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50 KB
  • 2021-09-03 发布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九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Word版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九校2018-2019学年下期期中联考 高二政治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 注意事项 :‎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3.本卷分为第Ⅰ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比现在落后,但当时的诸子百家,群星灿烂,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孙子兵法》至今为兵家经典,甚至被应用于当代企业管理,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D、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2.‎2018年4月7日,以尊重母语、学习语文、独立思考、培养韧性为活动宗旨的第九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启动仪式在上海举行。鲁迅先生用手中的笔鼓舞了无数青年人参加革命,用文字为良药治疗了许多中国人麻木的心灵。人们称他的文章“伟大而又悲壮,能够挑起民族脊梁,让迷惘转化为自信力,引导青年人走向光明”,这说明:‎ A.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 B.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C.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是物质力量的反映 ‎3.哈佛大学济学教授本杰明•弗里德曼在《经济增长道德的意义》一书中指出,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时候,一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开放、包容、积极和乐观;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停滞之后,一个社会就会变得狭隘、排外、消极和悲观。由此可见 A.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B.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C.文化的包容性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D.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经济状况 ‎4“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②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③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A.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③④‎ ‎5 2018年10月,《牛津英语词典》做了3个月一次的季度更新,发布一批新词新义,其中就有直译自中文“加油”的addoil。此外,“中式英文”还包括其他一些常见词汇,例如jiaozi“饺子”、wuxia“武侠”、fengshui“风水”、hongbao“红包”、zhifubao“支付宝”等。“中式英文”不断被认可 ‎①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走上了一个新台阶 ‎ ‎②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西方世界的广泛认同 ‎③说明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也是世界文化 ‎ ‎④折射出综合国力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已连续举办13年的“汉语盘点”活动,是中国非常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旨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来描述当年中国和世界。2018年揭晓的:“奋”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贸易摩擦”分别当选。“汉语盘点”活动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彰显汉语魅力,记录社会变迁  ②体会文化内涵,推进汉语传播 ‎③促进文化融合,加强文化创新  ④见证中华文明,传承传统思想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作为庆祝改革开放40年系列活动之一,中国画报出版社制作了名为《13亿人的40年》的大型宣传挂图。以图片的形式记录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历程,依据“大时代、小视角”的原则,由衣、食、住、行、教育、科技7部分组成,从上百位知名摄影家作品中精选出280张图片,展示和回望了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变迁及百姓生活的变化。这说明 A.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 B.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C.文化坏境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可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 ‎8 .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今年春节档表现抢眼,票房成绩也非常优异,专家认为,此影片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创作新征程,改变了国产硬科幻大片长期缺席的状况,国产科幻电影元年就此开启。科幻电影整合度高、综合性强,其水平被视作一个国家电影工业综合实力的象征,中国科幻电影走向世界的途中依然要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这说明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④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9 .“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为办会理念的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将于‎2019年4月29日在北京延庆区开幕。本次园博会将以园艺为载体积极传播和发展中国园艺文化,推动我国由园艺生产大国向园艺产业强国迈进。同时,园博会也会汇集世界各地独特的园艺特色和地域文化,促进国际愿意合作。本次园博会的举办将有利于 ‎①推动文化茶业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   ‎ ‎②加强对话交流,增进对外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③丰富文化传播手段,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 ‎④展示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 .“转山节”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摩梭人独有的融于自然的民间传统节日,集中展示了摩梭人的音乐舞蹈艺术和体育竞技活动,如甲搓舞、牛头马面舞、对歌、赛马、荡秋千。“转山节”突出体现了摩梭人以女性为主、女神为重的特有的母系文化现象。“转山节”‎ ‎①是表达摩梭人经济生活的重要载体 ‎ ‎②是集中展示摩梭人文化魅力的窗口 ‎③是摩梭人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④是“凝固的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18年6月24日,京剧《乱世佳人》在纽约上演,引起当地观众和文艺界关注。该剧改编自美国作家玛格丽特·‎ 米切尔的名著《飘》,此番改编,力图以这个在美国家喻户晓的故事呈现中国式的写意艺术和京剧之独特魅力。这体现了 ‎ ‎①京剧艺术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 ‎ ‎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 ‎④投身生产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在央视播出后,在国内外引发收看热潮和强烈共鸣。该片高度浓缩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坚定了改革的信心和决心。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大众传媒 ‎①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②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③是传承、创造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④新传媒的出现伴随着旧传媒的消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 .