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3.50 KB
  • 2021-08-31 发布

【解析版】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如图反映的是供给与需求同时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图中横轴为供求量Q,纵轴为价格P,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变动方向为D→D1,S→S1,交点E11和E1为均衡点,不考虑其他条件,下列情形可以导致E11→E1变化的是 ‎①国家推进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对钢铁水泥的影响 ‎ ‎②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保持中高速增长,人口老龄化,影响劳动力的供求 ‎ ‎③春节遭遇冰雪极端天气,影响蔬菜的供求 ‎ ‎④全球经济不景气,加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煤炭石油的影响。‎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 ‎【考点定位】影响价格的因素 ‎【归纳总结】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商品价值是商品价格的决定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一般来说,商品价值与价格成正比,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2)该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供过于求,货多不值钱,价格低于价值;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价格高于价值。‎ ‎(3)国家政策影响商品价格。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直接或间接影响商品价格,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通货紧缩,物价下降。‎ ‎(4)货币本身的价值也会影响商品价格。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当货币本身价值量下降,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价格上升;货币本身价值上升,商品价格下降。‎ ‎2.私营企业李某计划从美国进口一套设备,按当时的汇率,需人民币300万元,基于对设备降价的预期,李某用这300万元购买了年化收益率为5%,期限为9个月的理财产品,9个月期间,美国这家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同期人民币兑美元贬值4%,9个月后李某用理财的本息购置该设备 A.还剩13.63万元 B.还差1.25万元 C.还差0.75万元 D.刚好够用 ‎【答案】B ‎【考点定位】汇率的变化和投资理财的选择 ‎3.熔断机制是一种市场保护机制,即在证券交易过程中,当价格波动幅度达到某一限定目标时,交易将暂停一段时间。从理论上而言,触发熔断可以为控制交易风险赢得时间。但是,当市场处于下跌中,熔断反而容易引发市场的恐慌性抛售,有可能促使股市在熔断期结束后直接奔向停板,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市场的风险,这表明 ‎①股票价格受到大众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其波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②股票代表其持有者对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权 ‎③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④投资者应承受风险,风险越大,收益越高 A. ‎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当市场处于下跌中,熔断反而容易引发市场的恐慌性抛售,有可能促使股市在熔断期结束后直接奔向停板,说明了股票价格受到大众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其波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也表明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填,故①③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股票的性质,故②排除;投资者应承受风险,风险越大,收益越说法太绝对,故④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股票 ‎【名师点睛】股票 ‎(1)含义: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股票代表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 ‎(2)特点:股东在向股份有限公司参股投资取得股票后,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如要改变股东身份,要么等公司的破产清盘,要么将股票转售给第三人。‎ ‎(3)收益: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息或红利收入,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4)作用: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某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中的设备部分采用PPP的投融资方案。PPP为“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简称,指的是政府将部分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没建立起政府与社会主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这表明PPP模式 ‎①有利于破除行政垄断,充分发挥市场潜力 ②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减轻政府责任 ‎③能够充分发挥民资作用,减轻财政资金负担 ④通过管理创新确立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考点定位】市场配置资源 ‎【知识拓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决定性作用,搞好国家宏观调控,把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三种发展动力。通过科技创新,采用先进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制约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性障碍;通过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在更广大的范围内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正确处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在生产环节,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等;在分配环节,通过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运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在交换环节,通过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法规、扩大进出口贸易等;在消费环节,通过启动消费,扩大内需,引导合理消费等,都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5.“上世纪中叶,很多国家引入增值税,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和服务业发展,带动了大量就业。”李克强说,“营改增是我们今年的一步“先手棋”,这步棋下“活”了,那我们的结构调整就能顺利推进,只有企业“活”了,经济才真正“活”了。”因此我国 ‎①将全面实施营改增,进一步减轻企业的税负 ②将适度增加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 ‎③要加快经济转型,以推动营改增的落实 ④需促使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A. ‎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答案】D ‎【考点定位】税收政策 ‎【知识拓展】税收政策的选择与运用须考虑的因素。‎ ‎1.从生产、分配、消费的关系看:税收政策属于分配政策,所以税收政策的运用必须要有利于生产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2.从分配的实质看:税收实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所以,税收政策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 ‎3.从税收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看:税收政策必须有利于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有利于发挥市场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4.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看:税收政策的选用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既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又有利于公平的实现。‎ ‎5.从税收与“主题”和“主线”的关系看:税收政策的选用必须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6.从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 马车看:税收政策的选用必须有利于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协调发展。‎ ‎7.从税收包含的要素看:税收政策的选用必须综合考虑纳税人、征税对象和计税标准。‎ ‎6.