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00 KB
  • 2021-08-30 发布

【历史】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质检试题(解析版)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 期末考试质检试题 一、选择题 ‎1.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西周政治制度的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最准确的结论是 A. 强化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隶属关系 B. 以血缘为纽带把政权与族权相结合 C. 分封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 D. 周天子通过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三则史料均论证了西周分封制在实行过程中侧重王族子弟,通过这一制度将政权和族权结合起来,选项B正确;选项A在第三则材料中体现,根据孤证不立原则,可以排除A;宗法制有利于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选项C排除;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而且西周时期并不属于中央集权制度,排除D。‎ ‎2.学者许倬云认为“春秋之世,国家与社会逐渐分道扬镳,分道扬镳的前面一部分是封建秩序与宗法制度的分离,后面一部分则是封邦建国成了君主国家,最后变成了统一的大帝国。”下列有关“封建秩序与宗法分离”的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A.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墨家思想盛行 B. 礼崩乐坏,嫡长子继承制被完全破坏 C. 井田制彻底瓦解,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D. 诸侯争霸,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答案】D ‎【解析】“封建秩序与宗法分离”指的是原有的礼乐制度、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遭到破坏,诸侯争霸使周天子的权威遭到削弱,故选D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墨家思想盛行与“封建秩序与宗法分离”无关,排除A项;“嫡长子继承之被完全破坏”和“井田制彻底瓦解”的说法都过于绝对,排除BC项。故选D。‎ ‎3.汉武帝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两汉的统治延续四个多世纪,其鼎盛时期人口达到5900多万。这说明 A. 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 B. 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C. 轻徭薄赋政策的推行 D. 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汉代统治稳定和社会繁荣得益于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官僚队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了秦汉时期政府治理能力有所提升,B项符合题意;材料分析的是官僚队伍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是人才选拔制度的发展,不是国家经济政策的作用,也没有相关抑商、重农的具体信息,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4.下表摘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对表中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时期 高层政区 统县政区 县级政区 秦 ‎ ‎ 郡 县、道 魏晋南北朝 州 郡、王国 县、侯国 唐后期五代 道(方镇)‎ 府、州 县 宋 路 府、州 县 元 省 路、府、州 县 清 省 府 州、县 A. 管理层级和管理幅度影响行政区划 B. 统县政区均由高层政区演变而来 C. 州的层级变动体现了中央集权弱化 D. 县级政区创始于秦朝并最为稳定 ‎【答案】A ‎【解析】由表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秦以来,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幅度也不断增强,管理层级不断增加,由此可以得出,管理层级和管理幅度影响着行政区划,故A正确;魏晋时期的州,是由监察区域演化而来,故B不正确;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总体是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不正确;郡县制在春秋战国就已经存在,故D不正确。‎ ‎5.汉高祖六年诏书:“狱之疑者,吏或不敢决,有罪者久而不论,无罪者久系不绝。且今以来,县道官狱疑者,各谳所属二千石官,二千石官以其罪名当报之;所不能决者,皆移廷尉,廷尉亦当报之;廷尉所不能决,谨具为奏,傅所当比律令以闻。”下列官职与“廷尉”职能一致的是 A. 太尉 B. 刺史 C. 参知政事 D. 司寇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狱之疑者,……皆移廷尉,廷尉亦当报之;廷尉所不能决,谨具为奏,傅所当比律令以闻”可知汉代的廷尉掌管的司法刑狱。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与其职能相近的应该是司寇,司寇也掌管刑狱,故选D项;太尉掌管军事,排除A项;刺史负责地方监察,后来演化为地方长官,排除B项;参知政事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力,排除C项。故选D。‎ ‎6.明成祖在设立内阁的同时,又重用宦官。到明朝中后期,在内阁权威扩大的同时,代天子批红”的司礼监权力也不断上升,甚至出现宦官专权现象。这反映出 A. 内阁和司礼监相互制衡、共同决策 B. 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C. 内阁和司礼监权力扩大削弱了皇权 D. 