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 MB
- 2021-08-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北京市东城区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历史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为2019年山西警方从境外追回被盗的青铜重器“晋公盘”,该盘是春秋时期晋文公给女儿的嫁妆之一。“晋公盘”内壁,发现铭文183字,记载了晋文公祖先辅佐周天子开疆拓土、治理晋国等功绩以及将女儿孟姬嫁到楚国的过程。下列对其史学价值认识正确的是
①为研究晋国历史提供直接证据
②呈现了家庭手工业的最高水平
③是研究春秋青铜工艺的实物资料
④说明长江流域是当时的经济重心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
2.下列史料可以用于研究先秦时期
A. 均田制的广泛推行
B. 农业生产技术日趋成熟
C. 盐铁官营制度逐渐强化
D.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答案】D
3.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工具与翻车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A. 运用了自然力
B. 可调节水的流量
C. 更适用于排涝
D. 提高了耕作技术
【答案】A
4.下列经济现象可能发生在唐代的是
A. “晨朝百贩罗庭堂,望门逆鼻闻椒浆。”
B. “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
C. “昨夜三更穿市过,只闻米贱油盐贵。”
D. “十三行畔搬洋货,如看波斯进宝图。”
【答案】B
5.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主要包括
①“工商食官”
②坊市之间界限被打破
③商帮的形成
④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6.观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状况表(1895—1899年),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行业
1895年
1899年
发展速度(1895=100)
棉纺织业
纱厂纱锭数(枚)
14653
69564
474.7
机制面粉业
产量(万包)
2047
6766
330.5
缫丝工业
沿海地区丝车数(台)
38569
45278
1174
内地丝车数(台)
7943
29270
368.5
水泥业
产量(万吨)
68
190
279.4
机械采煤业
产量(万吨)
89
145
162.3
——许涤新、吴承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
①轻工业发展的速度比较快
②重工业得到一定发展
③缫丝工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④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7.读如图,下列史实与图中所示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A. ①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
B. ②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
C. 19世纪70年代第一条电报线在③处架设
D. 洋务派在④处建立了民用工业汉阳铁厂
【答案】B
8.如图是1918年《时报》上刊登的一幅漫画,描绘的是一女子,穿着短旗袍,脚蹬布鞋,着了肉色丝袜,漫画上写“寒天穿丝袜,预备生冻疮。”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①丝袜作为一种时尚,被思想开放女士接纳
②近代社会生活变化,体现出全盘西化的特点
③反映出传统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提高
④社会风气未完全开放,对新事物有一定抵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9.如图为1958年天安门前由钢铁工人组成的国庆游行队伍高举“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标语。下列各项属于该标语提出的背景的是
A. “一五计划”开始实行
B. 三大改造即将完成
C.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 改革开放后科技取得巨大成就
【答案】C
10.下图是新中国建立后在不同年份发行纪念邮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反映了党和国家的农业政策
②都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③都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④都体现了生产关系变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11.下列现象可能最早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是
A. 法国巴黎博览会用电灯来照明
B. 14岁的小安妮在一家纺织厂做工
C. 贵族和下层民众同坐一列火车
D. 曼彻斯特港口的轮船正准备远航
【答案】A
12.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与以往的根本不同主要表现在
A. 福利种类繁多,覆盖面广
B. 福利政策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C. 福利政策扩大了国家财政支出
D. 福利由单纯救济变为公民的社会权利
【答案】D
13.《赫鲁晓夫——同时代人的回忆》一书中写道:赫鲁晓夫在改革过程中,往往是一只脚向民主迈进,另一只脚却陷入了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泥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把握住战后时代转换的新契机改革成功
B. 并未彻底改变原有体制的弊端
C. 改革以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D. 解决了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
【答案】B
14.“它开创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先河,它代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新路径与表现形式,形成以一国为中心的高度不对称相互依赖合作结构。”材料中的“它”是指
A. B.
C. D.
【答案】B
15.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古(唐朝)天子数幸东都,就食敖仓粟。……大率漕运多是江淮之粟。
已经形成全国性商业交易网络
B
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
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
西欧小麦价格在十六世纪的中前期未有上升,而在世纪末期却涨到了世纪中期的四倍。
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
D
鸦片战争后时人写道:“东南各省所植甘蔗获利颇丰。自通商以来,洋舶所带洋糖,色泽莹白,人咸爱之。旧日之糖,销路日微,销数日绌,糖商折阅,无可挽回。”
中国某些传统行业受到冲击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16.中国古代如何对待商业的发展,是政府考虑的重要问题,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1)材料一出自《史记·平准书》,请用“/”为以上材料断句。
材料二 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治本(务农)者少,游食者众……一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表之……本末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饥寒并至,则安能不为非?
——(东汉)王符《潜夫论》卷l
(2)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实行的经济政策是什么?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实施该政策的原因?
