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 MB
- 2021-08-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
公布
新闻播报
新闻播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
。
《
条例
》
指出,为保障新个人所得税法顺利实施,国务院对
1994
年制定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作了修改。主要包括:加大对符合居民个人标准的境外人士税收优惠力度,以更好吸引境外人才;为支持鼓励自主创业,对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在计算经营所得时给予家庭生计必要支出减除;明确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项目可以依法扣除;优化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相关的纳税服务,明确工资、薪金所得可以由扣缴义务人在扣缴税款时减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综合所得在汇算清缴时减除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可以委托扣缴义务人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办理汇算清缴。
热点解读
1.《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
中的相关条款,有利于减轻居民个税税负、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增强居民整体消费能力,促进消费扩大,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转变。
热点解读
2.
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将教育、医疗、养老等多方面纳入专项附加扣除,税收改革会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作动态调整等,有利于促进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发展,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热点解读
3.
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此次税改通过提高个税起征点,明确专项扣除等,能切实轻群众税收负担,增加居民实际收入、增强消费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热点解读
4.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因此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此次税改,将增加居民的收入,增强消费能力,将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生产能力,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提升人民幸福感。
热点解读
5.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也应该不断修改完善,这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个税对个人收入的调节作用,促进社会公平、稳定、和谐。
热点解读
6.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因此
《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
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
要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的标准。
创新演练
1.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实际上是给居民个人增加免税额,减轻个人税负。按照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
,工资、薪金所得可以由扣缴义务人在扣缴税款时减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综合所得在汇算清缴时减除专项附加扣除。个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的设立( )
①将促进教育、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
②能有效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③将带来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的增加
④能引导居民改善消费结构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B
创新演练
2.
个税修正案除了提高起征点,同时设立专项附加扣除,朝着综合税制的方向迈了一步。这一规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传导正确的是( )
①发挥好个税调节收入的作用 ②低收入者可支配收入增加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有所提高 ④社会整体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⑤收入分配更趋于公平与合理 ⑥更好地衡量个体的收人差距
A.
②
—④—③ B.
①
—⑥—③
C.
①
—②—⑤ D.
①一④一③
D
创新演练
3.
借鉴国际经验,逐步建立“基本扣除
+
专项扣除”的税前扣除制度,是个税改革的方向。基本扣除指的是常规的“五险一金”等项目,专项扣除指的是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定项扣除。我国要适当增加专项扣除,进一步降低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从哲学上看,建立个税“专项扣除”机制( )
①是在共性指导下对我国个税改革的具体分析
②促进我国税制结构优化,提升税收的整体功能
③是在实践基础上作出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④在扬弃过程中推动了我国个税的根本性变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创新演练
4.
新个税法拟于
2019
年
1
月
1
日起全面施行,根据新修订的个税法,今后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在
5000
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这一做法( )
①完善了按要素分配机制,有利于增加居民要素收入
②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能够缩小分配差距
③是运用货币政策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④说明国家履行再分配调节职能,促进社会公平实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D
创新演练
5.
新个税法将于
2019
年
1
月
1
日起全面施行。此次税改的亮点不只是将起征点由
3500
元上调至
5000
元,还首次引入专项附加扣除概念,明确子女教育、继续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范围和标准。此次个税法调整的哲学依据有( )
①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适应实践的需要,真理在不断超越和推翻自身中向前发展
③处现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C
《
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
》
白皮书发布
新闻播报
新闻播报
2018
年
12
月
12
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
《
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
》
白皮书。白皮书包括前言、牢固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治国理政原则、大幅提升生存权发展权保障水平、有效实现各项人权全面发展、显著改善特定群体权利、全面加强人权法治建设、努力推动各国人权事业共同发展、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成功走出符合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结束语等部分。
白皮书指出,
40
年来,中国总结历史经验,汲取人类文明发展成果,坚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人权发展理念,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以生存权发展权为首要的基本人权、以全面加强人权法治建设为路径、以各项人权综合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人权发展新理念。
热点解读
1.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高度重视对人权的保护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人民利益。中国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热点解读
2.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高度重视对人权的保护,有利于平等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热点解读
3.
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保护和促进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个环节入手;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热点解读
4.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促进和保护人权,坚持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体现了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也体现了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职能的要求。
热点解读
5.
我国努力建设富有中国特色、具有世界意义的人权理论体系,真正使中国人权话语变成世界人权话语,有效引导国际人权舆论;要秉持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精神,致力于完善全球人权治理,推动构建公平正义、合理有效的国际人权体系。
热点解读
6.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中国将坚定地沿着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走下去,把人权的普遍原则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创新演练
1.
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揭开了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新篇章。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原因有( )
①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是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内在要求
③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④是规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秩序治本之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D
创新演练
2.
实现更加充分的人权保障,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事业中的政治保证有( )
①精准扶贫工作得到全面深入推进
②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和社会平等
③从加强法制建设到全面依法治国
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部完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B
创新演练
3.
中国总结历史经验,汲取人类文明发展成果,坚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人权发展理念,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以生存权发展权为首要的基本人权、以各项人权综合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人权发展新理念。上述材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道理是( )
A.
世界一切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用发展观点看问题
B.
辩证法的革命的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具有创新意识
C.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D.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要求做到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
创新演练
4.
人权首先是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下列对人权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②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③保护和促进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这个环节入手
④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B
创新演练
5.
我国坚决反对借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主权与人权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下列关于两者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B.
人权是指一个国家公民的权利,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处理国内和国际事务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权力
C.
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
D.
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有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