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00 KB
  • 2021-08-30 发布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课练2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作业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练 2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小题狂练② 小题是基础 练小题 提分快 ‎1.[2019·黄冈检测]秦代“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官员选任方面完全是熟悉文史法律的“文吏”。汉初,训练有素的文吏仍然占据着政治机构的主导地位。武、宣之时,文吏依然掌握着国家政权的主要命脉,而儒生已经从文化方面向整个社会开始渗透,文吏和儒生形成了对峙局面。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贵族政治到文人政治 D.黄老之术到霸王道杂之 答案:A 解析:“汉初,训练有素的文吏仍然占据着政治机构的主导地位”表明汉承秦制,“武、宣之时,文吏依然掌握着国家政权的主要命脉,而儒生已经从文化方面向整个社会开始渗透,文吏和儒生形成了对峙局面”表明情况已经有所变化,故A项正确。‎ ‎2.[2019·佛山模拟]平定“七国之乱”的功臣周亚夫,其子曾购买甲盾之类的葬器,以备老爹死后发丧用,被人告发。周亚夫因此而下狱,闭食自尽。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周亚夫的儿子愚昧迷信 B.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C.西汉严禁民间私藏武器 D.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周亚夫的儿子购买葬器并不能说明其愚昧迷信,故A项错误;监察制度不断完善要呈现出一个发展的过程,材料中仅说明周亚夫被人告发,不能说明监察制度的完善,故B项错误;材料中周亚夫的儿子购买的是葬器,非武器,故C项错误;由材料内容可推断周亚夫的儿子购买葬器是非法的,然后周亚夫作为功臣依然被人告发,说明中央对地方及官僚的控制不断强化,故D项正确。‎ ‎3.[2019·沧州质检]《史记》记载:“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清代赵翼也说道:“东汉多女主临朝,不得不用其父兄子弟以寄腹心。”汉代此用人机制(  )‎ A.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B.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C.削弱了汉宗室贵族的势力 D.使皇权受到外朝控制 答案:C 解析:‎ 汉代用人机制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与材料的内容反映外戚专政不符,故A项错误;贵族世袭特权是从奴隶社会开始的,故B项错误;“东汉多女主临朝,不得不用其父兄子弟以寄腹心”表明汉朝重用外戚,削弱了汉宗室的力量,故C项正确;汉代皇权受到外朝控制与材料的内容“东汉多女主临朝,不得不用其父兄子弟以寄腹心”重用外戚不符,故D项错误。‎ ‎4.[2019·重庆调研]南北朝时期,夷夏之辨尤为激烈,南北方政权都以中国正统自居,讥讽斥责对方为“夷狄”、“僭伪”,这一现象折射出当时南北方(  )‎ A.分裂对立势难消除 B.对华夏文化的认同 C.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D.对社会安定的愿望 答案:B 解析:“南北朝时期,夷夏之辨尤为激烈,南北方政权都以中国正统自居”不能体现分裂势力的对立,故A项错误;“南北方政权都以中国正统自居,讥讽斥责对方为‘夷狄’、‘僭伪’”体现了对华夏文化的认同,故B项正确;“南北朝时期”南北方经济差异很大,江南经济还处于开发状态,故C项错误;“讥讽斥责对方为‘夷狄’、‘僭伪’”不能体现对社会安定的追求,故D项错误。‎ ‎5.[2018·全国卷Ⅱ,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答案:C 解析:C对:从材料可知,武则天通过改革中书、门下二省官制,使得低品级官员也取得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的资格,从而使“宰相数量大增”,再通过缩短宰相任职时间,来分散和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从而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A错:实际上中书、门下的权力被分化。B错:统治者的目的是巩固自身统治。D错:由材料中“宰相数量大增”“更替频繁”可知,宰相权力被削弱。‎ ‎6.[2018·全国卷Ⅰ,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答案:D 解析:D对:表格内容反映出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中原型、边疆型与东南型的藩镇中的官员都由朝廷任命,上供或少上供,说明这些藩镇承认唐朝中央政府的统治;从这些藩镇的功能“防骄藩”“守边疆”“防盗贼”及题干信息“‘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看,它们延续了唐朝的统治。A错:表格内容反映了藩镇赋税是否上供,但不能说明藩镇控制朝廷财政。B错:表格内容无法反映出藩镇间的战争(攻伐)情况。C错:从表格中的藩镇情况来看,大部分藩镇有财权,而且河朔型藩镇拥重兵,有兵权,并有官吏任免权,说明“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并不都维护中央的权威。‎ ‎7.[2019·郑州模拟]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  )‎ A.