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50 KB
- 2021-08-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社会的建构方式是血缘而不是契约,血缘联结组成家族,家族成为政治的基础,以家族为核心的血缘关系扩张为政治关系,形成君父权威相得益彰的政治体系。这表明古代中国
A. 分封制的影响深远
B. 君主权力高度集中
C. 家国同构格局明显
D. 家族观念十分浓厚
【答案】C
【解析】从材料“血缘联结组成家族,家族成为政治的基础,以家族为核心的血缘关系扩张为政治关系,形成君父权威相得益彰的政治体系。”反映了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家族对族人的管理和处置,发展为政治关系。从而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家国同构格局,故答案为C。材料没有体现分封制,A错误。材料主要体现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从秦朝开始才出现君主权力高度集中的内容,B错误。家族观念十分浓厚对材料表述不全面,排除D。
2.在商王“中丁”以前,凡法定配偶所生儿子,都有权继承王位,凡兄弟皆以长幼为序,兄终弟及,幼弟死后王位应复归于长兄之子继承。这说明“中丁”以前
A. 王位继承以父死子继方式为主 B. 没有形成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
C. 王权继承与神权思想紧密结合 D. 兄终弟及取代了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商王“中丁”之前,王位的继承方式既有父死子继,也有兄终弟及,说明在“中丁”之前,尚未形成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故选B;在商王“中丁”之前,有两种王位继承方式,即“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但没有述及以哪种方式为主,排除A;王位继承与神权思想紧密结合的含义是指: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上天的意志,许多重要的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方式来决定,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提及了“中丁”之前的两种王位继承方式,即“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没有论述“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取代“嫡长子继承制”,排除D。
3.西周初期分封的诸侯,既有大小之别,又有周族姬姓和他族异姓不同,姬姓封国不仅数量众多,且多数大国分封在具有战略意义的要地。这说明,周初分封
A. 完全继承了商代地方管理体制
B. 促进了社会等级秩序基本形成
C. 强化了“家天下”的政治统治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答案】C
【解析】西周大量分封周族姬姓,分封到具有战略意义的要地,目的是了加强周朝的统治,拱卫王室,形成一姓之国,从而强化“家天下”的政治统治,答案为C。周初分封制继承了商代的地方管理体制,但是“完全”过于绝对,A错误。进入阶级社会后,就形成了社会等级秩序,B错误。西周的分封制是被分封诸侯管理地方,而不是中央直接管辖,D错误。
4.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其旨在说明郡县制
A. 是最有效的地方行政制度
B. 出现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C. 根除了地方分裂割据问题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可知,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故选D。如果A项正确,后来的行省制则无需出现,故其说法过于绝对,排除;郡县制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郡县制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但无法根除,排除C。
5.唐代科举录取人数,进士一次最多不过二三十名,少的时候仅数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时,一次录取进士109人,再加上诸科和十五举以上进士诸科,总计500多人。这一变化
A. 消除了科举考试弊端
B. 使人才选拔趋于合理
C. 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
D. 提升了中央官员素质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参加科举考试被录取的人数在宋朝获得了“井喷式”的发展,人数的大量增加,使中下层的人可以通过科举成为统治阶级,扩大了统治基础,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故答案为C。材料没有显现科举考试的弊端,A错误。录取人数多少和选拔趋于合理没有关系,B错误。人数的增加不能说明提升了中央官员的素质,D错误。
6.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规定:“自今中书(宰相)秘院(枢密院)执政官,非休假日,私第不得见客。”这一规定表明
A. 宰相权力被严重削弱
B. 中央机构间矛盾尖锐
C. 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
D. 军政两府间制衡加强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知,宋仁宗规定宰相、枢密院领导在工作日期间不得在住所会见客人,目的就是防止官员结党营私,防止影响国家统治,从而使皇权进一步加强,故答案为C。材料没有体现削弱相权,A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中央机构矛盾尖锐,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军政两府间制衡关系加强,D错误。
7.唐代,进土科从考策问逐渐发展到以诗赋为主要考试形式。元明时,科举考经义而不用诗赋,但后来的八股文实际糅合了律赋的成分,清乾隆时又增试五言八韵律诗。这反映出
A. 经义考试逐渐步人颓势
B. 明清时期社会浮夸之风盛行
C. 皇帝好恶决定科举文体
D. 格律测试有独特的考查价值
