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50 KB
- 2021-08-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临高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中段考试题
(政治卷)
考试范围(必修四1-3单元);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从古到今,各种哲学流派繁多,有些根本观点相同,有些根本观点完全相反。但无论哪种哲学都( )
①能为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②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④是对具体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具体问题的巧妙方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无论哪种哲学都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③正确。
①:哲学有正误之分,正确的哲学能为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①错误。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并非是对问题的髙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下列属于世界观的有( )
①逆来顺受
②量力而为
③人定胜天
④看破红尘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逆来顺受属于方法论,不合题干要求,①不符合题意。
②:量力而行属于方法论,不合题干要求,②不符合题意。
③:人定胜天属于世界观,符合题干要求,③项正确。
④:看破红尘属于世界观,符合题干要求,④项正确。
故本题选C。
3.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若想得到良好发展,必须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优秀的经营者能够对市场需求作出正确的判断。从哲学基本问题上看,这是因为( )
①存在决定思维
②思维和存在不可分割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思维与存在是同质的事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企业若想得到良好发展,必须按照市场需水组织生产经营,从哲学基本问题上看,这是因为存在决定思维,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①正确。
②:该项表述错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存在可以脱离思维而存在,②错误。
③:优秀的经营者能够对市场需求作出正确的判断。从哲学基本问题上看,这是因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正确。
④:思维与存在不是同质的事物,④错误。
故本题选D。
4.“疑邻偷斧”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便怀疑是邻居的孩子偷了,他看那邻居孩子走路的样子.说话的神态等一举一动都像是偷斧子的。后来他的斧子找到后,再看那邻居家的孩子,怎么也不像偷斧子的了。故事中丢斧子的人犯的错误是( )
A. 唯物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 D. 主观唯心主义
【答案】D
【解析】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主观唯心主义从主观出发。故事中丢斧子的人犯的错误是主观唯心主义,D适合题意;其他选项材料均未体现,排除。
5.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习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闭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国情出发,揭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大会上一致通过将其写入党章。这表明()
A. 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B. 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C.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D. 哲学就是反映社会各方面内容的科学
【答案】B
【解析】
A.错误,真正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C.错误,真正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D.错误;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反映的是各科学的共性;题干强调进入新时代产生新思想,说明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故B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B。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主义与可知论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①④正确。
②:所有唯物主义都坚持可知论,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唯物主义与可知论的有机统一,②错误。
③:所有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③不选。
故本题选B。
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①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保护环境
②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③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只能依靠国家政策来缓和
④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是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自然界的客观性。之所以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是因为自然界具有客观性,我们必须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故①②入选。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的说法错误,③排除。④夸大了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的作用,错误。
8.“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一观点
A. 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
B. 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C. 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 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一观点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是运动与静止的统一,C项符合题意;观点既看到了竹排的运动,又看到了青山的静止,并不否认静止的相对性,也不否认运动的绝对性,AB项说法错误;该观点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和静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9.敦煌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党河、疏勒河下游断流,湿地萎缩,树林锐减,沙化面积平均每年增加近2万亩。“沙进人退”趋势如果得不到遏制,敦煌有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楼兰古国,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月牙泉也将不复存在。上述材料说明( )
①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们难以认识规律
②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④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和方式不会发生变化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②③:“沙进人退”趋势如果得不到遏制,敦煌有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楼兰古国,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月牙泉也将不复存在。上述材料说明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③符合题意。
①: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但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①错误。
④: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和方式会发生变化,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0.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回答公众提出的“您觉得我们死后,意识上哪里去了?”问题时说,“我觉得大脑就像计算机,意识就像是软件程序。你关了电脑,程序也就终止运行了。”上述说法用唯物论的观点表述就是()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③意识的存在需要依赖于物质
