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50 KB
  • 2021-08-31 发布

【历史】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解析版)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检测试题 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请将答案写到答题卡上。)‎ ‎1.《商君书》曰:“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这一制度造成的影响是 A. 管理百姓的方式由地域转向亲缘 B. 削弱贵族势力增强国家的人口控制 C. 便利新兴地主兼并土地隐匿人口 D. 扩大士阶层与农民的身份等级差异 ‎【答案】B ‎【解析】材料“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说明法家注重加强对户籍的管理,这有利于削弱敌方贵族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A项说法颠倒了转变的过程,管理方式是从亲缘转向地域,排除;材料反映的制度有利于政府直接了解基层人口变化,不利于地主隐匿人口,排除C;士阶层与农民的身份等级差异不会因户籍管理制度的推行而发生变化,排除D。‎ ‎2.顾炎武说:“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敬宗之道。”与此对应的变法措施是 A. 废除井田制度,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C. 实行强制分户,改变旧有社会习俗 D. 改革户籍,加强对乡里人口的管理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可知反映了个体小家庭的出现,使“敬宗法祖”的宗法观念受到冲击,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提及土地制度,A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敬宗法祖”的宗法观念改变,未涉及地方管理制度和人口管理制度,BD选项排除 ‎3.战国后期,荀子访问秦国归来,称赞秦国官吏“肃然”“恭敬”“敦敬”“衷信”可谓“古之吏也”;称赞秦国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可谓“古之士大夫也”。这一良好的吏治,主要因为秦国 A. 遵循古礼 B. 推行德政 C. 体制创新 D. 人才荟萃 ‎【答案】C ‎【解析】荀子认为秦国官吏、士大夫有古代之风,但并不能说明秦国遵循古礼,故排除A项;战国后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奉行的是法家思想,而非德政,故排除B项;商鞅变法对秦国做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而实现了富国强兵,所以秦国良好的吏治源于秦国体制的创新,故选C项;人才荟萃是秦国体制创新的结果,而不是秦国吏治良好的原因,故排除D项。‎ ‎4.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变法措施 结果 A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 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 B 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 ‎“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 D 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 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表格中商鞅变法通过严刑峻法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D项中的措施与结果相匹配,符合题意;明治维新通过殖产兴业实现了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使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强国之路,A项的措施与结果不匹配,排除;戊戌变法也称百日维新,其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并未深入展开便已夭折,故无法得出“迅速发展”的结论,排除B;市易法原本是立足于平抑物价、抑制大商人重利盘剥的新政策,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则蜕变成官员垄断市场、货源、价格的一种手段,“于官何利焉”的说法错误,排除C。‎ ‎5. 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提出了“使私不害公,馋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顾毁誉”的主张。此主张旨在 A. 废除世卿世禄制 B. 整顿官场风气 C. 削弱王室的特权 D. 废除分封制 ‎【答案】B ‎【解析】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要求官员们不要因私而损害公家利益,统治者不要因馋言而使得忠心的人而受到伤害,官员们在言语与行为上不人苟同他人,所以答案B项正确。其他三项都是无关项,明确主张废除废除世卿世禄制是在商鞅变法时期,故A项错误;削弱王室的特权材料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吴起强调官员的言行要符合社会道德约束,而非地方政治制度的变革,故D项错误。‎ ‎6. 古代有一位汉族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儿子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这一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 A. 秦朝 B. 西汉 C. 唐朝 D. 北齐 ‎【答案】D ‎【解析】在南北朝时期,鲜卑族一度纵横北方,曾参与了“五胡乱华”。北齐统治者出于鲜卑族,在北齐的“胡人”社会中,自然多使用鲜卑语等“胡语”,答案选D;其他均为汉族政权故排除ABC。‎ ‎7.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关于这两次改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 都瓦解了贵族阶层势力 B. 