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00 KB
- 2021-08-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70分)
1.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本地人开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的旧俗,在门前张挂驴子灯;
开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人在吃笼饼、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地风尘比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材料表明宋朝时期北方人南迁( )
①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②带来新的风俗习惯 ③导致经济重心南移 ④促进南北文化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④
2.白寿彝对宗法分封制曾作如此评价:“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
祭主”。这表明宗法分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家国同构 B.神权统治
C.等级森严 D.中央集权
3.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
夫、游徼”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竞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这体现了( )
A.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 B.郡县制未广泛推广
C.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 D.啬夫由中央任命
4.1904 年,晚清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会试,考试理目:第一场为薄镇、平戎、举贤等史论5
道,第二场为各国政治、艺学策5道,第三场为《四书》《五经》经义3道,这表明( )
A.晚清教育几无改变 B.选人标准新旧混杂
C.清廷旨在笼络人心 D.科举制度走向末路
5.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
需要他参与作战。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由此可见( )
A.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B.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
C.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
D.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
6. “法律足以说明罗马的精神,在历史上,罗马代表秩序,就如同希腊代表自由。希腊留下
的民主与哲学,罗马留下的法律与政绩,则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础。”材料说明罗马法( )
A.强调维护自由平等
B.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C. 利于维系社会稳定
D.成为希腊民主的基础
7.有史学家写道:在危机中,新教和其他力量站在法律和议会一边,而君主则把政治命运押
在罗马天主教会身上,最后制定法律的议会战胜了国王。他描述的是( )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德意志王朝战
争
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
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 )
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
C.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 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
9.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材料表明作者( )
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B.认同民主政治促进工业化发展
C.反对大规模的社会变革 D.强调协商是民主政治的实现手段
10.政治人物由“舞台”之争向“剧本”之争的转变,是近代中国由“帝国”转变为“民国”
的关健环节。反映20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历史运动的剧本是( )
A.《资政新篇》 B.《中国同盟会章程》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国共产党章程》
11.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重要事件是( )
A.辛亥革命胜利
B.五四运动爆发
C.中国共产党诞生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2.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后,《新华日报》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谈话:“我军……对一城一寨
之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以下战役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战役
13.以下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的示意图,数字处填入内容按次序对应分别是( )
A.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多国
B.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
C.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D.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
实践
14.如图是北京主府井大街“四联”理发馆的场景图,图中联是“剪刀不留情专截牛仔裤,
推子要革命去你阿飞头。横批:兴无灭资”。这说明(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存在障碍 B.阶级斗争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
C.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D. “文革”期间仍存在个体私营
15. 2004年5月,针对陈水扁连任台湾“总统”的严峻形势,大陆发表严正声明,对台独势
力发出警告,并首次提出了“共谋两岸和平发展” 的概念。这反映出( )
A.进一步完善“和平统一”方针 B.改变了对台独的一味包容
C.对台湾方针政策开始理性化 D.始终坚持“和平统一”方针
16.1971年8月2日,英国国务卿罗杰斯发表了《关于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的声明》 ,表示:“美国将支持今年秋天联合国大会上要求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席位的行动。同时,美国将反对任何驱逐中华民国的行动,或者以其他方式剥夺它在联合国的代表权的行动。”以上声明的实质是( )
A.利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孤立中国
B.推行“两个中国”的对华政策
C.利用中国削弱苏联在联合国的影响
D.维持美国对联合国大会的控制
17.1962年,英国针对苏联在古巴建设导弹基地的行为,向古巴海域派出大批军舰,武装封锁
古巴,战争一触即发。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这反映了( )
A.美苏关系从对抗走向对话 B.战争和冲突成为美苏争霸的主要手段
C.冷战格局下美苏双方构成了战略制约 D.美苏从局部的地区争夺走向全球争霸
18.1934年,国民政府在广西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显示,22县48村2707个农户中使用耕地3.3
公顷以上的只有24户,占总数的0.9%。这一社会现象反映出当时广西地区( )
A.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 B.个体经济形式受到压制
C.土地兼并现象得到了遏制 D.传统耕作方式较为普遍