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霍金认为,大脑就像计算机,意识就像是软件程序。你关了电脑,程序也就终止运行了,说明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的存在需要依赖于物质,②③两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不涉及意识的内容,也不涉及意识的起源,①④两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
11.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看主流识大局,在报道中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这是因为
①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先进的、健康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③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看主流识大局”,体现了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①正确;“在报道中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体现了重视正确意识的作用,也体现了在舆论宣传中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②符合题意;题干强调了要着重抓矛盾的主要方面,③④与题干不能形成因果关系,排除。故选A。
12.2017年,我国重大科研成果丰硕: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首艘国产航母下水,“复兴号”高铁列车“开跑”……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与日俱增。由此可见,科技创新( )
A.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C. 推动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
D. 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可知,科技创新推动了装备的进步,促进了综合国力提升,说明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也是科技创新的作用,但材料均没有体现出来,不合题意。答案选A。
13.“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我们通过航天器传回的图片可以清晰地感受月亮的倩影,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主要说明()
A.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 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
C.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D.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只能表达用诗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千年登月梦想变为现实,这主要说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D正确且符合题意;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说法错误;A C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实践的特点:
一、客观现实性。首先构成实践的三要素——实践的主体、客体、实践的手段都是客观的;其次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客观的;再次实践的结果是客观存在的。
二、自觉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自觉、积极的活动。
三、社会历史性。实践的社会性表现在实践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的社会性活动。个人的实践离不开全社会共同的协作;同时,人的实践还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践主体的能力、实践手段达到的程度和水平,以及实践活动的范围、规模和方式等都各不相同,因此,实践是不断发展着的、世代延续的历史活动。
14.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①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③真理与谬误之间相互融合、相互转化
④整个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这说明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①正确;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所以每一个问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才能解决,②正确;材料没有表明真理与谬误的关系,③不选;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但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15.5G首次“试水”在线远程庭审。2019年3月1日,基于5G网络4K超高清音视频传输实现三方信息同步,广州互联网法院在线对一起网络传播权纠纷案公开审理并当庭达成调解协议。这说明
A.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B. 人们可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事物新的联系
C. 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创造联系
D. 人们能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基于5G网络4K超高清音视频传输实现三方信息同步,广州互联网法院在线对一起网络传播权纠纷案公开审理并当庭达成调解协议。这说明人们能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D符合题意;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客体发生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而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A说法错误;人们可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而不能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事物新的联系,B说法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创造,C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联系具有客观性: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A、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B、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16.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
④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把斯班瑟的“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这就是弗雷成功的经验。“合适的地方”就是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弗雷发明不干胶记事贴的过程,启示我们要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②④符合题意。
①③:弗雷的发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恰恰运用了事物的偶然性,①③观点都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C。
1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启示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①办事情要立足局部,统筹全局
②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④要重视局部对整体的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①:办事情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而不是立足局部,①错误。
②:材料没有强调部分离不开整体,②排除。
③:题中的“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这启示我们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③符合题意。
④: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启示我们要重视局部对整体的作用,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1)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指事物的局部,是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两者相互区别:①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②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2
