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00 KB
- 2021-09-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政治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材料说明
A.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 B.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
C.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走到天涯海角,一见到牌楼汉字、舞龙耍狮,就会想到中华文化,就有归属感。身在异国他乡,一声乡音的问候,一副耳熟能详的对联,都是一杯杯数千年中华文化的佳酿,令人心醉。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②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③潜移默化、无影无踪 ④深远持久、难以抹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有调查显示,许多来华的外国人都喜欢上了中国。当被问及原因时,他们表示,不仅在于中国的“生活便利”和“人民友好”,还在于从中国文化中找到了“归属感”。有两位外国歌手还根据自己行走中国的体验,创作了歌曲《I'm going to China》并走红网络。由此可见
A.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B.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优秀文化提高人的审美素养
4.《周易注》中记载:“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与“吉”谐音,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小小绳结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同心结”“平安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的“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材料中文化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②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过程
③从结绳记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④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明,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上述论断表明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②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③反映时代要求是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④推动社会实践发展是文艺创作的根本追求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6.2019年4月15日,法国象征性建筑物巴黎圣母院发生严重火灾。大火烧碎了法国宗教的历史,火光后的灰烬里,留下一道人类文明的伤疤,全世界人民都在为巴黎圣母院的巨大损失而倇惜,这是因为
①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③巴黎圣母院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④巴黎圣母院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汉语教育。2019年俄罗斯将首次在国家统一考试中进行汉语科目的考试,肯尼亚将汉语作为第二外语,爱尔兰也宣布将中文加入其全国高考科目。外国重视汉语教育
①有利于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②加速了汉语在世界范围的传播
③为汉语的世界传播提供了新手段 ④增强了世界各国对汉语文化的认同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8.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国务院要求各地严格保护历史建筑,严禁随意拆除和破坏已确定为历史建筑的老房子、近现代建筑和工业遗产,不得拆真遗存、建假古董,要在保持历史建筑外观、风貌等特征基础上,合理利用,丰富业态,活化功能,实现保护与利用的统一。这一要求
①旨在展示城市历史风貌,留住城市文化特色
②旨在丰富传统建筑内涵,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③有利于彰显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品质形象
④有利于承袭传统建筑文化,维护城市历史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中华有大美,布上绽青花。”南通蓝印花布的制作方法在继承民间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工艺和技术的创新,并借鉴剪纸、苏绣、木刻、素描等表现手法,赋予蓝印花布以新的活力。蓝印花布的发展历程体现了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②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舞蹈《春天的故事》捕捉改革开放以来特殊事件,用舞蹈艺术和现代舞的表现形式生动表现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成就,歌颂中华民族顽强不屈、敢为人先的豪迈气魄,给人以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震撼。这充分表明
①弘扬主流思想是艺术创作的目的 ②创新表现形式能够增强艺术感染力
③讴歌时代是艺术创作的重要任务 ④不断融入现代元素是艺术创新的动力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3.水书是水族先民创制的一种独具一格的雏形文字,它是水族民间知识、民间文化的综合记录与反映,涉及天文历法、原始信仰、伦理道德、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流传于西南地区的水族聚居地。水书文化
①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
②是水族先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享用的文化
③具有鲜明民族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④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是由水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决定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祠堂是古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祠堂里的祖训、族规是古村落的灵魂。几乎每个古村落祠堂里的祖训、族规中都包含“勤学耀祖”“节约”“睦邻”等对族人的要求,甚至有的族规中都具体规定到使用的器物,如:筷子摆放要直、要齐、要和等,这些祖训、族规教化着民众,影响深远。由此可见
①传统文化在维系社会生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②要认同其它民族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③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④对祖训、族规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5.“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若论中华民族根植最深、影响最大的精神品质,必定是爱国情怀。和平年代,爱国已不是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而是去做力所能及之事,表达内心爱国之情。例如辛勤劳动、建设祖国,维护国家尊展现民族风采等。这表明
①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从古自今都是一致的 ②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③爱国主义是一种物质力量 ④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要不断丰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深情回望过去一年极不平凡的追梦之旅,热情礼赞每一位奋斗者的艰辛付出,满怀信心寄语亿万人民勇敢踏上追寻梦想的新征程,激励每一个人发扬梦想精神,在奔跑中拥抱梦想、成就梦想。这启示我们,弘扬梦想精神
①能够为不断夺取中国建设和改革新胜利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②能够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
③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精神品质
④是凝聚民族力量、推动民族振兴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唐宋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伊始,“学习强国”平台的文化课堂就推出了某教授的系列讲座《唐宋诗词的风骨气韵》,该教授通过唐宋诗词,为我们展现了诗词描绘的时代风采时代精神。学习唐宋诗词:
①是促进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和主要途径 ②有助于我们坚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信念
③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需要 ④推动了古典诗词创造性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五四运动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火种播撒在中华大地上,根植在华夏儿女的精神基因里,激励着一代一代华夏儿女立志报国,奋发图强,追求真理。由此可见“五四精神”
①能够直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③能够塑造人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是我们应对各种思潮的“主心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一船红天下,万众跟党走。”“红船精神”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红船精神
①是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并贯穿始终
③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④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有专家指出,抖音通过把令人陶醉的消遣娱乐及充满了感官刺激的产品堆满人们的生活,最终达到目的:以发泄性娱乐,占用人们大量时间,让其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思考能力。这
①警示消费者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
②体现了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③说明传媒的商业性必然导致腐朽文化的出现
④启示国家提供健康有益的社会主义文化产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说起“小康”,人们提及最多的还是人均GDP、衣食住行等经济指标和直观感受。这些固然很重要,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远不止这些,不仅需要物质生活富足,还要让群众文化生活健康丰富。“没有文化的小康,不算真正的小康”。实现“文化小康”要求政府
