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0.50 KB
  • 2021-08-31 发布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题 ‎ 2017年11月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 一、选择题(本大题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凯伦·阿姆斯特朗在《轴心时代》一文中认为:公元前800——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古希腊的先哲和中国先秦百家诸子几乎同时都把关注的目标转向了(  )‎ ‎ A.宗教神学 B.自然哲学 C.社会现实 D.民主与科学 ‎2.“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  )‎ 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 B.教育使人认识美德 C.人非达到目的的工具 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3.在15世纪的西欧,学者、艺术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500到1400年之间写的总和还要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B.宗教改革冲击教皇权威 C.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D.天赋人权观念深入人心 ‎4.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马夫冒充国王,国王察觉此事后,不动声色地把马夫侦查出来,趁他在睡梦中剪去他一把头发。不料马夫在发觉后急中生智把别人的头发也同样都剪了,因此逃过了惩罚。除此以外还有不少类似的故事,这些故事反映出(  )‎ ‎ A.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努力 B.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 ‎ C.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 D.人文主义者主张推翻君主制 ‎5.路德主张“因信称义”,把最基本的宗教信条直接建立在个人内心之中,也就是说他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发现了宗教。这一主张(  )‎ A.与“陆王心学”的思想本质基本一致 B.使教会与神职人员无存在必要 C.把人们从繁琐的宗教仪式中解脱出来 D.使人们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6.“唯独圣经”“唯独恩典”“唯独信心”唯独基督”“唯独把荣耀归给上帝”是宗教改革时期重要的口号,其意义在于(  )‎ A.宣扬因行称义 B.传播人文主义 C.创立新教教派 D.否定教皇权威 ‎7.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理性”‎ 精神引导、彰显了人们对世界和人类的思考。下列各项中,最符合17~18世纪时期之“理性”内涵的是(  )‎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D.“主权在民”‎ ‎8.“随着对峙的加剧,激进派领袖对这场运动的思想成果加以利用,并将其转化为革命口号:公民、社会契约、普遍意志、人权,以及那最有力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这场运动(  )‎ A.为资本主义社会了构建蓝图 B.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复苏 C.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特权 D.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精神动力 ‎9.“他的哲学中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也对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他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他是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材料中的“他”对自然科学的贡献是(  )‎ A.发现了热辐射过程中的能量分布规律 B.提出时空的变化和结构与物质的运动、状态密切相关 C.其理论使力学和天文学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 D.第一次将神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赶了出去 ‎10.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 ‎11.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高度赞扬一位科学家,指出他的“新眼光改变了基础物理的发展进程。”其理论“宏伟,美妙,广速,催生了令人敬畏的宇宙学……”杨振宁所赞扬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瓦特 D.爱因斯坦 ‎12.21世纪,人们通过脸书、微信、微博、谷歌、百度、维基百科等工具进行通信和获取信息,通过“优步”共享汽车,通过“奈飞”共享影视节目,大数据技术将促使商品的生产与供应变得更加合理。这说明( )‎ A.人们日常生活过度依赖网络技术 B.技术革命改变社会经济结构 C.信息技术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方式 D.知识经济推动全球同步发展 ‎13. 某位作家在为自己的作品写前言时宣称:“我不过是位历史学家的书记而已……收集激情的主要事实,描绘各种性格,选择社会上的主要事件……写出一部史学家们忘写的历史,即风俗史。”该作品是(  )‎ ‎1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来到。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下列作品与材料相同流派的是(  )‎ A.《战争与和平》 B.《红楼梦》 C.《悲惨世界》 D.《等待戈多》‎ ‎15.英国作家霍尔金的小说《指环王》长期不为中国观众所了解,好莱坞将《指环王》搬上银幕之后,《指环王》小说在各大书店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这说明( )‎ A.小说的影响力不如电影 B.电影作为大众容易接受的传媒,促进了其他艺术的推广 C.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技的发展 D.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 ‎16. 有人说“觉得名画丑和会不会欣赏没有关系,却和有没有文化有关系”。下列从文化的视角对关于两幅名画理解正确的是( )‎ ‎①《蒙娜丽莎》所画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城市女性,属于现实主义风格 ‎②达芬·奇在画作中渗透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③《哭泣的女人》强调光与色的运用,属于印象画派 ‎④毕加索的画作反映了现代人的空虚、恐惧、精神分裂等意识倾向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7.时人曾对当时某一著作作如下评论:“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此推断该书最有可能是( )‎ A.《明夷待访录》 B.《海国图志》 C.《孔子改制考》 D.《天演论》‎ ‎18.洋务运动对中国的近代工业大力着手,却如同泥沼里的战车,一筹莫展。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在于洋务派( )‎ A.得不到统治者的支持 B.未能完全采用西方先进科技 C.强调以政治制度为本 D.遭到了西方列强的强力干涉 ‎19.19世纪90年代,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下列各项,属于谭嗣同所言的是( )‎ A.“变法之本,在育人才……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B.