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50 KB
  • 2021-09-02 发布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解析版)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二(上)期末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 近年来,山西省旅游局加快旅游产品创新,结合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发展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的主题 ③红色旅游也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④红色文化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中,山西省旅游局加快旅游产品创新,结合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这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能促进经济发展,红色旅游也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②表述错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④表述错误,红色文化并不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故选:A。 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传播的途径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传播的途径 ①贸易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③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表述错误的选项。 ‎ 2. 党的十九大以来太原市69个社区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把党的声音传向千家万户。这样做是因为(  ) ①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③只要参加文化活动就能提高我们的素养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①说法错误,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④符合题意,党的十九大以来太原市69‎ 个社区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把党的声音传向千家万户。这样做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 ③说法错误,参加健康文化活动能提高我们的素养。 故选:D。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平时要注意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 1. 纪录片《长征)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的非凡历程。该片同时使用了国际语言站在世界视角讲述中国故事。这体现出,提升中华文化的海外彩响力需要(  ) ①发展国际教育 ②促进文化趋同 ③创作文化精品 ④利用大众传媒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不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创作文化精品、利用大众传媒,未涉及发展国际教育; ②错误,“促进文化趋同”说法错误; ③④符合题意,“纪录片《长征)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的非凡历程,该片同时使用了国际语言站在世界视角讲述中国故事”,体现了要创作文化精品、利用大众传媒提升中华文化的海外彩响力。 故选:D。 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现代文化传播手段 1.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3)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2.现代文化传播手段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平时要注意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 1. 太原市南华门历史文化街区保留了民国以及解放初期山西省军政、文化功能的历史风貌。有人认为对南华门街区的开发需要有文化有继承的开发,没有文化没有继承的开发就是糟蹋。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 A. 继承传统文化要遵循先保护后开发的原则 B. 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C.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D.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答案】C ‎【解析】A错误,材料强调要有文化、有继承的开发,并没有体现先保护后开发; B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正确,太原市南华门历史文化街区保留了民国以及解放初期山西省军政、文化功能的历史风貌。有人认为对南华门街区的开发需要有文化有继承的开发,没有文化没有继承的开发就是糟蹋。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D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故选:C。 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①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应变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具有灵活的思考能力,但是在回答的过程中不能脱离材料的中心思想和教材的知识点。 ‎ 2. 我市某学校举行“节俭伴我行”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用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可见,教育活动(  ) ①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有利于引导人的全面发展 ③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④具有选择和传递文化的功能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①错误,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而不是手段; ②④正确,我市某学校举行“节俭伴我行”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用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可见,教育活动有利于引导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选择和传递文化的功能; ③错误,教育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故选:D。 本题考查:教育的重要作用 ①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育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 ‎ ‎⑤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本题考查教育的重要作用,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考生对材料中的观点能准确把握其主旨,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需要考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要善于运用排除法去除说法错误的选项。 ‎ 1. ‎2017 年国际汉字大会以“汉字文化对外传播创新”为主题,共同探讨汉字文化对外传播中的经验与创新举措。汉字是(  ) ①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③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符合题意,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③不合题意,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不合题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 (2)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文字的发明使得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③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 2. 在信息时代,把文献典籍数字化有利于保护典籍原本,提高其利用率。这些文献典籍是(  )‎ A. 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 B. 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C. 中国历史的全部内涵 D. 文化发展的前提基础 ‎【答案】B ‎【解析】A说法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 B符合题意,在信息时代,把文献典籍数字化有利于保护典籍原本,提高其利用率。这些文献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C说法错误,文献典籍并不是中国历史的全部内涵; D说法错误,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基础。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史书典籍: ①地位: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 ‎②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他们大都终身世袭,所以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 1. ‎2018 年 12 月 4 日,海峡两岸张大千文化艺术交流暨产业合作峰会开幕。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可以增进两岸同胞的福祉,加强心灵沟通,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这是因为(  ) ①文化交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基 ②中华文化是由海峡两岸文化组成的 ③中华文化是凝聚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④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有归属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说法错误,文化交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不是根基; ②说法错误,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组成的; ③④符合题意,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可以增进两岸同胞的福祉,加强心灵沟通,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这是因为中华文化是凝聚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有归属感。