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 C.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得出三省分权造成一定程度隔阂和过分牵制,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根据材料“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得出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有利于三省间的有效沟通和执行,避免互相扯皮,有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故A项正确。‎ ‎8.唐开元以后,原本由尚书都省会议裁决的政务,逐渐转移到政事堂裁决,甚至出现了姚崇以中书令的身份谍报汴州刺史倪若水进行灭蝗之事。这反映了(  )‎ A.三省六部制度已遭破坏 B.中枢权力运行机制发生变化 C.唐朝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D.唐玄宗重视三省的分权制衡 答案:B 解析:政事堂的出现,是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发展演变,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 尚书都省会议裁决的政务,逐渐转移到政事堂裁决”,权力的转移说明中枢运行机制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政事堂共同议事,使皇权成为中央决策的一部分,受到相权的约束牵制,故C项错误;政事堂共同议事提高了决策的协调性,故D项错误。‎ ‎9.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 A.中书省和门下省秉公执法 B.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C.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D.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答案:C 解析:中书省和门下省不是执法部门,故A项错误;唐代三省六部制下,皇权有所加强,故B项错误;从材料的表述可知,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装置诏敕的封袋、用笔的颜色都不敢用惯用常例,说明了三省制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方式或程序,无从体现民主性质,故D项错误。‎ ‎10.[2018·全国卷Ⅲ,25]‎ 表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答案:B 解析:B对:从材料图表可以看出,北宋时期,宰相中祖辈无官职的占据三分之一以上,南宋时期,这一比重增加到一半以上,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发展,为没有贵族身份的人跻身社会上层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A错:材料反映了宋代宰相中世家大族的比重降低,说明其影响减弱。C错:材料强调的是宰相的出身,没有涉及宰相的权力大小问题。D错:科举制的功能主要是选拔有利于统治阶级统治的人才,这一功能没有弱化。‎ ‎11.[2019·南昌模拟]‎ 北宋前期沿唐制,以政事堂为宰相、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设于禁中。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分或主要职权,在政事堂召开的宰相联席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据此可知(  )‎ A.宋代最高行政机关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B.宋代的专制皇权受到严格的制约 C.政事堂为宋代前期全国最高的决策机构 D.政事堂的设置成为宋代冗官现象的根源 答案:C 解析:分权制衡是指权力分立互相制约,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政事堂限制皇权的内容,故B项错误;从材料“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分或主要职权,在政事堂召开的宰相联席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可知政事堂主持中央政府的日常工作,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政事堂导致机构臃肿,官员冗多,故D项错误。‎ ‎12.[2019·临汾模拟]在北宋,关于监察官员的遴选,司马光说:“凡择言事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爱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晓知治体。”这表明司马光主张(  )‎ A.重视监察官员自身素养 B.扩大官员的遴选范围 C.侧重监察吏治腐败现象 D.建立完整的监察体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对监察制度的完善。从司马光选拔监察官员的三个标准可知他主张监察官员要有良好的素养,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选拔监察官员的标准,并没有涉及B、C、D三项所述内容,均排除。‎ ‎13.[2019·山东滨州模拟]元行省官员通常由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六七人组成,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这说明元代(  )‎ A.