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00 KB
  • 2021-08-30 发布

【历史】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 ‎12月月考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孔子曾评价管仲为人器量狭小、不节俭,但当子贡以“管仲非仁者与”求教时,孔子却极力赞扬管仲帮扶齐桓公成就霸业,并感叹“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表明 A. 孔子十分重视礼俗教化 B. 儒家学派已经出现思想分化 C. 儒学积极借鉴其他学说 D. 管仲所为合乎儒家政治理想 ‎【答案】A ‎【解析】题干反映了孔子对管仲的两种评价,孔子评价管仲为人器量狭小、不节俭,是从性格气度、勤俭节约方面来讲的,而子贡以“管仲非仁者与”求教时,孔子对管仲大加赞扬是从儒家的“仁”——教化角度上来评判的,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只是子贡向孔子求教,儒家学派出现分化是在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时期,故B项错误;孔子和子贡同为儒家学派人物,故C项错误;“管仲所为”包含很广,既可以是人格魅力,也可以是行为。材料既反映了管仲的功绩,也反映了管仲的不足,故D项错误。‎ ‎2.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A. 认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B. 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C. 认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 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答案】A ‎【解析】据所学可知,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强调皇帝代天治民,如果皇帝顺应天意,天降祥瑞,否则天降灾难,其目的是制约君权,故A正确;“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是荀子观点,B错误;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是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没有直接关系,C错误;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观点,D错误。‎ ‎3.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在唐代被传为佳话的故事在宋代却被视为反面教材,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 A. 词取代诗歌成为主流文学 B. 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 C. 唐代的社会风气比较保守 D. 程朱理学在宋代的兴起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宫女给士兵写情书,皇帝成全士兵和宫女,说明当时思想风气比较开放和自由,但“在宋代却被视为反面教材”,是由于程朱理学在宋代的兴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被封为伦理道德准则,故答案为D项;这一变化与文学形式的变化没有关系,排除A项;佛教因缘观念与故事的主题没有关系,排除B项;唐代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排除C项。‎ ‎4.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书肇于画,象形之书,书即是画也……楷、真、草、行之变,书离于画也。昆虫、草木、山水、人物、黼黻藻绘、博采饰色,画异于书矣。”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 A. 书画同源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重要特征 B. 书法和绘画在本质上具有很大不同 C. 书法艺术自由多样的线条具有特殊美感 D. 绘画艺术注重景物的逼真摹写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由材料中“书肇于画”“书即是画也”等信息可以看出书画是同源的,所以本题答案选A项。B、C、D三项不符合材料的信息意思,故不选。‎ ‎5.学者贺麟认为,新文化运动并没有打倒孔孟的真精神及真学术,反而因其洗刷扫除之功而使孔孟程朱的真面目显露出来,推进了五四运动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 肯定西方思想的优越性 B. 带有急功近利的主观性 C. 有助于重估儒学的价值 D. 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答案】C ‎【解析】根据这位学者的观点,新文化运动有“洗刷扫除之功”,将儒学重视社会责任和家国天下的特点展示在世人面前,“推进了五四运动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有助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对儒学价值的再认识,C项正确;材料讨论的是新文化前后知识分子对儒学态度的变化,与西方思想的优越与否无关,也不是在指责新文化运动的急功近利,材料分析的是传统文化因新文化运动“现代化”,无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问题,ABD三项错误。‎ ‎6.1940年1月,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包括抗日战争胜利后,不能变成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但也不能马上变成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的、被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在第一阶段上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因此,这种革命又恰是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更广大的道路。”由此推断,该论述出自 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 《新民主主义论》‎ C. 《论十大关系》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1月”,毛泽东对中国社会革命性质、革命领导和革命前途进行系统分析论证的著作是《新民主主义论》,B项正确;《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写于1925年,《论十大关系》写于1956年,《论人民民主专政》写于1949年,A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7.1977年9月,邓小平在接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邓小平的这段话 A. 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 C. 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D. 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答案】D ‎【解析】邓小平主张对外开放,学习世界最先进的科研成果,符合当时中国发展的需要,遵循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故D正确;邓小平的这段话强调了对外开放,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关,A错误;1977年的中国还未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B错误;材料主张抛弃意识形态,“吸收外国好的东西”,但无法推断是此时才开始,C错误。‎ ‎8.中国70周年的国庆阅兵举世瞩目,在这次庆典中向世人展示了新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中就有被国人戏称“东风快递”的导弹方阵等国之重器。下列关于建国以来科技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发展两弹一星是为了和西方大国进行核竞赛 B. 1964年中国自行研制的氢弹爆炸成功 C.