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9.00 KB
- 2021-08-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高级中学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50题共100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B.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C.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许多谚语、俗语、成语和优美诗句,它们富含着深深的哲理。下列俗语、成语与其哲理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
①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③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④掩耳盗铃;画饼充饥——正确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有这样一个推论:如果你用语言提到某事物,这种事物就一定存在。
下列观点与巴门尼德的推论体现的观点一致的是( )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
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③物是感觉的集合
④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
4.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宇宙古老历史的科学家知道有多少常规物质——由重子(包括质子和中子在内的亚原子粒子)构成——产生于大爆炸期间,而研究现代宇宙的科学家则知道人类用望远镜可以探测到的常规物质有多少。然而,这两个数字直到最近都一直对不上,宇宙中最初的重子物质有三分之一缺失了。现在,借助对一个黑洞的巧妙观测,一支国际研究团队表示,他们发现这些缺失的中子和质子,就漂浮在恒星间。材料说明了( )
A. 获得真理需要经过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的过程
B. 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追求真理性认识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C.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和意识具有选择性、创造性特点
D. 认识是一个不断通过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5.2018年8月13日至20日,以“学以成人”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人,是东西方哲学家追问内心、寻求知识、展开思索的原初起点,时至今日,依然是世界哲学领域的重要议题。本届大会的5个分主题,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和传统,都关乎人类未来发展和全球命运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都充分表达了哲学的时代关注。哲学之所以要关注时代是因为( )
①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能预见和指明时代发展的前进方向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支配时代发展的有力工具
③哲学应该把握时代脉搏,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巨大力量
④哲学应该反映时代特点和要求,发挥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6.这一科学论断,是对时代发展、人民期待的精准把握和呼应,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下列观点与材料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A. 存在即被感知 B. 气者,理之依也
C.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D.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
7.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一全新判断表明( )
①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真理在不断推翻已有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中向前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8.中国科学家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日前发现了两种新的恐龙,揭示了兽脚类恐龙中阿尔瓦雷斯龙类恐龙巨大单爪的演化历程。这佐证了( )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示生物的进化
②意识决定于物质,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类能揭开自然界之谜
④人的认识是无限的,每个人都能认识所有的事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带来全新面貌的根本原因是其( )
A. 指明了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
B. 反映了自己所处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C. 动员和掌握群众,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的物质力量
D. 唤醒了人们的革命意识,为社会变革提供精神动力
10.北齐宰相萧子良笃信佛教,相信儒家的因果循环,曾与范缜辩论。萧予良质问范缜:“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贫贱?”范缜回答说:“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坠,自有拂窗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粪溷:音fenhun,古时指厕所)。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况在何处?”两人辩论的实质是:( )
①有神论和无神论的斗争
②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斗争
③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斗争
④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的斗争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1.“命,乃是失败者的借口;运,乃是成功者的谦词”从哲学角度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成功者的谦词体现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②失败者的借口体现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③良好的机遇是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④善于抓住机遇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2.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含,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的哲学依据是( )
①社会的发展受人的意志和意愿的支配
②社会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③社会的发展是新事物和旧事物交织融合的过程
④社会的发展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水的结构是21世纪125个极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一。其中,离子水合物的微观结构和动力学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北京大学某科研团队继2014年获得世界首张亚分子级分辨的水分子图像后,在国际上首次得到水合钠离子的原子级分拚图像,并发现了一种水合离子输运的幻数效应。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
①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水的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人们对“水的结构”的认识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4.关于真理,列宁认为,“不用相当的独立功夫,不论在哪个严重的问题上都不能找出真理;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可能就会变成错误”。下列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观理解正确的是( )
①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规律的主观反映
②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行的,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
③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在不同条件下可以有多个
④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5.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指出:“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能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这三个“不能变”说明了( )
A. 事物的静止往往离不开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B. 事物的运动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C. 人们能够通过事物的运动而作出超前判断