【答案】D
【解析】从科举考试的文体形式调整,结合所学可知,D项正确;儒家经典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文体形式有所调整,不能反映经义考试的“颓势”,A项不符合题意;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不能反映社会盛行浮夸风,B项错误;材料无从得出科举文体,由皇帝的“个人好恶”决定,C项错误。
8.两宋时期,至少有13位宰相曾遭伶人讥讽,其中就包括王安石、蔡京、秦桧等权相。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舆论环境相对宽松
B. 程朱理学占据主流
C. 市民阶层力量逐渐壮大
D. 艺人社会地位提高
【答案】A
【解析】由两宋时期多名权臣被伶人讥讽,结合所学可知,A项正确;程朱理学重视“存理灭欲”,严格伦理,B项错误;市民阶层壮大是文化艺术大众化的原因,与讥讽权臣没有直接关系,C项不符合题意;中国古代艺人地位低下,D项不符合史实。
9.南开皇三年,文帝接受秘书监牛弘“天下不可马上治之”的奏议,下诏求天下之书,凡献一书赐缣匹。经一、二年,图书大备,整理后凡得三万余卷。文帝这一举措
A. 促成了科举制度的推行
B. 顺应了拨乱兴治的需要
C. 推动了雕版印刷的繁盛
D. 打击了门阀士族的统治
【答案】B
【解析】由隋文帝实行文治,收集和整理图书,结合史实可知,B项正确;从“天下不可马上治之”而整理图书,与和科举制度的推行没在直接关系,A项错误;收集整理图书,不是大规模印刷书籍,C项错误;由武功到文治的做法,不能打击士族门阀,D项错误。
10.雍正时,因用兵西北面临时设置军机处。乾隆时,一度罢军机处,后又下令恢复。乾隆重建军机处主要着眼于
A. 完善中枢辅政制度 B. 协调满汉官员矛盾
C. 掌控全国军政大权 D.提高政务处理效率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军机处重建着眼于皇帝控制军国大事的需要,C项正确;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不是中枢制度的“完善”,A项错误;军机处官员是皇帝的亲信,与缓和民族矛盾关系不大,B项不符合题意;提高效率不是皇帝重设“军机处”的主要着眼点,D项不符合题意。
11.梭伦的宪政改革,使从前毫无议政权的下层贫民可以通过参加公民大会和四百人议事会,参与制定国家的方针、政策;梭伦还创设了陪审法庭制度,使贫民获得了一定的司法自主权。据此可知梭伦改革
A. 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到来
B. 废除了旧氏族贵族特权
C. 扩大了雅典的公民范围
D. 赋予了民众广泛的权利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内容看出梭伦改革使贫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参与制定国家方针政策、参加陪审法庭制度,从而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到来,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故答案为A。废除了旧氏族贵族特权过于绝对,B错误。公民范围是有限定的,不是可以随意扩大的,C错误。材料显示民众的权利是一定的,不能说“广泛”,D错误。
12.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中逐渐产生了一种专门调整罗马市民与非罗马市民之间,以及非罗马市民相互间的民事关系的新法律。据此可知,“新法律”
A. 实现了市民与非市民间的平等
B. 废除了罗马市民的政治特权
C. 是非罗马市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D. 有利于巩固罗马帝国的统治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知随着罗马帝国的出现,罗马境内出现罗马市民的人群,罗马的公民法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出现“新法律”即万民法,使法律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从而成为巩固罗马帝国统治的工具,故答案为D。“新法律”无法体现市民和非市民的平等,A错误。材料没有显示罗马市民有政治特权,B错误。“新法律”是随着帝国出现而出现的,C错误。
13.在罗马向外扩张的过程中,城市庇护制(被庇护地区利益受到损害时,庇护人提供帮助,使其免受不公正对待;庇护人多为罗马贵族)发展起来。进入帝国后,意大利和各行省的木地精英越来越多地成为城市庇护人。这变化反映了罗马
A. 民主政治有所发展
B. 公民法进一步完善
C. 统治基础相应扩大
D. 对地方的控制削弱
【答案】C
【解析】由越来越多的“意大利和各行省的本地精英”成为城市庇护人,并结合所学可知,罗马的统治范围扩大,相应的统治基础扩大。故答案为C项。A项,罗马帝国实行的是贵族政治不是民主政治,排除;B项,在罗马向帝国发展的过程中,针对公民以外的万民法发展起来,排除;D项,罗马的军事征服与城市庇护人一起发展,不能说明罗马帝国对地方的控制削弱,排除。
14.针对独立后初期美国的局势,斯大林曾指出:“北美的这些殖民地为了一定共同利益,彼此之间结成了邦联,但是,这些殖民地仍不失为是独立的国家单位。”其意在说明独立之初的美国
A. 受英国的影响大
B. 邦联制存在弊端
C. 保证了主权完整
D. 中央政府的强大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彼此之间结成了邦联,但是,这些殖民地仍不失为是独立的国家单位。”可知美国建国初期确立了邦联体制,这一制度下各州保留独立、主权,因而美国在当时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国家,也就不能以整体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也就是说存在很多弊端,答案为B。英国实行的是联邦制度,与美国的邦联制不同,A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保证了主权完整,C错误。邦联制下中央政府不是强有力的政府,D错误。
15.美国政治家托马斯·帕特森在评论三权分立体制时说:“这些分立的机构以精心创造的牵制与平衡的方式相互钳制,任何一个机构如得不到另外一些机构的支持和认可,就不能有效地行动。”此观点意在说明“三权分立体制”
A. 有效地维护了美国民主政治
B. 不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C. 开创了政治民主运作新理念
