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50 KB
  • 2021-08-30 发布

【历史】海南省临高县临高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海南省临高县临高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据记载,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的“封建”含义是 A. 分封诸侯国 B. 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C. 王位世袭制 D. 封建社会经济形态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并结合所学可知“封建”最初指的就是分封制,A正确;封建生产关系产生于春秋晚期,战国时期确立,B错误;王位世袭制是夏朝确立,C与材料无关;封建社会经济形态是战国时期确立,D错误。‎ ‎2.(孟子)云:“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据此可知,孟子主张 A. 克己复礼以稳定社会 B. 以严刑峻法维护统治 C. 保证农民的土地财产 D. 以礼仪彰显人的善性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可知,材料意思是人民有一定的财产是具备一定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前提,因此孟子主张保证农民有一定的土地财产,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等级观念、克己复礼以稳定社会的内容,A与材料无关;严刑峻法是法家思想,与孟子无关,B错误;材料未涉及礼仪,D错误;‎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中国河南安阳殷墟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因为殷墟出土了具有文明标志性作用的 A. 甲骨文、青铜器 B. 甲骨文、瓷器 C. 青铜器、丝绸 D. 甲骨文、丝绸 ‎【答案】A ‎【解析】据所学可知,中国河南安阳殷墟是商朝都城遗址。商朝历史上具有文明标志性的就是甲骨文(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文字)、青铜器(夏商周被称为青铜时代),A正确;据所学可知,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故瓷器不可能是殷墟出土的文明标志,B错误;在出土的商代遗物中,虽多次发现玉蚕,但丝织技术发达却是汉代,以丝绸之路著名,C错误;据上分析可知,D错误。‎ ‎4.《汉书食货志上》曰:“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如此汉初采取怎样的措施 A. 墨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儒家思想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可知,西汉初年由于经济遭到破坏,国家贫困。统治者为了恢复经济和安定人心,吸取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B正确;A、C、D均与材料无关。‎ ‎5.据《礼记》记载:“天子之豆(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这种规定反映的本质是 A. 严格的等级制度 B. 天子生活的奢侈 C. 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 D. 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天子之豆(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可知,天子--诸公--诸侯--上大夫--下大夫各等级间使用“豆”的数量有严格的规定,这说明《礼记》的规定等级森严,A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各等级间使用“豆”的数量,没有涉及“生活”方面,B、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各地经济发展”状况,D错误。‎ ‎6.《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 A. 秦始皇帝,才能非凡 B. 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C. 政权系统,尚不完备 D. 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可以得出皇权至上,大权独揽。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说法与皇权至上不符,排除;C项说法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7.通过对良渚的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能够为此提供证据的考古发现是 A. 农作物和牲畜遗骸的发现 B. 遗址内发现较大的公共活动场所 C. 遗址内有氏族公共墓地 D. 墓葬大小和随葬品数量对比悬殊 ‎【答案】D ‎【解析】据所学可知,良渚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发现墓葬大小和随葬品数量对比悬殊,这说明 “私有制产生、出现了贫富分化,从而阶级分化日益明显”,D正确;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农作物和牲畜遗骸”,A与材料无关;半坡遗址发现了“较大的公共活动场所”、“内有氏族公共墓地”,B、C与材料无关。‎ ‎8.《史记·陈涉世家》记载:“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秦末农民起义 A. 起因于官吏的贪腐 B. 反对实施郡县制 C. 以六国贵族为主力 D. 得到了广泛响应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信息“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可知,秦末农民起义响应者非常广泛,故D正确;“苦秦吏”指的是秦朝暴政,材料没有体现出秦末农民起义起因于官吏的贪腐,故A错误;秦末农民起义不是因为实施郡县制,故B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末农民起义的主力是农民,故C错误。‎ ‎9.《国史十六讲》评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之一在于“原先胡人与汉人的差别,逐渐转化为士人与庶人(庶人:无官爵的平民)的差别”。以下直接推动此现象出现的措施是 A. 规定鲜卑贵族死后不得归葬平城 B. 学说汉话,穿汉服,移风易俗 C. 鼓励鲜卑族贵族和汉族士族通婚 D. 改汉姓,确定鲜卑贵族门第高下 ‎【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原先胡人与汉人的差别,逐渐转化为士人与庶人(庶人:无官爵的平民)的差别”说明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社会等级由民族等级演变为士人与庶人的等级。