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出现内阁、宦官权势上升及相互抗衡的局面,反映了掌握这两者的君主的权力得到强化,D项正确;内阁与司礼监的权势,最终操控在皇帝手中,A项不符合题意;中央内阁和司礼监的制衡,不能加强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项错误;内阁和司礼监的权力来源是皇权,它们权力的扩大,说明了皇帝权柄的强化,C项错误。‎ ‎7.《皇朝掌故汇编》记载:“雍正元年,世宗御乾清宫西暖阁,召总理事务王大臣、满汉文武大臣九卿入,面谕:建储,亲书名,密封藏于匣内,置乾清宫世祖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这一现象说明了 A. 乾清宫是紫禁城政治活动的中心 B. 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C. 乾清宫是雍正帝处理政务的地方 D.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雍正帝时期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将设立储君的权力完全掌控在皇帝手中,说明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故选B项;将立储的密匣置于乾清宫不代表乾清宫是紫禁城政治活动中心和雍正帝处理政务的地方,排除AC项;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的加强,不是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D项。故选B。‎ ‎8.古希腊戏剧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在伯利克里时代,向公民提供观剧津贴被制度化,演员和剧组会得到来自政府的补贴和私人的费助,公民大会专门选出官员来监督戏剧公演的组织和统筹等相关事宜。对上述现象解读最合理的是 A. 雅典城邦文化高度繁荣 B. 主权在民观念深入人心 C. 民主政治范围空前扩大 D. 重视培养公民参政素质 ‎【答案】D ‎【解析】城邦向公民发放观剧紧贴,古希腊戏剧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这类戏剧题材主题多有关城邦利益,因此城邦鼓励公民观看此类戏剧的目的是塑造城邦公民集体意识和参政素质,选项D正确;选项A与题无关,排除;材料并未体现出主权在民的内容,排除B;发放观剧津贴和民主政治范围扩大无关,排除C。‎ ‎9.“随着商业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来的法律不再满足需要……因此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国际法。他们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人和非罗马人皆可使用。”材料中“国际法”表述,正确的是 A. 材料中“国际法”是指自然法 B. 该法实用有效并注重国家事务 C. 该法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D. 该法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随着商业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国际法”、“对罗马人和非罗马人皆可使用”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该法是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故选D项;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该法应该是万民法,排除A项;万民法注重注重经济和民事纠纷,而非注重国家事务,排除B项;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的是《民法大全》的颁布,排除C项。故选D。‎ ‎10.公元212年颁布的《安东尼努斯敕令》中说到:“赐寰宇黎庶罗马公民权,……一旦寰宇黎庶具享公民之权,罗马之伟大远胜海外诸邦,荣耀亦弗先祖可比肩。”该敕令的颁布是为了 A. 扩大罗马统治的疆域 B. 强化国家民族认同 C. 巩固罗马共和国统治 D. 实现帝国居民平等 ‎【答案】B ‎【解析】材料所述为赐外邦自由民以罗马公民权,适应了罗马版图不断扩大的需要,随着版图的扩大越来越多外邦人被纳入罗马帝国版图,因此需要强化国家民族认同感,以更好巩固统治,故B正确;A因果关系颠倒,排除;该时期处于罗马帝国统治时期,故C不正确;D“居民”平等的说法不正确,居民构成中包含奴隶等,故D不正确。‎ ‎11.1791年,法国女性奥兰普.德古热写成了女权运动的标志性文献——《女人与女性公民权利宣言》,结果被送上了断头台。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黑奴的公民权属于奴隶主,并且按人的五分之三折算。这说明 A. 性别和种族歧视是当时西方的普世价值 B. 启蒙思想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C. 西方的人权思想完全停留在理论层面 D. 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尚不发达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法国大革命期间,打击、压制女权运动,美国宪法承认奴隶制度等现象,说明性别和种族歧视是当时西方的普世价值,A项符合题意;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都受到了启蒙运动的影响,B项错误;以《人权宣言》为纲领的法国大革命和美国宪法中的代议制等,都体现了资产阶级对人权的追求,C项错误;法国压制女权运动和美国的奴隶制度都没有直接体现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发达,D项错误。‎ ‎12.威廉·布莱克斯通(1723-1780年)在其《英国法释义》中说:“国王本身是议会的一部分, 故而是其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宪法赋予国王‘否决’权而非‘决定’权, 君主毫无权利胡作非为, 而只‘防止’胡作非为。”由此可知 A. 作者主张限制王权 B. 国王与议会权力均衡 C. 国王已经统而不治 D. 责任内阁制已经确立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以得出,所述为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同时国王也是议会的一部分,拥有否决权,以牵制议会,由此可知,体现了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制衡,故B正确;A比较片面,不能完整表述材料信息,故A不正确;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内阁制尚未确立,国王还有一定权力,故CD均不正确。