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6.50 KB
  • 2021-08-31 发布

【历史】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A. 嫡长子继承制 B. 礼乐丧葬制 C. 婚娶联姻制 D. 功臣分封制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可以看出宗法制的典型特征是嫡长子继承制,故选A。从材料中还可以看出,B、D两项是A项衍生而出,材料未涉及C项内容。‎ ‎2.近代某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后,大清举国哗然。不久,清帝下《罪己诏》:“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该条约 A. 宣告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破产 B. 首开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 C. 签订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了公开勾结 D. 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工具 ‎【答案】B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是在海上和陆地上都进行的战争,“水陆交绥,战无一胜”说明是甲午中日战争,此次战争失败后,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故B项正确;A是《南京条约》的影响;C是《北京条约》的影响;D是《辛丑条约》的影响。‎ ‎3.宋庆龄女士在1927年8月22日发表的《赴莫斯科前的声明》中指出:“由于孙中山以大政治家的风度运用了三大政策,国民党才能结束十年来广东的混乱局面,大举北伐,打到长江这条历史性的防线。今天却大不相同了。国民政府的盛名已经一落千丈,与北方的半封建余孽不相上下”。材料中的变化是由于 A. 国民党“右派”的叛变 B. 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 C. 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D. 北洋军阀统治被推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依据材料时间“1927年8月”、“国民政府的盛名已经一落千丈,与北方的半封建余孽不相上下”结合国民革命运动相关所学可知,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导致了宋庆龄口中所谓的“变化”。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国民政府出现问题所导致的变化,与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无关;C选项错误,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是在1912年3月,与材料内容无关;D选项错误,北洋军阀统治被推翻是国民革命运动的功绩,与材料中“国民政府的盛名已经一落千丈,与北方的半封建余孽不相上下”的表述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4.广西河池市屏南乡合寨村在1980年草创了我国第一个农村村民委员会。在村委会成立之初,村内农民团结一致,积极开展本村工作,相互监督、相互管理、相互支持,促进了社会治安稳定,使村民专心搞农业生产。这反映了 A. 基层民主政治的实践尝试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D. 政治协商制度得到了巩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依据材料中“农村村民委员会”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的是农村的基层民主政治,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处理的是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不符合题意;C选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的是民族自治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不符合题意;D选项错误,政治协商制度处理的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5.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在向美参、众两院议员解释中国政府对台湾方针时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A. 有助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B. 蕴含着“一国两制” 思想 C. 基于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加强 D. 标志着两岸关系的重大转折 ‎【答案】B ‎【解析】材料“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的信息说明允许台湾实行和大陆不一样的政治制度,实际上和“一国两制”中的内涵相同,说明该理念蕴含着“一国两制” 思想,故B项正确;中美关系此时已经正常化,故A项错误;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加强时1987年之后,故C项错误;标志着两岸关系的重大转折时1992年“九二共识”的提出,故D项错误。‎ ‎6.在某次会议中,黎巴嫩代表团团长马立克拜会周恩来时赞誉说:“虽然我们在好些问题上,有些是很重要的问题上有分歧,我们却同你建立起了一种亲密的关系,你同亚洲和非洲的重要领袖们作了愉快的甚至是有收获的接触。你在会上获得了成功,比别人都大的成功。”这次会议 A.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 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 C. 解决了印度支那问题 D. 恢复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我们却同你建立起了一种亲密的关系,你同亚洲和非洲的重要领袖们作了愉快的甚至是有收获的接触”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了亚非会议的圆满完成,故A项正确。B项,亚非会议中参与国并非全是社会主义国家,排除。C项,为日内瓦会议议题,排除。D项,为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 ‎7.根据1801年首次普查,英国约克郡只有15个城镇,人口2万多人;而到1891年,有城镇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利兹、曼彻斯特、谢菲尔德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40%。这种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A. 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B. 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C. 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D. 责任内阁制开始出现 ‎【答案】C ‎【解析】城镇的增多和城镇人口的增长,表明议会代表仍然按照以前的分配方案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议会改革势在必行。