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3.50 KB
- 2021-08-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I卷 选择题(30 × 2,共计60分)
1.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是迄今为止国内购买海外模式制作的众多电视节目中最成功的个案。而“达人”一词的出现,有人考证该词最早见于《论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下列言论与《论语》中“达人”的意思有直接关联的是( )
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 C.“制天命而用之” D.“有教无类”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己欲达而达人”(达:通达事理;而达人是说自己通达事理而使他人也通达事理)。与“仁者爱人”是一样的,“自己首先是仁者,然后爱人”,A正确。B项不是仁爱的含义,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维护西周等级名分制度,故排除。C项是荀子的主张,不合题意,排除。D项是教育方法,排除。故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2.成语故事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积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汉语语言的精华。下列成语与诸子百家对应正确的是( )
①“舍生取义” ②“塞翁失马” ③“守株待兔” ④“田忌 赛马”
A.①道家②法家③兵家④儒家 B.①儒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兵家
C.①兵家②法家③道家④儒家 D.①法家②道家③儒家④兵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①“舍生取义”是儒家思想,体现了重礼节、尊仁义的思想;②“塞翁失马”是道家思想,体现了辩证法的思想;③“守株待兔”体现了创新和变革,符合法家思想;④“田忌赛马”体现了兵家谋略思想。故对应是①儒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兵家,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兵家
3.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下列四位同学的说法对应的思想流派正确的是 ( )
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
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
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
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
A.甲—儒、乙-墨、丙-道、丁-法 B.甲—儒、乙-法、丙-道、丁-墨
C.甲—道、乙-法、丙-儒、丁-墨 D.甲—墨、乙-法、丙-道、丁-儒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甲:面对腐败现象,主张顺其自然,是道家思想;乙:面对腐败现象,主张以刑惩治,是法家思想;丙:面对腐败现象,强调以德教化,是儒家观点;丁:面对腐败现象,主张挑选有能力的人管理政务,是墨家尚贤的思想;故甲、乙、丙、丁分别是道家、法家、儒家、墨家的观点,选C。
考点: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4.《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答案】D
【解析】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的影响
5.中国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示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这种帝王的典型始于( )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秦朝统治推崇法家思想,实行打击儒学政策,排除A。材料“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示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所反映
外儒内法,这种现象最早始于汉武帝,选B。CD两项符合材料意思,但不是最早,排除。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
6.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
A.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是道家学派的主张,B项是法家学派的主张,都与董仲舒的主张不相符,排除。材料中汉武帝任用董仲舒为江都相,董仲舒儒家思想家,肯定用新儒学主张劝化刘非。“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是董仲舒“君权神授”主张,故选C。D项是程朱理学的重要内容,应该出现在宋代,与材料不符,排除。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
7.《汉书•元帝纪》载:宣帝曾经训斥太子与儒士们的关系过于密切:“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宣帝所说“制度”的实质是( )
A.仁政爱民 B.无为而治 C.严刑峻法 D.儒表法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仁政爱民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B项是道家主张,是汉初治国之策,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排除。C项严刑峻法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材料中“周政”是指“周礼”实质是维护西周等级名分制度;材料中“霸道”是指法家思想,“王道”是指儒家思想,自汉武帝之后,汉朝尊儒尚法,外儒内法,即儒表法里,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外儒内法
8.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表述错误,理学吸收了道家和儒家思想,故排除。材料“…丰富性与普遍性使…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B正确。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是宋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C项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D项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体现了理学的研究深入到哲学层面,但它是从哲学的高度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排除。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特点
9.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答案】C
【解析】
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影响
10.历史学家黄仁宇评述明代思想家李贽时指出:“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李贽倡导的)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这段材料意在说明李贽的思想( )
A.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有限 B.民主色彩淡薄
C.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束缚 D.遭到统治者的摧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关键信息“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说明李贽的思想虽然进步,但是不能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社会环境是指强调明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严重禁锢了个人的思想自由以及创新发展,而李贽则对此作出了大胆的批判,挑战正统的思想, A正确。李贽的思想带有早期思想启蒙的色彩,但B项表述与材料意思不符,排除。李贽是明清进步思想家,也是儒学代表人物,但他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挑战正统的思想,故C项表述错误,排除。李贽对传统思想进行了大胆的批判和挑战,遭到统治者的摧残,但不符合材料意思,故D项排除。故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
11.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明代出现( )
A.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
C.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追求民主,上升到反对封建制度的高度,材料并未体现,排除。B项体现了明清时期进步思想的出现,但与材料意思相反,排除。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界出现了一股要求思想解放、工商皆本、反对等级观念的思想。其反映在文学领域就是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思想出现, C正确。D项表述不符合明代史实,且明显与材料不符,排除。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的背景
