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5.43 KB
- 2021-09-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八、评析类试题
题型概述
评析(认识)类试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高考题型。这类试题一般是提供一定的情境材料(某一现象、某一问题),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情境材料所反映的现象、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认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从设问的角度看,一般以“谈谈你对……的认识”“如何认识……”“如何看待……”“如何评价……”“谈谈你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某一现象”等形式呈现,有时省略“如何”二字;从分析的对象看,试题或让考生谈对“意义”“积极影响”的认识,或让考生谈对某种“做法”“行为”的认识,或让考生谈对某种“观点”“想法”的认识。
题型分类
题型类别
题型描述
试题例证
观点明确型
试题依据特定的背景,引申出某种观点或者某种现象,要求从正面立场或者反面立场对观点或现象进行评析,依据相应的知识,完善对自身观点的支持
针对传统年俗的变化,有人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传统节日会丧失鲜活的生命力,也有人认为会迸发出新的生机。你支持哪一种观点?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正误混杂型
试题依据特定的材料背景,总结出某一种观点,此类观点既包含正确的成分,也包含错误的成分。设问要求运用特定的知识或者相关知识对观点进行评析,明确正确的做法
有人认为,劳动者和企业只要精益求精、注重细节,我国就能建设成为“制造强国”。请运用联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
材料评析型
试题一般通过给出特定的材料背景,要求考生依据特定的知识,对某一现象发表自身的看法,深化对材料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请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简要评析“英雄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的观点的合理性和严谨性
分类突破
(一)观点明确型
方法指导
典型例题
[2018四川遂宁三诊,39(1)]党的十九大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为傲。传统文化的继承,一直存在“回归本体”(技艺、样式、流派)与“精神传承”(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博弈与争论。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八分钟的元素:二胡、旗袍、武术、书法和京剧等。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开幕式的元素:击缶、论语、丝路、国画和活字印刷等。
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北京八分钟”,献上一场充满科技元素、传统韵味、现代特色的视听盛宴。融合了高科技和四川“非遗”技艺的“熊猫队长”化作信使,穿越互联网隧道,向全世界发出邀请——“2022,相约北京!”
据此,有人认为:“精神的传承”比“技艺的传承”更重要。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比“技艺的传承”更重要?请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知识阐释其理由。
解析 此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明确立场
是赞成还是反对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比“技艺的传承”更重要,表明自己的观点
罗列知识
精神传承指向的是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技艺传承指的是文化继承和传统文化自身
如果赞成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比“技艺的传承”更重要,则应侧重分析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从文化创新的角度看,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保证。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文化要在发展中继承,应体现时代精神
如果反对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比“技艺的传承”更重要,则应侧重分析传统文化自身和文化继承的重要性。可以从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等角度回答
对应材料
将知识点与材料相结合,明确观点理论依据
答案 示例一 赞成。理由: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保证。融合高科技,四川“非遗”技艺焕发生机,推动技艺的传承,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推动实践发展,献给世界奥运视听盛宴。 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应体现时代精神。精神是文化的结晶,“精神的传承”是对“技艺的传承”的最好传承,是真正的“回归本体”,否则就会陷入文化的“守旧主义”;中国三次奥运展示,融合传统,推陈出新,展示中国魅力。
示例二 反对。理由: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民族性,在传承中保留着基本特征。过分强调精神传承,会失去传统文化的特色。中国三次奥运展示,融合传统,展示中国魅力。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基础。技艺是精神的载体,漠视技艺,就会失去根基,走向“历史虚无主义”。
对应训练
1.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动漫产业有了很大进步,但目前国产动漫仍然在艰难前行。首先,动漫是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人才的缺失是我国动漫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创意人才主要流向了美国和日本等报酬丰厚的国家,这使我国缺乏优秀创意人才去策划和开发动漫产品和相关衍生产品。其次,国内动画片还坚守30年前的定位传统,把受众群体定位于低龄儿童,动画片很难走入普通大众。
针对我国动漫策划、开发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不同人有不同观点。
甲:动漫的选材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和生活环境,走中国自己的动漫发展道路。
乙:动漫选材应该从世界文化中寻找灵感与创意,走出国门,才能让国产动漫有更加宽阔的视野。
针对甲、乙的争论,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8分)
答案 示例1:支持甲的观点。
