 主要原因:进化论认为自然界的生物是由低级到高级进化的,而该著作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 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相似之处:都从第 一手的研究资料和观察中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概括和总结出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都是为了增进人类的幸福。 (2)贡献:牛顿力学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科学基础;数学方法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许多领域,促进了自然 科学的发展;进一步打击了神学世界观;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14 第(2)问,根据材料“是‘大工业的真正科学的基础’”“为后来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必要的思想工具和 数学手段”“万有引力定律推翻了古代人类认为的神之引力”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考向六 杰出的科学家 一、李时珍 1.主要事迹:完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2.重要影响 (1)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具有很高的医学和药物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是中国古代 医药学、植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网 (2)李时珍的伟大医学成就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誉,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二、詹天佑 1.主要事迹: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成功建造滦河大桥。 2.历史地位 (1)为中国科技界赢得国际声望,为中国铁路事业的自主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参加保卫铁路的斗争,始终捍卫中国的铁路权益。 (3)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 三、李四光 1.主要成就 (1)地质力学:开创了这一新,为我国进行石油勘探、发展核能事业、开展地震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2)冰川学: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提供指导。 (3)古生物学:创立科化石鉴定标准,为寻找开发煤炭资源提供了依据。 2.历史地位 (1)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立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2)李四光为我国科技工作者树立了榜样,在中国科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四、牛顿 1.主要成就 (1)力学领域: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经典力学规定 了一套基本概念,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2)天文学领域:牛顿用万有引力定律说明天上的星体运动和地面上的物体运动都受力学规律的支配。 (3)数学领域:发现了二项式定理,创立了微积分,开辟了数学新纪元。 15 (4)光学领域 ①发现白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②制成第一架反射望远镜,提出光的“微粒说”。 2.历史地位 (1)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2)建立起力学理论体系,奠定了近代科学的基础。 五、爱因斯坦 1.科学成就 (1)提出狭义相对论,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 (2)提出广义相对论,推动了人类对天体和宇宙演化的观测、研究。#网 (3)提出光量子假说,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2.捍卫和平 一生积极参加世界反战运动,推动了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 3.历史地位 爱因斯坦开创了现代科学的新纪元,被公认为是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是现 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典例引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徐光启(1562—1633 年),字子先,号玄扈。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以天下 为己任”。鉴于历年水旱灾害严重影响群众生活,他从 21 岁起就开始留意“水法”,对农田水利不断“周咨博 访”。在科学上他虽有多方面的成就,如在北京向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学、地理学和水利工程等方面的知 识,尤注意于数学,1606 年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但他主要是以农业科学来贯穿一切,以此达 到使天下“丰衣食,绝饥寒”的目的的。他曾在天津做了多次试验,开辟水田,想实行军屯,以应付长城东段 后金的侵扰,并想将之推行,藉以“兴西北水利,为国家立根本之计,岁省东南挽漕百万之费”。明末农民起 义威胁着明朝的生存,徐光启片面地认为灾荒是引起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巩固明朝的统治, 稳定人民生活,他所撰写的《农政全书》特别重视“荒政”。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徐光启对推动我国科技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光启重视“荒政”的原因。 16 【答案】(1)贡献:引进先进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国科技向近代转型;撰写总结性专业科技著作, 有利于科技的继承和发展。 (2)原因:关切国计民生、主张经世致用、崇尚实学的胸怀;灾荒是引发农民起义的原因;缓和阶级矛盾, 维护明朝统治的需要。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历来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①汉代贾谊评价:“秦王……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 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②李贽评价:“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李斯相之,天崩地坼, 掀翻一个世界。”③唐太宗则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始皇暴虐,至子而 亡。” 材料二 (贞观四年,针对东突厥问题)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 之地。”温彦博则提出,“请准汉建武故事,置降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使为中国扞蔽,策之 善者也。”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 ——摘编自《资治通鉴》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在对待边疆民族上所采取的举措。请选择材料一中任一观点并对其进行简 要阐述。 (2)概括材料二中针对东突厥问题的两种意见,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处理东突厥问题的。 2.孔子和苏格拉底无疑是东西方“轴心时代”最关键、最重要的开创者,他们分别为东西方文化后来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的人本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仁”的提出,是对“人”的发现。仁的内容虽然丰富,但其基本 内涵可以归纳为三点:克己、爱人、复礼。克己复礼是为了更好地去爱人,爱人是为了更好地完善自己的 人格从而达到仁的完美境界,这两方面互为表里,精神层面与行为礼数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一种强烈的 人本主义精神。 材料二 苏格拉底的人本思想的核心在于“善”。 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做的,不是去找出事物的本质,而是 要发现那个把世界万物安排得如此合理,如此井然有序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善”。苏格拉底认为这个“善” 就在人的心灵中。所以人最重要的是“认识你自己”,考虑生活和道德、善和恶的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和苏格拉底认为怎样才能达到“仁”和“善”?