12.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对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宋明理学在明清时期始终占据官方统治地位 B.“反动”是指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反动”是指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反动”的具体体现为批判君主专制和宋明理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主要是讲官方正统思想是程朱理学,非官方出现了有悖于程朱理学的思想,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联系明清时期的史实可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批判程朱理学,实际上是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而不是彻底否定,也未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 C、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的内容
13.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
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 B.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知雨果没有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排除A。B项表述与材料不符,因为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环境影响了科技向近代转型,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意思,排除。材料中“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说明中国科技发明已经出现,但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没有形成近代科技,故选D。
考点: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14.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②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还魂纸主要应用于北方地区,①错误。“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说明还魂纸是将废纸作为原料重新利用,扩大了原料来源,“
依然成纸,耗亦不多”, 降低了生产成本,②④正确。“全省从前煮浸之力”,说明工序更为简单,③错误;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15.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唐朝已经出现雕版印刷的书籍,不是五代后唐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活字印刷,也不能反映出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故B项错误;雕版印刷从官方的“剧增”、“大量”到“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故C项正确;“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不仅仅限用于官方刻书,故D项错误。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16.下图说明( )
图示:此画以释迦降生为中心,画中诸神、鬼皆着唐装。
A.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 B.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
C.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 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
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指的是佛道儒三派思想的融合,材料没有体现道家思想,排除。图片反映是中外文明的融合,不是冲突,排除B。艺术作品的日益世俗化是商品经济的反映,不符合图片题意,排除C。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释迦是外国人,体现的是外来文明,而唐装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以,此画以释迦降生为中心,画中诸神、鬼皆着唐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唐代绘画
17.某君画的《孔子编书图》错误百出,其中明显的历史知识错误是( )
①房间里烧着煤炭取暖 ②墙上挂着一柄铜剑 ③孔子把纸铺在桌上 ④用楷书书写:仁者,爱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明显是历史知识错误有:煤炭开始用作燃料在西汉时期;纸的发明在汉代;楷书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这些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孔子之后,故①③④错误。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已经拥有炼铜技术,②正确,但不符合设问。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孔子;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楷书
18.《红楼梦》中贾府的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据此判断,该作品的创作风格是 ( )
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爱国主义和浪漫主义不符合《红楼梦》的创作风格,排除AB。《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属于现实主义风格,故选C。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社会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社会矛盾加深。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以来的文学风格,不符合题意的时间,排除D。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明清小说
19.在书法艺术方面,“宋四家”各有千秋。下列图文信息( )
A.反映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B.体现作者个性和多样的社会生活
C.表现封建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D.标志宋代达到书法艺术的最高峰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宋代是我国封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材料中体现了在宋代出现了不同风格的书法家和作品,体现了当时社会生活丰富多样的现实,所以本题选B项。北宋国家局部统一,政治相对稳定,社会矛盾缓和,故排除AC。D项表述错误,且与题干要求不符合。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宋代四大书法家
20.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到:“春秋的楚辞,吸收了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风格浪漫,《诗经》是其代表作。”上述内容违背历史事实的有( )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了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属于浪漫主义风格,代表作《离骚》。“骚”和“风”合称为“风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故有两处错误,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诗经》与楚辞
21.有学者认为: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庶民成为推动城市大众文化的主流,出现一种新型文化——“庶民文化”。下列不属于“庶民文化”范畴的是( )
A.风俗画 B. 心学 C.宋词 D.明清小说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庶民文化”是指市民文化,也就是城市中的普通民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力量,因此A、C、D三项均是为迎合下层民众的文化需要而创作产生的文化形式;而B项心学则为社会上层知识分子“陆王”二人所创的新儒学体系,是为上层统治者服务,对底层民众有强烈的约束作用,故B项不属于“庶民文化”的范畴,符合题意要求。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文学世俗化
22.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话的主要含义是( )
A.赞美古代文学形式的多样化 B.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C.指出各个朝代的文学成就 D.哀叹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不符合材料中一代有一代文学的深意,排除。材料“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说明的是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形式,体现了文学的历史性和阶段性,B正确。C也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D项表述错误,一代有一代文学,不代表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排除。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文学的特点
