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2.50 KB
  • 2021-08-31 发布

【历史】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 “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A. 扩大了西周的势力范围 B. 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C. 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 D. 阻碍了中华民族的融合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分封制促使中国中原文化形成和扩大,获得普遍认同,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通过分封制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更重要的是推动了中原文明传统向四夷蛮荒地区的传播,即C项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度对于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影响,没有涉及巩固西周统治。故B错误;材料提及中国文化获得普遍认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扩大了中原文明影响的范围,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故D项错误。‎ ‎2. 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多至数十人。虽无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下列对于该机构权力的理解准确的是 A. 参与机要,取代相权 B. 以中御外,加强皇权 C. 位高权重,掌控决策 D. 废除丞相,皇权独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汉武帝加强皇权的措施。汉初丞相位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人,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以削弱相权,B项正确;A项错在“取代相权”;C项“掌控决策”不符合史实;D项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3.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说的是科举制,这一制度创立于隋唐,对后世有巨大的影响。曾有人对唐朝进士出身情况做出了如下统计,据此可知,唐朝的选官制度 A. 依然是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的 B. 兼顾寒素、小姓,扩大选拔范围 C. 沿袭以门第出身作为选官的标准 D. 杜绝了世代公卿、门阀恩荫现象 ‎【答案】B ‎【解析】根据唐朝进士出身情况统计数据看出,士族子弟占有较大比重,寒素、小姓子弟也占有一定比例,说明科举制扩大了官员选拔范围,故选B;寒素、小姓子弟也占有一定比例,AC不符合图片内容,排除;从图片数据看出,士族子弟占有较大比重,D不符合题意,排除。‎ ‎4. 清代学者赵翼认为,“国初以来,设立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王大臣承允办理,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回召对承旨遵办,为满洲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虚衔。”由材料可见,‎ A. 议政王大臣会议具有中国早期议会的基本特征 B. 议政王大臣会议在清朝前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C. 雍正皇帝因为在东北用兵设立了军机处 D. 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实现了皇权高度集中 ‎【答案】D ‎【解析】议政王大臣会议是中国清朝前期满族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出现是受奴隶制末期军事民主议会制的影响,因此排除A项;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虽大,只是能够限制君权,不可能高过皇帝,排除B项;C项叙述有误。根据“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回召对承旨遵办”,军机处的设置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职权转移到军机处,D项正确。‎ ‎5. “由于城邦的政治制度,这些身为公民的希腊人实际上并不需要劳作,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做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尝试。而中国的农耕社会,就不会有如此——大群清闲的统治阶层,整日不必做其他事情,只是发展心智活动。”材料可以用来论证 A. 特定的社会条件孕育了独特的精神文化 B. 古代希腊人比中国人更具人文情怀 C. 理性思考和感性尝试是民主政治的唯一标准 D. 小农经济阻碍了中国人的心智发展 ‎【答案】A ‎【解析】材料说明雅典城邦政治制度为思想家出现提供了条件,中国农耕社会不利于大批思想家产生,说明特定的社会条件孕育了独特的精神文化,故选A;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表述太绝对,错误;材料说明中国农耕经济使中国没有大群清闲的人进行思考等,但D项“阻碍了”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 ‎6.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柏拉图在此主要强调的是 A. 雅典的直接民主存在严重弊端 B. 民主思想和人权思想根深蒂固 C. 改造城邦政治的必要性 D. 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精神 ‎【答案】A ‎【解析】材料“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体现的是雅典的直接民主缺乏理性精神,容易导致多数人的暴政,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选A。‎ ‎7. 古罗马法中关于“排放雨水之诉”规定:除非邻人之建筑物将倾等原因,邻人不应因单方利益而改变雨水的自然流道。这一规定 A. 强调遵循自然规律 B. 具有环境保护意识 C. 通过立法防灾治灾 D. 注重保护私人利益 ‎【答案】D ‎【解析】题中所说的不能擅自改变雨水的流道,是为了避免影响到邻人的家庭利益,体现了罗马法注重保护私人利益,故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 ‎8. ‎ 有学者认为:“英国政体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英国政体体现的权力关系首先是国王作为虚位元首凌驾于各实质权力之上,行使形式上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大权。在实质权力部分,拥有立法权的议会下院作为民选代议机构产生首相及其领导的内阁……”这表明近代以来的英国 A.