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8.00 KB
- 2021-09-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武汉市2020届高中毕业生学习质量检测
文科综合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8 - 2019年非洲猪瘟蔓延极大影响了我国生猪市场。由于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结构中猪肉占比超过60%,其影响甚至传导到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19年12月我国CPI同比上涨4.5%,全年上涨2.9%。不考虑其他因素,非洲猪瘟对我国CPI影响的传导路径是
①猪肉供给减少
②生猪饲料价格上涨
③猪肉价格上涨
④猪肉需求量增加
⑤牛、羊等肉类价格上涨
⑥牛、羊等肉类需求增加
A. ①一②一③一⑤ B. ①一③一⑥一⑤
C. ①一④一③一⑤ D. ④一③一⑥一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化的影响”。①:由材料信息“2018-2019年非洲猪瘟蔓延极大影响了我国生猪市场”可以推知猪肉供给减少,①排首位。
②:非洲猪瘟疫情期间因生猪存栏减少,生猪饲料价格最有可能降低,②排除
③:不考虑其他因素,猪肉供给减少将导致猪肉价格上涨,③排①后。
④:猪肉价格上涨,最有可能导致对猪肉的需求量减少,④排除。
⑤:人们增加对牛、羊等肉类的消费,会导致牛、羊等肉类价格上涨,⑤排⑥后。
⑥:人们会减少对猪肉的消费,转而增加对其替代品牛、羊等肉类的消费,⑥排③后。
故本题选B。
- 18 -
【点睛】推导排序选择题一般由题干(题目要求)、备选内容和备选项(内容组合)三部分构成。其特点是要求学生把一些事件、现象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方位、或按因果关系等加以排列,选出正确答案。此类题型可以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最常用的方法:“首位判断法”或“尾项判断法”,即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或最后一位。对于较复杂的排序选择题无法用“首位判断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时,通常采用“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进行解答。第一步,先看“首”,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第二步,看“尾”,即对剩余项的“尾”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哪个尾项正确。排序选择题的设计无论内容和形式怎样变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充分运用解题技巧,注意备选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2.下图反映了1995年到2019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化情况。
上述变化表明我国
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质量有所提升
②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现代服务业就业前景广阔
③各产业发展不平衡,第一、二产业产值出现下降趋势
④虚拟经济挤压实体经济,增强发展协调性任务艰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①②: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表现。图示反映出从1995年到2019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并且现代服务业增速高于服务业整体增速,说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质量有所提升”、“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现代服务业就业前景广阔”,①②符合题意。
③: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增加不意味着第一、二产业产值下降,更不能得出各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结论,③错误。
④:服务业并非都是虚拟经济,材料无法得出“虚拟经济挤压实体经济,增强发展协调性任务艰巨”的结论,④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
- 18 -
.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③④。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3.《市场准人负面清单(2019年版)》共列人事项131项,相比2018年版减少事项20项。 其中,“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社会福利机构设置许可”等措施被进一步放开。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政策对我国养老业的影响可图示为(图中S表示供给,D表示需求)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C:“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社会福利机构设置许可”等措施被进一步放开,这意味着养老服务的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开,将导致更多市场主体进入,因而养老服务的供给增加,S曲线应往右移动。“不考虑其他因素”意味着不考虑养老服务需求的变化,即需求曲线不变,D1D2重合,C符合题意。
A:A图显示,养老服务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意味着养老服务需求量减少,A不符合题意。
B:B图显示,养老服务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意味着养老服务需求量增加,S1S2重合,意味着养老服务供给量不变,B不符合题意。
D:D图显示,养老服务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意味着养老服务需求量减少,S1向左移动,意味着养老服务供给量减少,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 18 -
【点睛】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曲线,明确曲线表达的经济信息。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题肢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4.某些金融机构出于利益考虑掩盖不良贷款,增加了金融风险。为此我国监管部门加大了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力度。2019年前三个季度,监管部门处置不良贷款约1.4万亿元,同比增加1765亿元;银保监会系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912件,罚没金额7. 75亿元。这表明
①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会导致金融市场失序
②市场对金融资源的白发调节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③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需要运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
④把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是避免不良贷款的治本之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市场调节、宏观调控。①:“某些金融机构出于利益考虑掩盖不良贷款”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具体表现,这种无序竞争会导致金融市场秩序混乱,①正确。
②:市场自发调节固然存在弱点和缺陷,但这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市场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机制,能够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②错误。
③:监管部门加大了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力度,是运用行政手段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表现,③正确。
④:资金的投向与不良贷款没有必然的联系,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1.市场调节的作用:1)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进行2)1.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即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1)市场能够及时、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2)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商品生产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