23.在古希腊的雅典,曾涌现出许多大思想家、大艺术家。有趣的是,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春秋战国,也曾涌现出诸多大思想家,呈现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其中的共同原因或条件是( )
①政治氛围的宽松 ②政治发展的需要 ③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文化教育的进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古希腊的雅典,民主政治和奴隶制工商业发达,文化繁荣;同一时期的中国也是大发展、大变革、大动荡的年代。故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选D。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的思想·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背景
24.普罗塔格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即可获得知识。依据这种观点,他说:“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它把感觉看成是真理的标准, 含有主观唯心主义成分
B.他看到了不同人的感觉有对立和差异,体现了人类认识的深入
C.他忽视了人在现实中的地位
D.他重视人而怀疑神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普罗泰戈拉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主要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主体的地位,提倡怀疑精神、否定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的人的尊严,肯定人的价值。所以C项错误。依据材料“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即可获得知识”可知A、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由“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是重视人怀疑神的体现,可知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
25.15世纪,意大利的剧作家阿尔贝蒂说:“神也和人一样鄙视穷光蛋”,“不要藐视财富,而要防止贪婪。物质丰富之后,我们就会生活得愉快、自由”。此观点( )
A.反映了禁欲主义思想 B.表明了反神学的态度
C.蕴含了人文主义精神 D.批评了拜金主义思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可知15世纪处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其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幸福,与题干中“鄙视穷光蛋”“生活得愉快、自由”的信息一致,故C项正确。A项反映了禁欲主义思想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不是对材料完整解读,排除;D项批评了拜金主义思想与材料不符,排除。故选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26. 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李贽思想是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批判程朱理学,主张个性自由,男女平等,在当时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文艺复兴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代表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批判当时宗教宣传的“禁欲”主张,注重人性;综合比较,ABD符合,但李贽不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27.某中学开展了以“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小李欲参加这次活动,他给自己选择几本书进行研究。你认为他应不选哪本书?( )
A.《圣经》 B.但丁的《神曲》 C.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D.彼特拉克的《歌集》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强调该活动的主题是“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校园”,即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核心,而《圣经》是基督教圣典,充满浓郁的宗教迷信色彩与人文精神相差甚远,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要求,B C D三项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经典之作符合活动的主题。故答案选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28.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这句话的本质含意是 ( )
A.莎士比亚代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最高成就
B.其作品反映了资产阶级对基督教会神学的批判
C.莎士比亚对管理印度作出了巨大贡献
D.其作品体现出的人文主义精神在英国影响重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词“本质”,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代表人,倡导人文主义,促进思想解放,成为英国发展的精神支撑,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表述错误,莎士比亚是英国不是意大利,排除。B项其作品体现了神学批判,但不符合题干意思,排除。C项表述错误,且不符合题意,排除。选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莎士比亚
29.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矛盾的。彼特拉克曾这样说:“
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者是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通过这则材料能说明( )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主张听命于天主教教士宣教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然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
C.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实幸福
D.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人文主义者反对天主教会的禁欲主义,抨击教会的腐败,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还无力与封建神学正面冲突,所以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而行反对封建神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之实。材料信息“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彼特拉克认为,当自己思考宗教时,自己仍然是基督徒,说明其仍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不能与教会决裂,故B项正确; CD项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故选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30.下列历史现象中,能够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是 ( )
A.宗教画中的圣母表情呆板、冷漠 B.欧洲流行窄袖,服装突出人体美
C.中国古代妇女以“三寸金莲”为美 D.程颐提倡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人文精神: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就是以人为本。A项宗教画中的圣母表情呆板、冷漠是非人文主义的体现,故排除;B项服装突出人体美,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故选B;C项“三寸金莲”为美和D项“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都是对人本能的禁锢,故排除。故选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第II卷 非选择题(3个大题,共计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材料二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黄仁宗《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来往寒,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录》
材料四 他们(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
(1)概括材料一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和他的近臣是如何扩展“儒术”并使之延长的?(5分)