故答案为C项。‎ 这种变化没有导致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加剧,排除A项;君主立宪制在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时已经确立起来,排除B项;责任内阁制在18世纪中期形成,排除D项。‎ ‎8.王希在《原则与妥协》中指出,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群体之间相互“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下列表述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 中央和地方的妥协创立了联邦制 B. 国会和法院的妥协创立了总统制 C. 大小州妥协规定了参众两院名额 D. 南北方妥协给予黑人部分的权利 ‎【答案】B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依据材料“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群体之间相互‘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在加强中央权力的同时,各州还保留了一定程度的自治权,这体现了中央和地方的妥协,因此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美国1787年宪法确定的中央权力机构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行政、司法相互制约和平衡,总统制并非国会和法院妥协的产物,因此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美国宪法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构成,参议员无论州大小,每州两名,照顾了小州的利益,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照顾了大州的利益,这体现了大小州的妥协,因此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关于奴隶人口计算问题。南方蓄奴州提出,在众议员的选举上,奴隶按一般人口计算,而在联邦征税时则不按一般人口计算。北方自然反对这样完全有利于南方的的提议。最后妥协办法是5个奴隶按3个自由人计算,在众议员名额和征税上同等对待。这体现了南北方的妥协。因此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9.1917年11月,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条约,并号召各国工人把和平事业以及使劳动群众摆脱奴役和剥削的事业进行到底。这表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A. 代表了人民大众利益 B. 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 C. 实现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 D. 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A ‎【解析】一战的爆发激化了俄国社会的矛盾,而二月革命之后临时政府并没有满足人们的土地和和平的要求激起了俄国人民的不满,十月革命之后苏维埃政府发布《和平法令》试图退出一战符合人民的利益,故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主要是针对停战缔结条约,并未涉及无产阶级政权的建设,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材料中号召各国工人将革命事业进行到底,却并未实现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故C选项错误;D选项,《和平法令》号召退出一战,后苏俄政府与德奥集团签署《布列斯特和约》才正式退出一战,故错误。‎ ‎10.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推动了 A. 美苏两极格局建立 B.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 万隆会议顺利召开 D. 西欧一体化的进程 ‎【答案】B ‎【解析】根据“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结合所学,非洲国家意识的觉醒,促进民族独立意识增强,推动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B增强;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建立,A错误;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排除C;非洲国家意识觉醒和西欧一体化的进程无关,排除D。‎ ‎11.《两霸争雄》中说:“两极格局解体后,美苏之间和两大集团之间的全球性军事对抗已不复存在,各国综合国力的竞赛将越来越突出,而且日趋激烈。世界主要国家为了在未来多极化格局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都把增强自身的综合国力作为国家战略的核心。”这表明新旧格局过渡的主要特点是 A. 和平过渡 B. 动荡过渡 C. 竞争过渡 D. 长期过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两极瓦解后的世界政治格局。依据材料可知,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各国都将增强自身综合国力作为国家战略的核心,互相之间不断竞争,以占据有利地位。因此新旧格局过渡以竞争为主要特点,故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各国竞争日趋激烈,因此这一过程不是和平过渡;B选项错误,“都把增强自身的综合国力作为国家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科技和政治影响力,各国以交流合作为主,动荡的局面会逐渐减少;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长期过渡的信息。因此正确答案为C选项。‎ ‎12.据《中华文明史》:战国后期,赵国将军赵括把赵王的赏赐归藏于家,“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这说明当时 A. 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B. 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盛行 C. 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 D. 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来看,当时土地已经私有,可以买卖,说明当时封建土地私有制正在逐渐形成。故答案为C项;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则不允许买卖,排除A项;井田制是土地国有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13.民国时期,有学者认为,“在发展过程中,为着帝国主义间,彼此有矛盾,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地的地位”。在他看来 A. 民族资本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发展空间 B.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 C. 民族独立以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为前提 D. 