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3.50 KB
- 2021-08-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高一年级第一次学分认定测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治国初期的中央王国有资格但无手段控制或管理自身直辖领土之外的任何一片较大地区,于是与各地方首领签署封建契约式协定,以求至少在名义上扩大中央王国的权威。”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皇帝制
D. 三省六部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治国初期的国王不能直接控制管理较大的地区,使用的手段是国王和诸侯建立契约关系,扩大国家的疆域,符合题意的是分封制。因此选择B项。A项中宗法制的纽带血缘关系材料没有体现,不选;C项与西周时期不符合,当时还没皇帝制;D项是唐朝的不是西周时期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目的:巩固统治。
(3)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4)作用:
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
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
明成祖朱棣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对内开拓疆土,加强君主专制;对外派遣郑和下西洋,加强与亚非国家的联系,成功地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盛世”。但后来的封建史家仍以“篡位”视之,主要是因为他皇位继承( )
A. 破坏了分封制 B. 是以武力夺取帝位的
C. 不符合古代宗法制 D. 损害了封建史家的利益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宗法制是我国古代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由嫡长子继承官位爵位,其他庶子无涉 。而明成祖朱棣非嫡长子,并不符合继承的条件,所以虽然他成功地开创了盛世,他依然是篡位者。所以答案选B。
考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
3.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主要政治制度,它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属于封建君主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措施有
①秦朝郡县制
②元朝行省制
③明朝内阁制
④清朝军机处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央集权制度。由于是一道组合型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解决。题目要求是属于封建君主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措施,③明朝内阁制和④清朝军机处都是中央的管理制度,而不是地方的。①②都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本题答案选A项,排除BCD三项。
4. 《朱子语类》记载:“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以上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 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 B. 门下省负责审议
C. 三分相权,保证皇权独尊 D. 尚书省负责执行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题干反映的是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中书草拟,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故BCD项表述正确,排除;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为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5.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
A.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C. 清朝设置军机处 D. 元朝建立行省制度
【答案】C
【解析】
孟德斯鸠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材料中它说中国“今天”的专制更加严重,从时间上应是清朝设置军机处,C项正确;其它选项时间不符,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时期专制主义加强,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从时间上根据“孟德斯鸠”所处的时期进行判断。
6.魏晋时期修谱之风盛行,除了帝王将相的世系,一般宗族的家谱也受到广泛重视。这一时期形成这种风气的制度性因素是
A. 世卿世禄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修谱”、“宗族”等信息可知,这一制度重视血缘和家世门第。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最重视家世门第,世族为防止家世血统混淆,为防止庶族假冒士族,世家大族便编写家谱,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世卿世禄制实行于先秦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察举制是汉代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其选拔标准是德才,不是门第出身;D选项错误,科举制开始实行于隋唐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7.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A. 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
B. 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C. 废丞相后政治腐败
D. 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太皇太后委政内阁……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内阁的权力和地位逐渐提高,故B项正确;明成祖设内阁,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废丞相后政治腐败,故C项错误;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故D项错误。故选B。
8.“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 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B. 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C. 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 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说明采用密封考试形式,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性,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取士科目数量减少信息,故A
项错误;材料中说明对进士科的重视,不是尊贵,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录取人数变化,故D项错误。
9.1900年,慈禧太后出逃西安,侵略者们占领北京后实行分区管制,如内城北边归日本管辖,西北归英美管辖,东边归沙俄管辖。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1900—1901年列强为镇压中国人民革命,维护在华权益而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侵略者们占领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出逃西安,所以D项正确。
鸦片战争是1840---1842年英国发动的,与材料信息不符,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于1856—1860年联合发动,与材料信息不符,B项错误;据所学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从而掀起了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狂潮;但中日甲午战争列强没有占领北京,可判断C项错误。
10. 近代中国,列强通过侵略手段攫取了通商、设立租界等一系列特权。下图所示城市状况是下列哪次侵华战争及签订的条约所致的?