19.汉代以后,“地券成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此外还有政府官方发给田地所
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这主要说明( )
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 B.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出现
C.体现了“耕者有其田” D.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控制
20.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 )
① 资本市场的发展
②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③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④ 海外殖民掠夺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1.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英国逐渐形成一种现象,工人工资水平高得惊人,而煤炭的价格
却极为便宜。于是,各行各业都绞尽脑汁来开发尽可能多投入资本,多消耗煤炭。少雇用工人的新技术。这一现象反映了英国( )
A.行业垄断的初始形成 B.近代化启动对煤炭的依赖
C.劳资矛盾的日渐尖锐 D.动力革命启动的独特条件
22.梁启超曾说过: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
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中国近代与第一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3.建国后,我国农村地区曾经一度出现过“专业户……重点户……万元户”等称号,对这
一时期描述正确的是( )
A.一五计划期间区分农村阶级成分 B.二五计划期间打击投机倒把活动
C.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展较快 D.农村地区市场经济体系基本确立
24.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上述言论发表于( )
A.中共八大召开期间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
C.南方谈话期间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期间
25. “自西医发明齿科之学,世之患齿病者,皆受其益。至共所镶之齿,有磁制者、有金制者。金制者价较昂贵,最觉璨然可观.于是此风盛行,即平日并非无齿男女亦有彼此结嵌二三粒”。这种现象表明了当时杜会( )
A.盛行外来文明冲击下的拜金之风 B.审美观念呈现出多样化
C.口腔医学受到了国人的追捧 D.全盘西化的偏激文化心态
26.美国学者狄克逊·韦克特在《大潇条时代》一书中评价道:“在新政的这段蜜月期里,总统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的。但话说回来,这毕竞是超越逻辑的。”这里“爱情婚配”体现“新政”( )
A.违背了自由主义经济理念 B.站在了垄断资本家的对立面
C.维护了广大劳工的权利 D.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经验
27.英国1967年修订的《农业法》规定:合并小农场时,政府对愿意放弃经营的小农场主可以发给2000英镑以下的补助金,或者每年发给不超过275英镑的终身年金,为了实施土地开发权国有化而进行国家强制购买时,政府必须向丧失开发权的土地所有者支付补偿金。以上材料最能反映的是( )
A.英国的福利国家制度搜盖全面 B.英国重视土地流转中的利益补偿
C.英国土地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 D.英国发展混合经济级解经济危机
28. 1921年,美国人阿曼德·哈默成为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赁企业的企业家,这主要得益于
( )
A.苏俄退出世界大战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苏俄田内战争结束
D.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29. 2016年6月英国公投脱欧成功,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反对TTIP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
协定》,同年11月,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也宣布退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大力推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多个国家共同组成一个大大的朋友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局部受阻,但全局发展
B.经济全球化想要长远发展需要平衡各国的利益
C.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和推动者
D.民族主义的崛起是全球化受阻的主要原因 30.《四库全书总目》一共评价了37部明末清初在华传教士及其协作者的著作。其中对意大
利传教士利玛窦的《乾坤体义》有这样的评价:“是书上卷皆吉天象,以人居寒暖为五带,与周髀七衡说略同。以七政恒星天为九重,与《楚辞·天问》同……。”这表明( )
A.传统科技与西方科技根出同泯 B.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心理优势
C.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中心 D.明清政府文化开明的心态
31.伏尔寨说:即使“中国的皇帝,印度的大莫卧儿,土耳其的帕迪夏,也不能向最下等的人说,我禁止你消化,禁止你上厕所,禁止你思想。”这表明伏尔泰( )
A.主张人人平等 B.反对君主统治 C.反对教会统治 D.提供法律至上
32.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并称为“世界古老戏剧”。其中,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6 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而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其共同原因是( )
A.文艺功能的政治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艺术的世俗化趋势 D.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
33. 19世纪末,许多知识分子对讲究温文尔雅的传统礼仪观念提出了质疑,而对进化论赞赏有加。如严复曾强调“中国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这些言行( )
A.旨在重建中国的文化体系 B.带有明显全盘西化的倾向
C.符合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 D.为托古改制作了舆论准备
34. 阿里巴巴1998年正式注册,随后,卓越、京东、凡客诚品、苏宁易购相继成立。2012年,
中国网络零售超过1.2万亿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购市场。2014年,中国网络零售额已突破社会消费零含总额的10%.这说明( )
A.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的革新 B.知识经济迅速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C.发展中国家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 D.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主流
35.《梅杜萨之筏》是泰奥多尔·籍里柯于1819年创作的油画。画面的构图、光线、色彩到
人物的动态表情以及丰富的想象力,都是无与伦比的。画家以金字塔形的构图,把事件展开在筏上仅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的刹那景象,刻画了遇难者的饥渴煎熬,痛苦呻吟等
各种情状,画面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悲剧气氛。《梅杜萨之筏》属于( )
A.浪漫主义美术作品 B.现实主义美术作品
C.印象主义美术作品 D.现代主义美术作品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6.王安石是一位理论上的先行者,希望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斌而国用饶”。司马光…… 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
