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00 KB
  • 2021-08-30 发布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中高一(上)期中测试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经常记载分封诸侯的指令,要求诸侯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这表明分封制 A. 有利于文化的整合 B. 吸收了当地的法令制度 C. 扩大了统治的疆域 D. 传播了西周的思想文化 ‎【答案】A ‎【解析】‎ 题干强调尊重而不是吸收当地文化,B不选;C在题干中根本没提及,故排除;D题干没提及传播文化,故排除D;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要求诸侯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这对于各地文化与周天子所在地的文化应该是一种逐渐的融合,故选A。‎ ‎2.《国语周语上》云:“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注:“服”即“服侍天子也”)据此推断,西周时直辖“甸服”之地的是 A. 周天子 B. 诸侯王 C. 卿大夫 D. 士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服,服事天子之意,由此可知甸服为王畿周围五百里范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受周天子直接控制,故A正确;诸侯王为地方封国,诸侯之下为卿大夫及士,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3.西周的诗篇描写有大量“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分封制崩溃 B. 铁犁牛耕的应用 C. 井田制瓦解 D. 水利工程的兴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井田制,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出现“干耦其耘”的奴隶集体劳动场景,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应用,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由于广泛使用铁农具和牛耕,耕地面积和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使单位生产和个体经营的小农阶层成为社会基础的可能,分散的一家一户制的封建经济形式兴起了,故答案为B。分封制的崩溃、井田制的瓦解、水利工程的兴建,是变化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CD。‎ ‎4.战国时期的某诸侯国“以牛田”,变法改革,实力逐渐增强,后来相继攻灭其他各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观察下图,该诸侯国位于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相继攻灭其他各国”,结合所学可知,这个诸侯国是秦国,位于七国中最西边,所以C项正确;①是燕国,②是齐国,④是楚国,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是错误的。‎ ‎【点睛】战国七雄,秦在最西。‎ ‎5.商周时期,学习诗、书礼、乐知识是贵族阶级享有的特权;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等代表人物中,既有士人阶层、小土地私有者,也有小手工业代表和农民代表。这种变化反映出 A. 平民阶级逐渐觉醒 B. 儒学成为了主流思想 C. 私学取代官方教育 D. 政治新秩序构建完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商周时期的学在官府到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办和百家争鸣(包括了士人、小土地私有者,小手工业和农民等多阶级阶层都有自己的代表),可知平民阶级逐渐觉醒并争取发声,A项正确;儒学成为了主流思想开始于汉武帝时期,B项不符合史实;古代中国官方教育占主流,C项错误;思想上百家争鸣不能证明新的政治秩序构建已经完成,D项错误。‎ ‎6.有学者研究指出,儒家、道家非是“无生法”的解脱而是“生生法”的成全,儒家所强调的本心主体之自觉与道家注重的天地场域之自然,有利于我们克服现代化之后的困境。该观点旨在强调 A. 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 儒家“克己复礼”的自律 C. 百家争鸣能解决现代化困境 D. 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儒家……道家……有利于我们克服现代化之后的困境”,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部分可以用来弥补现代社会发展的不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故A符合题意;材料不只是涉及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故BD不符合题意;材料认为百家争鸣中的某些合理部分有助于化解现代化困境,故C不符合题意。‎ ‎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材料表明孔子的基本治国主张是 A. “仁者爱人”‎ B. “为政以德”‎ C. “克已复礼”‎ D. “天人感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这表明孔子的为政思想是以德治国。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孔子“仁”的思想;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孔子“礼”的思想;D选项错误,“天人感应”是董仲舒的思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8.秦统一六国后对官吏实行严格的上计制度,即下级官员须定期把自己所辖范围的户籍、钱谷、刑狱狱状等汇编成册,呈送上级,报告治理状况。据此可知,这一制度旨在 A. 完善选官制度 B. 增加政府收入 C. 强化君主权力 D. 