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0.19 KB
  • 2021-08-31 发布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一)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一) 本试题分第Ⅰ卷( 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 选择题 )两部分,共 7 页。满分 100 分,考试限定用时 90 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 考试科目填涂到答题卡和答题纸规 定的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 40 分) 注意事项: 1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巴阿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大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 、第Ⅰ卷(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公元前 202 年, 刘邦击败项羽一统“天下”,称帝建立汉朝,遵循宗法制的原 则,他应立下面哪个孩子为太子——作为帝位的法定继承人: 选 项 姓名 性别 年龄 生母姓名及身份 在诸子中的特 点 A 刘肥 男 20 岁 曹氏,刘邦反秦前在家乡的情妇 最年长 B 刘元 女 12 岁 吕雉, 刘邦结发之妻 , 现封为皇 后 人缘最好 C 刘盈 男 10 岁 也是吕雉,同上行 柔弱善良 D 刘如 意 男 3 岁 戚姬,刘邦最受宠的妃子 最受父亲宠爱 2. 历史学家钱穆以为古代中国: “皇室的权,总是在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在 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②元朝设置行省制 ③明朝设置内 阁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3. 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 A.平民的斗争 B.帝国皇帝的重视 C.罗马的不断扩张 D.法学家的努力 4. 清朝末年, 清廷派遣五大臣出使西洋考察政治。 五大臣在考察报告中提到德国 时说: “德国以威定霸⋯⋯立国之意,专注重练兵。故国民皆有尚武之精神,即 无不以服从为主义。 ⋯⋯其人民习俗, 亦觉有勤俭质朴之风⋯⋯盖其长处, 在朝 无妨民之政,而国体自尊;人有独立之心,而进步甚猛。”材料反映五大臣对德 国政治制度的态度是 ( ) A.赞赏,德国保留了专制主义传统且成为强国,这是清王朝向往的 B.否定,让国民尚武、“无不以服从为主义”,有违中国传统礼教 C.否定,国民享有参政权利“有独立之心”,不利于加强专制统治 D.赞赏,德国用武力实现了国家统一和富强,并在一战中取得主动 5.1924 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其合作形成的标志是 A.中共三大的召开 B.共产国际的指示 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北伐战争的高潮 6. 科学家竺可祯写了 60 年日记, 20 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 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 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 C.解放军入北京城 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 7.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发展 B.英、法、德出现大规模的工人运动 C.汲取人类 19 世纪早期创造的优秀思想成果 D.马克思、恩格斯与工人运动相联系 8.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 ( 归顺、平定之意 ) 改为呼和浩特 ( 意为青色 的城 ) 、将迪化 ( 开导、教化之意 ) 改为乌鲁木齐 ( 意为优美牧场 ) ,这说明新中 国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C.注重行政区划管理 D.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 共十二集, 每一 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 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 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10.2011 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先后参加了 2011 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理事会议和 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表明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策略 ( )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中国积极参与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 式 C.新时期中国由不结盟走向结盟 D.积极推进睦邻友好合作的关系 11. “大革命失败了,现实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上了残酷的一课。”(大型电视 记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中国共产党从“残酷的一课”中学习到( ) A.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 B.进行土地革命的必要性 C.把反帝斗争作为革命的首要任务 D.注重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12. 在解放全人类的阳光大道上,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 实践、 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程。 下列关于国际工人运动的叙述, 不正确的 是( ) A.《共产党宜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道路的彻底失败 13.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 ( 如下表 ) ,其体现的共同 政治理念是 ( )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 年 5 月 设立民族自治 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 年 3 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 年 7 月 设立特别行政 区 香港特别行政 区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C.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14. “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这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被称为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5. 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问题是 A.世界日益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B.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形成 C.西欧、日本努力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D.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6. 谚语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 给自足特点的 是 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小满芝麻芒种谷 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黄牛过河各顾各 17.16 —18 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新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 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种现象表明 A.美洲出现新兴工业城市 B.美洲建立了许多新国家 C.工业革命在美洲的扩展 D.欧洲国家殖民扩张加剧 18. 阅读表一,出现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表一:近代中国国内工业统计资料表(外国企业除外) 1892~1894年 1895~1913年 商办 设厂数 53 463 资本(千元) 4697 90801 官办和官商合 办 设厂数 19 86 资本(千元) 16196 29469 A. 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B. 甲午战争宣告了 洋务运动的破产 C.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 D.中国自然经济进 一步瓦解 19.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 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 天,大家又散伙了。这里的“拢合”与“散伙”分别是指 A.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业合作化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 当今上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这 主要是由于( ) A.长江三角洲的开放 B.上海完成住房制度改革 C.上海城市交通的改善 D.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浦东的开发 21. 中央电视台热播的《新闻联播》《午间半小时》《全球资讯榜》等栏目,主 要发挥电视 A.娱乐的功能 B.传播资讯的功能 C.艺术展示的功能 D.编导与观众互动的功能 22. “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在这一 思想的影响下,这些国家 A.