都促进了民族融合 C. 都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 D. 都促进了国家统一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但军事贵族等新兴贵族阶层也随着兴起,A项“贵族阶层势力”瓦解的说法过于笼统,符合题意;商鞅变法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孝文帝的改革则直接推动了少数民族的汉化,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故B项是共同点,不符合题意,排除;商鞅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孝文帝改革颁布了均田令,他们都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8.成书于6世纪初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A. 魏晋时期战乱没有波及到洛阳城 B. 北朝经济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 C. 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了洛阳繁荣 D. 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时期洛阳破败,到6世纪初再次出现“礼义富盛,人物殷阜”,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汉化政策促进了洛阳的发展繁荣,C项正确;十六国时期洛阳遭到重大破坏,(“洛阳为荒土”),A项错误;6世纪初,北方士族大量南迁,B项不符合史实;公元6世纪前后是南北朝对峙时期,直到589年国家才再次实现统一,D项错误。‎ ‎9.“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A. 分散宰相权力 B. 加强皇权 C. 加强军事实力 D. 增加财政收入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低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可以分析出王安石初期的变法是为了增加政府的收入的,故本题答案选D项。分割宰相权力不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A项不选;题干中没有涉及皇权的变化,B项不选;材料中体现的是财政,不是加强军事实力,C错误。‎ ‎10.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出现大危机,受王安石变法启发,时任美国农业部长的华莱士在美国建立常平仓制度稳定物价,设立商品信贷公司为农民提供农业贷款。以下王安石变法的哪些措施为其提供了借鉴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市易法 ‎④均输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美国建立常平仓制度稳定物价,设立商品信贷公司为农民提供农业贷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指的是每当青黄不接的时候,政府给农民提供一定数量的贷款,收取一定的利息,①符合题意。市易法指的是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③符合题意,①③正确,D选项符合题意。募役法规定原本百姓按户等轮流到州县当差役的方法,改为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与材料无关,②错误,AB选项排除。均输法指的是设发运使总管东南六路的赋税收入,掌握供需情况。凡籴买、税收、上供物品,都可以“徙贵就贱,用近易远”,与材料无关,③错误,C选项排除。‎ ‎11. “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 A. 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 B. 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 C. 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 D. 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即在平民和贵族间取得平衡,限制土地数量是为了照顾平民利益,没有剥夺贵族的土地是在维护贵族部分特权,D项正确。A项只是反映一个阶级,不符合题目中的“两个阶级”;“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不符合“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B项错误;梭伦废除了债务奴隶制,按照财产重新划分等级来代替血缘等级,C项错误。‎ ‎12.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中说“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下列不属于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是 A. 废除债务奴隶制 B. 参加公民大会 C. 赋予其选举权 D. 发放观剧津贴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D项为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推行的措施,符合题意;ABC均是梭伦为扩大公民权所采取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 ‎13. 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山区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 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 B. 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 C. 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 D. 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 ‎【答案】C ‎【解析】古代雅典,生活在山区的主要是农民,从事农业,所受压迫最严重,政治主张最激进。平原地区生活的是贵族,主张维护贵族政治。