①以文化建设为中心,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②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保障群众文化权益
③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文化创造活力 ④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改造落后腐朽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新年伊始,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内、在首都国际机场候机厅内、在长沙橘子洲头公园内……都以快闪的形式由组织者领唱、公众跟唱《我和我的祖国》,以年青人为主体,采用网络直播,使民众与祖国的关系进一步明朗,对于弘扬主旋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积极作用。快闪演唱《我和我的祖国》这一活动
①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②发挥了大众文化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④全面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明确惩治亵渎英烈的行为,保护英雄烈士的法律体系日益完善,推动形成捍卫英烈、学习英烈的良好社会氛围。该法的制定
①提升了全体公民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 ②在全社会树立了崇尚英烈的鲜明导向
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得到完善 ④有利于增强保护英雄烈士的文化认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4.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师:
①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②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③要发挥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的特殊功能
④要努力改造腐朽文化,坚决抵制落后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2018年9月20日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17周年,也是第16个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全国很多地区将举行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向道德模范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传递正能量,发挥传统道德对个人发展的促进作用
②加强公民教育,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③弘扬主旋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④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主观题(共5题,共计50分)
26.“以和为贵”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述。在中国文化史上,“和而不同”的思想形成得很早,孔子是把“和而不同”当作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后人把它提升为一种文化精神,其内涵界定为多样性的统一与协调。“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既是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力量之源,也造就了中华文化浩瀚恢弘的博大气象和历久弥新的内在品格。
结合材料,说明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伟大思想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6分)
27.他曾被称为“永远的校长”;他怀抱一世诗情;他是机械工程界的翘楚,却面对《老子》侃侃而谈;他早已是古稀老人,为着他的人文理想,坚毅奔走……他就是华中理工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他以一贯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依旧饱满的热情,引导他所挚爱的青年学子重拾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怀。杨叔子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一个民族的存亡发展与民族文化紧密联系,而判断一个文化是否有生命,关键看文化所包含哲理的广度、深度和高度。中华民族的文化恰有着巨大生命力、创造力与凝聚力,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所以,中国是压不垮的。”
结合材料理解“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12分)
28.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了《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作为切入点,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段子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念结合在一起,是习近平新时代思想与传统文化人高度契合,既能教育干部,又能加强思想修养,是近年来贯彻十九大精神最高档次的好节目。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平语近人节目是如何引领文化自信的。(10分)
29.中央电视 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掀起一波传统文化浪潮。该节目用古典情怀塑造现代综艺,以创新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获得了满堂彩。有评论认为,中华民族创作了世界级的华彩诗章,而这些诗章又锻造着我们的民族性格。人们咿呀学诗的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成为了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最重要的是唤起了人们深藏心中的“诗心”,通过强化教育引导,进而转化为人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而那些在节目中表现出色而走红的人更让我们感到人文教育厚积薄发的特征,折射出人文教育要重视“诗教”。
综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分析《中国诗词大会》能唤起“诗心”的原因,并说明重视“诗教”的重要性。(10分)
30.中央电祝台推出的文化读书类节目《朗读者》播出以来,以高而不冷的气质赢得观众的喜爱,取得了极大成功。节目采用讲述个人的经历﹣﹣朗读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人们精神需求的契合点,将高尚的精神追求、民族的精神气质、先进的价值引领融入看似平凡朴实的朗读中,给人温暖、启迪与力量,同时对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积极作用。节目中的朗读者有把大半辈子献给改革开放的先锋人物,有白手起家闯出一片天的民营企业家,有以壁画为伴的考古学家,也有备受矚目的话剧演员,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读者。朗读以最简单朴素的形式使所有观众建立一个情感和价值的共同体,高质量地满足了人民的文化需求同时,也再现了一个活力四射的文化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简要分析《朗读者》取得成功的原因。(12分)
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5 CDACA 6-10 CDABB 11-15CCCBC 16-20 BCCBA 21-25 CBDBC
二、主观题(共5题,共计50分)
26.【答案】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而不同”思想形成得很早,其内涵也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力量之源。(2分)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和而不同”思想造就了中华文化浩瀚恢弘的博大气象和历久弥新的内在品格。(2分)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后人把孔子“和而不同”提升为一种文化精神,其内涵界定为多样性的统一与协调。(2分)
27【答案】①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民族。(2分)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8分)③中华民族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2分)
28【答案】①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把握,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4分)②该节目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段子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念结合在一起,是习近平新时代思想与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彰显了文化自信。(3分)③该节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朴素的大众语言,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既教育干部又能加强思想修养,彰显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了文化自信。(3分)
29【答案】①诗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国诗词大会》用古典情怀塑造现代综艺,以创新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借助重温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唤起大众的“诗心”
,激发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树立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5分)②人文教育特征是厚积薄发,要有“诗心”必须有“诗教”。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发挥教育对青少年的教化培育作用,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5分)
30. ①它立足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集中展现了当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3分)
②它以人民为中心,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高质量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3分)
③它挖掘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意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分)
④它的内容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