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1.50 KB
  • 2021-09-02 发布

【政治】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材料说明 ‎①真正的哲学正确反映时代要求,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时代孕育了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推动着时代进步 ‎③哲学智慧源于伟人的思考,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哲学的指导 ‎④真正的哲学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②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这说明时代孕育了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真正的哲学推动着时代进步,②④符合题意。①: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①错误;③:哲学智慧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③错误。故选C。‎ ‎2.目前,人工智能技术(AI)转化应用不断加快。前不久,华为AI诗人“乐府”作出的唐诗宋词,网友竟一时分不出真假。来自华为的科学家向网友透漏:其实我们也不懂诗,我们也没有用诗的规矩去训练这个系统,完全是系统自己学到的。设计者将训练用的诗词序列化为格式化的文本序列,作为训练数据,然后系统通过对语言模型token的抽样,生成满足形式和内容要求的诗词,比如绝句、律诗、词、对联等等。人工智能进行诗词创作 ‎①证明了人工智能与人一样具有意识,能主动学习 ‎②表明人工智能从事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是人的意识活动发挥创造性的结果 ‎④是人工智能对人类思维某些功能的模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③④:人工智能进行诗词创作是人的意识活动发挥创造性的结果,是人工智能对人类思维某些功能的模拟,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人工智能没有意识和实践活动,①②错误。故选D。‎ ‎3.2019年6月,新华社发布了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把荒地变良田的“绿色奇迹”消息。海水稻是利用常规育种方法和分子技术培育出的存活率高、抗病性强的新型水稻品种,它的推广可以实现盐碱地变良田的历史性飞跃。这表明 ‎①海水稻种植通过改变盐碱地属性获得成功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将荒地改造为良田的前提 ‎③科学家在实践中培育出了新的物质生活资料 ‎④海水稻成功培育是人们尊重和改造自然规律的结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事物的属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表述“改变盐碱地属性”是错误的,①排除。②③:海水稻是利用常规育种方法和分子技术培育出的存活率高、抗病性强的新型水稻品种,它的推广可以实现盐碱地变良田的历史性飞跃。这表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将荒地改造为良田的前提,科学家在实践中培育出了新的物质生活资料,②③选项正确。④: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改造自然规律,④错误。故本题选C。‎ ‎4.‎2019年5月16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圆满完成2019年深海探测共享航次任务返抵广州。这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一次大规模深海探测共享航次。航次历时36天,航程3000多海里,完成了来自国内不同单位的多项科考任务。“海洋六号”‎ ‎①是人类掌握和利用规律造福自身的产物 ‎②搭建了人类认识与海洋生态之间的桥梁 ‎③是人类征服自然活动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④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提高了认识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海洋六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提高了认识能力,是人类掌握和利用规律造福自身的产物,①④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搭建了人类认识与海洋生态之间的桥梁,②说法错误;自然规律是客观的,人类能够认识自然,但不能征服自然,③‎ 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5.寓“教”于“行”,研学旅行正在收到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开展研学旅行的认识论依据是:‎ ‎①研学旅行有利于学生获取比书本知识更可靠的直接经验 ‎②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促进知与行的统一 ‎③研学旅行作为直接现实性活动,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 ‎④研学旅行活动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学习和验证知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②④:开展“研学旅行”的认识论依据是“研学旅行”活动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学习和验证知识,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促进知与行的统一,②④符合题意。①:不能说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哪一个更可靠,①错误;③:获得认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③错误,错在“唯一”。故选C。‎ ‎6.科学界普遍认为,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几乎所有质量都集中在最中心的“奇点”处,其周围形成一个强大的引力场,在一定范围之内,连光线都无法逃脱,但没有人知道它的真正模样。全球多国科研人员历经数年合作,于‎2019年4月10日拍摄到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完成了上一代人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这表明 ‎①人们的科学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主体生命的世代延续为认识的无限发展提供了可能 ‎③新的认识工具在认识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④真理总是在人们的科学实验活动中不断超越自身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全球多国科研人员历经数年合作,终于拍摄到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完成了上一代人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说明了科学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也证明了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①②选项正确。③:题目中的表述不是在强调新的认识工具的作用,③错误。‎ ‎④:真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身实现发展,④错误。故本题选A。‎ ‎7.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这一论述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 ‎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 ‎④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主体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习近平告诫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这表明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求,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主体素质,③④正确;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中的“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说法错误,且直接经验不一定是真理性认识,排除;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认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②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 ‎8.2019年9月,荆门市城区首条“绿波带”在象山大道上启用,以缓解交通压力、提升通行效率。所谓“绿波带”,是指在指定的交通线路上,按一定范围的平均速度行驶,从第一个路口绿灯通行后,后续路口仍能保持绿灯通行,且不会遇到红灯。