生活在海滨地区的主要是工商业者,从事商业为主,财富多,政治主张较为温和。这说明了不同阶层因其经济地位不同,政治诉求也不尽相同,故选C。题干材料表明的是不同阶层不同的政治主张,并没有强调他们之间的对立,排除A。政治要求最为激进的是农民,而不是工商业者,排除B。D项与题意无关。‎ ‎14.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 A. 促进信仰自由 B. 巩固君主立宪 C. 强化专制统治 D. 落实《权利法案》‎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国王强调英国国教的至尊地位,主要目的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进而达到君主专制的目的,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信仰自由说法错误,A选项排除。君主立宪制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BD选项排除。‎ ‎15.马丁•路德认为一个人得救要靠信仰,而不是外在的东西,这就是“因信称义”。从本质上看“因信称义”‎ A. 揭露了赎罪券对民众的欺骗 B. 否定了罗马教廷神圣权威 C. 促使不同于天主教的新教派产生 D. 赋予了德国民众自由精神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因信称义”的含义可知,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其实质是抛弃外在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因而“因信称义”在本质上赋予了民众自由精神,故选D;A项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直接目的,不是“因信称义”的思想内涵,排除;BC两项都是宗教改革的作用,而不是“因信称义”的思想内涵,排除。‎ ‎16.西班牙医生赛尔维特在 16 世纪因解剖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研究,被宗教裁判所火刑处死。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 A 进化论未真正动摇宗教权威 B. 天主教会失去原有权威 C. 进化论被证明是科学理论 D. 天主教会施行宽容政策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通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19世纪的天主教会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权威,故其没有能力再像16世纪那样用残酷的方式去消解其所面临的威胁,故选B;进化论对上帝创世说是致命的打击,动摇了宗教权威,排除A;赛尔维特的血液循环研究也是科学研究,故C项显然不是原因,排除;天主教会不对达尔文进行人身迫害,不是因为宗教宽容,而是因为没有能力,排除D。‎ ‎17.19世纪末中国出现的维新思想与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都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两者在宣传自己思想策略上的相同点是 A. 利用宗教中的合理元素 B. 通过文学革新宣传新的思想 C. 组织团体进行宣传活动 D. 借助传统文化推动思想解放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维新派借助传统经学的外衣来否定了君主专制统治,文艺复兴则打着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旗号来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两者都借助传统文化推动了思想解放,故选D;维新变法并未借助宗教的力量,排除A;B项在中国适用于新文化运动,而非维新变法,排除;文艺复兴并未组织相应的社会或政治团体来进行宣传活动,排除C。‎ ‎18.自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中世纪的欧洲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基督教世界。而到14、15世纪,欧洲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作外国人。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发展使各国民族意识增强 B. 人文主义者大胆揭露教会腐败 C. 科学发展破除了对神学的迷信 D. 宗教改革冲击天主教的权威 ‎【答案】A ‎【解析】由材料“英、法、西班牙等国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作外国人”可知,社会经济的发展使英法等民族国家的民族意识逐渐增强,他们迫切要求摆脱教皇的控制,故选A;14、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其并未对社会下层民众造成太大的影响,故B项无法解释平民也将教皇看作外国人的现象,排除;近代科学在14、15世纪还未形成,故当时的科学发展还未破除对神学的迷信,排除C;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排除D。‎ ‎19.16 世纪时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为通俗易懂的德语,并提出各国教会应该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政府来管理,这表明宗教改革有利于当时 A. 国家实现统一 B. 民族国家形成 C. 民主意识萌发 D. 平等观念传播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各国教会应该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政府来管理”可知,宗教改革有利于主权国家观念的产生,这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故选B;宗教改革后的德国仍是四分五裂,故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材料中宗教改革的内容推动了民族意识的形成,而不是民主意识,排除C;材料未涉及个人自由及平等的问题,排除D。‎ ‎20.