【答案】(1)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2)政策:重农抑商
原因:农业是当时最重要的产业;农民是赋税、徭役和兵役的征发来源;如果大量人口从事商业将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
17.国际间交往是近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洲地区主要贸易路线图
(1)根据材料一分别梳理白银、玉米流向中国的路径,并用文字对路径进行描述。
材料二 综合各种资料基础上对中国人口的估计是:
1500年为1.25亿(保守估计为1亿)
1750年为2.7亿(保守估计为2.07亿)
1800年为3.45亿(保守估计为3.15亿)
在17世纪初,出现了一些大城市,如南京达到100万人口,北京超过60万人口。到1800年,广州与邻近的佛山加起来,有150万人口。
——弗兰克《白银资本》
(2)材料二中表现出了哪些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及材料一,分析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材料三 1830年,第一条现代化的铁路——曼彻斯特至利物浦铁路开通了。最初用来运输煤炭,但它最终用来运输人。在第一年就运送了超过400000名客人,赚得的收益是货运的两倍。铁路的投资者只支付了9.5%的修建费,而政府以债券的形式支付了3.5%。截止到1835年,议会已经通过了54项法案,批准修建了超过750英里的铁路。在铁路修建的高峰时期,轧钢厂多达1/4的产品用于修建国内铁路,此外还需要大量的枕木、旁轨,这些生产部门成为了雇佣工人最多的行业。1851年,超过600万人乘火车来到伦敦,游览了水晶宫博览会,这相当于英格兰和威尔士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铁路将人们汇聚在一起,帮助人们形成了一种国家认同的观念。
——摘编自马克·凯什岚斯基《西方文明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19世纪英国铁路发展的意义。
【答案】(1)白银流向中国的路径:线路一:从美洲到马尼拉,再到中国线路二:从欧洲经中亚,到中国线路三:从欧洲经东南亚,到中国线路四:从日本到中国玉米流向中国的路径:由美洲到马尼拉,再到中国的华南
(2)现象:中国人口增长明显,出现了人口众多的大城市。
原因:贸易发展推动了经济繁荣,美洲高产作物传入,为人口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对外贸易发展,积累了商业资本,刺激了城市工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大城市人口增加。
(3)促进了原料和商品的运输,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拓展;加快了人员的交流,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并强化了民族国家观念;推动国家采取相应的措施参与、规划国家经济建设。
18.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请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73年至1930年,农产品出口总趋势表
年份
农产品总出口(千元)
占出口总值的百分比
农产品总值数1910=100
其中油料出口(千关两)
指数
1910=100
1873
2866
2.6
1.2
—
—
1893
28423
15.6
12.3
3906
5.1
1903
89469
26.8
38.6
17753
23.2
1910
231957
39.1
100.0
76462
100.0
1920
307047
36.9
132.4
39247
182.1
1930
628285
45.1
270.9
307047
401.6
(注:“油料”包括植物油和植物籽。)
——摘自严中平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经济变动的状况,并分析变动原因,说明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
【答案】变动: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原因: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商品市场扩大;西方掠夺工业发展的资源、原料的推动;受一战的影响。地位:附庸地位(或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领地)。
19.世界经济在不断发展变化,请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包括西欧和东欧)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欧洲经济发展状况划分阶段,并选择其中一个阶段进行阐释。
材料二 自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思想流派,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分界点,划分为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继承了古典自由主义的传统,第一是个人主义原则,将个人独立的精神置于首位,第二是平等主义原则……但最主要区别表现为:古典自由主义坚持最小国家原则,而新自由主义主张政府在社会经济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新自由主义在罗斯福“新政”时期迅速发展,二战后达到顶峰。
新自由主义的衰落与新保守主义的崛起是同一过程。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出现了“滞胀”现象,引发了一连串新的社会矛盾,使奉行新自由主义的政府束手无策,新保守主义逐渐主导了西方国家的政治舞台。
古典保守主义主要保守的是封建传统,而新保守主义继承发扬了斯密的自由放任经济学,认为国家干预政策,力图调节人们收入的差距,得到结果平等,这反过来必然危及机会平等和人们自由竞争的权利,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且使那些辛苦劳作的人去养活那些靠社会福利而生活的人,这也是极不公道的。
——摘编自汪闻涛《历史变迁视角下的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如何认识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
【答案】(1)第一阶段:1800到1913,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一战前。
第二阶段:1913到2003,从一战到21世纪初期。
选择第一阶段:阐释:在这一阶段,欧洲经济在世界范围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完成了两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幅提高。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欧洲通过海外贸易与殖民掠夺获得大量收益。而亚洲、非洲发展滞后,并且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其他地区缓慢发展。所以欧洲经济份额占到全球的一半。
选择第二阶段:阐释:欧洲在世界范围内所占份额不断下降。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欧洲作为主战场,经济遭到重创,与此同时,美国远离世界大战主战场并率先创立国家干预经济型模式,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二战后,由于美国持续发展,以及日本崛起,欧洲所占比例下降。到90年代,随着苏联解体、中国等新兴国家发展迅速,欧洲所占份额越来越小。
(2)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中前期的西方主流思想,主张在坚持私有制,坚持个人自由、社会平等前提下,增加政府职能。20世纪初自由放任政策逐渐失效,从罗斯福新政开始,到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进行经济调整。新自由主义为资本主义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提供了思想条件,并随着这一模式的发展而盛行。
新保守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盛行的西方主流思想,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和福利制度。西方经济长期陷入“滞胀”,新自由主义受到极大冲击。新保守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古典自由主义的主张,适应了西方减少国家干预和福利制度的需要。
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本质上都是古典自由主义的发展,维护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自由平等。二者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产物,对资本主义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十世纪中期至二十一世纪初中外经济领域历史事件简表
时间
世界
中国
二十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苏联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三大改造;“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成就有曲折。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已经成为趋势;欧洲共同体影响力增强,亚太经合组织建立。
中国经济焕发活力,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相得益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
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欧洲联盟成立,欧元问世,世界经济区城集团化发展迅猛。
开发开放浦东,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
阅读上表的信息,从中外联系的视角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论题:中国经济融入世界以及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
论证: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发展开始融入世界。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开放水平提供了一个较大的空间;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增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与世界经济联系的日益加强;也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当然,经济全球化也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示例仅供参考,如有其它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