城市交通管理这一创新做法表明 ‎①人们通过创造和利用事物的本质联系解决社会问题 ‎②把握事物间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人们建立新的联系 ‎③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 ‎④人为事物联系具有偶然性,要促其向必然联系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②③:荆门市城区首条“绿波带”在象山大道上启用,以缓解交通压力、提升通行效率,城市交通管理这一创新做法表明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把握事物间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人们建立新的联系,②③符合题意。①: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创造事物的本质联系,①错误;④:人为事物联系不一定是偶然的,④错误。故选B。‎ ‎9.《汉书·司马相如传》:“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这启示我们 ‎①做事情要重视量的积累 ‎ ‎②要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 ‎③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 ‎④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题目的意思指聪明的人在事端尚未萌生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危险还未露头时就能避开它,灾祸本来就多藏在隐蔽细微之处,而暴发在人忽视它的时候,故启示我们做事情要重视量的积累,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①④选项符合题意。②③选项均题意不符,排除。选B。‎ ‎10.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技术伦理问题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人工智能注入更多的人文与安全基因,才能推动人工智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新事物的发展要应对旧事物的挑战 ‎②新事物的发展会经历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事物发展是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中循环往复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②③:技术伦理问题成为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人工智能注入更多的人文与安全基因,才能推动人工智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新事物的发展会经历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事物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②③符合题意。①:题干并未涉及旧事物以及新旧事物的挑战问题,①不符合题意。④:错在“循环往复”,④排除。故本题选B。‎ ‎11.由国内自主研发的H操作系统于‎2019年8月9日正式对外发布。相比目前市面上的其他系统,该操作系统更加安全和流畅,将率先应用于物联网开发。但也有部分网民质疑该系统对其他应用程序和设备的兼容性问题。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先导 ‎ ‎②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③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与认可需要一个过程 ‎ ‎④科技的发展提高了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②③:相比目前市面上的其他系统,该操作系统更加安全和流畅,将率先应用于物联网开发。但也有部分网民质疑该系统对其他应用程序和设备的兼容性问题。这说明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与认可需要一个过程,②③符合题意。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①错误。④:材料没有体现科技的发展提高了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④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 ‎12.今天的废物量已经让我们的地球不堪重负,而按照目前的形势,未来的废物产量将是今天的3倍。如果我们从今天开始改变,使人口稳定下来或减少,完善城市管理,减少资源消耗,加大力度利用技术,我们就能够降低废物总量。这将会带来极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材料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 ‎①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不断循环往复 ‎③质变要通过量变的积累才能实现 ‎④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等知识。③④:如果我们从今天开始改变,使人口稳定下来或减少,完善城市管理,减少资源消耗,加大力度利用技术,我们就能够降低废物总量,进而带来极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这表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要通过量变的积累才能实现,事物的变化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③④正确。①:材料未体现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相关内容,①与材料不符,排除。②: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过程,不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过程,②中的“不断循环往复”说法不妥,排除。故本题选D。‎ ‎13.“不断地尝试失败,于是你积累了经验:不断地尝试成功,于是你积累了信心。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积累、进发,再积累、再进发,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这句话主要说明:‎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实现质变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 ‎④事物的发展最终通过质变实现,质变意味着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C ‎【解析】①③:“不断地尝试,有失败有成功,最后不断积累经验,积累了信心,表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人生不断奋斗,就是一次次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质飞跃,实现最终的完美,表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①③符合题意。②:量变必须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有量变不一定有质变,②观点错误。④:事物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但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质量才是发展,④观点是片面的。故本题答案选C。‎ ‎14.改革创新,事在人为,关键在人。袁隆平、屠呦动,马云、李书福......一连串熟悉的名字,串起一个个独树一帜的创新故事。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党和国家表影一批“改革先锋”,光大其事迹,嘉奖其精神,彰显出激励新时代改革创新的鲜明态度,激发新时代创新活力,释放中国创新潜能。党和国家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辩证法依据是 ‎①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②改革者善于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决定时代发展进程 ‎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能有效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④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党和国家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辩证法依据是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能有效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本题①③符合题意;改革者不能决定时代发展进程,②观点错误,应排除;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④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本题应选B。‎ ‎15.