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2.50 KB
- 2021-08-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课前自我把脉
1.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的立法,覆盖了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全部内涵(×)[2015·广东高考·29A]
2.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2015·江苏高考·15④]
3.民族团结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2014·安徽高考·5②]
4.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2014·天津高考·8①]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2014·天津高考·8④]
6.民族平等奠定民族团结的政治经济基础(×)[2013·北京高考·34D]
[提示]
1.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的立法,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机关有一定的立法自治权,而没有覆盖自治权的全部内涵。
2.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自治权。
4.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6.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而不是经济基础。
考点一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知识精讲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2)新型民族关系
原因
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民族现状: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状况依然存在。
知识拓展 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①
坚持和完善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②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
③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④公民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关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含
义
各民族具有平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都得到发展,民族素质得到提高
原
因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注意问题
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并不意味着现在已经完全实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平等原则并不否认当前各民族间发展程度存在差异
不仅指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还包括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
共同繁荣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同步繁荣。不仅指各民族经济共同繁荣,还包括政治、文化的共同繁荣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含义
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地位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自治地方
①自治地方一方面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另一方面又是国家统一领导下享有自治权的自治地方。②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或自治旗)三级
自治机关
①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既是地方的国家机关,又是民族自治机关。②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
续表
自治权
①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②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③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④自治权包括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及其他自治权
必然性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优越性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特别提醒 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注意的问题
(1)民族自治区设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而不是凡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都设立自治区。
(2)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但不包括民族乡,民族乡是与乡、镇平级的行政单位。
(3)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不包括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4)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基础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一定”自治,不是“高度”自治,更不是“完全”自治。自治不是“独立”,自治权不是主权,自治权要服从国家主权,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5)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比较
特别行政区
民族自治区
设立地区
港澳台地区
少数民族聚居区
自治程度
享有高度自治权
有一定的自治权
社会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解决的问题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
相同点
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之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4.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因素
(1)根本前提: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2)政治环境: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贯彻和落实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民族平等为实现民族团结奠定了政治基础。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又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提供了物质保证。
(4)制度保障:健全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全,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
(5)合理的宗教政策: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信仰自由。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对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认识不清
提醒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要准确把握每一原则的含义、表现、重要性、措施等内容。
国家制定了许多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例如:①优先在民族地区安排资源开发项目;②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给予政策倾斜;③保证各级各类少数民族干部的相应比例;④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饮食、年节等方面的习俗。其中体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抓住题干指向性“体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①②正确;③④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易错点二:错误理解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提醒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不是不接受国家统一领导的完全自治,也不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而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截至2015年6月,自1984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来,吉林省民族自治地方共制定单行条例和补充规定66件,形成了比较完备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法规体系。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地方法规( )
①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②是行使法律赋予的民族自治权的表现 ③是维护和实现民族团结的基础
④有利于国家法律法规与本地实际相结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而制定地方法规仅仅是自治权的一个方面,故①错误,②当选;③中“基础”说法错误;民族自治地方通过制定地方法规,把国家统一的政策、法律与本民族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更好地调动本民族的积极性,④正确。
固本随练
1.[2016·福州模拟]从2006年开始,呼和浩特市加大了对少数民族聚居村的财政扶持力度,使原先落后、贫穷的村子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呼和浩特市的做法( )
A.铲除了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根源
B.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C.保障了少数民族聚居村的自治权
D.消除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知识。呼和浩特市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村的财政扶持力度,体现了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故应选B项;新中国成立后,消灭了剥削制度,铲除了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根源,故A项表述不符合事实;少数民族聚居村不一定是民族自治地方,因此未必享有自治权,故不选C项;D项表述绝对化,不能入选。
