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50 KB
  • 2021-09-02 发布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政治新创新大一轮复习通用版讲义:必修一第一单元微专题主观大题常考点专攻(一)——价格讲义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微专题 主观大题常考点专攻(一)——价格 ‎[热点缘由] 价格不仅关系民生,而且关系着实体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大背景下,深化价格改革势在必行。近几年高考命题持续关注价格这一考点,主观题命题经常从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等角度,结合当前的相关重大热点问题进行考查,备考复习要充分重视。‎ ‎[必备知识掌握牢]‎ 一、准确调用知识“保准度”‎ 二、记牢答题术语“保规范” ‎ ‎ 1.影响价格的因素 ‎(1)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就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就越低。‎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3)货币的发行量(或供应量)、国家政策等也是影响价格的因素。‎ ‎2.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①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 ‎②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会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价格变动调节产量。②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3.应对价格变动的措施 ‎(1)生产经营者 ‎①某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该商品的生产经营者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以该商品为生产要素的生产经营者减少该生产要素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外贸企业适当增加该商品及替代产品的进口数量。‎ ‎②某商品价格下跌:生产该商品的生产经营者要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以该商品为生产要素的生产经营者增加该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外贸企业要减少该商品及替代产品的进口数量。‎ ‎(2)国家 ‎①某种商品价格上涨:鼓励和引导商品生产者大力发展该商品的生产,增加该商品的市场供给;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抑制物价过快上涨。‎ ‎②某种商品价格下跌:加强宏观调控,完善补贴政策;制定和采取相关政策措施化解产能过剩;引导商品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产品生产结构。‎ 三、运用时政用语“保亮度”  ‎ ‎1.增加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 ‎2.国家实行并逐步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 ‎3.进一步限定、缩小政府制定价格的范围,明确政府制定价格的范围为“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和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和服务”。‎ ‎4.政府定价范围的缩小,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规范答题领悟好]‎ ‎[典例] (2017·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玉米收储制度的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场硬仗。‎ 为保障玉米的生产和供给,我国长期实行以保护价(对农产品规定最低收购价)收购种植户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2012年以来,国际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国内玉米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造成了国内玉米库存高企和正常流通受阻。2016年,国家发改委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对我国玉米主产区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收储制度进行改革,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种植)补贴”的新机制。2016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比上年出现下跌。新机制运行扭转了近些年玉米价格不断提高、库存不断增多、补贴和亏损不断增加的局面。‎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国内玉米价格下降对玉米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 ‎(2)玉米价格的下降,影响了一些玉米种植户的收入。政府和种植户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一、审题要“准”‎ ‎1.审主体:本题第(1)问没有明显的主体限定;第(2)问的主体限定是政府和种植户。‎ ‎2.审设问:第(1)问属于影响类主观试题,要求回答的问题是玉米价格下降对玉米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第(2)问属于措施类主观试题,要求回答的问题是政府和种植户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3.审知识范围:本题两问均要求用经济生活的知识来解答。具体说来,第(1)问主要涉及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知识点;第(2)问主要涉及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 二、找点要“全”‎ 第(1)问 从教材 中检索 ‎①调节产量。价格下降,导致生产者获利减少,故缩减生产规模,供给减少;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需求扩张 从材料 中检索 ‎①国际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国内玉米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②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比上年出现下跌。新机制运行扭转了近些年玉米价格不断提高、库存不断增多的局面 第(2)问 从教材中检索 调节产量;采用先进技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等 从材料中检索 生产(种植)补贴 三、揣摩要“细”‎ ‎1.回答好第(1)问,关键是理解好设问中的“玉米市场”。结合本题材料,我们应该考虑到玉米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市场上玉米库存、玉米进口等因素,搞清楚这一点,回答本问时要点就比较全面了。‎ ‎2.回答第(2)问,种植户的角度是一个难点,需要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背景,种植户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种植结构。另外还需要迁移知识,从生产经营角度来看,还需要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四、答案要“范”‎ 参考答案:(1)玉米种植面积下降,供给减少;下游企业生产成本降低,需求扩张;消化库存,促进玉米供求平衡;缩小国内外玉米价差,减轻玉米及替代品的进口压力。‎ ‎(2)政府完善补贴政策;种植户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种植结构;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反思总结自通窍]‎ 一、易错要“避”‎ ‎1.材料信息获取不全,漏隐性信息。例如本题中忽视“国内玉米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和“国内玉米库存高企”这两点信息,导致漏答另外两个要点,即“‎ 消化库存,促进玉米供求平衡;缩小国内外玉米价差,减轻玉米及替代品的进口压力”。‎ ‎2.不能灵活迁移教材知识。例如本题中种植户如何解决影响收入问题,这涉及第五课生产者怎样经营的问题。‎ ‎3.时政热点关注不够。例如本题中政府和种植户如何解决影响收入问题,事实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给出答案。‎ 二、能力要“提”‎ ‎1.第(1)问要想得高分,一定要运用好课本“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知识点。紧紧抓住玉米价格下降对玉米供给和需求的影响作充分的回答,可以考虑对产量的调节、对消费者(包括居民和生产企业)需求量的影响,进而思考对国际市场中玉米进口的影响。‎ ‎2.第(2)问要想多得分,从种植户的角度,要考虑到商品生产者面对价格下降,应该怎么办。可大胆运用课本相关知识思考要适应市场需求,种植户要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要如何降低生产成本的问题。‎ ‎3.另外,在审设问和材料这个环节上还需要更加细心,比如第(1)问中对“玉米市场”的理解,对材料中“化解库存”这一信息的把握等。‎ 三、通法要“记”‎ ‎1.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价值+货币量+国家政策 ‎2.价格变动的影响:生活消费+生产经营 ‎3.应对价格变动的措施:生产经营者+国家 四、训练“给力”‎ 我国《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实行分级定价,根据医疗机构等级、医师级别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对医疗服务制定不同价格,拉开价格差距,引导患者合理就医。《意见》强调,各地要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统筹考虑各方面承受能力,合理制定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并与医保支付、医疗控费政策同步实施,确保群众费用负担总体不增加。‎ 结合材料和所学“生活与消费”的有关知识,分析对医疗价格实行分级定价的依据。‎ 解析:本题属于依据类的解答题。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从影响价格的因素的角度分析说明,然后再从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影响的两个角度进行具体分析说明即可。‎ 答案: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不同层级的医疗价格既要反映各自的成本,又要反映其市场需求状况。‎ ‎②价格变动调节需求。对医疗价格实行分级定价,合理拉开价格差距,有利于引导患者合理就医,促进医疗资源有效利用。‎ ‎③价格变动调节生产。实行医疗价格分级定价,合理拉开价格差距,有利于调动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积极性,加大医疗资源投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