‎ ‎13.18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初,英国出现了托利党的持续执政。其间托利党严格限制人民的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成为英国近代史上最保守的时期,而在此时期工业革命却如火如茶。这说明19世纪初期的英国 A. 封建贵族垄断了国家政权 B. 君主立宪政体尚未确立 C. 工业发展消解了改革诉求 D. 政局稳定保障经济腾飞 ‎【答案】D ‎【解析】托利党执政时期限制人民的言论和结社自由,虽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民民主权利的发展,但客观上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而这一时期工业革命发展的如火如荼,说明政局的稳定有助于保障经济腾飞,故选D项;AB项内容与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体制的实际不符,排除;出现材料中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托利党的保守和压制所导致,并不是工业发展消解改革诉求,排除C。故选D。‎ ‎14.美国制宪会议后,联邦党人说道:“制定一种选举和纳税的共同标准会产生极其有益的效果。如果他们的代表份额是受这条规章管理的,他们就会有兴趣多报人口。如果这条规章只决定他们分摊的税额,相反的诱惑就会占优势。”该主张体现 A. 州权主义已占据主流 B. 邦联政府软弱无权 C. 协调南北矛盾的意图 D. 共和理念得以落实 ‎【答案】C ‎【解析】材料所述为将议会议席和人数的多少相联系,而不是单纯的将人数多少作为收税的标准,这种做法会使隐瞒人口的现象减少,并能增加国家税收,同时有利于协调南北双方矛盾,由此可知所述主要针对南方种植园主,故C正确;联邦制下中央权力得到增强,故AB均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共和问题,故D不正确。‎ ‎15.马克思评价某个国家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有关该国说法正确的是 A. 实行责任内阁制 B. 政府首脑对宪法负责 C. 具有保皇色彩的共和国 D. 由宪法确立联邦体制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描述,该国确立了代议制,但是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这符合德国政治特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通过宪法确立了联邦体制,选项D正确;德国不是责任内阁制,排除A;德国政府首脑是宰相,对皇帝负责,选项B排除;德国是君主立宪制,排除C。‎ ‎16.1894年7月,日本袭击中国租借的英国高升号运兵船。根据国际法,‎8月3日英国认定日本应对英国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负责,12日英国仍重申这一立场,20日英国转而声称中国应负赔偿责任。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英日矛盾因战争爆发而消除 B. 中国在中日的舆论战中失利 C. 事件责任的裁定受利益主导 D. 中国战败导致英国态度转变 ‎【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英国态度的转变,主要是由于其旨在纵容日本扩大侵华,以扩大自身的在华权益,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存在极大的矛盾冲突,一度时期有所缓解,但“消除”的说法不正确,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舆论战的信息,故B不正确;当时甲午海战尚未开始,故D不正确。‎ ‎17.1927年初,武汉进入“无工不组会,无会不罢工”的时代。有工会提出工人每年要有两周休假,每年红利分配,结婚发结婚补助等要求。不如意则罢工、游行示威,“工人每月工作之日,不过十四五日而已”。由此可知 A. 武汉成为全国工人运动中心 B. 工人运动遭到政府镇压 C. 工人运动出现“左”的倾向 D. 工会斗争取得重大成果 ‎【答案】C ‎【解析】由材料“有工会提出工人每年要有两周休假,每年红利分配,结婚发结婚补助等要求。不如意则罢工、游行示威,‘工人每月工作之日,不过十四五日而已’。”可以得出当时的工人运动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说明其存在“左”的倾向,故C正确;材料只是描述了武汉工人运动的情形,不能得出其是工人运动的中心的结论,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被镇压的信息,故B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运动的结果,故D不正确。‎ ‎18.孙中山曾在一次记者谈话中指出:“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我们这次来解决中国问题,在国民会议上,第一点就是要打破军阀,篇二点就要打破援助军阎的帝国主义者。”这次谈话的时间是 A. 1905年 B. 1915年 C. 1924年 D. 1926年 ‎【答案】C ‎【解析】孙中山明确提出反帝反军阀,这是国共合作时期的主张,时间是在1924年,选项C正确;选项A、B时期孙中山尚未明确提出反帝反军阀主张,排除;孙中山逝世时间是1925年,排除D。‎ ‎19.蒋廷黻曾在1931年发文大力称赞妥协性的琦善外交,贬斥林则徐的盲动。1938年,他所著书中虽然批评林则徐,但把林则徐放到比琦善更高的位置上。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作者史观的改变 B. 国家战略的调整 C. 国际形势的变化 D. 国共合作的实现 ‎【答案】B ‎【解析】由材料时间信息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故蒋廷黻称赞琦善的妥协外交,1938年抗战全面爆发,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积极抗战,因此其对林则徐的评价逐渐改变,可见其变化是出于当时国家战略的需要,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史观变化的信息,故A不正确;材料信息与国际形势的变化无关,故C不正确;国共合作的实现与否,不能导致材料变化的出现,故D不正确。‎ ‎20.国民党高级将领傅作义与第二战区长官阎锡山素有隔膜。太原会战期间,周恩来到傅作义驻地,做傅的工作。最终,傅表示拥护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坚决抗战,服从阎锡山的统一调度。这说明 A. 敌后战场服从正面战场指挥 B. 