积极开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B.大力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C.谋求建立经济区域集团 D.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2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生重大变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B.计划经济的实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C.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 D.知识经济兴起 24. 苏俄(苏联)实施的农业政策或措施中,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最能够调动 农民生产积性的是 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的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25.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 全球化导致了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 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 拉大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 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Ⅱ卷 ( 非选择题共 60 分) 注意事项: 第 1I 卷共 3 道。 考生必须用黑色或蓝色钢笔、 圆珠笔在答题纸规定的位 置作答。 26(14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皇帝 ┌───────╂──────┐ 门下省 尚书省 中书省 ┌─┬──┬──┴─┬──┬──┐ 工 刑 兵 礼 户 吏 唐朝的政治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伯利克里说: “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 是因为政权在 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 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 为非法 权力。 材料四 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 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 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 会负责。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 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 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与古代希腊实行什 么政治制度?分别说明其特点。( 6 分) (2)近代的民主制度首先在西方确立,依据材料三、材料四英国与法国在建立 资产阶级代议制过程中颁布了什么重要文献?( 4 分) (3)上述材料揭示的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 4 分) 27(18 分)社会史是人类全部历史的浓缩,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社会史范式 也逐渐进入了高考命题人的视野。请回答下列有关中国近代社会史的几个问题: (1) 下列三幅图片是徐州市张先生家族先人的老照片,深刻地反映了民国初期人 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据下图指出其变化及成因。 (10 分) 穿着改良旗袍的五位婆婆 不再缠足的姑 姑 刚剪掉辫子的四位爷爷 材料二 材料三: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 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 铁 路在畅通经济、 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 知识的传播, 意味着建立 “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 。所有这一切, 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 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2)观察材料二,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什么进步之处? (4 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4 分) 28(18 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 专家认为: “严格意义上的 经济全球化发生在 80 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 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的保障, 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引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二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核 武器、洲际运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 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利益。 准确地说, 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 国家主导之下”。 ——摘自赵英《技术演变与全球化》 材料三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 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摘自江学时《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材料四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引自世界银行《 1994 年世界发展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6 分) (2)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三的观点。( 6 分) (3)我们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6 分)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一)答案 及解析 选择题 1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嫡长子继承制的掌握。 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帝王 位继承问题, 它继承了西周的宗法制度, 实行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 只有嫡长子 才是继承王位或爵位的唯一合法者。依据上述标准,只有 C项的刘盈符合标准。 A、D为庶子不符合标准, B 为女子不在其中。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2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 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皇室的权,总 是在逐步升” 的含义是指皇帝的权力不断的在增强, 所以③明朝设置内阁和④清 朝设立军机处均能充分的证明皇室的权,总是在逐步升,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C。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设置内阁、 清朝设立 军机处 3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罗马法。 公元前 3 世纪中期之前, 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 仅限于罗马公民, 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被成为公民法。 随着罗马对外 征服地区的扩大, 被征服者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 罗马政治经济活动产生了许多 新问题、新矛盾,公民法已无法适应这些新变化。于是,帝国统治者将公民法发 展为适应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万民法”。故选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4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作出正确解读、认知的能力。根 据题干材料信息“盖其长处,在朝无妨民之政,而国体自尊;人有独立之心,而 进步甚猛”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的大意是:出洋考查的清朝五大臣既 要在政治上维护封建统治,又要实现强国梦。结合选项分析,可知, A ,赞赏, 德国保留了专制主义传统且成为强国, 这是清王朝向往的, 与题意最接近。 故正 确答案选 A;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的特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维新思想(学习政治制度) 5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924 年, 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其合作形成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第一次国共 合作的合作方式是 “党内合作”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同时保持 共产党在政治、组织上的独立性,故此题应选 C项;其它选项不符合史实。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6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掌握, 淮海战役的中心战 场在徐州,徐州是国民党军队的指挥中心,所以 B 项正确。 