“他不懂得也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的变革从长远看对富国强兵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上述观点适用于评价 ‎①清末新政 ②洋务运动 ③俄国废除封建农奴制 ④明治维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治维新从根本上改变了日本的原有社会结构,并在改革后出现了实质性的进展,故④不符合题意,可排除。①清末新政②洋务运动都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都没有取得成功。③俄国废除封建农奴制的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因此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择A项,排除BCD项。‎ ‎21.列宁说:“如果总的看 1861 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 由资产阶级主导并完成 B. 是政治经济两方面的彻底变革 C. 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 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故选C;农奴制改革由沙皇主导完成,排除A;农奴制改革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不是彻底的变革,排除B;D项只能表现为政治层面观点的正确,不能体现经济层面的观点,排除。‎ ‎22.日本在明治维新的发展后,它从一个封建的东方农业国转变为深受西方明影响的工业化国家,但并未完全实现“脱亚入欧”的目标。主要是因为 A. 天皇体制中有较大的军国主义思想 B. 殖产兴业国家对私人企业大力扶持 C. 引进西方工业革命先进的发明成果 D. 全盘西化尤其是学习西方生活方式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治维新在政治上仍然保留了天皇制,这与西方普遍的民主政体截然不同,故选A;BCD均无法明显体现日本与西方文明的不同,排除。‎ ‎23.日本地理教科书认为中日两国:清国过于自大,对外国文明不屑一顾,经常在国际社会中失信于其他国家。而我们日本国经过明治维新之后,文明开化,国力大振,在东亚各国中首屈一指,极为发达。这段文字 A. 没有突破传统日本学观点束缚 B. 比较客观了分析了清朝的问题 C. 体现日本深受到西方文明影响 D. 暗含日本有对外扩张强烈欲望 ‎【答案】C ‎【解析】材料“日本国经过明治维新之后,文明开化,国力大振”说明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冲击后,通过明治维新中走上了一条全面西化与现代化的改革道路,故选C;材料中日本对西方文明的肯定和对清朝的否定性评价说明其已经突破了传统日本学观点的束缚,排除A;材料中日本对清朝没落原因的分析没有触及实质,是片面的看法,排除B;材料中日本地理教科书只是对比了一下中日两国发展的概况,这看不出其有对外扩张的倾向,排除D。‎ ‎24.下图是日本近代教育发展状况。横坐标是教育发展年代,纵坐标是女子受教育的比例。据此推知 A. 近代日本已经普及了全民教育 B. 殖产兴业促进了教育全面发展 C. 日本女子社会地位有极大提高 D. 明治政府文明开化政策的推动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治政府为发展资本主义,积极改革教育,其中无论男女均拥有平等入学的权利,这为发展女子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材料中“女子受教育的比例”的迅速提升恰好说明了这一点,故选D;材料只涉及“女子受教育的比例”问题,不能得出全民教育已经普及的结论,排除A;殖产兴业是日本政府大力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它不属于教育的改革措施,故其究竟是否促进了教育的发展,还需要更多证据的支撑,排除B;女子接受教育比例的增加不代表其社会地位就一定得到提高,排除C。‎ ‎25.以下表格内容是某同学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由此判断该论文的主题应该是 A. 西方殖民者对东方侵略 B. 亚洲的革命浪潮 C. 冲击与反应模式的分析 D. 大国的崛起之路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克里木战败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黑船事件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甲午战争是戊戌变法的原因,这三者都是冲击与反应模式下的典型事例,故选C;克里木战争是俄罗斯与英国、法国为争夺小亚细亚地区权利而展开的一场国际战争,不涉及西方殖民者对东方的侵略,排除A;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都是政治改良运动,而非革命运动,排除B;戊戌变法并未改变中国的国运,使其走上强国之路,排除D。‎ ‎26.大久保利通说:“鼓励人民殖产兴业,国家又不发放低息贷款,产业怎么振兴?人民怎么发展?”后来,政府鼓励成立银行,向私人发放低息贷款。此举 A. 提高了日本的工业竞争力 B. 目的在于强化国营企业 C. 影响到了日本的土地私有 D. 对幕藩体制有一定冲击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殖产兴业的措施发展了日本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提高了其工业的竞争力,故选A;殖产兴业是向私人发放低息贷款,而非国营企业,排除B;“向私人发放低息贷款”鼓励的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而不是土地的私有化,排除C;D项指的是废藩置县,而不是殖产兴业,排除。‎ ‎27.19世纪中期“某国”仿照西方国家制定宪法,肯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和统揽一切的地位,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官僚寡头和军阀实际掌握权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而且它很快开始对外侵略扩张,这里的“某国”指的是 A. 俄国 B. 美国 C. 德意志 D. 日本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天皇”、“军国主义”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赋予了天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带有明显的封建性和军事性,因此D选项正确;俄国没有天皇,A选项错误;美国宪法颁布于1787年,B选项错误;德意志没有天皇,C选项错误。