漫画(下图)“斩断自己的退路,才能更好地赢得出路”,主要告诉我们要:‎ ‎①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做到“破釜沉舟”‎ ‎②恰当地运用主观条件,做到“尽力而为”‎ ‎③看到道路的曲折性,做到“勇往直前”‎ ‎④把握矛盾的同一性,做到“既破又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①④:“斩断自己的退路,才能更好地赢得出路”,表明为取得胜利,必须准备牺牲,下定决心,不能瞻前顾后,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做到“破釜沉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斩断退路转变为赢得出路,启示我们要把握矛盾的同一性,做到“既破又立”, ①④正确。②:漫画信息没有涉及恰当地运用主观条件,②不符合题意。③:漫画信息没有涉及要看到道路的曲折性,做到“勇往直前”,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16.习近平指出,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我们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敢于承认矛盾 ‎②矛盾的斗争性决定了主要矛盾的具体内容 ‎③矛盾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④矛盾是斗争在生活中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③: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这体现了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敢于承认矛盾,矛盾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①③符合题意。②:矛盾的斗争性决定了主要矛盾的具体内容的说法错误,②错误。④:斗争是矛盾在生活中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④错误。故本题选A。‎ ‎17.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调研时指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这一论断蕴含的哲理是 ‎①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整体由部分构成,要用局部的发展带动整体的发展 ‎③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要集中力量抓重点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体现了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体现了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③符合题意。②:材料不体现用局部的发展带动整体的发展,②与题意不符。④: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8.下边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A.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 B.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D.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答案】D ‎【解析】追两只兔子的人,难免一无所获,追两只兔子是不分主次矛盾的表现,启示我们办事情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故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表述均与题意不符,排除。选D。‎ ‎19.H市为综合治理贯穿城市的一条污染河流,以控源截污为关键措施,并通过河流内源治理与生态修复,将该河改造为由滩涂、湿地组成的生物多样性水生态系统,使之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该市又将这一成功经验向其他水系推广,越来越多的河流重现清澈。H市治理污染水系的实践 ‎①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②突破和消除了不利条件的制约 ‎③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④尊重和发展了自然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①:该市在治理这条污染河流时,以控源截污为关键措施,并通过河流内源治理与生态修复使之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这体现了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①正确。②:实践活动始终都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故该选项表述表述错误,排除②。③:该市将自理污水河流的经验向其他水系推广,使越来越多的河流重现清澈,这体现了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③正确。④:规律是客观的,“发展了自然规律”的表述错误,排除④。故本题选A。‎ ‎20.某地将老屋旧舍通过整体翻新、植入情怀改造为民宿,让游客既能体验返璞归真的乡土气息,又能享受现代化的设施与服务,促进了村民收入增加和美丽乡村建设。这表明:‎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②推动生产力发展是创新最直接的作用和根本目的 ‎③改造旧事物是新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新事物总是吸取和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①④:将老屋旧舍通过整体翻新、植入情怀改造为民宿,让游客享受现代化的设施与服务,表明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没有拆除老屋旧舍而是保留它,让游客体验返璞归真的乡土气息,表明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总是吸收、保留、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的存在发展的基础,①④符合题意。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创新最直接的作用和根本目的,②观点错误。③:矛盾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③观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21.进入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让人们生产生活更便捷、通信交流更畅通、信息获取更方便,但也带来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诚信缺失问题。信息时代呼唤诚信,迫切需要让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的高度共识和行为自觉。信息时代呼唤诚信表明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③社会意识总是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 ‎ ‎④离开社会意识的规范引导社会存在将止步不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诚信缺失,因而呼唤诚信,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入选。②: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的高度共识和行为自觉,能够使信息技术更好服务于人们的生活,②入选。③:社会意识有时先于社会存在、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③错误。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而离开社会意识的规范引导,社会存在将止步不前的说法属于历史唯心主义,④不选。故本题选A。‎ ‎22.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更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从哲学上看,这告诉我们 ‎①联系具有必然性,要利用事物间的固有联系推动两岸统一 ‎②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要顺应历史趋势推动两岸统一 ‎③规律是客观的,要顺应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谋求国家统一 ‎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一国两制”是统一的最佳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②③:“国家强大、民族复兴是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更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从哲学上看,这告诉我们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要顺应历史趋势推动两岸统一,也说明规律是客观的,要顺应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谋求国家统一。②③符合题意。①:材料不涉及联系具有必然性,而是表明联系具有客观性,要利用事物间的固有联系推动两岸统一,①不合题意。‎ ‎④:“‘一国两制’是统一的最佳方式”的说法过于绝对,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23.