D. 事物的运动和静止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16.
2018年1月,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联合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王建宇研究组以及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单位,与奥地利科学院Anton Zeilinger研究组合作,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中国和奥地利之间首次实现距离达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并利用共享密钥实现加密数据传输和视频通信。该成果标志着“墨子号”己具备实现洲际量子保密通信的能力。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安全通信方式,也为“不被破解的加密技术”千年梦想提供了成为现实的科技基础。材料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有( )
①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②认识量子卫星是科研的目的
③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④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7.索菲亚是美国汉森机器人公司生产的最先进的人形机器人——集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和艺术创造于一身。她拥有杰出的表现力、美感和互动能力,可以模仿一系列人类的面部表情,迫踪并识别样貌,以及与人类自然交谈。2017年10月26日,沙特阿拉伯授予机器人索菲亚公民身份,作为史上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索菲亚当天在沙特说,“它希望用人工智能帮助人类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人类不用害怕机器人,你们对我好,我也会对你们好”。从哲学角度看,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从本质上讲,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某些功能的模拟
②作为新的实践主体,人工智能的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虽然与人一样具有意识,但人工智能最终要受制于人
④人工智能的发展,能扩展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8.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是指观察者在客观因素干扰下或者自身的心理因素支配下,对图形产生的与客观事实不相符的错误的感觉。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视错觉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把两个有盖的桶装上沙子,一个小桶装满了沙,另一个大桶装的沙和小桶的一样多,当人们不知道里面的沙子有多少时,大多数人拎起两个捅时都会说小捅重得多。他们之所以判断错误,是看见小桶较小,想来该轻一些,谁知一拎起来竟那么重,于是过高估计了它的重量。这就是视错觉。这表明( )
①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其具有物质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有时并不是物质的反映
③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9.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我国就业市场的需求多样多变,年轻人更加追求个性化的职业选择,以往的一些“铁饭碗”“金饭碗”反而遇冷。可见,充分就业的实现,离不开健康、积极、多元的就业观念。这是因为
A. 观念的存在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的存在 B. 正确的观念是实现就业的决定因素
C. 观念不同我们面临的就业岗位不同 D. 人的观念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2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对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新概括。这一思想根源于党对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这一新概括一经党的十九大提出,就立刻在全党全国人民中引起热烈反响和高度认同,并被写进党章,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能动的反映
②哲学智慧源于时代,认识改造世界需要真正哲学思想的指导
③真正的哲学反映时代要求,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
④时代孕育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推动时代前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1.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都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可是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并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细胞和器官生长的理解。上述事实说明( )
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着眼器官移植需要深化、改变着原有认识
②生命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③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细胞的原有的真理性认识被推翻
④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2.漫画《欲望就像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失去的就越多)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 )
①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②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实践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直接现实性
④质变到一定的程度就必然会发生新量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3.《资治通鉴》作为我国最伟大的著作之一,一直备受后世统治者推崇,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正道”,意思是说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解惑当时统治,这是因为( )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事物运动有其固有的规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4.在今天这样一个工业文明的时代,传统手工艺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它不仅可以通过动手重新唤醒人们手脑心的整合协调能力,而且可以强化国人内心深处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守护感和参与感。由此可见( )
A.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 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D. 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25.201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820万人,创历史新高,中国大学生面临“史上最难就业季”。为此必须简政放权,以释放就业创业新活力,促进扩大就业。材料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
A. 物质决定意识 B. 实践决定认识
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高校毕业生是历史的创造者
26.如果在路上遇到这样一群人,他们戴着胶手套、拿着垃圾袋,一边跑步,一边捡垃圾,请不要惊讶,他们正以风靡全球的健身方式“Plogging”锻炼。Plogging是瑞典语中“捡垃圾”(plocka)和“慢跑”(jogga)两个单词的合成。在边跑边捡的路上,拾荒慢跑者不再是简单的过路人,而是城市的改变者,公益的践行者,他们通过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慢慢让生活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让世界成为更好的世界。拾荒慢跑能让世界更好是因为