A项沈阳应该是辽沈 战役; C项应该是平津战役; D项是渡江战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 7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最佳选择题。四个选项都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但最基本的历史条件需要从这一理论产生的经济基础方面分析, 即工业革命推动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故选 A。 考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8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新中国民族政策的理解。 新中国实行民族 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归绥”、“迪化”都有贬低污蔑的 意味,改为“呼和浩特”、“乌鲁木齐”体现了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尊重,所以 B 项正确。改名是在 1954 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 1955 年才开始实行,故 D 错 误。 改名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尊重边疆少数民族, 看不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注重 行政区划管理,故 A、C错误,答案为 B 项。 考点:新中国政治 9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首先联系史实, 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情况是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 席位, 与美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与日本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世界掀起了与中 国建交的热潮。而“另起炉灶”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排除 A 和 C。B 项中 “斗智斗勇”、 “再次较量”等在七十年代也没有表现,所以 D 项最符合题干要 求,答案为 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0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 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 并作出正确判 断的能力。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合作组织与亚太经合组织都是区域 集团组织,故题干反映的是现代中国积极参与区域集团活动, B符合题意;题干 没有涉及联合国,排除 A;“由不结盟走向结盟”,说法错误,排除 C;D项, 题干材料无从反映。综上,正确答案选 B。 考点: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生 重要外交活动·积极参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11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 再现所学相关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 结 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国民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① 中共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 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②中共 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 还必须建立革命的武装, 坚持武装斗争, 妥协退让 只会断送革命。即 A.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正确答案选 A,BCD三 项不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 12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识记再现能力, 结合所学知 识逐一分析: A.《共产党宜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巴黎公社 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 社会主义革命,三项表述均正确。再分析 D.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道路的 彻底失败,错在“彻底”二字,说法绝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就是 最好的佐证。而题干“不正确的是”,所以,正确答案就选 D;A B C 三项说法 正确,符合史实 , 但不符合题意。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 ;科学社会 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 设·俄国十月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 极化趋势的加强·苏联解体 13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选项中搁置分歧, 民族利益至上和因地制宜, 民族平等共繁荣都 只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念, 而独立自主, 主权毋庸置疑则只能体现在香港问 题上,所以 A、B、D都不是他们的共同之处,所以选 C 考点:现代中国政治建设·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 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与实践·香港回归 14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 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属于“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内容,故 A 项正确; B指的是不承认国民党的外交关系, C是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D项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都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考点: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打扫干净屋子再 请客 15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 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欧共体总部、日本经济崛起、不 结盟运动会议, 还有中国的强大, 金砖四国, 这之类的事例本身就是反映了世界 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格局 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6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 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 在本题中只有 “黄牛过河各顾各” 才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 而 ABC三项都是反映中国古代农业生产 的具体的生产经验,但都不是反映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的。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 点 17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由 “在美洲大陆出 现了许多新地名, 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 新奥尔良、 新尼德兰、 新英格兰等。 ” 得知当时欧洲国家到美洲掠夺财富。其它与材料不相符合。所以选 D。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 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 辟·工业革命 18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历史图表解析题。旨在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所学知识、描述阐释事物的能力。在 1895-1913 年, 国内经济发展有发展的突出表现, 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表明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分 析其主观原因可知, 甲午战后面对沉重的财政负担,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 限制, C项正确; A 项是不利于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因素; B项与题干没有很大 关联; D项是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因素,但不符合题干“主要原因”之要求 考点: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经济结构的变动·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19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从题干中 “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 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的信息可知, “拢合”即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 “散伙”即改革开放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 行包产到户,故 D项正确; ABC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 20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浦东的开发, 浦东日益发展繁荣, 改变了 “宁 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状况,因此选 D。 