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6.50 KB
  • 2021-08-30 发布

【历史】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统一调研测试(二)试题(解析版)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禅城区2020届高三统一调研测试(二) ‎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据《史记》记载:商代自中丁以后,废嫡而立其他弟子,“弟子或争相代位”,商朝出现了九世之乱,同时也出现了“诸侯莫朝”的局面。这从侧面说明 A. 商未忽视对嫡长子才德的培养 B. 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统治稳定 C. 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了中央集权 D. 商朝王位继承已形成固定制度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商代自中丁以后,废嫡而立其他弟子”造成“弟子或争相代位”和“诸侯莫朝”,从反面佐证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统治稳定,故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商朝对嫡长子的认识,故A不符合题意;商代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说明商朝没有固定的王位继承制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唐代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域,但自元朝以来“犬牙相入”与前者相结合,使得任何一个最高行政区划在地理、经济和文化上都不能“自成一体”。这一变化 A. 目的是强化皇权和制造地方纷争 B. 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分裂势力 C. 说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不可调和 D. 有利于地方发展和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行省制将“山川形便”、“犬牙相入”相结合,利用山川形势加强军事控制,加强中央集权,制约地方分裂势力,故B符合题意;材料的目的是要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说明中央可以采取措施以强化对地方的管理,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的做法是牺牲地方发展以加强中央集权,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农民在先秦时期多称“臣”“人”“众”“野人”,秦汉时称“夫”“仆”,魏晋时称“田客”“部曲”,宋元时称“庄客”“农户”“佃”。这种变化主要源于 A. 土地制度的变化 B. 赋税制度的变革 C. 重农抑商的放松 D. 城市经济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先秦井田制下分国野,就有了“野人"称谓。魏晋时期均田制下出现“田客"称谓。宋元时期,租佃制度下出现的庄客"、“佃”等称谓。可见,从先秦到秦汉再到魏晋和宋元时期人名称谓的变化历程中,与土地制度的变化有关,故A符合题意;赋税制度是伴随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革,故B不符合题意;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战国以来的基本经济政策,故C不符合题意;城市经济的发展与材料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 朝代 秦汉 唐 宋 元 明 清 次数 ‎375‎ ‎493‎ ‎874‎ ‎513‎ ‎5105‎ ‎5344‎ 频率 ‎0.85次/年 ‎1.7次/年 ‎2.7次/年 ‎5.31次/年 ‎18.5次/年 ‎18.9次/年 A. 秦汉政府治灾防灾能力较高 B. 战乱频繁导致生态治理艰难 C. 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 D. 明清农业生产面临重大挑战 ‎【答案】D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明清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要远远高于其它朝代,这说明当时的农业发展面临较大的挑战,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仅仅反映明清发生自然灾害的次数上升,而无法推断出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高低,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指明灾害发生在南方还是北方,因而无法推断与经济重心南移有关,故B项不符合题意;明清农业生产总体而言呈现发展的态势,故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5.据如图,从1900年新政启动,至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先后发生的民变多达一千三百余起。据此可以推断 ‎ 清末十年民变次数统计 A. 清新政导致中央集权被削弱 B. 转型时期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C.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 D. 军阀混战引发大量社会冲突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辛亥革命前民变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清末新政使阶级矛盾激化,为辛亥革命创造了条件,这是社会转型造成的,故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清末新政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早在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我国完全确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不符合题意;1912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我国才进入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而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一发不可收拾,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6.