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7 MB
  • 2021-09-03 发布

2018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人教版专题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件(91张)

  • 9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 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点 17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考点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点 19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考点 20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考点 21 经济全球化 考点 22 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目 录 考点 17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考法 1 市场配置资源的考查 考法 2 市场秩序有关知识的考查 考法 1 市场配置资源的考查 01 市场配置资源 (1) 资源配置的必要性:资源是有限的,为了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2) 资源配置的手段:有 计划和市场 两种基本手段。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 决定性作用, 国家的宏观调控是 必不可少的手段 。 (3) 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 (1) 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来进行的。 (2)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即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 (3)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宏观上看 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 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 ) 微观上看 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 ( 竞争机制 ) 总体上看 市场配置资源的两个优点,归结起来就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配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考法 1 市场配置资源的考查 02 市场调节及其弊端 【 易混辨析 】 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特点的区分 原因 结果 侧重点 自发性 价值规律发挥作用与人们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行为是自发的,无需人为引导 出现不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 由于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能力不同,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 盲目性 商品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 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对生产何种产品以及生产的数量 “ 一窝蜂 ” 滞后性 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 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尤其是建设周期长的项目 生产经营决策落后于经济形势的变化   【 易错警示 】 市场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但不能认为是唯一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认为只要有市场竞争,就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 知识拓展 】 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十九大报告要求) 【 考法提示 】 此知识点的考查以选择题形式居多。解答时注意材料是讲资源配置的,但不是由国家来配置,而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来实现的。如果结果是积极的,就可用市场调节的有效性来解释,进而概括出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如果结果是负面的,就可用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来解释。 过去,国外品牌汽车在中国市场销售,必须通过品牌汽车厂商授权的专卖店进行。 2015 年 1 月,中国实行“平行进口车”制度,允许贸易商直接在国外购买汽车,进口到国内销售。中国推行“平行进口车”制度意在 ( ) A. 拓宽国外品牌汽车销售渠道,打破价格垄断 B.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改善汽车产业结构 C. 降低进口汽车价格,扩大其市场占有率 D. 增加国外品牌汽车进口数量,提高关税收入 客观上该制度的推行,会增加国外品牌汽车的进口数量,但这不是中国政府的目的,而是带来的结果,故 D 不符合题意。 例题 [课标全国Ⅲ 2016 · 14 ] A 过去进口汽车必须通过品牌汽车厂商授权的专卖店销售,这实质上形成了进口品牌汽车的垄断,而现在实行“平行进口车”制度,只要是贸易商都可以在国外购买汽车,进而到国内市场进行销售,从而打破了进口品牌汽车的垄断, A 符合题意; 材料所述的两种销售方式只是涉及销售方式、渠道的变化,不涉及汽车技术的引进, B 不符合题意; 国家这一政策的变化显然不是为了扩大国外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率, C 不符合题意; “ 市场秩序”主观题答题模板 1 .市场秩序混乱 ( 不讲诚信、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 ) 的原因 (1) 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市场经济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和弊端。 (2) 从政府角度看,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3) 从企业角度看,有的企业不遵守法律法规,不遵守职业道德,诚信缺失。 考法 2 市场秩序有关知识的考查 2 .面对市场秩序混乱、诚信缺失应采取的措施 (1) 政府 ( 国家 ) : ① 国家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具体表现: a .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加大对违规经济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 b .制定并完善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加强信息引导,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② 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 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③ 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2) 企业: ① 企业必须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② 生产经营者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道德,遵纪守法,遵守市场规则, 诚实守信,自觉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 (3) 消费者: 消费者要增强维权意识,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提高法律意识。 2014 年 11 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旨在( ) ①破除垄断,促进市场竞争 ②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③降低商品价格,增加商品销售量 ④以市场价格为信号,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有利于破除垄断,以市场价格为信号,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体现了推进价格改革的宗旨,①④符合题意。 例题 [ 课标全国 Ⅰ2015·13 ] B 加快推进价格改革与增加产量和销售量无直接关系,② 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B 。 考点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法 2 科学的宏观调控相关知识的考查 考法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考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考法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考查 0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基本标志。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考法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考查 02 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时,要注意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 法制性、开放性、平等性、竞争性等 )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 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两极分化、宏观调控效率不高等 ) 等区别开来,从而作出正确选择。 【 易错警示 】 涉及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则体现公有制为主体;涉及关注分配公平,缩小两极分化,则体现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涉及国家的调控措施成效显著,则体现我国的宏观调控更加科学。 【 考法提示 】 (1) 涉及体现类题目时 通常是提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效,依据可涉及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财政的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共同富裕、转方式、调结构、科学发展观等。 【 考法提示 】 (2) 涉及依据类非选择题时 “跑步热”的兴起,使一些城市的马拉松比赛吸引了众多的爱好者,赛事组织者常常面临报名者众多而参赛名额有限的困难。