2.市场调节的缺陷:(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包括市场不能调节、不能让市场调节两方面)市场不能调节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而对于可能危害公众利益的产品供给则不能让市场来调节。(2
- 18 -
)在市场可以调节的领域,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自发性: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市场主体自发追逐利益→可能导致盲目竞争、不当行为和两极分化。盲目性:分散经营→盲目决策→一哄而上(下)→供求失衡→经济波动、资源浪费。滞后性:闻价而行→事后调节→供求失衡→经济波动、资源浪费。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3.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必要性: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首要目标),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第一,经济手段。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二,法律手段。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等法律手段,或通过采取采取具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等行政手段,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法律手段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经济立法进行事前调整,二是通过经济司法进行事后调整。第三,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调整经济活动。注:行政手段的优点在于直接、高效,缺点在于易出现滥用权力行为,因此须必要时采用之。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
5.2019年9月,国务院公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行政立法形式对加强市场主体保护、优化市场环境、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规范和创新监管执法、加强法治保障等方面作出规定,“非禁即入”“对守法者无事不扰”等原则在条例中得到贯彻。条例的颁布
①建立了政府的现代化治理体系
②强化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政府责任
③提高了政府进行市场监管的行政效能
④明确了政府进行市场监管的权力边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①:政府现代化治理体系是包含多种因素的有机整体,不是颁布一部行政法规就能建立起来的,“建立了政府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夸大了颁布该条例的作用,①排除。
②:国务院颁布该条例,正是以行政立法的形式强化各级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责任,②正确。
③:条例颁布有助于提高政府市场监管的效能,但是否“实际上”提高,还要看该条例执行的情况,③错误。
- 18 -
④:“非禁即入”“对守法者无事不扰”等原则在条例中得到贯彻,明确了政府在市场监管方面的权力边界,④正确。
故本题选C。
6.新中国建立初期,新疆学龄儿童入学率不足20%,文盲率高达90%。如今,新疆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全覆盖,南疆3年学前教育和12年基础教育也已实现全覆盖。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是因为
①接受文化教育是公民的重要权利
②党和国家承担着组织文化教育各项事业的职能
③发展文化教育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前提
④发展文化教育能保证各少数民族更好行使民族自治权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公民权利、政府职能、自治权。①③:接受文化教育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重要权利,根据依法治国原则,党和国家必须重视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更进一步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还因为发展文化教育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前提,①③正确。
②:组织文化教育工作是国家政府职能,不是党的职能,当不履行政府职能,②排除。
④: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属于自治地方全体人民,由自治机关代表人民行使,且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并不能“保证”当地人民更好行使民族自治权,④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材料型选择题。题型特点:题干的内容,多是选取现实政治生活或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例,要求学生思考并正确回答材料中所包含的基础知识,或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价,指出材料中所蕴含的基本原理。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目时,应首先读懂题干中材料的意思,特别是抓准材料中的中心词或关键词,以准确把握题干的主旨。然后,再逐一对题肢排查,将观点错误的题肢舍去。在排误后对观点正确的选项加以比较,选出最符合题干主旨的那一项。
7.2019年底,美国将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签署成法。该法案罔顾事实、混淆是非、违反公理,打着支持香港“人权…‘民主”的幌子,妄图以港制华、维护其霸权地位,遭到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也遭到国际社会普遍批评。该法案遭到反对是因为
①国家主权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
- 18 -
②以本国利益主导国际关系的行为会扰乱国际秩序
③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④我国在对外活动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外交政策。①:国家主权有两个方面的特性,即对内的至高无上性和对外的独立自主性,①错误。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否则就会扰乱国际秩序,②正确。
③:在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中,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③错误。
④:该法案遭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坚决反对,表明我国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④正确。
故本题选C。
【点睛】1.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它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则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2.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②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首先体现了占统治地位阶级的利益。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可能使国家间发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冲突。④任何国家都不应该以维护本国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干涉别国的内政。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1)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3)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8.2019年12月,《远古的呼唤》经典音乐会在罗马举办,中国竹笛乐团采用民族器乐与西洋器乐结合、器乐与声乐结合的形式,演奏了《阳光三叠》等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的音乐作品,让意大利听众尽情领略中国古典音乐之美,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这表明
- 18 -
①传统文化因大众传媒传播而具有价值
②推动文化交流能够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③中国文化得到了意大利民众的广泛认同