‎2018年11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藏医药浴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 ‎②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是传承人类文明以实现世界文化统一 ‎ ‎④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平语近人》 将中华经典诗词与电视媒介、网络平台有机结合,通过鉴赏团的专业点评,挖掘诗词背后的时代故事,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由此可见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 ‎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 ‎③科技的进步决定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 ‎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5 .“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习近平对“去中国化”的批评,其依据在于 ‎①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吸收外来文化会消解文化的民族特色 ‎③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立足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6.‎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嫦娥”是中华民族对未知月球的传统叫法,以“嫦娥”命名目标飞行器,很快得到了国人的共鸣。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 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稳定的特点 ‎ C.特有的包容性 D.博大精深的特点 ‎17 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 .创意是引领未来发展的原动力。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继承,就必须通过创意设计出一系列文化衍生产品。这表明 ‎①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 ‎②文化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实现发展的 ‎ ‎③文化发展是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要求 ‎ ‎④文化的创意设计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19.“两会”前夕,全国各新闻媒体派出众多记者奔赴大江南北,深入基层,将蹲点采访收获的满满感动,化为鼓舞人心的报道,点亮全社会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这体现了 ‎ ‎①新闻记者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③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造出文化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习近平强调,要通过建立和增强各族人民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 来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实现“四个认同”,要求我国各族人民在文化上应该 ‎①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②在相互包容的前提下实现文化统一 ‎③自觉抵制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 ‎④互相借鉴和吸收,共同实现中华文化繁荣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1.甲骨文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记录和反映了商代的政治和经济情况。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显示了稳定的格局。甲骨文是 ‎①文化中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②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③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见证 ④中国古人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 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汉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唐代的玄奘到“西天”取经,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文化。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传 D. 继承性是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 ‎23. 提起端午节,人们就会想起吃粽子、赛龙舟、祭屈原等习俗,其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我国远古的祭龙日。当时,人们把五月视为恶月,希冀以龙的威慑力驱除灾疫邪祟。此后,端午节就以祛除病疫、躲避兵鬼、驱邪禳灾的形式传承。由此可见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 ‎②民族节日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 ‎③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习俗有持久影响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①③‎ ‎24.英国建筑师说:“中国人设计园林的艺术是无与伦比的。欧洲人在艺术方面无法和东方灿烂的成就相提并论,只能像对太阳一样尽最大吸收它的光辉而已。”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华文化 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B.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D.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25.“时代楷模”‎ 王继才感人事迹将登上大银幕电影《两个人的海岛》。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这种精神是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今天的真实写照,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机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决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迁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其具体内容是永恒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 ‎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答题范围内,超出范围不得分。)‎ ‎26.(12分)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再到“朗读者”几档既有时代创意又有传统底蕴的文化类节目走红荧屏,引起社会热议。‎ 央视综艺节目《朗读者》通过朗读精美的文字,用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进而传播精神、展现人生。自开播以来,《朗读者》以“遇见”、“陪伴”、“选择”、“礼物”、“第一次”、“眼泪”、“告别”、“勇气”、“家”、“那一天”、“青春”‎ 等为主题,每一期都让人细细品味,重拾初心与感动。《朗读者》以文化的力量直击观众心灵,如一股暖流沁人心脾,润养着干涸的灵魂,同时,更以不同的视角与故事,带给观众种种感动,为社会传递着正向而积极的价值观。‎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分析《朗读者》等节目得到观众认可的原因.‎ 27. ‎(16分)‎2019年3月27日,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中国的文明观,让世界看见》五周年,在这一重要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科学把握人类文明进步大势,深刻阐明“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真诚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习近平强调:“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对文明的这些论述不仅精辟揭示了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还深刻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内涵。五年来,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中国不仅是积极倡导者,更是坚定行动者,充分彰显了中国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深邃智慧、积极贡献与责任担当。‎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 ‎(1)阐述为什么要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8分)‎ ‎(2)说明我国如何继续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8分)‎ ‎28.(12分)2017年,河北塞罕坝林场被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授子“地球卫士奖”。