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97 KB
- 2021-08-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十六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向预测
本专题考试大纲:
4.俄国农奴制改革;5.明治维新;6.戊戌变法。
本选修专题命题不拘泥于教材,主要考查教材上未讲到的改革,主要是以中国古代的改革为主。多从当前社会热点隐性切入,以新材料为依托,创设新的问题情景。设问方式一般为两问,第一问多是据材料“概括”、“指出”改革的“内容”“措施”;第二问基本是在第一问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改革的“意义”“作用”或“影响”,注重对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目标的考核,特别是对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理解和分析。
知识与技巧的梳理
四、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
(1)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
(2)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农奴制的落后。
(3)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群体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2.内容
(1)“二一九法令”: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奴得到一块须高价赎买的份地;农民仍受“村社”的管理。
(2)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促进俄国司法体系和地方行政体系的近代化。
3.评价
(1)进步性: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
(2)局限性: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3)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五、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
(1)国内危机:幕府专制、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2)民族危机:黑船来航,民族危机加深。
(3)独立改革派的形成;武装倒幕的成功;成立明治新政府。
2.措施
(1)政治: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加强中央集权;建立近代天皇体制。
(2)经济: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3)文化:推行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社会习俗推进西化。
(4)军事:建立现代化军队并辅以武士道教育。
3.评价
(1)进步性:逐渐摆脱不平等条约,成为亚洲的强国;为邻国提供重要的启迪和经验。
(2)局限性:自上而下的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六、戊戌变法
1.背景
(1)民族危机: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2)经济根源与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早期维新思想的直接影响。
(4)维新派的准备:创办学堂,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力倡维新;公车上书,恳请变法;创办报刊,传播维新;成立团体,组织力量;展开论战,挑战顽固。
2.内容
(1)政治:允许官绅士民参政,精简机构等。
(2)经济: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等。
(3)军事:改革军制,精练陆海军,按新法练兵。
(4)文化教育:促进西学传播,废除八股。
3.结果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4.评价
(1)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
(2)政治上: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3)思想上: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
(4)社会生活上: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考点一 从改革的特点、意义角度考查中外重大历史改革
【例题】(2017·课标全国Ⅰ,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
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1978年提出意见,到1985年进行改革”、改革内容中企业工资的规定、中央对工资的管理、以及“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老师给予适当照顾”、“改变脑力工作者报酬偏低的状况”等信息总结。
第(2)问,从旧有体制的革新、对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以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等方面回答。
【答案】
(1)逐步推行,渐进改革;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
(2)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解题技巧】
1.对历史特点的理解
历史特点的含义是某一个历史事物区别于另一个历史事物的特殊点,是历史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个性,它包括历史事物内在性质和外在表现,它具有特殊性(个性)、具体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它源于历史事物自身,但又高于历史事物本身,是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结果,要求语言必须简洁、精练。它能较全面地体现考生的历史学科基本能力(记忆、理解、分析、归纳、综合表述的能力)。
2.综合分析中国古代改革的特点
(1)从政治角度看,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都涉及了政治制度改革。商鞅变法更侧重于制度的重建,如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实质是加强中央集权;而孝文帝改革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和考核制度,任用汉族地主为官,更侧重于接受汉族先进的政治制度,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王安石变法很少涉及政治制度变革,这是由时代背景决定的。
(2)
从经济角度看,三次改革都涉及经济领域。商鞅变法涉及土地制度、农业、商业政策以及经济衡量计算单位等,本质上反映了从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的特点,有助于推动政治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涉及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体现了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生产方式的特征;而王安石变法从富国角度出发,改革赋役制度,重视农业,兴办水利工程,加强市场流通管理等,目的是限制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和农民阶级与封建国家的矛盾,以达到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3)从军事角度看,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都进行了军事改革。商鞅变法军事改革的本质是为了强兵,达到称霸天下的目的;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虽然也是为了强兵,但更侧重于防范人民的反抗和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
