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 MB
  • 2021-08-30 发布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65张)

  • 6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与古代世界 Ⅰ 必考内容 总览概述 古代中国 古代西方 时间跨度 约公元前 2070 年夏朝建立 ~ 1840 年鸦片战争前夕 古希腊:克里特文明~公元前 146 年 古罗马:罗马城修建~ 1453 年东罗马灭亡 表 现 政治 文明 (1) 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 (2)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3) 对外关系由主动开放走向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1) 古代希腊辉煌的奴隶制民主政治,成为近代西方代议制的渊源 (2) 博大而缜密的罗马法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也是近现代法律的源头 (3) 伴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罗马法律不断演变完善 总览概述 表 现 经济 文明 (1)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基本经济模式 (2) “ 重农抑商 ” 政策下的手工业、商业不断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始终未能突破自然经济的束缚 (1) 海外贸易兴盛,奴隶制工商业发达,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兴起与繁荣 (2) 海外扩张,航海和海外贸易发展 思想 文明 (1) 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2) 中国传统科技发达,思想文化繁荣 古希腊从智者学派到苏格拉底,经历了由崇敬 “ 神 ” 到早期人文精神的萌芽,成为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发源地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考向分析 3 知识重构 4 热点素养 5 考题训练 2 网络构建 考 向 分 析 考纲展示 考情解读 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对中国古代政治史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要考查形式,难度上以中低难度为主,内容上相对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影响、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以及对历史的传承 2 .汉至元政治制度演进的特点、原因和影响 3 .明清政治制度中加强对边疆或地方的管理、强化君主专制 网 络 构 建 知 识 重 构 关键词: 嫡长子继承、血缘、等级、贵族政治 1 . 分封制 (1) 目的:巩固西周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 对象: ______ 、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其中 ______ 是分封的主体。 (3) 内容:主要分封 ______ 和人口。 考点一 分封制与宗法制 王族 王族 土地 (4) 作用:巩固王权、加强统治;开发边区、扩大疆域;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5) 瓦解:春秋时期遭到破坏,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推行郡县制。秦朝统一后推广 ___________ ,废除了分封制。 郡县制 2 . 宗法制 (1)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 ______ 、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 含义:宗法制是用 ______ 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 内容:以 _________________ 为核心;形成相对的大宗和小宗体系。 (4) 特点:血缘和政治相结合,形成 “ 家 ” 和 “ 国 ” 一体的统治。 (5) 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 ___________ 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权力 父系 嫡长子继承制 统治集团 分封制、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1 .分封制 (1) 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族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2) 中国的姓氏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 (3) 中国的省份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2 . 宗法制 (1) 宗法制导致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也推动了封建社会中的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等原则的形成。 (2) 后世的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等传统观念,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 (3) 宗法制对今天而言,其重视家庭、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但是,过分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 跟踪训练 〕 1 . (2017· 新课标卷全国 Ⅰ 卷 ·24)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 ( 今河南淇县 ) ;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 ( 今山东曲阜 ) ;封召公奭于燕,都蓟 ( 今北京 ) 。分封 (    )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 解析 】   根据材料 “ 河南 ”“ 山东 ”“ 北京 ”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王分封王族成员,使得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有了共同的文化底蕴,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形成,故 A 项正确。周不存在君主专制, B 项错误,排除; C 项错在 “ 直接控制 ” ,排除;材料并未体现 “ 世袭特权 ” ,且据所学可知 “ 世袭特权 ” 确立于夏朝, D 项错误。 A 2 . (2017· 长春三模 ) 《 通志 · 氏族略 》 记载: “ 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 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 ”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A .姓与氏都是贵族专有的法权符号 B .姓与氏的区分是为了强化宗族认同 C .姓与氏的产生源于分封制的实行 D .姓氏合而为一反映了贵族阶层壮大 【 解析 】   姓氏要早于分封制, C 项错误。 “ 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 ” 说明 D 项错误。从题干中可知,姓与氏是为了 “ 别贵贱 ” ,故 B 项错误。 