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 ‎【答案】D ‎【解析】根据“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的地位”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可以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实现有限度的发展,但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发展,说明民族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必须以民族独立为前提,故选D项;“没有发展空间”的说法与“有某限度的蓬勃”不符,故排除A项;“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的说法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史实不符,故排除B项;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而不是民族独立以民族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为前提,故排除C项。‎ ‎14.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A. 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C. 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D. 实现了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B选项符合题意。一五计划只是为了工业化奠定基础,“初步完成”这一表述错误,A选项排除。1952年底,我国的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C选项排除。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不会导致轻重比例协调发展,D选项排除。‎ ‎15. 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 A. 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 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 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 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现美洲新大陆后在此进行了疯狂地掠夺,给殖民地带来深重的灾难,也加剧了美洲殖民地和欧洲的差距,故“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故本题选A项。B项错误,应该是美洲和欧洲;C项错在“阻碍”,应该是黄金和白银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哥伦布是意大利人,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向西航行,发现了新大陆,故D项错误。‎ ‎16.“它能远距离传输,还能选择利用水力、燃料等多种资源生产,成本低廉。同时,它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可以传输能量,而且还在于它可以传递信息。从它开始踏上近代技术舞台的时候起,就同时显示了它为社会充当动脉和神经的双重职能。”材料反映的科技成就 A. 率先应用于新兴棉纺织业 B. 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C. 推动电力工业的建立发展 D. 促进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它能远距离传输,还能选择利用水力、燃料等多种资源生产,成本低廉”可知这是电的发现和应用,C选项符合题意。蒸汽机主要用于轻工业和交通领域,同时材料未提及,A选项排除。进入蒸汽时代是蒸汽机的发明使用,不符合题意,B选项排除。“促进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D选项排除。‎ ‎17.列宁曾忧心地说:“国家要有大量的借款,才能有发展重工业的资金。”斯大林和他的战友却两手空空地完成了俄国工业的腾飞。对此最合理的史料解释是 A. “拥护军事共产主义,不劳动者不得食”‎ B. “通过恢复商品交换,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 “资本主义大危机继续加剧和深化”‎ D. “掏农民的裤兜,成全工业化”‎ ‎【答案】D ‎【解析】列宁的话说明在当时苏俄发展重工业缺乏资金,而“斯大林和他的战友却两手空空地完成了俄国工业的腾飞”,这说明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斯大林和他的战友们没有靠借钱来搞工业化,那就只有自筹资金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苏联之所以迅速实现工业化,实际上是牺牲了农业来发展重工业,当时从农民身上取走了太多,故选D;ABC均不符合斯大林时期工业化的史实,故排除。‎ ‎18.英国当地时间2016年6月23日,经15小时的公投,决定英国脱离欧盟,此举震惊了欧盟,欧盟及各成员国对此表示遗憾,但也表示理解与尊重,世界对英国脱欧予以了高度关注。关于英国脱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英国脱欧反映了英国全体人民的意志 B. 英国脱欧说明欧盟损害了英国利益 C. 英国脱欧体现了欧盟对成员国有一定的开放性、包容性 D. 英国脱欧证明了欧洲一体化的缺陷 ‎【答案】C ‎【解析】投票是由少数服从多数,并不能代表所有英国人的意志,A错误;英国的脱欧公投,反映了英国国民对英国加入欧盟的态度,不能够体现出欧盟是否损害了英国的利益,B错误;英国能够启动脱欧程序,说明欧盟对成员国在制度上允许有退出机制,体现了欧盟组织的开放性和包容性,C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出,英国脱欧证明了欧洲一体化的缺陷;D错误。‎ ‎19.“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材料体现了 A. 墨家的兼爱思想 B. 儒家的大同思想 C. 法家的富国思想 D. 道家的无为思想 ‎【答案】B ‎【解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友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出自《礼记·礼运》,《礼记》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故选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20.史学家钱穆把汉代武帝以后的政府称为“士人政府”,他认为:“汉高祖以来一个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素朴的农民政府,现在转变为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有教育有知识的士人政府,不可谓非当时的又一进步。”促使“农民政府”到“士人政府”转变的关键是 A. 郡国并行 B. 士族兴起 C. 察举取士 D 独尊儒术 ‎【答案】D ‎【解析】汉武帝时推崇儒家思想,精通儒学成为教育和选官的重要内容,这有利于形成“有教育有知识的士人政府”,故D正确;郡国并行制是汉初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与题干中由“农民政府”到“士人政府”的转变无关,故A错误;士族兴起在汉代以后的魏晋时期,是不符合题意,排除B;察举取士是选拔官吏的方法,与政府特点的转变无关,故C错误。‎ ‎21.