——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材料二 王安石交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江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司马光争论的焦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王安石为实现“民不加斌而国用饶”而推行的措施。( 5分)
(2) 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 2分)
(3) 据材料三,指出王安石的教育理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围绕这一理念在科
举制度方面的改革措施。(3分)
37.在俄国的历史进程中,亚历山大二世所主持的农奴制改革对于推动历史发展起到了至关
重要的作用,被誉为“解放者”“改革家”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充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57年l月3日,沙皇政府成立了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参加委负会的大多为大贵族地主,他们并不热心改革,委员会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为借助舆论的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亚历山大二世首先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同时下令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1861年沙皇颁布“二二九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土地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人民版教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之《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材料三 《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以解放农奴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改革,是俄国统治阶级在克里未亚战争失败以后,痛定思痛,励精图治,追赶西方的重大举措,它把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和王历山大一世的改革推进到新的阶段,也是俄国自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过渡的重大步骤。当代人不无理由地称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为“大改革”。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请回答:
(1) 怎样理解材料一中“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 2 分)
(2) 据材料二分析亚历山大二世为推进改革进程所采取的对策和措施。(2分)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在史学家的眼中,俄国的农奴制改革被称为
“大改革”?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从这场改革中得到的启示。(6分)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微不信,不信民不从,故一切制度妥之三代先王一行之。若谓圣人行事不可依托,则是以硁硁之小人,律神话之孔于臭。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 著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
现当开创百度,事务繁多,度支岁入有常,岂能徒供无用之冗费,致碍当务之急需。如詹事府本属闲曹,无事可办……均著即行裁撤,归并内阁及礼兵刑部办理,旗丁生齿日繁,徒以格于定制,不得在外省经商贸易,递至生计益艰……现当百度维新,自宜驰宽其禁,俾得各习四民之业,以资治生。
——中国近代史资料从刊
材料三 比年以来,皇上有意变法,而盈朝汹汹,不可向迩,帝贵抗违,耆老力诤,群僚面从而后言,举政始行而中废。乃至奉旨发议,乃推廷而不议;明诏施行,乃束阁而不行。人心众论,缉缉仳仳。
——杨汉秀《请告天祖誓群臣以变法定国是折》
材料四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粱启超的《戊戊变变记》,和康有为的后来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材料五 适应现代世界不断发展趋势而不断革新,是现代化的本质,但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不但善于克服传统因素对革新断的阻力,而尤其在善于利用传统因素作为革新的动力。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 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方式。该方式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3分)
(2) 结合材料三,指出材料二中的措施在当时的实施结果。这一结果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 2 分)
(3) 材料四认为戊戌变法研究中主要依据的两部文献史料存在着怎样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问题?( 3分)
(4) 综合上述材料,就如何顺利推行变法,谈谈你的认识。(2分)
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10:DACBA CACDC 11-20:CCBBA BCDBD 21-30:DACCA CBDBB 31-35:ABCAA 二、材料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6. (1)焦点:要不要“理财”。(2分)
措施: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3分)
(2) 原因:宋代商品经济活跃;王安石的思想有前瞻性。(2分)
(3) 教育理念:注重实用。措施:废除明经科(废除诗赋取士),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
明法科)。(3分)
37.(1)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而俄国政治上仍延续
着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存在着农奴制度。(2分)
(2)对策:沙皇政府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的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改革法令规定让农民通过交纳赎金的方式获得自由,以安抚大贵族地主的不满情绪。
(2分)(3)理由:改革是以废除农奴制为中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军事各方面,实现了俄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全面转型。(3分)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改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权来推行;在保证改革方向的同时,改革过程中要兼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3分)
38. (1)方式:托古改制。(1分)
作用:有利于减少变法阻力;有利于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 2分)
(2) 结果:遭到大多教官员的抵制。(1分)说明:改革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树敌过多,阻力过大。(1分)
(3) 缺陷:是当事人的陈述,容易加进主观色彩,影响历史的真实性。(l分)问题:要重视史料的甄别、辨伪、互证;关注、收集正反两方面的史料。( 2分)
(4) 认识:善于利用传统因素,化阻力为动力;改革要有强有力的领导;注意改革方法、策略;措施要切实可行。(2分)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