A 关键词: 官僚政治、皇权至上、分权、君主专制 1 . 皇帝制度 秦统一全国后创立,具有皇位世袭、 __________ 和皇帝独尊的特征。 2 . 中央官制的演变 ( 君主专制的强化 ) (1) 秦:实行 __________ 制,丞相、 ___________ 、太尉分别掌握政事、监察和军务,彼此相互配合又互相牵制,利于皇帝专制集权。 (2) 汉:实行中外朝制,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考点二 君主专制统治的建立与强化 皇权至上 三公九卿 御史大夫 (3) 唐:实行 ______________ 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4) 宋:实行 ______________ 制,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相权进一步被削弱。 (5) 元:中书一省制,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以提高行政效率;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6) 明:明太祖废 ______ ,权分六部;明成祖设立 ______ ,皇权专制加强。 (7) 清: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3 .趋势 :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下降直至消亡。 三省六部 二府三司 丞相 内阁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 1 . 积极影响 (1) 政治上: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2) 经济上: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 民族关系上: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明,并保障了古代文明的持久不衰。 2 . 消极影响 (1) 经济上: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 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3) 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与文化的进步。 (4) 对外交往上:实行闭关锁国,制约了中外文化、经济交流。 〔 跟踪训练 〕 3 . (2017· 河南八市质检 ) 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 “ 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 ” ,政府 “ 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 ” 。此材料表明 (    ) A .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 B .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 C .权力分工结构体现原始色彩 D .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 C 【 解析 】   据材料提到, “ 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皇室与政府的界限还相当模糊,大臣就等于皇帝之家务官私臣的情形,可见还有相当的原始色彩,故 C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故 A 项排除。材料反映了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没有分开,故 B 项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故 D 项排除。 4 . (2017· 新课标压轴卷 ) 清雍正帝设立的军机处是个特殊机构,但美国学者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封建帝国的君主专制格局走向君臣 “ 联合行政 ” ,也导致了 “ 康乾盛世 ” 局面的持续昌盛,并最终延长了清朝统治寿命。该学者的观点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    ) A .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借鉴了欧美民主制度 C .对皇权有一定的约束力 D .有利于清廷高效运作 C 【 解析 】   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实现了从 “ 君主专政 ” 向 “ 大臣行政 ” ,并没有体现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所以 A 项不正确;军机处设立是专制制度的产物,与西方民主制度无关,可排除 B 项;从 “ 君主专政 ” 向 “ 大臣行政 ” ,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所以 C 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军机处设立对行政效率的影响,可以排除 D 项。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关键词: 官僚政治、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度、行省制 1 . 史实 (1) 秦:实行 ______ 制,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 (2) 汉:汉初实行 ___________ 制;汉武帝设刺史、颁布 “ ___________ ” 解决了王国问题。 (3) 唐:实行道、州、县三级制,玄宗时设置军镇,长官为 __________ ,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考点三 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郡县 郡国并行 推恩令 节度使 (4) 元:实行 ______ 制度;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 (5) 明:废除行省制,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管地方行政、监察、军事。 2 . 趋势: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3 . 认识 (1) 历代封建统治者通过一系列行政区划与变革,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将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使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 (2) 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变化,属于政治制度进步的表现。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了行政区划的变化。一般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区越划越小,越划越多。 行省 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的特点及影响 1 .郡县制 (1) 特点: ①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地方管理区域。 ② 郡县官吏由皇帝任免,且不世袭。 ③ 郡县长官只领俸禄,没有封地,必须服从中央。 (2) 影响: ① 秦朝通过实行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起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② 郡县制解决了分封制所导致的地方割据问题,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进步,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2 . 