假设某国企控股公司技术总监2016年3月份的工资收入应交个人所得税为945元,此时的通货膨胀率为10%,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工程师的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分别是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起征点3500元)‎ 级数 全月应缴纳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1500元 ‎3‎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 ‎……‎ ‎……‎ A.12500元 10000元 B.12100元 12500元 ‎ C.11000元 10000元 D.11000元 12100元 ‎【答案】C ‎【考点定位】个人所得税 ‎7.2016年1月16日,在中方倡议和积极努力下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银行在北京举行开业仪式,该行第一共有57个创始成员国,除部分亚洲国家外,还有欧洲、大洋洲、非洲和拉美洲等地区的国家,中国成为第一大股东,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亚投行的开业显示出参与各方对中国合作共赢理念的认同 ‎②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③亚投行的成立有利于推动区域合作深化,实现共同发展 ‎④表明中国在亚洲事务中居于主导地位,发挥关键作用 A. ‎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不同大洲的国家加入亚投行说明参与各方对中国合作共赢理念的认同,有助于加强合作,共同发展,故①③符合题意;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的区域多边投资机构,故②错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起建设性作用,不是居于主导地位,故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和宗旨。‎ ‎【易混提醒】关于我国外交政策要厘清几点认知 ‎(1)我国一贯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当我国领土受到侵犯、国家主权受到干涉时,我们一定会采取必要措施予以还击。‎ ‎(2)维护好本国利益,不一定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若只顾本国利益,而置其他国家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于不顾,就不能促进,甚至是阻碍和破坏世界和平与发展。‎ ‎(3)各国的外交政策并不都是由本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决定的。各国的外交政策都是由各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国家利益首先表现为统治阶级的利益,国家制定和执行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 ‎8.近年来,我国村民自治中出现了一种“微自治”模式。这种模式将自治进行细分,让自治进入“微观”和“细化”的具体层面。可见,这种自治模式 ‎①是对原有村民自治模式的丰富和发展 ②扩大了基层民主管理的自治范围 ‎③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④是提高村民自治水平的有益尝试 A. ‎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 ‎【名师点睛】解答民主管理要注意,村委会和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组织,不是基层政权,因此不能履行政府的职能。同时还要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是通过选举组成人民代表大会而实现的。考生一定要注意的是民主管理是基层群众自治的体现。无论是村委会还是居委会都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政府机关。‎ ‎9.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吕新华近日指出,2015年全国政协要加强与政府作斜街,认真组织实施协商工作计划,推动政协协商民主更加规范,有序地开展。下列关于协商民主说法正确的是 ‎①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②协商民主是完善我国政党制度的前提 ‎③协商民主有利于协调与平衡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④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故排除;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我国政党制度的前提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故排除;题肢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 ‎【考点定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名师点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①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②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③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有利于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维护社会团结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0.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有利于 ‎①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②发挥专家学者在民主决策中的核心作用 ‎③提升国家软实力,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④尊重人民决策,进一步发展基层民主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考点定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名师点睛】②说法错误,在我国的协商民主中,中国共产党发挥着领导作用,排除;④说法错误,加强智库建设,可以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决策,而不是限制了政府的决策枚,排除。‎ ‎11.“审批环节”(由80多个)减少到50多个,各事项办理集中在一个大厅,审批时限(由300多个工作日)平均压缩到109个工作日……”,这体现;1新常态下政府角色的转变,以下做法与此相一致的是 ‎①赣州市人大常委会对6部法律法规实施执法检杏 ②沈阳市设立“96333”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 ‎ ‎③交通运输部办公厅简化优化公共服务的流程 ④泉州市委书记看望慰问元宵灯会值守的人员 A. ‎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B ‎【解析】审批环节(由80多个)减少到50多个,各事项办理集中在一个大厅,体现了政府转变职能,不断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为人民服务。①的主体是人大常委会,体现了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权,①不符合题意;④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④不符合题意;②③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政府转变职能 ‎【名师点睛】转变政府职能:我国政府职能正在发生转变,由原来的管理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凡是由市场能自主解决的问题就交由市场去解决,政府能做的是提供相应的服务。‎ ‎12.中国共产党能够经历95年的风雨走到今天,靠的就是“人心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看齐意识,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强化看齐意识旨在 ‎①增强法治观念,健全反腐检查和专项督查制度 ②强化执政意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行政水平 ‎ ‎③牢记党的宗旨,加强党性教育和党的队伍建设 ④严肃党纪党规,中央权威和对党绝对忠诚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考点定位】中国共产党的知识 ‎13.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对募捐行为作出规范,纠正了行政强制募捐等乱象,引来社会各界“点赞”。慈善法“叫停”行政强制募捐说明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社会重大事项行使决定权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审议权促进慈善事业发展 ‎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规范慈善事业 ④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受人大监督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慈善法属于立法权不是决定权,故排除①;人大没有审议权,人大代表有审议权,故排除②;慈善法草案“叫停”行政强制募捐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规范慈善事业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要接受人大监督,故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定位】人大的职权 ‎【名师点睛】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和监督权,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但不代替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 ‎14.2015年某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就产业协调、标境保护、养老、社区服务等发展、民生热点话题向会议提出多项提案、多条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一事实说明 ‎①政协委员直接参加国家政权,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 ‎②民主党派依法履行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基本职能 ‎③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促进政府决策的科 学化 ‎④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考点定位】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 ‎【名师点睛】不能认为政协是由各民主党派组成的政治联盟。