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已成为并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进入新时代,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这是因为 ‎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能推动社会进步 ‎③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④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实现我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是材料改革的原因,①不符合题意。②③: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已成为并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进入新时代,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这是因为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能推动社会进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②③正确。④: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但并不是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④错误。故本题选C。‎ ‎24.中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为了保障电子商务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电子商务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出台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①反映时代要求的认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④完善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不合题意,反映时代要求的认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属于认识论观点,不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②④符合题意,为了保障电子商务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电子商务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的出台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完善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③不合题意,出台法律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不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故选C。‎ ‎25.据《枣林杂俎》记载,明朝的丁宾去句容上任,临行前父亲告诫他说:“此次行,纱帽人说好,我不信。吏巾说好,我益不信。即青矜说好,亦不信。惟瓜皮帽人说好,我乃信耳。”这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的物质世界 ‎ B.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 D.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答案】D ‎【解析】D:“纱帽人”,指的是当官的;“吏中人”,指的是胥吏;“青矜人”,指的是读书人;“瓜皮帽人”,指的是老百姓。在丁宾的父亲看来,只有让老百姓说好的官,才算得上真正的好官。材料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要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D符合题意。A:材料不能体现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的物质世界,我们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A不符合题意。B:材料不能体现客观事物的本质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B不符合题意。C:材料不能体现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26.习近平强调,红色江山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巩固升华理想信念,这样才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告慰革命先烈。这一论述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正确的价值判断根源于准确的事实判断 ‎②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 ‎③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④个人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②③:红色江山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所以后辈人要不断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巩固升华理想信念,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体现了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活动具有导向作用,②③符合题意。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源于社会实践,①错误。④:题干并未涉及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27.2019年7月正式公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把健康中国战略的理念和要求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提供了有效抓手,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绘就了“路线图”和“施工图”,让全民健身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幸福工程、民生工程。这体现了 ‎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我们行动的出发点 ‎②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是我们最高的价值追求 ‎③要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④要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A.①②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②④:《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的实施,实现了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让全民健身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幸福工程、民生工程。表明要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最高的价值标准和追求,②④符合题意。①:我们的出发点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是人民群众的需要,①观点表述错误。③: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③观点表述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28.‎2019年1月21日,李东生(TCL集团的董事长)以“电子产业打开国际市场的开拓者”上榜。“终一生,成一事。面对各种困难、挑战甚至是挫败时,要初心不改,一直坚守40年来,他挥汗如雨,斗志昂扬,用一腔热血去践行实业报国的情怀和信仰。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只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就能实现价值 ‎③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④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得到社会对自己的承认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实现人生价值。①选项观点符合题干,题中实业报国,启示我们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入选。③选项观点符合题干,题中李东生面对困难、挑战、挫败,初心不改、斗志昂扬,启示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入选。②选项观点表述错误,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但并不是只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就能实现价值,排除。④选项观点表述错误,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而不是得到社会对自己承认,排除。故本题选A。‎ ‎29.