)两者相互联系:①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②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3)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18.共享单车以其便捷、环保的出行方式,迅速在城市走红。但是随着投放量的增大,也在遭遇着“成长的烦恼”,随意停放、盗毁严重等问题日益显现。对此正确的认识有( )
①共享单车是新生事物,应鼓励和支持其发展
②共享单车的发展道路是曲折,要有思想准备
③共享单车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应反对其发展
④能否发展共享单车要以人们的愿望作为出发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共享单车以其便捷、环保的出行方式,迅速在城市走红。但是随着投放量的增大,也在遭遇着成长的烦恼,随意停放、盗毁严重等问题日益显现。这体现了共享单车是新生事物,应鼓励和支持其发展,共享单车的发展道路是曲折,要有思想准备,①②入选。
③:此选项只看到了共享单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没有看到其前途是光明的,是片面的,③错误。
④:能否发展共享单车要以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9.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未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4G相比,5G不仅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网络体验,还将满足未来万物互联的应用需求。这说明
①新事物的力量强于旧事物
②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③凡是后来出现的东西都是新事物
④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5G与4G相比优势说明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②④符合题意;新事物产生之初,其力量往往弱于旧事物,①说法不准确;从发展的实质来看,最终的结局无疑是旧事物在先,新事物在后。但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一个过程,其间既有新旧事物并存的情形,也会出现旧事物暂时的复辟现象,不能笼统地说后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20.“你想和平,就要准备战争。”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A. 矛盾的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B. 战争与和平作为矛盾的双方,是根本对立的
C. 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受斗争性制约
D. 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你想和平,就要准备战争。”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矛盾的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A入选。
B:战争与和平作为矛盾的双方,是对立统一的,而不是根本对立的,B错误。
C:应该是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C错误。
D: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D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矛盾基本属性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2)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3)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B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C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解决民生问题中,要善于抓重点,着力解决诸如房价、物价、食品安全、药品监管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同时,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这个重点是要善于抓住
A. 主要矛盾 B. 次要矛盾 C. 矛盾的主要方面 D. 矛盾的次要方面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要求我们办事情要抓重点、抓主要矛盾, A符合题意。
BCD: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均与题干主旨无关,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2.某高中学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统一穿校服。学校管理者认为,统一服装,学生不再为每天穿什么服装而发愁,有效遏制物质时代学生攀比心理的滋长和蔓延。学生小李却抱怨穿校服不能彰显个性、体现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下列观点有利于劝说小李穿校服的是 ( )
①重视矛盾的特殊性,每个学生着装应有自己的特点
②重视矛盾的普遍性,学生着装应符合学生的身份
③重视次要矛盾的解决,学生着装决定了其素质和修养
④重视主要矛盾的解决,学生应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设问要求找出有利于劝说小李穿校服的理由。题干中,学生小李却抱怨穿校服不能彰显个性、体现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他没有重视矛盾的普遍性,学生着装应符合学生的身份;也没有重视主要矛盾的解决,学生应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故②④正确;①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③表述错误,学生着装并不决定其素质和修养。故选D。
二、非选择题
23.辨析题
有人认为:只有创新,才能彻底否定旧事物,实现事物的发展。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对以上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此观点错误。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有创新意识,但创新不是彻底否定旧事物,故题目观点错误。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只有创新,才能彻底否定旧事物,实现事物的发展为话题,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对“只有创新,才能彻底否定旧事物,实现事物的发展” 的观点进行评析。
解答本题,考生可从辩证否定观的含义、实质以及方法论要求进行阐述,并指出其观点错误。
【点睛】评析类主观题解题方法
1.题型特点
评析类主观题,一般是以现实热点问题为材料创设情境,结合材料提出观点,让学生对试题提出的观点进行评论和分析。这类试题由于能够比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课标卷、福建文综卷、浙江文综卷几乎每年都有一道评析类主观题,山东文综卷、江苏单科卷也经常以评析题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查。
2.解题方法
评析类主观题一般有两种形式。
(1)结合材料提出一个正误混杂或者片面的观点,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提出的观点进行评析,福建文综卷、浙江文综卷、山东文综卷一般以这种形式出现。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分三步:第一步,说明观点正确之处、合理之处是什么,或在什么条件下是正确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正确,或为什么要那样做;第二步,说明观点错误之处、不足之处是什么,或在什么条件下是错误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错误,或还要怎么做;第三,总结概括,从整体、全局高度对观点进行总结,指出应该怎样做,或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
(2)结合材料提出一个观点,让学生表态,是赞同还是反对,并说明赞同或反对的理由;或结合材料提出两个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让学生表态,赞同哪一个观点,并说明理由。课标卷一般以这种形式出现。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分两步:第一步,表态,指出对观点是赞同还是反对,或赞同试题中两个观点中的哪一个观点。第二步,说明理由,这是回答这一类试题的关键。这一步要注意两点:第一,对题中观点既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对题中的两个观点,既可以赞同这一个观点,也可以赞同那一个观点,但论点和论据一定要统一,论据一定要能说明观点,这是能否得分的关键;第二,理由、论据要充分、要全面,要注意运用发散思维,在试题限定的知识范围内,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分析,这是能否得高分的关键。
24.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屠呦呦历经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她查阅大量文献,借鉴了古代用药的经验,设计了多种提取的方法,终于在1971年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命名为青蒿素。1992 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知识,分析屠呦呦取得成功的原因?
