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25 KB
- 2021-09-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昆明市2019〜2020学年高二期末质量检测思想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高清摄像手机以其便捷性和智能化受到消费者青睐。不考虑其他因素,这可能对普通数码相机市场需求带来影响的正确图示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D:智能手机和普通数码相机是互为替代品,不考虑其他因素,智能手机的发展会使普通数码相机的需求量减少,D符合题意。
A:图示表明普通数码相机价格上涨,这与不考虑其他因素的题意不符,A排除。
B:图示表明普通数码相机价格下降,这与不考虑其他因素的题意不符,B排除。
C:图示表明普通数码相机的需求量增加,C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2. 目前,我国拥有4亿人左右快速增长的中等收入群体,并形成了追求创新和变化,更加偏向新产品、新体验的消费文化。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应( )
①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②优化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③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
④为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提供多种商品和服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材料反映的是市场消费状况,而“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反映的是公司内部管理,二者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①排除。
②④:针对更加偏向新产品、新体验的消费文化,企业应调整经营战略,优化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为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提供多种商品和服务,②④符合题意。
③:针对更加偏向新产品、新体验的消费文化,企业应优化产品结构,而不是扩大生产规模,③排除。
故本题选C。
3.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全面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全面降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是( )
①降低央行基准利率②增加可放贷资金③刺激投资④释放市场流动性⑤拉动经济增长
A. ②→①→③→⑤ B. ①→③→②→⑤
C. ②→④→③→⑤ D. ①→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央行降准与央行降低基准利率没有必然关联,①排除。
②:央行降准,金融机构留存资金增多,金融机构可增加可放贷资金,②排首位。
③:金融机构释放市场流动性,利于市场主体融资,会刺激投资,③排第三位。
④:金融机构增加可放贷资金,市场上货币供应量增多,会释放市场流动性,④排第二位。
⑤:全面降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意味着央行降准的最终目的是拉动经济增长,⑤排尾位。
故本题选C。
4. 2020年5月31日,《人民日报》载文介绍浙江安溪村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该村发展股份经济合作社,全体村民变股东,为村民创造美好生活。安溪村的做法( )
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为农村土地保值增值提供了制度保障
③优化了农村分配方式 ④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发展股份经济合作社,全体村民变股东,为村民创造美好生活”使得村民收入渠道增多,会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会优化农村分配方式,①③符合题意。
②: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变股东,并不能使土地保值增值,②错误。
④:材料反映的是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方式的变化,并未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农村土地仍归集体所有,④错误。
故本题选B。
5. 地摊经济是“人间的烟火”,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中国的生机。发展地摊经济的积极作用是( )
①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②优化经济结构,助推经济转型
③满足群众需求,繁荣市场经济④完善分配机制,释放市场活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材料中,地摊经济是“人间的烟火”,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中国的生机,发展地摊经济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满足群众需求,繁荣市场经济,①③正确。
②:该选项过于夸大了发展地摊经济的作用,排除②。
④: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对分配机制的完善,排除④。
故本题选B。
6. 2020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公布。《意见》瞄准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大要素市场的薄弱环节,明确了要素市场制度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改革任务,要求破除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要素市场
化改革有利于( )
①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②激发生产要素活力,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源泉充分涌流
③健全生产要素由政府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④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管理职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材料强调破除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可见,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有利于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激发生产要素活力,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①②符合题意。
③:应该是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而不是政府评价,③错误。
④:材料强调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而不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管理职能,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A。
7. 2020年5月17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从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大西部开发力度、加大美丽西部建设力度、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等方面,用绿色、高质量、大开放三大关键词,定调了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指导意见》的出台( )
①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体现和要求②使绿色发展成为西部大开发的第一动力
③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④为实现西部各区域同步发展规划了蓝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从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大西部开发力度、加大美丽西部建设力度、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等方面,用绿色、高质量、大开放三大关键词,定调了西部大开发新格局。这说明《指导意见》的出台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体现和要求,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①③符合题意。
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错误。
④: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共同发展不是同步发展,④错误。
故本题选B。
8.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互补性强,外贸发展空间广阔。2020年一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2.07万亿元,同比增长3.2%。共建“一带一路”有助于我国( )
①完善创新型经济体系,增强发展整体性
②引领区域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加快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③推动市场多元化,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
④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推动经济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材料没有涉及创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能够增强发展的整体性。①错误。
②:区域经济政治一体化,不是“一带一路”倡议目标。②错误。
③: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互补性强,外贸发展空间广阔,有利于更多地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国际合作。③正确。
④: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不断增长,有利于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推动经济发展。④正确。
故本题选D。
9. 基层社会治理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切身的利益和诉求,需要群众积极参与,广泛参与。人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 )
①完善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为核心社会治理新格局
②协调解决人民群众各方面利益诉求
③扩大人民群众基本政治权利,增强政治参与本领
④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加强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工作,就必须健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①错误。