考点:新中国对外开放 点评: 1990 年,浦东开发成为 20 世纪 90 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 点,也成为中国 90 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21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新闻联播》 《午间半小时》 《全球资讯榜》 属于新闻资讯节目, 因此选 B。 考点:大众媒体 点评:大众媒体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 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 从总的趋势来看, 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 的推动作用 22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 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凯恩斯主义” 经济思想的核心是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所以, “二战”后在这一思想的影响 下,西方国家明显的大力加强国家干预经济,并且发展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 B。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 义的新变化 ?“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 23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考查学生准确反映历史史实的能力。 注意这是一道选择错误选项 的试题, 只要掌握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那些重大变化, 就不难看出 B项是 没有的,因此 B 项正确。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经 济全球 24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 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苏俄(苏联)实 施的农业政策或措施中, 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 最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性的只能 是新经济政策,而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固定的粮食税”属于新经济政策,综 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 B。 考点: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固定 的粮食税 25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球化在推动 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必然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 经济快速发展是导致全 球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 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将高能耗低效 率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导致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 这正式发达国 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的重要体现, 当然全球化进程中的不平衡地位也造成了南 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所以①②③④说法均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故答案选 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 全球化的影响 非选择题 26 答案 (1)政治制度: 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希腊实行民主制。 (3 分) 特点:权力的高度集中。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相权,保证皇权。 希腊: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之上,公民内部相对平等。( 3 分) (2) 英国的《权利法案》;法国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或者 1875 年宪 法( 4 分) (3) 材料一是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度; 材料二是奴隶制的直接民主; 材料三、 四是资产阶级的代议制民主。( 4 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仔细的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材料一反映的是唐 代的中枢权力机构——三省六部制, 而材料二反映的是雅典的民主制。 中国的三 省六部制是以分权得以集权, 而雅典则是体现的人民主权、 轮番而治的特点。 (2) 从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 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 为非 法权力”可以看出这是英国的《权利法案》的内容。材料四中“行政权由总统和 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可以看出这是出自 1875 年宪法。 (3)说本质区别应该从性质上进行分析,中国的是封建性质的;雅典的体制是 奴隶制性质的,而英国和法国的法律文献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 考点:中外民主政治的发展演变 点评: 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不一样, 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雅典则 确立了民主政治。 二者都对后世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了近代, 英国 和法国等西方国家率先确立的民主制度, 主张权力的制约,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 发展。 由于历史阶段和国情的不同, 民主制度也有很大的差异。 今天民主文明更 是具有多样性,我们应该尊重多样性的文明。 27 答案 (1)变化:民国初期人们的服饰的重大变化;生活风俗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妇女地位得到改善等 (4 分) 。原因:辛亥革命带来了社会风气的进步,西方 思想文化传入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众观念发生了变化等 (6 分, 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 。 (2)交通运输更为便捷;牵引动力发生变化;更有利于国计民生或速度更快; 运力更大;费用更低廉等。( 4 分,作答其中两点即可) (3)影响:进一步打破了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的束缚;加强了各地间的经济、文 化联系与交流; 促进了先进观念、 知识技术等传播; 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推动中国近现代进程。( 4 分,任答其中二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 )本题主要考察民国初期人们的服饰的 , 生活风俗 , 妇女地位巨 大的变化 , 原因分析可以从经济、 政治等方面分析( 2)主要考察近代交通工具的 优势与便利,可结合知识作答。( 3)主要考察近代交通工具对我国的影响,可 以多角度分析,如经济,交通,观念等 考点:中国近现代生活习俗 28 答案 (1)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 了物质条件;国际金融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推动。( 6 分) (2)材料三的观点是片面的。( 2 分)虽发达国家拥有技术优势,经济全球化 确实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但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 果, 是历史进步的体现。 经济全球化也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 (4 分) (3)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进一步深化改革,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加强国家对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监督和管理, 防范经济风 险;促进科技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对话,促进国际 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每一点 2 分,任答三点即可得 6 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察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注意充分挖掘材料中的 有效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分析探讨问题的能力, 主义大体的规范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在有针对性分析,注意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 3)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要注意结合知识,立足材料分析,言之 有理即可得分。考点:经济全球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