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D.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加入“载人航天俱乐部”‎ ‎【答案】C ‎【解析】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故答案为C项;中国发展两弹一星是为了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排除A项;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排除B项;2003年“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排除D项。‎ ‎9.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报告中指出:“党对于学术性质和艺术性质的问题,不应当依靠行政命令来实现自己的领导,而要提倡自由讨论和自由竞赛来推动科学和艺术的发展。”这一方针 A. 得到了持续稳定的有力贯彻 B. 促成了科学文化的拨乱反正 C. 指明了文化发展的正确途径 D. 放弃了党对文化领域的领导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党对于学术性质和艺术性质的问题,不应当依靠行政命令来实现自己的领导,而要提倡自由讨论和自由竞赛来推动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可知中共八大主张文学艺术自由发展,反对政府对思想文化的干预,这种政策是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的,C选项符合题意;该方针在文革期间遭到巨大破坏,A选项排除;该方针与促成了科学文化的拨乱反正无关,B选项排除;放弃了党对文化领域的领导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选项排除。‎ ‎10.“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材料反映苏格拉底主张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认识你自己 ‎ C. 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 D. 美德即知识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苏格拉底认为智慧的人要做正义而美好的事情,美德即知识,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不是苏格拉底的主张;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主张;C选项与题意相反,不是苏格拉底的主张,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1.路德认为,“信”不是外在修炼的结果,而是与之俱来的、是深深地植根于人的内在经验之中的东西。路德把最基本的宗教信条直接建立在个人内心之中,也就是说他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发现了宗教。这一主张 A. 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 B. 升华了欧洲启蒙运动的精神 C. 确立了“依靠信仰才能得救”的新教义 ‎ D. 与宋明时期“陆王心学”的思想本质上一致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是与之俱来的、是深深地植根于人的内在经验之中的东西”“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发现了宗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认为信仰是与生俱来的,并反对天主教会权威,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与启蒙运动没有直接关系,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的“依靠信仰才能得救”是指因行称义的主张,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因行称义的信息,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陆王心学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内心的修养,是对儒学思想的发展,与马丁·路德的思想有本质的区别,故D选项错误。‎ ‎12.康德说:“一个人确实可以为了他本人并且也只是在—段时间之内,推迟对自己有义务加以认识的事物的启蒙;然而径行放弃它,那就无论是对他本人,而更是对于其后代,都可以说是违反而且践踏了人类的神圣权利。”康德意在强调 A. 自由是每个人天赋的权利 B. 理性可以被相互转让 C. 批判和反思的重要性 D. 建立公正与理性社会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是,康德认为,人可以因种种原因而推迟启蒙,但人不能放弃启蒙,因为放弃启蒙意味着对人的权利和义务的拋弃。由此可知,康德意在强调启蒙,即批判与反思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强调个人自由是天赋权利,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理性的归属问题,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社会的要求,排除D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春秋繁露》‎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下为主,君为客。”‎ ‎——黄宗羲 ‎(1)概括材料一中三人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三个阶段(春秋战国汉代明清)儒学的特点和地位。‎ 材料二 马丁·路德说:“在我们当中有虔敬的基督徒,这些基督徒是有真信仰、圣灵、悟性、基督的道和意念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拒绝他们的言语和悟性,而去跟从一个没有信心和圣灵的教皇呢?”‎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马丁·路德思想主张。其主张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启蒙运动源自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开始怀疑。怀疑的缘由主要有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 ‎18世纪,欧洲耶稣会描绘的关于中国光辉灿烂的图景,在法国乃至欧洲都成为轰动一时的事物,18世纪成为“中国世纪”。伏尔泰就是一个“全盘华化论者”,竟将耶稣画像改易为孔子像,晨夕礼拜。‎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启蒙运动发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主张“全盘华化”的主要目的。‎ ‎【答案】(1)主张:民贵君轻;君权天授(君权神授);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特点和地位:春秋战国时期儒学是显学,是民间学派,具体化理想化;汉代儒学是董仲舒为了迎合统治者的需要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加以改造而成,后成正统思想;明清时期的新儒学是对传统入学的批判继承,反映时代要求,不占主导地位。‎ ‎(2)主张;信仰即可得救,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不要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挑战教皇的权威)‎ 影响: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3)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和近代科学的兴起引发了信仰危机。还有政治经济思想等。‎ 目的:借用孔子儒家思想,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解析】(1)‎ 第一小问主张,根据材料一,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认为君权天授,黄宗羲主张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学是显学,是民间学派,具体化理想化;汉代儒学是董仲舒为了迎合统治者的需要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加以改造而成,后成正统思想;明清时期的新儒学是对传统入学的批判继承,反映时代要求,不占主导地位。