故选D。‎ ‎28.下图是近代中国新建政治团体的发展图 由此可以推论出 A. 政治团体的增减受经济发展影响较大 B. 第一个峰值的原因是清政府对内经济松管 C. 低迷原因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国内的政治状况对政治团体发展影响较大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新建政治团体的第一个峰值与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戊戌变法的开展等事件有关,第二个峰值则与清末新政及资产阶级革命兴起等事件有关,这说明国内的政治状况对政治团体发展影响较大,故选D;政治团体的增减曲线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曲线并不匹配,这一曲线图只能说明其受政治状况影响较大,而非经济,排除A;第一个峰值的主要原因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带来的民族危机,而非经济管制的放松,排除B;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带来了政治团体发展的高潮,而非低迷,排除C。‎ ‎29.戊戌变法期间有山野村民向皇帝上书,甚至连称谓和排头都不写。而光绪皇帝看后一笑了之。这说明 A. 民众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 B. 人民普遍对国事比较关心 C. 光绪皇帝急需改革的良策 D. 新政激起了民众参政热情 ‎【答案】D ‎【解析】由材料“戊戌变法期间有山野村民向皇帝上书”可知,戊戌变法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它激起了民众的参政热情,故选D;材料强调的是民众的参政热情,而不是民众的受教育程度,排除A;材料只是个案,不代表整体,B项“普遍”的说法过于夸大其词,排除;材料的主体在于民众,而非光绪帝,排除C。‎ ‎30.废八股,改策论,这使众多的士子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失去了奋斗前程,他们自然走向变法的对立面。该材料 A. 指出变法缺乏有效的配套措施 B. 揭示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源 C. 批评维新变法脱离中国国情 D. 反映人民对百日维新的抵制 ‎【答案】A ‎【解析】材料指出维新派缺少政治经验,急于求成而造成混乱状况,这说明变法的配套措施并不完善,故选A;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源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而不是“废八股,改策论”这一具体的改革措施,排除B;材料强调戊戌变法的急于求成,强调的是其策略问题,且康有为利用传统经学宣传变法的做法说明其一定程度上也是注意到了国情的问题,故排除C;材料中维新派的措施引起的是士子的不满,与人民群众无关,排除D。‎ ‎31.一战前,俄罗斯媒体大肆宣扬:所有斯拉夫人应当只使用一种语言——俄罗斯语,只有一种信仰—— 东正教,只存在一个国家——俄罗斯,只有一个领袖——沙皇。只有那些扛起沙皇旗帜并接受俄罗斯语言、法律和东正教的斯拉夫人才会被俄罗斯当做兄弟。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 极端民族主义泛滥 B. 国内矛盾尖锐 C. 沙皇专制统治强化 D. 军国主义盛行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只有那些扛起沙皇旗帜并接受俄罗斯语言、法律和东正教的斯拉夫人才会被俄罗斯当做兄弟”可知,当时俄罗斯极端民族主义泛滥,故选A;材料未涉及对俄罗斯国内矛盾的描述,排除B;材料不仅仅强调沙皇的地位,更是强调了整个民族的优越性,C属于片面解读,排除;材料描述的是民族主义,而非军国主义,排除D。‎ ‎32.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终战败,其原因不包括 A. 总体国力不及对手 B. 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C. 国内矛盾的明显激化 D. 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 ‎【答案】D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而言,其整体上都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故D不是同盟国战败的原因,符合题意;ABC均是同盟国失败的客观和主观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 ‎33.作家茨威格在其回忆录中描述了当时的欧洲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思考:战争“是由战前3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那种内在势力是必定要发泄出来的”。这反映作者认识到 A. 一战的根源是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导致一战 C. 欧洲在一战前 30 年,内部力量迅速积聚 D. 科技的力量发展加剧了世界大战的残酷性 ‎【答案】A ‎【解析】由材料“是由战前3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可知,作者认识到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长期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故选A;协约国建立的时间是1907年,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局面形成并未达到30年之久,排除B;材料重在强调一战爆发的根源,C项只是对材料的表层解读,排除;材料重在强调一战爆发的历史必然性,而未表现战争的残酷性,排除D。‎ ‎34.一战爆发后,美国官员在解释美国的外交政策时说:“战争看不出任何好结果。如果协约国战胜,结果将会是俄国统治欧洲大陆;如果德国战胜,那欧洲的未来几代之内都将是军国主义专制”。该官员实际上在强调 A. 美国应加入正义的一方作战 B. 任何方都不可能赢得战争胜利 C. 美国应该保持中立获得利益 D. 