郡国并行制 (1) 特点: ① 在地方上继承秦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并存。 ② 是西周分封制度的再现。 (2) 影响: ① 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是当时 “ 无为而治 ” 的表现形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② 郡国并行制导致地方诸侯国的势力不断膨胀。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经过平定 “ 七国之乱 ” 和汉武帝推行 “ 推恩令 ” ,诸侯国名存实亡。 3 . 行省制 (1) 特点: ① 行省是中央派出的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管理机构。 ② 行省具有双重性,表现为中央政权和地方分留部分权力。 (2) 影响: ① 元朝的行省制度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② 行省制对后世政治制度有深远影响 〔 跟踪训练 〕 5 . (2017· 安徽蚌埠一模 ) 据 《 汉书 》 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 “ 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 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诉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这体现了 (    ) A .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 B .郡县制未广泛推广 C .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 D .啬夫由中央任命 C 【 解析 】   本题考查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主要考查古代地方基层的管理制度,解题关键是根据信息 “ 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 ” 进行判断,也可用排除法判断。材料中的 “ 里 ”“ 亭 ”“ 乡 ” 是古代地方基层行政管理制度,掌管着地方教化、诉讼及赋税事务,以至 “ 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 ” ,说明了基层组织在地方管理上有较大的权力,只有 C 项符合题意。 A 、 B 、 D 三项与所学知识不符,故排除。故选 C 项。 6 . (2018· 保定 ) 秦汉地方长官称为 “ 牧、守、令 ” ,即 “ 主人 ” 的意思;宋代地方长官为知府知州, “ 知 ” 是代理,名义上以中央官员兼任地方。这一变化说明 (    ) A .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形成 B .中央对地方管辖和监督加强 C .中央和地方关系得到了改善 D .地方割据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 解析 】   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形成的标志是秦朝的郡县制,排除 A 项; “ 名义上以中央官员兼任地方 ” 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管辖和监督加强, B 项正确; C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D 项中的 “ 根本解决 ” 表述不当。 B 1 . 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其趋势 关键词: 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1) 演变 ① 夏商周:实行世官制,贵族子弟依靠血缘等级继承族权。主要依据:血缘。 ② 汉代:实行 ________ ,官吏察访举荐;主要依据:德行。 考点四 古代中国的选官与监察制度 察举制 ③ 魏晋南北朝:实行 ___________________ ,由品评官评定授官。主要依据:门第。 ④ 隋唐至明清:实行 _________ ,由考试选官;明清实行八股取士。 (2) 演变趋势 ① 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学识才能。 ② 选拔方式:由地方官品评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 ③ 选官原则: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开、公平、客观的原则。 ④ 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2 . 趋向严密的廉政监察制度和谏议 关键词: 监察、谏议。 (1) 监察 ① 开始于秦朝:御史大夫监理国家监察事务。 ② 发展于两汉: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③ 加强于隋唐:门下省有权对宰相决策提出异议,政事堂可对皇帝做法提出不同建议。 ④ 完善于宋元:北宋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生效,使知州和通判互相牵制;元朝,人命重案公文由御史台监察御史复核;御史在纠举官吏时可采取非常手段。 ⑤ 强化于明清: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并在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地方监察、司法;清代设有监察机构 —— 都察院。 (2) 谏议 ① 唐代门下省有谏议权。 ② 宋代设立专门的谏议机构 —— 谏院。 【 规律认识 】 1 . 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政体下的职能部门。 2 .中国古代监察部门的设立实现了中央或地方各部门的分权、制约,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3 .趋势:对官吏的监督不断加强;对皇帝的约束减弱。 科举制的影响 积极影响 社会整合 功能 打破了历史上世袭的传统模式,促进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含和价值观念 推动儒学 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积极影响 巩固国家 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对 “ 大一统 ” 意识形态的需要,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界 文明 早在唐朝时其选才的方法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并改造成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 消极影响 重才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对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司本位 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 “ 学而优则仕 ” 的思想至今还有消极影响 禁锢思想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 跟踪训练 〕 7 . (2017· 安徽江南十校联考 ) 有学者指出:明朝完整的科举考试共有三场,不仅包括 《 四书 》《 五经 》 的记诵,还包括诏、诰、表、判和策问等内容,八股文只占第一场中的一小部分。假如只知道有第一场,那么这个所谓科举,只不过是其全部内容的 1 /4 甚至 1/ 5 而已。材料旨在说明 (    ) A .科举考试存在复杂程序  B .应该全面评判科举制度 C .八股文不利于人才选拔 D .