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50 KB
  • 2021-09-03 发布

【政治】广东省化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广东省化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某校在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校广大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这一主题教育活动 ‎①能弘扬中国精神,更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是基于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意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力量 ‎④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2.因为疫情,几乎所有老师成为网红,在家上网课成为了开学前的老师们的日常行为。原本 为企业服务居多的钉钉,今年却成为大部分师生使用的首选app,据钉钉官方统计,仅今年 3月23日一天,在线会议或教学的数量单日突破2000万场、使用在线会议人数单日超1亿人次。其中大部分是老师使用。但是不少学生依然觉得传统课堂的效率更高。由此可见,钉钉的建设和使用 ‎ ‎①是推动教育方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 ‎②是文化供给侧转型升级的生动体现 ‎③是今后学校教学创新的主要形式 ‎ ‎④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决定的产物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3.美食视频主播李子柒的Youtube(美国最大的视频分享平台)粉丝有735万,她的作品主要 根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时令节气、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确定选题,把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借助于现代视频制作技术与社交媒体呈现出来,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窗口。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要培育好、发展好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 ‎②文化是世界的,我们要吸收借鉴各国文化成果,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③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④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等文化传播途径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在疫情肆虐之时,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给中国捐赠的抗疫物资上的这些古诗句迅速走红网络。诗词的魅力,跨越了国界,将一切善良和美好,凝聚成人类最可贵的财富,也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材料表明 ‎①古代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向外辐射 ‎ ‎②优秀文化总能给人以特有的感召力 ‎③文化交流能促进本国文化的发展 ‎ ‎④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期间,广大网友通过央视网络直播密切关注建设进度,直播开通三天内,累积访问量过两亿人次,引发对中国速度的情感共鸣。以上事实说明大众传媒 ‎①迅速发展已完全取代旧的传媒 ‎ ‎②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③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 ‎④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6.2019年12月,《远古的呼唤》经典音乐会在罗马举办,中国竹笛乐团采用中西结合的形式,演奏了《阳光三叠》等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的音乐作品,让意大利听众尽情领略中国古典音乐之美,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 ‎ ‎②中国文化得到意大利民众的认同 ‎③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 ‎④传统文化因科技发展而增添价值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7.2019年8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烈士褒扬条例)的决定》,此次条例修订的主要内容是将英雄烈士保护纳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烈士褒扬工作,有利于 A.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B.充分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中心作用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扬传统文化 D.发展文化产业,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8.2019年上半年,《都挺好》成了“现象级”的热播剧,该剧聚焦中国式的家庭矛盾,以多角度反映百姓生活,传递“都挺好”的普世观念。该剧的成功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 ‎②文化创作要着眼人民群众的需求 ‎③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 ‎④现代科技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9.《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 ‎①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 ‎ ‎②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现代文明的标志 ‎③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 ‎ ‎④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根本动力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1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它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中国精神包括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②以拥护祖国统一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④以爱党、爱人民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1.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两个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一举措的主要意义在于 ‎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②凝聚强大民族力量 ‎③培育伟大民族精神 ‎ ‎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2.没有卧薪尝胆,就没有“两弹一星”;没有力透纸背,就没有杂交水稻;没有夙兴夜寐,就没有小米、海尔;没有埋头苦干,就没有华为、格力。这表明 ‎①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 ‎②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 ‎③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 ‎④只要同心同德就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3.2019年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的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于4月29日10月7日在北京延庆举行。本次世界园艺博览会以“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为办会理念。这一办会理念蕴含的哲理是 ‎①园艺建造是自然生态见之于主观心灵的过程 ‎②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人应该根据自身的需要积极改造自然 ‎④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14.2020年北京冬奧会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已于2019年底全部完工,依靠京冀的人文历史、生态资源优势,推动冰雪运动、山地体育、特色休闲等产业发展,这有利于打造京冀地区体育文化旅游带。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A.立足局部,统筹全局,实现最优目标 B.要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积极创造事物间的自在联系 C.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就能实现质的飞跃 D.