A.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北京条约》
C.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图片反映的是苏州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马关条约》中开放的。该条约规定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帝国主义的势力进入到中国的腹地,故选C。A项开放的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处;B项开放的是天津;D项未开放新的通商口岸,因为中国已经实现了门户开放的政策。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马关条约》
11.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议约”是指
A. 《辛丑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南京条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没有割地的内容,故A正确;《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的领土,故B排除;《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地区,故C排除;《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故D排除。
12.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
A. 一队队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有很多英国国旗在飘扬
B. 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
C. 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
D. 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一旁的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关税额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根据关键信息“1843年上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明显不符合史实,此状况是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进一步可知,其余ACD三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签订·上海的状况
13.下面是某学生的学习笔记。该“学习内容”最适合的主题应是
A. 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 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D. 抗日战争取得最终的胜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笔记中的“日军”“东北军驻地”“柳条湖”信息,可知该笔记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以及中国共产党对日本侵略的态度,因此,这说明了中国人民抗战从1931年就已经开始,故A项最符合主题。B项是在1937年形成。C项是1938年10月份以后形成。D项是在1945年。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抗战时期各个阶段时间节点的准确记忆。
14. 1901年梁启超首先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五四运动之后“中华民族”一词逐渐普及,几乎家喻户晓。“中华民族”概念从产生到被认同的背景应该是
A.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 维新思想初见端倪
C. 传统文化备受冲击
D. 军阀割据战火连年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民族观念的不断强化与近代民族危机加深密切相关,故A项正确。D只是出现于五四运动时期,“中华民族”概念产生时,尚未出现此局面。B结束于1898年维新变法的失败。C与新文化运动相关。故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15.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A. 发生于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B. 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
C. 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D.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材料说的是百团大战。1940年,为了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领导了袭击平汉、正太、同蒲战争,参团105个,被称为百团大战。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故选B。A项错误,防御阶段是在1938年之前;C项是平型关大捷;D项是在1937年9月建立。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因民族矛盾是第一位的矛盾,国共第二次合作,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赴国难。因此抗日战争中国存在两个战场、两个抗战路线,体现了不同的指导思想。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抗日战争的意义也需要掌握。
16.下图为1944年9月中美两国士兵展示所缴获的日军旗帜。作为历史的见证,这张照片最有助于说明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胜利的保证
B. 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成功阻止日军攻势
C. 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组成部分
D. 抗战取得胜利极大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展示的中美联合抗日的历史事实,展现的是反法西斯同盟,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内部的战线,与美国无关;B选项是中国内部战场的问题,排除;D选项是影响,材料不能反映出。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反抗·抗日战争的意义
17.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A.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 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 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 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答案】B
【解析】
“光绪二十八年”是1902年,“要办路因为哪一件? 怕的是外国占路权”指的是保路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的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条件,从而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51年,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故C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于1924年,故D项错误。
18.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A. 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 “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 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 “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是由于小农经济出身农民阶级局限性所致,因为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胜利,故D项正确;“长歌涌入金陵”,定都天京后孤军北伐,是失败的主观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腐朽享乐”导致内部矛盾尖锐,以致发生内讧,这是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进取心逐渐衰退的表现,但不是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绝对平均,在当时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但这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的表现之一,故C项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英国领事富里赐在《天京游记》中说:“我不能不承认他是我所认识的最开通的中国人。他极熟悉地理,又略识机器工程,又承认西洋文明之优越。”材料中的“他”最有可能是
A. 洪秀全
B. 洪仁玕
C. 石达开
D. 曾国藩
【答案】B
【解析】
【详解】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接受的只是西方基督教思想,不可能“极熟悉地理,又略识机器工程,又承认西洋文明之优越”,故A错误。洪仁玕受西方思想的影响,提出《资政新篇》,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符合题意,故B正确。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农民领袖,与“承认西洋文明之优越”不符,故C错误。曾国籓主张中体西用思想;只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与“承认西洋文明之优越”不符,故D错误。
20.历史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既正确又全面的同学是甲同学:辛亥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乙同学: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丙同学: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丁同学:辛亥革命推进了中国民主进程和社会近代化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D. 丁同学
【答案】D
【解析】