河北塞罕坝林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范例。自1962年建场以来,三代塞罕坝人接续努力,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的重要指示中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木,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造就的不仅仅是一座“美丽高岭”,更是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 ‎(1)结合材料,运用“我们的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说明“塞罕坝精神” 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8分)‎ ‎(2)请你为学校宣传“塞罕坝精神”提出两条具体化建议。(4分)‎ ‎29.(10分)2019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极为关键的一年,贫困地区不仅需要经济扶贫, 还需要文化扶贫, 某 “文化扶贫小组”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他们从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两个层面与某贫困县结帮扶关系; 鼓励该地区利用优秀传统文化 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讲仁爱”的时代价值,推进传统文化进农家,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同时,利用互联网,通过手机 APP、在线课堂,实施技能提升培训,帮助当地农民掌握更多致富技术;通过以老带新,委托培训等方式,培养出乡土文化人才,解决基层文化人才短缺的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某“文化扶贫小组”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 ‎2018-2019学年下期期中联考 高二政治答案 选择题:1----5 DBDAD 6----10 AADBC 11----15 BACBD ‎ 16----20 AACDB 21----25 DBCCC ‎4.【解析】:材料中引用台湾诗人席慕蓉的《乡愁》,将乡愁比喻为清远的笛、没有年轮的树,表现出故乡对诗人的影响.虽然面容模糊,却挥之不去.体现出文化对人的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①符合题意,这句诗的含义是“诗人少年时离开家乡,年纪大了才得以重返故里,虽然乡音没有改,可两鬓的头发已经稀疏斑白了”,乡音不改,体现出文化对人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与材料蕴含道理相同; ‎ ‎②不合题意,这句诗的含义是“我的僻性是特别喜欢写诗琢句,如果写不出惊人之语,那就至死也不肯罢休”,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与材料无关; ‎ ‎③不合题意,这句诗的含义是“如果不注重字外工夫修炼,即使闷头练的用坏的笔堆成山,也未必能写出好东西,想要写出真正的好作品,非多读书不可”,这体现的是要加强个人的科学文化修养,不符合材料含义; ④符合题意,,与材料蕴含道理相同. ‎ ‎6 【解析】“汉语盘点”活动,意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来概括过去一年人们心中的中国和世界,这样做有利于彰显汉语魅力,推进汉语传播,①②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A。‎ ‎9.【解析】只能认同本民族文化,②错误,举办园博会不属于文化传播手段,是文化传播途径。③项排除。‎ ‎10.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转山节是摩梭人的民族节日,②可选,转山节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③可选,①④错误,“凝固的艺术”指的是传统建筑。‎ ‎13.【解析】藏医药浴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④项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①项说法错误;藏医药浴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利于传承人类文明,但不能实现世界文化统一,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15【解析】①项,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去中国化”放弃中国传统文化,不利于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故正确。‎ ‎②项,吸收外来文化并不会消解文化的民族特色,“消解”用词不当,选项表述错误。‎ ‎③‎ 项,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因此,我们要对“去中国化”进行批评。故正确。‎ ‎④项,永葆文化的生命力,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而不是立足于传统文化。故错误。‎ ‎23【解析】本题材料主要表明端午节的来历,有2000多年的历史。由此可见: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习俗有持久影响。①④正确且适合题意;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②说法错误;③正确但在本题材料中未体现各民族文化,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26题(每点3分,共12分)‎ ‎①媒体打造的这一系列优秀文化类节目,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朗读者》等节目传承的价值观念,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感悟人生.‎ ‎③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观众观赏这些优秀综艺节目,可以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 ‎④观众通过欣赏这些不同主题的节目内容,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7. ‎(1)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 ‎ ‎③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学习交流借鉴,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④“和而不同”说明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每点2分,共8分。如果从“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进世界对我国文化的了解,提升我国文化的影响力,综合国力。”角度回答也可酌情给分)‎ ‎(2)①我们要更加热情的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引进来)‎ ‎②更加主动的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我国文化国 际影响力。(走出去)‎ ‎③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态度)‎ ‎④‎ 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多种途径促进文化的传播,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途径、手段)‎ ‎(每点2分,共8分)‎ ‎28题 (1)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含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2分)‎ ‎②“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2分)‎ ‎③塞罕坝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塞罕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答出任何一个关键词1分,共4分)‎ (2) 利用校园广播站、专题宣传栏、主题班会宣传精神、弘扬精神;倡导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其它言之有理且符合试题要求均可酌情得分,本题总分不超过4分)‎ ‎29题: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扶贫小组从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两个层面与某贫困县结帮扶关系,提高贫困地区劳动者素质。(2 分) ‎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要体现 时代精神。鼓励该地区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讲仁爱” 的时代价值,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提升农民的道德修养。(4分) ‎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或科技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化扶贫小组”利用互联网,实施技能提升培训, 有利于当地农民掌握致富技术。(2 分) ‎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通过以老带新、 委托培训等方式, 培养出乡土文化人才, 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2分)(也可从立足于群众实践角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