注重各个要素的有机整合,可以发挥整体的最佳功能 ‎15.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019年10月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立足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明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要求,对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体现的哲理有 ‎①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们对具体形势的认识 ‎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 ‎④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渐进和不显著的过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6.毛泽东指出:“许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这种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实在是最可恶的。”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的行为主要错在不懂得 ‎①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②分析矛盾应以矛盾特殊性原理为指导 ‎③只有全面看问题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只有占有丰富的感性材料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17.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及其领导的团队经过20余年的潜心研究,突破现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的局限,研制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网络超级操作系统,解决了网络安全性低、用户难在同一个终端平台操作的难题。张院士及其团队的成功在于 ‎①坚信量变必然引起质变,重视量的积累 ‎②坚持辩证否定观,对传统计算机体系结构进行“扬弃”‎ ‎③关注现实问题,具有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④用创新推动人类思维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8.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也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编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这说明 ‎①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之一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起积极导向作用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9.工业1.0是机械制造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工业3.0是电子信息化时代,工业4.0则描绘一个通过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与有效沟通,构建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发展历程表明 ‎①事物不同阶段的矛盾具有不同特点 ‎ ‎②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③实践是推动认识变化发展的唯一途径 ‎ ‎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20.新一轮农村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将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正式提上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改革层面,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再一次推动农村生产力大释放,从而确保改革红利最大释放并用之于农。从哲学角度看,这表明 ‎①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农村改革的先导 ‎②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才能推动生产力发展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④农村体制变革是人民利益与社会规律性内在统一的要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1.改革千头万绪,牵住“牛鼻子”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握好“立”和“破”的承接顺序和辩证关系。“立”的工作要做在“破”前,没有“立”住之前,不要急于“破”。这给我们的唯物辩证法启示是 ‎①要重视量的积累,在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改革 ‎②要善于抓住主流,集中力量解决改革过程中的“牛鼻子”‎ ‎③在“立”与“破”的对立统一中推动改革的深入发展 ‎④深化对“立”与“破”关系的认识以破解改革中的难题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22.观察大国经济,不能局限于一时之得失,必须看全局、辩大势。既要准确看待局部数据升降之“形”,也要准确把握经济总体向好之“势”,方能明晰方向,坚定信心。面对美方挥舞关税大棒并不断极限施压,中国经济增速看似放缓,但6.3%的增速依然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中国经济稳中有进,长期向好的大势没有变。这告诉我们要 ‎①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分析经济向好之“势”‎ ‎②对未来经济充满信心,在“形”与“势”的统一中把握对立 ‎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从经济“形”中把握“势”‎ ‎④立足于局部数据升降之“形”,推动经济发展的向好之“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3.2019年9月25日,习近平出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并致辞。习近平在致词中指出,“奇迹是干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这是因为 ‎①实践是按照主观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②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③实践是处在主客观交汇点上的直接现实活动 ‎④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4.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我们都是劳动者,我们都是追梦人。全社会要崇尚劳动、赞美劳动、尊重劳动者、致敬劳动者,这是因为 ‎①劳动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②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③劳动是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客观要求 ‎④劳动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 ‎25.(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0月24日,备受瞩目的国家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港珠澳大桥集桥、岛、隧于一体,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它是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之一,被称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大桥建设者们整整花了4年,创造了“一年十管”中国速度,“半个月内连续安装两节沉管”,“最终接头毫米级偏差”。‎ 港珠澳大桥的奇迹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其背后凝聚了无数人多年心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如此庞大的工程得以顺利完成,背后是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和全体建设者的默默付出,14年,几千个日夜……可以说,全体参与设计和建设的人员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汗水,攻克了无数的技术难题。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副总工兼总工办主任高纪兵,在国新办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优秀青年代表在中外媒体记者见面会就曾提到,“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难度是罕见的,整个大桥的建设一路充满了坎坷”。港珠澳大桥所展现出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与全体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紧密相连。