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题目“下级官员须定期把自己所辖范围的……呈送上级”,可知是上级对下级的管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其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从题目可知是秦朝的“上计制度”,并非选官制度,故A项错误。题目只是将治理情况汇编成册,呈送上级,并未涉及到政府财税收入,故B项错误。题目没有涉及君主权力,故C项错误。所以选D。‎ ‎9.本来封建时代,在内管家称“宰”,出外做副官称“相”,所以照历史传统讲,宰相本来只是封建时代贵族私官之遗蜕。但正因如此,所以在秦汉时代的宰相,不但要管理国家政务,还要管理皇帝的家务。这反映出 A. 秦汉的政治体制是先秦政治的延续 B. 宰相拥有至高无上的广泛权力 C. 中国古代政治具有家国一体的特征 D. 宰相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答案】C ‎【解析】‎ ‎【详解】秦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不是先秦政治的延续,故排除A。皇帝权力至高无上,B项表述错误,故排除B。根据材料“所以在秦汉时代的宰相,他不但要管理国家政务,还要管及皇帝的家务”,可见,具有家国一体的特征,故选C。D项只反映了宰相一方面的职能,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意思,故排除D。‎ ‎【点睛】做历史选择题要根据材料内容,做到论从史出。四个选项也要注意除了与材料无关,或者本身表述错误之外,还有要比较哪个是最佳答案。‎ ‎10.汉初,东方各地特别是楚、齐、赵地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势力,东西方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为此汉政府在东部分封诸侯王,从俗而治;在西部沿用郡县制。这表明郡国并行制 A.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有利于边患问题的解决 C. 导致了国家分裂 D. 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汉初郡国并行制是在东西方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的背景下实行的,郡国并行的本质是东西异治,是汉初给予东方社会的一种特殊政策。这种东西异制的政策缓解了文化冲突,有利于汉初统治的稳定,故选D项。材料涉及的是汉初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问题,故A项错误。郡国并行制是汉初的特殊政策,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中央集权加强,故B项错误。C项脱离材料的主旨,排除。‎ ‎11.汉初选任官吏,专择“木讷于文辞”的忠厚长者,处事苛刻、欲求名声者概不录用。对下宽容大度,人有小过,辄加掩匿覆盖。这反映了西汉初期 A. 追求稳定的时代诉求 B. 官僚体制繁琐而僵化 C. 秦朝政治体制被摒弃 D. 儒生的政治地位提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涉及的关键信息,忠厚长者、对下宽容大度等可知,西汉初期官员的选拔是为了避免干群矛盾的产生,根据所学可知,西汉初期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选官制度的标准是适应时代要求的需要,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官员的选拔而不是官僚体制的运行,故B项错误;根据史实可知,汉承秦制,有所损益,而不是摒弃,故C项错误;材料看不出所选的官员局限于儒生,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以汉初的官吏选拔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回顾汉初无为而治的指导思想,和与民修养生息的方针政策来作答。‎ ‎12.《汉书》记载,董仲舒在回答汉武帝策问时说:“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由此可见,董仲舒的主要思想是()‎ A. 君主要进行变革 B. 君主要重视灾异 C. 君主要知道自省 D. 君主要实行仁政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论述的是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思想。该思想就是要求君主不要实行暴政,否则会遭到上天惩罚,因此要实行仁政,D正确;其他信息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3.“在宰相制度的变革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宰相的人数增加,形成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集体权力,对皇权的制约有所加强”。以下最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 A. 秦朝三公九卿制 B. 汉朝郡国并行制 C. 唐朝三省六部制 D. 元朝的行省制度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宰相的人数增加”可以看出材料强调宰相不仅仅有一位。A选项三公九卿制中只有一位丞相;B选项郡国并行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问题,与中央内部权力无关;C选项符合题意,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D选项行省制也是中央与地方的问题。‎ 点睛: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清楚材料涉及到的是哪一问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两大基本问题,一个是中央与地方的问题,一个是中央内部权力分化的问题,本题是第二个问题,因此排除B、D选项。‎ ‎14.王安石在《山田久欲坼》诗中描述:“山田久欲坼,秋至尚求雨,妇女喜秋凉,踏车多笑语,龙骨已哑哑,田家真作苦。”诗中所描述的工具为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翻车。根据“秋至尚求雨,妇女喜秋凉,踏车多笑语,龙骨已哑哑”并结合所学可知诗中所描述的工具应该是由人力踏动的汲水工具翻车。根据所学内容可知,A项图片中的工具是戽斗,不是踏动汲水的,故排除;C项图片中的工具是高转筒车,依靠水力汲水,故排除;D项图片中的是水排,是鼓风工具而不是汲水工具,故排除。B项图片中的是翻车,故选B。