2.[2015·浙江温州一模]在祖国美丽的新疆,不分民族、不分宗教信仰,各族警民同心合力围捕打击“暴恐分子”的一幕幕感人场面,让“暴恐分子”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这反映了( )
①我国各民族所有公民都以维护民族团结为己任 ②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新型民族关系的优越性 ③我国各民族之间历史文化的差别已经不再存在 ④我国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决心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公民与人民的含义不同,①观点错误,应把公民改为人民;②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我国各民族之间历史文化的差别依然存在,③观点错误;④观点正确,与材料中“警民合力围捕打击‘暴恐分子’”相对接。
3.[2016·洛阳测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珍惜民族团结的政治局面,都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这是基于民族团结是( )
①实现民族平等的基础 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 ④社会稳定的前提,国家统一的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团结的重要性,②④符合题意。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故①③错误,均不能入选。
4.[2016·济南期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指出:要以改善民生为首要任务,以扶贫攻坚为重点,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这一要求( )
A.表明我国各民族实现了共同富裕
B.保证了少数民族依法享有自治权
C.能够根本消除少数民族地区矛盾
D.有助于实现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
答案 D
解析 共同富裕是一个目标,目前还没有达到,A说法错误;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上述要求是这一制度的体现,B错误;C“根本消除少数民族地区矛盾”的说法错误;题意强调改善民生,重点扶贫,对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D正确。
5.[2016·厦门质检]《我从新疆来》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了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一百多位普通新疆人,凭借自己的努力融入内地生活的故事,展现了当代新疆人敢于拼搏实现梦想的形象,故事真实感人。假如要写一篇读后感,你认为最合适的标题是( )
A.民族和谐筑梦圆 B.边疆安宁奔富裕
C.同胞齐聚谱新篇 D.年丰国昌家幸福
答案 A
解析 题干材料“《我从新疆来》用镜头和文字……展现了当代新疆人敢于拼搏实现梦想的形象”是民族和谐的写照,只有A符合题意。
考向聚焦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2015·海南卷·13
2015·江苏卷·15
2015·广东卷·29
2015·山东卷·27
2014·课标全国卷Ⅰ·15
2014·安徽卷·5
2014·天津卷·8
……
运用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分析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社会热点考查学生运用民族政策的相关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命题点1 新型民族关系
例1 2014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发展成果惠及各民族群众,坚持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做好新疆工作( )
①意在改革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在要求 ③是维护边疆安全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④是实现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新疆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做好新疆工作,既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也有利于维护边疆安全和国家统一,②③正确;做好新疆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没有体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①④排除。故答案选C。
例2 [2014·课标全国卷Ⅰ]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2010~2012年,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区(即5个自治区和青海、贵州、云南3个省)的转移支付总额达26055亿元。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 )
①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 ②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的措施 ③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表现 ④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关知识。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使少数民族地区充分享受整个国家发展成果,对进一步协调好民族地区和国家利益关系、巩固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具有重大意义,③④正确,D项应选。①中“提高少数民族政治地位”材料未体现,另外“主要手段”说法错误;②中“享有更多自治权”材料未体现。
命题点2 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大原则
例3 [2015·江苏高考]西藏自治区教育系统推行以藏语文授课为主的双语教学体系,内地西藏班中学也开设藏语文课;西藏地区现有各类宗教活动场所1787座,每逢重大宗教节日都循例举行各种活动。由此可见( )
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②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有明显的区域特色 ④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排除②;我国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④说法错误;西藏自治区推行藏语文为主的双语教学体系,内地西藏班中学也开设,说明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西藏推行藏语文授课,说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故选A项。
例4 [2014·天津高考]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47个聚居民族繁衍生息。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前所未有。正是这种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新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这表明( )
①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②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①错误,②当选;“正是这种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新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③当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④观点错误。正确选项为C项。
命题点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例5 [2015·广东高考]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先后制定了29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对多项全国性法律制定了适合西藏特点的实施办法。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的立法( )
A.覆盖了民族区域自治权全部内涵
B.规定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C.保障了少数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D.协调了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
答案 D
解析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比较特殊,因此国家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立法自治权,用于协调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D符合题意。A中“全部内涵”说法错误,立法自治权仅仅是自治机关自治权的一个方面;B中“规定”说法错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是由宪法规定的,自治机关的立法权只是保障和维护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C中“特殊地位”说法错误,少数民族与汉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例6 [2015·山东高考]2014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了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提交的日喀则地区撤地设市的请示,撤销日喀则地区,设立地级日喀则市。同年12月,按照自治区党委的部署,日喀则依程序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市党政领导机构。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
①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②民族自治机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职权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项事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地级日喀则市”,体现了民族自治机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职权,②符合题意;“按照自治区党委的部署,日喀则依程序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市党政领导机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③符合题意;①材料体现不出来;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而不是政府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项事务,④说法错误。