(4)从思想文化及生活习俗方面,三次改革都有所涉及。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强调的是加强思想控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体现汉化政策;王安石变法对教育进行改革,从科举制度入手,达到整顿吏治的目的。
考点二 对中外历史改革成败的评价与认识
【例题】(2016·课标全国Ⅱ,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将士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
——据《清史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1901年,清政府……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得出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并且使用新式兵器;根据材料信息“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得出当时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根据材料信息“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服役期3年”得出有固定的服役期限。第(2)问,根据材料可知创办了近代化的军队,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的近代化;根据材料“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可得出新军后来成为推翻清政府的主要力量。
【答案】(1)特点: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采用西方征兵方式;有固定服役期限;使用新兵器。
(2)影响: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
【解题技巧】
1.评价改革的标准
(1)对于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的评价要坚持如下标准:①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②坚持历史的标准;③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④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来作判断,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⑤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应该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改革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2.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3)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4)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5)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3.改革成与败的历史经验教训
(1)任何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调整。从适应的程度来看,一般有两种情况:整体适应,局部不适应下的改革,这种改革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前提下对具体制度或政策的局部调整,是改良性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等。整体不适应,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确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种改革是革命性的改革,必然导致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如商鞅变法、明治维新等。
(2)凡是改革,都必然要触及一部分社会既得利益者或特权阶层,必然遇到阻力。
(3)改革有成败,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很多。如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他们在北宋政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权势,坚决反对变法。
限时训练
(45分钟)
经典常规题
1.(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朝政府深切关心丝路路政建设。近年来吐鲁番出土文书,对此多有揭示,唐政府在丝路沿线设置驿馆,配置驿马、驿丁,以供往来官员食宿之需要。丝路沿线,唐朝政府设军置守,从戍、烽、铺到守捉、军、镇,组织严密。为纠察奸宄,唐朝政府对“丝路”上来去行人颁给“过所”。行人通过关戍、守捉,必须勘验过所,这是汉代以来就实行并取得效果的一项制度。既表现了唐朝政府对人民的严密控制,也说明在丝绸之路上只要有“过所”在身,即使迢迢千万里,也可以通行无阻。——据出土文书,唐代在西州设有“长行坊”。这是一种官办运输机构,运输工具有牛车、长运马、长运驴等,又称“长行转运史”。为供应丝路沿线所需给养,自汉代以来,一项成功的政策就是实行屯田。唐代屯田同样取得巨大效果。伊州、高昌、安西等处,都是当年重要的屯田基地。反映屯田状况的吐鲁番出土文书数量颇多,很明显,没有屯田作后盾,要维持丝路行政管理机构,确保沿线驻军、驿馆开支,满足使节、商旅需求等,都是很困难的。
——摘编自王炳华《大唐丝路国之重器》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丝绸之路”路政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丝绸之路”路政建设的意义。
2.(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刘铭传根据台湾四面环海的地理特点,集中解决防务中炮和船两大问题。到1888年7月,共修筑新式炮台10座,配置新式炮,以澎湖作为海防建设的重点,派水师驻扎澎湖,添购兵船,改变了台湾“水师无船”的状况。刘铭传初到台湾时,生番土著“窟穴”,盗绒贼出没其间,时常侵扰百姓,铭传恩威并施,亲督将吏剿抚,后诸番皆臣服归化。1886年刘铭传设立抚垦总局,兼任抚垦大臣,命令地方官府对于番民“教之耕耘,使饶衣食”,发展番地生产。刘铭传于1886年在台北设立电报总局,铺设两条海底电缆,将台海与澎湖、台湾与大陆联系起来,加强台湾与大陆的电讯联系。1887年,经清廷批准,他在台北成立了铁路总局,到1891年建成了一条北起台北,南抵新竹,全长68公里的铁路。刘铭传在全台各地开办了几十所书院、义学、官塾。于1887年3月兴办了一座“西学堂”,开设英文、法文、地理、历史、测绘、算术、理化等
——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概括刘铭传在台湾改革的主要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铭传改革的作用。
高频易错题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政变以后,下诏废各省学校,然民间私立者,尚纷纷可见,亦由民智已开,不可遏制。”梁启超将教育制度改革提到变法的根本高度,也不能不说是维新派的远见卓识。早期革命派通过集合演讲、文字宣传等“社会教育”的形式向属于“下等社会”和“中等社会”的广大人民宣传其革命思想。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民国教育部官职令》等一系列教育法令对清末旧教育进行改革,并从7月开始重新规划学校系统。教育总长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指出:清末的教育宗旨中,“忠君”与共和不符,“尊孔”与信仰自由相违,应予以废除,代之以“培养公民道德”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教育宗旨。9月2日,教育部正式公布新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至此,近代资产阶级教育体系初步确立。