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元)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A. 元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 B. 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C. 戏曲产生的社会根源 D. 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正确理解能力。材料中“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说明元代废除科举,知识分子仕途无望,大批知识分子转向戏曲创作,为元杂剧的产生和繁荣提供了创作队伍,故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有关。所以答案选B。‎ ‎22.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介绍了西方的政治制度。他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在于,国家议员和总统自下而上地由民众选举,议会对于来自民间的意见,“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循同”。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书对开阔人们的眼界起了积极作用 B. 魏源认识到了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 C. 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 魏源在该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答案】C ‎【解析】魏源作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学习西方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虽然他已经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但并不主张以西方的政治制度取代清王朝的君主专制,故选C。‎ ‎23.1895年,严复在《直报》上连续发表政论文章,痛诋尊崇君主专制思想,而盛赞西方民主政治;指斥“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而人民才是国家的“真主也”。据此推知,严复 A. 否定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 B. 宣传了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C. 是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想家 D. 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 ‎【答案】C ‎【解析】否定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符合史实,但并不是材料的主旨意思,故A项错误;严复宣传君主立宪思想,而不是民主共和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指斥‘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而人民才是国家的‘真主也’”体现了严复的政论给人们以思想启蒙的作用,故C项正确;严复主张维新变法,是改良派,而不是革命派,故D项错误。‎ ‎24.“作为流产了的共和悲剧的见证人,新文化自由主义者们被迫相信,即使最精心设计和最进步的制度,也只是纸上的计划,不能达成必须的改革目标。”为此“他们”‎ A. 主张建立西方民主制度 B. 力图从思想上改造国民 C. 极力将中西方文化融合 D. 提出了人民民主新体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从“即使最精心设计和最进步的制度,也只是纸上的计划,不能达成必须的改革目标。”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不同于之前对制度的改革,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核心就是宣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推崇民主与科学,所以本题选择B。A选项错误,辛亥革命给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者以深刻的认识,因此他们主张从思想领域改造中国;C选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推崇西方,否定传统文化;D选项错误,人民民主辛亥革命已经提出。‎ ‎25.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对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A. 希望完全学习欧美的政治经济制度 B. 社会革命指的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C. 希望避免欧美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 D. 我国民本思想自古就有且最为发达 ‎【答案】C ‎【解析】材料说明欧美国家虽然强大,但是没有注意民生问题,导致民困,为此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避免欧美发展资本主义带来的弊端,故C正确;A中完全学习绝对;B属于民权主义内容;D不符合材料主旨。‎ ‎26.“在这一群优秀的人物中间所主张的学说是: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中的幸福。”下列属于“这一群优秀的人物”范畴的是 A. 普罗塔格拉 B. 但丁 C. 马丁·路德 D. 达尔文 ‎【答案】B ‎【解析】材料“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中的幸福。”反映出以人为中心和突出人的价值和地位的思想主张,强调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体现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主张和特点。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故B正确;普罗塔格拉是古希腊思想家,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代表人物,达尔文是科学家,不符合“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内来”,排除A、C、D。‎ ‎27.“当正直的人对一切人都遵守正义的法则,却没有人对他遵守时,正义的法则就只不过造成了坏人的幸福和正直的人的不幸罢了。因此,就需要有约定和法律来把权利与义务结合在一起,并使正义能符合于它的目的。”这段论述出自 A. 伏尔泰《哲学通信》‎ B.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C. 卢梭《社会契约论》‎ D.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答案】C ‎【解析】社会契约属于一种约定,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主张该思想,“遵守正义的法则”“‎ 就需要有约定和法律来把权利与义务结合在一起”体现出社会契约思想,故C项正确;A主要提出天赋人权思想;B主要提出三权分立思想;D主要是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问题。排除。‎ ‎28.