在解决参赛名额这一稀缺资源配置的难题时 ( ) ① 先到先得的排队法能缓解供求矛盾 ②随机分配的抽签法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价高者得的拍卖法违背了市场竞争的公平原则 ④优先本地报名者的做法是采用计划手段配置资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先到先得,实质是尊重积极参与,有利于缓解参赛名额的供求矛盾,①符合题意; 例题 [ 北京文综 2016·29 ] B 随机分配的抽签法体现了公平,但可能导致参赛水平不高的人参赛,不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②说法错误; 价高者得的拍卖法,强调谁出价高谁得到,身份、地位等都不起作用,这体现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③“违背”一词说法错误 优先本地报名者的做法,是组织者人为规定的,不是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这是用计划手段配置资源,④符合题意 (1) 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2) 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 (3)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 考法 2 科学的宏观调控相关知识的考查 为什么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01 促进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 稳定物价,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考法 2 科学的宏观调控相关知识的考查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02 国家运用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 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考法 2 科学的宏观调控相关知识的考查 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 03 【 易混辨析 】 注意区分宏观调控的三个手段: 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区别 含义 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依据 依据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来实施 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来调节、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 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措施来实施 内容 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等 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 命令、指示、规定等 特点 间接性 强制、统一、权威 强制、直接、迅速 示例 “ 十二五”规划、结构性减税、调整存贷款利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依法查处假冒伪劣产品、修订食品安全法、修改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 发放营业执照、商品房限购、核准公共交通价格 联系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调控手段的体系;但在运用过程中,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做题时注意抓关键词,注意区分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经济手段的关键词:经济政策、经济计划、经济利益的调整、财政政策 ( 财政收入和支出数量、税收、税率、国债等 ) 、货币政策 ( 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 ) 、阶梯水价、阶梯电价、提高农产品最低收购价等。法律手段的关键词:经济立法、经济司法、依法查处、依法打击等。行政手段的关键词: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 【 考法提示 】 考法 2 科学的宏观调控相关知识的考查 我们必须坚持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 04 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共有特征,并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特有的。但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所以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 易错警示 】 考法 2 科学的宏观调控相关知识的考查 我们必须坚持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 04 2012 年,某国司法部起诉甲公司和五家出版社,指控其涉嫌合谋操纵电子书价格,违反了《反垄断法》,令消费者遭受了数千万美元的损失。 2015 年,法院裁定罪名成立,开出了 4.5 亿美元的罚单。该案例说明 ( ) ①市场调节存在滞后性 ②企业和社会组织均以盈利为经营目标 ③法律是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有效手段 ④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中案例说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弊端,①不符合题意。 例题 [课标全国Ⅱ 2016 · 14 ] D 社会组织不一定都以盈利为经营目标,②本身错误,排除。 材料中的案例说明,国家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市场经济中的违法问题很重要,③符合题意。 要从根本上解决材料中的问题,必须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 D 。 考点 19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考法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的相关考查 标准 生活质量 01 全面理解并区分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低水平 —— 低标准的小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 800 多美元 更高水平 —— 较高标准的小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 3 000 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 不全面 —— 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不全面,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覆盖的人群不全面;二是消费的内容不全面,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享受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有待提高 更全面 ——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接受良好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考法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的相关考查 发展很不平衡 — 目前,即使是低水平的小康,在全国也没有全面达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差距不小 发展比较均衡 —— 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将惠及十几亿人口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社会发展状态 ( 1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 2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化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 3 )从现在到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02 全面理解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论述 考法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的相关考查 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下列计入中国GDP的产品或劳务是( ) A.北京厨师为家人做了一顿丰盛晚餐 B.上海商人购买的一件精美的清代瓷器 C.中国某企业在纽约工厂生产的汽车玻璃 D.外国某企业在武汉工厂生产的空调和冰箱 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国家或地区的领土范围来统计的(外国企业在本国生产的也应统计在内),且必须是一年内新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在国外生产、过去生产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都不统计在内,因此D应列入中国GDP的统计范围; 例题 D [课标全国 Ⅰ2017·14 ] A 提供的劳务不属于商品范畴,没有价格,不能创造 GDP ; 清代瓷器的价值在历史上形成,不计入中国当年的 GDP , B 选项不符合题意 ; 中国企业在国外生产的所有产品均不计入中国 GDP, 汽车玻璃在纽约生产,因此不能计入中国 GDP 。 考点 20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考法 2 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考查 考法 3 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考查 考法 1 对科学发展观内容的考查 考法 4 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考查 考法 5 对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查 (1) 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 第一要义 。 (2) 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 核心立场 。 (3) 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 基本要求 。 (4) 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 根本方法 。 考法 1 对科学发展观内容的考查 【 时政链接 】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 考法提示 】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解决措施及其依据都涉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回答措施和依据时,都要坚持概述性地回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具体分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做法 (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结构调整、城乡发展一体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 ) 。 [天津文综 2017·4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三年来,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走出了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道路。从下表可以看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 )   ① 推动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有序疏解 ②促进了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的扩大 ③使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得到根本改善 ④有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③中“根本改善”说法太绝对。本题答案选B。 例题 [天津文综2017·4] ①和表格内容无关。 根据表格主要信息可解读出保护环境的内容,②符合题意。 表格信息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缩小,④符合题意。 