“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 C.“物尽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D.“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 ‎20.“作为流产了的共和悲剧的见证人,新文化自由主义者们被迫相信,即使最精心设计和最进步的制度,也只是纸上的计划,不能达成必须的改革目标。”为此“他们” ( )‎ A.主张建立西方民主制度 B.力图从思想上改造国民 C.极力将中西方文化融合 D.提出了人民民主新体制 ‎21.1921年陈独秀在《青年的误会》中说:“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意在( )‎ ‎ A.反对青年继续追求独立自治 B.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 C.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D.纠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极的成分 ‎22. 李泽厚曾说:“启蒙的目标,文化的改造,传统的扔弃,仍是为了改变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的面貌。”他的这番话,可以直接用于评论( )‎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3. 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 )‎ A.洋务思想 B.实业救国思想 C.三民主义思想 D.社会主义思想 ‎24.孙中山曾指出:“故一面图国家富强,一面当防资本家垄断之流弊。此防弊之政策,无外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大实业如铁路、电气、水道等事务,皆归国有,不使一私人独享其利。”这一言论的主要含义是( )‎ A.“平均地权” B.“节制资本” C.“耕者有其田” D.“扶助农工”‎ ‎25.卢梭认为:“允许个人保有财产,保存私有制,但是要防止财产走向极端,不能让它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哪一思想与卢梭的这一观点相似( )‎ A.民粹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26.以下各段文字均出自毛泽东的著作,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 ‎②人民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合。 ‎ ‎③一国之内,在周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之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 ‎ ‎④敌我问题也是一种是非问题……但是这是和人民内部问题性质不同的另一类是非问题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27.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曾说:“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对于这种方法,过去在共产党内和共产党外,都有许多人表示怀疑。但是从去年夏季以来,……他们的疑问已经大体解决了”这说明( )‎ A.中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B.“和平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的体现 ‎ C.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果不存在任何问题 D.社会主义革命曾遭到党内、外人士的反对 ‎28. 下列四张纪念邮票均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 A.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基层民主 B.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初级阶段 科学发展 C.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D.主要矛盾 走自己的路 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 ‎29.据新华社电:“神舟六号尚在这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 B.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C.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中国开始打破大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 ‎30. 1949年12月,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958年9月,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85年重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反映出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 A.长期“左”倾冒进 B.缺乏连续性 C.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D.具有时代性 ‎31.1957年,有人写了体现家庭生活的《我的丈夫》,被人批评为黄色文章,对此,中共中央表示:这篇文章也未必就是黄色的。天天《上甘岭》,没有《我的丈夫》怎么办?这里中共中央的主张是( )‎ ‎ A.在政治问题上可以自由谈论 B.在文艺创作上不应限制过多 ‎ C.艺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D.要制定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划 ‎32.“文革”结束后,文艺创作上开始更加尊重个体尊严,更加强调人文关怀。主旋律电视剧中的英雄人物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局面。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恢复 B.对外开放的全面实施 ‎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社会道德风尚的变革 第Ⅱ卷(综合题 共52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33题17分,34题20分,35题15分,共52分。)‎ ‎33.(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在其自身内在规律的驱使下,伴随着殖民扩张,积极向外扩展。而中国文化作为小农经济和专制主义的产物,主要是在中华文化圈中循环与发展。于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 中国传统文化被动地向现代文化转变……经过痛苦的选择与艰难的取舍,我们终于逐渐融入现代化浪潮……‎ 材料二 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术语。从魏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到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西学篇”,到20世纪初编著的《新学书目提要》,流行术语的演变,最能折射出社会心理的演变。‎ 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如何看待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3分)‎ ‎ ‎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以来人们对西学称呼的演变并作简要评价。(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提出的国人“觉悟”经历的三个阶段及其实践活动。(6分)这些实践活动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4.