D. 最大限度地防范了个人专权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任何一个机构如得不到另外一些机构的支持和认可,就不能有效地行动”可知如果哪个部门对命令提出异议,就要想法获得另一牵制机构的同意,必然牵扯到许多时间和精力,甚至会出现推诿和扯皮现象,从而不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答案为B。材料观点没有维护提高美国民主制度,A错误。1787年宪法规定的三权分立制开创了政治民主运作的新理念,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三权分立的局限性不是最大限度地防范了个人专权,D 错误。
16.巴黎公社对参选代表的资格、职权和罢免程序都做了严格的规定,若人民不满意,可随时更换代表,还把农民阶级也纳入了政治版图。这说明巴黎公社
A. 群众基础的广泛
B. 将民主推向全国
C. 消灭了阶级剥削
D. 践行了民主原则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若人民不满意,可随时更换代表,还把农民阶级也纳入了政治版图”表明巴黎公社非常重视人民的民主权利,体现出践行了主权在民的原则,答案为D。材料反映人民主权,不能说明群众基础广泛,A错误。巴黎公社仅仅局限在巴黎,没有将民主推向全国,B错误。材料不能体现消灭剥削阶级,C错误。
17.《中国商品经济史》一书中提到:“直到1853年,由于战争阻隔,洋商不易在上海和广东买到茶叶。”造成洋商窘境的是
A. 鸦片战争爆发
B. 林则徐在广东的禁烟
C. 太平天国运动
D.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答案】C
【解析】从材料时间“1853年,由于战争阻隔”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是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隔断到达上海、广东的交通,故答案为C。A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1842年;B林则徐在广东的禁烟于1839年;D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于1856-1860年,以上与材料时间不相符,排除ABD。
18.1904年,孙中山在《中国问题之真解决》中,列举了清政府的十一条罪状,用以证明它是最腐朽的封建统治者,是历史前进的绊脚石。其旨在
A. 从理论上把排满和反君主专制结合起来
B. 向社会解释三民主义革命思想的合理性
C. 为发动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作舆论准备
D. 号召实行社会改良以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列举了清政府的十一条罪状,用以证明它是最腐朽的封建统治者”可知,孙中山将清政府这一满洲政权与腐朽的封建统治联系在了一起,从理论上把排满和反君主专制结合起来,故选A。三民主义的提出是在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之时,这不符合材料的时间设定,排除B;孙中山在同盟会成立后与保皇派的论战为发动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作舆论准备,同样与材料的时间限定不符,排除C;孙中山在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过程中,运用的手段是革命,而不是改良,排除D。
19.五四运动最终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选择,它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文化逻辑的结果。这体现在
A. 辛亥革命失败,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B. 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C.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导致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高涨
D. 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这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文化逻辑的结果,故选B。A项属于政治逻辑,排除;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是外交事件,不属于文化层面的演变,排除C;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登上政治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奠定了阶级条件,与内在的文化逻辑演变无关,排除D。
20.1926年9月,毛泽东指出:“进步的工人阶级尤其是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然若无农民从乡村中奋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则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总不会根本倒塌。”基于此,毛泽东
A. 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B. 号召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C. 逐步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 明确了农民的领导地位
【答案】C
【解析】从材料“进步的工人阶级尤其是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然若无农民从乡村中奋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中看出体现注重工农的联合,认识到农民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答案为C。国共合作是1924年和1937年,材料时间是1926年,不会促成1924年国共合作。材料中打倒军阀显然也不是1937年抗日战争的国共合作,A错误。材料晚于1924年国民革命运动,B错误。材料体现工人阶级的领导,不是农民,故D错误。
21.1937年2月,中共中央发表了《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提出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的要求。这一电文有利于