美国应断绝与交战双方的联系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如果协约国战胜,结果将会是俄国统治欧洲大陆;如果德国战胜,那欧洲的未来几代之内都将是军国主义专制”可知美国认为战争中任何一方的胜利都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实际上美国主张中立,从中获得最大利益,故C正确;材料未体现美国加入任何一方,故A错误;材料只是美国外交家认为战争中的任何一方的胜利都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不是说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故B错误;结合课本知识可知,在一战初期美国主张中立政策,大发战争财,以获得利益最大化,不是断绝与交战双方的联系,故D错误。‎ ‎35.法国的罢工人数在 1916 年为 41000 人,1917 年猛增至 29 万人,罢工工人提出了“打倒战争”的响亮口号。这一事实说明 A. 欧洲不再是世界格局的中心 B. 战争激发了工人的爱国思潮 C. 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D. 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答案】C ‎【解析】由材料“1917 年猛增至 29‎ ‎ 万人,罢工工人提出了‘打倒战争’的响亮口号”可知,一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人们渴望和平,故选C;即使一战结束后,欧洲仍是世界格局的中心,更不用说此时一战还没有结束,排除A;材料中工人的口号是“打倒战争”,这不是一种爱国口号,排除B;一战在1918年才结束,故排除D。‎ ‎36.梁启超一直推崇西方文明,但是他于民国 8 年游欧归来后,发表《欧游心影录》,正式宣布科学破产, 开始埋首整理国故。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 一战的对欧洲的打击 B. 新文化运动发展深入 C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D.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民国8年即1919年,欧洲一战刚刚结束不久,满目疮痍,受此影响,梁启超游离欧洲后,他告别“科学万能”的结论,开始埋首整理国故,故选A;材料强调梁启超思想的变化发生在游学欧洲后,这说明其思想变化与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无关,排除BD;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梁启超的思想变化发生在1919年,排除C。‎ ‎37.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局势变幻莫测。下列各项,按当时历史演变的逻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②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③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④③②① D. ④②③①‎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德国等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大大增强,他们要求重新按照实力瓜分世界,并迅速地结成了军事同盟,而英法俄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则与此针锋相对结成协约国阵营与此相抗衡,一战一触即发,故正确排序为④③②①,C项符合题意;ABD对一战爆发的逻辑梳理均有一定程度上的错误,排除。‎ ‎38.下图漫画的主要观点是 A. 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成效不大 B. 美国倡议成立国联,但国联由英法操控 C. 没美国参与国联维护世界和平很难实现 D. 美国的军事和政治势力不足以称霸世界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国联这座桥并不完整,它缺少了美国山姆大叔背后的这块关键的石头,这说明该漫画认为没有美国参与的国联很难去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这是国联的致命弱点,故选C;漫画重在表现国联弱点产生的原因,而不是其影响,排除A;漫画重在表现国联这座大桥的建造过程,而不是其建成后的具体运行状况,排除B;漫画强调了美国的巨大国际影响力,未涉及其是否有能力称霸世界的问题,排除D。‎ ‎39.1924 年,美国银行提出道威斯计划:①稳定德国通货和平衡德国预算;②规定德国赔款来源;③第一年赔款 10 亿金马克,以后逐年增加;④由英美向德国提供贷款;⑤德国经济受协约国监督。由此可知,道威斯计划 A. 解决了德法之间的赔款问题 B. 有利于德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C. 是美国干预欧洲事务的开始 D. 给欧洲带来了持久和平与发展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道威斯计划的具体内容可知,美国并不希望过分削弱德国,而是希望通过恢复德国经济的方法来收回欧洲国家欠下的贷款,这对于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故选B;道威斯计划只是缓和了德法之间的关于赔款的矛盾,并未真正解决,排除A;美国在巴黎和会中就已尝试着干预欧洲的事务,排除C;道威斯计划并未给欧洲带来持久的和平,否则二战就不会发生,排除D。‎ ‎40.某条约有如下规定:“缔约各方应个别或集体地保证按照以下条款的规定,德国和比利时、德国和法国间边界领土维持现状,按照 1919 年 6 月 28 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以及上述条约…… 关于非武装区的规定得到遵守。”该条约是 A. 《洛迦诺公约》 B. 《凡尔赛和约》‎ C. 《非战公约》 D. 《四国条约》‎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洛迦诺公约》规定了德国与邻国的边界问题,对改善法德关系,稳定欧洲局势有着积极意义,这与材料的描述一致,故选A;材料提到要“按照 1919 年 6 月 28 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这说明材料的这一条约是签订于《凡尔赛和约》之后的,排除B;《非战公约》是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其与材料的描述无关,排除C;《四国条约》涉及的区域是太平洋地区,与材料描述无关,排除D。‎ 二、材料解析题(2大题,共 40 分。请将答案写到答题卡上。)