“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整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的理论。”这一发现的理论意义在于 A. 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 B. 奠定了研制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C. 深化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D.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答案】C ‎【解析】此题的时间信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对建立关于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物理理论是普朗克的量子理论,现代量子论的直观基础就是物理量不连续,深化了人们对于微观世界认识,故选C;A进化论思想;B是电磁感应思想;D是相对论提出。‎ ‎29.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很多父亲观看后表示会更加珍惜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会腾出时间多陪陪孩子。这体现了电视的主要功能是 A. 资讯传播 B. 艺术欣赏 C. 大众娱乐 D. 社会教化 ‎【答案】D ‎【解析】材料不是突出传播新闻资讯、也不是关于艺术鉴赏,也不是单纯为了娱乐大众,故排除ABC;材料“很多父亲观看后表示会更加珍惜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会腾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可以看出其主要体现了电视的社会教化功能,故选D;‎ ‎30.巴比松画派的迪亚兹鼓励雷诺阿在绘画中去追求光与色,从此雷诺阿开始放弃传统的暗调子,逐渐走向明媚和五彩缤纷的光与色的境界。下列与雷诺阿所追求风格一致的是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根据“在绘画中去追求光与色”,结合所学印象画派注重光色的瞬间变化,雷诺阿所追求的绘画风格是印象派,《日出·印象》是法国画家莫奈的印象画代表作,故选C;A是浪漫主义,B是现实主义,D是现代主义,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二.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1.古今中外,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各个时期所采取的政策不同,效果也各有千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成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明] 宋濂《元史》卷五八《地理志》‎ 材料二 他们使它成为有限政府。他们界定了它的权威。他们将它限制在行使特定的权利,将所有其他保留给各州或者人民。 ——《美国宪法评注》‎ 材料三 在我国,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悬殊很大。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新的政策。 ——周恩来(1957年3月25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封建变为郡县”有何影响?元朝在地方管理上有何制度创新?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在国家结构形式上有何制度创新,分析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作用。‎ ‎(3)材料三中“新的政策”指什么?它有何积极意义?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该制度如何完善的?‎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 ‎【答案】(1)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创新:行省制度。原因:国家疆域辽阔 ‎(2)创新:美国实行联邦制。积极意义: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巩固新政权;有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3)新的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完善:1984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4)认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要统筹兼顾。‎ ‎【解析】‎ ‎(1)本题据材料一“自封建变为郡县……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央集权、国家统一、官僚政治等方面指出“自封建变为郡县”有何影响。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元朝在地方管理上实行行省制,再从统治疆域辽阔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本题据材料二“他们将它限制在行使特定的权利,将所有其他保留给各州或者人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联邦制的角度回答美国在国家结构形式上有何制度创新。再从国家统一、政权巩固、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作用。‎ ‎(3)本题据材料三“在我国,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要实行新的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材料中“新的政策”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再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等方面回答它有何积极意义。再从法律建设的角度回答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该制度如何完善的。‎ ‎(4)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并综合上述材料即可从统筹兼顾的角度回答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 ‎32.儒家思想历经发展改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为中华文明做出了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儒家学说取得了非凡成功。一个原因,它在道德上为当局和社会不平等所作的辩护,很受统治者和富人欢迎。而且,其高度的道德原则为现状提供了较纯粹的世袭权力更牢固的基础,从而对改善政治和社会关系起了不断的促进作用。儒家学说取得成功,还因为它合乎时机。它为中国和东亚大部分地区提供了儒家生活方式的准则,并作了合理说明。结果,在长达二千多年的时间里,它一直充当中国文明的基础。‎ 材料三东西方的思想碰撞 ‎(1)据材料一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儒家学说取得非凡成功”的原因。‎ ‎(3)两位思想家在关于“人”和“道德”方面各有何名言?他们都重视什么问题?‎ ‎【答案】(1)原因: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 ‎(2)它经过历代的发展改造,受到统治者和富人的支持;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合乎时机。