随堂高考
1.[2015·上海高考]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各民族的关系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奠定这种新型民族关系的基础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统一和自治相结合 D.各民族共同繁荣
答案 B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这才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2.[2014·安徽高考]“历史告诉我们,在多民族国家,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民族解放,才能建设好国家,才能有幸福生活。”这说明,民族团结是( )
①社会稳定的前提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核心内容
③民族平等的基础 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题干材料强调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②错误;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③颠倒了二者的关系,错误。
3.[2014·上海高考]今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新疆考察,对做好新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跨越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反对民族分裂、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党的建设等工作进行调研指导。考察活动体现了( )
①我国的民族关系是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全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④我国遵循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习近平总书记到新疆进行调研考察,体现了党的领导,②当选;促进新疆团结稳定、发展繁荣,体现了我国的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①④当选;维护社会稳定、反对民族分裂,说明维护国家统一与安全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③当选。
4.[2013·北京高考]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多元”是指中华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一体”是指中华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这一理论强调了( )
A.中华各民族在历史上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B.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C.中华民族是具有历史性的多民族共同体
D.民族平等奠定民族团结的政治经济基础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A、B不合题意;D错,民族平等奠定了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多元”指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国家,“一体”指共同体,故C正确。
5.[2012·上海高考]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自治机关可以( )
A.享有行政管理权、独立立法权和司法权
B.根据本地实际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C.同外国签订双边经济、文化、科技等协定
D.自行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治机关自治权的相关知识。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自治机关根据本地实际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这是自治机关立法自治权的体现,故选B。A、C、D均是对自治机关自治权的错误理解。
考点二 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知识精讲
1.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①内涵: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②要求:公民不论信教不信教,也不论信什么教,都是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利,谁也不得强行干涉。
③内容:在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这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
④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⑤地位: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⑥原因: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也是多宗教的国家;我国信仰宗教的人数较多;宗教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⑦目的: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大力加强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①含义: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②目的: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表现
A.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B.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① 原因: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各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②内容
A.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B.要求他们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
C.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D.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特别提醒 突破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几个模糊点
政策
突破模糊点
实行宗教
信仰自由
①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非鼓励公民信教
②
政策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自由选择,成为个人的私事
③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这里的“正常”,其实就是指在宪法、法律和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活动
④宗教不能干预行政、教育、司法等
⑤中国共产党党员不能信教
依法管理
宗教事务
①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并不是要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恰恰是为了保护公民的这项权利
②不法分子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和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国家有必要对宗教事务进行依法管理
③以宗教为幌子或者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都不是正常的宗教活动,对这些活动的管理不是侵犯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坚持独立
自主自办
的原则
①我国宗教采取自治、自传、自养的方针,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②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并不是要阻止宗教领域的对外交往
③我国宗教界的对外交往,是我国对外交往的一部分
积极引导
宗教与社
会主义社
会相适应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也不是说宗教已经不存在消极作用。即便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在本质上还是唯心主义的,其性质并没有因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可以对宗教进行引导,限制其消极作用,发挥其积极作用
2.弘扬科学精神
(1)必要性
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2)要求
①国家角度: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②青年学生: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特别提醒 宗教与邪教的区别
宗教
邪教
含
义
是人们对现实生活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又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冒用宗教旗号,宣传迷信邪说,蒙骗群众,非法聚敛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邪恶势力
本
质
在我国宗教组织已成为联系各自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以非法敛财、精神控制、危害社会为目的,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
影
响
妖言惑众,破坏社会稳定,聚敛钱财,残害生命
在历史上消极作用是主要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对
策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坚决取缔邪教组织,严惩邪教犯罪
3.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①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②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①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政治体制。
②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在我国宗教的本质已改变
提醒
在我国,宗教组织已成为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但宗教的本质未改变,仍然是唯心主义世界观,是有神论思想。
目前,新疆有清真寺、教堂、佛道教寺庙等宗教活动场所约2.48万座、宗教教职人员2.9万多人。西藏有佛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僧俗信教群众每年组织和参加各种宗教活动,每年到拉萨朝佛敬香的各族信教群众达百万人次以上,由此可见( )
