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3.50 KB
- 2021-08-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西安中学高二12月月考试题
历史
一、单选题
1.《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这反映了孔子
A. 秉笔直书的勇敢精神
B. 会通古今的历史视野
C. 经世致用的修史观念
D. 高尚的学术道德修养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孔子面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局面,为维护等级秩序作《春秋》,体现了经世致用的修史观念,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孔子作《春秋》的原因和意图,不能说明孔子秉笔直书,A错误;孔子作《春秋》体现的是服务于现实的特征,没有涉及其历史视野,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孔子是否具有高尚的学术道德修养,D两项错误。
2.下面是西汉时期中央太学博士弟子人数的变化情况统计图。此图可用于研究汉代
A. 郡国教育体系的建立
B. 法家学派思想的消亡
C. 汉赋文学兴起的背景
D. 社会主流文化的转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儒学正统思想的影响。解读图示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设立太学,讲授儒家经典,自汉昭帝时代起,太学规模不断扩大,结合所学可知,这表明儒家思想的社会影响不断增强,可以用来研究汉代社会主流文化的转型,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西汉中央太学的变化,不能用来研究地方郡国教育体系的建立;B选项错误,中国古代儒家地位上升,但是法家思想并未消亡;C选项错误,中央太学博士子弟人数变化与汉赋兴起没有必然关系。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东汉时期,士人尊儒成风,高门世族累世经学,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该变化反映出
A. 门阀世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
B. 正统思想随王朝兴替而变化
C. 时代变迁影响价值观念选择
D. 佛道思想强烈冲击儒学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依据材料中东汉时期“尊儒成风”,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反映了从东汉到魏晋时期对儒学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于战乱之中,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学思想开始产生了怀疑。这说明了时代的变迁影响着价值观念的选择。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门阀士族喜好对世风的转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无法起决定作用;B选项错误,从汉朝到清朝古代中国正统思想一直是儒家思想,并没有随王朝兴替而变化;D选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佛道思想对儒学地位的冲击。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4.明清鼎革之际,学者转入对儒学典籍的辑佚和校勘,以“礼学”代“理学”,希望重塑原始儒家关于“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的礼乐秩序。这种现象
A. 助长了心学空谈心性之风
B. 体现了儒家学者的理想诉求
C. 加剧了思想专制和文字狱
D. 导致程朱理学丧失统治地位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塑原始儒家的礼乐秩序体现的是儒家学者的理想诉求,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心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重塑礼乐秩序不是思想专制,也不是文字狱,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程朱理学也是儒学,重塑原始儒家不会导致程朱理学丧失统治地位,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5.在柏拉图看来,荷马史诗以及悲剧、喜剧(即希腊文艺遗产)都是不好的,这是因为文艺只属于情欲,绝不属于理智,它不能给人真理,反而逢迎人的情欲,摧残人的理性,乃至亵渎神明,伤风败俗。这反映了古希腊
A. 道德教化问题受到了一定关注
B. 人文主义者普遍推崇理性
C. 文学家和艺术家没有社会地位
D. 社会世风日下且人情淡薄
【答案】A
【解析】
柏拉图认为文艺只属于情欲,绝不属于理智,它不能给人真理,这体现了柏拉图对道德教化问题的重视,故A项正确;“人文主义者普遍推崇理性”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并不能反映文学家和艺术家没有社会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社会世风日下且人情淡薄,故D项错误。故选A。
6.“它在一般人和虔诚信徒中唤醒了宗教,将宗教几乎逐出了政治。它的主要性质,即人类心灵的解放以及精神领域内绝对权力的废黜。”这里的“它”
A. 冲破了宗教对人的精神控制
B. 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弘扬人文主义
C. 打破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 宣扬进化论挑战基督教神学创世说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将宗教几乎逐出了政治”“人类心灵的解放以及精神领域内绝对权力的废黜”中可知,这里的它指宗教改革。根据所学,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反对罗马教廷对民众的精神束缚,故选C;AB是指文艺复兴运动,排除;D不符合“将宗教几乎逐出了政治”,排除。
7.