‎ ‎(3)名言:孔子:“仁者爱人”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或“知识即美德”等。共同关注:都重视人和人的道德;都重视教育和知识的重要性。‎ ‎【解析】(1)从“材料中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可以看出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从材料中“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可以得出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 ‎(2)‎ 材料二从三个方面说明:一是适应了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要求所以统治者和富人支持,二是儒学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所以能符合社会的需要,三是与时俱进所以合符时宜,我们从这三个方面回答即可。‎ ‎(3)名言:两位思想家的名言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即可,从中任选一句即可。重视的问题,可以从对比分析的角度来看,主要涉及到教育和道德的问题,围绕对教育知识的重视以及人的重视即可。‎ ‎3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今背本而趋末……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 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材料三 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少贫困,操奇赢,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义屋以居之无庐者,义塾以教族之知学者。又市隙地数十亩为义冢,以安乡人之不克葬者,所费不啻万缗”。清代商人胡荣命“……贾五十余年……晚罢归,人以重价赁其肆名,荣命不可,谓:‘彼果诚实,何藉吾名?欲藉吾名,彼先不诚,终必累吾名也’”。‎ 材料四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以上材料均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1)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政策?在封建社会早期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商人的优良品行。‎ ‎(4)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根据材料四,指出其论证的依据,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 ‎【答案】(1)重农抑商。有利于地主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巩固,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2)由传统观念中对商业的轻视和对商人的鄙视,变为对商业的重视和对商人的推崇。‎ ‎(3)勤俭致富,乐善好施,注重诚信(声誉),重视文化和子女教育。‎ ‎(4)依据: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和用于子女科举入仕,使得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儒家思想、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对“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解。从材料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 以农业为本,以商业为末,重农抑商。结合所学来回答重农抑商政策在早期的历史作用即可。本题难度系数不大。‎ ‎(2)考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等。从材料“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可以看出此时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传统观念中对商业的轻视和对商人的鄙视,变为开始重视商业,商人的地位得到提高。原因可以看出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3)从材料“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义屋以居之无庐者,义塾以教族之知学者”、“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围水口,以利行人”、“彼果诚实,何藉吾名?欲藉吾名,彼先不诚,终必累吾名也”分析明清商人的优良品质。‎ ‎(4)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分析其论据,根据“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可以看出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根据“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可以看出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有的用于子女科举入仕。第二小问阻碍工商业发展的因素"则须依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全面考虑作答。‎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的经济政策。‎ ‎(2)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 ‎【答案】(1)商鞅:重农抑商;梭伦:农商并重。‎ ‎(2)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以实现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3)逐步消除贵族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解析】‎ ‎(1)商鞅:根据“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得出重农抑商;梭伦:根据“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得出农商并重。‎ ‎(2)根据“事商贾,技艺,皆以避农战”得出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根据“而兵焉得无弱也”得出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根据“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得出难以实现富国强兵,根据“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得出在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3)根据所学可知,梭伦改革逐步消除贵族特权,根据“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得出为雅典民主政治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