B 对国家来说,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 战略支撑 ,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 核心位置 。 对企业来说,科技创新是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各种困难的有效措施之一,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为什么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01 考法 2 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考查 ( 1 ) 国家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加强对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完善分配制度;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 ( 2 )企业要主动增强研究开发能力,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要建立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怎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02 考法 2 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考查 解答与科技创新有关的措施类题目,需要明确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措施的背景。中国在国际分工链条中的地位不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有待提高、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环境和人力资源的制约等问题,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有较大差距、中国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高和能源高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解决上述制约因素,提高整体竞争力。 【 考法提示 】 考法 2 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考查 发展高技术产业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 2010—2013 年 A 、 B 两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关情况图。       材料二 下表是 2013 年 A 、 B 两省高技术产业发展部分相关数据表。 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就如何促进 A 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13 分 ) 【 答案 】 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培育高技术企业; (3 分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 分 ) 完善科技交易市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3 分 ) 提高劳动者素质,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 分 ) 培育以技术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扩大高技术产品出口。 (3 分 )( 若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 例题 [ 山东文综 2015·41(2) ] (1) 必要性: 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失衡;区域经济失衡;资源消耗偏高,环境压力加大等等。 (2) 意义: 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平衡;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考法 3 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考查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原因 01 ( 1 ) 要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 2 )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道路,要让“新四化”真正成为推动中国梦实现的基本路径。 ( 3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考法 3 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考查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措施 02 (1)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 (2)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3)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 考法 3 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考查 03 如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考法 3 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考查 【 时政链接 】 小规模、零散经营在我国农业经济中所占比重大 , 发展水平低 , 这是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某村将农户组成农业合作社 , 利用从外国引进的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发展绿色产业 , 农户收入普遍大幅度提高。材料表明发展农村经济应该坚持 ( ) ①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共同富裕 ②引进外资与引进技术相结合 ③通过区域分工实现生产专业化 ④高效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某村通过组成农业合作社、利用从外国引进的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发展绿色产业,促进了农村资源合理配置,发展了生态农业,①④符合题意 。 例题 [江苏单科 2016 · 8 ] B 材料只涉及引进技术,并不涉及引进外资,②不符合题意 。 材料没有体现区域分工,排除③。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性 01 考法 4 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考查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如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02 考法 4 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考查 ( 1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 2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建设。 ( 3 )把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动能。 ( 4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化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 5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支持和鼓励农民创业就业,拓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农民生活富裕。 ( 6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努力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政治、组织和人才保障。 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03 考法 4 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考查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推进( ) A.农业现代化 B.城乡发展一体化 C.新型城镇化 D.农业信息化 【解析】本题考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B正确,A、C、D排除。 例题 [浙江 4 月选考 2017·15 ] B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 考法 5 对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查 01 原因 ( 1 )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通过经济手段加大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政信贷支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 2 )企业要遵守法律法规,承担社会责任;通过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 3 )消费者要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消费观 。 考法 5 对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查 02 措施 (1)原因类题目:应综合考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我国的能源需求形势、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紧迫等方面。 (2)措施类题目:应结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知识作答。 考法 5 对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查 【 考法提示 】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 2013 年末以来,浙江全面展开“五水共治”。 材料 指出材料反映的经济信息。 (8 分 ) 【 答案 】 浙江省生产总值逐年增加,经济发展明显。 (2 分 )2009 年后浙江工业废水排放量有所下降,占废水排放总量的比重下降明显。 (2 分 ) 近三年,非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废水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水环境不容乐观,离绿色经济还有距离。 (4 分 )   例题 [江苏单科 2016 · 8 ] 考点 21 经济全球化 考法 对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的考查 【 易混辨析 】 区分经济全球化的三点表现 生产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资本全球化 内涵 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分工与协作的发展,各国的生产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协作,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各国总要用自己的优势产品去交换自己的劣势产品 资本总是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随着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不断加快 意义 有利于各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 能使两国的贸易活动实现优势互补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领域 生产领域 交换领域 投资领域 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它导致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01 考法 对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的考查 包括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 推动生产力发展。 