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 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B. 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
C 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
D. 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说明主张以人为中心,追求现世的享受和幸福,这正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一人文主义的体现,故C项正确。注意题干时间“1438年”,智者运动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开始于151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D项是启蒙运动的内容,是在17、18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8.伏尔泰认为:“在这个社会里,既无土地又无房屋的人难道也应该有选举权吗?……当黎民被容许议论(国事)的时候,一切都将毁灭。”这表明伏尔泰
A. 强调天赋人权
B. 保留社会等级
C. 主张精英政治
D. 维护私有制
【答案】C
【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伏尔泰主张不给于既无土地也无房屋的贫民选举权,这实质上说明伏尔泰主张富有阶层参政,即实行精英政治,故C项正确;材料和天赋人权相背离,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社会等级的信息,故B项错误;伏尔泰主张维护私有制,但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错误。
9.17世纪,徐光启、李之藻等人与来华传教士合作,翻译或编译欧洲科学文化著作,向中国人普及欧洲的科学理念、科学文化。晚明时期的“西学东渐”
A. 推动中国人普遍接受先进科学
B. 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方法
C. 利于中国科学文化与世界接轨
D. 开启了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答案】C
【解析】
【分析】
晚明时期中国科学家主要是从“欧洲科学文化著作、科学理念以及科学文化”传播到中国,这种方式有利于促进中国科学文化与世界接轨,故C项正确。A中的普遍说法绝对,排除;中国人的思维方法并不是因为一两本书就会改变,故B项错误;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开启是鸦片战争后林则徐和魏源的新思想萌发,故D项错误。
【详解】
10.1853年,英国作家狄更斯在《荒凉山庄》的开篇描述伦敦的雾:“烟雾从烟囱管帽降下,形成浅黑色的毛毛雨,中间带着煤灰烟尘,像成形的雪花那么大……让人觉得太阳已经死去。”这一描述反映出
A. 其文学作品具有夸张性和虚构性
B. 农业文明下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
C. 工业化中环境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D. 科技发明与环境污染的对抗与冲突
【答案】C
【解析】
【详解】“烟囱管帽”象征着工业化,体现了经济的发展,而“形成浅黑色的毛毛雨,中间带着煤灰烟尘……让人觉得太阳己经死去”说明当时环境污染严重。这主要是因为工业革命以煤为燃料造成了环境污染。要改变这种状况,要以立法来解决,故C项正确;当时的文艺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故不选A项;由烟囱可知这是在工业文明下,故不选B;D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11.近年来,基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国粹之美”的精神主旨,京剧逐步走进中小学校园。京剧的产生
A. 源于元杂剧的直接发展
B. 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
C. 满足市民阶层文化需求
D. 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主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徽州商人富甲一方,商业的成功引发了文化消费欲望的高涨,京剧的出现符合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群体扩大的需要,故C项正确。A项,京剧是在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的形势下形成的一个新剧种,排除。B项,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排除。D项,明清时期理学思想仍是传统文化的主流,排除。
12.学者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二战后的各国出现了文学流派‘愤怒的青年’,随后,在美国出现了‘垮掉的一代文学’”。这些文学流派
A. 重点批判工业化带来的危害 B. 反映青年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C. 弥漫着反社会反传统色彩 D. 体现二战后社会矛盾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二战以后出现的文学艺术,从材料中看出来是现代主义文学,它们对于当时西方社会的种种现象感到不满,进而进行批判,表现出反社会,反传统的色彩。答案为C;重点批判工业化带来的危害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不符合题意,A错误;反映青年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体现不出材料中“愤怒的青年”和“垮掉的一代”的特点。排除B;二战后社会矛盾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现代主义文学,要求学生结合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特征和艺术特点来分析。
13.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 "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 "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 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在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为了适应工业化的需求,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力度,促进了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故选A。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是在1964年,第一颗导弹试验成功是在1966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排除B;文革期间科技仍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如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排除C;籼型杂交水稻是在1973年培育成功,排除D。
14. 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1956年。颁布于1936年的是
A. 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B. 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C. 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D. 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由“多讲本朝仁政”可以判断是1904年清政府的历史教育目标,故A项错误。“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典型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是建国后1956年的历史教育目标,故B项错误。由“与民国建立之本”可以判断是1912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历史教育目标,故C项错误。由“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可以判断是1936年中华民国的历史教育目标,故D项正确。
