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50 KB
- 2021-09-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二讲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备考指津
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
c
本考点在新教材中已换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3)开启新征程
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二○二○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承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②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二○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坚持新发展理念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10 -
(1)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全面理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重要性
具体措施
大力发展
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勇敢、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施区域
协调发
展战略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考向一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1.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表明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F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必须( )
- 10 -
A.扩大生产规模 B.大量发行人民币
C.大力发展生产力 D.控制消费需求
解析:选C。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必须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C正确;A、B、D都不符合题意。
3.长期以来,我国经济追求GDP规模扩张和高速增长,主要通过需求侧改革的思路来实现,着重强调投资、消费和出口的拉动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供给侧改革( )
①就是要抑制总需求增长,增加总供给
②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来提供新动力
③必须要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
④旨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限制政府投资行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B。进行供给侧改革不是为了抑制总需求的增长,①错误;④中“限制政府投资行为”表述错误;供给侧改革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来提供新动力,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②③入选。
考向二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4.协调发展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F )
5.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 T )
6.(2019·4月浙江选考)在“互联网+”时代,基于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网约车、在线短租、共享医疗等新业态层出不穷,改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2018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达2.9万亿元,同比增长41.6%。这表明( )
①消费推动技术进步 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③经济结构实现了战略性调整 ④创新给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网约车、在线短租、共享医疗等新业态层出不穷,改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表明生产决定消费方式;“基于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共享经济快速发展”,表明创新给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②④入选。①强调消费推动技术进步,材料没有体现,不选。材料没有体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③不选。
7.(2018·4月浙江选考)下表是2013—2017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与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 10 -
制造业增加
值增长率(%)
10.5
9.4
7.0
6.8
7.2
高技术制造业增
加值增长率(%)
11.8
12.3
10.2
10.8
13.4
注: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2017)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①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得到发挥 ②制造业的增加值呈现下滑趋势 ③科技投入转化率明显提高
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得到贯彻落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材料未涉及劳动者,①不选;材料反映了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率,未涉及制造业的增加值,故不能得出制造业的增加值呈现下滑趋势的结论,②不选。
8.面对日趋复杂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落实到大力推进绿色化的新行动上,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树立科学发展观,从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
A.发挥了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B.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C.弥补了市场调节的弊端,防止经济波动
D.坚持了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的问题
解析:选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A错误;C夸大了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作用,不选;D不符合题意,不选;B正确且符合题意。
专题强化训练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写T,错误的写F)
1.当前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F )
2.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T )
3.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朝着同步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F )
4.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就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减少第一、第二产业的数量。( F )
5.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F )
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由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 )
①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已经实现
- 10 -
②表明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③意味着我国居民消费已经由生存型消费转变为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
④源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源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表明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②④符合题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还没有实现,①错误;③不符合实际,排除。
7.某市提出下列发展经济思路:统筹外向型经济和内源型经济,外资内资一齐引;统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二、三产业一块抓;统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下列说法中能够概括这一思路的是( )
A.统筹兼顾,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B.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的目的性
C.创新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D.转型提升,注重发展的科学性
解析:选A。题中内外统筹、制造业与服务业统筹、城镇化和新农村统筹,各方面协调发展,体现的是统筹兼顾,增强发展的协调性,故选A项。B、C、D三项与题意不符。
8.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下面属于经济方面的成就的是( )
①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②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高收入者占人口多数
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大幅提高
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C。我国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②错误;③属于社会建设方面的成就,不选;①④符合题意,入选。
9.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重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 )
①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扩大城镇化比重
②实现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自由流转
③加快推进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④改革户籍制度,使农村人口有序市民化
- 10 -
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解析:选A。题肢①说法与题意不符,因为题目强调的是城镇化建设,而不是城乡发展一体化,故排除;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农村土地流转的不是所有权,流转的是经营权,故排除;题肢③④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故本题答案选A。
10.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观点中“和”之前讲的是“需要方”;“和”之后讲的是“供给方”,主要矛盾决定了根本任务与工作重点。解决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
①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②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高速增长
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
④要大力宣传艰苦奋斗精神,抑制消费,使人民物质文化消费适应生产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D。解决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使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②不选;④中“抑制消费”说法错误,不选;①③符合题意,入选。
11.工信部与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积极推动产融结合模式创新,在综合金融服务、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优势产能国际合作、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转型。这有利于( )
①推动产业升级,增强核心技术的竞争力