‎ ‎【点睛】翻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即可灌溉,亦可排涝。‎ ‎15.在朱熹等人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这一现象反映出 A. 理学思想世俗化的趋势 B. 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C. 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 D. 读书重学风尚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这些通俗教育读本都是理学思想世俗化的体现,通过理学思想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恪守本分的生活理念,故A项正确。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于汉朝,与材料强调理学思想世俗化的趋势不符,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而是调理学思想世俗化的趋势,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读书重学风尚的形成,而是调理学思想世俗化的趋势,排除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的关键信息“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结合宋明理学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正确答案。‎ ‎16.西周时期礼乐森严,祭礼、丧礼、朝观,皆是在席上行跪坐礼,放置于席上的饮食器皿如茶壶等,其造型一般是矮圆的。宋代“席地而坐”普遍被“垂足而坐”代替,茶壶等器皿的造型逐渐变得修长,把手也逐渐加大。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商品经济推动私营手工业发展 B. 西周宗法制度逐渐瓦解 C. 手工业生产受到生活方式影响 D. 中央集权呈现强化趋势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西周时期和宋代的坐姿与茶壶造型的变化可以看出,手工业生产受到生活方式影响而出现变化,故C正确。材料不能反映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宗法制度的变化,排除B项;题干信息与中央集权的强化无关,排除D项。‎ ‎17.明永乐帝即位后,内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但诸可奏章并不经过内阁,一切批答皆出自皇帝。洪熙以后,阁权渐重,六部渐秉内阁之意行事,内阁逐渐成为执政的中枢。这表明明代内阁 A. 已成为法定中枢机构 B. 执掌机密事务的决策 C. 行政职权已有所变化 D. 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内阁逐渐成为执政的中枢”可知,洪熙以后内阁行政职权已有所变化,故选C项;由所学过的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相关史实可知,明朝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排除A项;明朝内阁只是参与机密事务,但并不能进行决策,排除B项;材料信息只能表明内阁的行政职权发生变化,但并不能说明其性质发生变化,且明朝内阁始终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下的产物,其性质并没有发生过变化,排除D项。‎ ‎18.据记载,明初“风尚诚朴”,“中产之家,前房必土墙茅盖”。到明代后期,“鄙为寒酸,贫者必用绸娟色衣”,“日用会社婚葬,皆以俭省为耻”。这一变化反映 A. 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B. 宋明理学正统地位动摇 C. 市民兴起瓦解等级秩序 D. 下层民众易染奢靡风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明代商品经济。由材料中“风尚诚朴”“皆以俭省为耻”可知,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A项正确。明朝时期宋明理学正统地位并未动摇,故B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市民兴起瓦解等级秩序,故C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民众易染奢靡风气,而是说明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风尚诚朴……贫者必用绸娟色衣……日用会社婚葬,皆以俭省为耻”,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商品经济影响观念变化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19.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松江一带“垦田凡二百万亩,大半植棉”,太仓等地“务本种稻者,不过十之二三,图利种花者则有十之七八”,嘉兴地区“物产直稻”却“每不能自给,待食于转输者十之三四”。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 A. 经济结构的变动 B.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C. 农业经济的衰退 D. 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花者,则有十分之七八”“每不能自给,待食于转输者十之三四”可知,江南地区水稻种植减少,棉花种植增多,甚至要去购买稻米,这表明江南地区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城镇化,故B项错误;水稻种植减少不意味着农业经济的衰退,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人口增加、土地减少,故D项错误。‎ ‎【点睛】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20.明代思想家李贽说,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要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精神而不仿其形态。这表明李贽 A. 反对尊崇孔子 B. 提倡独立思考 C. 反对专制皇权 D. 