消极作用: 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02 考法 对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的考查 比较优势是国与国之间由于人口、资源等禀赋的差异形成的竞争优势,二优取其重,二劣取其轻。 我国过去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力成本较低,是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主要优势,但目前这种优势已经不再明显。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产品具有价格优势;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我国产品具有技术优势。 准确把握我国的比较优势,明确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 03 考法 对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的考查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同时,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 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 04 考法 对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的考查 【 易错警示 】 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说法是错误的。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则面临更大的挑战。但这并不是说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经济全球化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016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1 299.2亿人民币元,居世界第二位,近10年平均增幅超过25%。中国对外投资蓬勃发展的积极意义在于( ) ①减少中国外汇储备规模,降低汇率风险 ②促进投资对象国的就业增长和经济发展 ③推进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化发展 ④实现中国企业“走出去”,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材料涉及的是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也就是金融投资之外的实业投资,如水、电、煤、气、石油、房地产、矿产资源开采等。这种投资方式的蓬勃发展有利于促进投资对象国的就业增长和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中国企业“走出去”,提高国际化的经营能力,②④符合题意。 例题 [课标全国Ⅲ2017·15] C 材料与外汇储备及汇率风险、资本市场一体化无关,①③排除。故本题答案为 C 。 考点 22 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考法 2 对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考查 考法 3 对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考查 考法 1 对国际经济组织的考查 考法 1 对国际经济组织的考查 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 01 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考法 1 对国际经济组织的考查 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02 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考法 1 对国际经济组织的考查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03 涉及世界贸易组织的题目通常是选择题。一是往往提供多边贸易谈判的材料,要求判断它的作用: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二是国与国之间发生贸易纠纷,通常涉及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考法 1 对国际经济组织的考查 【 考法提示 】 世贸组织各成员普遍认同应加强世贸组织的作用,呼吁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但在多边贸易机制未来方向性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据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① 各成员的地位是平等的,权利是对称的 ②世贸组织推动国际分工和资源的全球配置 ③各成员间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 ④多边贸易机制的发展能消除竞争和冲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①与题意无关,材料并未涉及各成员的地位及权利关系,故舍去; 例题 C ②正确,各成员认同应加强世贸组织的作用,说明世贸组织推动了国际分工和资源的全球配置; ③正确,各成员认同应加强世贸组织的作用,但在多边贸易机制未来方向性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说明各成员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是对立甚至冲突的根源; ④说法错误,多边贸易机制的发展并不能消除竞争和冲突 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考法 2 对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考查 为什么要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01 (1)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2)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国际竞争力。 (3) 企业要积极应诉,利用世贸规则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 企业要依靠科技创新,拥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 (5) 调整经济结构 ( 或产品结构、进出口结构 ) 。 考法 2 对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考查 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措施 02 下图 a 和 b 分别反映 1995 年和 2014 年亚太区主要国家的贸易依存网络。箭头“甲→乙”表示乙国为甲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图 a 到图 b 的变化说明 ( )  ① 中国逐步成为亚太地区的贸易中心 ②亚洲区域内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③日本与亚太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增强 ④国际贸易从多边贸易为主向双边贸易为主转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例题 [课标全国 Ⅱ2017·14 ] A 【 解析 】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外贸易。从 1995 年和 2014 年亚太区贸易依存网络可以看出:中国逐步成为亚太地区的贸易中心,中国与亚太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增强,①当选,③排除。结合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和我国与亚太区的贸易情况可以得出:亚洲区域内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出,②正确。④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 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 对外开放,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就业机会。 01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考法 3 对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考查 【 易混辨析 】 ( 1 )正确理解“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 ( 2 )区分对外开放格局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 3 )注意区分“走出去”与对外贸易 “引进来” “走出去” 表现 通过优化结构,着重引进先进设备;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引进海外各类专业人才 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缺乏足够的资金,因此需要引进外资。新形势下,在利用外资的同时,要结合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 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 联系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只出不进、只进不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引进来”与“走出去”都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 (1)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2) 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3) 坚持“引起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4)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02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考法 3 对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考查 (1)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3)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03 如何提高“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水平 考法 3 对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考查 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时,通常设置当前我国企业在对外经济竞争与合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涉及措施、启示、意义等角度。回答此类题目,一要有国际意识,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资源,有规则意识和利用规则保护自己的意识;二要有风险意识,采取措施防范对外投资的风险;三要有竞争意识,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四要有针对性,仔细阅读材料内容,针对材料中涉及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 【 考法提示 】 考法 3 对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考查 2014 年至 2016 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 3 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 500 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 20 多个国家建设 56 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 11 亿美元税收和 18 万个就业岗位。