②④: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广泛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切身的
利益和诉求,有利于协调解决人民群众各方面利益诉求,有利于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②④符合题意。
③:人民群众基本政治权利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③错误。
故本题选C。
10. 自2019年7月1日实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处理以来,上海市政府加快了全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表明上海市政府( )
①扩大政府职能,强化市场监管
②坚持对人民负责,发挥管理和服务的作用
③落实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④坚持依法行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上海市政府通过加快全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表明上海市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落实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②③符合题意。
①:上海市政府通过加快全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表明政府积极履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并没有扩大政府职能,①错误。
④:材料不涉及上海市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11. 2020年6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该法对防范、制止和惩治发生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恐怖活动、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等四类犯罪行为的具体构成和相应的刑事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安全和利益的义务
B. 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D. 该法为维护国家安全、香港社会繁荣稳定构筑起坚固的法律屏障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安全和利益的义务”说法正确但不符合试题要求,A排除。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而且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而不是“执行机关”,B错误但符合试题要求,B入选。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说法正确但不符合试题要求,C排除。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为维护国家安全、香港社会繁荣稳定构筑起坚固的法律屏障,说法正确但不符合试题要求,D排除。
故本题选B。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3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党组)一定要履职尽责、不辱使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①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②强化对权力的约束,提高行政效能
③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执政基本方式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党组)一定要履职尽责、不辱使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也说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②: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行政机关,没有行政效能,②错误。
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③错误。
故本题选B。
13. 人大代表述职,选民代表评议、投票,当场公布评议结果。这是云南省红河州推行的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的制度。该制度( )
①体现了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有利于人大代表提高履职能力,确保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③增强了选民的政治参与积极性,密切了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
④拓展了地方人大的职权范围,提高了人大的公信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人大代表述职,选民代表评议、投票,当场公布评议结果,这体现了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也会增强选民的政治参与积极性,密切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①③符合题意。
②: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但不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②错误。
④:人大的职权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拓展,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4. 在决胜脱贫攻坚中,云南各民族自治地方坚持现行扶贫标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势,制定精准脱贫方案,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困难群众脱贫,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说明( )
①落实扶贫政策有助于建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④民族自治地方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早已建立。①错误。
②:国家统一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②错误。
③:在民族地区决胜脱贫攻坚,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正确。
④:“制定精准脱贫方案,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困难群众脱贫”,体现了民族自治地方因地制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5. 中国坚持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承正确的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材料说明我国( )
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与周边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立足于共同利益,合作共赢
③致力于维护各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利益,加强团结合作
④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①错误。
②④:我国坚持亲诚惠容、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承正确的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这表明中国与周边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立足于共同利益,合作共赢,也表明我国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②④符合题意。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在对外交往中以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③错误。
故本题选C。
16. 2020年6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对习总书记的这一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
①法律文化的创新立足于汲取各种有益的文化成果
②新时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决定了民法典的制定
③民法典编纂是一个对传统法律文化先继承后发展的过程
④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具有包容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基础,法律文化的创新立足于社会实践,①错误。
②:民法典是一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这体现了新时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决定了民法典的制定,②符合题意。
③:继承与发展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无先后之分,③错误。
④: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这体现了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具有包容性的特征,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7. 云南腾冲和顺古镇自古“重教兴文、崇廉尚洁”,始终重视人才培养和家风传承。诵读家训、读书习字是和顺人过春节的重要内容,就像年夜饭的一道“文化菜”,必不可少。这种文化底蕴可以( )
①传承文化基因,促进以文化人②弘扬传统文化,引领文化方向
③发挥文化作用,提升道德水平④增强精神力量,促进文化融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云南腾冲和顺古镇始终重视人才培养和家风传承。诵读家训、读书习字是和顺人过春节的重要内容,就像年夜饭的一道“文化菜”,必不可少。这种文化底蕴可以传承文化基因,发挥文化作用,促进以文化人,提升道德水平,①③符合题意。
②:对于传统文化要具体分析,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摒弃落后的传统文化,②错误。
④:云南腾冲和顺古镇始终重视人才培养和家风传承,这种文化底蕴有利于重视人才培养和家风传承,但不涉及文化融合,④错误。
故本题选B。
澳门特别行政区回归祖国20多年来,向全世界展示了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澳门是中西文化荟萃的历史名城,中华文化在这里得到传承和发展,多元文化特色得以保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又令澳门有了新的定位——扎实推进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建设。这表明( )
①澳门的多元文化是澳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②不同文化在交流中融合,从互鉴中走向同一
