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00 KB
  • 2021-08-31 发布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 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 历 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孔子曾评价管仲为人器量狭小、不节俭,但当子贡以“管仲非仁者与”求教时,孔子却极力赞扬管仲帮扶齐桓公成就霸业,并感叹“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表明( )‎ A.孔子十分重视礼俗教化 B.儒家学派已经出现思想分化 C.儒学积极借鉴其他学说 D.管仲所为合乎儒家政治理想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帝圣旨开头语多用“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八个字,以阐明天子的“正统”。这种做法说明了( )‎ A.中央集权顺应历史潮流 B.封建皇权具有神权色彩 C.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 D.君权与相权矛盾不突出 ‎3.有学者认为:“要理解朱子学的特征,就必须广泛关注北宋时代的各种潮流。我们一定得把朱子学看作宋代思想文化史的最终到达点。”此学者“把朱子学看作宋代思想文化史的最终到达点”,主要是基于朱熹( )‎ A.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B.将儒家伦理提升到了天理高度 C.建立了系统而独特的心学理论 D.完成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 ‎4.黄宗羲在《原臣》中说:“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若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材料中的主张( )‎ A.极大地增强了相权 B.深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 C.成为规范君臣关系的广泛共识 D.是对君主强化统治弊端的反思 ‎5.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研究医学,旨在“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唐代孙思邈也在所著《备急千金要方》“本序”中指出:“君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这体现出古代医学研究( )‎ A.在战乱时期更为发达 B.在众多领域均有建树 C.深受儒家伦理的影响 D.注重运用辩证施治方法 ‎6.有人称,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要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 ( )‎ A.追求浪漫神秘的宏大气势 B.注重铺陈排比的修辞手法 C.适应了早期城市资产阶级 D.体现了走向平民化的趋势 ‎7.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故善学者必先明本末,更明所谓大本末而后可。……合而言之,则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该主张( )‎ A.认可西学价值,倡导以末辅本 B.提倡本末并举,要求中西并重 C.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全面西化 D.抬高中学地位,贬低西学价值 ‎8.1916年,陈独秀发表文章:“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客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由此表明他( )‎ A.否定党派运动 B.主张国共合作 C.倡导国民运动 D.厌恶政权更迭 ‎9.1921年1月1日起,长沙的新民学会会员在一起连续讨论3天,解决学会应以什么做共同目的、达到目的须采用什么方法等问题。结果经过激烈讨论,与会18人中“赞成波尔失委克主义者十二人”。这种现象在当时普遍存在。这表明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 A.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C.赞同成立先进阶级政党 D.选择马克思主义绝非偶然 ‎10.“盖酿成经济组织之不平均者,莫大于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故当由国家规定土地法……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国民党之主张,则以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 B.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 C.实现了平均地权的主张 D.与中共革命思想部分一致 ‎11.戴维·麦克莱伦说“毛(泽东)超出列宁关于专政只是一个革命阶级的专政的论断,他想强调的是中国人民作为一个整体的革命性质。强调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使那些对于社会主义缺乏热情的农民感到满意。”据此可知,毛泽东的这一思想( )‎ A.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B.扩大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基础 C.否定了列宁主义的政治原则 D.规定了农民阶级的领导地位 ‎12.文革时期,电影《白毛女》经历了很大改编。旧版中,喜儿忍辱负重,对地主阶级抱有一丝幻想;新版中,喜儿虽受尽凌辱,但绝不妥协。旧版中,杨白劳性格懦弱,竟对地主下跪哀求,走投无路之际喝卤水自杀;新版中,杨白劳性格刚烈,敢于反抗,被活活打死。这种改编反映了( )‎ A.“双百”方针得到充分贯彻 B.中国文艺创作迎来发展新契机 C.文革时期文艺形式丰富多彩 D.文艺创作受政治环境影响明显 ‎13.“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科技事业严重受挫,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差距越拉越大。但这一时期,中国在科技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属于该时期的科技成就有( )‎ ‎①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②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③袁隆平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④“东方红一号”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伯利克里在比较雅典与斯巴达的差异时说:“我们爱好智慧,但不会就此变得柔弱;我们热爱艺术,但不做过度的炫耀。”爱好“智慧”和“艺术”反映出当时的雅典人( )‎ A.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B.重视人的价值 C.比较关注物质生活 D.