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00 KB
- 2021-08-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四川省遂宁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科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商君书·画策》载:“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这说明商鞅
A.主张立法为民 B.强调有法可依
C.关注法律实施 D.重视赏罚并重
2.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衣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A.隋朝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北魏迁都洛阳后,促进了洛阳的繁荣兴盛
3.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嘎仙洞的发现,为了解鲜卑族人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有的学者结合北魏官修国史的记载,认为这是鲜卑民族起源的重要实物考古资料证明。而有的学者认为,结合这一时期各游牧民族的关系史,嘎仙洞的文物只能证明,当时北魏统治者太武帝为配合官修国史的编撰并加强统治,从而制造了嘎仙洞的材料,并发明了鲜卑人的迁徙史。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研究者分析考古材料是从自己提出的问题出发的
B.研究者认识考古材料应结合多种史料做谨慎辨析
C.不同的史学家研究相同的考古材料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D.历史学的真实性因为研究者的主观认识不同而难有定论
4.王安石变法时,青苗法规定“不愿请者,不得抑配”,“取息二三分”,以实现“取民之财,还以助民”的目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地方官往往强令民户向政府借贷,且“取息高达六分”,以致“害民如此”。对此现象最佳的理解是
A.变法只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无视民众负担
B.王安石变法的有些法令在制定时考虑不周全
C.王安石变法的主观动机与实际效果存在偏差
D.部分地方官员在实际执行时偏离了法令条文
5.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其主要历史作用是( )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B.反对天主教会的掠夺
C.有利于民族教会的发展 D.有利于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6.
梁启超在《康有为传》中写道:“戊戌维新……看其形式,则殊多缺点……看其精神,则纯以国民公利公益为主,务在养一国之才,更一国之政,采一国之意,办一国之事,盖立国之大原,于是乎在。精神既立,则形成随之而进,虽有不备,不忧其后之不改良也,此戊戌维新之真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的缺点是仅学西方一国
B.梁启超放弃君主立宪主张,主张民主共和制
C.梁启超准备掀起新文化运动,推动国民觉悟
D.梁启超肯定了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7.如表史实与结论的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梭化的诗作:“许多人卖身为奴.失去自由,我已让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
彻底剥夺了雅典贵族的政治权利
B
明治维新前,日本实行“幕藩体制”,德川幕府控制国家政权,实行“锁国”政策.
日本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C
1555年,《奥格厮堡和约》承认信仰路德教的诸侯和信仰天主教的诸侯享有同等的权利
标志着路德教获得了合法地位
D
19世纪90年代,俄国工业出现了空前的高涨,工业产值从15亿增加到30亿卢布.
标志着俄国工业化进程的开始
A.A B.B C.C D.D
8.明治维新三杰之一大久保利通认为:“大凡国之强弱,由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虽以人民之勉励工业与否为其胚胎,然寻其源头,未尝不赖政府政官诱导奖励之力。”该主张主要强调的是
A.政府引导民间投资 B.对外扩张获取原料
C.注重发展近代工业 D.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9.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
A.比较中日近代政治理念的异同 B.证明甲午战争日胜我败的历史原因
C.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 D.质疑德相俾斯麦的评价
10.颜炳罡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称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其)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他评价的是
A.新思想的萌发 B.《资政新篇》 C.百日维新 D.辛亥革命
11.在分封制下,任何一个诸侯都知道自己仅仅是周王的部下大臣,自己的领土也仅仅是国家土地的一部分,这一认知直到春秋中叶都没有大的改变。这说明分封制
A.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B.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C.进一步强化了宗法等级秩序 D.实现了拱卫周王室的目的
12.中国书法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汉字的产生时期,即汉字甲骨文时期(约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这是因为甲骨文
A.发挥了信息记录的功能 B.具备了书法的基本要素
C.给后世书体创造以借鉴 D.出现时间早于其他书体
13.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主要是酒器、乐器、礼器、兵器,对此历史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与祖先及神沟通的媒介 B.当时兵器只有青铜兵器
C.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D.商周时不存在青铜农具
14.嫡长子继承更深的含义是:从门当户对这一婚姻条件来看,正妻也基本意味着庞大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嫡长子可以名正言顺地继承父母双方的关系网,因而是诸子中社会资源最丰富的。由此可知,嫡长子继承制
A.消除了贵族阶层的政治斗争 B.保证了王权的平稳过渡
C.有利于维护家族的利益 D.稳定了奴隶社会统治秩序
15.下表内容是春秋时期关于君主的几段记述。从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春秋时期