15.1866年郭嵩焘奏称:“夫将欲使中国火轮船与洋人争胜,徒恃官置之一二船无当也。使商民皆得置造火轮船,能与洋人分利,即能与争胜无疑矣。”这一认识
A. 表明洋务思想有新发展
B. 反映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
C. 加快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 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题干中“商民皆得置造火轮洋人之利,能与洋人分利,即能与争胜无疑矣”可知郭嵩焘认可商民可以制造火轮与洋人分利,进行商战,可见其思想有新的发展,符合题意的是A项,题干中没有涉及到“政治主张”,排除B项,CD项在题干中没有反映。
16.从1895—1898年,据初步统计,中国约有76个学会组织。一般而言,学会这种组织并不需要相当的人力与物力才能实现,它只要一群知识分子有此意愿就可以成立,当时知识分子集会讲学论政的意愿是很普遍的。这表明当时的学会
A. 建立成本低因而组织成分复杂
B. 具备早期政党组织的某些特征
C. 受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而出现
D. 有利于西方新思想的传播扩散
【答案】D
【解析】
材料并不能体现当时学会的组织成分复杂,故A错误;政党是以参与或夺取政权为目标,具有统一的纲领和组织、统一的领袖,学会并不具备政党的特征,故B错误;当时处于维新变法时期,三民主义思想并未形成,故C错误;学会知识分子集会讲学论政,这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故D正确。故选D。
17.有不少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均为清政府的自救运动。上述历史事件的共同点是( )
A. 自救未成却促进社会进步
B. 均主张“中体西用”
C. 以政治制度的改革为核心
D. 未能触及政治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都没有挽救清政府的命运,但是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中国近代化,促进了社会进步,故A项正确;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故B项错误;戊戌变法以政治制度的改革为核心,故C项错误;戊戌变法、预备立宪触及到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
18. 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A. 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 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C. 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D. 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答案】D
【解析】
近代前期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所以要摆脱这一地位需要反封建和反侵略,只有完成这两个任务,才可以改变现状,而反封建是为了实现国家的近代化,反侵略则是为争取民族独立,故选D;A不符合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的要求,B不符合近代化的要求,C则不符合洋务运动与维新思想,故排除ABC。
19.1896年以前出版的300部西学科技译著中,仅有38部由中国学者独立翻译;到了辛亥革命时期出版的481部西学科技译著中,中国学者独立翻译数量达到了415部。此时,中国还出现了上海科学仪器馆等许多科学团体,科学传播达到新的规模,传播的途径更宽阔、内容更丰富。这主要体现了
A. 国人掌握西方科技著作翻译主导权
B. 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用西学取代中学
C. 资产阶级维新派积极传播民主思想
D. 科学传播的途径多样化及内容丰富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译书和科学团体等内容可知材料体现了科学传播的途径多样化及内容丰富化,正确答案为D;国人掌握西方科技著作翻译主导权说法错误,排除A;材料中并未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用西学取代中学,排除B;材料中并未体现资产阶级维新派积极传播民主思想,排除C。
20.
1904年清廷颁布了《奏定商会简明章程》,向全国商人发出建立商会的号召。在随后的几年里,全国商会和分会发展到800个,全国商会联合会也随之成立。近代商会的发展
A. 促成与外国商战思想的出现
B. 有利于推动民主革命进程
C. 标志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 得益于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答案】B
【解析】
“全国商会和分会发展到800 个,全国商会联合会也随之成立”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进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有利于民主革命的发展,B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和外国商战信息,A错误;C是戊戌变法运动;材料中原因属于清政府措施,D错误。
21.近代在华西方传教士译介西学时,在译序或文前,常以较大的篇幅和尖锐犀利的语言指陈中国社会存在的重重危机和症结所在。该做法
A. 意在减少西学传播的阻力
B. 旨在增强国人民族危机感
C. 利于淡化中西文化的差异
D. 必然遭到国人的极力排斥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常以较大的篇幅和尖锐犀利的语言指成中国社会存在的严重危机和症结所在”可知,西方传教士这样的做法意在警醒中国民众,促使他们接受包括基督教在内的西学,故材料中传教士的做法有利于减少西学传播的阻力,故A项正确。增强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感并非西方传教士的主要目的,故B项排除;材料中传教士的做法旨在加速西学传播,不能体现出中西文化差异的淡化,故C项排除;材料中传教士的做法有可能遭到国内反对,但D项“必然”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22.1917年,陈独秀说:“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A. 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反思
B. 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
C. 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
D. 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可知体现的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B选项符合题意。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反思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对未来中国社会的构想,C选项排除。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23.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思想理论界出现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和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论战围绕“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历史上是否经过奴隶制社会、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及特征等问题进行。这一论战表明