批判程朱理学 ‎【答案】B ‎【解析】‎ ‎“而不拘泥于其书,要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精神而不仿其形态”说明作者反对孔子的权威,主张个性解放,独立思考,故B正确;A只是材料中部分信息;C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没有批判程朱理学,故D错 ‎21.清代潘耒盛赞顾炎武:“综贯百家,上下千载,详考其得失之故,而断之于心,笔之于书,朝章国典,民土风俗,元元本本,无不洞悉,其术足以匡世,其言足以救世,是谓通儒之学。”潘耒认为顾炎武 A. 思想的社会影响广泛 B. 脱离了传统儒学的束缚 C. 具有求实批判的精神 D. 传承了陆王心学的精髓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可知,顾炎武强调的是经世致用,体现的求实的批判精神,C正确。思想的社会影响广泛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排除。顾炎武的思想主张仍然属于传统儒学的范畴,B排除材料与陆王心学无关,D排除。‎ ‎22. 普罗泰格拉认为,人其有至高无上的尊严和价值,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主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这反映出普罗泰格拉 A. 首次承认了人的社会价值 B. 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 C. 有意缓和古希腊阶级矛盾 D. 对人文主义已有新的认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中介绍的是普罗泰戈拉的哲学思想,明显体现的是他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所体现出浓郁的人文主义情怀,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在“首字”二字上;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D选项错在“新认识”上。‎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 ‎【名师点睛】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约公元前490或480年~前420或410年)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普罗泰格拉是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约生于公元前490~前480年之间,大约活了70岁。他出生在阿布德拉城,多次来到当时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的中心雅典,与民主派政治家伯里克利结为至友,曾为意大利南部的雅典殖民地图里城制定过法典。一生旅居各地,收徒传授修辞和论辩知识,是当时最受人尊敬的"智者"。‎ ‎23.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这说明他 A. 强调个体的感受和自由 B. 研究重点是社会秩序 C. 主张人的品德高于一切 D. 注重人的理性和价值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可知苏格拉底认为人只有真正地认识自己,才能是实现自己的本性,这是注重人“认识自己”的理性和“实现本性、完成使命”的价值,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强调个人的感受和自由的是智者学派不是苏格拉底;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苏格拉底强调“认识你自己”,研究重点是人自身,不是社会秩序;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真正地认识自己的意义,并未提到人的品德高于一切。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是作为对知识界的一种反映发展起来的”,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通过对古代作品的研究,在其中发现了建立更美好生活的准则。这些人文主义者 A. 脱离了天主教会的控制 B. 以艺术形式宣传反宗教思想 C. 表达了强烈的世俗观念 D. 渴望建立一种新的政治生活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只是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和苦行主义,表达了强烈的世俗观念,故C项;文艺复兴并未使欧洲摆脱天主教会统治,排除A项;文艺复兴并不反宗教信仰,排除B项;对政治生活提出构想的是启蒙运动,排除D项。‎ ‎25.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下面能够体现马丁·路德这一宗教思想的是 A. 因行称义 B. 神权高于教权 C. 人权至上 D. 信仰得救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题目可知,信徒和上帝不需要第三者,符合路德认为的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使可以获得拯救,既信仰得救,故D项正确。1517年,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只要信徒购买赎罪券即可得救,既因行称义,与题目不合,故A项错误。题目未体现神权高于教权、人权至上,故BC项错误。所以选D。‎ 二、材料解析题 ‎26.秦汉以来,选官制度的演变反映出官僚政治体制的日益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古代封建世袭,天子之子为天子,公之子为公,卿之子为卿,大夫之子为大夫,做官人有一定的血统……。但到秦汉时期便不同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汉武帝建立孝廉察举。同时设立太学,为五经博士设弟子50人。孝廉察举体现了“以德取人”的鲜明意向,在实际察举中,汉廷对吏能十分重视。东汉时孝廉都要经过吏员试用期才有资格被举至中央。顺帝时左雄改革察举制,使以举荐为主的察举制,开始向采用书面考试的科举制演化。‎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用使朝廷德让,野无邪行。