A. 消除国共两党的隔阂
B. 中共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C. 统一国共两党的立场
D. 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答案】D
【解析】从材料“1937年2月……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的要求”可知中国共产党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进行抗日战争,即有利于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答案为D。材料不能消除国共两党的隔阂,A错误。中共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B。国共两党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材料只能统一抗日战线,不能统一立场,故C错误。
22.1941年,陕甘宁边区鼓励私人开办工商企业;欢迎民族资本家、海外华侨来根据地兴办实业;在尊重中国主权并且遵守政府法令的原则下,允许任何外国人到根据地进行实业活动。边区政府实行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推动土地革命的开展
B. 打破国民党经济封锁
C. 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D. 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41年,陕甘宁边区”可判断出材料显示的时间是抗日战争时期,整个材料反映的是在1941年,陕甘宁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面对日寇的进攻,为巩固抗日根据地和争取抗战的胜利,大力发展工商业的相关措施,这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取得抗战胜利而鼓励发展工商业的相关措施,没有体现土地革命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国共两党合作时期,不存在国民党经济封锁,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向社会主义过渡是通过三大改造,而不是这时期,故D选项错误。
23.1956年,蒋介石在台湾出版《苏俄在中国》一书,在总结失败的教训时,把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视为他“战略上的一个根本错误”。这反映了
A. 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遭到极大削弱
B. 抗战壮大了人民力量,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 蒋介石在抗战中积极响应和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 国共联合抗战混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国内阶级矛盾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加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壮大了人民的力量,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蒋介石才会将其视为他“战略上的一个根本错误”,故选B。抗日战争前期正面战场是主战场,但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则逐步成为了主要战场,故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的溃败,其原因不在于力量在抗日战争中被削弱,而在于其统治的不得人心,排除A;蒋介石在抗战中并非积极响应和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西安事变的发生最能说明此问题,排除C;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中日民族矛盾,排除D。
24.1941年初,日本《对华长期作战计划》中写道:“在作战方面为使华北方面出现划时期的治安新面貌,准备从华中方面调来第十七师团及第三十三师团主力。”这说明
A. 日本侵华兵力已大幅减少
B. 中国抗战开始转入了反攻
C. 国民政府的抗战压力加重
D. 敌后抗战配合了正面战场
【答案】D
【解析】从材料“1941年……在作战方面为使华北方面出现划时期的治安新面貌”得知日本没有想到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给日本以很大的打击,迫使日本从“华中方面调来第十七师团及第三十三师团主力”从而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故答案为D。材料没有显现日军大幅减少,A错误。抗战反攻在1945年,时间不符,排除B。材料显现从华中调兵意味着国民党抗战压力减小,D错误。
25.下图是二战后有关美国和苏联关系的漫画。据此可推知
A. 国际局势走向了紧张
B. 美苏军事冲突不断升级
C. 苏联军力已超越美国
D. 美国已经无力遏制苏联
【答案】A
【解析】此漫画是美苏两国领导在为古巴导弹事件在较劲,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屁股下面坐一枚导弹,随时都可能引爆,体现了美苏双方的竞争导致国际局势走向了紧张,答案为A。美苏军事冲突不断升级不符合史实,B错误。材料不能反映苏联军力已超越美国,C错误。古巴导弹危机优势在美国,D错误。
26.1947年,美国政府官员邦迪指出,“尽管大国通常都不希望看到其他大国或国家集团出现,但美国还是全力支持西欧的统一,其直接的原因就是在当前与苏联的竞争中,美国和西欧在反对共产主义扩张的问题上有着共同利益”。这一言论说明
A. 西欧一体化有助于美国实施冷战
B. 一体化的西欧外交由美国所操控
C. 苏联强大威胁了美国与西欧国家
D. 美苏对峙推动西欧开始了一体化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以总结出美国采用马歇尔计划支持西欧统一,是要利用西欧来控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即有助于美国实施冷战,答案为A。材料主要是从经济上支持西欧一体化,不能体现从政治上控制,B错误。材料主要从反共产主义方面讲述美国与西欧联合,而不是苏联强大威胁了美国与西欧国家,C错误。1967年西欧经济一体化,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27.读下表,表格中的内容反映了战后