‎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工业上,与此相同的格局也很明显,因为欧洲许多工业区已遭破坏,而美国的工厂却在战时极大需求的推动下,犹如雨后春笋惊人地发展起来。到 1929 年时,美国的工业产量至少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2.2%,这一产量大于包括苏联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的产量。因此,欧洲与美国的经济关系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完全改变。欧洲已不再像在 19 世纪时那样,是世界的银行家和世界的工场。这两方面的领导权已转到大西洋彼岸。‎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这一革命的紧要关头,许多欧洲人都期待两位非欧洲人……的指导。数百万死伤的人和城乡冒着烟雾的废墟使得广大民众易于接受进行革命和实现社会新秩序的号召。为了模仿布尔什维克革命,柏林、汉堡和布达佩斯都建立了苏维埃。伦敦、巴黎和罗马街头也举行了示威游行。威尔逊的密友豪斯上校在 1919年 3 月 22 日的日记中写道:“不满的呼声每天都有。人民需要和平,布尔什维主义正越来越为各地的人们所接受。匈牙利刚刚屈服。我们正坐在一座露天火药库上,总有一天,一颗火星便能将它点燃。”‎ ‎——《全球通史》‎ 材料三 只有少数几个人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美国黑人领袖 W.E.B.杜波伊斯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于 1918 年写下了以下这一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二中“许多欧洲人都期待两位非欧洲人……的指导”,这两位非欧洲人是指哪两个人?‎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的“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答案】(1)美国的威尔逊;苏俄的列宁。‎ ‎(2)“结局”是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时代;“开端”是说亚非拉地区从此开始走上摆脱殖民统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 ‎(3)①给欧洲带来深刻的经济、政治危机。经济上,欧洲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在世界上的财政金融地位下降,丧失了金融领导权,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减弱;政治上,欧洲各国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②促进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掀起了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③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长久的阴影,出现了和平主义思潮和畏战情绪。‎ ‎【解析】‎ ‎(1)由材料“为了模仿布尔什维克革命”并结合所学可知,两位非欧洲人指的是美国的威尔逊和苏俄的列宁。‎ ‎(2)由材料“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可知,“结局”指的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时代;由材料“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可知,“开端”指的是亚非拉地区从此开始走上摆脱殖民统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 ‎(3)由材料一“欧洲许多工业区已遭破坏”“欧洲与美国的经济关系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完全改变”“领导权已转到大西洋彼岸”等信息可知,一战给欧洲带来深刻的经济、政治危机,其在经济上,欧洲工业遭到严重破坏,金融领导权丧失,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减弱,而在政治上,世界格局由此开始转变,欧洲各国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由材料三“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可知,一战促进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掀起了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结合所学可知,一战还引发了和平主义思潮的盛行和畏战情绪的高涨。‎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 ‎ 世纪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在他的名著《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压迫的人们,一旦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被消除的流弊似乎更容易使人觉察到尚未被消除的那些流弊, 于是人们情绪更加激烈。”‎ 围绕上述材料,自拟观点,选取本学期所学的任意一场改革进行阐释。要求:写明观点,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 论题:近代改革会引发革命。‎ 阐述:1840年以前的清朝专制制度和经济已经落后于世界,但没有招致大规模的民主革命;近代以来,清政府逐渐改革落后的经济政治制度,如洋务运动、清末新政、预备立宪,但因其不彻底性而以失败告终,加上改革在客观上发展了资本主义,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因此改革不但没有挽救清朝统治,反而加速了革命(辛亥革命)的爆发。‎ ‎【解析】‎ 首先,由材料“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可提炼出观点,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改革会引发革命。‎ 其次,依据观点结合所学搜索相关史实,如近代中国清政府的改革等。‎ 最后,有条理地将史实展开进行阐述,可按改革前与改革后进行比对说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