(3)理学又称为“新儒学”,根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三位思想家能够冲破“旧儒学的樊篱”的社会基础及“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内容。(5分)
【答案】
(1)主张: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3分)
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变革时代。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经济上,铁犁牛耕推,井田制破坏。(3分)
(2)扩展:①主张大一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3分)
②儒家思想确立了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确立了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2分)
(3)“新”指: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了专制统治和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2分)
(4)社会基础: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壮大;②封建王朝政治专制腐败(2分)
思想内容: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平等民主,个性解放。②提出工商皆本。
③主张经世致用。④关注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⑤唯物思想等。(3分:任意1点1分共3分;也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的角度思考)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一般。结合材料信息“
行仁政而王”可知儒家是“仁政”;“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道家“无为”;“明法者强,慢法者弱。”是法家“法治”。在此基础上,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孔子所提倡的‘约束’,‘待人之宽厚’‘礼仪’等规范”的意思,结合所学知识,主要答汉代董仲舒改造儒学,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的主张,被汉武帝接受,使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三说明其宋明理学“新”在何处?理学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天地万物始源的“理”,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4)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四的三位思想家同属于明清进步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植根于商品经济发展,共同批判程朱理学,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平等民主,个性解放;提出工商皆本;
主张经世致用;关注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等,在当时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 食、月食。”
材料二 第1组
第2组
(1)结合材料1和所学知识,从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各举一例证明利玛窦的结论。(3分)
(2)依据材料二两组材料,概括宋代出现的文化现象。(4分)
(3)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宋代出现这些文化现象的原因。(4分)
(4)结合所学,分析分析上述文化现象产生的影响。(4分)
【答案】
(1)医学: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1分)
数学:祖冲之在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1分)
天文学:《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1分)(列举三方面其它内容,正确亦可)
(2)城市中出现了娱乐场所,市民文化兴起;(1分)科学技术高度发展;(1分)建立和发展新儒学——理学;(1分)宋词出现。(1分)
(3)儒、佛、道三教合一;(1分)商品经济发展;(1分)城市繁荣;(1分)海外贸易发展。(1分)(学生答出文化事业发展,军事斗争需要也可以得分)
(4)儒家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对后世及朝鲜、日本等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对重塑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和社会道德产生了重要影响。(2分)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1分)丰富了城市文化生活。(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联系中国古代科技相关成就,归纳总结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的成就。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材料二两组材料反映了:第1组:《清明上河图》中的说书的情况反映了市民文化的兴起,后面三幅图片则是反映的宋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第2组反应的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宋词的繁荣和理学兴起。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就是联系教材所学知识的内容回答。文学、艺术、科技都属于上层建筑,根本原因是从经济基础找,应是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另外理学的出现就要联系理学产生和来源分析,应为它是儒、佛、道三教合一,所以还要考虑外因,海外贸易发展。
(4)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文化现象产生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对当时国家政治、文化、生活的影响和后世影响;二是影响世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综合上述材料:宋明理学的新发展,对重塑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和社会道德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后世及朝鲜、日本等国产生了很大影响,甚至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宋词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世界充满神奇,却绝无比人更神奇者。 ——沙罗克里斯(古希腊悲剧家)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知道的越多,才知道知道的越少。”
——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
材料二 布鲁尼(1369——1444)的《佛罗伦萨史》,不再从上帝创世而是从佛罗伦萨的建城写起;不再记述有关佛罗伦萨建城的神怪传说和奇迹,而是更多地描写佛罗伦萨当时的政治生活。
——据《西方的历史观念》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内涵,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3分)
(2)据材料二,分析布鲁尼的历史撰述体现了哪些思想主张?与材料一有何关系。(4分)
【答案】
(1)内涵:强调人的价值;追求知识。(答“认识你自己”;“知识即美德”亦可。)(1分)
背景:商品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繁荣。(2分)
(2)主张:摆脱神学束缚,关注现实,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潮。(2分)
关系: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复兴”与发展。(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第一小问内涵从材料一“世界充满神奇,却绝无比人更神奇者”“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知道的越多,才知道知道的越少”等信息,结合苏格拉底的思想进行归纳即可;第二小问背景从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进行分析,结合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雅典经济和政治状况进行分析即可。
(2)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从材料中“不再记述有关佛罗伦萨建城的神怪传说和奇迹,而是更多地描写佛罗伦萨当时的政治生活”说明此时的意大利人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对人的关注超过了对神和宗教的关注,这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第二小问考查的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历程。材料一可以说是人文精神的滥觞,材料二是人文精神的“复兴”与发展。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观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