(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 ‎ ——《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 ‎ ‎—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 材料三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 ‎——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请回答:‎ ‎(1)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6分)‎ ‎(2)根据材料二,与孔子相比,康有为的社会福利主张有何特点?并指出其思想来源。(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的民生主张又有何发展?(6分)‎ ‎35.(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客户(失去了独立的户籍,流亡他乡的人)在唐代已普遍存在,宋代因“田制坏”而进一步增多。客户往往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也不在国家的赋税征收之列,且时有“滋扰乡里”甚至“啸聚山林”之患。宋政府对户籍制度进行了改革,将客户与主户(有田地、家产,并承担国家赋税的有产户)均列为国家的编户齐民,给予独立的户籍。宋代在主户和客户外还设置了特殊户籍。宋真宗年间将坊郭户作为正式户种,包括商贾、手工业者和城内其他的居民家庭,开创了封建城市人口管理的新方式。此外,户籍中还有兵籍。宋代规定:“凡天下兵籍,武官选授,……悉归枢密院。”‎ ‎——摘编自姜婷婷《宋代户籍制度探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6 分)‎ ‎(2)据材料指出宋代户籍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积极作用。(9 分)‎ 历史试题答案 ‎1.【答案】C根据材料提及的时间段(公元前600——公元前300年),这在西方属于希腊先哲最早的自然学派和智者学派的活跃时期,在古代东方的中国,这属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期,无论是孔孟儒学的“仁”还是墨家的“非攻”“尚贤”,这些东西方的思想先哲们无不都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社会现实方面,都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控制,故A项错误;自然哲学属于希腊以泰勒斯为代表的希腊先哲的代表思想,中国百家争鸣时期未出现此思想流派,故B项错误;根据史实,这一时间段东西思想先哲都把关注重点转移到了社会现实方面,故C项正确;“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都是进入近代社会以后才出现的历史事件,故D项错误。‎ ‎2.【答案】B材料中“他”强调“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在教育方法上“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由此推断“他”是苏格拉底。A项属于智者学派的观点,故A项错误;B项属于苏格拉底的主张,故B项正确;C项是康德的主张,故C项错误;D项属于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故D项错误。‎ ‎3.【答案】C15世纪的欧洲,历史时期属于中世纪末期,文化教育水平没有特别的变化,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发生16世纪早期,与题中现象发生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西欧流行写自传,说明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人文主义的表现,故C项正确;天赋人权是启蒙思想的重要内容,故D项错误。‎ ‎4.【答案】B根据题干信息,材料主要说的是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而不是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努力,故A项错误;故B项正确;理性主要是指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材料中体现不出理想色彩,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还没有提出推翻君主制的政治主张,故D项错误。‎ ‎5.【答案】D “因信称义”是为了解放人性,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而 “陆王心学”意在提升自我修养,束缚了人性,故A项错误;路德、加尔文本身就是教士,意在反对罗马天主教在灵魂得救上的权威,并不反对教士的指导引领作用,故B项错误;“因信称义”,简化了宗教仪式,是形式上、外在的东西,故C项错误;“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故D项正确。‎ ‎6.【答案】D因行称义是天主教的主张,故A项错误;这些口号的作用在于打击天主教教廷,侧重点不是传播人文主义,故B项错误;这些口号是新教派的口号,故C项错误;这些口号实际上表明“因信称义”主张,这就否定了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权威,给信徒信仰上的自由,故D项正确。‎ ‎7.【答案】D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的主张,与题目时间要求不符,故A项错误;“美德即知识”是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的主张,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主权在民”是启蒙运动是主要思想之一,故D项正确。‎ ‎8.【答案】A “公民、社会契约、普遍意志、人权,以及那最有力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表明这场运动是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构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想蓝图,故A项正确;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复苏是文艺复兴,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特权的是宗教改革,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为工业革命提供精神动力的是牛顿的经典力学,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9.【答案】C为了解决热辐射理论下的疑点,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山了量子假说,与材料中“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不符,故A 项错误;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与材料中“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不符,故B项错误;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把地球上的物体的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经典力学体系,与材料中“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相符,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中“对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不符,故D项错误。‎ ‎10.B 【解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未得到科学实验验证,故A项错误;这三人的天文学和物理学贡献对人类认知都有推动作用,故B项正确;哥白尼的“日心说”未推动技术的重大突破,故C项错误;哥白尼的“日心说”有缺限,不能算科学地概括出物质的规律,故D项错误。