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意义: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 2. ‎2018年12月13日是第五个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以国家公祭的方式祭奠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30万生灵。我国设立国家公祭日有利于(  ) ①公民履行政治义务,自觉抵制日货 ②增强忧患意识,提高民族凝聚力 ③激扬民族精神,维护世界和平 ④捍卫我国尊严,主导世界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①不合题意,我国设立国家公祭日不是为了抵制日货; ②③符合题意,我国设立国家公祭日有利于增强忧患意识,提高民族凝聚力,激扬民族精神,维护世界和平; ④错误,我国不能主导世界的发展。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 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 ‎ ‎③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可以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正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及善于运用知识对选项进行辨析排除。 ‎ 1. 我市某中学开展“民族精神进校园”主题活动。在中小学开展民族精神宣传活动是(  )‎ A. 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B. 增强我国国防竞争力的要求 C. 抵制一切外来文化的需要 D. 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答案】A ‎【解析】A符合题意,在中小学开展民族精神宣传活动,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B说法错误,应该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而不是“国防竞争力”; C说法错误,应该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而不是抵制一切外来文化; D说法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而不是物质基础。 故选:A。 本题考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必要性: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注意排除错误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 ‎ 2. 世界上有两种矿藏。一种是物质矿藏是可以穷尽的;另一种是精神矿藏,是不可穷尽的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留下的革命精神是不可穷尽的精神宝藏。这种伟大宝藏(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能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④能展现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①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④正确,世界上有两种矿藏。一种是物质矿藏是可以穷尽的;另一种是精神矿藏,是不可穷尽的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留下的革命精神是不可穷尽的精神宝藏。这种伟大宝藏能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能展现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③错误,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 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 ③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可以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平时要注意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 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深情千百年来一脉相承。如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华儿女用各自的方式表达爱国之心。这说明爱国主义(  ) 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②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而奋斗 ③是我们各项工作的中心 ④具体内涵稳定不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符合题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深情千百年来一脉相承。如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华儿女用各自的方式表达爱国之心。这说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而奋斗; ③说法错误,经济建设是我们各项工作的中心; ④说法错误,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期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其具体内涵并非稳定不变。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立业根基)、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核心: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它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期有共同的要求,但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正答率。本题难度不大。 ‎ 2. 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  )‎ A. 伟大创造精神 B. 伟大奋斗精神 C. 伟大团结精神 D. 伟大梦想精神 ‎【答案】D ‎【解析】ABC不合题意,D符合题意,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精神。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正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及善于运用知识对选项进行辨析排除。 ‎ 3. 每年高考前夕,有些考生和家长们求神拜佛,将榜上有名寄托于神灵的庇护。这说明(  )‎ A. 腐朽文化毒害人们的思想和灵魂 B. 封建迷信的社会作用有利有弊 C. 传统文化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D. 落后文化在生活中仍依然存在 ‎【答案】D ‎【解析】A不合题意,求神拜佛属于落后文化,不是腐朽文化; B错误,封建迷信没有积极作用; C错误,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 D符合题意,每年高考前夕,有些考生和家长们求神拜佛,将榜上有名寄托于神灵的庇护,这说明落后文化在生活中仍依然存在。 故选:D。 本题考查: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1)落后文化: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 (2)腐朽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腐朽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排除法去除错误和不合题意的选项。 ‎ 1. 抖音是一款可以拍短视频的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用户可以通过这款软件选择歌曲,拍摄音乐短视频,形成自己的作品,但这些作品鱼龙混杂。作为公民,我们应当(  ) ①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③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④加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正确,抖音是一款可以拍短视频的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用户可以通过这款软件选择歌曲,拍摄音乐短视频,形成自己的作品,但这些作品鱼龙混杂。作为公民,我们应当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②④错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从国家角度讲的。 故选:B。 本题考查: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1)落后文化: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 (2)腐朽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腐朽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 2.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它向全国观众推出了一百多位杰出人物,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节目的积极影响是(  ) ①激发了人们的高尚道德追求 ②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形成了多元化的思想观念 ④改变了人们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正确,《感动中国)节目的积极影响是激发了人们的高尚道德追求;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错误,《感动中国)节目并不能形成多元化的思想观念; ④错误,改变人们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属于消极影响; 故选:A。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1)原因: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2)措施: ①要发挥思想道德模范的作用,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 ②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 ③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错误的均可以排除。 ‎ 1. 现在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途径。对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②限制互联网发展并营造淸朗的网络环境 ③学术观点和思想认识问题必须政治化 ④高度重视文化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④符合题意,材料中,现在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途径,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高度重视文化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 ②表述错误,互联网的发展有利有弊,不能说限制互联网发展; ③表述错误,学术观点和思想认识问题必须政治化说法太绝对; 故选:C。