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9.76 KB
- 2021-08-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慈溪中学 2020 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 2)
历史
本卷 总分 70 分,时间: 60 分钟
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
1. 有学者认为:“既然周王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当时人便
称宗族为‘家’, 意味与‘国’相对立的团体, 因而宗族成员常常只知效忠于‘家’, 而不知效忠于‘国’。 ”
该学者的认识反映了西周时期
A.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B. 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
C. 分封制不利于稳定政治局势
D.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 D
【解析】
材料显示出,人民只知爱家不知爱国,体现出了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选 D;材料与神权
与王权密切结合无关,排除 A;B 项说法有误;分封制不利于稳定政治局势说法错误,排除 C。
2. 据古罗马学者记载, “中国产丝, 织成锦绣文绮、 运至罗马⋯⋯裁成衣服, 光辉夺目, 人工巧妙达到极点。 ”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 汉代纺织技术发达,产品远销地中海地区
B. 绒棉、织金绒、天鹅绒等纺织品流行
C. 唐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输至欧洲
D. 黄道婆改进织造技术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 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中国产丝, 织成锦绣文绮、 运至罗马⋯⋯
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说明汉代纺织技术发达,产品远销地中海地区。故选 A。汉代和古
罗马时代相同,但汉代没有绒棉,唐代和元代时代不符,排除 BCD。
【名师点睛】要善于挖掘隐含条件。汉代时期,东西方两大帝国—古罗马帝国和汉帝国并峙。所以从古罗马一
般要联系到中国的汉朝。所以在审题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纺织业
3. 下图是中国古代的文人画。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该画艺术形式特点的是
A. 强调个性表现
B. 追求抒情写意
C. 融多种艺术为一体
D. 须逼真摹写自然景物
【答案】 D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文人画称做“士大夫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化现象,在中国绘画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文人画,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画师的绘画,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
书法、 绘画、 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 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排除 ABC。“须逼真摹写自然景物”
并非文人画的特点,故选 D。
4. 唐朝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它是
A. 耦犁
B. 曲柄锄
C. 曲辕犁
D. 翻车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
浅,故 C项正确;耦犁出现在东汉,故 A 项排除;曲柄锄出现在汉代,故 B 项排除;翻车是灌溉工具,故 D项
排除。
点睛:“唐朝”“改变牵引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5. 有人评论一位古代文学家的词作:“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
下列人物,符合这一评论的是
A. 李白
B. 柳永
C. 李清照
D. 辛弃疾
【答案】 D
【解析】
“慷慨纵横”等字眼体现的是宋词的豪放派,而辛弃疾属于豪放派,选 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李白的是诗不
是词,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柳永是婉约派,选项 B不符合题意,排除;李清照也属于婉约派,选项 C不
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
6. “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语出一位著名思想家。他
生活在( )
A. 北宋 B. 南宋 C. 明代 D. 清代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的意思是“现在我说的知行合一,正是要对症下药,并非我凭空捏造。知行本体原本如此。”
这是明朝王阳明先生《传习录》所说的,故答案选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 ?王阳明的思想
【名师点睛】王守仁心学 :
(1)产生背景:
①明中期,程朱理学已经成为人们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逐渐失去了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
②明中期,社会学术流弊、道德沦丧、社会动荡。
③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2)内容:
①世界观——致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②方法论——致良知,克服私欲,恢复良知。
③理就是儒家道德伦理、三纲五常。
(3)意义:强调自我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场。
7. 中国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下
列思潮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三民主义”
②“师夷长技以自强”
③“师夷长技以制夷”
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A. ②③①④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④①
D. ④③①②
【答案】 C
【解析】
是孙中山的思想出现于 20 世纪初;②是洋务派的观点出现于 19 世纪 60-70 年代;③是魏源的观点出现于鸦片
战争之后;④是严复的观点出现于 19 世纪末;顺序排列为③②④①,故答案选 C。
点睛:总结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①从主体上看,从地主阶级到资产阶级。②从内容上看,从学习技术
发展到学习制度、观念。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③从目的上看:学习西方以救亡图存。
④从过程上看:发展变化速度快,斗争激烈。⑤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例如林
则徐等萌发新思想、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