梁启超说:“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这表明 A.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模糊 B. 一手史料的价值会相对更高 C. 《戊戌政变记》史料价值不高 D. 辨析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前提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可见梁启超自己承认《戊戌政变记》并非信史,说明辨析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前提,故D符合题意;历史真相是客观的,不会因为因年代久远而模糊,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表明一手史料也存在去伪存真的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戊戌政变记》属于历史见证者梁启超所记,尽管主观因素较大,但史料价值也较高,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7.如图为《20世纪编年史图鉴》中某一时期的东亚地图,图中分别以黑、白、灰色标示了三个不同政权,这幅地图最有可能编印于 A. 辛亥革命时期 B. 北洋政府时期 ‎ C. 十年对峙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C ‎【解析】‎ 材料“图中分别以黑、白、灰色标示了三个不同政权”,日本、朝鲜和台湾属于相同政权,而东三省不同于关内。结合所学,1895年,日本变台湾为其殖民地,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1932年到1945年日本在东北扶持伪满洲国,故地图属于1932年以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前,而十年对峙时期是指1927年到1937年,故C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时期,东三省尚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故A不符合题意;北洋政府时期,即1912年到1928年,东三省尚未分裂,故B不符合题意;解放战争时期指1945年到1949年,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东三省和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1938年1月,国民政府为管理全国经济事务,将实业部改组为经济部,其职权范围包括了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下属机构众多。经济部的设立 A. 提高了后方百姓生活水平 B. 缓和了官方与民间资本的矛盾 C. 适应了战争持久化的需要 D. 导致抗战时期行政效率的低下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1938年”和“经济部”的职权范围“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可知经济部的设立有利于为抗战提供持久的物质保障,故C项符合题意;A项的表述过于夸大经济部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经济部的设立存在与民争利,加重官方与民间资本的矛盾,故B项不符合题意;题目中未涉及经济部设立前后,国民政府行政效率的比较,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9.罗马法将规定国家事务的法称为公法,其效力由国家政权加以保障,不允许依私约变更:将规定私人事务的法称为私法。罗马法重视私人权利保护,但罗马公法的地位高于私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 B. 巩固了罗马帝国统治 C. 体现了国家至上理念 D. 维护了城邦整体利益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公法,其效力由国家政权加以保障”“罗马法重视私人权利保护,但罗马公法的地位高于私法”,说明罗马法体现了国家至上而非法律至上,故排除A,C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对法律的作用的阐述,故 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15世纪中叶,在与东方的贸易中,欧洲的金银源源不断向外流出,“黄金问题”变为欧洲经济上的严重危机。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 有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 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 C. 刺激了欧洲开辟新航路 D. 欧洲中心地位逐步确立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15世纪中叶,在与东方的贸易中,欧洲的金银源源不断向外流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是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之后,不是15世纪中叶,且欧洲的金银向外流出也不利于欧洲积累财富,故A项错误;欧洲的价格革命也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且价格革命是由于金银大量流入欧洲,导致物价上涨,故B项错误;由于欧洲的金银向外流出,使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急需金银货币,这直接导致欧洲开辟新航路以寻求金银,故C项正确;欧洲中心地位逐步确立,也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15世纪中叶,在与东方的贸易中,欧洲的金银源源不断向外流出”,学生据此可以联系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等相关知识,对选项逐一分析判断,得出欧洲开辟新航路以寻求金银的结论。‎ ‎11.