A. 世界市场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B. 日本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方式
C. 日本的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D. 东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从劳动、资本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的过程,可知日本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故B选项真确;A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只体现了20世纪50-80年代的日本经济发展方式,没有与其他国家对比,无法得出日本的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的结论,故C选项错误;材料只体现了日本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无法代表整个东亚,故D项与材料不符。
28.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主要是因为
A. 建国后民主党派阶级属性根本变化
B. 政协制度是合作与协商的民主制度
C. 政协临时人大的职能具有重要作用
D. 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主要矛盾变化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协制度是合作与协商的民主制度,故毛泽东强调在党和非党的关系问题上,中共与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故选B。建国后民主党派阶级属性并未因此发生根本性变化,A项说法本身错误,排除;政协临时人大的职能在历史上的确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在1954年全国人大建立后,其职能便发生了转移,故C项不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主要原因,排除;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基于此种矛盾,中共应积极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与材料对政协制度制度的强调无关,排除D。
29.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相继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性文件。这表明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A. 宗旨是制定新中国法律
B. 具有“人大”的政治作用
C. 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D. 完善了中央政府的结构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国的法律制定者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材料得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文件,表明具有“人大”性质,有制定法律的功能,答案为B。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是决定建国等一系列问题,宗旨不只是制定法律,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民主协商精神,C错误。完善中央政府的结构是全国人大的职能,D错误。
30.邓小平曾说:“1974年4月,我去出席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代表我国政府发表讲话,受到热烈欢迎,讲完以后,许多国家的代表前来热情握手。”这反映了
A. 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B. 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高
C. “文革”推动了我国外交发展
D. 美国与中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答案】B
【解析】从材料“1974年4月……受到热烈欢迎,讲完以后,许多国家的代表前来热情握手。”表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了,在国际上影响力提高了,所以受到热烈欢迎,答案为B。1971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中美关系正常化推动了我国外交发展而不是“文革”,C错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D错误。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内在的基本矛盾是君主的能力与其拥有的无限权力之间的不对称,而专制制度内部两种力量的矛盾运动——君权的强化力量与约束调节力量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则是内在基本矛盾的现实表现,而内部矛盾运动其深层动力归根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在这种矛盾运动及“公道”“民意”的要求下,君主专制制度内部发育出一定的调节机制,以减弱其非理性因素,降低政治动荡频率与政治衰致速度,使其在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维护统治秩序上发挥基本作用,从而提高统治的整体效能。如内在调节机制失灵,对立双方基本平衡被破坏,这意味着某个政权就不能代表统治阶级整体利益而濒临垮台。
——摘编自《君主专制》
