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50 KB
  • 2021-08-31 发布

2019-2020学年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一历史 注意:本试卷共二大题,27小题。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二题均答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十二铜表法》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这主要是因为(   )‎ A. 损害了贵族的私有财产权 B. 由平民代表参与修订 C. 平民和贵族政治平等   D. 平民维护自身权利有法可依 ‎ ‎2.著名学者王亚南在分析秦王朝的各项政治制度后指出,“其中最基本的措施,则是‘天下皆为郡县,子弟无尺土之封’。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规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材料表明秦朝实施郡县制的根本目的是(    ) ‎ A. 创新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B. 加强中央集权 C. 使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  D. 打击贵族势力 ‎ ‎3.规定废除世袭贵族的垄断权利,不再以出身而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等级。各等级的政治权利依其财力之大小而定。这一改革指的是(    ) ‎ A. 梭伦改革   B. 克利斯提尼改革 ‎ C. 伯利克里改革 D. 亚里士多德改革 ‎ ‎4.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引文中“‘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   ) ‎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君主制  D. 郡县制 ‎ ‎5.罗马法是世界上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罗马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是(    )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C. 《万民法》 D. 《十二铜表法》‎ ‎6.学者余秋雨曾这样评价17—18世纪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 ‎ A. 法国共和政体  B. 英国君主立宪制 ‎ C. 美国民主共和制   D. 德国君主立宪制 ‎ ‎7.当美国国会将参众两院所通过的一项立法议案送交总统时,总统必须在10天之内做出反映:或者签署这项法案使之生效;或者否决这项法案,把它连同反对意见一起退回到国会下院。此材料表明(   ) ‎ A. 总统拥有制约国会的权力 B. 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C. 国会的立法权是形式上的 D. 总统与国会彼此制约 ‎ ‎8.如图是《大国崛起》丛书中某册的部分目录。这册书介绍的是(   ) ‎ A. 法国  B. 美国 C. 俄国 D. 日本 ‎ ‎9.鸦片战争以后,通过一系列条约,列强攫取的各种特权构成了对中国实施“准统治权”的制度。在这一系列条约制度中,有一项居于中心地位成为其他条约特权的基础。这一特权是(    ) ‎ A. 租界特权 B. 关税自主权 C. 领事裁判权 D. 最惠国待遇 ‎ ‎10.下面是中国早期的铁路工人斗争情况。这种变化可以用来表明(    ) ‎ 时间 结果 ‎1912—1920年 只是一部分人参加的斗争,大都是在被逼无奈或被教唆利用的情况下发生的,没有其他产业工人的声援 ‎1921—1923年 罢工持续时间长,牵涉方面广、斗争复杂、组织严密,斗争策略娴熟和胜利成果(经济、政治诉求)全面 A. ‎ 工人阶级逐步成为独立政治力量 B. ‎ 工人斗争由自发阶段走向自觉阶段 C. 工人阶级的民主意识在迅速提高 D.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 ‎11.20世纪前期,上海很多工厂职工热衷于自发组织兄弟会、姐妹会和关帝会等,以及加入广东帮、宁波帮和山东帮等地方帮口,希望以这些组织为靠山。这说明了,当时(   ) ‎ A. 成立共产党组织的必要性 B. 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C. 上海的阶级矛盾比较尖锐 D. 上海的社会治安比较混乱 ‎ ‎12.在全国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以代替中国传统历法,并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开始于(   ) ‎ A. 鸦片战争后 B. 辛亥革命后 C. 五四运动后   D. 新中国成立后 ‎ ‎13.法国史学家雅克·索雷曾这样评价美国的1787年宪法:“作为一批由联邦主义领袖们强加给这个国家的一次名副其实的政变,这部宪法给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带来它亟需的平衡和团结。”雅克·索雷实际上指出了美国1787年宪法(   ) ‎ A. 规定的新体制具有协调功效 B. 在制宪程序上具有非法性 C. 制宪过程就是新贵族的夺权 D. 解决了南北方分裂的隐患 ‎ ‎14.依照英国政治学家的权威性表述,英王有被咨询权、鼓励权和警告权。当政治斗争发展到引起政府危机时,英王能够充当仲裁人,起到恢复民主程序、稳定政局的作用。这意味着英国君主(   ) ‎ A. 在议会与首相之间起协调作用B. “统而不治”局面已被打破 C. 成为推动民主发展的关键人物D. 对维系政局稳定有一定作用 ‎ ‎15.英国学者贝梯•肯波尔认为:1689年至1716年是英国国王与下院“确定关系”的时期。这一时期确立的“关系”包括(   ) ‎ ‎①国王不得侵犯议会征税权 ‎②国王不得干预议会的行政权 ‎③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 ‎④未按法律程序,国王不得拘捕臣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 ‎16.在缔结《北京条约》之时,清廷“设抚夷局”掌对外交涉事宜。后因交涉日增,奕诉等于咸丰十年底奏请设立总理衙门并表示“俟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即行裁撤,仍归军机处办理,以符旧制”。这反映出(   ) ‎ A. 朝廷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B. 清政府重视维护国家主权 C. 清廷被动地适应近代外交  D. 列强暂时放缓了对华侵略 ‎ ‎1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讲到:“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作者所说的这场运动是(   ) ‎ A. 公车上书 B. 五四运动 C. 一二九运动 D. 国民革命 ‎ ‎18.“‎ 道光年间(1820~1850年)湖丝出洋,其始运至广东,其继运至上海。七里(村)所产丝尤著名,出产既富,经商上海者乃众。……镇之人业此因而起家者亦不少。”这反映了(   ) ‎ A. 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 五口通商客观上刺激了湖丝对外贸易 C. 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 D. “海禁”政策使湖丝只能经广东出口 ‎ ‎19.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这种状况的出现源于(    ) ‎ A. 五口通商改变了中国外贸布局 B. 政府放弃闭关政策 C.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D.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20.