如图为英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是城市人口比重(%)‎ A. AB段城市化水平较低是因为国内政局的纷争动荡 B. BC段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是因为工业革命的推动 C. CE段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是因为世界局势的稳定 D. FG段城市化水平滞缓是因为经济滞胀的不利影响 ‎【答案】B ‎【解析】‎ BC段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故B项符合题意;18世纪英国已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国内政局相对稳定,故A项不符合题意;CE段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是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故C项不符合题意;FG段缘于城市化程度已经较高增长速度自然减缓,且资本主义经济“滞胀”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从二战后到50年代初,大约有1500万到2000万移民获准进入英国、法国、德国和北欧国家。他们大多来自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南斯拉夫和土耳其等国家,也有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北非等其它地区。这股移民潮 A. 有助于欧洲推进经济复兴计划 B. 使冷战局势更加严峻 C. 实质是宗教冲突下的难民问题 D. 促使欧洲走向一体化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到50年代初,大量移民进入欧洲主要是因为欧洲在战争中受到很大创伤,战后重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人才,这股移民潮有助于欧洲经济迅速恢复,A项正确;材料强调移民进入欧洲,而非体现美苏冷战,排除B;移民涌入欧洲不一定是宗教冲突下的难民问题,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欧洲走向一体化,排除D。所以选A 点睛:解决本题的题眼是“二战后到50年代初”“移民欧洲”,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移民潮”可以解决欧洲重建需要大量劳动力,推动经济恢复发展。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先后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1842年)及其附约《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1843年),在《虎门条约》中规定了片面最惠国待遇。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五月十八日,清政府代表耆英与美国代表顾盛在澳门望厦村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即《中美五口通商章程》,美国从清政府那里得到片面最惠国待遇。‎ ‎——摘编自茅海建《当代学人精品:茅海建卷》‎ 材料二 ‎ ‎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世贸组织的《1994年关贸总协定》及其他协议在有关条款中规定了成员之间应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要求在世贸组织成员间进行贸易时彼此不能搞歧视,大小成员要一律平等,只要其进出口的产品是相同的,则享受的待遇也应该相同,不能附加任何条件,并且是永久的。‎ ‎——摘编自刘德标、祖月主编《国际经贸组织条约惯例手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近代与当代中国给予他国最惠国待遇的背景,并比较其在近代与现代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最惠国待遇的认识。‎ ‎【答案】(1)背景:近代:阶级矛盾尖锐;鸦片战争战败;西方殖民扩张;西方商品输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等。现代: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扩大海外市场;经济全球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技术大发展等。‎ 不同:社会性质不同(两半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目的不同(方便列强侵略;增强综合国力);内容不同(经济、政治、主权)作用不同(经济侵略、破坏中国自主权;促进经济发展、互惠互利);影响不同(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不平等、破坏主权;加速自然经济解体;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手段不同(不平等、被动;平等、主动)等。‎ ‎(2)认识:最惠国待遇在不同历史阶段作用不同;国家独立是保障;有利有弊。‎ ‎【解析】‎ ‎(1)近代中国中国给予他国最惠国待遇的背景,结合所学,近代中国,列强侵略,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由材料“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可得出鸦片战争战败;由材料“《南京条约》”,结合鸦片战争的背景,当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加紧对外殖民扩张,扩大商品输出。现代中国的中国给予他国最惠国待遇的背景,国内,要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经济体制、发展战略说明;国际上,要结合经济全球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技术大发展等说明。关于“不同点”,要从社会性质、目的、内容、作用、影响和手段等方面说明。‎ ‎(2)关于“认识”,“最惠国待遇”要一分为二,有利有弊,言之有理即可,从比较不同时期的最惠国待遇来看,在不同历史阶段作用不同;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惠国待遇”丧权辱国,现代中国,国家独立,“最惠国待遇”实现多赢,可见国家独立是保障。