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8. 晚清某官员在奏折中论及一场战争时指出,“往岁英法犯阕,不过赔千余万两,添设通商口岸二三处而已,
未闻割地以求成也,今倭一海岛小国,以中国之全力受困东隅,国将何以为国?”这场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今倭一海岛小国,以中国之全力受困东隅,国将何以为国?”可知输给东洋岛国,赔款,割地,可知
是甲午中日战争,材料与其他战争无关,故选 C。
9.1872 年,广东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该厂
的创办反映出
A. 洋务企业在困境中转型
B. 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
C. 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到来
D. 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一种途径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给出的时间是 1872 年,这个时期不是短暂的春天, 排除 C选项。
这个时期也不是民族工业初步发展阶段,排除 B 选项。 A 选项错在他不是介绍洋务派人物,而是海外的留学生
回国创办实业,所以选择 D选项。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兴起
10.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 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在一次会战中, 国民革命第十八集团军某部取得了全面抗
战以来的首次大捷。这次会战是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枣宜会战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八路军 115 师取得了平型关
大捷,这是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故 B 项正确; AC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太原会战
11. 某国际会议最后宣言规定: “每个与会国家在对柬埔寨、 老挝和越南三国的关系上, 保证尊重上述各国的主
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并对其内政不予任何干涉。”最终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
争。这次会议是
A. 开罗会议
B. 雅尔塔会议
C. 日内瓦会议
D. 万隆会议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日内瓦会议解决了印度支那问题,为亚洲和平奠定了基础,故选 C;开罗会议是二战议题,雅
尔塔会议确立了战后体系,万隆会议则是亚洲发展问题,皆可排除。
12.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说: “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 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
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这表明当时
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①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②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之间的矛盾
③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④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八大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③④正确,故选 D。
13.2017 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获得丰收。追溯历史,袁
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是在
A. 20 世纪 60 年代
B. 20 世纪 70 年代
C. 20 世纪 80 年代
D. 20 世纪 90 年代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 1972 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故在 20 世纪 70 年代,故选 B。
14.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 B
【解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故 B正确; A、 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名师点睛】
联系所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回答即可。
15. 下列漫画表现了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A.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D. 改革开放的成效
【答案】 D
【解析】
【详解】漫画图一反映了计划经济下物质供应紧张,而漫画图二则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物资的充足,这
一变化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 1956 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排除 A;1958 年“大跃进”运动开展, 排除 B;1976
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排除 C;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成就,故
选 D。
16.20 世纪末,中国的传统服饰连同印花棉布、古典丝绸又在国际时装舞台上活跃起来,掀起了一股股各具特
色的“中国风”。时装“中国风”的出现反映了
①归真返璞的文化现象
②经济全球化的加强
③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④服饰深受政治生活的影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详解】印花棉布、古典丝绸都是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的一部分,它们在当代的再度流行体现了归真返璞的文
化现象,故①项正确。中国服饰在国际舞台上掀起“中国风”,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文化的渗透和交
融,故②项正确。中国服饰的流行,根本上依托的还是中国国家实力的显著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话语权的
增强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基础, 故③项正确。 材料体现不出政治生活对服饰本身的影响, 故④错误。 故
选①②③组合,故排除 BCD,选 A。
17.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记载,陪审员每日 3 个奥波尔;九个执政官一天的薪金为 4 个奥波尔。五百人议事
会成员一天可得到薪金 5 个奥波尔。城邦也给那些驻扎在萨摩斯等地的公职人员支薪,作为其生活费用。上述
记载的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