甲同学看法不正确,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任务,排除A项;乙丙同学看法正确但不全面,他们的观点只是辛亥革命进步性在某一方面的表现,排除BC项;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的近代化,丁同学看法正确全面,故答案为D项。
21.下面漫画创作于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环境里。从当吋的社会背最看,这幅作品主要反映作者的政治立场是
A. 对五四运动爆发漠然
B. 对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不满
C. 对新文化运动的支持
D. 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愤慨
【答案】D
【解析】
【详解】漫画反映的是巴黎和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掠夺的权利转给日本,西方列强将中国玩弄于股掌之上,表达的是作者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愤慨。故答案为D项。从材料信息来看,作者支持中国对山东主权的抗争,不会对五四运动持冷漠态度,排除A项;
材料没有涉及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和新文化运动,排除B、C项。
【点睛】历史漫画类选择题,主要考查信息解读、分析理解、比较辨别、归纳推理等能力。准确判定主题喻意,是解答历史漫画题的关键。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读懂历史漫画的内涵,清晰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历史信息。(2)深刻领会其通过造型夸张手段和丰富想象力反映出的事件内在本质特征。漫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其寓意深邃、针砭时弊、催人思考而成为近年历史和文科综合试题的取材内容,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2.下面为某校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制作资料卡片。通过研读卡片,他们从中能得出的关于五四运动的正确结论是
A. 民众广泛参与
B. 得到政府支持
C. 上海首先发起
D. 以学生为主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除山东、北京、上海外,其他许多地区也都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拒签和约的斗争”可知五四运动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故A正确;五四运动并未得到政府的支持,故B错误;五四运动首先在北京发起的,故C错误;学生是先锋,不是主力,故D错误。
23.在瑞典作家扬·米达尔的书中,记录了解放前某时期农民的感受:“国民党逃了,红军来了,我们分到了土地。从那时候起,日子好起来了。手上有土地,不用交租,我们就够吃了。”农民生活的变化直接得益于
A. 北伐战争
B. 遵义会议
C. 南昌起义
D. 土地革命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国民党逃了,红军来了,我们分到了土地”说明是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时期,故D正确;其他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24.“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共产党军队的规模已稳步地扩大……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下列属于这一“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是
A. 挺进大别山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相关知识点。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强渡黄河,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是这一“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故选A选项。B、C、D选项都处于战略反攻后期,故排除。
25.下表是解放战争时期某一战役“作战计划”的最初方案与“批示”。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阶段
作战力量
进攻目标
中共中央军委批示
第一阶段
苏北兵团
淮阴、淮安、宝应、高邮
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目标
第二阶段
三个纵队
海州、连云港
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答案】C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目标”“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可知是淮海战役,1948年11月,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发起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故C项正确。辽沈战役发生在东北地区,与材料中“徐州、淮阴、淮安、宝应、高邮”等信息不符,排除A。平津战役发生在华北地区,与材料中“徐州、淮阴、淮安、宝应、高邮”等信息不符,排除B。渡江战役是指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与材料不符,排除D。
26.连环画曾伴随着一代代人度过童年,是当年人们了解历史,汲取文化的重要途径。下图为某连环画中的一页,它向我们展现的历史是
(中国工农红军)
A. 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
B. 十年对峙时期的国共斗争
C.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
D. 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反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土地革命。解题时注意图片中的提示“红军战士”“中国工农红军”等,这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领导的军队的名称。所以应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土地革命·认识
27.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A.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B. 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 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D. 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党的革命任务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剥削,实现共产主义。故D项的表述正确;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故A项的表述错误;B项应为1927年八七会议的决议、C项发生在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均晚于题目中的时间。故选D。
28. 下图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此图箭头所示判断,这位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A. 武昌起义后的革命浪潮
B. “工农武装割据”点燃的星星之火
C. 抗日战争的战略大反攻
D. 中国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答案】D
【解析】
【详解】图片中信息显示1949年渡江战役,该战役胜利标志着解放战争胜利,D正确;A
是辛亥革命时期;B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是抗战时期。
29.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开国大典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忘迄今实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建国前夕”、“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由此判断这是这是邀请宋庆龄参加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9年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商讨建国的问题。中共邀请宋庆龄在内的全国各地的知名人士来京参加。这体现了中共领导的团结建国共商国是的新式特色,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CD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会议,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30.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20日)下午五时五十五分,执行主席宣布表决结果: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这时,全场欢腾,全体起立,为这个伟大文献的诞生而热烈欢呼。”投票通过这部“伟大文献”的会议是
A.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C
【解析】
A项是1949年3月,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是1949年9月,与题干时间不符;由题干中“1954年”“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广大人民获得选举权,C项正确。D项是195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时间“1954年”“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二、非选择题
31.宰相制度的变化,是中国古代职官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材料二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材料三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唐代的丞相制度与汉朝相比有什么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所述故事实质上反映了哪两种权力之间的冲突?结合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都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太祖废丞相的理由是什么?
(4)唐代和明代丞相制度的变革反映了何种趋势?