英王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B.立法权高于行政权和司法权 C.英王的行政权和司法权平行 D.从1689年开始英王就是无权虚君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肯定了英国是君主立宪制政体,强调了英国国王的虚君地位,阐释了拥有实权的议会权力,正确答案为B项;A项不符合英国国王虚君的地位;C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1689年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时,英王还拥有行政权,D项不正确。‎ ‎9. 178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客籍法》、《惩治叛乱法》等四项法令,授权政府可以逮捕任何威胁或反对联邦政府的外侨和美国公民。美国国会此举旨在 A. 扩大联邦政府的行政权 B. 改变权力制衡的机制 C. 维护联邦的统一与稳定 D. 限制外来移民的迁入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授权政府可以逮捕任何威胁或反对联邦政府的外侨和美国公民。”可以得出,所述法令的颁布旨在打击威胁和反对联邦政府的人,由此可知其旨在维护联邦制,维护联邦的统一和稳定,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联邦政府权力大小的信息,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三权分立的信息,故B不正确;材料所述法令不只针对移民,故D不正确。‎ ‎10. 1875年法国制宪会议讨论宪法草案时各派争执不休,共和派议员瓦隆提出一项修正案:“为了选举共和国总统,有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一个国民议会,选举以绝对多数进行,总统任期7年,可以连选连任。”该修正案以353:352票通过,以迂回的方式肯定了共和制度。这反映了法国 A. 共和政体是妥协的产物 B. 各派别间有斗争有合作 C. 共和派内部的团结合作 D. 共和制度最终巩固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875年宪法,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描述的是法国内部共和派和保皇派通过议会选举最终共和派以一票胜出,确定了共和政体,可见这是妥协的产物,符合题意的是A项,B项中的“合作”不能体现,C项错误,题干中是指共和制的确立,不是巩固,排除D项。‎ ‎11. 德意志帝国1871年宪法颁布,表明德意志帝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但马克思却说德意志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主义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这主要是因为德意志 A. 国家元首皇帝 B. 宰相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只对皇帝负责 C. 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D. 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答案】D ‎【解析】1871年德国建立的君主立宪制是由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的方式确立的,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与英国的国王权力受到宪法的限制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德国有宪法,有议会,但宪法与议会对国王都没有约束力,内阁首相不对议会负责而对君主负责,所以可以得出D项的结论。故选D。‎ ‎12. 中国近代史写道:“1854年,一个法国人在广州打死一个英国人,广州的府县劝他们自行调解。”广州府县这种行为主要是 A. 按照国际惯例避免国际纠纷 B. 为了逃避政府的管理责任 C. 依据《南京条约》附件规定行事 D. 畏惧洋人不敢得罪双方 ‎【答案】C ‎【解析】通过《南京条约》附件,外国人获得此项特权,不受中国法律制约,外国人之间的刑事案件中国不得干预,只好劝他们自行调解,故C项正确;其他选项都不是导致广州府县这种行为的主要原因,故A、B、D项错误。‎ ‎13. 有学者在其著作中对19世纪中后期近代中国如何由天朝中心主义转型为现代国际社会的一员,并艰难地转向主权国家间的现代外交模式作出了细致阐述与精辟分析。下列表述最符合这种“转型”的是清政府 A. 放弃对周边国家的传统宗藩隶属关系 B. 允许外国人到中国游历、经商和传教 C. 不断地与西方国家签订各种类型条约 D. 主动向外国派出公使并在外设立使馆 ‎【答案】D ‎【解析】根据“转向主权国家间的现代外交模式”,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后期,中国主动向外国派出公使并在外设立使馆,说明中国转向主权国家间的现代外交模式,故选D;A不符合史实,排除;B是《天津条约》中外国获得的特权,无法体现“主权国家间的现代外交模式”,排除B;C无法体现平等的主权国家间的现代外交,排除。‎ ‎14. 1909年,广东省咨议局(清政府为预备立宪而设立的地方咨议机关)首次进行议员选举,广州府合格选民共1600余人,真正投了票的仅有399人。该府各属计设85个投票所,其中有一所得16票,算是较多的,有60处仅有一票。由此可知,当时 A. 预备立宪违背潮流 B. 南方革命思想宣传深人 C. 清朝统治日益孤立 D. 政治改革缺乏群众基础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广州府合格选民共1600余人,真正投了票的仅有399人。该府各属计设85个投票所,其中有一所得16票,算是较多的,有60处仅有一票。”可以得出,人民的参政意识较为薄弱,说明民主政治缺乏群众基础,故D正确。ABC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 ‎15. 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新知事(县长)于昨日初夜入城,今朝接篆视事(上任)后,即诣各庙拈香行跪礼,仍是旧官僚之行为也……(新知事)由庚子、辛丑并科举出身,非新派一流人,可望其布泽于民也。‎ A. 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 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 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答案】B ‎【解析】从题干中“由庚子、辛丑并科举人出身,非新派一流人”的信息可知县长仍是科举制出身,说明辛亥革命后,选官的方式和过去差别不大,再从题干中“即诣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仍是旧官僚之行为也”可以看出,县长的思想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这说明辛亥革命后,传统思想的影响仍然较大,B项正确;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维新变法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末期,与题干时间“1917年”不符,排除A;题干的信息表明旧思想依然存在,无法得出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排除C;1924年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16. 