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0.50 KB
- 2021-08-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解析版)
【构建专题知识网络体系】——胸有成竹
考向1 消费及其类型
【母题探究】——融会贯通
母题1.(2017·江苏高考) 当前,消费需求日益呈现新变化和新趋势,人们更加偏好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的消费。据统计,2016年1月至11月,体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4. 4%、16. 4% 和17. 1%。材料表明( )
A.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国主导产业 B.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处于支配地位
C.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D.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不断增加
【答案】D
【解析】工业是我国的主导产业,工业属于第二产业,A说法错误。人们更加偏好旅游、文化等领域的消费,不能得出这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B与材料无关。由体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可见收入水平的提高,但大幅增长表述不对,C与材料表达的意思不一致。本题以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和新趋势为情境,考查了产业结构、消费心理和消费类型等知识,重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材料的关键句是“人们更加偏好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的消费”,这意味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优化,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比重不断上升,故D项正确。
【技巧点拨】在平常的习题练习中,考生经常把消费的类型弄混。消费的类型主要分为二大类,一类是按照消费的方式来划分的,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另一类是按照消费的目的来划分的,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考生必须认真理解好这种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再记熟这二种类型的具体内容,这样就不易混淆了。
母题2.(2015·安徽高考)出境游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其需求量(Q)受出境游价格(P)、居民收入(M)等因素影响。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中能正确反映P与Q、M与Q关系的图形有(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技巧点拨】回答本类型的试题要注意以下几步:判断供求、找准变量、分析方向。解答此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 (1)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2)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曲线,明确曲线表达的经济信息。(3)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题肢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变式训练】——举一反三
1.(2014·福建高考)2014年清明节期间,福建省高速公路免费通行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这有利于( )
A.加快旅游发展,确保经济增长 B.增加车辆出行,保护自然环境
C.减少税费收入,促进收支平衡 D.降低出行成本,刺激消费需求
【答案】D
【解析】A选项观点错误,题中国家宏观调控措施有利于加快旅游发展,但不能确保经济增长,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多个,题中举措只是因素之一,故排除。B选项观点错误,题中国家宏观调控举措增加车辆出行,但不利于保护自然环境,故排除。C选项观点错误,题中国家宏观调控措施从当前看会减少税费收入,但从长远看反而会增加税费,但不会促进收支平衡,故排除。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国家宏观调控举措,有利于降低出行成本,刺激消费需求,故入选。
2.(2014·北京高考)
根据右图数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出,近二十年来北京市城镇地区( )
1992~2012年北京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①恩格尔系数逐年提高
②居民生活成本呈下降趋势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
④劳动者对服务业需求不断上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3.(2014·江苏高考)有调查表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农村居民消费增加5.4%,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使城镇居民消费增加11%。出现该变化是因为社会保障( )
A.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B.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C.改变了人们的收支预期 D.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答案】C
【解析】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A项错误;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B项错误;材料强调了社会保障影响消费需求,但不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D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题眼”是“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农村居民消费增加5.4%,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使城镇居民消费增加11%”。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预期收入持乐观态度,从而会扩大消费需求,C项符合题意。
4.(2014·课标卷Ⅰ)下图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 )
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
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5.(2013·浙江高考)漫画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 )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消费者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③消费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变化
④消费形成的新需求对生产的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考向2 区分四种消费心理
【母题探究】——融会贯通
母题1.(2016·课标卷Ⅲ)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试客。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试客的购买行为( )
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
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査四种消费心理的区别。A、B、C均不符合题意。由题干可知,试客在购买商品前,先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这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故D为正确选项。
【技巧点拨】本题要学会区分四种消费心理,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是与众不同,标新立异。过分标新立异不提倡。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心理不健康。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特点是讲究实惠,根据需要。是一种理性消费。本题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变式训练】——举一反三
1.(2015·浙江高考)“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那天,不少商家推出购500元商品返还280元购物券的活动,很多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而凑足购买500元商品。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
A.是求异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 B.是攀比心理引发的,并不可取
C.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 D.违背了适度消费原则
【答案】C
【解析】合理的求异消费,可以提倡,故排除A。材料中经济现象是求实和从众心理引发的,排除B。适度消费强调消费与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相符,材料未涉及收入与消费,D不当选。“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自身不需要,体现了一种盲目跟风,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故答案为C。
2.(2013·上海高考)漫画《推销良机》(见下图)中,汽车商迈克让推销员去向鲍威尔推销新车,是因为( )
A.鲍威尔是个崇尚个性的人
B.鲍威尔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