正是这些可爱的人用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分析粤港澳三地能够成功共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的原因。‎ ‎26.每当经历一些重大事件、重大任务,或面临重要关头、关键时刻,常常会孕育并诞生一种崇高而伟大的精神。冬末春初的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传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这场艰苦卓绝的人民战争中,孕育并诞生了伟大的“抗疫精神”.“抗疫精神”.一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守望相助精神。二是闻令而动、雷厉风行的英勇战斗精神。三是顾全大局、壮士断腕的“一盘棋”精神。四是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义精神。五是充满信心、敢于胜利的积极乐观精神。它既为打赢这场总体战、阻击战注入了强大动力,又必定以它的深刻内涵而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抗疫精神所彰显的时代价值。(12分)‎ ‎(2)请你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升自身防疫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质,提两条合理建议。(4分)‎ ‎27.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就是要协同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和生态系统,大力拓展乡村文化创新力。‎ 在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文化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乡村创意农业、特色加工业和特色旅游业等产业。要实施乡村文化创新战略,协调“人事物场境”和“人文地景产”等要素的乡村总体创意营造工程,协调乡村故事馆、村落美学、生态博物馆、野外博物馆的建设,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培育乡村文化的“一源多用”,推动乡村文化资源向乡村文化经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大力拓展乡村文化创新力的辩证法道理.(12分)‎ ‎2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变化的关键词经历了“大包干”、‘农民工”,“农业税”、“农合”、“海选”、“新农村”、“三权分置”、“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我国实际,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在进一步解决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基础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指明了方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升级,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村问题上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不仅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体现。‎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哲学依据。(12分)‎ 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C 6.C 7.A 8.B 9.D 10.A 11.A 12.D 13.A ‎ ‎14.D 15.B 16.A 17.D 18.A 19.C 20.C 21.D 22.A 23.B 24.C ‎25.(12分)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性,(2分)粤港澳三地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1分)②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2分)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前所未有的迸发出来,推动我国走在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前列。(1分)③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2分),粤港澳大桥从设计到建设,在其背后凝聚了无数人多年心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1分)④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2分)粤港澳大桥是粤港澳三地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1分)‎ ‎(若答: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性,具有民族性。(2分)若答: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的人民,(2分)若只答:中华民族精神的概念而没有结合材料,可给4分)‎ ‎26.(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1分)抗疫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分)‎ ‎②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民族(1分)。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1分)。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弘扬抗疫精神,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励整个民族愈挫愈勇、锐意进取,在艰险磨难中不断昂首前进。(1分)‎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1分),弘扬抗疫精神,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人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分)‎ ‎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关键是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1分)弘扬抗疫精神,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培育文明风尚,建设和谐社会,推动民族复兴。(2分)‎ ‎(若答;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1分)弘扬抗疫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2分)‎ ‎(2)尊崇科学,相信科学,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2分)遵循科学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分)掌握防控病毒传播的方法。(2分)戴口罩防飞沫,勤洗手除病毒,多通风促健康。(2分)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风。(2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严防疫情扩散。(2分)‎ ‎27.(1)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分).把握好乡村振兴战略中一二三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和乡村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乡村振兴战略。(1分)‎ ‎(2)运用综合思维,立足整体,统筹全局(2分)。乡村振兴要协调打造总体创意工程,协调乡村文化设施建设(1分)‎ ‎(3)要立足乡村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乡村振兴中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文化工程。(1分)‎ ‎(4)坚持发展的观点和创新意识(2分),推动乡村文化资源向乡村文化经济转化和创造性发展。(1分)‎ ‎28.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2分)。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我国实际作出的正确决策。(1分)‎ ‎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2分)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指明了方向。(1分)‎ ‎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2分)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不断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现。(1分)‎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2分)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1分)‎ ‎(若答: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1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0分)因材料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