新文化运动后期,文艺界的青年人一度把传统文化中个人安身立命之所的“家庭"捕绘成极度黑暗恐怖的名利场和充满流毒、压抑和变态的地狱魔窟。这反映出当时 A. 文艺界主导了新思想潮流 B. 全面西化否定传统文化成为时尚 C. 个人主义已成为国民共识 D. 传统的家庭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答案】B ‎【解析】材料“文艺界的青年人一度把传统文化中个人安身立命之所的‘家庭’捕绘成极度黑暗恐怖的名利场和充满流毒、压抑和变态的地狱魔窟”体现的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部分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绝对否定的现象,B正确;新文化运动时期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主导新思想潮流,A排除;C说法过于绝对,排除;仅从知识分子的行为来看,是无法得出传统的家庭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的结论的,D排除。故选B。‎ ‎17. 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后来尤其是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证明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这反映了当时 A. 工业革命缓和了阶级矛盾 B. 巴黎公社的经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C. 国际工人运动陷入了低潮 D. 马克思主义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证明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表明巴黎公社的经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故B正确;AC材料未体现,排除;D与“《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不符,排除。‎ ‎18. 有学者认为,“与其说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不如说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 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其依据应该包含苏维埃政权 A. 颁布了《土地法令》 B. 处死了末代沙皇 C. 颁布了《和平法令》 D. 推翻了临时政府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结合所学可知新民主主义民主革命在俄国而言其任务主要在于反封建,《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的土地,目的是消灭俄国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地主阶级,故A选项正确;“处死末代沙皇”是二月革命的成果,故B选项错误;“颁布《和平法令》” 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故C选项错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故D选项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A选项。‎ ‎19. 1927年8月,中共中央一方面重申“完全解放中国于外国资本压迫之下”。另一方面又指出,“在民众暴动胜利的地方,应避免与列强发生过早的武装冲突”。由此可知,当时中共中央 A. 主张重新认识列强的对华政策 B. 鉴于革命形势的需要 C. 对列强认识不同导致政治分歧 D. 为了争取列强的支持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中共举行了南昌起义,打出来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但是当时属于民主革命阶段,因此提出完全解放中国于外国资本压迫之下,但是鉴于当时需要反抗国民党,因此主张避免与列强发生过早的武装冲突。所以当时中共中央的指示是鉴于革命形势的需要,选项B正确;中共中央仍然主张“完全解放中国于外国资本压迫之下”,可见其对列强对华政策认识与之前是一致的,排除A;材料未体现出分歧,选项C与题无关,排除;“完全解放中国于外国资本压迫之下”但“避免与列强发生过早的武装冲突”意味着中共与列强之间是对立的,选项D排除。‎ ‎20. 1935年毛泽东把一切拥护中国革命和建设,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纳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将其定义为人民。这一做法 A. 有利于团结各阶层共同抗战 B. 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 C. 标志着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 D. 成为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 ‎【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毛主席将一切团结抗战的阶级都纳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这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精神,有利于团结中国人民进行抗战,A正确;B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论》中指出的,排除;此时国共尚处于内战时期,C错误;D是遵义会议的意义,排除。故选A。‎ ‎21. 抗战时期,一批史学家注重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性质和历史发展趋势。如1945年郭沫若在《战时中国史学研究》中说:“旧的封建生产方式早已完全过时,而且危害着现代社会。……中国应当现代化、工业化。”这些史学家旨在 A. 敬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B. 展示历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C. 为民族复兴提供历史依据 D. 说明历史研究应尊重客观史实 ‎【答案】C ‎【解析】根据“旧的封建生产方式早已完全过时,而且危害着现代社会。……中国应当现代化、工业化。”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抗战即将结束,史学家在探索中国民族复兴的道路,故选C;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排除A;B不是史学家的主要目的,排除;D不符合材料主旨,没有联系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排除。‎ ‎22.