黄大年是世界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他秉持科技报国的理想毅然回国,他把国家需要视为毕生追求,把服务国家看作自己最好的归宿,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黄大年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为我们树立了先进榜样。理想因报国而澎湃,祖国终将选择一些忠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这些奉献于祖国的人,黄大年的事迹充分说明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没有客现标准 ‎②世界观和价值观决定着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③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但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客观的标准,那就是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标准,①错误。②: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起影响作用,而不是决定性作用,②错误。③④:黄大年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为我们树立了先进榜样。理想因报国而澎湃,相国终将选择那些忠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黄大年的事迹充分说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 ‎30.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我们都是劳动者,我们都是追梦人。全社会要崇尚劳动、赞美劳动、尊重劳动者、致敬劳动者,这是因为 ‎①劳动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②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③劳动是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客观要求 ‎④劳动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②④:全社会要崇尚劳动、赞美劳动、尊重劳动者、致敬劳动者,这是因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劳动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②④符合题意。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这是打开人类历史奥秘的钥匙,①观点错误。③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客观要求,③观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二、非选择题 ‎31.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广义扶贫,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发展为导向的大规模扶贫开发,我国先后探索构建了瞄准到县、瞄准到村以及针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区域性扶贫机制,主要面向由于自然条件、资源某赋、不均衡发展等共性因素致贫的目标群体。进入新时期以来,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不断下降,加之由共性因素致贫的目标群体数量锐减,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扶贫机制越来越重要。十八大以来,党逐步形成全新的精准扶贫理论和精准扶贫方略,标志着我国扶贫体制的一次深化革新。‎ 经过多年的扶贫实践,我们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创造了世界奇迹。结合材料,运用量变与质变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答案】①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们重视量的积累,并且抓住时机促成飞跃。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②在长期的扶贫实践中,我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探索,先后制定了广义扶贫战略,大规模扶贫战略、区域性扶贫机制,到现在的精准扶贫方略,每个扶贫战略的实施都取得了很好的减贫效果,又为后面的扶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催生了后面的扶贫战略,促进了我国扶贫事业的发展。这条道路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国消除贫困、实现全面小康、实现共同富裕,也有利于促进世界减贫事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以新中国建立以来,经过多年的扶贫实践,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为情境,来考察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调动相关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深化对我国扶贫事业的理解,增强政治认同与公共参与。‎ 题目要求运用量变与质变的相关知识,抓住这一知识限定,明确这是一个小切口试题,第一步调动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知识,先完整准确的阐释原理。‎ 第二部结合材料,抓住以下有效信息,“在长期的扶贫实践中,我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探索,先后制定了广义扶贫战略、以发展为导向的大规模扶贫战略、区域性扶贫机制,到十八大以后,党逐步形成全新的精准扶贫理论和精准扶贫方略,标志着我国扶贫体制的一次深化革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这说明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飞跃,每个扶贫战略的实施都取得了很好的减贫效果,又为后面的扶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催生了后面的扶贫战略,促进了我国扶贫事业的发展。这条道路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国消除贫困、实现全面小康、实现共同富裕,也有利于促进世界减贫事业的发展。‎ ‎32.材料文化是有生命力的,有生命的东西就不会静止不动,它一定要生长、要发展。这个过程是新陈代谢的过程,也是文化的开新与守成过程。开新是为了发展,守成也是为了发展。传统文化会不断通过新陈代谢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所以,守成并非只守着老祖宗那点家底,也包括守住后来通过新陈代谢所获得的一切新东西。一种文化越是善于吸收新文化包括外来文化,将其化为自己的营养,越会获得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如何改造从古代承袭下来的文化,使其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时代的文化,这是文化的开新与守成问题,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核心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知识,阐释文化开新与守成的关系。‎ ‎【答案】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文化的开新与守成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②文化的守成着重强调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的开新着重强调文化创新与发展,体现了矛盾双方对立斗争性,开新与守成有着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③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文化的开新要建立在守成的基础之上,而文化的守成也必然要求坚持文化开新,两者具有统一性。④矛盾双方即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在对立中把握统一,正确处理文化的开新与守成的关系,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 ‎【解析】本题以文化开新与守成的关系为背景话题,从哲学生活对立统一角度分析文化开新与守成的关系,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概括总结材料信息、精准对应理论表述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设问,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对立统一,题目类型分析说明类,问题指向阐释文化开新与守成的关系。进一步解读设问和材料,本题属于小切口的题目,此类题目解答的关键在于分层。单一原理的题目,首先要把基本原理方法论表述清楚,同时对应准确材料中的矛盾双方;其次,要分别阐述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最后,要得出结论矛盾双方即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时要结合材料的矛盾双方分析上述原理。‎ ‎3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100周年。