‎ ‎11.【答案】D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近代科学,与材料“新眼光改变了基础物理的发展进程”不符,故A项错误;牛顿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物理学的基础,与材料“改变了基础物理的发展进程”不符,故B 项错误;瓦特改进蒸汽机,与材料涉及的物理学不符,故C项错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基础物理的发展进程,把人们的眼光引向更广阔的宇宙,故D项正确。‎ ‎12.【答案】C根据材料“大数据技术将促使商品的生产与供应变得更加合理”,充分肯定了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互联网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不体现经济结构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通过脸书、微信、微博、谷歌、百度、维基百科等工具进行通信和获取信息,通过‘优步’共享汽车,通过‘奈飞’共享影视节目”,信息技术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商品的生产与供应变得更加合理”,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全球同步发展相关信息,且根据所学,大数据时代全球差距进一步拉大,故D项错误。‎ ‎13.【答案】B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力作,这种风格的作品显然不可能成为历史学家的书记官,故A项错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法国现实主义的力作,材料中作者的宣言也正是巴尔扎克对自己《人间喜剧》的评价和总结,故B项正确;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爱尔兰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其风格特点是反传统和荒诞不经,这与材料中“历史学家的书记”的表述显然是不相符的,故C项错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力作,其风格特点是幻想与现实相互交织,这与材料的表述显然不相符,故D项错误。‎ ‎14.【答案】C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来到”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浪漫主义诗歌,《战争与和平》现实主义文学流派,故A项错误;《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批判现实主义流派,故B项错误;《悲惨世界》是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故C项正确;《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故D项错误。‎ ‎15.【答案】B 材料中的信息:强调了《指环王》作为电影播出后,其小说的销路大畅。体现了电影的作用。‎ ‎16.【答案】B《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故①错误;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着力表现人的感情,故②正确;《哭泣的女人》是毕加索的作品,属于现代主义绘画,故③错误;《哭泣的女人》是毕加索的作品,属于现代主义绘画,现代主义绘画反映了现代人的空虚、恐惧、精神分裂等意识倾向,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17.【答案】B《明夷待访录》是批判君主专制的著作,没有“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 ‎,故A项错误;《海国图志》是介绍西方的地理著作,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与材料“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内容相符,故B项正确;《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的著作,是为了宣传维新变法,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天演论》是严复的著作,是为了宣传维新变法,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18.【答案】C洋务派是在统治者的支持下进行的,故A项错误;洋务派主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因此B项错误;洋务派强调“中体西用”主张用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所以其改革进行艰难,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西方列强对洋务运动的干涉,故D项错误。‎ ‎19.【答案】D梁启超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和文化教育制度,与“变法之本,在育人才……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相吻合,故A项错误;“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是康有为的思想观点,故B项错误;“物尽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是严复的思想观点,故C项错误;谭嗣同对君主专制和纲常名教进行了大胆批判,与“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的含义相吻合,故D项正确。‎ ‎20.【答案】B由“即使最精心设计和最进步的制度,也只是纸上的计划”可见他们对西主制度的作用已不太相信,故A项错误;见证了辛亥革命的失败,看到民主制度的作用有限,便发动新文化运动,故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是以西方思想贬低中国思想,故C项错误;人民民主体制是新中国的基本民主方法,故D项错误。‎ ‎21.B【解析】 陈独秀并不反对青年追求独立自治,反对的是对独立自治的误解,故A项错误;材料中陈独秀举的三个例子说明了当时的青年对于西方的学习存在着误解,存在着极端化的倾向,故B项正确;批评新文化运动的极端化倾向,并不意味着陈独秀修改了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西方文化的弊端,只是青年的“误会”,故D项错误。‎ ‎22.【答案】D鸦片战争与“文化的改造”不符,故A项错误;戊戌变法与“文化的改造,传统的扔弃”不符,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与“文化的改造,传统的扔弃”不符,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提倡西学、否定传统文化,与“启蒙的目标,文化的改造,传统的扔弃”相符,故D 项正确。‎ ‎23.【答案】C洋务运动的实质是在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前提下试图通过西方的科学技术来维护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不可能是“以民道带天道”,故A项错误;“实业救国思想”产生于民国前后,更多的是一种经济思潮而非“有民无天”的政治思想,故B项错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正式实现了“以民道带天道”,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府,建立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体,以法治取代了人治,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思想固然更加让人民“顶天立地”,但已不是“以民道带天道”,现代意义上的人治已经实现,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24.