记 述
出 处
(春秋初年)苟主社稷,国内之民其谁不为臣
《左传.庄公十四年》
(春秋初期)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
《左传.鲁隐公五年》
(春秋中期)良君将赏善而刑淫,养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如地。民奉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其可出乎
《左传.襄公十四年》
A.君民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 B.君民一体的国家观念增强
C.以民为本的意识日益浓厚 D.忠君爱国的观念不断发展
16.从春秋后期开始,齐国大夫田氏长期专擅国政。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册命田和为齐侯,田氏正式取代了姜氏在齐国的统治,史称“田氏代齐”。这表明
A.册命齐侯凸显君主的集权统治 B.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
C.周王室开始丧失天下共主地位 D.官僚政治已经取代了血缘政治
17.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的一些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墓地在墓向、墓葬形制、葬式以及殉葬习俗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这表明当时
A.墓葬制度凸显了贵族特权 B.分封体制巩固了中央集权
C.宗法制保障了政权的稳定 D.礼乐制度传播了西周文化
18.《(安徽太平)仙源东溪项氏族谱》祠规载:“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也。”由材料可以看出
A.家规也具有法律效力 B.家规与国典具有同等地位
C.“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家规、国典的核心
D.家规对维系宗族关系至关重要
19.春秋战国之际,姬姓封国晋国逐渐被异姓的韩、起魏三家新兴的大夫劳力所瓜分,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认三家为诸候,晋国灭亡“三家分晋”实质上反映了
A.异姓诸侯日益坐大 B.宗法分封制趋向瓦解
C.大夫势力左右政权 D.周王室权威得以加强
20.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的“厩苑律”有这样的规定:负责饲养耕牛的厩苑,在四月、七月、十月和正月评比耕牛。满一年,在正月举行大考核,成绩优秀者,赏赐田啬夫酒一壶,干肉十条……如果用牛耕田,牛的腰围减瘦了,每减瘦寸要对主事者处笞刑十下。材料不能说明当时
A.较为重视农耕畜力的保护 B.耕牛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C.已有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员 D.铁犁牛耕是各地主要的耕作方式
21.学者温铁军认为:在资源匮乏、总体自然条件不适宜农业生产的情况下,若没有农民的辛劳和智慧,任凭什么先进的理念和制度设计,恐怕都无法让中国养活占世界20%的庞大人口。其强调的主旨是
A.赞誉中国农民的勤劳勇敢 B.评价中央集权的制度优势
C.剖析人多地少的生产压力 D.肯定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22.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重视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 D.都主张“礼”、“法”并用
23.《管子(管子即管仲)》曰:我能毋攻人可也,不能令人毋攻我。彼求地而予之,非吾所欲也,不予而与战,必不胜也。彼以教士,我以驱众;彼以良将,我以无能,其败必覆军杀将。故曰:“兼爱之说胜,则士卒不战。”对此合理的分析是
A.代表了底层民众的利益 B.春秋时期法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
C.《管子》一书是墨家思想的源头 D.《管子》是假托管仲而作的伪书
2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反对“陪臣执国命”,曾哀叹“天下无行,多为家臣”,尽管孔子和弟子分别做过齐国、鲁国家臣。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
A.主张世卿世禄制度 B.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C.实践与思想相背离 D.对政治理想的追求
25.孟子说,舜是“东夷之人”,周文王是“西夷之人”,而他们都在“中国”(指华夏地区)行仁政,都成了圣人。孟子认为
A.以夷变夏是历史发展趋势 B.文化是区别夷夏的关键
C.施行仁政的基础在于重民 D.仁政主张源于舜和文王
26.秦代严格以律例断案,汉代以《春秋》为断案的主要依据,俗称“春秋决狱”。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汉民族文化共同体形成 D.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7.据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这说明
A.汉代官员多用秦时旧制 B.汉承秦制,全面推行郡县制
C.汉时曾推行郡县封国并存制度 D.至汉武帝时方设列侯爵位
28.下图反映了我国汉代经济发展呈现出什么特征
A.发展水平高 B.地区发展不平衡 C.农牧平分秋色 D.经济重心渐南移
29.在对待诸子之学的态度上,秦朝禁绝私学,独尊法家。而西汉前期的统治者,则对诸子之学实行兼容和开放的方针,并在政治实践中适时地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思想理论。材料主要说明
A.皇帝的态度决定了学术的命运 B.思想文化的地位取决于政治需要
C.诸子的地位影响了思想的传播 D.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变化
30.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形成了德主刑辅、先礼后刑的法律观念。东汉末年,在法律思想上出现了刑、礼比较的争论。曹操不单纯强调刑为先或礼为先,主张“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这反映了,当时
A.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 B.法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C.儒学哲学化倾向日趋明显 D.礼法并施思想有所发展
31.下图为汉武帝初年和汉宣帝末年法家或法吏与儒家或儒者出身的公卿所占可考公卿总数比重的变化情况示意图。此图可用于研究,汉代
A.非儒家各学派的消亡 B.察举制度的日益完善
C.国家教育体系的健全 D.社会主流文化的转型
32.下表所展示的是关于中国造纸术的阐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记 述
出 处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和……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约432﹣455年)
“汉兴,有纸代简。至和帝时,蔡伦工为之”