A. 梭伦改革时期
B. 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
C. 希波战争时期
D. 伯里克利执政时期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可知,在雅典开始实行津贴制度,结合所学,伯里克利改革开始实行,故选 D;其他选项皆可排除。
18. 史载,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城内大约有 4.5 万名成年男性公民, 5 万名外邦人,还有大约 10 万名奴隶,
妇女和儿童也有 10 万人。这种情况说明雅典的民主政治
A. 受到了工商业繁荣的影响
B.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C. 在参政方式上存在多样化
D. 在实施范围上存在明显局限
【答案】 D
【解析】
从所给材料看,成年男性公民所占居民人数比例相对不高,外邦人、奴隶、妇女和儿童没有公民权,也就说明
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实施范围上存在明显局限,因此答案为 D。A、B、C项在所给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
19. 下列有关罗马人的法律,只限于法律观念层面的是
A. 自然法
B. 公民法
C. 《十二铜表法》
D. 万民法
【答案】 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然法是一种理论、一种观念,故 A项正确;公民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文件,不是
观念,故 B 项错误; 《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不是法律观念,故 C项错误;万民法是罗马帝国
时期的了法律文件,不是观念,故 D项错误。
20. “(在英国) 议会缔造了一个国王⋯⋯议会和国王的关系就完全反转了⋯⋯从此, 英国不再发生革命, 和平
与渐进成了社会变革的手段。”这一现象始于
A. “光荣革命”
B. 《权利法案》颁布
C. 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D. 1832 年议会改革
【答案】 A
【解析】
据“议会缔造了一个国王⋯⋯议会和国王的关系就完全反转了⋯⋯从此,英国不再发生革命,和平与渐进成了
社会变革的手段”结合所学可知, 是对 《权利法案》 颁布的描述, 1688 年“光荣革命”, 议会战胜了王权, 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 《权利法案》 以限制国王权力, 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起来, 议会高于王权始于“光荣革命”,
A 正确, B错误; 1721 年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1832 年议会改革,时间都在光荣革命后,排除 CD。
21. 新力量和新学说已经兴起,向 19 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
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下列属于“大炮”产生的条件有
①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②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
③工业革命的发展
④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③
【答案】 B
【解析】
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知识点。 “向 19 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表明工业革命后, 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暴露。
根据“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可知小排炮是乌托
邦式的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者的学说,那么大排炮是由小排炮发展而来,是大排炮的进一步发展,可知大
排炮是马克思主义。那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有:思想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
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阶级条件工人阶级的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经济条件: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努力的工作。综上可知答案选 B。
22. 下表所列数字的变化,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英国棉纺织业动力织布机台数变化表(单位:万台)
A. 改变了世界格局
B. 密切了国际交流
C. 完成了城市化进程
D.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答案】 D
【解析】
【详解】图表数据反映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动力织布机数量不断攀升,说明英国纺织业逐步采用机械
化生产,体现了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故选 D;材料没有反映世界格局的变化,排除 A;材料无关
国际交流的信息,排除 B;材料无关城市化的信息,排除 C。
23. 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从而引起了“商业革命”。“商业革命”的表现包括
①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等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②为控制国内外贸易,英法荷等国建立了特权贸易公司
③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
④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是价格革命的内涵,排除②,商业革命引起商路中心转
移,商品种类的增加,以后贸易范围的扩大,选择 C正确。
24. 借助立法手段, 调节劳资关系是罗斯福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 下列法案明确对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作出
规定的有
①《全国工业复兴法》
②《社会保险法》
③《全国劳工关系法》
④《公平劳动标准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国工业复兴法》有国家干预,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的内容; 《全国劳工关系法》明显
是关于劳工立法的; 《社会保险法》是关于社会保障的,不符合题意;故选 C项;排除其他选项。
25. 两极格局终结后,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下列相关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的签订
②欧元正式启用
③欧元进入流通领域
④欧洲联盟成立
A. ①④③②
B. ①④②③
C. ④①③②
D. ②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是 1993 年;②是 1999 年;③是 2002 年,④是 1993 年,选择 B符合题意。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 年,蔡元培做了北京大学校长,认为无论任何学派苟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悉听其自由发