【答案】B从材料“此防弊之政策,无外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大实业……皆归国有,不使一私人独享其利”,可知反映的是防止资本家扩张,平均地权是孙中山提出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故A项错误;节制资本是孙中山防止资本扩大,防止私人资本主义操纵国计民生,故B项正确;耕者有其田是孙中山解决农民生计主张,故C项错误;扶助农工是孙中山联合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张,故D项错误。‎ ‎25.【答案】D民粹主义不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故A项错误;民族主义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与“允许个人保有财产,保存私有制,但是要防止财产走向极端,不能让它超过了必要的限度”不符,故B项错误;民权主义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与“允许个人保有财产,保存私有制,但是要防止财产走向极端,不能让它超过了必要的限度”不符,故C项错误;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与“允许个人保有财产,保存私有制,但是要防止财产走向极端,不能让它超过了必要的限度”相符,故D项正确。‎ ‎26. 【答案】C ①将中国革命划分为两个阶段,此观点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发表于1940年;②论述的是人民民主专政理论,1949年《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出;③论述红色政权即农村革命根据地,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④谈论的主题为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1957年提出,正确顺序为③①②④,选择C项符合题意。‎ ‎27.【答案】B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 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当时已经具备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条件,故A项错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没有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而是和平改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的体现,故B项正确;材料内容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非结果,故C项错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赢得了党内、外人士的支持,故D项错误。‎ ‎28.【答案】D中共十二大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国企改革,故A项错误;初级阶段是中共十三大的中心词,不是十四大,故B项错误;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不是中共十二大的关键词,故C项错误;中共八大主要内容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主要矛盾,十四大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故D项正确。‎ ‎29.C 【解析】 材料中“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强调了航天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不能说明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故A项错误;材料与中国在世界航天业的地位无关,故B项错误;“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航天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故C项正确;材料与中国打破大国空间技术的垄断无关,故D项错误。‎ ‎30. 【答案】D 1949年与1958年的教育方针受到当时国内紧张的阶级斗争局势的影响,1985年的教育方针服务于改革开放的大局,都受到时代的影响。1985年的教育方针是符合国情的;1949年与1958年的教育方针都强调为政治服务,具有连续性;1949年与1958年的教育方针忽视了以人为本。)‎ ‎31.【答案】B材料涉及的是文学作品,不是政治问题,故A项错误;从材料可知中共中央支持《我的丈夫》这样生活色彩浓厚的文学作品发表,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艺术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央对文学发展的规划,故D项错误。‎ ‎32.A【解析】 材料突出反映出文艺政策对文艺重新繁荣的影响,“更加强调人文关怀”“走向多元化”体现出“双百”方针的恢复,故A项正确;对外开放的全面实施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社会道德风尚的变革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33.(1)它是中西文明碰撞的必然趋势与选择。(3分)‎ ‎(2)称呼演变:夷学——西学——新学。评价:说明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逐步深入,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立场向正视现实的态度转变,反映了近代中国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历史必然。(6分)‎ ‎(3)三个阶段及实践:学术觉悟,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发起洋务运动;政治觉悟,维新派、革命派效仿西方政治制度,进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伦理觉悟,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6分)‎ 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作用,促进人们的觉醒,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2分) ‎ ‎34.(1)主要观点:主张国君(或政府)组织救济,不主张个人实施救助。(2分)‎ 分析评价:孔子的主张一方面体现了“仁”的思想。另一方面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担忧个人实施救济会损害到国君的权威,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4分)‎ ‎(2)特点:社会福利制度化,强调政府救济与社会救济相结合,救济与教育有机结合。(6分)‎ 思想根源:继承了儒家的“仁”的思想(大同思想),同时又吸收了西方的民主思想。(2分)‎ ‎(3)发展:将民生问题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的解决);明确提出了以发展经济来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明确提出了通过政府调节来解决社会福利问题(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答对一个要点得2分,该问得分不超过6分。)‎ ‎35.(1)背景:宋代不抑土地兼并使客户增多;原有户籍制度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客户缺乏有效管控对社会安定带来影响;宋代工商业和城市经济发展(工商业者队伍的壮大);强干弱枝的军事方针。(6分,任答其中3点即可)‎ ‎(2)特点:依据财产、职业、地域进行户籍划分;(2分)户籍种类繁多。(2分)‎ 作用:提高了佃农的地位和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有利国家稳定;促进了城市和工商业的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5分,任答其中3点即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