应辩证评价八股文考试 B 【 解析 】   A 项不是材料说明的要旨所在; C 项在材料中得不到相关信息;材料论及的是科举制度,不仅仅是八股文,故 D 项对材料信息理解错误,故该三项均排除。材料的意思是不能就一场八股文考试来评判科举制度,应对其进行全面分析。故 B 项正确。 8 . (2017· 安徽蚌埠一模 ) 秦汉以来,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先后经历了州郡推荐的察举制,门阀士族控制的九品中正制,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这反映出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 (    ) A .由重才学到重品德  B .由不公平到公平    C .由重血缘到重才学  D .由封闭到开放 D 【 解析 】   察举制选拔人才的依据是孝廉,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的依据是门第出身;科举制选拔人才的依据是考试成绩,故 A 、 B 、 C 三项表述都不准确;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从汉代自下而上的推荐到只要有学识,通过科举考试就可以进入仕途,所以总趋势是由封闭到开放。故选 D 项。 热 点 素 养 一、通过考查宗法制的 “ 家国同构 ” 等特点渗透考生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宗法制的影响有: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保证王权的稳定,保证贵族的特权;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建立封建等级政治结构;家国同构的国家结构;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等。 相关热点问题链接:名校学子难出寒门,社会阶层的固化。    (2016· 海南 ·3) 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 “ 民之父母 ” ,官员亦以 “ 为民父母 ”“ 爱民如子 ” 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    ) A .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 . “ 家天下 ” 观念的政治影响 C .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 .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 解析 】   宗族关系是家族关系,不会成为执政的基础,故 A 项错误;官员考核的依据应该是官员的德行和政绩,故 C 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故 D 项错语;材料 “ 民之父母 ”“ 为民父母 ”“ 爱民如子 ” 体现的是 “ 家国同构 ” 的 “ 家天下 ” 观念,所以本题答案为 B 项。 B (2016· 全国新课标 2 卷 ·27) 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 A .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 .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 .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 .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B 【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叙述的就是在清代定居在台湾的福建籍宗族回乡请祖先牌位的历史事实。其实,这反映出的就是中国人浓郁的宗法情结,宗法情结是中国人思想中的重要一部分,只有稳定的时候台湾人才会回大陆来请祖先牌位,说明它们在台湾已经定居下来。因此本题选 B 项。 A 选项本末倒置,族谱的修订没有移民也会进行; C 选项说法过于绝对,不能从材料中看出内地宗族全都整体开始迁移台湾; D 选项说法与材料表达含义相反,既然能回乡请祖先牌位,说明交流没有受阻。 二、学习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 —— 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有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 史论结合 ” 。 (2017· 全国新课标 1 卷 ·26) 记述 出处 “ 秦王 ( 李世民 ) 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 《 旧唐书 · 高祖本纪 》 “ 薛举寇泾州,太宗 ( 李世民 ) 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 《 旧唐书 · 太宗本纪 》 “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 …… 刘文静 ( 唐朝将领 ) 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 《 新唐书 · 高祖本纪 》 “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 《 新唐书 · 太宗本纪 》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 A .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 .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 .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 .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 解析 】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概括史料对唐军与薛举作战记载的共性 —— 唐军 “ 败绩 ” , C 项正确。 A 项 “ 皇帝 ” 与材料 “ 秦王 ” 不符,排除;四则材料中仅有一则提到刘文静,并且其身份是将领而不是主帅, B 项不准确,排除;四则材料中只有一则指出作战失败是由于唐太宗生病,但这一记载在其他三则材料中并未出现,排除 D 项。 C (2017· 全国新课标 3 卷 ·27) 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 ( 时为晋王 ) 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 《 续湘山野录 》 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 《 涑水记闻 》 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    ) A .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 .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 .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 解析 】   由于时代、世界观、立场等不同,对同一历史事实的记载存在差异,故 B 项正确。历史叙述是历史事实的呈现形式之一,历史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A 项错误。 C 、 D 两项的表述绝对,排除 。 B 三、史观应用 —— 以唯物史观看待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理论阐释 】 唯物史观,亦称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具有辩证的观点。 主要理论: 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②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③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④ 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运用点拨 】 以唯物史观把握制度创新,助推实现中国梦。 