——摘编自李韧青《中国近代文化变迁与教育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至民国时期教育改革形式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的意义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廷遂于1905年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次年,五大臣先后回国,上书指出立宪有三大利:"一曰皇位永固,二曰外患渐轻,三曰内乱可弭",建议进行"立宪"。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二 ……政府还致力于对社会的整合,试图实现国家与社会领域间的平衡和共赢,从而具有了向现代公民国家发展的导向。为此,清政府制定多项法律(如《集会结社律》、《钦定报律》等)来规范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放松了对舆论界和公民集会结社的限制。但是,新闻报刊的创办和新式社团的组建带来的是社会运动的勃兴。对此政府当局缺乏应对的权威、经验和智慧,而社会舆论界同样缺乏理性的自我克制——报刊舆论日渐激进,新式社团则缺乏统一行动并与政府进行协商的能力,这导致政府和社会舆论界从互动走向对抗。清末的国会请愿运动体现了社会舆论界的民主诉求,然而国会请愿运动的日渐激进化以及政府当局的压制举措,使得两者之间的对抗走向难以调和的境地。
——郭绍敏:《重新审视清末宪改:国家建设视野和政治科学范式》
材料三 本明治维新之初,日本天皇即于l868年4月发布《维新政体书》,开宗明义宣布了天皇的五条誓文:第一,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第二,上下一心,盛行经论;第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勿使人心倦怠;第四,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第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为社会经济和政治法律制度的最初改革确立了基本原则。这五条誓文是明治政府对封建旧体制进行改革、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政治纲领。随之而来的是一场以政治、法律、经济、军事等为基本内容的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日本的改革一开始便把目标定在国家的现代化上。
——贾占军《浅析中日近代宪政之路的异同及原因》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宪政运动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日本宪政改革,分析清末宪政运动失败的原因。
精准预测题
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末的开明专制化过程,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它们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自变法以后,晚清政权实际上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从传统专制向开明专制政体转变的历史努力,由于晚清新政的失败与清王朝的崩溃,中国清朝统治者最终并没有完成向开明专制政体的成功转变。
然而清末新政却是清朝最后十年社会全面危机时的适应时势之举,应势而变的目的是延续统治。人们常用其宗旨来证明其失败的必然性:“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然“琴瑟改弦”会改变基调,“假演”的同时也有“真做”的一面。综观中国近代史,不难发现如此全面深刻的改革是罕见的。从发展学角度来审视,清束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它以并非自愿的自我毁灭为代价,较为全面地开启了现代化的闸门,为辛亥后走和上正式起跑线奠定了基础。这样,现代化这个幽灵在中国大地上徘徊彷徨了40年,终于登上前台成为主角。
——(清末新政的全方位“解毒”》)
(1)结合材料分析作者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称之为开明专制化运动的原因。
(2)根据材科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政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影响。
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官阶和俸禄均以“衡”的单位“石”来表示。到了汉代逐渐将官阶与俸禄分成两种方法表示,官秩(“秩”为官员等级标准,“禄”为官员的报酬)以“石”表示,如万石、二千石等;官俸则用“量”的单位“斛”来计算,如最高秩万石月俸三百五十斛等。
在隋唐时期官员俸禄形式主要有米、田两种。隋代官员的俸禄分京官、外官两种支付标准。京官按品级,外官按州、郡、县的等级计户食禄。除俸禄外还有职分田,以品为差,有一顷至五顷不等。
至于宋代则因货币的广泛流通,俸禄多以钱币计算。百官除正俸外,还有服装、禄粟、茶酒厨料、薪炭、盐、随从、衣粮、马料、纸笔、差费、职钱、公使钱及恩赏等各种补贴,地方官则配有大量职田。而元代官员俸禄以实物和货币两种形式支付,地方官俸禄中无实物部分,但却享有职田收入,作为俸禄的补贴。
到了明代则实行折色俸禄制,即以米为单位折算成钞、钱、布、银发给百官,并以货币为主。而清代官员俸禄是银米兼支,但以银为主。京官有俸银、禄米,外官有养廉银。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俸禄制变化的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俸禄制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参考答案
经典常规题
1.
【解题思路】
(1)特点:根据“这是汉代以来就实行并取得效果的一项制度”得出充分吸纳前代路政建设经验;根据“唐朝政府设军置守”得出政治管理与军事镇守相结合;根据“要有‘过所’在身,即使迢迢千万里,也可以通行无阻”得出注重丝路交通安全和畅通;根据“为供应丝路沿线所需给养,自汉代以来,一项成功的政策就是实行屯田。唐代屯田同样取得巨大效果”得出加强丝路沿线经济建设,为丝路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2)意义:根据“即使迢迢千万里,也可以通行无阻”得出促进了中国内地与边疆的交通联系;根据“实行屯田”得出加速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根据所学,唐代“丝绸之路”路政建设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唐朝的繁荣,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对今天“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答案】
(1)特点:充分吸纳前代路政建设经验;政治管理与军事镇守相结合;注重丝路交通安全和畅通。加强丝路沿线经济建设,为丝路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2)意义:促进了中国内地与边疆的交通联系;加速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推动了唐朝的盛世与繁荣;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借鉴。(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
【解题思路】
(1)主要举措:根据“共修筑新式炮台10座,配置新式炮”得出筑炮台、购火器等,加强防卫力量;根据“亲督将吏剿抚,后诸番皆臣服归化”得出加强对地方的治理,招抚土著人民;根据“在台北成立了铁路总局,到1891年建成了一条北起台北,南抵新竹,全长68公里的铁路”“刘铭传于1886年在台北设立电报总局,铺设两条海底电缆”得出筑铁路、开办近代通讯事业;根据“在全台各地开办了几十所书院、义学、官塾”得出大力发展近代教育。
(2)作用:结合刘铭传在台湾改革措施,可从台湾的国防和反侵略、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台湾社会的安定、推动台湾社会近代化和培养大量新式人才等角度分析总结。
【答案】
(1)筑炮台、购火器等,加强防卫力量;加强对地方的治理,招抚土著人民;筑铁路、开办近代通讯事业;大力发展近代教育。
(2)有利于台湾的国防和反侵略;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民族融合;缓和台湾社会少数民族与汉族矛盾;巩固台湾社会的安定和统一;推动台湾社会近代化;培养大量新式人才。
高频易错题
3.