‎ 材料一 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先进青年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积极探索指导中国人民根本改变受奴役、受压迫地位的科学真理和发展道路。五四精神是抵御外侮、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激励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就民族命运来说,也以此为契机,基本扭转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不断向下沉沦的发展趋向,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材料二 70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勇敢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实践经验,并根据实践发展的新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重大时代课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国70年社会主义的实践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知识,说明五四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 ‎(2)建国7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材料二,运用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知识加以说明。‎ ‎【答案】(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在近代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产生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五四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它蕴含的高尚爱国情操是激励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标准,最终目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它随着历史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检验、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建国7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解析】本题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和纪念新中国诞辰70周年为背景,考察五四精神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调动相关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 ‎(1)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知识”,明确这是一个小切口试题,首先要调动不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知识,先完整准确的阐释原理。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说明五四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根据材料联系原理整合答案。‎ 具体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在近代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产生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五四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它蕴含的高尚爱国情操是激励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2)要求“建国7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材料范围为材料二,知识范围为“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属微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分别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认识反作用于实践两个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34.一个人的信仰,犹如海上帆船的指南针。船无司南,航海路上就会“迷路”;人无信仰,人生路上就会“迷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总开关”、“精神上的钙”,“革命理想高于天”等生动话语强调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极端重要性。当前,复杂的外在政治经济形势、空前开放的网络媒介环境、日益多元的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对青年信仰马克思主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对金钱和享乐的向往,正侵蚀着一些青年的社会良知,扭曲着一些青年的主流价值观和信仰。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信仰什么主义、捍卫什么主义、坚定什么立场,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争做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正确政治立场,矢志不渝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分析当代青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合理性。‎ ‎【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当代青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所带来的严峻挑战的需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利于增强青年使命感,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民族复兴做贡献 ‎②‎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利于引导青年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做出正确的认识评价和行为选择。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助于引导青年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把自己的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实现人生价值。‎ ‎【解析】本题以当今时代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对青年信仰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设置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政治认同。‎ 题目为原因类主观题,学生需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调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中,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结合个人思想实际分析可。‎ 根据材料中,“当前,复杂的外在政治经济形势、空前开放的网络媒介环境、日益多元的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对青年信仰马克思主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对金钱和享乐的向往,正侵蚀着一些青年的社会良知,扭曲着一些青年的主流价值观和信仰。”推导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当代青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所带来的严峻挑战的需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利于增强青年使命感,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民族复兴做贡献。‎ 根据材料中,“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信仰什么主义,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矢志不渝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可推导出,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利于引导青年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做出正确的认识评价和行为选择。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助于引导青年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把自己的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