国民党实践了全面抗战路线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 中国共产党以抗战大局为重 ‎【答案】D ‎【解析】周恩来在太原会战时期协调国民党高级将领之间的矛盾,可见中共以抗战大局为重,选项D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敌后战场,排除A;国民党坚持的是片面抗战路线,排除B;根据材料“傅表示拥护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坚决抗战”可知,此时统一战线已经形成,选项C排除。‎ ‎21.1937年,美国对日本出口超过28亿美元,其中60%是石油(产品)和钢材。日本侵华战争头三年中消耗燃油约4000万吨的70%由美国提供,消耗的钢铁50%来自从美国的进口。据此可知美国 A. 全力支持日本侵华战争 B. 从中日战争中牟取利益 C. 建立美日同盟遏制苏联 D. 己经摆脱经济危机困境 ‎【答案】B ‎【解析】中日战争期间,日本从美国获取了大量的战争物资,说明美国从战争中牟取了大量利益,故选B项;结合抗日战争的史实可知美国并不是全力支持日本侵华战争,排除A;美国对日本的出口主要是为了牟取经济利益,而不是建立美日同盟以遏制苏联,排除C;从材料内容无法反映美国经济危机的相关信息,排除D。故选B。‎ ‎2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下列属于“黄河故事”的是 A. 中共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 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D. 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夏天,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是黄河故事的组成部分,D项正确;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和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企图的淞沪会战发生在上海一带,这些都不是黄河流域发生的故事,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23.如表反映了二战后世界发展的趋势是 ‎1947年6月 英国首相艾德礼与印度总督发表《印度独立方案》‎ ‎1947年11月 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第181号决议)‎ ‎1948年8—9月 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立 ‎1949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 两极格局的形成 B. 殖民体系的瓦解 C. 第三世界的崛起 D. 区域集团化加强 ‎【答案】B ‎【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二战后印度、朝鲜、韩国、中国等之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说明殖民体系趋向瓦解,排除B项;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的组建,排除A项;表格内容与第三世界的崛起无关,排除C项;印度、朝鲜、韩国、中国等国并没有建立区域集团组织,区域集团化加强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B。‎ ‎24.1959年中印边界爆发冲突,苏联政府在声明中含糊地表示遗憾。1962年10月,苏联在《真理报》社论中称支持中国政府的立场,认为麦克马洪线是非法的。这种转变表明 A. 苏联对华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B. 社会主义阵营得到进一步巩固 C. 苏联认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国际局势影响了苏联对华政策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2年10月,苏联在《真理报》社论中称支持中国政府的立场,认为麦克马洪线是非法的。苏联态度的转变主要是受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的影响,即在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劣势,故D正确;五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一直持续到80年代,故A不正确;当时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受到冲击,故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信息,故C不正确。‎ ‎25.中美建交伊始,正当中美两国人民对双方关系的美好前景充满期待之际,美国国会却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经美国总统卡特签署正式生效。美国的这种做法 A. 表明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B. 表明西方代议制具有分权制衡的特点 C. 违反公认的国际法准则 D. 表明美国大搞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美国,在中美建交伊始,即通过《与台湾关系法》的做法,严重违反了《中美建交公报》和国际法准则,C项正确;美国总统对宪法负责,不对国会负责,A项错误;《与台湾关系法》生效体现了美国国会与总统亲台反华立场的一致,不是分权制衡,B项错误;当时还处于两极格局之下,单边主义是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外交目标,D项错误。‎ 二、材料解析题 ‎26.统一多民族国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进。‎ 材料一 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 “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 ‎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1)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国家和民族的变化。‎ ‎(2)秦汉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巩固的重要时期,请完成下列表格。