①宗教信仰的本质已经发生变化 ②各民族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③宗教信仰具有相同的阶级基础 ④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宗教的相关知识。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各民族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故②④正确。①③本身观点错误。故选D。
易错点二:不能区分我国宗教政策的四项内容
提醒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强调保护合法,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是针对外国势力而言的。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宗教政策的目的,不能说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甲组同学撰写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有:《关于推动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考》《发挥宗教团体在赈灾救济中的社会功能》《论农村信教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新时期爱国宗教人士的培养研究》。据此推断,甲组的研究主题可能是( )
A.我国如何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B.我国如何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C.我国宗教如何坚持独立自办原则
D.我国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宗教政策的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甲组同学的论文参考文献都是关于宗教与社会、宗教团体的社会作用、信教群众、爱国人士的作用等,属于国家要求信教群众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所以属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固本随练
1.许多人选择在传统节日到寺庙焚香祈福。为此,国家宗教事务局等部门在宗教界广泛开展“推动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观”活动,引导广大信众和游客文明敬香,自觉抵制烧高香、烧天价香、烧头柱香等不良风气。这体现了我国( )
A.鼓励和支持群众信仰宗教
B.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C.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D.保护各种宗教活动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宗教政策。在宗教界广泛开展“推动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观”活动,体现了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B项符合题意;A项违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C项与题意不符;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D项说法错误。
2.人们在中国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同一座寺庙里,佛教、道教、儒教共处。佛教的和尚、道教的道士、儒教的信奉者,各诵各的经文,各奏各的音乐,他们彼此视作善邻,友好交往。材料说明( )
①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支持和鼓励人们信教 ②我国人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 ③在我国各种宗教和谐相处,独立自主发展 ④我国宗教种类众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宗教的现状及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知识。材料显示各种宗教在我国独立、自主、和谐发展,公民有信教或不信教、信这个教派或那个教派的自由,②③符合题意;①
错误,宗教本质上是唯心的,在我国,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但并不支持和鼓励公民信教;④说法正确,但与②③相比不是最佳选项,故选B项。
3.[2016·盐城、南京模拟]近年来,我国在民族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维护校园稳定、抵制宗教极端思想向校园渗透”的宣讲活动,让学生更加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抵制极端宗教思想向校园渗透,需要( )
①正确引导和开展校园宗教团体的活动 ②加强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 ③珍惜新型民族关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④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宗教政策知识。针对极端宗教思想向校园渗透的状况,必须对学生加强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故应选②④;宗教本质属于唯心主义,因此不能在校园开展宗教活动,故排除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与抵制极端宗教思想向校园渗透没有直接关系,故不选③。
4.[2016·雅礼中学模拟]围绕“我国基本政治制度”这一主题,某中学高三文科学生为一次政治讨论课准备了一些材料。下列材料符合主题的是( )
①某民主党派成员参与国家主席人选的协商 ②全国人大代表积极行使审议各项议案的权利 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依法行使自治权,审判暴恐分子 ④长沙市某社区居委会邀请居民代表对社区事务提出建议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②体现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属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②;③说法错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不属于自治机关,不能行使自治权,故排除;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④体现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均属于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5.[2016·盐城、南京模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A.是立国之本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B.是指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包括国体和政体,即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D.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坚持把各项政治制度同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有机结合,集中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故应选D项;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故不选A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经济制度,也包括政治制度及政治体制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方面,故不选B项;C项仅涉及政治制度是不全面的,故不能入选。
考向聚焦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2015·课标全国卷Ⅱ·18
2015·浙江卷·33
2014·山东卷·27
2013·广西卷·34
……
高考中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结合我国的宗教活动和政治活动,考查学生对我国宗教政策和我国政治制度的认识
命题点1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例1 [2015·课标全国卷Ⅱ]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划拨专项经费,大力改善寺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截至2014年9月,全区1787座寺庙实现了国旗、报纸、文化书屋和广播电视全覆盖,1735座寺庙通了路,1730座寺庙通了电,1662座寺庙通了水,1736座寺庙实现了通信覆盖。上述做法( )
①表明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②保障了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③为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提供了有利条件 ④有利于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正确理解能力。材料中西藏自治区实施的大力改善寺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的举措,有利于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提供了有利条件,③④入选。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宗教政策保障了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不选②。①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
命题点2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例2 [2013·广西高考]2012年国家宗教事务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提出,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界人士可以为公益慈善事业捐款捐物,设立公益慈善项目和公益慈善组织,宗教界依法从事上述公益慈善活动可以享受相关扶持和优惠政策。这一规定的出台 ( )
①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要求 ②表明政府具有组织宗教公益慈善活动的职能 ③促进了宗教公益慈善事业与正常宗教活动的统一 ④更好地保护了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的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国家出台意见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慈善活动,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宗教界人士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①应选;意见提出宗教界依法从事上述公益活动可以享受相关扶持和优惠政策,切实维护了宗教界的合法权益,④应选;宗教公益慈善活动是宗教界人士组织的,并不是政府组织的,②排除;材料只体现了促进宗教公益慈善事业,并没体现促进正常的宗教活动,③排除。