人民政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创立的。政协委员列席人大会议,人大在决策前要同人民政协协商,但是这并不说明人大与政协共同决定国家大事。政协只是进行参政议政、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人民政协不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决策机关,中共中央才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决策机关。‎ ‎15.中国将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浙江杭州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从 2015年12月1日起,中国正式接任二十国集团主席国。G20是一个经济合作论坛,宗旨是为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材料回答: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G20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以下认识不正确的是 A.支持G20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 B.推进全球经济结构性改革议程,体质改革动力 C.主动承担国际责任,致力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  D.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向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答案】A ‎【详细解析】A认识错误.G20是一个全球经济合作论坛,侧重于经济方面的合作与发展,不可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作用;B不符合题意,认识正确,G20的宗旨是为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因此中国应该努力推进全球经济结构性改革议程,保持改革动力;C不符合题意,认识正确,G20的目的是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因此中国作为二十国集团主席国,应该主动承担国际责任,致力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D不符合题意,认识正确,G20的宗旨是为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因此,中国应该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向公正合理方向发展。故本题选A。‎ ‎【考点定位】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16.我国提出,要推动变革全球枯草杆菌体制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特别是要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挖根生和发言权,推动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推进全球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材料体现了 ‎①我国是国际新秩序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出发点 ‎③我国积极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④我国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考点定位】我国坚定的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 ‎【名师点睛】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2)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 (3)从公民角度来说,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17.今年,我国发布了针对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等人员的红色通缉令。随后中国红色通缉令一号女嫌犯杨秀珠在美方被羁押,听候遣送回中国。红色通缉令 ‎①将有利于我国政府的廉政建设 ②我国贪污腐败行为将大幅减少 ‎③是我国行使管辖权的具体体现 ④是我国行使独立权的具体体现 A. ‎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C ‎【考点定位】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 ‎【解题技巧】组合型选择题的解题步骤 ‎1、读懂题干,明确题干的中心意思,然后与教材中的原理相对照。如果考生在解题时只抓住其中的某一个词或某一句话而断章取义,结果就会因审题错误会把题做错;‎ ‎2、分析设问在内容上的规定性,以便确定解题的范围,对选项做出正确的选择学生在做题时主要看限定词,锁定范围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要先搞定楚这道题考查的内容是教材中的哪一部分,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3、分析设问中的引导词,弄清题干设问的要求和指向题干的引导词是指连接题干和题肢的句子。常见的引导语有“这说明”、“这表明”、“这休现”、“下列说法符合或不符合题意的有”、“由此可见”、“根本原因是”等分析时要抓住引导词,从而准确判断题干和题肢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取舍。‎ ‎18.根据“互联网+”行动计划,某公司提出“智谷产业”的新概念,欲形成一个基于互联网快速增长的文化创意生产、创意成果数字出版、文化类产品和产权交易的生态产业链。这一举措的意义在于彰显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突出作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通过文化产业的消费渠道实现 ④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成果应该得到扶持和倡导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某公司提出“智谷产业”的新概念充分说明了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突出作用,进一步佐证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故①②符合题意;文化对人的影响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及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来实现,故③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成果,故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文化与经济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名师点睛】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文化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的。‎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19.企业价值观,具有“买不来,偷不走,拆不开,带不走”的特点,它不是从外部学来的,而是企业内部长期积累起来的东西,它已融入到企业的肌体和血液。这说明 ‎①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②价值观对公司产生积极影响 ‎③优秀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更持久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A. ‎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考点定位】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名师点睛】正确把握深远持久的特点。‎ ‎(1)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所谓“深”,主要是就文化对人们的影响程度而言的;所谓“远”,主要是就文化影响的空间范围而言的;所谓“持久”,则主要是指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的特点。‎ ‎(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并不是说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终生不变。随着人们生活阅历的变化,人们的文化素养会逐步提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20.“让新闻更好看,让时政不难懂。”对今年全国两会的报道,从客户端和微博首次跨平台视频直播到虚拟现实技术(Visual Reality)全景展示人民大会堂,新媒体在创意传播上“玩”出了新高度。