【答案】(1)变化: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一相制变为多相制。
作用:三省之间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既避免了权臣专权,又加强了皇权;在客观上又制约了皇权。
(2)皇权与法权的冲突。皇权受到相权和法权的制约。
(3)理由:秦朝设丞相短期而亡;设丞相容易导致权臣专权。
(4)丞相权力削弱,君主权力加强。
【解析】
(1)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回答。变化:唐代的丞相制度与汉朝相比所发生的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分析得出。作用:要结合材料,联系教材关于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来回答。
(2)关系:材料二所述故事实质上反映的权力冲突,可以根据材料提到的权力(唐太宗和处理的官员)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即皇权与法权的冲突。制约:唐初君主的权力都受到的制约,除了根据材料信息得出受到法权制约外,还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得出,还受到了相权的制约。
(3)理由: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三”概括,明太祖废丞相的理由,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分析得出。
(4)趋势:唐代和明代丞相制度变革反映的趋势,要结合题干材料中所提到的三省六部制和明朝废宰相制度及教材和所学知识,从丞相权力削弱、君主权力加强角度来回答。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均反映出这一趋势。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二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
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明元行省制与秦地方行政制度之间的关系及行省制“优”在何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
(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答案】(1)做法:全面推行郡县制。影响: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为后世所沿用。混合体:郡国并行制。
(2)关系:行省制是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或较高级演化形态)。“优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创举:开创省制(设立行省)。
(3)理解:始终维护中央集权。认识: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关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主要调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制度随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化。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做法”,依据材料一“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可以得出全面推行郡县制;第二小问“影响”,依据材料一“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为后世历代所遵奉”,可概括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所沿用;第三小问“混合体”,依据所学,汉初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即实行郡国并行制。
(2)第一小问“关系”,依据材料二“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可分析得出行省制是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第二小问“优”在何处,依据材料二“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可分析得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第三小问“最大创举”,依据材料二“元行省制中央集权”“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结合所学分析得知,元朝开创省制。
(3)第一小问“无根本性质的变动”,依据材料三“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可分析得知始终维护中央集权;第二小问“基本认识”,属于开放性问题,,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度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该督(李鸿章)身膺疆寄数十年,其昔日攻粤、捻诸逆,以洋人得功,遂终身以洋人为师,而不知改变。……创办海军,糜帑币千数百万,而至今不能一战,是李鸿章之贻误大局者一。
——余联沅1894年8月26日《疆臣贻误大局沥陈危急情形折》
材料二 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帑,购制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李鸿章1894年《据实陈奏军情折》
材料三 1894年11月22日,我与总署晤谈一次。我问他们是否还能支持这个战争。他们说他们不能了。我说:“你们有兵士二万五千人在北京没事做。”他们答:“那些兵不能打仗,中国军队的目的不是作战,而是威吓百姓。”我说:“若相信再战没好处,应当议和。”他们说:“自然他们希望议和,但由于不能和日本通信,怎能办到呢?”我说:“假若授权给我,我可以经由我们驻东京公使……进行商谈。”他们高兴了,请求我立即照办。
——美国公使田贝《论中日战争》
(1)材料一作者为何指责李鸿章?理由是否属实?
(2)材料二认为中国海军与日本相比“相形见绌”的原因是什么?其真实意图何在?
(3)材料三中清政府总署官员对中国军队作用的谈话,说明了什么根本性的问题?
(4)分析以上材料,总结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何在。
【答案】(1)因为他一味依赖外国,贻误了战机。理由基本属实。
(2)原因:中国财力有限,对海防投入的费用太少。意图:为其消极抵抗的行径作辩护。
(3)说明:清政府的军队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内镇压人民的主要工具。
(4)原因:清政府过于依赖外国,作战消极,妥协求和,士兵战斗力不强;日本则做了长期且充分的准备。
【解析】
【详解】(1)指责:根据材料“遂终身以洋人为师,而不知改变”“是李鸿章之贻误大局者一”,可得出李鸿章一味依赖外国,贻误了战机。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可得知基本属实。
(2)原因:根据“中国限于财力,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可得出 中国财力有限,对海防投入的费用太少。意图:结合所学思考即可答出。
(3)依据材料“那些兵不能打仗,中国军队目的不是作战,而是威吓百姓”,可得出清政府的军队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内镇压人民的主要工具。
(4)失败原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从中日两方面多角度切入分析。
34.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努力实现祖国统一,不断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前期,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种民族沉沦始于列强发动的哪一次侵略战争?面对列强入侵,中国军民奋起抗击,请依据中日甲午战争的相关史实说明。
(2)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华民族从沉沦走向复兴的重要标志。抗日战争获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抗战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请谈谈你的理解。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迎来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为保证和实现祖国统一,新中国实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方针是什么?
(4)新时期以来,祖国统一大业取得了重大进展。展望未来,请你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战争:鸦片战争。
说明:清军在黄海海战中浴血抗日;台湾军民掀起反割台斗争。
(2)根本原因:全民族抗战。
理解: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
(3)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本方针:“一国两制”。
(4)建议:坚持“九二共识”(或一个中国原则);丰富、发展“一国两制”的内涵。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和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战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始于列强发动的鸦片战争。说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中国军民奋起抗争,主要表现在黄海海战中清军浴血抗日,台湾军民掀起反对日本割占台湾的斗争。
(2)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抗日战争获胜的根本原因是国共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热潮。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人民武装力量不断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3)制度和方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方针是“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4)建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时期以来,祖国统一大业取得了重大进展,今后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就必须继续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丰富、发展“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