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 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 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C. 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D. 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时政协由之前代替行使人大的权利,转而变成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表现了其职能发生了转变。故答案为B项。A项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协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排除;C项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排除;D项中国共产党是唯一的执政党,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舞台,排除。‎ ‎23.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台湾事实上的独立是不可能被承认的,尤其在国民党为挽回面子宣称要反攻大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可以说台湾的自治直到今天仍使中国内战处于一个相持局面。”对“相持局面”的理解是 A. 海峡两岸渴望祖国的统一 B.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C. 中国共产党热切盼望台湾回归祖国 D. 美国不再干涉台湾问题 ‎【答案】B ‎【解析】1949年以后,国民党撤退到台湾,在海峡两岸形成对峙,这意味着国共两党的内战并没有结束,海峡两岸仍然是一个中国,因此对“相持局面”的结论是:B.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所以选B ‎24. “1945年春,美国和苏联军队在欧洲大陆遭到战争摧残最严重的地区汇合。比德国战败这个马上就要成为现实更重要的是,对未来世界而言,这具有某种程度上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这里的“象征意义”是指 A. 欧洲即将结束纷争实现合作走向统一 ‎ B. 欧洲被非正式划分成西方和苏联的范围 C. 正式将德国分割成两个单独的政治实体 ‎ D. 世界将在美苏主宰下重建和平安全体系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1945年”可知随着二战的结束,美苏的战争中的合作关系即将结束,由“对未来世界而言,这具有某种程度上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可得出由于两国国家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等,美苏两级格局逐渐形成,由此分析可知对欧洲而言被划分为资本主义阵营范围与苏联社会主义阵营范围,故选B。‎ ‎25. 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指出:“建设欧洲是要以能行动的.具有权力的.能负担责任的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就是国家。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在当前,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之外,没有,也不可能有别的欧洲。”这表明戴高乐 A. 认为欧洲的恢复和发展需要得到美国的援助 B. 希望进一步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 C. 主张主权国家是实现欧洲联合的基础 D. 强调法德和解是欧洲联合的基本前提 ‎【答案】C ‎【解析】据题干情境及所学知识可知,戴高乐主张主权国家是实现欧洲联合的基础,故C项正确,D项错误;题干中没有提到美国的援助,故A项错误;戴高乐强调的是欧洲联合的基础和条件,而不是进一步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故B项错误。‎ ‎26. ‎1973年1月5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建议在今后3-5年内从发达国家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这就是所谓的“四三方案”。这一方案推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对外引进高潮的出现,不少项目在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建成投产。该方案的出台表明 A. 西方爆发经济危机寻找新市场 B. 中国全面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中国与西方关系有了实质性缓和 D. 中国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 ‎【答案】C ‎【解析】“四三方案”出台于1973年,当时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建交,该方案建议在今后3-5年内从发达国家引进大量成套设备。“四三方案”是中国主动引进西方设备,说明当时中国与西方关系有了 实质性的缓和,故选C。‎ ‎27. ‎2009年7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俄罗斯新经济学院毕业典礼的演讲中说:“对于以往相互抗衡的对手而言,相互建立持久的伙伴关系有很大的困难,改变我们的政府和官僚机构数十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势力,任务也十分艰巨。”这说明 A. 美俄关系走向缓和 B.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 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D.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的政治发展趋势。材料中“以往相互抗衡的对手”是指冷战中争夺世界霸权的美国和苏联,“政府和官僚机构数十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势力”是指美苏两国推行强权政治、争夺世界霸权的意识与观念即冷战思维。正是因为冷战思维的存在,使美俄两国建立伙伴关系面临很大困难。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A、B、D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 ‎28. 自1922年起,英国和法国便处于“有礼貌的破裂”阶段。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 英国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 B. 法国与美国结盟 C. 法国单独占领德国的鲁尔地区 D. 英国不同意过分削弱德国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自1922年起”、“英国和法国关系的破裂”,本题实际上考查一战后国际关系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一战后英法在处理德国问题上有较大分歧,法国主张最大限度削弱德国。