‎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文明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经历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三个阶段。中国农耕文明是一种有着独特形态的文明,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特点。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经历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创造了繁荣的工业文明。而今中国迎来信息文明时代,将继续奏响华彩乐章。‎ ‎——摘编自姜义华《中华文明演进的三大乐章》‎ 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任选一个文明阶段,提出一个论题,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围绕必修一或必修二所学内容展开论述即可,如:农耕文明:政治制度成熟、选官制度进步、科举制度先进、小农经济发达、手工业先进、商业活跃、城市繁荣等。‎ 工业文明:资本主义萌芽、洋务运动、近代化等、一化三改、五年计划、市场经济等。‎ 信息文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以及脑科学、生态科学、生命科学等。‎ ‎【解析】‎ 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任选一种文明形态,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角度分析说明,但要突出该文明形态的特质,比如农业文明阶段对土地、牲畜和劳动力的依赖最强,而工业文明阶段对矿产、能源和水资源的依赖性最强,而信息文明阶段对信息资源的依赖性最强。‎ ‎15.材料:西汉后期,朝廷的赋税劳役日益严重,统治阶级“多畜奴婢,田宅无限”,奢侈挥霍,民穷国虚,土地兼并和奴婢、流民的数量恶性膨胀,各地起义不断。公元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刘婴)的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王莽即位后,意图通过改制来缓和社会矛盾,开始进行的全面社会改革。王莽仿照《周礼》的制度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耕地重新分配,又废止奴隶制度,建立五均赊贷(贷款制度)六筦政策,以公权力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因库收入。刑罚、礼仪、田宅车服等仪式,不停回复到西周时代的周礼模式。由于其政策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不断引起天下各贵族和平民的不满。到了天凤四年(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早灾,饥荒四起,各地农民纷起,形成赤眉、绿林大规模的反抗。导致新朝的灭亡。‎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王莽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莽改革失败的原因。‎ ‎【答案】(1)背景:西汉后期赋税劳役重;阶级矛盾尖锐;土地兼并严重;流民膨胀;起义不断等。‎ ‎(2)原因:违背历史规律;不符合实际情况;政策朝令夕改;百姓无所适从;贵族和平民不满;自然灾害;农民起义等。‎ ‎【解析】‎ ‎(1)由材料“西汉后期,朝廷的赋税劳役日益严重”,可得出西汉后期赋税劳役重;由材料“各地起义不断”,可得出阶级矛盾尖锐;由材料“地兼并”,可得出土地兼并严重;由材料“流民的数量恶性膨胀”,可得出流民膨胀;由材料“各地起义不断”,可得出起义不断等。‎ ‎(2)从王莽币值改制货币质地有“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可知其改革复古而不切实际;短时间内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可知其改革朝令夕改,频繁多变,币种紊乱;从材料“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比五十”、“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等可知改革让百姓无所适从,必然激化社会矛盾,加剧社会动乱;由材料“全国发生蝗灾、早灾,饥荒四起”,可得出自然灾害。‎ ‎16.材料:叶问(1893年—1972年),祖籍广东省南海县桑园。师承陈华顺、梁壁,为咏春拳体系的开宗立派人。叶问于50年代开始在香港教授广东人咏春拳;其封门弟子梁挺将咏春拳传扬国际,载誉全球。叶问是咏春拳乃至中国武术一致推崇的一代宗师,叶问众弟子当中就有青出于蓝的,其中除了封门弟子梁挺外,还有将中国武术闻名世界的李小龙。叶问所收门徒遍及各阶层,上至官绅、下及平头百姓。叶问一生教拳,从不挂牌,亦不卖招生广告,他之所以这样,其唯一之目的,就是保留这一个有选择收徒弟之主动权。他在传统武术言传身教的授业方式上,将原博大精深包含武术套路与心法(诀语)的传授方式,拆改成一个个简单通俗的粤语动作名称(如摊、掌、膀、伏、扰、捶),让咏春拳以最显浅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在香港开宗立派。咏春拳术也自此从一套女儿家的自卫术发展到实战技击之上,并在数十年间急速发展,将咏春拳从佛山发展到世界每个角落,成为国际间享负盛名的中国武术,亦是现今最多外国人研习的中国武术。‎ ‎——摘编自佛山祖庙《叶问堂》馆内资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叶问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叶问的授业特点。‎ ‎【答案】(1)历史贡献:咏春拳的开宗立派人;培养了一大批武术人才;传播了武术文化;推广到世界;发展了咏春武术(由自卫到实战、发扬光大)等。‎ ‎(2)特点:招生有教无类;注重自主选拔人才;授课简单通俗(化繁为简)等。‎ ‎【解析】‎ ‎(1)由材料“咏春拳体系的开宗立派人”,可得出咏春拳的开宗立派人;由材料“叶问众弟子当中就有青出于蓝的”,可得出培养了一大批武术人才;由材料“他在传统武术……传授方式,拆改成一个个简单通俗的粤语动作名称”,可得出传播了武术文化;由材料“其封门弟子梁挺将咏春拳传扬国际,载誉全球”,可得出推广到世界;由材料“从一套女儿家的自卫术发展到实战技击之上”,可得出发展了咏春武术(由自卫到实战、发扬光大)等。‎ ‎(2)由材料“门徒遍及各阶层,上至官绅、下及平头百姓”,可得出招生有教无类;由材料“保留这一个有选择收徒弟之主动权”,可得出注重自主选拔人才;由材料“让咏春拳以最显浅明了、通俗易懂方式”,可得出授课简单通俗(化繁为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