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此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孝文帝改革确定了鲜卑贵族门第高下,故D正确;“鲜卑贵族死后不得归葬平城”推动了鲜卑人对洛阳的认同,故A不符合材料信息;“学说汉话,穿汉服,移风易俗”推动了风俗习惯的变革,故B不符合材料信息;“鼓励鲜卑族贵族和汉族士族通婚”则大大推动了民族融合,故C不符合材料信息。‎ ‎10.隋的富有历来被史学家称道,“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积米其多至二千六百余万石”;但也有历史记载开皇十四年(594年)关中大旱,百姓以豆屑杂糠充饥,政府“不怜百姓而惜仓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隋是统一繁荣的帝国 B. 隋朝自恃富有而滥用民力 C. 隋过于注重藏富于国 D. 历史记载与隋朝实际不符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是,隋朝“积米其多至二千六百余万石”,但关中大旱时,百姓却以豆屑杂糠充饥。政府“不怜百姓而惜仓库”的行为说明了隋朝过于注重藏富于国,故C正确;隋是统一繁荣的帝国,但这不是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故A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不出隋朝滥用民力,故B错误;没有考古资料,所以不能判定历史记载与隋朝实际是否相符,故D错误。‎ ‎11.“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一首《及第谣》抒发了读书人金榜题名时春风得意的情怀。与此相关的是 A. 世卿世禄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联系所学可知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诞生,答案为D;世卿世禄制是贵族世袭的官制,察举制是以品德选拔人才,九品中正制是以门阀士族地位确定的选官制度,都不会出现“读书人金榜题名时春分得意的情怀”,排除ABC。‎ ‎12.“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这表明程朱理学自宋以后对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为 A. 丰富和更新了儒家思想体系 B. 重塑人们的价值信仰 C. 压抑人的个性发展 D. 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答案】B ‎【解析】据材料“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可知,宋朝以来,仗义死节之士远超过前代,这是由于程朱理学的缘故,表明了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人们崇尚道德、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价值观念,B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程朱理学的影响,“丰富和更新了儒家思想体系”是程朱理学的特点,A与材料不符;材料强调的是程朱理学的积极影响,而“压抑人的个性发展”是其消极影响,C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程朱理学“促进文化教育普及”,D错误。‎ ‎13.在中央设置南面官和北面官,南面官办事衙门设在皇帝宮帐之南,所以称为南面官,北面官办事衙门设在皇帝宫帐之北,故称为北面官。实行这一制度的是哪一个王朝 A. 西夏 B. 辽朝 C. 北魏 D. 西晋 ‎【答案】B ‎【解析】据所学可知,辽代实行“藩汉分治”制度,在中央设置南面官和北面官分别负责管理南北民族,B正确;据所学可知,西夏仿照宋朝建立了政治制度,A错误;北魏实行汉化的制度,目的是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C错误;西晋是短暂统一的王朝,D与材料不符。‎ ‎14.“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描述的是 A. 郑国渠 B. 都江堰 C. 长城 D. 大运河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为了适应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开凿了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在江都和长江联通,故D正确;郑国渠是在关中地区,故A错误;都江堰在四川,故B错误;长城不符合“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故C错误。‎ ‎15.《旧唐书》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此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安史之乱 B. 藩镇割据 C. 宦官专权 D. 朋党之争 ‎【答案】B ‎【解析】从“《旧唐书》”“藩臣”可看出,材料反映了唐代在地方上设藩镇,置节度使,带来藩镇割据的问题,故选B;材料无法体现安史之乱,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藩镇割据,没有涉及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排除CD。‎ ‎16.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中,不断削弱地方的权力,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是一项重要内容,下列历史现象不能说明此过程的是 A. 汉朝的推恩令 B. 陏唐的三省六部制 C. 宋朝的通判 D. 元朝的行省制度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是皇权专制的产物,体现的是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无关,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汉朝的推恩令主要针对的是郡国并行制产生的问题而采取的措施,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宋朝的通判主要是为了监督地方的知州,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元朝的行省制是中央集权强化的产物,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7.有学者指出,汉代选举,大体而言,被选人最先要进学校读书,才获补吏,才获察举。这就形成了由教育而行政实习、由行政实习而选举、由选举而考试、由考试而被任用的流程。而在当时,读书机会本就难得,所以往往会造就“书生贵族”这反应出察举制 A. 使政府得到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B. 使地方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C. 使经学世家容易变成士族门阀 D. 