①聚沙成塔的力量能让事物发生质的改变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决定实践活动发展的趋势
③美好生活的价值理念影响人们行为的选择
④坚持不懈的努力能不断推动社会发展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27.原创萎靡,盖因社会浮躁、急功近利所致。莫言结合自身的乡土情,历经十几载方成大业,他的小说往往“披阅无数,增删无数”,潜心创作。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耗尽半生,仅为几部经典,字字、句句蕴含深情。这表明
①质变要通过量的积累才能够实现
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③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要注重量的积累
④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不断循环往复。
A. ①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28.漫画《有时候的成功,角度比力度更重要》体现的哲理是( )
A.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变客观规律
B. 发展是普遍、多样的,事物的发展推动了联系
C. 人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改造世界
D. 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29.“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下列与该俗语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0.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多次引经据典,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下列引用的古典名句与其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序号
古典名句
蕴含的哲理
①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②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1.荀子《劝学》篇:“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下列说法中与题中名言所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
①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②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③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④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32.白果,又称银杏,营养丰富,但含有微毒。如果过量食用会出现腹痛、发烧、呕吐、抽搐等中毒症状,损伤身体。这佐证了( )
A.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 量变不一定会引起质变 D. 发展首先是从量变开始的
33.日化行业竞争激烈,“易漂洗”技术成为各大企业角逐的焦点。面对挑战,某公司科技人员主动请缨,带领研发团队“驻扎”在实验室合力攻关,历经21次试验,最终开发出了“易漂洗”洗衣粉。由于该产品技术配方先进,既能减少漂洗次数又省水,因此一上市便供不应求,形成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环保效益。由此可见( )
①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遵循系统优化方法可以提升事物整体性能
③没有挫折就没有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④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前提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34.铁路交通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高铁、动车,再到我国正在研发的“高速飞行列车”,运力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 )
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②人类社会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③新事物会不断产生并取代旧事物
④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35.长江黄河的源头到底在哪里?《三江源头科学考察结果》对长江和黄河的源头地理位置提出了新的说法,新确定的长江源头为当曲,黄河源头为卡日曲,这说明( )
A.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D. 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36.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各类新型地图产品层出不穷,从事地图服务的单位也由传统的地图出版社向一般出版社、导航电子地图服务提供商、互联网企业等延伸,迫切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修订。材料告诉我们( )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可以变观念为现实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37.2017年11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两只猕猴。很多人都以为,这项技术的突破并不大,因为22年前,美国已经诞生了克隆羊。但实际上,当初的克隆羊采用的是胚胎分裂技术,而中国科学家采用的则是更为先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由此可见( )
A.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B.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才不会被推翻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条件的局限
D.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38.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依存度日益加深。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
②部分区别于整体,整体的状况不一定影响部分
③部分影响整体,部分的发展有利于整体的发展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是发展变化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9.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
。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②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③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
④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0.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代驾、陪购师、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这些新兴职业在给社会带来效率或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规范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由此可见( )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41.太空科技助力“健康中国”。“天舟一号”上开展的太空干细胞实验,旨在更细致地解释人体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骨细胞的过程,该研究有助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医学科技的探索不局限于地球表面,也能在太空中开展,这表明( )
A.人类意识来源于客观对象,它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
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主观性,但需要依赖于客观实践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发展能为认识深化提供新条件