‎ 秦汉加强中央集权措施表 秦始皇 汉武帝 影响 中央 三公九卿制 内外朝 地方 推恩令 加强中央集权 北击匈奴,‎ 南伐百越 拓展疆域 巩固大一统 材料二 建隆二年(961),(宋)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宋太祖如何对地方“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材料三 康熙皇帝是清朝最贤明的君主,以下是其统治期间中的重大举措: ‎ ‎①智擒鳌拜 ②治理黄河 ③统一台湾 ④反击沙俄 ‎ ‎⑤册封班禅 ⑥奏折制度 ⑦平定三藩 ⑧引进农作物 ‎ ‎(4)根据材料三所列史实提炼主题,并列举符合主题的举措序号。‎ ‎(要求:每个主题的材料序号至少两条以上)‎ 例:主题:恢复发展经济 举措:②⑧ ‎ ‎【答案】(1)国家变化:通过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等措施 ;加速分封、宗法制瓦解和中央集权体制形成;‎ 民族变化:通过争霸、兼并战争和各族间的密切交往;华夏认同的观念得到发展,促进民族交融。‎ ‎(2)加强皇权;郡县制;反击匈奴、张骞通西域。‎ ‎(3)权: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进行监督;‎ 钱: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兵: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4)答案:加强君主专制:①⑥⑦。‎ 巩固统一,奠定疆域:②③④⑤⑧。‎ 主题合理,史实对应即可得分。‎ 标准:只列举一个正确序号给分,列举举措的序号与主题不对应不得分。‎ ‎【解析】(1)国家变化: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可从通过变法,推行郡县制等措施加速分封制瓦解和中央集权体制形成等方面分析回答。‎ 民族变化:可从通过争霸、兼并战争和各族间的密切交往促进华夏认同和民族交融。‎ ‎(2)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汉朝实行内外朝制度,加强皇权;秦始皇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拓展了疆域;环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3)结合所学可知,宋太祖时,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设通判进行监督,削弱地方行政权;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削弱地方财政权;把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定期更换驻地,削弱地方军权。‎ ‎(4)答案:可提炼主题:加强君主专制,重大举措是①⑥⑦。‎ 提炼主题:巩固统一,奠定疆域,重大举措是②③④⑤⑧。‎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国同胞们!由于日本的投降,我全民族八年来所坚持的神圣的抗日战争,已经胜利地结束了!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地结束了……中国共产党认为在目前必须要求国民政府立即实施若干紧急措施,以奠立今后和平建设的基础,这些紧急措施是(六)立即召开各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物的会议,商讨抗战结束后的各项重大问题,制定民主的施政纲领,结束训政,成立举国一致的民主的联合政府,并筹备自由无拘束的普选的国民大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于目前时局的宣言》(‎1945年8月25日)‎ 材料二 军令政令必须统一,军队必须一律归还国家统辖,任何割据地盘,破坏交通,阻碍复员的军事行动,必须绝对避免,则是解决目前纷争不安的唯一先决条件……除了革命的责任不能放弃,国家的统一不容损害,根本大法不容变更,政府基础不容动摇以外,其他无不可以容忍,无不可以协商。‎ ‎——蒋介石《告全国军民同胞书》(1946年元旦)‎ 材料三 ‎1945年8月15日中国民主同盟发表《在抗战胜利声中的紧急呼吁》,提出“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口号……洪门致公党在国外发表宣言,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九三学社、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等先后正式成立并发表政治主张。他们的共同愿望是在中国保持一个和平的环境和实现民主政治。这些党派及其成员,为了把握千载一时的良机,建立长期追求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作着不懈的努力。‎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依据上述三则材料,概括指出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主要政治力量及他们的建国方案。‎ ‎(2)近代中国饱经磨难,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努力。‎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合材料一、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述对这一历程的认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证全面。)‎ ‎【答案】(1)政治力量及建国方案:①共产党,主张成立民主联合政府;②国民党,企图建立专制独裁的国家;③各民主党派,希望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在近代中国各个阶级挽救民族危亡的探索中,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证明因时代和阶级局限性,他们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都没有最终成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中,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从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独裁和内战,国统区经济逐渐陷入崩溃、民不聊生,国民党最终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由此可见,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解析】(1)根据“成立举国一致的民主的联合政府”可知中共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根据“军令政令必须统一,军队必须一律归还国家统辖,任何割据地盘,破坏交通,阻碍复员的军事行动,必须绝对避免”可知国民党企图建立专制独裁国家;根据“建立长期追求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可知各民主党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进行的不懈的探索与努力可根据所学,结合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失败,中共成立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的道路,得到中国广大民众的支持,最终建立新中国的相关史实进行作答。