英国则奉行“大陆均势”政策,主张削弱但并不过分削弱德国。ABC三项均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本题正确答案选D。‎ ‎29. 德国纳粹党“二十五点纲领”中第四点说:“只有本民族同志才能成为公民,不分职业如何,凡是有日耳曼血缘的人才能成为本民族同志。”该材料体现了 A. 爱国主义倾向 B. 复仇主义倾向 C. 种族主义倾向 D. 沙文主义倾向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危机影响的理解。种族主义是一种自我中心的态度,认为种族差异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认为自己所属的团体,例如人种、民族或国家,优越于其他的团体。材料主要反映了有日耳曼血缘的人才能成为公民。所以选C;其他主义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 ‎30. 美国人阿兰.坎彭在《第一.场信息战争》中写道,海湾战争是一场“一盎司硅片比一吨铀还要有作用的战争”。这说明 A. 核武器的破坏作用已消失 ‎ B. 科学技术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唯一因素 C. 现代战争不需要人的参与 ‎ D. 信息技术在战争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答案】D ‎【解析】材料“一盎司硅片比一吨铀还要有作用的战争”体现的是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D正确;AC说法明显错误,排除;B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D。‎ 二、非选择题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个最大的转换中枢。唐以后中国的历史演变是好是坏,那是另外一回事,但罗马帝国亡了,以后就再没有罗马。唐室覆亡以后,依然有中国,有宋有明有现代,还是如唐代般,一样是中国。这是中国历史最有价值最勘研寻的一个大题目。这也便是唐代之伟大远超过罗马的所在,更是它远超过世界其他一切以往的伟大国家之所在。‎ ‎——据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选取唐代的——项政治制度,结合其运行机制,对材料观点加以阐释。(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1:唐代施行的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影响深远。‎ 阐释:唐代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建立起较完备的中枢权力体系。三省长官共为宰相,与皇帝一起在政事堂讨论国家大事并作出决定制定政策。三省之间分工明确,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相互牵制,分割相权,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既对宰相做出的决策提出异议,也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可以避免君主独裁造成的失误。‎ 三省六部制确立的权利的相互制约与高效运行机制,被后世所沿用,对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示例2:唐代施行的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影响深远。‎ 阐释:唐代科举制日臻完善,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科举考试侧重于内容的变革,是所有朝代中科举科目最多最完善的一个朝代,并首创了武举和殿试。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提高了行政效率与治国理政水平。扩大了官吏人才的来源,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扩大了统治基础。‎ 唐代科举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奠定了后世科举制发展的基础。科举制推动了整个社会文化事业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解析】‎ 根据“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个最大的换中枢”“选取唐代的——项政治制度,结合其运行机制,对材料观点加以阐释”,结合所学,可提出观点:唐代施行的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影响深远。论述:结合所学,可从三省六部制的内容、作用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分析阐述。也可提出观点:唐代施行的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影响深远。论述:结合所学,可从唐代科举制的内容、作用以及对后世教育发展、唐代繁荣的影响等进行阐述。‎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5年,美国政府经过调查发现,庚子赔款中美国索赔额度虛高。驻美公使梁诚闻讯后,立即抓住机会向美方提出了降低赔款数额的要求,并积极在美国国会及议员中游说。‎1908年5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罗斯福的谘文,指出:“我国宜实力帮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巨数之国民能以渐融洽于近世之境地。援助之法宜招导学生来美,入我国大学及其它高等学社,使修业成器,伟然成才。”同年7月11日,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向中国政府正式声明,美国将所得“庚子赔款”的半数退还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1911年初,利用庚款而专门为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正式成立,1928年改名为清华大学。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同时,美国在中国建立了12所教会大学,这其中就包括燕京大学。‎ ‎——据徐建平《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史实考》‎ 美国将所得“庚子赔款”的半数退还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释:庚子赔款是列强通过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本身就是不公正、不合理的掠夺性赔款。美国退款—方面是因为美国所得赔款数额确实虚高,另—方面也是中国外交努力和据理力争的结果。美国资助中国留美学生,其意图是向中国输出美国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加强文化渗透,便利美国的经济侵略、政治侵略和文化思想控制。‎ 通过庚子退款资助留美学生,客观促进了与之相关联的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习了美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影响,便利了美国对中国的渗透和控制。