A.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B. 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C. “双百”方针得到贯彻
D.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答案】B
【解析】
【详解】“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当时国共对峙,阶级矛盾尖锐,而论战焦点(中国社会阶段)是阶级斗争是否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可见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故B符合题意;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与题干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故CD时间不符,故CD不符合题意。
24.1915~1918年间,《新青年》杂志中“革命”一词的出现频度为0.78%。1923~1926年间,《新青年》杂志共发表各类文章128篇,平均每篇出现“革命”一词多达25次以上。这主要反映了
A. 救国主流思想的变化
B.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 新文化运动影响减弱
D.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和国民党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1926年开始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开始,据此依据材料“1923—1926年间,《新青年》杂志共发表各类文章128篇,平均每篇出现‘革命’一词多达25次以上”可知救国主流思想的变化,A正确;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在1924年,与题干时间信息“1923—1926”不完全吻合,故排除B;题干主旨与新文化运动关系不大,故排除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出现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D不正确。
25.“这场运动是为挽救民主共和制度而开展的启蒙,是为告别中世纪而进行的思想革命……任何国家要走出中世纪都必须经历这一场思想革命,重演西方的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这场运动”
A.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 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 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内容
【详解】
试题分析:从材料“告别中世纪的思想革命”可以看出,这是问的新文化运动中的反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内容,故选B。AD项是辛亥革命的功绩,C是五四运动的影响。
26.1923年,孙中山说:“十年来党务不能尽量发展,观之俄国,吾人殊有愧色!俄国革命六年,其成绩即如此伟大;吾国革命十二年,成绩无甚可述。故此后欲以党治国,应效法俄人。”这反映了孙中山
A. 已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B. 有意学习苏俄政治制度
C. 希望与共产党建立合作 D. 革命思想有了较大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俄国革命六年,其成绩即如此伟大;吾国革命十二年,成绩无甚可述。故此后欲以党治国,应效法俄人”可知孙中山认为俄国六年就成功,而中国革命十二年没有成功,应该学习俄国那样用布尔什维克党来领导革命,故希望与共产党建立合作,答案为C;孙中山始终没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A错误;材料讲述要学习俄国革命,而不是政治制度,B错误;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革命思想没有较大变化,D错误。
27.史学界一般认为,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三民主义这个纲领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关注民生,并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但其“民生”、“民本”主张依然带有“空想”色彩。“空想”主要是因为
A. 基本上不变更土地所有性质
B. 根本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C. 注重政党建设忽视民生问题
D. 缺乏实现国富民强的具体举措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局限性。孙中山民生思想中的“平均地权”并未涉及改变土地所有性质,因此无法根本上改变农民被剥削的地位,也无法根本解决农民问题,因此具有“空想”色彩,故A项正确;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利益而非地主阶级,故B项错误;孙中山的民生主张带有“空想”色彩,不是因为孙中山不重视民生,而是民生主义本身具有局限性,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故C项错误;民生主义也有具体的措施,只是它没有真正满足农民要求,所以得不到广大农民响应,故D项错误。
28.“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为避免中国出现类似问题,孙中山先生提出了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孙中山看到西方国家贫富差距悬殊过大,为此他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故C项符合题意。A项,民族主义旨在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排除。
B项,民权主义旨在推翻专制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排除。D项,民主主义并非孙中山思想,排除。
29.20世纪40年代后期,解放区报纸上多次出现农民在集市争相购买毛泽东像的报道。与此同时,无论民间集市还是社会机构,都开始大量印制毛泽东像。毛泽东像在此时的畅销
A. 强化了农民阶级的道路认同
B. 促进了土地改革的全面推广
C. 实现了理论宣传的形式创新
D. 导致了左倾路线的全面实施
【答案】A
【解析】
【详解】毛泽东像的畅销反映了农民对毛泽东的认可和对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认同,故选A项;毛泽东像的畅销不能体现对土地改革的促进,故排除B项;毛泽东像的畅销是农民对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可,不是中共的理论宣传,故排除C项;导致左倾路线全面实施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实际,故排除D项。
30.1957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作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
A. 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B. 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统一战线
C. 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D. 完善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已基本完成,中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1957年已经不是过渡时期了,故A错误。毛泽东的这一区分主要着眼于国内建设环境。与建设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无关,故B错误。 毛泽东于1957年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第一次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命题,这就有利于团结社会各阶层分子、调动一切积极有利的因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故C正确。 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与完善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无关,故D项错误。