(2)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说明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历程?
【答案】(1)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后,又发明了双氢青蒿素,有效的减低疟疾死亡率。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屠呦呦经历多次试验设计多种方法最终发现青蒿素。
(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青蒿素的发现到双氢青蒿素的发明,再到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可以看出。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必须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青蒿素可以有效抗疟,但是不能降低患者死亡率。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从青蒿素到双氢青蒿素,认识在不断向前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企业经营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知识,分析屠呦呦取得成功的原因?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确定知识角度:发展的普遍性、量变与质变。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作答,形成答案要点。
①发展的普遍性角度:写出主干知识: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后,又发明了双氢青蒿素,有效的减低疟疾死亡率。
②量变与质变角度:写出主干知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屠呦呦经历多次试验设计多种方法最终发现青蒿素。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说明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历程?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三个关键词:实践、认识、真理。然后结合试题材料与试题设问确定知识角度: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作答,形成答案要点。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角度:写出主干知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青蒿素的发现到双氢青蒿素的发明,再到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可以看出。
②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角度:写出主干知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必须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青蒿素可以有效抗疟,但是不能降低患者死亡率。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角度:写出主干知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从青蒿素到双氢青蒿素,认识在不断向前发展。
【点睛】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精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1月6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如果把文章比作电路板,竹简丝帛上字字珠现,连缓成文,是为文明义理;电路板上的千百元件,串连成体,就能启动机关。在“电路板”中,如果说缕缕导线是写作思路,密密零件是字词句段,那么集成块则是文章中的成语典故.名言警句。一个小小的集成块,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整合升级,其功能往往超过一大堆零件。当古语经典进入时代篇章,总能焕发历经岁月淘沥的光芒。这些蕴含着家国情怀.伦理道德.天地自然等方方面面哲思的语言,是论事析理。教化世人.解疑释难的有力武器,能增强思想深度,更使文章精理成文.秀气成采。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的熔铸积淀,经典名篇.金句隽语浩如烟海.灿若繁星,凝结成语言宝库中的串串隋珠,成为著文抒怀.知人论世时取之不尽的骊渊。学习古人思想的“集成块”,不失为进入传统文化之门的一条捷径。要做到“流水户枢”信手拈来.“泰山鸿毛”脱口而出,就要查清传统“库存”,将文化遗产熟稔于心。
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并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运用优秀文化“集成块”。
【答案】①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文章的主题和整体构思,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和说服力。
②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针对具体观点和立意,选择最佳“集成块”,放置在恰当的段句位置,以保证文章如行云流水。
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将“集成块”与其他段句保持完美统一。
④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把“集成块”与文章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使文章精理成文.秀气成采。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如何写出优秀文章为背景材料,考查系统优化方法。
可结合材料,从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等方面,说明我们写文章时应立足主题和整体构思,然后针对具体观点和立意,选择最佳“集成块”放置在恰当的段句位置,并将“集成块”与其他段句保持完美统一,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让文章出彩。
【详解】本题要求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并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运用优秀文化“集成块”。
从材料可以看出,写文章要立足主题和整体构思,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和说服力。针对具体观点和立意,要选择最佳“集成块”,放置在恰当的段句位置,以保证文章如行云流水。要善于将“集成块”与其他段句保持完美统一,把“集成块”与文章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使文章精理成文,秀气成采。
可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从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等方面,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运用优秀文化“集成块”。
【点睛】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该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是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其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通车后,香港、澳门和珠海形成了一小时经济圈。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超级工程”大桥。其中,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尺寸的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可抗16级台风、八级地震及三十万吨巨轮撞击。这种支座不但能提供稳定可靠的承载力,还能吸收地震能量,大大降低了地震对大桥的破坏力。港珠澳大桥还是一座有“颜值”的“生态”桥。三座通航斜拉桥——“中国结”“海豚”“风帆”各具特色,兼顾了人文与自然的融合。为不影响白海豚的生长环境,施工前就对白海豚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观测,施工过程中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立于大桥上,可见白海豚水中跃起,白海豚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