在手段上又有何 共性? 17 (2)从材料一、二来看,孔子和苏格拉底研究的共同焦点是什么?两者追求的共同精神是什么? 3.拿破仑说:“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00 年 8 月,当法国国内外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仍十分尖锐、激烈的时候,拿破仑以巨大的立法 勇气开始制定民法,组成了由四位著名法学家组成的民法典起草会……他非常重视民法草案的讨论修改, “共召开 102 次会议,亲自主持的达半数以上”,讨论时,其见解往往是“深刻的、有条理的、明确的”。最后, 他力排众议,简化批准程序,使民法草案在保民院和立法院中通过。 ——宋培基《<拿破仑法典>与 1789 年原则》 材料二 第 8 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 537 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 545 条 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限。 ——《拿破仑法典》 材料三 新的更为严厉的新闻检查制度建立了。历史剧只能演远古时代的,即便是拿破仑所尊崇的高乃伊, 其剧本也必须进行删减。每次上演歌剧时,都必须请示他,不只是在创作后送交审查,连选题也要进行审 查。宗教题材作品一律禁止,神话故事都备受推崇。……原先拿破仑只册封最勇敢的元帅、最能干的参议 员和大臣为亲王、伯爵、侯爵,作为最高荣誉。如今,这些新贵族的子孙,富有的胡作非为者和游手好闲 者,竟可以享受一代法国人为之奋斗十年、流血流汗誓言废除的种种特权。 ——(德)埃米尔·路德维希《拿破仑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影响拿破仑制定法典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指出《拿破仑法典》体现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所学分析《拿破仑法典》的意义。 (3)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三中拿破仑行为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准则有哪 些? 1.(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在建国初,由于国力弱小,加之受华盛顿“中立政策”的影响,没有制定任何针对拉美地区的政策。 19 世纪后,美国开始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关注,并进行了长期渗透及武力干涉。1933 年罗斯福上台后,正式 宣布美国对邻国奉行“睦邻政策”,表示不干涉拉美国家的内部事务。随后罗斯福又呼吁美洲各国互相理解, 消除一切阻碍正常贸易发展的人为障碍。1934 年,德国在经济和政治上成功地渗入拉美。对此,罗斯福采 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废除与古巴的不平等条约,从海地撤军等,只以政治、经济手段维护和扩大其在拉美 的利益。到 1939 年欧战爆发前,美国已和 11 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双方贸易迅速发展。 ——摘编自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 1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中立政策”和罗斯福“睦邻政策”基本特征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及其实质。 2.(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三娘子(1550—1613 年)。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 取哉”。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 200 年。1570 年,俺答汗之孙授附明朝, 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问意与明朝和谈。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 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三娘子本人也 “勤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 为“归化”。1581 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 之患,沿边矿土皆得耕牧”。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 【考点冲关】 1.【答案】(1)举措:派将军蒙恬北击匈奴,收回河套,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北部边防;在西南夷开 辟“五尺道”,并任命官吏。 选择①:焚书坑儒,摧残文化;实行暴政,大兴土木,徭役繁重;刑法严酷,滥施刑罚。 选择②: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建立了统一的、 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开创了幅员辽阔的秦帝 国,促进了各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选择③: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 家;开疆拓土,采取多种措施巩固边疆;实行暴政,激化社会矛盾,最终导致农民大起义,导致秦短命而 亡。 (2)意见:前者主张汉化,后者主张遵从其原有风俗。唐太宗允许他们一部分人迁到内地,大部分仍居原 处,并设置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官职可以世袭。 19 2.【答案】(1)孔子认为人本思想的核心是“仁”,克己、爱人、复礼是实现“仁”的手段;苏格拉底认为人 本思想的核心是“善”,他认为“善”存在于人心,要通过哲学方法深入思考,认识自己。两者都注重加强自身 道德修养,认为只有提高主体的道德修养才能真正达到“仁”和“善”的境界。 (2)焦点:人性或人本身。精神:人文主义精神。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克己、爱人、复礼”“认识你自己”等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分析 对比两则材料可得出二者都注重加强人自身的道德修养。 第(2)问,“焦点”和“精神”根据二人的“人本思想”来分析作答。 3.【答案】(1)因素:政治局势的需要;启蒙思想的影响;拿破仑个人的努力。 (2)原则:平等自由、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意义:保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典。 (3)原因:维护统治的需要;资产阶级本质特征。 准则:全面客观、辩证评价;是否符合历史时代发展潮流。 【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局势、思想、个人作用来分析。 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可知,体现的原则是平等自由、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第二小问,从维 护资产阶级革命果实及对后世的影响方面来分析。 第(3)问,第一小问,从阶级立场方面来分析。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直通高考】 1.【答案】(1)不参与世界其他地区事务;积极参与拉美事务。 (2)作用:改善美国与拉美的关系,抵制法西斯势力在拉美的扩张;扩大美国对外贸易,一定程度上有利 于拉美经济发展。 实质:以新的形式加强对拉美地区的控制,维护美国根本利益。 第(2)问,“作用”,依据材料信息“1933 年罗斯福上台后……表示不干涉拉美国家的内部事务。随后罗斯 福又呼吁美洲各国互相理解,消除一切阻碍正常贸易发展的人为障碍。1934 年,德国在经济和政治上成功 地渗入拉美。对此,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到 1939 年欧战爆发前,美国已和 11 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 惠贸易协定,双方贸易迅速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改善美国与拉美的关系、抵制法西斯势力在拉美的扩 20 张、扩大美国对外贸易以及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拉美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实质”,依据所学知识从控制拉美 地区、维护美国根本利 益角度分析。学^ 2.【答案】(1)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个人能力与威望。 (2)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促进了草原地区社会进步。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从人民渴望统一、双方经济发展需要等方面来分析。 第(2)问,从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双方的和平等方面来分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