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B.削弱了地方的权力 C.完善了中央集权模式 D.强化了君主的权力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元代行省制。元朝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故A项错误;元朝行省制下,赋予了地方一定权力,故B项错误;行省制是元代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一种制度,中央赋予行省一定权力,同时又使行省内部相互牵制,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行省制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故D项错误。‎ ‎14.[2019·安徽宿州模拟]‎ 学者李治安认为,元朝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这说明该制度(  )‎ A.行省是中央派出机构,非地方行政机构 B.地方缺乏自主性,不利地方政事推进 C.行省所辖地区广阔,并且拥有较大权力 D.符合历史趋势,适合国家治理的需要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得出元朝的行省制度符合历史趋势,适合国家治理的需要,故D项正确。‎ ‎15.[2019·厦门质检]洪武年间,朱元璋罢御史台,在中央设都察院,与六部同级;罢谏官,设置独立的机构六科给事中,长官为正七品,分别有权对六部奏请及实施之事进行审查、驳议和纠正。这些举措(  )‎ A.表明当时官员贪腐严重 B.有利于分割六部的行政权 C.导致了官僚机构的膨胀 D.有助于全面监察官僚机构 答案:D 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官员的贪腐情况,且朱元璋时期厉行重拳治贪,官吏不敢贪而清廉,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都察院、六科给事中监督六部,非分割六部权力,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涉及了两个机构——都察院、六科给事中的设立,故C项错误;材料中都察院、六科给事中“有权对六部奏请及实施之事进行审查、驳议和纠正”,故D项正确。‎ ‎16.明朝诉讼回避制度对御史出巡有严格规定,明太祖时“其分巡地面果系原籍及按临之人没有仇隙,并宜回避,毋得沽恩报仇,朦胧举向”,明英宗时“一所至之处,须用防闲,未行事之先,不得接见杂人”。这些做法(  )‎ A.消除了吏治的腐败 B.客观上有利社会公平公正 C.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D.推进了国家监察制度发展 答案:B 解析: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腐败,故A项错误;据材料“其分巡地面果系原籍及按临之人没有仇隙,并宜回避,毋得沽恩报仇,朦胧举向”“一所至之处,须用防闲,未行事之先,不得接见杂人”可以得出这些做法客观上有利社会公平公正,故B项正确;监察制度主要是用来监察官员的,有利于整顿吏治,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这些做法并没有上升到制度层面,故D项错误。‎ ‎17.[2019·河南中原名校联考]明嘉靖时胡世宁曾上疏说:“‎ 不知自何年起,内阁自加隆重,凡职位在先第一人,群臣仰称为首相,其第二人以下多其荐引,随事附和,不敢异同。”材料所指现象(  )‎ A.反映了中枢体制出现创新 B.是皇权专制强化的结果 C.说明内阁首相取得决策权 D.表明权力制衡已被打破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明代内阁首辅权力膨胀的主要原因。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错误;内阁大臣的权力依附于皇权,因此材料现象实际上是皇权专制强化的结果,故B项正确;内阁首辅参与决策,但决策权仍然由皇帝掌握,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权力制衡关系,也不能说明被打破,故D项错误。‎ ‎18.明朝中期以后,内阁票拟制度被明确固定下来,内阁首辅权威渐重,严嵩、夏言、徐阶、高拱、张居正都是个人“专票”,政事皆决于一身。但首辅进朝时对宦官的态度却愈来愈谦卑。这反映(  )‎ A.君主专制强化 B.皇权逐渐衰弱 C.内阁取代六部 D.宦官权力失控 答案:A 解析:由材料“首辅进朝时对宦官的态度却愈来愈谦卑”,说明宦官代行皇权,君主专制强化,故A项正确;材料中首辅对宦官态度谦卑,实际是对宦官背后的皇帝谦卑,因而不能体现皇权衰弱,故B项错误;明朝设立的内阁仅作为咨询内侍机构存在,不可能取代六部的职能,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内阁首辅对宦官的态度,未体现宦官的权力情况,故D项错误。‎ ‎19.[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正式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 A.完善了地方监察体制 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 C.改变了中央行政体制 D.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B 解析:奴儿干都司是明朝设置的管辖边疆地区的机构,不是地方监察机构,故A项错误;它的设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B项正确;奴儿干都司是中央在地方设置的机构,没有改变中央行政体制,故C项错误;它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不是缓解中央和地方的对立,故D项错误。‎ ‎20.[2019·山东滨州模拟]明朝地方设“三司”‎ ‎,互不统属。