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1.00 KB
- 2021-08-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三 中国近代史
第一讲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变革
——
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时期的中国
西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农民阶级率先担负起了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经历了从倡导到实践的演进。
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使中国的生活习俗发生巨大的变革;交通与通讯的进步;近代报刊的出现。
政 治
经 济
文 化
1840
~
1895
年
1.
列强侵华战争:两次鸦片战争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商品输出的需要。甲午中日战争与
《
马关条约
》
,反映向帝国主义过渡中的资本输出的需要。
2.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的抗争
(
指导纲领:前期是
《
天朝田亩制度
》
,后期是
《
资政新篇
》)
。
3.
清政府的外交:清政府开始由
“
敌对
”
到采取对外
“
和好
”
政策的演变。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政府外交近代化的开始。
1.
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1)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社会的经济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
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3)
洋务运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
(4)
民族工业的兴起。
2.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
社会生活变迁:鸦片战争前后,西式服装传入我国。呈现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的穿着特点。
(2)
交通通讯发展:
1872
年,轮船招商局成
立,标志着中国交通近代化的开端。
1881
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通车。
1877
年第一条电报线架设成功。
(3)
近代报刊创办:
1872
年创刊的
《
申报
》
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1.
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推动了新思想萌发,启迪着人们探索救国之路。
2.
地主阶级洋务派: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提出
“
中体西用
”
思想。
3.
早期维新派:王韬、郑观应等主张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商
战;文化上,兴办学校;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应试指导
栏 目 导 航
抓核心
·
强技提能
查效果
·
即时评价
应试指导
时间
考点分布
政治
经济
文化
2018
年
新课标
Ⅰ
卷
T28
:甲午日本舆论战
新课标
Ⅱ
卷
T28
:琉球朝贡
新课标
Ⅱ
卷
T42
:洋务企业现代化反思
2017
年
新课标
Ⅲ
卷
T41
:
“
大变局与大希望
”
新课标
Ⅰ
卷
T28
:开平煤矿减税
新课标
Ⅱ
卷
T28
:造船协造
新课标
Ⅱ
卷
T41
:
70
年代矿业政策
新课标
Ⅲ
卷
T41
:旷古变局与前途光明
2016
年
新课标
Ⅰ
卷
T28
:民众生活与世界联系
新课标
Ⅰ
卷
T29
:洋务成效判断
新课标
Ⅱ
卷
T28
: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
新课标
Ⅱ
卷
T40
:海外移民与华侨投资
抓核心
·
强技提能
主干一 近代前期
(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
)
的政治
关键词:侵略、抗争、影响基础清单
1.
两次鸦片战争:原因、过程、三元里人民抗英、条约及影响。
2.
甲午中日战争:原因、主要战役、清军爱国将领英勇事迹、条约及影响。
3.
太平天国运动:背景、过程、两部革命纲领、天京变乱、评价。
核心突破
多视角分析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1.
革命史观: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造成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落后,因此中国只有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才能获得独立发展。同时客观上促进了先进的中国人的觉醒和民族意识的增强。
2.
文明史观:列强侵略在客观上使中国接触到西方的先进文明和生产方式,刺激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促使中国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变。
3.
近代化史观:列强侵华冲击了中国旧制度、思想观念、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社会生活也逐步走向近代化。
4.
整体史观: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5.
社会史观:随着列强的侵华,西方的社会习俗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习俗的近代化。
D
评判列强侵略应注意的问题
(1)
“
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
,要分析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
(2)
评判中国近代条约时,有两个原则应当遵循:一是缔结程序是否平等,二是条约内容是否损害了中国主权。所谓缔结程序是否平等,强调的是缔结过程中是否有强迫行为,是否有直接或间接的武力威胁,若有则为不平等条约。
(3)
界定中国近代条约的性质时,必须避免泛道德的倾向,即不能用道德标准评判条约性质。
思维提升
经济成分
整体特点
兴衰过程
(
发展概况
)
封建自然经济
解体
(
小农经济
)
分散性;自给自足性;抵制商品的落后性;封闭性;结合性;脆弱性
外国的经济侵略和本国资本主义等新经济成分的冲击下逐步解体的;三大改造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又富有侵略性
鸦片战争前后出现;新中国建立后肃清
洋务经济
封建性;官僚买办性;垄断性
兴起
19
世纪
60
~
70
年代,破产于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于辛亥革命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革命性和妥协性;
“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
①
开始产生: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②
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
③
迅速发展:一战时期。
④
较快发展:国共十年对峙。
⑤
日益萎缩:全面抗战期间。
⑥
陷入绝境:解放战争。
⑦
获得新生:三大改造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官僚买办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性;有明显的半殖民地特点
①
兴起: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
②
膨胀:抗战时期。
③
衰败:内战爆发后。
④
结束:新中国成立初没收官僚资本
B
审题干
时间:
1551
~
1911
,明中叶~清末;中心词:松江府市镇;材料呈现方式:图表类问题类型:现象-本质类选择题
辨选项
市镇数量增长与商人地位上升逻辑不匹配,不符合材料问题核心信息,故
①
错误
辨选项
1551
~
1911
年市镇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这一现象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②
,正确
从明中叶~清前期~清后期,松江地区市镇增多,明显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变迁的影响,故
③
正确
④
民国政府不符合材料时空概念,故
④
错误
定答案
B
对晚清经济结构变动认识的几个问题
1.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只是开始解体,并不是完全解体,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
2.
中国近代的民族资本主义不是由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产生的。
3.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
“
近代
”
主要从生产力角度理解,主要指使用
“
机器
”
进行生产,是相对于手工劳动的手工工场或作坊而言的,在近代中国包括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等。
“
民族工业
”
强调
“
民族性
”
,主要指由中国资本投资兴建的工厂制工业。因此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就是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兴建的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工业。
要点强调
C
模块整合
查效果 · 即时评价
D
B
B
D
B
C
B
B
C
A
D
C
B
A
D
Thank you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