“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申请专利就达400项之多,在多个领域填补了空白,造出了世界上最难、最长、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世界最大规模钢桥段建造、世界最长海底隧道的生产浮运安装等技术创下多项世界纪录。
结合材料,说明港珠澳大桥建设是如何体现意识能动作用的。
【答案】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能够认识现象,而且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港珠澳大桥的修建,不仅事先充分考虑了对港珠澳三地经济社会的联系,更对超强台风、地震、生态等各方面因素做了前瞻性的设计和规划,充分体现了意识的目的性、选择性和创造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400项之多,通车后,港珠澳将形成“一小时生活圈”,广阔的伶仃洋,将由天堑变为通途,充分展现了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③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要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港珠澳大桥建设做到了从实际出发,设计科学合理,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不断创新,做到了尊重客观规律,从而正确地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为背景材料,从哲学生活角度设题,主要考查了意识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说明港珠澳大桥建设是如何体现意识能动作用的。解答本题,需要对材料进行解读,进而利用相关的哲学原理来进行说明。
材料中明确指出,港珠澳大桥的修建,不仅事先充分考虑了对港珠澳三地经济社会的联系,更对超强台风、地震、生态等各方面因素做了前瞻性的设计和规划,充分体现了意识的目的性、选择性和创造性。说明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能够认识现象,而且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材料中提到,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400项之多,通车后,港珠澳将形成“一小时生活圈”,广阔的伶仃洋,将由天堑变为通途,充分展现了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这就说明了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最后,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港珠澳大桥建设做到了从实际出发,设计科学合理,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不断创新,做到了尊重客观规律,从而正确地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说明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要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点睛】正确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两方面内容: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1、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于动物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7.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通知指出,《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此升级的重要抓手。我国城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有些地方政府不顾本地区特点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实际,不顾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片面追求城镇化速度和城镇化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逼农民“上楼”;超前规划各种工业园区、开发区和新城区,缺乏产业支禕,造成很多“空城”。不仅透支了地方的大量财力,也造成了一些农民因城镇化返贫的现象。
针对材料中暴露出的很多问题,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加以分析。
【答案】①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有些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不顾本地的实际,忽视了自身矛盾的特殊性。
③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有些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不顾本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实际,忽视了自身发展阶段矛盾的特殊性。
④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有些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不顾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片面追求城镇化速度和城镇化率,没有正确处理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
【解析】
本题要求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分析设问,属于小切口深分析类型,难度不大。试题类型为“分析原因、谈依据”,侧重于回答哲学原理(世界观)。首先我们要阐述矛盾特殊性的含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然后要分层次阐述矛盾特殊性的表现(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最后把原理与材料相对应,适当结合材料展开论述,做到原理与材料的有机统一。
【点睛】全面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含义
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作用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怎么做
①前提——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唯物论基础和前提。
②关键——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以及该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对不同事物的矛盾作具体分析;对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的特点作具体分析;对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作具体分析)。
③重要条件——要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矛盾。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只有在运动中把握事物,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在分析每一个具体矛盾时,一定要“事事”、“时时”注意它的特殊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时间、地点和条件,就无法把握矛盾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