C.想让鲍威尔与邻居竞争提高售价
D.想利用鲍威尔的攀比心理推销汽车
【答案】D
3.随着一大批网络红人的出现,围绕“网红”产生的商业链条和营利模式也浮出水面,人们称之为“网红经济”。它以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位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可见“网红经济” ( )
①进一步推动了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②离不开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
③充分利用了“网红”粉丝的从众消费心理 ④满足了个性化消费,引导产业升级
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①选项错误,该观点夸大了 “网红经济”的作用。④选项“引导产业升级”的表述在题目中没有体现。“网红经济”以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位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可见“网红经济”充分利用了“网红”粉丝的从众消费心理,离不开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故②③选项表述正确入选。选C。
4.某超市经理经过长期观察后发现,购买婴儿尿布的大部分是爸爸。他们在购买完尿布后通常还会买,如果啤酒货架离婴童用品太远,有些人就懒得购买啤酒了。于是,他要求将啤酒放在尿布货架边上,啤酒销量果然大增。这一做法( )
①是对互补品关联性的巧妙利用 ②是对替代品关联性的巧妙利用
③利用消费心理来引导消费行为 ④提高了营销的针对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他要求将啤酒放在尿布货架边上,啤酒销量果然大增”,说明商家利用消费心理来引导消费行为,③符合题意;“某超市经理经过长期观察后发现,购买婴儿尿布的大部分是爸爸”,说明该超市所采取的经营措施提高了营销的针对性,④符合题意;婴儿尿布与啤酒不是互补品的关系,也不是替代品的关系,①②排除。本题选D。
考向3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母题探究】——融会贯通
母题1.(2016·江苏高考)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火热,大贷”进行消费的方式悄然“走红”。但一段时间以来,“校园网贷”引发的借贷纠纷甚至债务悲剧也不时见诸媒体。这警示我们( )
A.要反对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消费 B.要避免贷款消费
C.要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倾向 D.要做理性消费者
【答案】D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需要对材料信息进行准确定位,题中“校园网贷”行为,没有涉及要反对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消费,没有涉及要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倾向;解答本题的关键点在于,题目大量的信息在表述“校园网贷”引发的借贷纠纷甚至债务悲剧,我们不能因此就要避免贷款消费,对于贷款消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题主要是在警示我们要做理性消费者。
母题2.(2015·安徽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中国消费引领中国制造
近年来,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往“你有,我有,人人有”的跟风式消费现象逐渐转变,国外的高品质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话语权的愈益凸显,既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也引领中国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根据材料,分析其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答案】
收入水平的提高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以往跟风式的消费现象逐渐转变,体现了消费者转变观念,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消费对中国制造业的挑战和引领,体现了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对生产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技巧点拨】体现类的解答题,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体现类”题的设问方式通常为“分析XX体现的XX道理、”“分析XX是怎样体现XX道理的”、“分析XX是如何做到XX(理论化)要求的”的标志性字眼。“体现类”题对考生的要求是:抽象出设问指定的材料内容所联系的理论知识,实现材料内容与相关知识的正确联结,并将其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解答这类题目可采用“定点—透联—作答”的三步解答法,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透联、作答。
【变式训练】——举一反三
1.(2017·江苏高考) 社区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传统社区是一种“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血缘、地缘、感情为纽带,身边都是亲人、熟人,人情交往密切。随着社会变迁和生活节奏加快,社区已近乎一个“陌生人社会”,个人权利得到更多尊重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分明,居民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助和互动,甚至出现“对门不相识”的状况。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共享已逐渐成为时代潮流,这为建设新型“熟人社区”提供了新思路。社区通过建设“云平台”,公示政府公共服务政策、社区业务办理流程、活动通知等,实现信息共享。此外,还在“云平台”上专设“邻里互助”“邻里商圈”等专栏,使玩具、图书等闲置物品顺利置换,实现物品共享;私人厨房、书房、车位临时出借,实现空间共享。基层党组织、居委会还通过“云平台”与居民加强互动交流,实现共同治理……共享、共治使得“邻里之间不再陌生”成为可能。
从经济、文化角度看,“共享”会给社区带来哪些改变?
【答案】
从经济上看,“共享”将促进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使社区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从文化上看,可充分发挥大众传媒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促进社区的文化交流和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
本题易因不能准确调动经济、文化相关知识答题而失分。本题可以用主体分析的方法,看会给谁带来改变,结合材料分析,这会给社区的居民以及社区自身的资源带来改变。社区通过建设“云平台”实现共享,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可知,可以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促进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2.(2015·四川高考)“数以亿计的人可在自家屋顶、田间建立一个小型发电厂,只要它覆盖着太阳能电池板,而且通过互联网和电网与世界连接相互交易”,这是“互联网+能源”
的一个远景和行动。其重大意义在于( )
①每个人都可以是电力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②可以极大地促进能源的清洁替代和绿色替代
③能源供给结构将实现电能化且价格十分低廉 ④“互联网+能源”能全面推动各传统产业升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3.(2013·重庆高考)有消费者说,我只喜欢购买明星代言的产品;有企业认为,通过广告遍撒鱼饵,有“鱼”上钩,企业就赚钱了。这说明( )
A.消费者不能盲从广告 B.广告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C.明星代言可提升企业诚信度 D.代言明星的声誉决定产品的声誉
【答案】A
【解析】B错,企业成功的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歩;C错,明星代言不一定能提升企业诚信度;D错,企业的声誉取决于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B、D两项夸大了广告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喜欢购买明星代言的产品”是从众的消费心理,企业“通过广告遍撒鱼饵”说明消费者要理性消费,不能盲目从众,故A正确。
4.(2013·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4—2011年我国汽车消费及相关指标
指标
年份
私人轿车保有量(万辆)
GDP(万亿元)
人均收入(元)
汽车工业销售产值/GDP(%)
2004
600
16.0
6179
5.62
2006
1149
20.9
7668
6.70
2008
1947
30.1
10271
6.31
2010
3443
39.8
14394
7.54
2011
4322
47.1
16241
10.40
材料二 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看待我国汽车消费增长。
【答案】
①汽车消费增长体现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我国汽车消费增长的直接原因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发展,也受到攀比、从众等消费心理的影响。③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不应盲目排斥。④汽车消费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要求我们理性消费、绿色消费。
5.读漫画,对贷款消费的不正确认识有( )
①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是不可取的
②贷款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
③贷款消费要以信用为基础,充分考虑个人的实际需要和自己的偿还能力
④为拉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质量,每个人都应该积极贷款消费
A. 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