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文化传播手段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①地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②基本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②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2、现代文化传播手段 ‎ ‎①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大众传媒,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 ②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 ③大众传媒的特点: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 1. 信用体系的持续完善,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新支柱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的新抓手。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 ②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③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重信守诺的传统美德 ④有利于在全社会普及科学知识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①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②③正确,信用体系的持续完善,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新支柱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的新抓手。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重信守诺的传统美德; ④错误,加强诚信建设与普及科学知识无关; 故选:C。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1)原因: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2)措施: ①要发挥思想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思想道德模范,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感染力。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 ②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弘扬新风尚,坚持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 ③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公民个人要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 2.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①凝结了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物质力量 ③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和决定作用 ④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④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了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 ‎②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力量。 ③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不具有决定作用。 故选:A。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①基本内容: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②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②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了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及运用。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习好文科的基础。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夯实基础。 ‎ 1. ‎“道德讲堂”坚持“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的事,身边人教身边人”,充分发挥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 独特优势,赢得了群众的认可与喜爱。这启示我们,开展思想道德建设要(  ) ①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素养 ②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③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④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①错误,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并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素养; ②③正确,“道德讲堂”坚持“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的事,身边人教身边人”,充分发挥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独特优势,赢得了群众的认可与喜爱。这启示我们,开展思想道德建设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④错误,开展思想道德建设与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无关; 故选:C。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1)原因: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2)措施: ①要发挥思想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思想道德模范,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感染力。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 ②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弘扬新风尚,坚持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 ③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④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公民个人要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 1. 我国哲学家不断反思、研讨重大哲学问题,在 2018 年第 24 届世界哲学大会上,向全球哲学界展示了中国哲学、文化传统的深厚与广博。哲学家们这样做是因为(  ) ①哲学能够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②哲学的使命是探索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④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①错误,哲学并不能能够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②④正确,我国哲学家不断反思、研讨重大哲学问题,在 2018 年第 24 届世界哲学大会上,向全球哲学界展示了中国哲学、文化传统的深厚与广博。哲学家们这样做是因为哲学的使命是探索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错误,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故选:C。 本题考查:哲学的功能和任务 ①哲学的功能: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学问,是美好生活的向导;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哲学能够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②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 2.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两大阵营分别是(  )‎ A.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朴素唯物主义 ‎【答案】C ‎【解析】A不合题意,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属于哲学基本问题; B不合题意,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属于哲学基本问题; C符合题意,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两大阵营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不合题意,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关系是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正确回答,辩证唯物主义和朴素唯物主义属于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故选:C。 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3、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知识的再认,难度不大。要求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夯实基础知识,强化记忆和理解。 ‎ 1. 下列说法属于唯物论的观点是(  )‎ A.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时 B.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C. 人病则优惧,优惧则鬼出 D.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答案】C ‎【解析】A不符合题意,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时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B不符合题意,未有此气,已有此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C符合题意,人病则优惧,优惧则鬼出属于唯物主义; D不符合题意,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故选:C。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 ①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②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 2.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这种观点(  )‎ A. 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B.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的局限性 C. 否定了神创论,但缺乏科学依据 D. 