通过论述可知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西方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的经济政策。日本、南朝鲜、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这对“亚太经济合作图”的形成和亚太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美国对其亚洲盟友的援助不是出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目的,而是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 ‎——摘编自冀伯祥《试论中美关系转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材料二 尼克松与共产主义中国的相处中,采用了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外交思想。因为,在他看来,美国对亚洲采取的任何政策,都必须刻不容缓地抓住中国。长远来看,如果没有中古哦这个拥有七亿人口的国家出力,要建立稳定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能的。尼克松以现实的眼光,清醒地看到美国多年来对中国所执行的“遏制和孤立”政策,似乎毫无效果而濒临失败。更为重要的是,美国不应错过中苏决裂的这个大好时机来表达内心对中国的尴尬向往。‎ ‎——摘编自陈俊杰《尼克松时期的中美关系》‎ 材料三 ‎ ‎ 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对外政策呈现出下列特征:第一,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第二,美国虽然不能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但可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寻求他国的合作。‎ ‎——摘编自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中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对外政策做出的调整,并分析这种调整对中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外政策呈现这两个特征的原因。‎ ‎【答案】(1)原因:①美苏冷战,两大阵营之间形成尖锐对立;②新中国成立,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③政治上,美国对华实行“遏制与孤立”的外交政策,企图扼杀新中国;④经济上,美国对其盟友实行让步性的经济政策,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 ‎(2)调整:谋求改善中美关系(或由遏制中国调整为谋求改善中美关系)。‎ 影响:①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促进两国的交流与合作;②推动了中国外交高潮的到来;③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改善、发展;④牵制了苏联的对华政策。‎ ‎(3)原因:①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②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屡遭破坏;③“一超多强”的力量格局使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解析】(1)依据材料“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其次,美国对其亚洲盟友的援助不是出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目的,而是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结合所学从美苏冷战时期两大阵营之间形成尖锐对立、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政治上美国对华实行“遏制与孤立”的外交政策,企图扼杀新中国、经济上美国对其盟友实行让步性的经济政策,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等方面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中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的原因。‎ ‎(2)依据材料“美国不应错过中苏关系决裂的这个大好时机来表达内心对中国的尴尬向往。”结合所学可知尼克松对外政策做出的调整是由遏制中国调整为谋求改善中美关系。结合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相关所学从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促进两国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中国外交高潮的到来、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牵制了苏联的对华政策等方面分析这种调整对中国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对外政策呈现出下列特征”、“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结合所学从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屡遭破坏、“一超多强”的力量格局使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等方面指出美国对外政策呈现这两个特征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