例3 [2015·浙江高考]我国既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后者意味着,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 )
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 ②对宗教教义作出与唯物主义一致的阐释 ③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 ④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宗教的本质是唯心的,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科学文化知识本身是宣扬唯物主义的,因而它们在本质上是对立的,观点①②就等于要他们放弃宗教信仰,这是背离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因而①②说法错误。在社会主义社会,我们既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要限制宗教的消极作用,发挥其积极作用,引导其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③④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正确做法。
命题点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例4 [2014·山东高考]某同学为一次政治讨论课准备了一些材料,内容涉及民主党派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人选的协商、民族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居民委员会邀请居民代表对社区事务提出建议。据此推断,该次政治课要讨论的主题是我国的( )
A.政党制度 B.根本政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基本政治制度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旨在考查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该同学所准备的材料分别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而这三项制度都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故选D项。
随堂高考
1.[2014·江苏高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正确处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下列选项中,对二者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二者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
②二者都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③国家法律依靠党的政策实施
④党的政策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都是为人民服务的,①正确;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②错误;国家法律要通过国家的强制力实施,③错误;党的政策不能违法,否则就难以贯彻执行,④正确。据此,正确答案为B。
2.[2013·上海高考]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理应获得尊重。对此,我们应有的态度是 ( )
①正确对待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②尊重各民族保持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③尊重各民族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④尊重各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题干主要强调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而题肢④是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与材料无关,应排除。故选A。
3.[2012·海南高考]某景区利用当地著名佛教庙宇进行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出现了商业开发过度、管理不规范以及“僧人”摆地摊、占卦算命等问题,当地政府为此制定景区游览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方案,进行整改。规范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
①能够拓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途径,发展文化生产力
②能够消除封建迷信活动,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③有利于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④有利于消除信教群众与非信教群众信仰上的区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宗教不同于封建迷信,规范宗教文化资源,有利于发展文化产业,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故选出①③,排除②。信教纯粹是公民的思想认识问题,题中做法不能消除信教群众与非信教群众信仰上的区别,排除④。
4.[2012·江苏高考]我国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这充分说明了( )
A.我国宗教是信教群众自办的事业 B.我国宗教团体是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C.我国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D.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发挥积极作用体现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故选D。A是我国宗教坚持的原则;B是我国宗教团体的作用;C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体现,A、B、C均与题意不符。
5.[2011·海南高考]中国伊斯兰教协会2001年成立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正式开展“解经”工作。10年来相继出版的4辑《新编卧尔兹演讲集》,从教义和教规角度对伊斯兰教经典作出了既符合伊斯兰教信仰精神、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解释。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进行的“解经”工作( )
①保障了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的权利 ②消除了信教群众在教义理解上的差异 ③有助于丰富伊斯兰教文化内涵
④有利于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①与题意无关,②表述错误;③④符合题意,入选。
[学法指导·悟一悟]
一|正确理解民族平等原则
(1)民族平等是一个原则,或者说是追求的目标,并不意味着现在已经完全实现了民族平等(还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2)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并不意味着各民族之间的发展程度是一样的。
(3)民族平等不仅指政治方面的平等,还包括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平等。
(4)民族平等并不仅指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还包括依法平等地履行义务。
(5)民族平等与民族差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我国各民族存在着经济、文化、社会以及风俗习惯、民族传统等方面的差别。不能以民族差别的存在否认我国的民族平等,也不能以民族平等掩盖民族差别。
(6)对少数民族和地区给予特殊的扶持和照顾,不仅没有违反民族平等原则,恰恰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必然要求。
二|比较民族平等原则与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民族平等原则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区别
含义
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平等
法律地位的平等
主体
民族
公民
联系
二者的相同点在于都强调平等,其基本内容都是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三|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的关系
基本原则
基本政策
区别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联系
①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和实行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础和理论依据,而我国的民族政策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对基本原则的具体落实;②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从而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则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实现各民族的团结和共同繁荣
[考题示范]
[2015·海淀期中]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要求。某班同学围绕“民族平等”的主题,搜集了以下资料,能直接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
①某民族大学在少数民族专业课上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②北京市牛街街道举办“民族团结杯”标识设计征集活动 ③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 ④目前,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中,80%的人口居住在西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平等的知识。设问要求直接体现“民族平等”这一主题,①③
体现了各民族依法平等地享有文化、政治等方面的权利,符合题意;②④与题意不符。
[答题术语·背一背]
一|常见设问角度
(1)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什么取得重大成就?
(2)如何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必背答题术语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基础)
(2)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政治基础和物质保证)
(3)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基本制度)
(4)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扎扎实实做好民族工作,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证)
(5)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