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科学统 ‎【答案】C ‎【解析】A错误,材料具有局限性,并不能说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B错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的局限性; C正确,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这种观点否定了神创论,但缺乏科学依据; D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辩证法; 故选:C。 本题考查: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种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本题着重考查朴素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在把握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方可准确答题,本题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相关知识的考查。 ‎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最科学、最完整、最严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性体现在(  )‎ A. 是人类思想发展到巅峰的产物 B. 自然观和历史观上都是唯物辩证的 C.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 D. 建立了百科全书式的完备的知识体系 ‎【答案】B ‎【解析】A说法错误,“巅峰”的说法过于绝对,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B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性体现在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C不合题意,一切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并不是百科全书。 故选:B。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本特征: (1)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2)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3)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可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和错误的选项。 ‎ 2. 团圆是中国人永远不变的情结。为了能与家人吃顿年夜饭,他们不管多远都奔波回家。这体现了(  )‎ A. 中华文化具有优越性 B. 中华文化的地域性 C. 中华文化具有凝聚力 D. 中华文化独领风骚 ‎【答案】C ‎【解析】A说法错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应该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不能认为中华文化具有优越性; BD不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中华文化的地域性、中华文化独领风骚; C符合题意,团圆是中国人永远不变的情结。为了能与家人吃顿年夜饭,他们不管多远都奔波回家。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凝聚力。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意义: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错误的选项。 ‎ 3. 针对当前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我国文化建设应当(  ) 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②加强网络建设,提高网络文化的经济效益 ③以人的需求为导向,满足人的各种需求 ④引导青少年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答案】A ‎【解析】①④符合题意,针对当前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我国文化建设应当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引导青少年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②不合题意,提高网络文化的经济效益不能解决网络上的不良信息; ③说法错误,满足人的正当需求。 故选:A。 本题考查:文化市场对生活的影响 (1)文化生活的可喜变化 ①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②表现: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推动生产的发展,等等。 (2)文化生活存在的令人忧虑的现象 ①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②表现: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文化产品迎合低俗趣味,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等等。 (3)任务: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学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与材料无关以及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从而筛选出正确的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 ‎ 1. 以中国梦为主题的“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广场上、小区宣传栏里,一幅幅设计精美、文化气息浓厚的公益广告像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这体现了(  )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总是自觉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用宣传自然而然地实现的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 ④文化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说法错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总是自觉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的说法过于绝对; ②说法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往往是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而不是不用宣传自然而然地实现的; ③④符合题意,“公益广告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广场上、小区宣传栏里,一幅幅设计精美、文化气息浓厚的公益广告像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文化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正答率。本题难度不大。 ‎ 2. 读好书可以让你真正爱上你的生命不急功近利有一个从容的状态。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 A. 文化对个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B. 民族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x C. 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 D. 要提供多种类型的文化产品实 ‎【答案】C ‎【解析】A说法错误,文化影响人的发展,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B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民族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 C符合题意,读好书可以让你真正爱上你的生命不急功近利有一个从容的状态。这对我们的启示是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 D不合题意,文化企业提供多种类型的文化产品。 故选:C。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平时要注意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说,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作为青年学生应该(  ) ①崇尚科学,将知识积累放在首位 ②身体力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厚德载物,提高道德实践能力 ④志存高远,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错误,将知识积累放在首位说法错误; ②③正确,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说,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作为青年学生应该身体力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德载物,提高道德实践能力; ④错误,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夸大了青年学生的作用; 故选:B。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1)原因: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2)措施: ①要发挥思想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思想道德模范,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感染力。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 ②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弘扬新风尚,坚持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 ③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④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公民个人要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1. 甲国春节吉祥物“年娃”和“春妮”(右图)的设计元素沿袭了中国几千年一脉相传的春节文化。男左女右且略呈孤形的身形布局,切合了“左阳右阴”的和合传统,蕴合了阴阳太极的平衡。吉祥娃娃身前肚兜上装饰的“编蝠” “双鱼”图案意为“福庆有余”;“虎头鞋”和“绣花鞋”预示着“春天即至、避邪祈安”,这些园案和服饰是中华各民族文化长期交融形成的独特文化寓意。中国结则融合了结绳记事时代的远古祝福与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象。 运用中华文化知识,简要说明中国春节吉祥物设计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基本特征。‎ ‎ ‎ ‎【答案】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春节吉祥物的设计元素中展现了中华文化自结绳记事的远古时代至今从未间断的特征。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吉祥物娃娃的身形布局、服饰特色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独特性。