材料二 任何主体都有权力扩张和不受监督的的倾向,国家也不例外。对国家进行制约,反映了社会对政治民主与自由的诉求,而制约的过程是权力的杭争过程。依法治国的实现,事实上反映了社会力量与国家力量的一种均衡,表明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相互监督和制衡格局的形成。人类社会真正实现法治,是资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的产物,它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实行法治之下的国家是有限权力的国家,即“有限政府”。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对国家权力的监督制衡与提高国家的能力是一致的,有限政府不仅不会限制政府的有效性,反而能增加政府的能力。
——摘编自《政治文明中的权力制约》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影响“君权的强化和约束”矛盾运动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对君权内部“调节机制”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我国近代对“国家权力形成制约”的因素。概述在近代我国社会制度转型中对国家权力制约的实践。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在对国家权力约束和监督上的努力。
【答案】(1)原因: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
具体表现:相权对君权的制约;中国古代谏诤制度的发展;廷议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儒家民本、天人感应等思想对皇权的制约。
(2)促成因素: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西方政治制度及思想文化的传入与借鉴;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人心;知识分子的反思与探索。
实践: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等原则,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政体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3)努力: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原则;建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依法治国的历史任务,并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解析】(1)原因:由材料“而内部矛盾运动其深层动力归根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可提取出原因。
具体表现:结合所学可从制度和思想文化两个角度展开分析。从制度上,主要是宰相制度、谏诤制度、廷议制度等对皇权的制约;从思想文化上,主要是儒家的天人感应、民本等思想对皇权的制约。
(2)促成因素:结合所学可从中国和西方两个角度入手分析。从西方角度看,西方政治制度及思想文化的传入,为近代中国对国家权力形成制约提供了参考的坐标;从中国角度看,由材料“人类社会真正实现法治,是资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的产物,它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可知,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为此提供了政治条件,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则提供了经济条件;由材料“对国家进行制约,反映了社会对政治民主与自由的诉求”可知,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人心也对此提供了有效的助力;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中国民主与法治的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即知识分子的反思与探索。
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具体内容入手分析。
(3)努力:结合所学可从民主与法治两方面入手分析。从民主的角度讲,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对国家权力进行约束和监督上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从法治的角度讲,主要是颁布宪法并提出依法治国的历史任务。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临时约法》规定人民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政治自由,但是却没有规定如何保障人民享有这些权利和自由。据当时《独立周报》记载:“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度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日:吾人困于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后来的选举法又对选民资格作了性别、年龄、财产等种种条件限制,使妇女、贫苦群众和一部分资产阶级丧失了选举权。
——摘编自刘东、曹均学《对辛亥革命是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 根据《选举法》的规定,从195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个地区的民主选举逐步展开。选举的那一天,选民们穿上自己认为最漂亮的衣服,高高兴兴地来到选举站。天津市四区郭庄子女青年蒋宝珍,结婚时正赶上选举,她为了投票,等了两个钟头才上花车,她说:“结婚是大事,选举更是大事;结婚是喜事,选举更是喜事。”全国进行基层选举的单位共有21.4798万个,进行基层选举地区的人口共为571434511人,全国参加投票选举的选民达2.78亿人,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5.88%。
——摘编自柳润涛《新中国首次大规模普选始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民众对于选举的态度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民国初年选举相比,新中国首次普选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首次普选的意义。