使考试做官成为社会风气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代察举制下容易出现“书生贵族”,即在读书机会较少的情况下,通晓经学的世家会成为门阀,选项C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察举制下优秀人才成为正式官员流程漫长,因此不一定能选到优秀人才,而且察举制选拔的标准是德行,选项A排除;材料提及汉代读书机会较少,说明当时教育发展程度极为有限,选项B排除;选项D是科举制的影响,而非察举制,排除。‎ ‎18.《皇明祖训》中记载,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A. 加强封建君权 B. 便于传达中央指令 C. 监视官民 D. 控制地方权限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可知,废除丞相并规定永远不许设立丞相,其目的是加强皇权,A正确;据所学可知,丞相的职责是帮助皇帝处理政事,而不是负责“传达中央指令”,B错误;监视官民是监察机关的职责,与丞相无关,C错误;控制地方权限是加强中央集权,与与丞相无关,D错误。‎ ‎19.有学者研究发现,清代文人在作诗过程中,有一个相当清楚的隐语系统存在。譬如常以“汉”“宋”“日”“月”之类代指明代,“秦”“金”“胡”“虏”等指清朝。这一现象出现主要说明 A. 清代文人骚客附庸风雅 B. 政治因素渗透到文化领域 C. 中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D. 八股取士使文人思想僵化 ‎【答案】B ‎【解析】清代文人在作诗过程中,常用隐语,而不敢明确指出明朝与清朝,这反映了当时文字狱等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说明政治因素渗透到文化领域,故B正确;隐语系统并不能说明清代文人骚客附庸风雅,故A错误;隐语系统也不是中国历史文化底蕴的体现,故C错误;不敢明确指出明朝与清朝,并不是思想僵化的后果,而是文化专制的后果,故D错误。故选B。‎ ‎20.《隋书·食货志》云:“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北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州郡县。”如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侨立南徐州。侨州郡县设立的主要影响是 A. 促进了长江流域的开发 B. 提高了地方行政的效率 C. 实现了北人还乡的愿望 D. 维护了江南士族的特权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材料中东晋元帝时期将北方南迁的民众称之为侨人,并且旧地的名称设立侨州郡县。可见侨州郡县的设立起到招徕民众、稳定人心的作用,其主要影响是促进了长江流域的开发,故A项正确。B、D项 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侨州郡县仅满足北人还乡的心愿,但不能实现其愿望,故 C项 错误。‎ ‎21.据《三国志》,董昭上疏说:“窃见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弟(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其言论揭示了 A. 文化教育的严重危机 B. 九品中正制度的弊端 C. 国家分裂产生的影响 D. 儒家思想已趋于衰落 ‎【答案】A ‎【解析】材料“窃见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弟(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体现了文化教育出现危机,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选官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青年的教育问题,没有说明国家分裂的影响,故C项错误;魏晋时期儒家思想只是受到冲击,没有衰落,故D项错误。‎ ‎22.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在许下招揽民众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随后向北方各地推广,“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组织屯田 A. 解决了北方的饥荒问题 B. 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 C. 推动了农业技术的革新 D. 推进了北方的统一进程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信息表明,曹操实力增强,有利于推进北方的统一,D正确;据材料“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在许下招揽民众屯田”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北方混乱,北方饥荒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A错误;据所学可知,曹操的屯田主要是是为解决军粮问题,而不是为满足农民的土地需求,B错误;据材料屯田中没有涉及农业技术的革新,C错误。‎ ‎23.脍炙人口的《木兰辞》是北朝民歌,也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艺术形式上,反映了北方民族妇女的特色;从文字而言,词兼胡汉,“天子”“可汗”并用。这反映了 A. 少数民族为中华文化增添色彩 B. 北方女性具有男子的英雄气概 C. 民族融合的趋势开始出现 D. 儒家思想观念已深入人心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脍炙人口的《木兰辞》是北朝民歌,也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北方民族妇女”“词兼胡汉”来看,少数民族为中华文化增添色彩。故答案为A项。B项“北方民族妇女”不代表就是北方女性,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以来,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北朝不是民族融合开始,排除;D项材料并未涉及儒家思想,排除。‎ ‎2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A. 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 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 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经历了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古代文学世俗化的倾向,是城市经济逐渐繁荣的体现,故B正确;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A错误;文学作品的演变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无关,故C错误;儒家地位逐步提高和文学作品的演变也无关系,故D错误。‎ ‎25.史学家杰里·本特利说:“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农民最具吸引力的是 A. 平均分配土地 B. 产品上交国库 C. 奖励技术发明 D. 