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中国结、吉祥娃娃的形象都显示出中华文化在形成与发展中的开放包容的特点。‎ ‎【解析】本题要求运用中华文化知识,简要说明中国春节吉祥物设计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基本特征。此题体现类试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考生要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根据设问在头脑中形成“中华文化基本特征”,包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及特有的包容性,然后阅读材料获取信息,一一对应说明即可。 本题为体现类试题,这类题的思维特点是从一般性、规律性的结论去推知与其相关的特殊的、个别的对象,其设问形式通常是:“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某某观点(原理)的”或“上述材料是如何坚持(怎样做到)某某道理的”。类似的提法有“如何遵循”、“体现了什么”、“是如何体现的”等。它首先考查的是考生对知识的再现能力,要求考生能再现这些知识点;其次考查考生对材料(事件)的分析能力,要求从材料中分析出这些观点;最后要求考生能分析出材料与观点的关系,能够运用材料印证观点。 ‎ 2. 运用走进文化生活的知识,简要评析漫画反映的文化现象。 ‎ ‎ ‎ ‎【答案】①漫画反映了当前文化市场中存在内容腐朽、低俗的文化产品。 ②产生这现象的原因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与传媒的商业性。针对这些现象,政府应当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个人应当提高辩识能力,拒绝此类文化的污染;文艺工作者应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运用走进文化生活的知识,简要评析漫画反映的文化现象,属于评析题。首先要明确漫画内容,漫画中对经典影片胡编乱导,这反映了当前文化市场中存在内容腐朽、低俗的文化产品。然后可以分析这些文化产品存在的原因,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与传媒的商业性;最后指出正确做法,学生可以从政府、个人和文艺工作者的角度进行分析。 这是一道以漫画为背景的评析类试题。它同一般的材料性试题一样,也包含了立意、情景、设问三要素。情景上通过漫画反映了当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良现象。从立意上看,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 1. 中央电祝台推出的文化读书类节目《朗读者》播出以来,以高而不冷的气质赢得观众的喜爱,取得了极大成功。节目采用讲述个人的经历--朗读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人们精神需求的契合点,将高尚的精神追求、民族的精神气质、先进的价值引领融入看似平凡朴实的朗读中,给人温暖、启迪与力量。节目中的朗读者有把大半辈子献给改革开放的先锋人物,有白手起家闯出一片天的民营企业家,有以壁画为伴的考古学家,也有备受矚目的话剧演员,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读者。朗读以最简单朴素的形式使所有观众建立一个情感和价值的共同体,高质量地满足了人民的文化需求同时,也再现了一个活力四射的文化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简要分析《朗读者》取得成功的原因。‎ ‎【答案】①它立足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集中展现了当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②它以人民为中心,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高质量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③它挖掘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意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它的内容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简要分析《朗读者》取得成功的原因,属于原因类的试题。解答时,要明确设问范围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切入点较大,需要结合教材与材料信息组织语言作答。“节目中的朗读者有把大半辈子献给改革开放的先锋人物”体现了立足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以高而不冷的气质赢得观众的喜爱”体现了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人们精神需求的契合点”体现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将高尚的精神追求、民族的精神气质、先进的价值引领融入看似平凡朴实的朗读中”体现了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本题为原因类试题,解答原因类试题一般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或者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 ‎ 2. ‎“天下之本在家”。家风,一般指一种由父母或祖鞏提倡并能身休力行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风尚和作风,常以家训的形式概括总结。《颜氏家训》中有“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王阳明家训》中有“毋任情,毋斗气,毋轻弃,毋贪利”,《曾国藩家训》中有“读书贵在有常;趁人生适意之时做出一个局面。”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简要概括你家的家风(家训),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将如何践行家风,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列举三条举措)‎ ‎【答案】(1)家风简述略。 (2)示例:提高自己在文化生活中的识别能力,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的教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心外化于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立志成为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解析】本题有两个小问。 第一小问简要概括你家的家风(家训)。属于开放性主观试题,考生结合自身的实际,组织答案即可。 第二小问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将如何践行家风,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属于措施类主观试题,践行家风,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可以从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组织答案即可。 第一小问简要概括你家的家风(家训)。属于开放性主观试题,考生结合自身的实际,组织答案即可。 第二小问为措施类试题,解答这类题目时采用定点法,具体的解题思路是: 一是从教材找方法。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 二是从材料中找方法。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 三是从当前时政热点和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方法。具体的解题程序:定点--联系--疏理--作答。 ‎ 1. ‎2018 年是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某校高二年级开展题为“纪念伟人,勇担重任”的 实践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 主题班会--理想照耀人生 1835 年,17 岁的马克思在他的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高尚的理想指引马克思终身奋斗,成就伟大人生。 (1)结合马克思的人生故事,简要谈谈你的人生理想,并就进一步实现自己的理想写两条发言提纲。 活动二 知识解读--思想造福人类 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中国 GDP 在世界排名从 1978 年的 15 位(3679亿元)提升到 2017 年的世界第二位(744127 亿元),建立起拥有 39 个工业大类,191 个工业种类,525 个工业小类的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人民生活水平、生产力水平、综合国力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文科做】(2)运用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的知识,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中发挥的作用。 【理科做】(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中发挥的作用。‎ ‎【答案】(1)活动一 ①简述自己的人生理想。 ②示例:投身实践,将理想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无私奉,为他人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 (2)活动二: 文科: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 ③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武器和理论指导。 理科: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进步。 ②作为科学理论与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握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精神动力与方向指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推助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复兴。‎ ‎【解析】(1)本题要求结合马克思的人生故事,简要谈谈你的人生理想,并就进一步实现自己的理想写两条发言提纲。属于开放性主观试题,考生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2)本题要求运用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的知识,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中发挥的作用。属于简答试题,知识限定为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的知识。关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中发挥的作用在教材中有明确的表述,考生根据教材知识组织答案即可。 (2)本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中发挥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作为先进文化,能够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推助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复兴。运用上述答题要素,结合材料组织答案即可。 (1)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但要注意设问指向及条件限制,以避免失分。 (2)本题属于简答试题,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知识,教材中有表述。考生可以根据书本知识组织答案。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