②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促进我国经济实现由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转变
④通过新技术将传统产业打造为高新技术产业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选C。工信部与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推动中国制造进一步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转型,有利于产业升级,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①②符合题意;③中“我国经济实现由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转变”说法错误;④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12.2019年1月,
- 10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广第二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的通知》指出,要实施“技术股与现金股结合激励的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方利益捆绑机制”和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这能印证( )
①我国确立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
②作为劳动者要利用国家创业政策
③我国政府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④我国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关于推广第二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的通知》体现了国家促进创新,我国政府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我国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③④正确;我国早已确立了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①错误;②不符合题意。
13.2019年,我国政府仍然将继续完善区域发展政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把各地比较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下列能体现这一思路的是( )
①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②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③转变消费观念,坚持绿色出行、低碳消费、保护环境
④促进央企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培养核心竞争力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解析:选D。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①符合题意;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也体现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②符合题意;③④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无关,不选。
14.某省积极探索四化同步、产城一体的新路径,确立了以强化产业支撑保障就业、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安居、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这说明政府(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发展理念
②扩大城市规模,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③加大统筹力度,协调城乡发展
④坚持速度优先,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材料强调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说明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发展理念,同时加大统筹力度,协调城乡发展,①③
- 10 -
正确且符合题意。城镇化健康发展并不是简单地扩大城市规模,也不是坚持速度优先,②④与题意不符。
15.长期以来,对经济快速增长的片面追求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损害到人类自身的利益,正在建设的雄安新区将按绿色、集约、智慧、包容的理念发展,打造成为建设理想城市的先行区。这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①以人民为中心 ②全面发展
③协调发展 ④绿色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按绿色、集约、智慧、包容的理念发展,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以人民为中心、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等,①③④符合题意;全面发展不属于新发展理念范畴,②排除。
16.“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平台,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产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互联网+”围绕自由开放的思维,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驱动创业创新潮涌动,推进产业运行模式全方位升级。“互联网+”可能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是( )
①出现万众创新,逐渐颠覆传统产业,实体经济萎缩
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激发市场活力
③改善消费结构,促进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全面升级
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B。“互联网+”围绕自由开放的思维,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驱动创业创新潮涌动,推进产业运行模式全方位升级,这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②④符合题意; ①中“逐渐颠覆传统产业,实体经济萎缩”的说法错误;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7.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多项有力举措。这是因为( )
①区域协调发展能推动区域优势互补
②区域协调发展能解决城乡发展差异
③区域协调发展能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④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能够推动区域优势互补,能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①③
- 10 -
符合题意;②④错误,排除。
1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①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②要强化投资与消费对经济拉动的作用
③有利于增加有效供给,优化经济结构
④表明供给决定需求,需求影响价格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增加有效供给,优化经济结构,①③正确。②强调的需求侧,不符合题意;④中“供给决定需求”的说法错误。
19.经济服务化是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以后产业结构的一种转变过程,表现为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超过工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当前,中国经济仍处于经济结构服务化引致的结构性减速阶段。据此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①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文化产业 ②改善供给结构,大力振兴工业 ③转换增长动力,提升创新能力 ④注重产品研发,保持低速增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经济服务化又称为第三产业化,大力振兴工业不符合题意,②不选;应是保持中高速增长,④错误;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三、综合题
20.2019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就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提出下述重要举措:必须推动创新创业升级,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努力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促进农村创新创业;必须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增强乡村产业持续增长动力,努力健全绿色质量标准体系,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培育提升农业品牌,强化资源保护利用;必须科学合理布局,优化乡村产业空间结构,努力强化县域统筹,推进镇域产业聚集,促进镇村联动发展,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同时做强现代种养业,做精乡土特色产业,提升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培育乡村新型服务业,发展乡村信息产业。
结合材料并运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相关知识,说明提出并实施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重要举措的积极影响。
答案:(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顺应并推动了乡村高质量发展;(2)推动创新创业升级,坚持了创新发展理念,解决了乡村振兴的发展动力问题,
- 10 -
为推动乡村产业持续增长提供新动力;(3)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坚持了绿色发展理念,解决了乡村振兴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推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4)优化乡村产业空间结构,坚持了协调发展理念,解决了乡村振兴中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不断增强乡村振兴的整体性。
2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困境:要素成本高,我国要素价格存在不同程度政策性扭曲,资源性产品价格(煤油电气水等价格)未反映出其市场供求关系;传统制造业生产经营不太景气,最普遍最直接的问题是无效或低端供给过多,而有效供给不足,进而造成供需不匹配;盈利能力弱,与金融、房地产、资源垄断型行业之间的利润率差距不断加大,导致部分实体经济企业也将投资方向转向金融业等虚拟经济。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指出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依据并就如何破解实体经济发展困境提出对策。
答案:依据:有质量地发展经济,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基本载体是实体经济。
对策:实体经济自身的市场定位要正确,要坚持科技创新,向市场提供有效供给。国家可以改革生产要素的价格形成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和投资投产条件。国家可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营造有热度的销售环境,并为实体经济减轻税负。
- 10 -
相关文档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专题四 发2021-09-0226页
-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2021-09-024页
-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发展社2021-09-023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9-0111页
-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4单元发展2021-09-0120页
- 2018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4发展社会2021-09-0131页
-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专题04发展2021-09-0143页
- 2018届高三政治总复习单元质量检测2021-09-016页
-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04发展社会主2021-09-017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9-0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