开设新式学堂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社会农民阶级最关心的问题是土地问题,因此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最能吸引农民,换取农民支持的措施即为平均分配土地,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愿望和要求,故A正确;产品上交圣库,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故B不正确;CD均不是农民关心的对象,排除。‎ ‎26.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挡,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这里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鸦片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 ‎【答案】B ‎【解析】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体现出了民族精神的强大,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明确和列强进行血战,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中都是官兵作战,没有体现出强大的民族精神,故C和D项错误。 ‎ ‎27.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 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 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 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 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维新思想背景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AC两项为无关项,对材料内容解读不正确,题干要求回答的是主要原因,所以排除AC两项。D项是梁启超注重易服的原因,但不是主要的,正是因为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所以他主张易服,根本目的是为了变法维新制度氛围,故答案选择B项。‎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梁启超主张易服 ‎28.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出 A.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B.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C. 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可知,材料体现了“耕、织”等生产活动,是自然经济的特征,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的内容,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经济政策,B错误;材料只是体现了“耕、织”等生产活动,没有体现其规模,C错误;‎ ‎29.1876年,李鸿章主持筹建了上海机器织布局。1893年,上海机器织布局因失火焚毁,盛宣怀受命主持重建,后将其改名为上海华盛纺织总厂。之后由于经营失当,亏损连年。1901年以后,盛宣怀通过出售、转租、更改厂名等方式,逐步将其据为己有。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命运 A. 揭示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B. 体现了洋务派追求“自强”“求富”的目标 C. 是近代洋务企业发展坎坷的一个缩影 D. 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答案】C ‎【解析】A选项错误,材料只提到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命运,并不能通过孤例揭示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客观规律;B选项错误,织布局由官办到被私人占有的变化无法体现洋务派自强和求富的目标;C选项正确,从题意中可以看出织布局坎坷的命运,它是近代洋务企业发展坎坷的一个缩影。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通过织布局的命运变化体现外来侵略导致民族危机逐渐加深。‎ ‎30.1900年,慈禧发布要与八国联军“一决雌雄”的上谕,要求各省“北上勤王”,以张之洞、刘坤一等汉族东南大员先是“拒不奉诏”,随后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约定所辖区域内保证各自利益“两不相扰”。这一事件 A. 加剧中央集权崩溃和地方势力膨胀 B. 地方的自保避战最终导致中国战败 C. 激化了汉族地主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D. 地方实权派开始介入国家外交事务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汉族东南大员先是“拒不奉诏”不遵皇命,随后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反映了中央权力衰微,地方权力增大,A 正确;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国力衰微导致战败,B说法错误;据材料“汉族东南大员”不能代表整个汉族,C说法错误;外交事务属于国家间的交往,东南各省与列强的协议不在外交范围内,D错误。‎ ‎31.学者蒋立文指出,大量史实表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早在1912年就已到来。该观点认为“黄金时代”到来的主要原因应是 A. 清朝政府政策的推动 B. 辛亥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 C. 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 D. 列强放松侵略 ‎【答案】B ‎【解析】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故B正确;1912年清政府已经被推翻,甲午战后出现实业救国思潮,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可见ACD三项均不符合1912年的时代特征,排除。‎ ‎32.据1913年9月5日《大公报》记载:“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而亦社会所不乐为者也。”说明当时 A. 家庭观念丧失殆尽 B. 妇女地位逐渐提高 C. 大众赞同离婚行为 D. 婚姻方式彻底变化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男女到法院要求离婚的人数增多,传统的婚姻制度受到冲击,改变了以往“夫为妇纲”的封建理念,妇女的地位逐渐提高。故B项正确;这一时期人们的婚姻生活虽有所进步,但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依然存在,该项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而亦社会所不乐者也”可以看出当时大众还是普遍不能接受这种行为。