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50 KB
- 2021-08-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11月)文科
历史试卷
命题人: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 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 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 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 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 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2. 战国时期除道、儒、墨、法四大学派之外,还有一些有影响的学派。其中主要有讨论合纵、
连横的纵横家,提倡重农政策和探究农业技术的农家,研究军事理论的兵家,以及综合各
派学说的杂家等。这表明当时
A.社会分化加剧 B.礼崩乐坏统治失序
C.民本思想盛行 D.诸子学说注重实用
3.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汉武帝得到一头小鹿,交给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
鹿互相哀鸣,大夫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对大
夫减轻了处罚。董仲舒断案体现的思想是
A. 君权神授 B. 德主刑辅
C. 天人感应 D. 三纲五常
4. 清末学者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写道:前汉武、宣之间,经学大昌……以《禹贡》治河,
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由材料
可知前汉武、宣年间
A.儒者治经学重在阐发义理 B.儒学获得了独尊的地位
C.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
D.仅以儒学为据选拔人才
5.宋代学者研究儒家经典,往往撇开旧注,自抒新意,有很大胆的见解,虽经典本身,也有
人怀疑。这一现象表明
A.商品经济勃兴带动文化繁荣 B.私学教育发展培养思辨精神
C.民族矛盾尖锐影响学术风气 D.程朱理学推动儒学实现复兴
6.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这样评论李斯关于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
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
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A.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 B.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C.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D.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7.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8. 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
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从中可见
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 B.人们对自由事业不懈追求
C.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D.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9.苏格拉底在70岁时,被雅典法庭判处死刑。他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是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10.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B.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
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 D.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
11.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人文主义者说:“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
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这句话主要体现了
A. 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
B. 重视物质享受、追求贵重金属的时代特征
C. 批判宗教信仰、追求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
D. 追求理性、自由、民主、科学的生活态度
12. 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
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
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
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
义在于
A.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 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 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 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13. 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
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14.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后者被看成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主要是因为
A.规划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 B.使广大人民通过宗教改革接受了思想启蒙
C.促成了英国光荣革命的爆发 D.直接促发了法国大革命
15. 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
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
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16.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
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
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 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 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C. 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 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17.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
于他头上的紧箍咒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
出现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18.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二百年来,此定律一直是不可动摇的,总为每次新的有关发现所证实。只是在近一个世纪内,才发现它有局限性。在亚原子结构的无限小的微观世界里,或在整个物质宇宙的宏观世界中,这个定律并不适用。”这是在评价
A.伽利略的科学成就 B.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C.牛顿的经典力学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9.
“将达尔文的学说应用到社会舞台的做法,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它对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适应。”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撑材料观点的是
A.为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
B.以俾斯麦“铁血政策”为代表的民族主义勃兴
C.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提供了理由
D.经济生活中资产阶级反对政府对经济的任何干预
20. 托马斯·库思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认为:“思想和科学的进步是由新范式代替旧范
式所构成的,当旧的范式变得日益不能解释新的或新发现的事实时,能用更加令人满意
是方法来说明那些史实的范式就取代了它。”下列对应不能支持该论断的是
A. 爱因斯坦相对论——普明克量子理论 B. 拉马克进化学说——达尔文进化论
C. 牛顿力学体系——爱因斯坦相对论 D.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21.“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而达尔文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说明二者的学说都
①成为了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 ②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权威
③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④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中科院任定成教授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种累积式的发展,即既不抛弃旧理,并
将其归化入更全面的理论当中。下列史实符合任教授观点的是
A.神创论与进化论 B.相对论与量子论
C.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D.经典力学与量子论
23. 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
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评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24.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原因,“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
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
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该分析
说明进化论在当时
A.并没有对传统势力提出公开的挑战 B.顺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张
C.对论证资产阶级崛起提供了理论依据 D.符合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
25.洋务派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以期“师夷长技以自
强”。这是
A. 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B. 对儒家思想在新环境下的某种否定
C. 肯定儒家思想安邦定国的重大作用 D. 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26.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
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
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这种见解,避免了用“外因”来解释中国历
史及其所暗含的中国仅仅是“作回应”的思想陷阱。(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据此材料
分析正确的是
A. 中国应付挑战的主动奋斗开始于洋务运动 B. 西方侵略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
C. 中国近代的反应是由于西方侵略引起的 D. 近代中国摆脱了儒家思想影响
27. 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思想不断解放。其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针对以下哪一幅图片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而提出的
.