①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忽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动漫的选材立足传统能够得到我国观众的认同,促进动漫产业走出困境。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立足传统文化,创造符合中国人审美标准的动漫产品,才能使我国动漫产业走出困境。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中国人基于传统文化的生活实践,是文化发展的实践基础,从中国人的生活环境出发,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才能促进动漫产业的创新发展。
示例2:支持乙的观点。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国动漫产业要获得发展,应该走出国门,在更加宽阔的视野中寻找灵感和题材。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有其个性,但同时又有共性,因此动漫选材应该面向世界。③文化创新需要在立足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只有相互借鉴、相互交流才能不断发展。
解析 此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解答此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解题步骤
具体分析
明确立场
可以选择支持甲,也可以选择支持乙
罗列知识
支持甲:文化创新与传统文化、社会实践、人民群众的关系
支持乙:文化创新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对应材料
支持甲:材料强调动漫的选材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要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和生活环境,要走中国自己的动漫发展道路,所以可以围绕传统文化的特点、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等方面来分析
支持乙:材料涉及文化创新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所以可以从文化多样性,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等方面来分析
2.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共享单车是城市慢行系统的模式创新成果,也是“互联网+交通运输”的交通方式,对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特别有效。作为新生事物,
它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乱停乱放、私锁偷藏和蓄意破坏以及服务维修不到位的问题。共享单车从某个角度来说,已经成了衡量市民百姓文明素质、国家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标尺。诚如网友所说,我们与文明之间,也许恰好隔着一辆共享单车的距离。各种问题的出现暴露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文明短板,结果就是经营共享单车的公司企业、地方部门以及市民百姓的多方共输。
共享单车的背后是共享经济,而共享经济需要“共享文明”来保驾护航,如果缺失了“共享文明”,必然会带来共享经济的损失,也会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一种阻碍。当文明人、做文明事,就从珍惜与呵护我们身边的每一辆共享单车开始。
对共享单车的使用,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结合材料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阐明理由。(10分)
答案 观点一 赞成: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具有优越性。共享单车是城市慢行系统的模式创新成果,也是“互联网+交通运输”的交通方式,对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特别有效,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共享单车作为新事物也存在弱点和缺陷,但我们要对它的发展充满信心。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共享单车的发展总体是好的,主流是好的,应该肯定和支持,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规范和改进。
观点二 反对: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现在市民百姓文明素质不高,社会文明水平较低,还缺少共享文明的社会现状,所以不适合发展共享单车。②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共享单车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加以解决,会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危害经营共享单车的公司企业发展及市民的生活质量。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对社会和个人发展有反作用,部分市民缺失“共享文明”,必然会带来共享经济的损失,也将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一种阻碍。
解析 此题考查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解答此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明确立场
立足对共享单车的认识,选择赞成或者反对
罗列知识
共享单车是城市慢行系统的模式创新成果,如果选择赞成,可以调动的知识有:发展的实质、事物发展的趋势、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等。如果选择反对,可以调动的知识有: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意识的能动作用;等
对应材料
如果选择赞成,可以立足材料中持赞成意见的人的观点进行分析。赞成的人的观点强调了共享单车给市民带来的极大的便利。根据材料信息,可以从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的角度来分析。如果选择反对,可以立足材料中持反对意见的人的观点进行分析。反对的人的观点强调了“共享文明”的缺失。结合材料可以从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角度来分析
(二)正误混杂型
方法指导
典型例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沈家大屋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浏阳市龙伏镇。
沈家大屋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晚清南方民居标本”“建筑迷宫”“外人知进不知出”“长株潭最大的清代民居群”,布局严谨,屋屋相叠,庭院错落,廊道回环,嵌以精美的木雕、泥塑、彩绘,中西合璧。
“沈家大屋是一部镌刻着中国近代兴衰史的生动画卷。”屋内有4处私塾遗址,有焦达峰蓄西式头、提留声机宣扬反清思想的场所(师竹堂),有大革命时期的儿童团、妇女识字班遗址,还有日军肆虐时的深刻记忆。