故C项错误;材料是对当时人们离婚状况的记述,与婚姻方式无关。故D项错误。‎ ‎33.“□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其中□处应该是 A. 洋务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D ‎【解析】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选项D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主导的运动,并未冲击封建主义思想,选项A排除;辛亥革命是在政治领域推翻了帝制,在思想解放方面作用有限,排除B;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其主张和材料不符,排除C。‎ ‎34.《魏书·广陵王羽传》中记载,孝文帝说:“北人每言北人何用知书,朕闻此,深用怃然。今知书者甚众,岂皆圣人……朕为天子,何假中原,欲令卿等子孙,博见多知。若永居恒北,值不好文主,卿等子孙,不免面墙也。”孝文帝的主要用意是 A. 准备迁都洛阳 B. 学习汉族文化 C. 学习汉族礼节 D. 学习汉族语言 ‎【答案】A ‎【解析】据材料“若永居恒北,值不好文主,卿等子孙,不免面墙也”可知孝文帝表示在北方长久居住不利于大臣子孙学习文化,即劝说大臣南迁,故选A项;据材料“今知书者甚众”说明当时北方学习汉族文化的人多,但是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何假中原”“知书”和“若永居恒北”可知涉及文化和都城与汉族礼节、汉族语言无关,排除C、D两项。‎ ‎35.一般认为,魏晋南北朝以前为书法的自发阶段,强调书法的实用功能(重需求),魏晋以后为书法的自觉阶段,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重追求)书法艺术有这样的发展的主观原因是 A. 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B. 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壮大 C. 中国汉字的发展和魅力 D. 东方审美情趣的影响 ‎【答案】B ‎【解析】据题干“魏晋以后为书法的自觉阶段,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主观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笔墨纸张等文具属于物质条件,故A项错误;士人群体的壮大属于主观原因,故B项正确;汉字的发展和魅力,并不属于主观原因,故C项错误;“东方审美情趣”说法过于笼统,故D项错误。故选B。‎ ‎36.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其《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中指出:“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南北朝的历史意义,我认为那就是: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有了。什么没了?五胡。什么有了?南北。”这说明 A. 汉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单向融合导致五胡的消失 B. 南北分野对中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C. 国家分裂严重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 D. 民族融合是导致民族消失的根源 ‎【答案】B ‎【解析】从“什么有了?南北”可以看出,作者认为,自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就有了南方和北方的划分,一直持续到后世,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故选B;民族融合应该是双向的,那就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相互融合,不可能是单向的,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并没有最终阻碍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是我国的民族融合和封建社会继续发展时期,排除C;五胡与其他民族融合,不能说明民族消失,排除D。‎ ‎37.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这反映了清政府 A. 开始探索近代化新模式 B. 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民族经济 C. 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 D. 注重社会变革应对统治危机 ‎【答案】D ‎【解析】“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说明面对民族危机,政府注重社会变革,D正确;A是洋务运动意义;B中发展经济不符合材料政治变革信息;C属于戊戌变法主张。‎ ‎38. 1914年,无锡商人荣宗敬兴奋地点燃了爆竹,庆祝自己在上海的第三家面粉厂成立。三年后,他已拥有10个工厂,一昼夜可出面粉4.2万袋,这位面粉大王还同时进军纺织业,在衣、食两大民生产业中攻城略地。对今天的企业来说,可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A. 壮大企业规模,实行实业救国 B. 优化投资环境,支持资本扩张 C. 善于抓住机遇,提高企业效益 D. 利用政府支持,生产民生产品 ‎【答案】C ‎【解析】材料中体现不出实业救国的思潮,故A项错误;投资环境当时主要是外部环境,不是内部环境,故B项错误;材料中时间是1914年,正值一战期间,列强忙于一战,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获得机会,故C项正确;此时没有体现政府支持的信息,故D项错误。‎ ‎39.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代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这种变化说明 A. 艺术创作风格不同 B. 北魏时期社会状况 C. 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D. 唐朝国家统一强大 ‎【答案】C ‎【解析】北魏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所以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唐朝时期国力强盛,国家统一,唐统治者实行开放的经济文化政策,所以唐代壁画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因此材料中的变化体现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二、非选择题 ‎40.材料一 唐代的译经、抄经已达到超越前代的新境地。宗教的发达,必然引起对宗教经典的大量需求,只靠抄写显然已不能解决问題。无论是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宗教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都突出地要求供应大量的复本图书。