反对崇拜神灵 ‎15.近代意大利哲学家皮科(1463-1494)认为:“人性并非自出生就已被决定,上帝并不用铁的必然法则来束缚人,而是给人以意志和行动的自由。”皮科的本质意图是( )‎ A.质疑宗教信仰以提升人的主体地位 B.肯定人性以转化人感知世界的视角 C.否定上帝权威以推动自然科学发展 D.批判君主专制推动人文精神发展 ‎16.“十五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主要事实便是:教皇与世俗的宗教批评者之间的冲突是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入僧侣统治集团为代价而得到避免。”这反映了( )‎ A.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组成部分 B.文艺复兴动摇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C.此时期资产阶级与教会的矛盾并未激化 D.人文精神缓和了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冲突 ‎17.詹姆斯·弗农在《远方的陌生人》中提到:“短短的200年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无“关系”就寸步难行的熟人社会,逆转为陌生人的天堂。”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 B.资产阶级革命改革 C.追求现代的生活方式 D.世界日益连为一体 ‎18.科学家在评价某物理学理论时说:“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材料中的“这一发现”( )‎ A.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B.与物理学界长期信奉的“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是一致 C.说明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运动和本身分布状态 D.说明物体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19.1894年,赫胥黎对进化论的原理作了哲学上的阐释。他认为社会伦理关系不同于自然法则,因为人类具有高于动物的先天“本性”,人类社会的进展不应该模仿宇宙过程,而应当在同它斗争中不断走向完善,这一主张( )‎ A.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理论渊源 B.是中国近代革命思想的理论渊源 C.认为生物界的物竞天择并不适于人类社会 D.强调生物界的物竞天择,宣扬社会进化论 ‎20.某西方画家偶然间看到非洲木雕面具,深受启发,“断然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写,把整个人体利用各种几何化了的平面装配而成”,“不再只是从事物的视觉表象来描绘事物的形象,而是从内涵去认识和解析事物”。发生这一转变的画家是( )‎ A.注重表现人物情感的德拉克洛瓦 B.重视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的毕加索 C.突出表现社会现实的俄国画家列宾 D.强调捕捉光色微妙变化的法国画家莫奈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之际,以传教士为桥梁和纽带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一批诸如《几何原本》、《同文算指》、《浑盖通宪图说》、《乾坤体义》、《远西奇器图说》、《火攻挈要》等书的翻译以及世界地图的传入,打开了明朝知识界认识和了解“西学”的窗口,冲击了明代崇尚空谈的学风,促进了我国传统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中国儒家思想对欧洲18世纪启蒙思潮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材料二近代以来,欧洲与中国间文化交流打破了平等均衡、长短互补的格局,文化交流变成了作为落后一方的中国向作为先进一方的欧洲学习的进程。从一开始就是在欧洲列强对中国侵略和中国反侵略这样尖锐的政治背景下进行的。就中国方面而言,就不简单是一般意义上的落后向先进学习,而是为着寻求解决中国政治危机,救亡图存而向对手学习。随着对于救国方案探讨的深入,中国的仁人志士们对于欧洲文化的注意力,渐渐便转移到了探讨如何对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制度、经济构成进行改造上。‎ ‎——摘编自林延清、丁伟志《近代中国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特点》‎ 材料三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象(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陈独秀的思想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思想观点作出简要评价。‎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5—16世纪,随着人口压力减弱,中世纪的经济动力消失了,与资本主义格格不入的传统主又文化泛滋起来。一方面,“黑死病”带来的对无亡的恐惧助长了速信和宗教情绪,频繁的宗教节日和庆典活动造成人力物力大量浪费。另一方面,农民和雇佣劳动者时常大吃大喝,酗酒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天主教人文主义者反对教会的迷信、愚昧和放纵,主张重振社会风习,宗教改革家提出“因信称义”,反对一切与内心信仰无关的宗教仪式和迷信活动;英国清教进而认为上帝的荣耀、公共福利和个人美德密不可分。16—17世纪,“移风易俗”运动在英国兴起。这动初期,主要是都铎致府致力于减少宗教庆典活动;1570年以后,在小康阶层的支持推动下,运动更为直接地涉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如禁止赌博、反时酗酒、惩治懒汉等。这场改革运动使英国完成了对传统主义文化的改造,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 ‎——摘编自向荣《移风易俗与英国资木主义的兴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移风易俗”运动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移风易俗”运动的特点。‎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 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 历 史 答 案 ‎1.A ‎【解析】‎ 题干反映了孔子对管仲的两种评价,孔子评价管仲为人器量狭小、不节俭,是从性格气度、勤俭节约方面来讲的,而子贡以“管仲非仁者与”求教时,孔子对管仲大加赞扬是从儒家的“仁”——教化角度上来评判的,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只是子贡向孔子求教,儒家学派出现分化是在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时期,故B项错误;孔子和子贡同为儒家学派人物,故C项错误;“管仲所为”包含很广,既可以是人格魅力,也可以是行为。材料既反映了管仲的功绩,也反映了管仲的不足,故D项错误。‎ 点睛:注意理解“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的意思。