④音乐之美能带来精神愉悦,丰富精神世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交流、文化对人影响。①: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是否还具有价值,要看它是否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能否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而不在于是否通过大众传媒传播,①错误。
②④:中国竹笛乐团的演奏“让意大利听众尽情领略中国古典音乐之美,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表明优秀音乐作品能愉悦身心,丰富精神世界;同时中、意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②④正确。
③:材料只是反映该音乐会上演奏的音乐作品得到了意大利听众的认可,但不能由此得出中国文化得到了意大利民众的广泛认同,③错误。
故本题选D。
9.60年来,几代大庆人艰苦创业、接力奋斗,在亘古荒原上建成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 孕育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 成部分,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这表明
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心骨”
②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在社会发展历程中历久弥新
③几代大庆人的艰苦奋斗彰显了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强大生命力
④中华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方向保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中华民族精神。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心骨”,①错误。
②:渗透劳动精神教育。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新的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②正确。
- 18 -
③: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彰显了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强大生命力,③正确。
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而不是智力支持和方向保证,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0.读漫画,从哲学角度看,之所以要有容错的氛围,主要是因为
①谬误中也包含着真理
②做任何事情错误总是不可避免的
③敢于实践才能不断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认识在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推动下向前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真理与谬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真理和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两者不能相互包含,①错误。
②:“做任何事情错误总是不可避免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犯错误是完全有可能的,②排除。
③:“试错”是在实践中“试错”,“容错”的氛围能够鼓舞人们勇于实践,推动认识不断接近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正确。
④: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发展,真理与谬误既斗争又同一,推动了认识的发展,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1.在C919国产客机研制过程中,中国商飞公司在国内选择了76家零部件供应商,同时还选择了17家国际航空制造企业作为机载系统供应商。这种通过上下游各环节的并行协同创新模式,缩短了研制周期,降低了研制成本,提高了研发效率。这表明
①事物各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的功能
- 18 -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开展实践活动的客观依据
③优化系统结构有助于系统功能的提升
④人们可以基于自身需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联系观。①:“事物各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的功能”是有条件的,只有在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才能实现,①错误。
②③:研制客机是一项系统工程,基于上下游之间客观联系,优化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内部结构,开展并行协同创新,能够提高研发效率,②③正确。
④:人们可以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但新的具体联系的建立要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而不是自身的需要,④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部分)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提示:联系的观点包括联系的普遍性、联系客观性、联系多样性)(1)什么是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3)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4)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指事物的局部,是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
两者相互区别:①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②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两者相互联系:①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②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3
- 18 -
)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1)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3)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12.毛泽东指出:“许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 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这种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实在是最可恶没有的。”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的行为主要错在不懂得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②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应以矛盾普遍性原理为指导
③只有全面看问题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只有占有丰富的感性材料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共性与个性。①②③:材料中提及的“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只是整项工作的一个部分,因此材料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不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①②排除,③正确。
④:只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表明所掌握的感性材料很少,不能把握整个事物的本质,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1.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指事物的局部,是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
两者相互区别:①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②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两者相互联系:①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②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3)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