“在戊成变法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 ‎ A. 是资产阶级维新变法与革命的预演 ‎ B. 推动了中国社会政治变革进程 C. ‎ 削弱了旧的政治体制因而备受推崇 D. 为资产阶级政治运动提供准备 ‎ ‎21.据记载,在攻陷涿州前,义和团从没有对铁路、电线杆进行过专门破坏。到涿州后,为防止清军的进剿,义和团才动手破坏铁路。材料表明义和团(   ) ‎ A.随斗争形势需要从使用到排斥外来文明 B.放弃“扶清灭洋”的初衷 C.认清了清政府本质而转移斗争主要矛头 D.对清政府并未放松警惕 ‎ ‎22.某城市既是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港口,又是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窗口,还是现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这座城市是(   ) ‎ A.长沙 B.广州  C.南京 D.武汉 ‎ ‎23.马克思对某国的政治进行如下的评价“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该国是指(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 ‎24.下表为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关于各方面态度的史料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 时间 各方面态度 ‎12月13日 南京各大学校长、教授罗家伦等347人联名致电指责扣蒋行为 ‎12月13日 中共政治局会议指出:“在我们的观点,把蒋除掉,无论在哪方面都有好处。”‎ ‎12月14日 美国《纽约时报》:“蒋介石将军,虽已失去自由,但中国政局仍为彼所操持,全世界闻讯之余,皆为之震惊。”‎ A.“西安事变”激化社会矛盾 ‎ B.各方达成和平解决的一致意见 C.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 ‎ D.对蒋介石的处置受到各方关注 ‎ ‎25.一战后,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材料所说事件(   ) ‎ A.创立了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B.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基础 C.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 D.为中共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 材料: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转折时期。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前所未有的一次深刻的政治思想启蒙运动,对中国的社会变革和进步发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爆发都具有深刻的必然性和极大的偶然性,都是当时社会矛盾的必然产物。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企图借鉴西方的三权分立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孙中山提出了明确的宣传口号,虽然没有完全达到,但是也的确教育了人民的心智,解放了当时很大一部分市民阶层的思想。辛亥革命是一场和平的温和的革命,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流血冲突,较好地解决了清王室的善后工作。‎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相隔只有7年多。在这样短的时间内,中国人走过的却是一段极不平常的道路:从胜利的欢乐,到沦入一片黑暗后的失望、苦闷和沮丧,再到奋起进行新的探索,闯出一条新的路子来。在20世纪中国的历程中,这是一段不可忽视的日子。‎ ‎——摘编自胡绳武、金冲及《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性质,并指出它们爆发的“偶然性”。(10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借鉴西方政治学说的主要成果。比较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共同之处。(10分) ‎ ‎27.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30分) ‎ 材料一: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其核心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它形式上是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材料二:“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英国法律)呢?这是否在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而在罗马不会呢?”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 材料三: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材料四: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集会等自由;确立三权分立政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英、法、德、美四国的政体名称。并指出导致政体复杂局面的因素有哪些?(7分) ‎ ‎(2)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这句话的理解。(8分) ‎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同点及进步之处。 (7分) ‎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就大多数国家而言,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哪些特点。(8分) ‎ 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1- ‎--5、DBABD 6---10、BABCB 11---15、 ABADD ‎16---20、CBBAB 21---25、DBDDC ‎ ‎26.【答案】(1)性质: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反帝爱国运动。“偶然性”:辛亥革命:四川保路运动爆发,湖北新军入川,湖北防务空虚;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10分)‎ ‎(2)成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共同之处:都是社会矛盾的必然产物;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都促进了思想解放;促进了中国近代化。(任意三点)(10分)‎ ‎27.【答案】(1)英德—君主立宪法;美法---民主共和。 ‎ 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传统;阶级力量对比;资产阶级政党成熟状况。(7分)‎ ‎(2)经历了长期过程,光荣革命,结束专制;〈〈权力法案〉〉建立君主立宪;1721责任内阁;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成为主导力量。(8分) (3)同,三权分立进步,全体国民有政治权力和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7分) (4)代表民意的议会有立法权;实行民主原则;实行分权制衡;实行政党政治。(8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