D.掌握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才能促成认识的发展
42.《宣言》的当代价值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探讨《宣言》的当代价值不能离开马克思恩格斯写作《宣言》时的具体历史情境。要把《宣言》发表 170 年来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补充到对这部历史经典的理解之中。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①推动认识发展需要超越客观条件的限制
②世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需要不断扩展和深化认识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一个正确认识的获得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3.俗话说“天下乌鸦一般黑”,我们平时所说的“乌鸦”其实是鸦科属下的数种鸟类,在我国境内,常见的就包括小嘴乌鸦、大嘴乌鸦、秃鼻乌鸦、渡鸦等多种,虽然“黑”是我们辨认乌鸦的一个关键特征,但实际上没有一种乌鸦是真正意义上“黑色”
的。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特定角度的阳光下,那些看似黑色的羽毛会呈现出带金属光泽的蓝紫色或蓝绿色,这些美丽的颜色对于我们人类的眼睛来说非常难识别。材料表明( )
①对乌鸦“黑”的认识不是主体的凭空想象,来自于客体本身
②对乌鸦“黑”的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真理是发展的,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④对乌鸦“黑”的真理认识中包含着错误,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黑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4.作家卢新华指出,人们在读“书本知识”“自然和社会”这两本有字和无字的书之外,更重要的还要经常反复地阅读“自己的心灵”。从中可以看出( )
①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都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②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都是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
③改造人的主观世界要比改造客观世界更加重要
④意识活动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重要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45.“指尖轻触,哀思关山飞渡。”今年清明节,我国多地先后推出微信祭扫活动。对于这种祭扫方式,有人力挺,认为高效便捷、文明环保;有人却表示质疑,认为不去现场祭扫就失去了祭奠的意义。对这一争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认识才具有真理性
②对问题的反复争论往往有利于深化人们的认识
③微信祭扫是否适合社会发展要接受实践检验
④正确揭示事物本质的认识才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6.量子保密通信是目前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通信方式。但如何长距离传输纠缠光子一直是世界性难题。2017年,中国科学家利用墨子号卫星首次实现了1200公里的量子纠缠,创造了距离新纪录。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获得量子通信的真理性认识具有反复性
②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科学研究的目的
③改变事物固有联系是实现科学进步的重要条件
④对复杂问题的认识会受到具体实践条件的限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7.传统石油钻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某油气田采用“
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既有效消除了钻井污染隐患,又节约了土地、水泥等资源,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利用佐证了( )
①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8.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 )
①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
③从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9.有研究发现,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仅有2%的野草种子日后会发芽,但如果在白天翻耕,发芽率高达80%。进一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野草种子在被翻出土后的数小时内,如果没有受到光线的刺激,就难以发芽。材料表明( )
A.人为事物联系是主观的
B.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D.新事物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50.经济全球化曾经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 )
A.经济全球化与人们对它的认识是同步发展的
B.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在事物的联系
C.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需要人们从一开始就揭示出它的本质
D.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5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0月24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
材料一: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一桥飞架三地,将香港和珠海、澳门的陆路四小时压缩到30分钟,大大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促进三地的贸易投资、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和发展。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共有三座通航孔桥、七座桥塔,桥塔设计结合了美感、文化、气候和水文条件,寓意深刻: “中国结”桥塔寓意着三地文化的交融,“风帆”双塔象征着一帆风顺,“海豚”塔所代表的是栖息在此的“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针对跨海工程“低阻水率”“水陆空立体交通线互不干扰”“环境保护”以及“行车安全”等的苛刻要求,港珠澳大桥采用“桥、岛、隧三位一体”的建筑形式。大桥全路段呈S型曲线,桥墩的轴线方向和水流的流向大致取平,既能缓解司机驾驶疲劳,又能减少桥墩阻水率,还能提升建筑美观度。港珠澳大桥是我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建设者们克服恶劣的海洋施工条件等困难,发扬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港珠澳大桥精神,奋战8年,创造了新的“中国奇迹”。
材料二:在多年的桥梁工程建设实践中,我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港珠澳大桥涵盖了公路、桥梁、隧道以及人工岛等多项不同领域工程建设,是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技术的超级集合体,很多关键技术和施工方法在世界上没有经验可循。大桥线路需经过伶仃洋航道和香港国际机场航线,一方面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和航班降落限高需求,还要满足抵御8级地震、16级台风、使用寿命120年的要求。一系列技术难题倒逼建设者不断创新,在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形成了400多项发明专利和新型实用专利,创造了大桥防风防腐防震技术、世界最大钢箱梁和桥塔的制造安装、世界最长海底隧道的生产浮运安装等7项世界记录,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经过近一个月的试运行和检测,10月24日,大桥正式通车。
材料三:自主创新刷新难度,中国迈向桥梁强国。我国桥的数量在增多,里程在延伸,技术含金量也在不断提升。“纵观世界桥梁建设史,上世纪70年代前要看欧美,90年代看日本,而到了21世纪,则要看中国。”每一座大桥的设计与施工,背后都凝聚着建设者自主创新的智慧和勇气;一座座世界级桥梁相继落成,让中国从桥梁大国迈向桥梁强国。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桥梁建设者和科研人员紧跟国际前沿技术,坚定信心,在桥梁结构体系设计、核心材料研发、关键施工工艺、施工装备创新上刻苦攻关,使中国桥梁的技术高度不断攀升、难度不断刷新……