31.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这里的“新的内容”
A. 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B. 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准备
C. 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D. 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指的是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成熟,而成熟的标志就是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论,这“新的内容”自然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组成部分,故A项正确;B属于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而毛泽东精神领导权的确定是在遵义会议至七大期间的事情,故B项错误; C是建国之后的内容,排除;D是在苏维埃时期毛泽东就已经明确和完整阐述过了,明显不属于“新内容”,排除。
32.下面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撰写的一本著作的目录,这本著作的名称是
(1)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
(2)割据地区现势
(3)军事一些问题
(4)土地一些问题
(5)党的组织问题
(6)革命性质问题
(7)割据地区问题
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 《井冈山的斗争》
D.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毛泽东思想的了解。“湘赣边界的割据”是解题的关键。1927年初,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强调了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此时正处于国民革命国共合作时期,并无“割据”一说,故A项错误。国民革命失败后,1927年9
月毛泽东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队伍到达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斗争》就是这一时期发表的,文章强调把立足点从城市转入农村,发动和依靠农民群众,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土地革命战争等,其内容与题干中的目录信息相符合。故C项正确。《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皆发表于抗日战争时期,主要是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故C、D项错误。
33.1979年3月,邓小平在政治局会议上说:“我同外国人谈话,用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式的现代化。到本世纪末,我们大概只能达到发达国家七十年代的水平,人均收入不可能很高。”邓小平的言论
A. 加快了我国迈向科学发展之路的步伐
B. 表明我国正式确立了现代化发展蓝图
C. 坚定了中央全面推行城市改革的决心
D. 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走向成熟
【答案】A
【解析】
根据“1979年3月”“中国式的现代化。到本世纪末,我们大概只能达到发达国家七十年代的水平”,结合所学,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A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现代化发展蓝图,B错误;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C不符合题意;材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走向成熟无关,排除D。
34.有学者认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巨大空间,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座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这主要是基于南方谈话
A. 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 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C. 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 总结了前一阶段改革开放的成就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遇到发展瓶颈,在姓资姓社问题上继续给予理论上的指导突破,南巡讲话正是在理论方面给予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市场与计划关系问题,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故B
项正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中共十四大确立,故A项错误;南巡讲话主要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故C项错误;南巡讲话在总结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突破,故D项错误。
35.学者郑水年说:“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使改革领导者尤其是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改革是何等该要和迫切。当许多人将共产主义的崩溃归之于西方的努力时,邓小平指出国内因素才是根本原因。”鉴于此,邓小平
A. 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 决定把改革的重心转向国有企业
C. 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
D. 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指20世纪80、90年代的苏东剧变,这些国家纷纷由社会主义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排除A;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由此全面展开,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排除B;1982年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除D。
二、材料解析题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吾国数千年前,孔子有言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之理想世界,真能实现,然后不见可欲,则民不争,甲兵亦可以不用矣。今日惟俄罗斯新创设之政府,颇与此相似。
——《孙中山全集》第6卷
材料二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格义”就是用比较和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和理解跨文化背景的哲学概念。)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先进中国人开始了“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的漫长历程,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他们的探索活动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阐述核心观点,为此孙中山进行了怎样的理论创新?