‎ ‎(2)根据材料二“基督徒是有真信仰、圣灵、悟性、基督的道和意念的”“我们为什么要拒绝他们的言语和悟性,而去跟从一个没有信心和圣灵的教皇”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活动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3)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三“一是新大陆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由此可概括为新航路的开辟和近代科学的兴起引发了信仰危机;第二小问目的,根据所学知识,伏尔泰“全盘华化”的主要目的是借用孔子儒家思想,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鸦片战争以降,中国在时间上进入了近代史,在空间上也进入了世界史。与此同时,中国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传统断裂、秩序脱序、意义丧失的危机。在文化危机和冲突的进程中,中国人民也自发和自觉地进行文化选择。根据近代历程可分为三期:第一期是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承认器物上不如“夷人”,于是“师夷之长技”;第二期是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承认制度上不如对手,于是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制;第三期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承认文化上不如西方,于是高扬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学习西方文化。近代文化发展的历史缺陷,在于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救亡和革命两个历史主题时,相对地忽视了全民族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民族意识的觉醒,不能代替和改变文化与科学落后的状况。‎ ‎——摘编自周朗生《近代中西文化冲突及其现代启示》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对材料中的中国近代“文化选择”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中国近代文化选择体现了“救亡”的时代性。‎ 说明:材料显示中国近代文化的选择大都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而兴起的,无论是洋务派选择西方的器物文化,还是维新派和革命派选择西方的制度文化,甚至激进派选择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文化,都发生在中华民族危机加重的情况下,这说明时代要求影响着文化的选择。近代中国面临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救亡”成为了时代主题,而文化的选择正符合了此主题。在此主题下中华文化不断被改造、不断进步,甚至不断西方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近代化。‎ 示例二:中国近代文化选择具有不断深入的递进性。‎ 说明:材料中中国近代文化的选择有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近代文化的选择具有不断深入的递进性特点。中国近代文化选择的递进性,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反省传统文化并对其不足认识日益加深的过程。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只是片面地认识到了中国军事技术的不足,而极力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甲午战败后,维新派认识到了中国政治制度难以适应工业近代化的需要,从而提出了在制度上学习西方;辛亥革命后,激进派认识到没有民主的文化就没有民主的制度,从而大力提倡从思想上启蒙民众的民主意识。在这一文化选择的递进性不断加深的过程中,中国文化的近代化进程得到了不断发展。‎ ‎(注: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得分)‎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由表及里的学习过程,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很容易对“文化选择”提出自己的看法:中国近代文化选择具有不断深入的递进性。对这个论点加以论述,围绕这文化学习的递进性即可,分析从洋务派学习器物,到维新派学习制度,到资产阶级激进派发动新文化运动进行论述,同时讲述对中国的影响,最后总结出在这一文化选择的递进性不断加深的过程中,中国文化的近代化进程得到了不断发展。‎ ‎15.【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近来世界经济恐慌,各重要国家相率改订货币政策,不许流通硬币,白银价格剧烈变动以来,我国以银为币,遂至大受影响,国内通货紧缩之现象,至为显著,因之工商凋敝,百业不振,而又资金源源外流,国际收支大蒙不利,国民经济,日就萎败……政府为努力自救,复兴经济,以谋货币金融之悠久安定,兹参照近今各国之先例,规定办法即日施行:㈠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定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盖以法币为限……㈡中央中国交通银行以外,曾经财政部核准发行之银行钞票,由财政部酌定,限期逐渐以中央钞票换回……㈢法币准备金之保管及其发行收换事宜,设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办理……㈣凡银行商店及其他公司机关,或个人持有银本位币或其他银币生银等类者,应由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或其指定银行兑换法币……㈥为使法币对外汇价按照目前价格稳定起见,应由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 ‎——《财政部实施新货币政策通告》(1935年11月4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货币金融改革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国民政府货币金融改革的影响。‎ ‎【答案】(1)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中国银本位货币制度弊端暴露;通货紧缩资金外流导致中国国民经济形势恶化;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特点:政府主导;设有专门机构;多管齐下,力求稳定;‎ ‎(2)影响:统一货币,有利于中国货币金融秩序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恢复;有利于国民政府进行持久抗战的经济准备;白银回收使国民政府借机掠夺了大量民间财富;官僚资本主义借机膨胀,垄断国内金融。‎ ‎【解析】‎ ‎(1)背景:依据材料“自近来世界经济恐慌”的信息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依据材料“我国以银为币,遂至大受影响,国内通货紧缩之现象,至为显著”的信息可知中国银本位货币制度弊端暴露;依据材料“资金源源外流,国际收支大蒙不利,国民经济,日益萎败”的信息可知通货紧缩资金外流导致中国国民经济形势恶化;依据所学可知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以及日本加紧侵略中国。特点:依据材料“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定为法币”的信息可知政府主导;依据材料“设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办理”的信息可知设有专门机构;依据材料“为使法币对外汇价按照目前价格稳定起见”的信息可知多管齐下,力求稳定。‎ ‎(2)影响:依据材料“政府为努力自救,复兴经济,以谋货币金融之悠久安定”“定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盖以法币为限”的信息和所学可知统一货币,有利于中国货币金融秩序的稳定、国民经济的恢复国民政府进行持久抗战的经济准备和白银回收使国民政府借机掠夺了大量民间财富以及官僚资本主义借机膨胀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