28.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胡适在1919年发表的《“新思潮”的意义》中说:“……就
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
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故胡适倡导“整理国
故”运动。这表明胡适
A.对传统思想文化完全否定 B.与新文化运动的宗旨背道而驰
C.反对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 D.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29.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很多史学家认为它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依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他们的理由主要是
A. 它力图从思想深处铲除封建专制的根源 B. 它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C.它是五四运动的先导 D. 是资产阶级发起的
30.下列图表是1913—1923年间某学校对学生崇拜人物的调查。造成崇拜孔子票数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新文化运动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第31小题20分,第32小题20分,共计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伟朗西斯培根说:造纸与印别术、火药、指南针这三项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任何占星术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成功所起的作用都更大。
伏尔秦认为中国的竞争性考试,使官吏地位人人皆可争取,并非生而有之,欧洲不能与之相比,应加采用。1891年法国制定了文官考试制度,德国也试行文官考试制度……中国历史悠久的监察制度也被18世纪的欧洲人认为是应该仿效的制度。
16世纪以后陆续来华的耶稣会士将中国的《四书》、《五经》带回欧洲并译成拉丁文字,使欧洲人可以直接接触中国的哲学伦理思想。伏尔秦对比欧洲中世纪宗教仇视异端的残酷性,称颂孔子对伦理道德的宣扬,欣赏中国对各种宗教的宽容。莱布尼茨(1646~1716)由于对德意志分裂割据、战乱不止极端厌恶,向往中国的“大一统”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意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科学”,呼吁“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年,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作“塞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三: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报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对欧洲产生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怎样的变化?(2分)并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
(3)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别分析“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现象的主要原因。(8分)
3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中西启蒙思想
中国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观点
法国18世纪进步思想家的观点
黄宗羲认为“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孟德斯鸠认为“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顾炎武提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人”的主张。
伏尔泰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认为最好的政治形式就是英国式的开明君主政治。
王夫之认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卢梭认为“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和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和法国进步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性?(2分)在内容与实质上有何不同?(4分)试从社会转型角度来阐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和欧洲启蒙运动分别产生的影响。(4分)
材料二:宋代时,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
起来,这些人经济地位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高。……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
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
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城市繁荣的梗概。它使宋元社会的许
多方面增加了新因素。……
(2)依据材料三分析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4分)
材料三:李约瑟从上世纪40年代起就曾在多种场合说过,他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探讨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中国在15世纪前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然而,欧洲在16世纪以后诞生出了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的近现代科学,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似的科学。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五十讲》
(3)结合所学知识,请为李约瑟博士分析中国在15世纪以后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6分)
文科历史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B
C
B
D
A
B
B
D
A
C
C
A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C
A
A
B
C
A
D
B
B
C
D
A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第31小题20分,第32小题20分,共计40分。)
31.(1)影响:①四大发明等科技成就,推动欧洲向近代社会过渡;②中国的科举制度、监察制度被欧洲效仿;③中国的哲学伦理思想使欧洲思想家向往宗教宽容和国家统一。(6分)
(2)变化: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2分)
原因: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②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于是提倡科学精神,寻求思想解放。(4分)
(3)“中学西传”原因:①中国古代文明(科技文化)具有世界领先地位;②西方向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积极吸取东方优秀文明成果。(4分)
“西学东渐”原因:①16世纪以后,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到19世纪上半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中国落后于西方;②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道路。(4分)
32.(1)共性:反对君主专制。(2分)
不同:①内容:明清思想家以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未提出新社会制度构想;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主张,构建了新社会制度的国家蓝图。②实质:明清进步思想仍属于封建儒学范畴,西方启蒙思想属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4分)
影响:①前者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②后者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4分)
(2)原因:①土地制度变化,中小地主发展壮大起来;②
商业发展,推动城市经济发展。(4分)
(3)原因:①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2分)
②政治上: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束缚;(2分)
③思想上: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和八股取士科举制度的束缚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