(2)材料二认为“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分别出现了怎样的文化倾向?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先进中国人“吸收外国进步文化”的特点。
【答案】(1)观点: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与苏俄社会制度基本一致。创新:提出新三民主义。
(2)五四以前,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如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康有为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其变法政治理论。五四以后,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如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3)特点:由最初排斥到逐步接受甚至全盘西化;经历了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的历程;与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紧紧相连。
【解析】
【详解】(1)由材料中孙中山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今日惟俄罗斯新创设之政府,颇与此相似”可知,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与苏俄社会制度基本一致。结合所学知识,孙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2)由材料“由‘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和“‘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可得出:“五四”以前,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结合所学知识,能够体现“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如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体现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如康有为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其变法政治理论。而“五四”以后,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如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3)结合所学,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由“西学东渐”到学习西方的器物,再到学习西方的制度,最后学习西方的思想。由此可知,学习西方的过程由最初排斥,到逐步接受,甚至全盘西化;先后经历了学习西方先进器物、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的历程。并且与与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紧紧相连。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理性与自由”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1
论题:理性是实现自由的工具。
阐述:在自然科学方面,17世纪“科学革命”。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形成经典力学体系。18世纪后期的第一次科技革命, 蒸汽机的改进、 火车、 轮船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和 19世纪后期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展开,电能的广泛运用,加之电动机、内燃机、汽车、飞机等新发明的相继问世, 既展示了人类运用理性掌握机械原理的实用性, 证明了理性的伟大, 也表明人类在自然面前获得了空前的行动自由。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 人们将理性用以探索人类社会问题。托马斯·霍布斯提出了社会契约思想, 洛克进一步提出了分权思想;l 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出了未来国家组织形态。19世纪里,英国、俄国、美国、日本、德意志、意大利、法国等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相继发生,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宗教神权对人的奴役和封建王权对人的专制大为减轻, 人类获得了相较以往更大的自由。
示例2
论题:人类凭借着理性和技术控制了自然,却反而被技术所奴役。
阐述:在自然科学领域,一方面,人类通过运用理性和科技成功地实现对人自身各方面生理机能的巨大突破,获得了空前的白由,但与此同时,常见的交通事故和工厂爆炸等安全生产事故等,也在无情地吞噬着人的生命。不仅如此,企业和工厂中的人们从早到晚不断重复着枯操机械的生产工作,沦为机器和现代工业化大生产的奴隶。
在社会领域,一方面,人们获得了更大的思想、言论和行动的自由,但与此同时,
两次世界大战由于现代科技的参与而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很多人沦为战争机器, 失去了自由甚至是生命。 而现代管理科学的空前发展以及管理的精细化,使得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处处感受到制度的强制力,在一个高度组织化和结构化的社会里,人变成了这个由各种制度和规则组装成的 “社会机器” 中的一个小部件, 随着社会机器的运转而运转,人似乎成为没有个性、 没有自我、没有自由的人。
示例3
论题:崇尚理性、追求自由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进步。
阐述:17到20世纪杰出的自然科学成就彰显了人类理性的探索和对理性、自由的开拓,克服了人类自身在自然界中的不自由状态。
1687年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开拓了人类观察、研究世界的全新视角。
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论、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等,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子生物进化论,冲击着基督教上帝造人说,进一步确立人的中心地位,帮助人类摆脱几千年来神学统治人类精神世界的局面。
总之,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理性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性而获得更大自由的历史。
示例4
论题:崇尚理性、追求自由作为人文主义的基本原则成为近代西方社会普通认同的价值观。
阐述: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们一方面批判旧社会、旧制度、旧思想,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另一方面设计、构想理想的人类社会,为此伏尔泰提出了“天赋人权”学说、孟德斯鸠提出了“分权与制衡” 学说、卢梭提出了“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论证了自由、平等、安全,从人权、国家(政府)等层面描绘了一个“理性王国”的蓝图。
启蒙学说由西欧传遍全世界,不仅推动了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影响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和发展,并使得崇尚理性和追求自由成为了人文主义的基本原则和西方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
示例5
论题:人文主义蕴含的理性与自由的崇尚和追求使人从神权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阐述: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再度确立人的地位,肯定人性。思想家们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宗教改革运动中, 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教派。 新教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把从天主教会“神学” 统治下解放出, 理性和自由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基于对理性的探索、开拓,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进化论打破了神学的禁锢,把人们从基督教“原罪”说里解放出来。
示例6
论题:近代西方对理性和自由的崇尚、追求使人从王权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阐述: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以人自己的“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理性”成为启蒙运动的核心。他们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进而提出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社会契约” 等一系列学说,勾划一个“理性王国”的美妙蓝图。
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相继爆发,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推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原来王权下的 “臣民”转变为公民,封建王权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人类获得了相较以往更大的自由。
示例7
论题:人类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理性推动科技创新,一次又一次摆脱自然界的束缚而获得越来越大的自由空间。
阐述:第一次科技革命时期, 众多科技发明创造使人类逐步摆脱对自然界的依赖,进而获得了广泛的自由空间。l785年,瓦特研制成改良蒸汽机,使人类社会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推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人们出行自由度大大增加。
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电能实现了从人类无法把握到走进千家万户给人类生活带来光明和便利的飞跃,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再一次证明了理性的伟大。而包括电动机、内燃机、汽车、飞机等新发明的相继问世,人类在自然面前更进一步解放了自己, 获得了空前的行动自由。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的世界史的史料,围绕“理想与自由”,根据材料“从17世纪到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思想解放”就是追求理性的过程,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克服自身在自然界中不自由的状态,思想解放运动克服自身在社会中不自由的状态,得出理性是实现自由的工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