展。对于教员,一以学诣为主,讲授以不背思想自由为界限。对于学生,破除其做官发财思想,及专己守残陋
风,扩大治学范围,了解科学的重要,以祛偏狭之见。他对陈独秀早表钦佩,近又读过一年来的《新青年》 ,益
觉陈的见解多和他相合,遂聘为文科学长,共商整顿大学办法,罗致优良的教师,一向以腐败闻的北京大学,
气象大变,面目一新,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
——据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整理
材料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入中国,给正在寻求解放道路的中国人民提供了思想武
器,也为新文化运动增添了新的内容。北京大学成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中心,一支以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
想的知识分子和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文化新军开始组成。
——引自张申府《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的回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北京大学成为“大本营”的原因并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
(2)列举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为宣传“新的内容”所发表的重要文章。 综合上述材料, 概括北京大学在推动新
文化运动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 (1)演变: ①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各种思想流派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 出现了“百
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是重要思想流派之一;②汉武帝即位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逐渐成为中国
传统文化的主流;③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④两宋时期,
程朱理学形成,它在吸收佛道思想的基础之上深化了儒学,南宋之后,程朱理学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
学;⑤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继承了儒家思想,以个性解放为核心,批判宋明理学,倡导求是精神,开创
思想活跃的新局面。
(2)解释: ①小说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 ②小说影响力超过儒释道三教; ③通俗易懂的小说适应了市民的需要。
【解析】
(1)结合所学可知北京大学成为“大本营”的原因包括 《新青年》 由上海迁到北京; 蔡元培就任校长, 实行“兼
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到北京大学任教;第二小问,两面旗帜:
民主、科学。
(2)结合所学可知列举: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作用:北京
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十月革命胜利后成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中心;形成了一支文化新军。
27. 大国崛起和大国纷争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6 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 1787 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
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 1763—1790)》
材料二:苏俄紧邻东欧的西部边界缺乏天然的防守地势,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入侵都畅通无阻。因此,斯
大林认为东欧国家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保证亲苏,保证苏联的安全。他坦率地告诉美国人:“这些国
家中任何一个自由选举产生的政府产生的政府都是反苏的,我们不能允许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须课程专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 1787 年宪法在内容上如何体现“保持自由”并“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
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指出 1946 年到 1947 年间西方世界对斯大林态
度作出反应的具体史实?
【答案】 (1)宪法以制约与平衡的原则构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结构(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
会,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 ;总统和议员都由选民选举产生,并实行任期制。
(2)原因:① 二战后期,雅尔搭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制,它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
的基本轮廓。 ② 二战后, 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③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
义强国, 力图领导世界; ④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加之苏联出于民族利己主义考虑,
极力在欧洲扩张自己的势力 ) 。
反应: 1946 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1947 年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解析】
(1)依据 1787 年宪法中权力分配原则以及总统和议员选举方式回答。
( 2)第一小问从雅尔塔体制、 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和苏联对抗角度回答; 第二小问从铁幕演说和政治和
经济回答。
点睛:背景类非选择题解题技巧:此类材料题只要抓住题干中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从背景或者原因角度思考作
答即可。
1. 读题 : 对题目要全读、细读 , 领会题意。
2. 审题 : 审准与课本知识的关系 , 诱发联想 , 启迪思路。问答题的内容大多数依托课文 , 因此课本上有关的“蛛丝
马迹”往往会是解题的重要依据。 考生应尽可能把题目与课本知识对照 , 找出内在联系 , 诱发联想 , 启迪思路知识
定位准确 , 审题定位这一步方告结束。
3. 答题 : 要求语言准确”“逻辑严谨”以体现科学性、 准确性、 严谨性。 此外 , 在文字表述的形式上 , 要做到“三
化”即 : 序号化、要点化、段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