【答案】(1)态度:冷漠。
原因:辛亥革命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民国政府对于选举缺少宣传力度;社会动荡使民众缺乏关心政治的热情。(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
(2)不同:选民范围更加广泛;民众更具选举热情。
意义: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民主意识;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推动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建立。(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态度:从材料“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日:吾人困于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可知冷漠,漠不关心。原因:联系所学可知出现的原因是辛亥革命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民国政府对于选举缺少宣传力度;社会动荡使民众缺乏关心政治的热情。
(2)不同:从材料“全国进行基层选举的单位共有21.4798万个,进行基层选举地区的人口共为571434511人,全国参加投票选举的选民达2.78亿人,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5.88%。”相比于民国选举,选民范围更加广泛;从材料“选举的那一天,选民们穿上自己认为最漂亮的衣服,高高兴兴地来到选举站。”“女青年蒋宝珍,结婚时正赶上选举,她为了投票,等了两个钟头才上花车”可以看出民众更具选举热情。意义:联系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首次普选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民主意识;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推动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建立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61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警告西方:“谁如果破坏和平,或者越过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边境,谁就得自己承担这种行为的全部后果。”新上任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不甘示弱,强调柏林已成为“西方勇气和意志的试金石”,不能也绝不允许苏联通过武力为所欲为此时,民主德国民众大批涌向西柏林,局势愈发紧张。8月13日,华约缔约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指责西方制造紧张局势,建议东德当局立即堵塞西柏林边界(西柏林全境皆由东德领土包围)。当天晚上,民主德国政府秘密沿分界线,筑起高达3.6米的水泥墙。此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外界直呼为“柏林墙”。
材料二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批又一批东德人千方百计争相穿越柏林墙。1963年,肯尼迪总统来到西柏林,发表《我是一个柏林人》的演说,为逃往西方的东德人加油打气1987年6月,美国总统里根在西柏林勃兰登堡门,发表《推倒这座》的著名演讲,公开呼吁苏联领导人拆掉柏林墙。他称苏联为“邪恶帝国”,力主启动“星球大战”。1989年,风从西方来,东欧剧变爆发:罗马尼亚用了10个小时,捷克斯洛伐克用了10天,东德10个星期柏林瑜倒塌(1989年)后的次年,东西德实现统一。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俞飞《柏林墙:历史上一道难以抹去的丑陋伤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柏林墙修筑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柏林墙倒塌的原因。并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柏林墙修筑和倒塌反映的本质问题。
【答案】(1)背景:二战后,德国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随着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成立,德国包括柏林被分裂;美苏两大阵营冷战对峙,欧洲尤其是德国是双方较量的前沿:民主德国民众向联邦德国迁徙:等等。
(2)原因:西方的鼓动宣传民主德国自身出现积重难返的困难,政局动荡:东欧剧变民众反对人为割断两德联系,两德统一是大势所趋:等等。
本质问题: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冷战不得人心。
【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一“1961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警告西方……新上任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不甘示……民主德国民众大批涌向西柏林,局势愈发紧张”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德国分区占领、德国分裂、美苏冷战、民众向联邦德国迁徙等方面概括柏林墙修筑的背景。
(2)原因,根据材料二“肯尼迪总统来到西柏林……为逃往西方的东德人加油打气……美国总统里根……公开呼吁苏联领导人拆掉柏林墙……东欧刷变”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西方鼓动、民主德国困难、东欧剧变、民众反对、大势所趋等方面指出柏林墙倒塌的原因。本质问题,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美苏冷战、人心所向等方面指出柏林墙修筑和倒塌反映的本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