③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9. “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一个伟大创举。“一国”是两制的前提,也是“两制”的基础,没有对“一国”的认同,“两制”的实行就无从谈起,“两制”是中国主权之下的“两制”。这说明( )
①“一国”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我国社会的性质
②要立足“一国”整体,才有“两制”的发展
③“一国”与“两制”的关系是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④“两制”作为矛盾双方同处于“一国”统一体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8. D 19. C
【解析】
本题以澳门特别行政区回归祖国为背景,(1)考查文化的多样性。(2)考查矛盾的有关知识。
【18题详解】
①:澳门的多元文化是其发展的影响因素,经济的发展是其决定性因素,故①不选。
②: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在交流、互鉴中相互融合,但不是同一,故②不选。
③④:澳门是中西文化荟萃的历史名城,中华文化在这里得到传承和发展,多元文化特色得以保持,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故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9题详解】
①: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我国的社会性质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故①不选。
②④:“一国”是两制的前提,也是“两制”的基础,没有对“一国”的认同,“两制”的实行就无从谈起,“两制”是中国主权之下的“两制”。要立足“一国”整体,才有“两制”的发展,“两制”作为矛盾双方同处于“一国”统一体中,故②④正确。
③:一国两制未体现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故③不选。
故本题选C。
20.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曾说过,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伦理学都可能产生宇宙观,而又受宇宙观的影响……哲学的功用是缓慢的,思想往往要潜伏好几个世纪,然后人类几乎是突然间发现它们已经在习惯中体现出来了。这一观点表明( )
①哲学思想是具体科学之母,是变革社会的先导
②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就是哲学
③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④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普遍指导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①: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故①不选。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故②不选。
③④: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伦理学都可能产生宇宙观,而又受宇宙观的影响,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故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由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自上世纪80年代提出设想到今天完成全球组网,北斗人走过了从“埋头追赶”到“昂首领跑”,从“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从“区域服务”到“全球指路”的艰辛历程。北斗全球系统的建设过程体现了( )
①量变是质变的基础,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④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能动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①错误。
②:从“埋头追赶”到“昂首领跑”,从“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从“区域服务”到“全球指路”的艰辛历程,这一变化过程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②符合题意。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夸大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③排除。
④:北斗人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奋斗历程完成了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说明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能动性,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2.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恩格斯的这一论断告诉人们( )
①人化自然是意识活动的产物
②人与自然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③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往往是无能为力的
④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人化自然具有“人化”的特点,因而是实践活动的产物,而不是意识活动的产物,①错误。
②④:“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反映了人与自然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要与自然和谐相处,②④符合题意。
③:自然界具有物质性,但并不意味着“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往往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自然,③错误。
故本题选C。
23.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勾勒出一张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蓝图。我国重视制度建设,是因为( )
①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经济基础适合上层建筑时,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③科学的制度体系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④制度建设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加快中国发展,这说明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的制度体系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效能,①③正确。
②: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并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能推动社会的进步,②错误。
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4. 2020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勉励他们继续讲好关于理想信念的故事,并对全国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强调,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这说明( )
①必须站在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②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旨在提高青年的科学素养
③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指引
④理想信念作为一种价值观,决定人生幸福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站在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上,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人们心中闪亮,①正确。
②: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旨在提高青年的思想道德素养,而不是提高科学素养,②错误。
③:“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说明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指引,③符合题意。
④:一个人的理想只有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有价值,理想信念作为一种价值观,影响人生幸福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但不是“决定”,④错误。
故本题选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时发布有关疫情防控的法律法规并作权威解读,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效的法治支撑;全国政协党组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各级政协认真做好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工作,认真收集、及时反映各方意见建议;各地基层社区普遍实施了封闭式管理、地毯式排查,有效切斷了病毒传播,筑牢了疫情防控的最基层防线。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
之制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材料二 随着复工复产进程的加快,各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措施。2020年5月,昆明市实施了《昆明市发放消费券实施方案》,政府投入财政资金1亿元,面向昆明市民发放消费券,用于支持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的旅游、餐饮、体育等领域的消费。其中旅游消费券4500万元,主要用于旅游景区门票、旅游住宿方面消费抵扣;餐饮消费券4000万元,困难群众消费券1000万元面向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和特困救助供养人员;体育消费券500万元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多元体育健身需求。昆明市以发放消费券这种“政府为居民消费买单”的方式,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复苏。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发挥“中国之制”的优势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昆明市发放消费券是如何推动经济复苏的。