清朝固定督抚制度,十八省均设巡抚,为一省之长,每两至三省设总督一名,相当于大军区长官。不再设立巡按御史。清朝行政机构的调整(  )‎ A.有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 B.从根本上防止吏治腐败 C.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D.违背了中央集权制原则 答案:A 解析:材料中讲述的清朝把原来的明朝地方设“三司”互不统属变为固定的督抚制度,实际上把行政权力归三为一把权力进一步集中了,有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故A项正确;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行政制度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防止吏治腐败,故B项错误;材料中讲到把原来的三司合为巡抚,总督实际上是把权力集中了,能够有效地增加地方行政效率,并非降低行政效率,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了对地方行政机构的调整,由多长官制变为一长官制实际上能够加强中央集权并未违背中央集权原则,故D项错误。‎ ‎21.[2019·衡水金卷模拟]清朝初年,沿袭满洲贵族议事的旧制,设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军国大事。……康熙帝亲政后,加强皇权,议政王大臣会议权限逐渐削弱。由此可知(  )‎ A.清朝初年君主的权力受到较大制约 B.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了六部的权力 C.议政王大臣会议避免了决策的失误 D.康熙帝的做法削弱了满洲贵族权力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设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军国大事”说明皇权受到制约,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出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六部权力,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说明议政王大臣会议和皇权的关系,且并不能避免决策失误,故C项错误;康熙帝是为了加强皇权,并不是削弱满洲贵族的权力,故D项错误。‎ ‎22.[2019·安徽亳州质检]“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所有的大臣都是兼职而且要亲自跑腿,从法理上看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临时咨询机构,但是实际上是权力的核心”。该机构是(  )‎ A.唐代尚书省 B.宋代三司使 C.元代中书省 D.清代军机处 答案:D 解析:唐朝的中央官制是三省六部制,尚书省官员有编制,是正式机构,故A项错误;宋代的中央官制是二府三司制,三司使是正式编制,三司是正式机构,故B项错误;元朝的中书省是正式机构,故C项错误;清朝军机处的官员无正式编制,是为皇权服务的非正式机构,故D项正确。‎ ‎23.清初皇帝用奏折的形式与总督、巡抚这一级封疆大吏建立直接的统辖关系,后来总督、巡抚的属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也有了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的权利。这一改变(  )‎ A.遏制了地方官僚腐败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限 答案:C 解析:材料并未反映官僚的腐败现象,故A项错误;材料中说明的是中央对地方官吏的管理,不能体现出行政效率的提高,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皇帝对地方的管理由总督、巡抚到地方的布政使和按察使也有了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的权利,说明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表明扩大了地方行政权限,故D项错误。‎ ‎24.清雍正五年浙江布政使孔毓璞请求:“蒙圣谕藩臬(官员)皆赐折奏。仰恳圣恩,赐臣一例用折。”孔毓璞从而获得了越过一切中央机构直报皇帝的密奏之权。材料反映清朝(  )‎ A.非理性化统治的趋势日益明显 B.军机处设立带来保密性的加强 C.议政王大臣会议开始受到制约 D.地方实力的加强迫使中央妥协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获得了越过一切中央机构直报皇帝的密奏之权”,体现了超越体制制度,增强主观性的一面,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表明孔毓璞与军机处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议政王大臣会议,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地方官员获得密奏之权,不能体现地方实力的加强,故D项错误。‎ 课时测评② 综合提能力 课时练 赢高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河北沧州联考]在秦代,尚书属于少府,最初只是皇帝身边任事的文书小吏而已。汉武帝时,尚书权力与日俱增。汉元帝时,尚书已经号称“百官之本,国家枢机”。这一演变表明(  )‎ A.尚书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行政管理水平有显著提高 C.官员评价制度发生了变化 D.