由于年久失修,无人照看,沈家大屋多处倒塌,危在旦夕,抢救保护迫在眉睫。
为切实保护好、利用好沈家大屋,为古人尽责,为后人负责,专家学者提出了保护措施。建议以建设影视拍摄基地为主体和特色,融民俗展示、文博会展、古代生活体验于一体,打造集古文化、山水、旅游于一体的省会东郊特色影视区、休闲区、旅游区,让沈家大屋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有人认为,“要开发就不能保护,要保护就不能开发”。请运用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8分)
解析 此题考查矛盾的基本属性。解答此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明确观点
观点中既有正确成分,也有错误成分。观点中的正确之处在于看到了开发与保护的对立性。观点中的错误之处在于将保护与开发完全对立,没有看到二者的统一
寻找依据
此题要求运用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有关知识来分析。分析正确之处应该侧重于开发与保护的对立。分析错误之处应该立足二者的同一性来分析。最后应点明正确的做法
答案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开发与保护是对立统一的关系。②这种观点看到了开发与保护的相互对立、相互斗争,有一定的道理,但将二者完全对立起来则是片面的。③开发与保护作为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保护是开发的前提,要开发旅游资源,首先要保护好其优美环境。开发是保护的基础,开发更多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增加收入,为保护环境提供经济上的支持。④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既要坚持开发旅游资源,又要注意保护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对应训练
1.最近,10余名“驴友”(指热衷户外探险旅行的人)在某自然保护区登山遇险,当地政府组织近20名消防官兵,调动直升机等开展营救,行动历经7小时,救援的直接费用达数十万元。
有人认为,“驴友”任性探险,政府救援费用应该由“驴友”承担;也有人认为,政府救援“驴友”并负担全部费用是天经地义的。
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辨析。(6分)
答案 ①公民遭遇个人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向政府求助,是公民的权利;政府有保护公民生命安全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责。②无论什么原因,当公民遇到生命危险需要救助时,政府应动用公共资源进行救助和保护。公民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无条件地要求政府为个体提供免费服务;接受救助的公民应该依据情况适当承担费用。
解析 本题是正误混合型辨析题。解题时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指出观点正确或合理的部分,并说明理由
从政府的角度看,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当公民遭遇个人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向政府求助是公民的权利。政府有保护公民生命安全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责。无论什么原因,当公民遇到生命危险需要救助时,政府应动用公共资源进行救助和保护
第二步,指出观点不合理的部分,说明理由,并提出正确的观点
从公民的角度看,作为成年人的“驴友”,具有独立的、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驴友”任性探险,没有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无论是政府组织救援,还是民间组织发动,都会造成大量人财物的耗费,或社会公共资源的支出,理应收取一定费用。因此“驴友”应承担一部分救援费用
第三步,指出材料中的观点犯了什么错误,或指出应该怎么办
政府依法承担救援责任,公民依法承担违规责任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最本质的体现。核心价值观是一国之“维”、一国之“纲”,是一个国家共同的道德基础,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
有学者指出,在对青年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是选择生硬灌输,“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交流,
还是选择润物无声、和风细雨的双向互动方式,显现着教育者和引导者的水平与层次,关乎教育和引导的效果。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跟上青年学生生活变化的新节奏,传递青年学生生活变化的新信息,与青年学生的需要和利益相契合,才会使其主动和建构性地接受。唯有说到点子上,打动内心,青年学生才会积极接受和认同,进而自觉维护和捍卫。
根据材料,有人得出结论:“对青年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否收到成效取决于教育者的理念。”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角度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12分)
答案 ①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不同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收到的成效不同。先进的理念能使青年学生积极接受和认同,落后的理念则难达预期效果,可见该观点具有合理性。②认识发生作用需要条件,认识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教育者的理念如果不通过实践,不能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就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该观点具有片面性。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求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跟上青年学生生活变化的新节奏,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解析 本题是正误混合型辨析题。解题时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指出观点正确或合理的部分,并说明理由
教育者的理念对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有没有影响,为什么——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因此该观点具有合理性
第二步,指出观点不合理的部分,说明理由,并提出正确的观点
仅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否可以,为什么——认识发生作用需要条件,认识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该观点具有片面性
第三步,指出材料中的观点犯了什么错误,或指出应该怎么办