(1)结合材料一,分析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如何发挥了意识的作用?(12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港珠澳大桥建设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道理的?(12分)
(3)根据材料三,用发展的观点谈谈你对中国能迈向桥梁强国的认识。(10分)
5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习近平在谈到改革开放时曾多次引经据典,寓意深邃。“‘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改革要与时俱进,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2013年11月9日,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2017年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强调: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绝知此事要躬行”。
结合材料,谈谈习近平的引经据典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6分)
参考答案
1.D【详解】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在生活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故D正确;选项AB都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不选;C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2.A【详解】
闭门造车指的是关起门来造车,比喻做事不考虑客观情况,脱离实际。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相反,①项对应正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指的是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体现了人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②项对应错误;方生方死指事物在产生的瞬间就消亡了,体现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朝令夕改指的是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这两种观点都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否认事物在运动变化中也存在相对稳定性,③项对应正确;掩耳盗铃指堵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家的铃铛,画饼充饥指在纸上画一张饼解决自己饥饿的问题,这两种做法都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夸大了意识的主观能动性,④项对应错误。答案选A。
3.B【详解】如果你用语言提到某事物,这种事物就一定存在。巴门尼德的推论体现了主观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③④项观点与巴门尼德的推论体现的观点一致;①②项属于唯物主义观点,与巴门尼德的推论体现的观点不一致;正确选项为B。
4.C【详解】
获得真理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多次反复的过程,故A错误;认识具有上升性,追求真理性认识不是循环往复的过程,故B错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的表述是不正确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故D错误;研究宇宙古老历史的科学家知道有多少常规物质产生于大爆炸期间,研究现代宇宙的科学家则知道人类用望远镜可以探测到的常规物质有多少,然而,这两个数字直到最近都一直对不上,宇宙中最初的重子物质有三分之一缺失了。如今,一支国际研究团队表示,他们发现这些缺失的中子和质子,就漂浮在恒星间,这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和意识具有选择性、创造性特点,故C正确。故选C。
5.D【详解】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故①错误;哲学对时代发展不起支配作用,“哲学是是支配时代发展的有力工具”的说法,夸大了哲学的作用,故②
错误;材料中,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和传统,都关乎人类未来发展和全球命运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都充分表达了哲学的时代关注,可见,哲学之所以要关注时代是因为哲学应该把握时代脉搏,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巨大力量,哲学应该反映时代特点和要求,发挥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故③④正确。故选D。
6. B
7. B 【分析】本题以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6.题目中,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是基于我国的国情做出的,从哲学上来看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道理,属于唯物主义思想。A、C、D三项均属于唯心主义,B选项属于唯物主义思想,与题意相符。故选B。
7.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一全新判断表明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③选项表述正确入选。①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④选项表述错误,真理的发展不必须推翻已有的正确的认识。选B。
8.B【详解】“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的说法太绝对,故②错误;“每个人都能认识所有的事物”的说法太绝对,故④错误;我国科学家日前发现了两种新的恐龙,揭示了兽脚类恐龙中阿尔瓦雷斯龙类恐龙巨大单爪的演化历程,这佐证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示生物的进化,世界是可知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类能揭开自然界之谜,故①③正确。故选B。
9.B【详解】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带来全新面貌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反映了自己所处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了时代的脉搏,B项符合题意;A项不是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而非物质力量,C项说法错误;D项不属于根本原因;正确选项为B。
10.B【详解】题目中,北齐宰相萧子良笃信佛教,相信佛家的因果循环,其观点属于唯心主义,是有神论思想;而范镇则认为“人生在世,就像同一棵树上的花,有些落在厅堂,有些落在粪坑,虽贵贱不同,却无因果报应”,属于唯物主义,是无神论思想,故①③选项表述符合题意入选。②④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选B。
11.B【详解】成功者、失败者都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倾向,①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机遇对于个人的成功而言是外因,是重要条件,但不是决定因素,③说法错误,④符合题意。本题选B。
12.C【详解】社会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的,而不是受人的意志和意愿支配,故①
错误;社会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故③错误;材料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这体现了社会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故②④正确。故选C。
13.D【详解】水的结构是21世纪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題之一,我国科学家经过长期努力,不断认识“水的结构”,体现了“水的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人们对“水的结构”的认识受其体实践水平的限制,故③④正确;①②在材料中不能得到体现,均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