这句话直接翻译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要披头散发穿左衽的衣服了!结合当时背景,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表扬管仲辅佐齐桓公的尊王攘夷之功。‎ ‎2.B ‎【解析】从材料中的“应天顺时”,可知突出了皇帝受命于天的正统地位,这是利用神权色彩加强皇权的表现,B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历史潮流,也不涉及相权,AD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皇帝权力来源于“天”,没有涉及皇帝独尊地位,C错误。‎ ‎3.A ‎【解析】‎ 朱熹把儒家思想上升到天理高度,从三纲五常出发维系封建社会统治的秩序,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所以材料中对于朱熹思想评价极高,故A项正确;北宋二程就已经把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朱熹是南宋的,是集大成者。B错误;D是心学思想出现。‎ 点睛:程朱理学、心学都是理学的流派。心学是对理学的继承发展,只是理学的一个流派,“心学”也是“理学”。‎ ‎4.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反映了黄宗羲对君主专制弊端的反思,故D正确;仅凭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增强相权的主张,故A错误;黄宗羲思想没有受到西方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故B错误;“广泛共识”说法过于绝对,故C错误。‎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主张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5.C ‎【解析】‎ ‎ 由“上以疗君亲之疾”“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说明古代医学研究深受儒家伦理的影响,故选C;古代医学研究需要和平稳定的环境,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古代医学研究的领域,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古代医学方法问题,排除D。‎ ‎6.D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商业生活”“瓦舍勾栏”等信息可知,宋代文化走向平民化的趋势,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宋代文化走向平民化的趋势,与追求浪漫神秘的宏大气势的艺术特点不符,排除A项。注重铺陈排比的修辞手法应是汉赋的特点,与材料强调宋代文化走向平民化的趋势不符,排除C项。宋代尚未出现资产阶级,排除D项。‎ ‎7.A ‎【解析】‎ 由“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可知其主要主张是“中学为体,西学为末”,结合选项可知,A符合题意,故选A;BC没有体现“主”“辅”,D中的“抬高”和“贬低”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 点睛:排除法是做选择题的一个重要技巧。有些题目不是很容易直接得出正确选项,就比较适合用排除法,一般是排除:不符合史实的选项(比如时间、空间等);不符合逻辑的选项(比如,让选择“原因”,那就需要排除掉属于结果的选项);明显和题目所给的信息不一致或者相反的选项;说法过于绝对的选项需要慎重对待,很多时候也是该排除掉的选项。还有就是选项的部分与题意一致,但是不全一致,也是需要排除的对象。这一题就需要用排除法。‎ ‎8.C ‎【解析】‎ 材料“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客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 说明陈独秀主张启蒙民众参与政治,C正确;此时还没有共产党,B错误;A中否定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材料主旨。‎ ‎9.D ‎【解析】‎ 材料反映长少新民学会赞成“波尔失委克主义”(马克思主义),但未体现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排除A。俄国十月革命走城市中心道路,材料仅体现知识分子赞成马克思主义,未体现知识分子照搬俄国十月革命道路,排除B。材料仅体现知识分子赞成马克思主义,未体现建立中共的问题,排除C。由材料内容可知中国当时多数知识分子均赞成马克思主义救中国,说明中国革命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绝非偶然,D项正确,所以选D。‎ ‎10.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这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内容,其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注重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其思想与中共革命思想部分一致,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孙中山的土地纲领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不可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排除。B项说法错误,与材料“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信息不符,排除。C项“实现了”的说法错误,不可能实现平均地权的主张,排除。‎ ‎11.B ‎【解析】‎ 材料“强调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使那些对于社会主义缺乏热情的农民感到满意”反映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是革命阶级,这有利于扩大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础,故B正确;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与材料“强调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不符合,故A错误;毛泽东发展了列宁主义,不是否定了列宁主义,故C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处于领导地位,故D错误。‎ ‎12.D ‎【解析】‎ 文革时期,文学艺术遭到严重破坏,电影《白毛女》经历了很大改编显然是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故D正确;材料中信息说法双百方针遭到破坏,故A错误;B是改革开放之后;文革时期是八大样板戏,故C错误。‎ ‎13.D ‎【解析】‎ 首次合成牛胰岛素是在1965年,文革从1966年开始,不属于文革时期;1967年中国氢弹试验成功,属于文革时期;1973袁隆平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属于文革时期;东方红一号1970年发射成功,属于文革时期。