中朝逐渐成为权力中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秦汉时期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枢权力的转移,而不是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故B项错误;这一演变不涉及官员评价制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尚书由皇帝身边的文书小吏发展到号称“国家枢机”可知,中枢权力由外朝逐渐向中朝转移,故D项正确。‎ ‎2.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于流俗、甚至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以陶渊明、王羲之以及竹林七贤等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以狂放不羁、率真洒脱而著称于世,形成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魏晋风流”,造成这种异化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门阀士族特立独行,思想活跃 B.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发展 C.魏晋时期佛道盛行,援老入儒 D.魏晋以来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答案:D 解析:A项思想活跃是文化现象,不是原因,故A项错误;魏晋时期江南开发,经济发展,但商业受时代的影响,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故B项错误;魏晋时期,玄学兴起并发展,儒家思想融合了道家思想,“援老入儒”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文化的时代特色源自于社会时代的变迁,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国家分裂造成了上述文化现象,故D项正确。‎ ‎3.[2019·呼和浩特调研]隋朝皇帝杨广开创科举制度,修建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他频繁的发动战争,滥用民力,又造成天下大乱。在他被部将缢杀后,隋恭帝谥世祖明皇帝,农民军领袖窦建德谥闵皇帝,唐朝谥炀皇帝。这反映出(  )‎ A.谥号要由后代朝廷定立 B.唐谥号对杨广持批评态度 C.隋恭帝的议谥有意同情 D.对农民军的评价全面客观 答案:B 解析:A项表述与题目中“隋恭帝谥世祖明皇帝”不相符,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隋恭帝谥世祖明皇帝,农民军领袖窦建德谥闵皇帝,唐朝谥炀皇帝”得出唐谥号对杨广持批评态度,故B项正确;根据题目中“隋恭帝谥世祖明皇帝”体现的是对杨广政绩的肯定,并非同情,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农民军领袖窦建德谥闵皇帝”得出农民军对杨广是同情,故D项错误。‎ ‎4.唐代进士科考的录取侧重文学,唐玄宗以后,诗赋创作的优劣成为录取进士的主要依据。宋代科举取士,朝着重经义、重策论的方向发展,考试中诗赋等内容逐渐退居次席,甚至被抛弃。这一变化有利于(  )‎ A.求取有经邦济国才能的人才 B.破除世家大族的官场垄断 C.提高官员的文化和道德修养 D.推动读书重学风气的形成 答案:A 解析:根据题目中“唐朝诗赋创作”到“宋代朝着重经义、重策论的方向”得出宋代重视录取有经邦济国才能的人才,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的确立就破除了世家大族的官场垄断、提高官员的文化和道德修养、推动了读书重学风气的形成,但与题意无关,故B、C、D三项错误。‎ ‎5.[2019·江苏南通模拟]唐初三省制下,中书省的具体工作为批答奏章和起草诏书,是决策出令的第一道程序。门下省对诏令的审议封驳,成为决策出令的又一道重要程序。门下省审复的诏令,经皇帝“画可”、加盖皇帝印玺后,再下达尚书省执行。材料反映的三省运行机制(  )‎ A.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 B.强化了尚书省的决策权 C.削弱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D.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 答案:D 解析: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官僚机构,与材料中“唐初三省制”不符,故A项错误;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对诏令的审议封驳,成为决策出令的又一道重要程序”,与材料中“尚书省执行”不符,故B项错误;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可减少政令失误,有利于决策合理化,故D项正确。‎ ‎6.《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这表明宋代(  )‎ A.重视对监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B.通判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C.地方的权力扩大威胁中央集权 D.避免了藩镇割据局面的重现 答案:A 解析:根据“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刺举以闻”等信息可知宋代赋予通判较大的权力,重视监察体系,故A项正确;通判负责监督,并非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故B项错误;在地方设通判进行监督,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藩镇割据是由于地方拥有政治经济军事等权力,材料仅从行政上削弱地方权力,无法达到避免藩镇割据局面的作用,故D项错误。‎ ‎7.