14.D【详解】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反映,故①错误;“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直理可能就会变成错误”,这说明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行的,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故②正确;真理只有一个,故③错误;“不用相当的独立功夫,不论在哪个严重的问题上都不能找出真理;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这说明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追求真理是一个水无止境的过程,故④正确。故选D。
15.D【详解】事物的静止是事物固有的,与人的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无关,故A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故B错误;人们能够通过对事物运动规律的把握而作出超前判断,故C错误;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材料中的三个“不能变”说明了事物的运动和静止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故D正确。故选D。
16.A【详解】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中国和奥地利之间首次实现距离达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并利用共享密钥实现加密数据传输和视频通信,这说明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故①正确;材料中,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安全通信方式,也为“不被破解的加密技术”千年梦想提供了成为现实的科技基础,这说明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故③正确;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故②错误;材料没体现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17.B【详解】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工智能是在人的意识指导下通过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产物,材料中“她拥有杰出的表现力、美感和互动能力,可以模仿一系列人类的面部表情,迫踪并识别样貌,以及与人类自然交谈”,这表明从本质上讲,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某些功能的模拟,故①适合题意;实践的主体是人,②是错误的;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为人所特有,人工智能没有意识,故③错误;材料中,索菲亚当天在沙特说,“它希望用人工智能帮助人类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这说明人工智能的发展,能扩展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故④适合题意;故选B。
18.D【详解】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错觉属于意识的范畴,其不具有物质性,故排除;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意识的本质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所以错觉也是物质的反映,故排除;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是指观察者在客观因素干扰下或者自身的心理因素支配下,对图形产生的与客观事实不相符的错误的感觉,这说明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故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
19.D【详解】观念的存在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故A错误;正确的观念对实现就业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故B错误;C选项的说法太绝对,故C错误;材料中,年轻人更加追求个性化的职业选择,以往的一些“铁饭碗”“金饭碗”反而遇冷,这说明人的观念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故D正确。故选D。
20.B【详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源于党对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这体现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能动的反映,时代孕育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推动时代前进,故①④正确;哲学智慧源于社会实践,故②错误;真正的哲学反映时代要求,可以影响社会的发展,但不能支配社会的发展,故③错误。故选B。
21.D【解析】此题考查认识的特点。最新研究成果使人们对人体干细胞的有了全新认识,改变了人们对细胞器官生长的理解。这是由于生命现象的复杂性决定的,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②正确;对人体干细胞的全新认识表明人类的认识能力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④正确;①说法正确但材料未体现;真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推翻原理真理性认识的过程,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22.A【详解】①符合题意,对待欲望应采取正确的态度,启示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②符合题意,对待欲望应采取正确的态度,不是对什么事情都是抓的越紧越好,启示我们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③表述错误,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不是实践。④表述错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质变。故选A。
23.C【详解】①不合题意,材料强调意识的作用,不是意识的本质。②符合题意,“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解惑当时统治”因为人可以发挥意识在主动创新性认识历史得失的本质和规律。③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解惑,不是改造。④符合题意,之所以可以“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解惑当时统治”是因为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我们可以通过历史的得失总结出规律。故选C。
24.B【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国人内心对自身文化传统的守护感和参与感,是通过传统手工艺动手的方式唤醒人们手脑心的整合协调能力而获取的,体现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运动与静止的特点,AC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意识的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25.A【详解】B选项是从认识论的角度阐述的。C选项是从辩证法的角度阐述的。D选项错误,人民群众是是历史的创造者。针对大学生面临“史上最难就业季”的情况,需要我国政府简政放权,以释放就业创业新活力,促进扩大就业,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A选项入选。
26.A【详解】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价值观的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材料中,慢跑者在跑步的同时捡拾路上的垃圾,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慢慢让生活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让世界成为更好的世界,可见,拾荒慢跑能让世界更好是因为聚沙成塔的力量能让事物发生质的改变,美好生活的价值理念影响人们行为的选择,故①③正确;选项②夸大了人为事物的联系的作用,故②错误;坚持不懈的努力,如果努力的方向错误,也不能推动社会发展,故④错误。故选A。
27.C【详解】③选项错误,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④选项否认了事物发展的上升性。题目中,莫言结合自身的乡土情,历经十几载方成大业,他的小说往往“披阅无数,增删无数”,潜心创作,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耗尽半生,仅为几部经典,字字、句句蕴含深情,这都表明质变要通过量的积累才能够实现,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①②选项入选。选C。