- 18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变。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县土地肥沃,是传统产粮大县,但粮食种植分散,效益较低,农民贫困发生率高。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该县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鼓励土地经营权向种粮大户流转。对土地进行整治,把原来分散的小块农田改造成连片的耕地,支持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耕种、收割。让物联网、农业自动化等新技术扎根田间,实时了解苗情、旱情、病虫情等信息,工作人员在手机APP上即可实行管理。实施粮食高质量工程,大幅度增加优质小麦种植面积,按照绿色产品标准统一经营管理,并注册了商标。吸引知名企业到本地投资,将小麦加工成面条、饺子等食品,销往全国各地。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变“种粮食”为“种风景”,发展观光农业。
目前,该县粮食产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产量稳步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脱贫攻坚战成效显著。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该县采取的措施对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答案】该县通过“三权”分置改革,放活土地经营权,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鼓励土地经营权流转,实现集约经营,产生规模效益。整治土地、实行机械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 推动物联网等新技术与粮食产业融合,实现管理现代化,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提高粮食品质,树立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对小麦进行加工、销售,延长产业链,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发展观光农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粮食产业综合经济效益提升。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脱贫攻坚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某县脱贫攻坚战成效显著为材料,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8 -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该县采取的措施对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根据材料信息,提炼答案要点。①材料信息:“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鼓励土地经营权向种粮大户流转。”,提炼答案要点:通过“三权”分置改革,放活土地经营权,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鼓励土地经营权流转,实现集约经营,产生规模效益。②材料信息:“对土地进行整治,把原来分散的小块农田改造成连片的耕地,支持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耕种、收割。”,提炼答案要点:整治土地、实行机械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③材料信息:“让物联网、农业自动化等新技术扎根田间,实时了解苗情、旱情、病虫情等信息,工作人员在手机APP上即可实行管理。”,提炼答案要点:推动物联网等新技术与粮食产业融合,实现管理现代化,提高生产管理水平。④材料信息:“实施粮食高质量工程,大幅度增加优质小麦种植面积,按照绿色产品标准统一经营管理,并注册了商标。”,提炼答案要点:提高粮食品质,树立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⑤材料信息:“吸引知名企业到本地投资,将小麦加工成面条、饺子等食品,销往全国各地。”,提炼答案要点:对小麦进行加工、销售,延长产业链,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⑥材料信息:“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变“种粮食”为“种风景”,发展观光农业。”,提炼答案要点:发展观光农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粮食产业综合经济效益提升。
【点睛】高中政治主观题又称材料分析题,一般由一两则材料和设问组成.主观题信息量大,能力要求高,能较好地考查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可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社区是W市一个老旧社区,社区治理压力大。该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以党的十八大以来重要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思路。
- 18 -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党支部多渠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不忘初心——工作流动党性不流失”活动,组织外来人员中的共产党员义务参加社区建设。创设“居民夜话”机制。组织居民代表、在本社区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利用夜晚闲暇时间协商讨论社区问题解决办法。如针对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居民会议制定了《社区居民文明公约》,每个楼栋聘请文明监督员。建立“志愿时间银行”制度。即以时间为尺度,参加志愿服务可以兑换自己需要的服务。这一制度激发了居民参与热情,有退休教师义务组织外来人员孩子放学后做作业,有些居民主动上门给高龄老人提供家政服务……探索社区与政府部门联动机制。居委会把社区难题向政府部门反映,争取支持。通过这一机制,该社区陈旧电网的改造被纳入政府的民生工程。久久为功,现在该社区风气明显好转。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该社区的做法是如何促进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答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将党的指导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基层民主实践形式,推动协商民主,促进社区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制定文明公约,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居民素质; 激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积极性,形成社区治理合力; 推动社区治理与政府管理协同联动,'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社区治理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某社区促进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举措为材料,从《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该社区的做法是如何促进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根据材料信息,提炼答案要点。①材料信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党支部多渠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不忘初心——工作流动党性不流失”活动,组织外来人员中的共产党员义务参加社区建设。”,提炼答案要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将党的指导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②材料信息:“创设“居民夜话”机制。组织居民代表、在本社区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利用夜晚闲暇时间协商讨论社区问题解决办法。”,提炼答案要点:创新基层民主实践形式,推动协商民主,促进社区决策民主化、科学化。③材料信息:“居民会议制定了《社区居民文明公约》,每个楼栋聘请文明监督员。这一制度激发了居民参与热情,有退休教师义务组织外来人员孩子放学后做作业,有些居民主动上门给高龄老人提供家政服务……”,提炼答案要点:制定文明公约,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居民素质;激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积极性,形成社区治理合力。④材料信息:“探索社区与政府部门联动机制。居委会把社区难题向政府部门反映,争取支持。”,提炼答案要点:动社区治理与政府管理协同联动,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 18 -