【解题思路】
(1)清末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形式的不同,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政变以后,下诏废各省学校,然民间私立者,尚纷纷可见,亦由民智已开,不可遏制”和“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民国教育部官职令》等一系列教育法令对清末旧教育进行改革,并从7月开始重新规划学校系统”等信息分析得出。
(2)民国时期教育改革的意义,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代之以‘培养公民道德’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教育宗旨”“教育部正式公布新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至此,近代资产阶级教育体系初步确立”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答案】
(1)不同:清末采取改良的形式,民国以革命的形式对旧教育进行更为全面、深刻的批判。(任意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2)意义:对教育性质进行重新定位,建立了将广大人民作为施教对象的国民教育;促进了近代资产阶级教育体系的初步确立;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倡导思想向由,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否定了清末“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宗旨,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任意四点、言之有理即可)
4.
【解题思路】
(1)依据材料一“清廷遂于1905年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的信息并结合所学20世纪初社会背景从民族危机、革命运动以及“预备立宪”等角度思考回答。
(2)依据材料三“日本天皇即于l868年4月发布《维新政体书》”“一场以政治、法律、经济、军事等为基本内容的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日本的改革一开始便把目标定在国家的现代化上”的信息从改革领导者、改革内容以及改革目的归纳日本成功原因,依据材料二“放松了对舆论界和公民集会结社的限制”“使得两者之间的对抗走向难以调和的境地”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清朝改革领导者、改革措施、地方民众支持度以及改革目的等思考回答。
【答案】
(1)①民族危机的加深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③清政府推行“预备立宪”
(2)日本:①推翻幕府统治,建立以天皇为首新的政治权威②改革内容全面,涉及政治、法律、经济、军事等③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化国家。
中国:①清政府中央政治权威衰落②改革措施不配套③清政府缺乏应对社会运动的权威、经验和智慧④新式社团缺乏统一行动和与政府协商的能力,社会舆论过于激进⑤改革目的主要是挽救统治。
精准预测题
5.
【解题思路】
(1)关于作者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称之为开明专制化运动的原因,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统治者顺应时势发展、学习西方先进的文明(器物和制度)、抵御列强侵略以维护清王朝统治方面思考作答。
(2)根据材料“从发展学角度来审视,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它以并非自愿的自我毁灭为代价,较为全面地开启了现代化的闸门,为辛亥后走上正式起跑线奠定了基础。”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经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政治(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思想(西学传播、培养新式人才)、军事(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等方面说明清末新政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答案】
(1)统治者为应对当时时势的主动行为;仿效西洋先进的技术和制度,吸纳社会上的现代化精英;通过传统王朝体制来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维护王朝自身的利益。
(2)清末新政的开展,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主要表现是: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经济基础;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办学和留学热潮的出现,产生了众多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阶层,这是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由于清末新军的出现,由于革命党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新军,新军就逐渐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成了民主革命的阵地。
6.
【解题思路】
(1)根据材料中的“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官阶和俸禄均以“衡”的单位“石”来表示”、“至于宋代则因货币的广泛流通,俸禄多以钱币计算”,可以得出形式上从实物到货币;从“百官除正俸外,还有服装、禄粟、茶酒厨料、薪炭、盐、随从、衣粮、马料、纸笔、差费、职钱、公使钱及恩赏等各种补贴,地方官则配有大量职田”,可得出内容构成上由单一到多种。
(2)根据材料中的“至于宋代则因货币的广泛流通”,可得出商品经济的发展;再结合时代特征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农产品商品化、对外贸易发展等方面综合概括。
【答案】
(1)形式上从实物到货币;内容构成上由单一到多种。
(2)变化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
影响:有利于对官吏的控制和限制其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中国古代俸禄总体偏低是形成贪腐之风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