[2019·江西五市八校联考]‎ 元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由此可见(  )‎ A.元行省长官的权力独大 B.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专制皇权在困局中渐衰 D.三权分立机制制约相权 答案:B 解析:元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长官的权力分散,故A项错误;元朝通过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分散行省长官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材料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也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故C项错误;行省长官权力分散,最终集权于皇帝,并非三权分立,故D项错误。‎ ‎8.明太祖曾指出:“圣人之治天下,四海之内,皆为赤子,所以广一视同仁之心。朕君主华夷,抚御之道,远迩无间”。(《明太祖实录》)明成祖朱棣也认为:“人性之善,蛮夷与中国无异……夫好善恶恶,人情所同,岂间于华夷。”(《明太宗实录》)以下对史料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古代史料中关于“夷夏之防”的记载有失公允 B.明史籍中关于民族关系缓和的记载较为真实 C.两部实录均意识到中原民族与夷族并无区别 D.明朝统治者的民族观仍需其他史料加以印证 答案:D 解析:“圣人之治天下,四海之内,皆为赤子,所以广一视同仁之心。朕君主华夷,抚御之道,远迩无间”代表明太祖的观点,不能证明其它史实的问题,故A项错误;“《明太祖实录》”不能证明“明史籍中关于民族关系缓和的记载”的真实与否,故B项错误;两部“实录”中只有太祖与太宗的观点,不能代表两本书本身的观点,故C项错误;明朝是一个漫长的封建王朝,其“明朝统治者的民族观”不能因两位皇帝的观点而以偏概全,故D项正确。‎ ‎9.[2019·吉林模拟]明朝宣德年间,内阁有了官属,“置诰敕、制敕两房,皆设中书舍人”,凡奏章和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呈交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票拟,再由司礼监将条旨呈交皇上“批红”,最后发回内阁下发各部。阁权进一步强化。英宗德宗时期,内阁票拟权逐步完善。明朝中枢机构的这些变化说明(  )‎ A.内阁具有了制度化的参与决策权 B.标志着明代宦官专权的开始 C.内阁成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工具 D.内阁制度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内阁的机构逐步完善,通过一系列制度化的规定,内阁的票拟权逐步加强,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表明宦官掌握独立的权力,故B项错误;明太祖时期已经废除丞相制度,故C项错误;D项应该出现在内阁权力达到鼎盛时期,材料缺乏依据,故D项错误。‎ ‎10.[2019·江苏南京、盐城模拟]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七载:“洪武元年,始备六尚书,皆正三品,而侍郎正四品,郎中以下品秩有差,而皆隶中书省,一仍元旧。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专擅蒙蔽诛,分其职于吏户礼兵刑工,又分大都督府为五,升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虽并称政府而名位不极,事权不专。”材料本质上说明当时(  )‎ A.丞相权力受限更多 B.政令畅通得到保证 C.六部地位显著提高 D.集权统治得到强化 答案:D 解析:“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专擅蒙蔽诛,分其职于吏户礼兵刑工,又分大都督府为五,升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虽并称政府而名位不极,事权不专”表明废丞相后,六部地位提高,本质上是君主专制的加强,故D项正确。‎ ‎11.[2019·山西晋中调研]清朝雍正帝创立秘密立储制度,由皇帝亲书立储谕旨一式两份,一份密封在锦匣内,安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皇帝自己保存。不再公开立皇太子,直到自己驾崩之后,由谁来继承皇位才真相大白。雍正就是用这种新的制度选立了乾隆皇帝。这一制度创立反映了(  )‎ A.传统宗法观念的彻底瓦解 B.贵族政治发展到了新阶段 C.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完善 D.专制皇权得到进一步强化 答案:D 解析:雍正帝创立秘密立储制度,未来的皇帝还是出自皇子,传统宗法观念依然存在,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是秘密立储制度而不是贵族政治,故B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主要说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这一制度最终的决定者只是皇帝一人,专制皇权得到进一步强化,故D项正确。‎ ‎12.[2019·广东五校联考]1776年,乾隆帝谕曰“明季诸人书集、词意抵触本朝者,如钱谦益等,均不能死节,妄肆狂狺(吠),自应查明毁弃。刘宗周、黄道周立朝守正,熊廷弼材优幹济,诸人所言,若(明政府)当时采用,败亡未必若彼其速,惟当改易字句,无庸销毁。”这体现出(  )‎ A.经济发展瓦解传统伦理 B.清政府招抚明代知识分子 C.乾隆寓褒贬宣扬忠孝义礼 D.