28.C【详解】人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但不能改变规律,A说法错误;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B说法错误;有时候的成功,角度比力度更重要,说明人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改造世界,C符合题意;漫画没有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D排除。本题选C。
29.B【详解】“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符合题意;A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不符合题意;C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不符合题意;D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符合题意。本题选B。
30.D【详解】“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体现了事物的变化发展先从量变开始的哲学道理,①选项错误。“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体现了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哲学道理,②选项错误。③④选项诗句与对应的哲理均正确,入选。选D。
31.A【详解】题目中该诗句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哲学道理。“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也体现了同样的哲学道理,①②正确入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指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不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故排除③。“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排除④。选A。
32.B【详解】“如果过量食用会出现腹痛、发烧、呕吐、抽搐等中毒症状,损伤身体”,说明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符合题意;ACD本身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本题选B。
33.D【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历经21次试验,最终开发出了“易漂洗”洗衣粉,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前提,④项符合题意;面对挑战,某公司科技人员主动请缨,带领研发团队进行研制,说明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①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②项与题意不符;没有否定就没有事物的前进和上升,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34.D【详解】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①说法错误;题干强调了铁路交通的发展,没有体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②排除;“运力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说明新事物会不断产生并取代旧事物,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③④符合题意。本题选D。
35.A【详解】对于长江黄河的源头地理位置,《三江源头科学考察结果》提出了新的说法,新确定的长江源头为当曲,黄河源头为卡日曲,这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故A正确;材料没体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也没强调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故BC不符合题意;而D选项过于绝对,故D错误。故选A。
36-40:BCDBD 41-45:CDADC 46-50:BBBCD
51.(1)(12分)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建设港珠澳大桥加强了三地联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大桥设计及建成体现了建设者的主动创造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设计者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在科学设计蓝图的指导下,通过建设者的实践活动,大桥顺利竣工。
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在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港珠澳大桥精神的激励下,建设者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世纪工程。
(2)(12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国在大桥建设中积累了经验,获得了认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大桥建设提出巨轮通航和限高等新问题,推动建设者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了发明专利;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推动了认识的发展。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大桥通过运行检测证明了我国桥梁建设技术的真理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我国在大桥建设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建设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
(3)(10分)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我国桥梁技术从上世纪的落后,到本世纪的领先,这一实质性的变化见证了我国桥梁技术的发展。
②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相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做好量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我国桥梁建设者和科研人员刻苦攻关坚定信心是我国能迈向桥梁强国的前提,他们做好每一座大桥,一座座世界级桥梁相继落成,才促进了中国从桥梁大国迈向桥梁强国的质的飞跃。
52.(16分)①“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②“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
④“撸起袖子加油干”“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重视实践、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分析】
本题以习近平的引经据典为背景,从哲学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谈谈习近平的引经据典所体现的哲学道理,属于体现类主观题。解答本题,首先要审好设问要求,找出材料中引用了哪些经典语句,不能漏掉;其次,要将经典语句翻译成现代语言,理解其中的主旨,将其与所学哲理联系起来作答。“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意思是天道(自然规律)是持久不变的,用符合治理它的规律来适应它,就能吉祥,可与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联系作答;“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意思是说聪明人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策略,有智慧的人会按照世事变化的情况而制定法则,可与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联系作答;“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意思是不从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是无法治理好一方地区的,可与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联系作答;“撸起袖子加油干”“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自己亲身的实践,可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联系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