新媒体的发展 ‎①更好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共享  ②使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更生动形象  ④表明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考点定位】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名师点睛】文化传播的途径有着丰富的形式,除了这三种主要途径之外,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特别是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的载体和途径呈现多样化。‎ ‎21.“中国智慧自成语境”。中国成语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大量成语出自古代经典著作,表达着臧否人伦善恶的中国价值观。材料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③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④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A. ‎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答案】C ‎【解析】中国成语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大量成语出自古代经典著作,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故①符合题意;大量成语表达着中国价值观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故②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实践与文化 创新的关系,故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中华文化。‎ ‎【易错警示】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22.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中医药学的研究运用与发展说明 ‎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基石 ②人们在实践与生活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并享用文化 ‎③树立文化自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不同民族文化间的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考点定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名师点睛】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意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内涵 ‎(1)文化自觉:‎ 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2)文化自信:‎ 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3.表现:‎ 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4.要求:‎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3.中国的慈善思想源远流长,譬如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如今为了更好地弘扬慈善精神,营造人人乐善的社会氛围,公民应该( )‎ ‎①践行友善价值观,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 ②唱响社会主旋律,引导规范社会慈善行为 ‎③提高科学修养,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④‎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考点定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名师点睛】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大力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24.《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记载:赵武灵王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吾国东有齐,北有燕,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于是出现胡服令,而招骑射焉。近代史学家梁启超盛赞赵武灵王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弘扬传统文化应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 ‎③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重要基础 A.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材料中胡服骑射的故事表明, 在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的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故 ①符合题意; 赵武灵王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这体现了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故③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未涉及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故②不符合题意;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故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文化创新 ‎25.《易经》把“六”定位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每逢重阳佳节,很多单位组织和社区敬老活动。这表明(   )‎ ‎①透过传统节日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民族节日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应该积极保护 ‎③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④传统习俗有助于培育文明风尚 A. ‎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考点定位】传统文化的继承 ‎【名师点睛】对待传统文化正确的做法是:一要继承,二要发展、创新。因为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二要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大题,共50分)‎ ‎2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须完善体制机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效供给是指在档次、质量。安全等方面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供给。完成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任务,应与建立促进有效供给能力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结合起来。要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需要构建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尤其是科技创新与产业产品创新有效衔接的机制。现在的过剩产能大都集中在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市场机制,注重运用市场力量调整存量结构。要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供给的档次、质量、安全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须完善体制机制的合理性。(8分)‎ ‎(2)结合材料,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完善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体制机制。(2分)‎ ‎【答案】‎ ‎(1)①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战略支撑,完善科技创新和产业产品创新有利于提高供给的档次。(2 分)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国家科学的宏观调控。完善市场机制和市场监管体制,有利于提高供给的质量和(4 分)‎ ‎(2)①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和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监管力度。(2分)②依法行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2分)‎ ‎【解析】‎ ‎(2)此问考查政府的职能与责任、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的知识。本问知识限定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有关知识,要求分析如何完善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体制机制。解答本问,首先要明确“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的知识。对于以政府为主体的措施类主观题,一般要回答政府的职能,政府的活动原则:对人民负责、依法行政等,注意根据材料有效信息,与教材理论知识结合来组织答案。‎ ‎【考点定位】市场配置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的职能与责任、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 ‎【考情前瞻】关于政府的知识考查 ‎1、考查概况。