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魏氏承颠覆之运……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今除九品,则宜准古制,使朝臣共相举任,于出才之路既博,且可以厉进贤之公心,核在位之明暗,诚令典也。”‎ ‎——(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况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选官的途径和标准?概括东汉选官标准的发展变化?‎ ‎(3)材料三中卫瓘关于选官方面的核心主张是什么?据材料三说明卫瓘认为“复古乡举里选”的合理性?‎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秦汉以来选官制度的演变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答案】(1)标准:血缘、门第、等级、世袭。‎ ‎(2)途径:察举制。标准:以德取人。变化:注重官员的吏治能力;举荐和考试相结合。‎ ‎(3)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察举制(由下而上推举人才的制度)。作用:可以选贤任能;可以纯朴民风教化百姓;可以扩大官吏的人才来源;可以激励官员担当作为。‎ ‎(4)价值:要任人唯贤;要注重德才兼备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在古代封建世袭,天子之子为天子,公之子为公,卿之子为卿,大夫之子为大夫,做官人有一定的血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时期血缘世袭及门第等是选拔人才的主要选拔标准。‎ ‎(2)途径,根据材料“汉武帝建立孝廉察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选官的途径是察举制度;标准,根据材料“孝廉察举体现了“以德取人”的鲜明意向”可知,察举制选拔官员的标准是以德取人;变化,根据材料“在实际察举中,汉廷对吏能十分重视”“东汉时孝廉都要经过吏员试用期才有资格被举至中央”可知,注重官员的吏治能力;根据材料“使以举荐为主的察举制,开始向采用书面考试的科举制演化”可知,举荐和考试相结合。‎ ‎(3)主张,根据材料“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今除九品,则宜准古制,使朝臣共相举任”等信息可知,卫瓘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察举制。合理性,根据材料“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可知,察举制可以选贤任能;根据材料“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可知,察举制可以纯朴民风教化百姓;根据材料“则宜准古制,使朝臣共相举任,于出才之路既博,且可以厉进贤之公心,核在位之明暗,诚令典也”可知,察举制的实行可以扩大官吏的人才来源,也可以激励官员担当作为。‎ ‎(4)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以血缘世袭的世官制到汉代以孝廉为标准的察举制,再到以品德(后期主要是门第)为标准的九品中正制,对当今选官制的借鉴意义是选拔官员注重德才兼备,注重官员的实际行政能力,并要做到要任人唯贤。‎ ‎27.城市是一个众多因素复杂地结合在一起的有机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推动城市职能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坊市制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和交易区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地点进行严加控制。坊市都有封闭的垣墙围合,有专人负责坊门和市门管理。坊内不允许开设店铺进行商品买卖,市内也严禁列肆贩卖的商人留宿。《晋令》规定:“从垆肆者,皆不得宿肆上。”坊市的功能单一,只是作为商品交易空间,而无居住功能。唐代发生坊市中住人的情况,居住功能向坊市内渗透,坊市出现了功能复合的趋势。‎ ‎——摘编自冯兵《隋唐时期里坊制、坊市制与“市”的变迁》‎ 材料二 隋唐时期,坊市制达到高度完善的同时,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严格的管理制度渐趋松弛,城市结构也必须不断变革以适应新的形势,逐步由封闭式的坊市结构向开放式的街市转变。中唐以后,扩大市场,突破旧的坊市分离制度的限制已成为不可遏制的趋势。到五代时,工商业已突破空间的限制,集中的市制濒于瓦解,临街设店铺已无法禁止,新的街巷规划体制的形成和不断完善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坊市制度中的“坊”和“市”分别指什么?这一制度出现的经济根源和政策背景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归纳隋唐以来坊市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坊市制在宋代被全面打破的主要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坊市制的变迁折射出的城市功能的变化,并说明它的研究价值。‎ ‎【答案】(1)“坊”:居民住宅区;“市”:商品交易区。经济根源:小农经济。政策背景:重农抑商政策。‎ ‎(2)变化:坊市界限逐渐打破;管理逐渐松弛;城市规划适应工商业发展需要。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3)变化:由侧重政治军事职能转变为侧重经济职能。研究价值:有利于探讨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发展的状况;为现代城市建设提供了借鉴 ‎【解析】‎ ‎【详解】(1)一问根据据材料“坊内不允许开设店铺进行商品买卖,市内也严禁列肆贩卖的商人留宿”阐述坊市的概念;结合所学可知,坊市制度的经济根源为小农经济,体现了封建国家重农抑商政策。‎ ‎(2)一问根据材料“中唐以后,扩大市场,突破旧的坊市分离制度的限制已成为不可遏制的趋势。到五代时,工商业已突破空间的限制,集中的市制濒于瓦解”从坊市分界、政府管理、城市规划进行分析;二问结合所学从商品经济发展进行回答即可。‎ ‎(3)一问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城市功能变化由侧重政治军事职能转变为侧重经济职能;二问研究价值可从研究城市经济及现代城市建设借鉴进行回答。‎ ‎28.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不断修正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原始儒学在孔子之后就有性善性恶之争。