根据材料①不符合,故A、B、C错误,D选项正确。‎ ‎14.B ‎【解析】‎ 受落后生产力的限制,古希腊没有摆脱宗教的束缚,排除A;由爱好“智慧”和“艺术”反映出当时的雅典人重视人的价值,故排除CD,选B。‎ ‎15.B ‎【解析】‎ 文艺复兴以人为本,批判神学,但不否定宗教,还借宗教来宣扬人文主义,故排除AC;D是宗教改革,排除;由材料“给人以意志和行动的自由” 本质意图是肯定人性以转化人感知世界的视角,排除B。‎ ‎16.D ‎【解析】‎ 材料中说教皇与世俗的冲突是“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入僧侣统治集团为代价”,具体来讲就是教会与世俗之间的关系是以教会允许一种以人为主导的精神为代价才维持平稳的,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与此无关;B选项错在本题并不是讨论文艺复兴的意义;C选项说法错误,此时教会与资产阶级矛盾已经很严重了。‎ ‎17.A ‎【解析】‎ 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启蒙运动使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资产阶级革命改革、追求现代的生活方式均是相关因素但均非“主要”因素,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世界日益连为一体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无直接的关联,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8.A ‎【解析】‎ 材料“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反映了量子论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量子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故A正确;量子论与物理学界“自然界无跳跃”原则相冲突,故B错误;相对论说明了空间和时间的性质,故C错误;相对论说明物体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故D错误。‎ ‎19.C ‎【解析】‎ ‎“人类社会的进展不应该模仿宇宙过程”说明生物进化论的规律不适应于人类社会,故C正确;A和B的理论渊源是西方民主思想;D属于生物界的进化论思想。‎ ‎20.B ‎【解析】‎ 材料强调了要抛弃真实描写而要从自我感受利用几何化了的平面去做画,这是毕加索立体画派的特点,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人物情感方面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社会现实方面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光色变化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1.(1)影响:对中国:冲击了明代崇尚空谈的学风;促进了我国传统科学的发展;冲击了“华夏中心”的传统观念;对西方:增进欧洲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影响欧洲18世纪启蒙思潮。‎ ‎(2)特点:不平等下的中国向西方学习;在列强侵略下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具有救亡图存的政治目的;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原因: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文化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仁人志士的推动。‎ ‎(3)观点:新旧(中西)文化不能相容;提倡新文化就要彻底批判和抛弃旧文化。‎ 评价:动摇了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思想);不能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解析】‎ ‎(1)影响,据材料一“打开了明朝知识界认识和了解‘西学’的窗口,冲击了明代崇尚空谈的学风,促进了我国传统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中国儒家思想对欧洲18世纪启蒙思潮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对中国、对西方两个方面指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2)特点,据材料二“在欧洲列强对中国侵略和中国反侵略这样尖锐的政治背景下进行的……为着寻求解决中国政治危机,救亡图存而向对手学习”,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不平等的学习、被动到主动学习、救亡图存的目的、由浅入深的过程等方面概括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危机、西方文化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仁人志士推动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3)观点,据材料三“新旧两种法子,好象(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旧文化不相容、提倡新文化等方面概括陈独秀的思想观点。评价,结合所学知识从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和消极方面对其思想观点作出简要评价。‎ ‎22.(1)原因:传统主义文化泛滥,不良社会风气盛行,社会资源浪费严重;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都铎政府的倡导;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2)特点:注重道德教化,改良社会风气;政府与民间共同推动,逐步推行;涉及宗教活动与世俗生活;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相结合。‎ ‎【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与资本主义格格不入的传统主义文化泛滋起来……频繁的宗教节日和庆典活动造成人力物力大量浪费……大吃大喝,酗酒成为普遍现象……人文主义者……宗教改革家……英国清教……主要是都铎致府致力于减少宗教庆典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文化冲突、社会风气、资源浪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铎政府倡导、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等方面概括英国“移风易俗”运动兴起的原因。‎ ‎(2)特点,根据材料“反对教会的迷信、愚昧和放纵,主张重振社会风习……致府致力于减少宗教庆典活动……运动更为直接地涉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道德教化、改良风气、政府与民间推动、宗教与世俗生活等方面指出英国“移风易俗”运动的特点。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