【答案】(1)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全国人大常委会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及时、有效的法治支撑,发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优势;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势,发挥协商民主的优势,汇聚民意,推动疫情防控相关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优势,紧紧依靠群众筑牢了疫情防控的最基层防线。
(2)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施科学宏观调控,切实履行好经济职能,通过发放消费券,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复苏;通过有针对性发放消费券,发挥财政对保障民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调动人们的消费热情,稳定就业市场,缓解就业压力,保障居民的生活水平,推动相关行业复苏;通过消费券带来的实惠,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主要拉动作用,帮助受疫情冲击企业度过难关,促进经济复苏。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国的抗疫策略、成效以及促进消费的举措为材料,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组织两个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发挥“中国之制”的优势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作用。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抓住试题设问的关键词:“中国之制”的优势,即中国制度优势,可以确定答题的角度主要有:最大优
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根本政治制度优势、政党制度优势、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优势。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①最大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
②根本政治制度优势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及时、有效的法治支撑,发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优势。
③政党制度优势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势,发挥协商民主的优势,汇聚民意,推动疫情防控相关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优势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基层群众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优势,紧紧依靠群众筑牢了疫情防控的最基层防线。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昆明市发放消费券是如何推动经济复苏的。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宏观调控、财政的作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宏观调控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施科学宏观调控,切实履行好经济职能,通过发放消费券,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复苏。
②财政的作用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过有针对性发放消费券,发挥财政对保障民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调动人们的消费热情,稳定就业市场,缓解就业压力,保障居民的生活水平,推动相关行业复苏。
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通过消费券带来的实惠,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主要拉动作用,帮助受疫情冲击企业度过难关,促进经济复苏。
【点睛】政治学科主观题,特别是材料分析题,往往都要解决三个逻辑:材料逻辑、知识逻辑、整合逻辑。材料逻辑就是对材料进行解读,一般是提取关键信息或者对材料进行意思上的分层;知识逻辑就是搜寻解答问题所需的相关联的知识点;整合逻辑就是将知识点和材料的解读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好这三步,问题也就基本迎刃而解。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3月26日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意见》明确了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对此,全党全社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意见》强调,要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在全社会形成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实现知行合一;密切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实际变化,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对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知识,分析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3)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请为你所在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能够丰富青少年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有利于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形成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通过全社会、全过程的劳动教育培养,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能够促进实践水平的提高;加强劳动教育,强化劳动实践体验,是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的有效途径;开展劳动教育,补齐劳动教育的短板,
坚持知行合一,是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促进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
(3)答案示例:
明确学校劳动教育要求,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形式,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学生经历劳动过程,体验劳动提供支持。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生活、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可结合材料,紧扣设问要求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
【详解】(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对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意义。
可结合材料中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说明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能够丰富青少年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结合材料中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实现知行合一。说明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开展劳动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可结合材料中密切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实际变化,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说明开展劳动教育有利于弘扬劳动精神,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形成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可结合材料中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说明开展劳动教育有利于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知识,分析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可结合材料中加强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
认识发展的动力,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有利于强化劳动实践体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可结合材料中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会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从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能够促进实践水平的提高等方面,说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有利于坚持知行合一,是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促进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
(3)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本题要求请为你所在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可结合学校实际,从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等方面,为所在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点睛】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认识,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从其根源来看,都来自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获得认识的途径: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直接经验;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此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2)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于人们的实践具有推动作用;错误的认识对于人们的实践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与实践;
同时我们要树立正确认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