政府作为国之重器,近年越来越受到高考的青睐,其出题材料丰富、命题角度灵活、答题方式多样,成为考生提高成绩的门槛。纵观近几年高考,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所涉及,占总分比重有所上升。考查知识点主要包括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政府职能、依法行政和行政监督体系,其相关知识应引起考生重视。题型主要侧重于措施类和原因类,考生应把握“怎么做”和“为什么”等设问方式的答题要求,并且掌握“审材料、看整体、抓中心、找关键词”的能力,培养自己的总结归纳和逻辑思维能力;‎ ‎2、答题技巧。在熟记课本知识,完整分析材料的前提下,选择题应坚持“排错—除异—选优”的原则;非选择题要通过审设问确定答题范围,读材料把握整体观点,划层次找关键词后联系课本具体知识点,列提纲防止要点遗漏。组织答案要先重点,再其他;先观点,再材料;先教材,再创新(时政语言),把材料观点转化成为课本语言;‎ ‎3、 选题建议。针对本知识点特点,建议考生选题时坚持“低起点、高标准、小台阶、大密度、勤反复、重能力”的原则,以政府“是什么—为什么做某事(必要性+重要性)—怎么做某事”的顺序把相关知识相串联,把握彼此关系,并通过答案的对比归纳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专业化自己的答题语言。‎ ‎27.2016年10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民法总则(草案)座谈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闭幕,会议初次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工作正式进入立法程序。此次座谈会就民法总则草案修改和民法典编撰听取有关方面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强调,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编撰出一部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民法典,为实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有力的法冶保障。 ‎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分析民法总则草案修订和民法典编纂的政治学依据。(10分)‎ ‎【答案】‎ ‎①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最高立法权,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其常设机关,行使其部分职权。(2 分)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民主立法,听取各方面意见,提高立法的科学性。(2 分)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通过领导立法,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坚持依法执政的基本执政方式。(3 分)④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对立法作出强调,是因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3 分)‎ ‎【解析】‎ ‎【考点定位】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 ‎【名师点睛】解答“理论依据”类主观题,可按两步走。‎ 第一步,依据设问,确定答题的范围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还是生活与哲学,确定所要运用的观点、原理。‎ 第二步,具体分析材料,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设问如未限定原理观点,则应从不同角度分析,选择主要的几个观点,每一个观点都按照“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模式作答,注意简明扼要。设问若限定了原理观点,则依据这一观点包含的辩证思维层次进行分析。按照“观点+题中的做法或言论是如何抓住或符合(违背)这一观点的+意义”模式作答。‎ ‎28.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华民族以文化自信的气度、海纳百川的胸怀,在互鉴中发展自我,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面向未来,我们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运用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指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理由。(10分)‎ ‎【答案】‎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为我国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和根基。(3分)②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3分)③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伟大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4分)‎ ‎【解析】‎ ‎【考点定位】中华文化的特点 ‎36.2016年9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专题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发改委表示,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必须加快推进改革,解决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国有经济布局过宽、效率低下等问题。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开放竞争性业务、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等。通过改革,建立权贵对等、有效制衡、协调运转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得刺激约束机制。‎ 结合材料,运用企业与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说明国家发改委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意见的依据。(10分)‎ ‎【答案】‎ ‎①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深化国企改革,开放竞争性业务、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等,有利于明确国有企业市场地位,利用市场机制安排生产经营。(3 分)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混合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解决国有经济布局过宽、效率低下等问题,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4分)③公司制是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建立权责对等、有效制衡、协调运转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增强发展活力。(3 分)‎ ‎【解析】‎ ‎【考点定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 ‎【名师点睛】企业经营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要进行公司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面向市场组织生产和经营;提高劳动者素质;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等。‎ ‎29.2016年9月29日,我国政府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将使中国人民的各项人权在更高水平上得到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推进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要坚持依法推进、协调推进、务实推进、平等推进和合力推进。“依法推进”意味着不搞“运动式”“突击式”,而是注重长期可持续的效果;“协调推进”要求将各项人权作为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使各种权力之间相互协调;“务实推进”,就是要“把人权的普遍原则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平等推进”是要“保障每个人都能平等享有各项人权”;“合力推进”是“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共同促进人权事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推进人权事业发展的要求所蕴含的道理。(10分)‎ ‎【答案】‎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人权事业发展注重长期可持续,不搞“运动式”“突击式”,体现了注重量的积累。(3分)②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是辩证统一的。推进人权事业发展要坚持协调推进、合力推进,这是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的体现。(4分)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把人权的普遍原则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分)‎ ‎【解析】‎ ‎【考点定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审题指导】政治解答题的审题要求:‎ ‎(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 ‎(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 ‎(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