董仲舒向往的是一个完善和谐的大一统儒学体系,当然不能容忍这种争端的继续存在……他舍弃孟子和荀子的说法,他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董仲舒对于荀子所赞同的只有荀子的教化思想,而与孟子一致的是把圣人看成善的标本的思想。‎ ‎——屠承先、陈增岳《论董仲舒对原始儒学的改造和发展》‎ 材料二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如果一种思想成为拥有权力的意识形态而笼罩一切,这时,会有一些空洞的套话反复,这些话语不仅会常常写在书里而且会成为背诵的教条,甚至当作生活的金科玉律……我曾经相当注意明代和清朝初期,皇权运用普遍主义的真理观念对思想的垄断和遏制。‎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对原始儒学“人性论”思想的态度及修正后的“人性论”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对原始儒学作出修正的理由?‎ ‎(2)据材料二概括“理学”的特点。并结合魏晋至唐宋之际思想界的状况,分析此时儒学走向“精微”的原因。‎ ‎(3)据材料三,明清之际中国的思想界出现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有何新发展?‎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儒学生命力的因素。‎ ‎【答案】(1)态度:批判。观点:人性有善恶之分;通过教化使人向善;理由:原始儒学不适应时代要求。‎ ‎(2)特点:吸收佛道思想;以重建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思辨化。原因: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 ‎(3)问题:理学走向僵化;思想文化专制。发展:批判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4)因素:思想家的发展创新;对其他思想吸收借鉴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不能容忍这种争端的继续存在……他舍弃孟子和荀子的说法,他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可知董仲舒持批判态度,认为人有善恶之分,并应该通过教化进行引导;董仲舒对原始儒学作出修正是基于现实统治的需要。‎ ‎(2)一问根据材料二“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从思想来源、思辨化特点进行分析;二问结合所学从佛道冲击进行回答。‎ ‎(3)一问根据材料三“一种思想成为拥有权力的意识形态而笼罩一切…皇权运用普遍主义的真理观念对思想的垄断和遏制。”从理学僵化及思想专制进行回答;二问结合明清儒家新思想进行回答即可。‎ ‎(4)结合上述材料从思想创新与借鉴进行回答。‎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但是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对于赎罪券的抨击,有如一粒火种落在火药桶里,立刻燃起燎原之火。农民和平民把路德的反教会论纲当成是起义的信号。市民则到处传颂“九十五条论纲”。人文主义者热烈欢呼。贵族,甚至一部分诸候,希望由此打破罗马教会的控制。一时之间,“九十五条论纲”实际上成了民族战斗的共同纲领。‎ ‎——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三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等信条,他又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而加尔文派则宣称:如果我们的统治者是暴君或压迫者,那“他们就不是上帝命定的”,因此“我们在拒绝服从并反抗这样的统治者时,并不是在反抗上帝的意志”。‎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少数英才”唤醒西欧社会采用的基本形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地区出现的政治和经济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宗教改革中德意志人民的诉求。结合材料一,从人文主义影响范围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 ‎(3)据材料三,概括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运动的主张,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政治影响。‎ ‎【答案】(1)形式:采用文学艺术的形式。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发展;资产阶级的需求;天主教会的压制。‎ ‎(2)诉求: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压榨和精神控制。不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局限于知识阶层;宗教改革从广泛的社会层面传播人文主义。‎ ‎(3)主张:因信称义;每个基督徒都有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国家权力高于教会。影响: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推动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可知为文学艺术形式;二问结合所学从西欧经济与政治因素进行分析阐述。‎ ‎(2)根据材料二“农民和平民把路德的反教会论纲…市民…贵族,甚至一部分诸候”可知他们均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压榨和精神控制;二问结合所学从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涉及的群体范围进行分析。‎ ‎(3)根据材料三“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俗权至上…拒绝服从并反抗这样的统治者时,并不是在反抗上帝的意志”进行概括即可;二问结合所学从冲击教会统治、推动民族国家形成及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形成进行回答。‎ ‎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