官府罗织罪名迫害文人 答案:C 解析:乾隆强调对君主应当效忠,且当时经济发展维护传统伦理,故A项错误;乾隆认为被清朝招抚的知识分子不具备传统社会的节操和伦理,故B项错误;乾隆对明代朝政进行反思,且认为知识分子的节操尤为重要,故C项正确;乾隆对明朝“非议”的言论采取了包容的态度,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9·西安市名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面为中国古代察举制与科举制对比简表。‎ 察举制 科举制 取士方式 由地方州郡长官承担推荐之责,按科目要求向王朝贡上合乎相应标准的士人。‎ 采用招考与投考的方式,王朝设科而士人自由报名应试。‎ 取士标准 取士标准包括德行、经术、吏能、功次、文法等。‎ 以文辞和经术取士,士人之进退取决于程文之等第。‎ 入士程度 既是入仕途径,也包含了铨选、升迁,有时甚至还有考课的成分。‎ 士人在通过礼部主持的各级考试后,获得的仅仅是一个任官资格,此后须参加吏部铨选方能得官。‎ 教育背景 大量孝子、隐士、侠客、贤人、名流被举荐,并不要求一定是学校生员。‎ 士人必须为学校的生员,方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据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整理 材料二 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调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原榜维持不变,史称“南北榜之争”。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沿用。‎ ‎——摘编自林白、朱梅苏《中国科举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察举制与科举制的不同之处。(16分)‎ ‎(2)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的“南北榜之争”及其最终结果的看法。(9分)‎ 答案:‎ ‎(1)不同之处:察举制是推荐任官制度,科举制是考试任官制度;察举制选官标准多元化,科举制则较为单一;察举制入仕程序含混粗糙,科举制则相对明确规范;察举制下士人不一定出自学校,科举制下学校制与考试制相互配合。(16分)‎ ‎(2)看法:明初进士多出自南方,反映了中国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按地域分配进士名额的做法,有利于笼络北方士人,巩固明朝统治。(9分)‎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知两种选官制度的本质及实施情况。第(1)问,首先需要明确设问要求比较的是两种选官制度的不同之处,然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选官的方式、标准、程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第(2)问,实际上是考查考生对“南北榜之争”的评价,可以从南方和北方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14.[2019·燕博园高三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龙的形象变迁 ‎  刘志雄《龙与中国文化》:汉代以前的龙纹出现在祭祀的金石器皿中,“它们都不会是被祭祀的对象,祭祀对象应该是更高的神”。‎ ‎《史记》:“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 ‎  梁《高僧传》则载有释(代指佛教、僧人)昙超向龙乞雨灵验的故事。民间盛行的求雨祈龙王风俗,无疑与佛教有关。‎ ‎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史记·西门豹传》说河伯,而《楚辞》亦有河伯词,则知古祭水神曰河伯。自释氏书入,中土有龙王之说,而河伯无闻矣。”‎ ‎《宋会要辑稿》记载宋徽宗大观二年“诏天下五龙神皆封王爵,青龙神封广仁王,赤龙神封嘉泽王,黄龙神封孚应王,白龙神封义济王,黑龙神封灵泽王”。‎ ‎  施爱东《中国龙的发明》:早期的龙纹并不是帝王一家独享的掌纹,唐代一品官员穿龙服的机会比皇帝还多些。元代开始,统治者禁止下官及民众使用龙凤纹,明清两代严厉禁止下官和百姓僭用龙纹。‎ 综合所有材料内容拟定一个主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所拟主题加以论证。(12分)(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逻辑严密)‎ 答案:示例:‎ 主题:龙形象的演变与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2分)‎ 中国古代文化元素的发展得益于统治者的支持和文化的交融。例如中国龙的形象在早期的宗教神话体系,并未占据很高的地位。到佛教传入,佛经上记载的龙王与民间信仰的龙神,丰富了龙的含义。宋代龙被皇帝封为王,龙的形象地位进一步提高。(6分)‎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统治不断发展,在文化中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例如元明清时期,君权逐渐得到强化,龙的图案被皇帝垄断,成为专制皇权的象征。(4分)‎ 解析:本题以龙的形象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发展变化为线索,考查古代文化发展的特点,以及与政治经济的发展联系。首先应以龙的形象演变为线索去提炼分析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以此确定龙形象的演变与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然后再结合表格中的一些信息进行论证。如“汉代以前的龙纹出现在祭祀的金石器皿中”“与佛教有关”“五龙神皆封王爵”“严厉禁止下官和百姓僭用龙纹”,由这些可以得出古代文化与外国的交流,统治者的推崇,与政治上专制制度的适应等论证即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