指出设问中观点不足的地方是把对青年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否收到成效的多种因素归结为教育者的理念,并指出应该怎么办——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三)材料评析型
方法指导
明确设问信息
明确设问所要分析的对象和知识范围。明确分析设问所依据的逻辑思维,是强调意义、原因,还是措施
解读材料信息
明确材料中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依据设问指向对信息进行分类
明确知识依据
依据设问和材料信息,找出相关的理论依据
典型例题
随着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一些地方纷纷加入抢“琅琊”地名的混战。安徽人拿出了欧阳修的诗句——“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东人拿出了《水经注》中的记载,南京人则指出剧中的大梁国都“金陵”就是南京。安徽滁州更是落实于行动,将滁州琅琊山风景名胜区内的原本兴建于明朝的“会峰阁”换成了“琅琊阁”,而这块全新的匾额落款居然是宋朝的苏轼。有评论指出,这一做法是在商业利益冲动下“打劫”历史文化,难以形成地方旅游品牌发展的核心动力。
从“文化的作用”与“文化的传承”的角度,对上述“抢名”“改名”的行为进行评析。(12分)
解析 此题考查文化的作用、文化的传承。解答此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明确设问信息
知识范围:文化的作用与文化的传承
设问要求:对“抢名”“改名”的行为进行评析
解读材料信息
材料涉及某些地方在商业利益冲动下“打劫”历史文化,盲目“抢名”“改名”的行为
明确知识依据
合理性:看到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
不足之处:没看到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割裂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措施:应立足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
答案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为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各地纷纷加入“抢名”混战,这说明其认识到了文化对经济有重大的反作用。(3分)②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将原本兴建于明朝的“会峰阁”改名,这表明没有看到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割裂了文化的历史联系。(3分)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随意改名,随意杜撰历史人物题款,这表明没有处理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3分)④文化发展要立足于社会实践,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虚构历史。(3分)
对应训练
1.2018年的网络安全宣传周于9月17日至23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行,主题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各单位紧紧围绕活动主题,深入学习了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组织动员广大师生广泛参与,深入宣传国家网络安全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宣传贯彻了《网络安全法》及相关配套法规,普及了网络安全知识,提升了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营造了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据此,有人认为,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就能净化网络环境。请从联系的特点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6分)
答案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有助于净化网络环境。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材料中的观点没有抓住网络文化与网络环境之间的真实联系。③联系具有多样性,在净化网络环境时,我们要分析把握与网络环境有关的各种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材料中的观点把净化网络环境的多种因素归结为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具有片面性。
解析 此题考查联系的特点。解答此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明确设问信息
知识范围:联系的特点(包括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设问要求:对“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就能净化网络环境”观点进行评析
解读材料信息
宣传贯彻了《网络安全法》及相关配套法规,普及了网络安全知识,提升了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营造了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明确知识依据
将要评析的设问与原理对接,运用联系的普遍性分析观点的合理性,运用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分析其不严谨的地方,并指出应该怎么办
2.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外界有人对中国的发展展现出复杂心态:一方面对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表示认可;另一方面对中国的巨大规模和发展模式感到恐惧,甚至提出了“中国威胁论”。
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中的“复杂心态”进行评析。(6分)
答案 ①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②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对旧的国际秩序产生了冲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③中国的发展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
解析 此题考查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明确设问信息
设问要求对“复杂心态”进行评析,首先应明确“复杂心态”是什么,然后对其进行评析
解读材料信息
材料明确了“复杂心态”,既有对中国发展的认可,也有对中国发展的担心
明确知识依据
对中国发展的认可,可以立足中国发展对其他国家相关利益的影响来分析。对中国发展的担心,可以立足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和平发展道路来分析其不合理性。最后点明中国发展与时代主题的关系,强调对世界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