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社会发展是客观的、有规律的、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纵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凸显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制度创新是一个民族加快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西周分封宗法制、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中国古代文明的历次辉煌恰好就建立在这些革命性的制度改革基础之上。当今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时期,只有加快体制转轨才能加速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 (2016· 全国新课标 1 卷 ·26) 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 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 …… 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 此事反映了 (    )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 . 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 .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 .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 解析 】   由材料可知,史官对皇帝行为的记载影响皇帝的言行,故 A 项正确。由材料无法得出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B 项说法太绝对,故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史官与君主间的矛盾,排除 C 项。宋太祖只是不愿史书记载其失误,故 D 项错误。 A (2016· 全国新课标 3 卷 ·25) 东汉王充在 《 论衡 》 中说: “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 ( 国家档案文献 ) ,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 A .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 .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 .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 .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B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汉承秦制。做此题要抓住对文书的补充说明 “ 国家档案文献 ” 的含义,即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重视秦朝的文书 ( 国家档案文献 ) ,实际上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汉承秦制。汉初实行的是黄老学说道家思想,排除 A 。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与材料表述意思相反,排除 C 。官吏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只是表面现象,排除 D 。 四、以唯物史观看待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唯物史观要求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应辩证地分析和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应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审视,对古代监察制度应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去看待。 (1) 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2) 基于专制制度的制约,实际中的监察工作往往因君主的重视程度不同而影响监察效果,监察官员只对君主负责而忽视民意、君主难以直接统驭地方官员而监察不力等因素,导致其监察作用非常有限。 明史描述都察院 “ 职责纠劾百官,辨明冤枉,辑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 据此判断,明朝时期都察院 (    ) A .职权与汉武帝时期十三州部刺史相同 B .是中央监察机构且为地方监察机构上级 C .可以风闻奏事,实现社会舆论的监督 D .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察机构,为帝王耳目 B 【 解析 】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 职责纠劾百官 ” ,即负责对中央官员的监察。明代依十三道,分设监察御史。 “ 辑督各道 ” ,泛指地方各省。 “ 辑督各道 ” 指辑录、督查地方各省,属地方监察机构的上级部门。故 B 项正确。材料表明,明朝都察院有多重职能除传统的监察职能外,还要辨明冤枉、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西汉州部刺史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两相比较,可知二者职权有差异,排除 A 项; C 、 D 两项对材料的理解不全面,可排除 。 五、以唯物史观认识君主专制产生的条件 君主专制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政治、思想等多种因素发展的结果。 “ 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 ‘ 一家一姓 ’ 的君主专制 …… 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 ‘ 私天下 ’ 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 ‘ 哑谜 ’ 。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 ” 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    ) A .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 B .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 .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 .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D 【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将传统时代政治体制的弊端归根于君主专制的存在是不合理的,君主专制存在两千余年的条件是复杂的和特定的,材料主要强调君主专制制度有其客观存在的条件,故 D 项正确。 A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并未强调君主专制的根深蒂固,只是在强调其存在的原因,排除 B 项; C 项与材料 “ 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 ” 不符,故排除;故本题选 D 项。 专 题 训 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