张怀瑾《书断》(约727年)
“盖纸,旧亦有之。特蔡伦善造尔,非创也”
陈樻《负暄野录》(约1210年)
A.造纸术在东汉时期得到极大发展 B.纸张在西汉已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C.纸的出现推动中国文明快速发展 D.中国传统手工造纸技术源于东汉
33.材料一 在汉代,皇帝会诏令地方对政绩突出、表率一方的地方官按时祠祭。桂阳太守许荆“为设丧纪婚姻制度,使知礼禁……桂阳人为立庙树碑”;淮平大尹侯霸,治理有能名,“临淮吏人共为立祠,四时祭焉”。政府统一祭祀五岳四渎等名山大川,各地居民祭祀当地山神、水神,华阴有太华山祠、江都有江水祠等。同时,人们为“攘除凶灾,御止疫鬼”祭祀门神,为长生拜祭西王母、司命,为祈福禄富贵祭祀灶神。每年春二月秋八月,乡村全体成员都必须参加祭祀地方保护神——社神;腊祭是“岁终大祭”,阖家大小在家长的率领下,祭祀祖先,然后依次向尊长进酒祝寿。
——摘编自贾红艳《论汉代的民间信仰》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民间信仰的特点。(8分)
材料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关注人的生命和价值尊严,强调社会中个人道德自律。对政权的迎合也表现出强烈的实践性。同时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去追求和谐社会的建立。不过也有学者指出,“儒学的人文精神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主义烙印,大大损害了儒学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苏丽娜、陈利音《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一兼议中西方法治进程中人文基础的差异》
(2)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特点及其成因。(17分)
3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述评价”。下表是与研究孔子思想有关的材料:
材料
材料
甲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
乙
“孔夫子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伏尔泰
丙
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秦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都郁做二千年偶像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孔子的。 ——毛泽东
综合三则材料,请选取孔子思想中的一个角度确定研究主题,围绕该主题对以上材料分别做出史料解释(对原材料的阐释,不表明自己观点),最终得出历史评价。
35.[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东汉时期土地兼并不断地促使大批农民破产,使其成为流离失所的流民。小农的破产,直接影响着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在东汉一代,流民也成了最尖锐的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东汉采取了一些社会改良措施以安辑流民。东汉统治者,不断地发布赐爵命令,以防止人民流亡。从历史上看,东汉是赐爵最多的朝代,而东汉的赐爵,主要是在前期进行的。刘秀在东汉王朝建立之初,放免刑徒为庶民,以争取民心,安定社会秩序。另据史书统计.从公元六六年(水平九年)到公元一〇五年(元兴元年)的四十年间,东汉政府假民公田近二十次。有大量的流民被安置在国有土地上,国家增加了收入,流民也暂时得到生产、生活的条件。在历史上,东汉一代也是赈济贫民最多的朝代,如章帝建初元年(公元七六年)诏令:“流入欲归本者,郡县其实禀令足。”尽管东汉王朝采取了一些改良措施,但是,随着田庄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小农的破产和流亡仍然是不可遏止的。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分析东汉政府“安辑流民”的原因,并归纳其主要措施。(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东汉的“安辑流民”政策。(5分)
高2020级历史学段考试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B
D
A
D
C
A
C
C
A
B
C
C
B
B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
D
D
B
D
D
C
D
D
B
D
C
B
B
D
D
A
33.(1)特点:①政府注重对民间信仰进行引导;②祭祀带有地方特色;③信仰祭祀对象多元化;④具有祈福等功利实用色彩。(8分)
(2)特点:注重人的价值和自我修养;政治实践性强;追求和谐;具有封建主义烙印;缺少对人格平等的追求。(9分)
成因:封建经济和政治的影响;传统“民本”思想的促进;儒家思想伦理文化的影响。(8分)
34.(12分)
示例一:主题:孔子的道德观。(2分)
史料解释:①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统治者的道德是引导百姓道德的风向标。(2分)
②伏尔泰认为孔子的道德是纯粹的道德,没有神秘色彩,符合理性、顺应自然。(2分)
③毛泽东认为孔子倡导的道德具有虚伪性。(2分)
历史评价: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但孔子道德经过历代学者改造是封建伦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维护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孔子道德具有普世价值,与西方的宗教神学相比具有明显进步性,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4分,必须答出中西两个角度,否则只能得2分)
示例二:主题:孔子的法治思想。(2分)
史料解释:①孔子认为执法要得当,刑罚不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2分)
②伏尔泰认为孔子对古代法律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2分)
③毛泽东认为孔子不重视法律,忽视法律的作用。(2分)
历史评价:孔子看到了的法治对社会治理的作用,但其法治思想是先礼后法;孔子的法治思想对启蒙运动传播法治思想提供了的例证。(4分)
35.(D原因:土地兼并导致大批农民破产,沦为流民;大量流民的出现影响国家的财政收人和赋役征发,并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4分)措施:赐以爵位;减轻刑罚;假民公田;予以赈济。(6分,任答三点即可)
(2)评价:东汉的“安辑流民”政策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人,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但是难以从根本上遏制土地兼并和田庄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小农的破产和流亡仍然在所难免。(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