‎ ‎【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美国将所得“庚子赔款”的半数退还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的做法评价可从美国这笔款项的来源、退款的目的、中国的争取、对于中美关系的促进作用、扩大美国在中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 ‎(1)概括指出美国领土和势力扩张的空间演进特征,并结合史实分析其政治因素。‎ ‎(2)结合史实说明美国领士和势力扩张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答案】‎ ‎(1)特征:美国领土由建立之初大西洋沿岸十三州逐步扩展到太平洋沿岸,二战后美国势力扩张到全球。‎ 因素:独立战争胜利,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国家;《1787年宪法》创立了总统制共和制,奠定了政治基础。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西进运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拓宽了美国的疆土。利用两次世界大战壮大了自己的实力;二战后通过“冷战”、两极对抗、美苏争霸势力扩张到全球。‎ ‎(2)影响:壮大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力量;改变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二战后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通过冷战和美苏争霸,确立了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 ‎【解析】‎ ‎(1)特征:从材料中美国领土和势力扩张及时间限定来看,其特征主要体现为美国领土由建立之初大西洋沿岸十三州逐步扩展到太平洋沿岸,二战后美国势力扩张到全球。因素:可从美国的独立战争、政治体制变化、南北战争的影响、世界大战的机会及冷战后的两极对峙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2)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实力壮大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壮大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力量;改变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二战后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通过冷战和美苏争霸,确立了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 ‎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媒体开始重视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经济实力增长以及在国际上的重要性,大量关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积极评价出现在中国媒体上。‎ ‎——相关数据根据《人民日报》刊载的文章、报道整理 材料二中美关系的缓和大大促进了西欧国家同中国发展关系的进程,截止到1975年,中国已经与除了爱尔兰之外的欧共体所有成员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1973年11月,欧共体委员会主管对外关系的副主席索姆斯正式向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李连璧表示:“欧共体随时准备和中国就贸易协定开始谈判,以建立事实上的关系。”1974年底,中国看到欧共体作为西欧部分发达国家组成的一个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的主权国家的联合体在抗衡两霸斗争中的作用,作出了与欧共体建交的重大决策。1975年9月,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建交。‎ ‎——据丁超《冷战时期中国与欧共体关系研究》‎ ‎(1)20世纪60年中期以后,中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积极评价大量增加。结合国际国内政治状况分析其原因。‎ ‎(2)指出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交时的国际政治形势,并说明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交的意义。‎ ‎【答案】(1)原因:中美长期对抗,中苏关系持续恶化,国际环境的恶劣,促使中国积极拓展外交空间;中国认识到欧共体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独立,抗衡霸权主义中的作用;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中国先后同欧共体大多数成员国建交。‎ ‎(2)形势:两极格局对峙,美苏争勒加剧;随着西欧、日本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得到发展;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资本主义阵营独立倾向加剧;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缓和,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整个国际局势趋向缓和。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改善我国的外交环境;有利于维护和实现国家的根本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欧共体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打破两极格局,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解析】‎ ‎(1)原因: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对欧共体的态度转变主要和中苏关系恶化、维护中国国家利益、中美关系改善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2)形式:根据材料“截止到1975年,中国已经与除了爱尔兰之外的欧共体所有成员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国同欧共体建交的国际形势可从美苏争霸加剧、多极化趋势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分化和中美关系缓和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同欧共体建交的意义可从改善我国外交环境、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欧共体的发展、国际格局的演变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