这表明“一带一路”建设 ( ) ① 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②提高了利用外资的总体效益 ③拓宽了相关国家经济发展空间 ④推动了跨国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题干不涉及跨国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内容,故排除④。 例题 [天津文综 2017·6 ] B 贸易总额、累计投资是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的体现,是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体现,①符合题意。 “一带一路”对外投资是“走出去”,并非“引进来”,故②不符合题意。 “一带一路”建设带动有关国家经济和就业发展,③符合题意。 3 宏观调控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综合考查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考查 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综合考查 综合考法 ( 1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 2 )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综合考法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考查 01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 3 )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① 原因 ( 为什么 ) ; a. 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b. 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 c. 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d.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综合考法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考查 01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 3 )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②措施 ( 怎么办 ) a. 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市场交易规则。 b.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c.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综合考法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考查 01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1) 基本特征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 综合考法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考查 0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 宏观调控 ① 原因 : 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② 主要目标 :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③ 手段 : 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综合考法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考查 0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特别提示 】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面临下行的压力较大,同时受能源、资源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十分迫切,因此既要保证就业,保障民生,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这就需要我们采取创新的思路和措施。以上述材料为背景,针对某些措施设置意义类题目、依据类题目、措施类题目,需要调动和运用的主要知识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财政税收政策及作用、市场配置资源及其优点、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企业的相关知识等。 综合考法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考查 03 我们必须坚持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 例题 [课标全国Ⅱ2017·38(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 玉米收储制度的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场硬仗。 为保障玉米的生产和供给,我国长期实行以保护价(对农产品规定最低收购价)收购种植户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2012年以来,国际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国内玉米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造成了国内玉米库存高企和正常流通受阻。2016年,国家发改委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对我国玉米主产区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收储制度进行改革,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种植)补贴”的新机制。2016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比上年出现下跌。新机制运行扭转了近些年玉米价格不断提高、库存不断增多、补贴和亏损不断增加的局面。 玉米价格的下降,影响了一些玉米种植户的收入。政府和种植户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6分) 【 答案 】 政府完善补贴政策;种植户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种植结构;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1) 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有利于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3) 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4) 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 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综合考法 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综合考查 0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 (1)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3)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4) 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综合考法 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综合考查 0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 考法提示 】 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非选择题的答题角度。从经济生活主体角度分析: (1) 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 企业:推动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转变发展方式,生产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 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例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在粤港澳经济合作中,广东具有劳动力充足、土地资源丰富及制造业发达等有利条件,而港澳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资金、国际市场等方面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材料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粤港澳合作从前店后厂式的产业分工,到CEPA(内地与香港、澳门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系列协议的签署和贯彻执行,再到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个新区的破茧而出,一步步从渐进协作走向多边融合。近期,三地创新合作机制,推动申报设立“粤港澳自贸区”。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中科学发展观和对外经济的相关知识,阐述推进粤港澳合作对广东经济发展的意义。(10分) 【 答案 】 有利于广东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广东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3 分)有利于广东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3 分)有利于推动广东的开放朝着拓展深度和提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2 分)有利于广东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及国际经济危机的挑战。( 2 分) 解答此类题一方面要注意材料的内容是考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知识,另一方面要注意材料中的主体是国家,具体则落在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些具体措施上。作答时知识要用全,防止因遗漏而失分。 综合考法 3 宏观调控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综合考查 【 考法提示 】 例题 [安徽文综 2015 · 39(1) ] ( 8 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等都离不开政府的积极作为。 根据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阐明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 的作用。 (8 分 ) 【 答案 】 ① 政府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3 分 ) ② 政府坚持科学的宏观调控,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提质增效升级。 (3 分 ) ③ 政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城镇就业人数持续增加。 (2 分 ) 敬请期待 下一专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