【点睛】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以“如何……”的形式呈现。可采用回归教材法,看看课本上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把设问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可采用挖掘材料法,结合背景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找出问题的答案。挖掘材料时从材料中找出关键的语句;对材料分层,概括层意,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原因,针对原因或问题找出解决的措施,或者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正面归纳答案。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古代十分强调对自然的尊重,提出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许多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思想。中国古人对于生活环境,大到城邑、园林,小到家居的选择、规划、建设,都有生态和谐的追求。然而,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们也曾产生“征服自然”的欲念,忽视对自然的保护,酿成环境灾难。
破坏自然的惨痛教训让人们醒悟。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20世纪80年代初,保护环境成为我国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有关。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
(1)有人说:“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就能形成绿色发展理念。”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结合材料,运用主要矛盾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2019年底到2020年初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再次给人们敲响警钟,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结合材料,就人们如何把绿色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三条建议。
【答案】(1)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形成绿色发展理念,需要植根于传统文化..对“天人合一”等朴素思想进行批判性继承,又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形成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还要学习和借鉴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解决复杂问题,必须着重解决主要矛盾。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有关,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矛盾。加强制度建设,不仅能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也能为生态文明建设中其他问题的解决提供制度保障。
- 18 -
(3)答案示例:探讨新型冠状病毒侵袭人类的危害与原因,引导人们把绿色发展理念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严厉打击非法捕猎、制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活动,加强警示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与落实;开展绿色发展理念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把绿色发展理念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绿色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加强绿色发展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对野生动物进行保护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合法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交易市场的秩序。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国共产党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就能形成绿色发展理念。”这一观点加以评析。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文化创新的途径。考生运用这一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知识角度:写出主干知识: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形成绿色发展理念,需要植根于传统文化,对“天人合一”等朴素思想进行批判性继承,又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形成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还要学习和借鉴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主要矛盾的知识对“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加以说明。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主要矛盾的相关知识,考生运用这一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知识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解决复杂问题,必须着重解决主要矛盾。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有关,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矛盾。加强制度建设,不仅能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也能为生态文明建设中其他问题的解决提供制度保障。
第(3
- 18 -
)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就人们如何把绿色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三条建议。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考生运用这一知识要点提出建议。首先是内化于心,寻根究本:探讨新型冠状病毒侵袭人类的危害与原因,引导人们把绿色发展理念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侧重于“外化于行”,从怎么办的层面阐释: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与落实;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绿色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加强绿色发展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规范合法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交易市场的秩序。等等。
【点睛】第(1)问,本题属于“评析类”主观题,此类试题既要分析观点的合理性,又要分析观点的不合理性。要确定评析运用知识角度,细化知识内容。本题限定了知识范围,要找出具体的知识点并写出来,按照材料+观点(核心)+阐述+总结(表态或者回到题目中提问)格式或者观点(核心)+材料阐述+点题(表态或者回到题目中提问)进行回答。
第(2)问,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本题知识角度已经给出)。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细化知识要点并确认)。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第(3)问,本题属于“建议类”主观题。此类题的解题技巧:①审题:围绕中心词展开,思维要发散,角度多样,避免重复。②注重层次性;③体现价值导向性,答案要点要体现社会正能量方面,具有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及人类共同的人文情怀;④语言简洁、建议措施要具体可行。
- 18 -
- 18 -
相关文档
- 湖北省武汉市2020届高三毕业生六月2021-09-0216页
-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届高三3月月考2021-09-025页
- 【政治】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1-09-0220页
- 【解析版】湖北省武汉市2017届高三2021-09-029页
- 湖北省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2019-2022021-09-0210页
- 湖北省武汉市五校联合体2019-20202021-09-0221页
- 湖北省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2019-2022021-09-029页
-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0届高三52021-09-0217页
- 【政治】湖北省武汉市2020届高三下2021-09-028页
- 【政治】湖北省武汉市第六中学20192021-09-0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