传统的传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了。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图书复制技术。唐代不仅有了对印刷的迫切需要,而且也具备了印刷术应用与发展的纸、墨、石刻、捶拓等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在社会迫切需要和已具备的物质条件的历史背景之下,雕版印刷在唐代得到应用,并且有了初步的发展。‎ ‎——《中华印刷通史》‎ 材料二 古代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文化传播模式。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曾深刻指出:“雕版印刷之术之勃兴,尤于文化有大关系。故自唐室中晚以降,为吾国中世纪变化最大之时期。前此犹多古风,后则别成一种社会。”书籍出版数量的增加,改变了文人的阅读习慣和藏书方式,张舜徽曾分析道∶“自印刷之术日新,致用之途益广,便民垂远,为效甚宏。然其影响后世,有利有弊。由于得书甚便,学者多置之不观,苏东坡为《李氏山房藏书记》,即尝慨乎言之。故印刷愈便,而记诵日衰,似故创物造器者之所不任咎也。”‎ ‎——于翠玲《媒介演变与文化传播的独特景观》‎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雕版印刷技术在唐代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雕版印刷技术的使用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答案】(1)原因:宗教文化发展的推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需要;图书复本需求量增加的促进;旧的手抄图书复制技术的落后;纸、墨等物质和技术条件的进步。‎ ‎(2)影响:改变了文化的传播模式;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藏书方式;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对知识的记诵能力。‎ ‎【解析】(1)原因:由材料“宗教的发达,必然引起对宗教经典的大量需求,只靠抄写显然已不能解决问題”可归纳为宗教文化发展的推动;由材料“无论是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宗教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都突出地要求供应大量的复本图书”可归纳为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需要和图书复本需求量增加的促进;由材料“传统的传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了”可归纳为旧的手抄图书复制技术的落后;由材料“唐代不仅有了对印刷的迫切需要,而且也具备了印刷术应用与发展的纸、墨、石刻、捶拓等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可归纳为纸、墨等物质和技术条件的进步。‎ ‎(2)影响:由材料“古代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文化传播模式”可归纳为改变了文化的传播模式;由材料“书籍出版数量的增加,改变了文人的阅读习慣和藏书方式”可归纳为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藏书方式;由材料“自印刷之术日新,致用之途益广,便民垂远,为效甚宏”可归纳为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普及;由材料“故印刷愈便,而记诵日衰,似故创物造器者之所不任咎也”可归纳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对知识的记诵能力。‎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八九年间,又有人创新文学之论,谓著书宜即用现在的口语。于是白话文大为风行。此事于教育亦是很有利的。但其功用还不止此。因为文学思想,本是人人所同具。但是向来民众所怀抱的感想,因限于工具,无从发表,而埋没掉的很多。从白话文风行以来,此弊亦可渐渐革除了。”‎ ‎——吕思勉《中国史》‎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开始后,白话文成为时尚,部分教科书改为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白话文用民众通行的语言讲述新时代的思想,代表着进步和未来,是新文化的标志。大量白话文教科书的产生,是民国时期教科书走向成熟的标志。”而学者们还编写了很多书信,如1920年的《白话书信》,就展现了国民新的伦理精神和规范,包括男女(同学)平等、婚恋自由、个人主义等等。‎ ‎——摘编自靳志朋《文体、国体与国民:近代白话书写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有人创新文学之论”的内容及其主要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文化运动与白话文的关系。‎ ‎【答案】(1)内容:用口语书写,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主要原因:民国初年,专制和愚昧束缚着国民的头脑,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想要以民主和科学来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便不得不采用新文学。‎ ‎(2)新文化运动本身也是一场以白话文为武器的文学革命。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而白话文也有助于教育的普及,进而促进民主、平等等新道德的产生,从根本上有利于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展开和深化。‎ ‎【解析】(1)关于内容,根据材料“创新文学之论,谓著书宜即用现在的口语”可以得出用口语书写,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关于原因,根据材料“向来民众所怀抱的感想,因限于工具,无从发表,而埋没掉的很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年,专制和愚昧束缚着国民的头脑,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想要以民主和科学来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便不得不采用新文学。‎ ‎(2)根据材料二中新文化运动之后出现的诸多新现象,如“部分教科书改为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用民众通行的语言讲述新时代的思想”“1920年的《白话书信》,就展现了国民新的伦理精神和规范”等内容,可以得出,新文化运动本身也是一场以白话文为武器的文学革命。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而白话文也有助于教育的普及,进而促进民主、平等等新道德的产生,从根本上有利于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展开和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