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50 KB
- 2021-09-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寒假疫情期间政治第六次周练试题卷
考试范围:哲学和文化生活;考试时间:8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35题,每题2分)
1.习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上发表了题为《登高望远,牢牢把握世界经济正确方向》的重要讲话。习主席强调:“中方赞成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关键是要维护开放、包容、非歧视等世界贸易组织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保障发展中国家发展利益和政策空间。要坚持各方广泛协商,循序推进,不搞‘一言堂’。”这说明要
①坚持重点论,抓住主要矛盾
②重视量的积累
③坚持两点论,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④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71年前,他战功卓著,是战斗英雄;64年前,他主动选择到最偏远的地方工作,从此,赫赫战功被他埋在心底;7年前,他88岁,左腿截肢,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装上假肢顽强地站了起来;现在,他95岁,仍然坚持学习……。他就是原西北野战军战士、老英雄张富清。老英雄的一生告诉我们
①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
②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③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前提
④在任何社会里,劳动都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②④ D.③④
3.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动物保护这一议题一直存在争议。一部分人认为,动物应和人一样享有生存、自由以及免受痛苦的权利,不应被人类使用和视为财产。而另一部分人认为,动物没有承担人类的义务,因此也就不享有所谓的权利,但人类在利用动物过程中应保证动物的健康和尊严,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可见
①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认识具有上升性 ③认识无对错之别 ④认识受条件制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唐太宗)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上述回答的合理性在于
①真理在不同主体的讨论中被发现 ②每一个认识主体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③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④听取不同主体的认识有利于发现真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以基于田野调查的写作方式,描绘了中国政治、经济等世纪变迁的精神图谱。这说明
①个人文化素养是自发形成的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④精神产品凝结在物质载体中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6.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曾经说过一段话:“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待在光明之中,而是从远处凝望光明,朝它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时间里,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实。”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目前,有些人对历史进行否定或虚无化,以自己的好恶标准对历史进行情绪性、随意性评价,对民族的文化釆取轻蔑的、否定的态度。这属于
①“民族虚无主义”
②“封闭主义”
③“历史虚无主义”
④“文化复古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上,曾出现过3次持续时间较长的上升阶段和2次下降阶段,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未因此被打断。这要求我们
①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②区分量变和质变
③坚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④全力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金秋时节某地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农民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
①人们可以利用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为自己服务
②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④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30名扑火队员牺牲。救火英雄们用生命诠释了忠诚与担当,他们是人民英雄,值得每一个人尊敬。这表明
A.树立正确价值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B.人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索取
C.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D.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
11.“夜观天象”其实就是古人观测一些天体的运行变化(如月球盈亏、彗星隐现、流星闪逝、新星爆发、日月交食),进而判断天下大事的变动情况。《易·系辞上》: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意思是日月明暗盈亏之象示人以吉凶,大自然在说话,它告诉我们一种征象,让我们见微知著。可见,“观天象,知天下”
①在一定意义上坚持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②具有合理性,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启示我们要积极探索自然规律并自觉按自然规律行事
④是错误的,否认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和发展动力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2.2019年4月,人社部正式公布了13个新职业,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电子竞技员、无人机驾驶员等榜上有名。新职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信息化的广泛应用衍生出来,对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水平有较高要求。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的实质就是新陈代谢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社会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④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用两个半小时的镜头,浓缩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对准的却是隐姓埋名的科研工作者、默默奉献的空军飞行员、埋头苦练的护旗手……
正如一名观众的留言,“你的名字,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国家,因你而强。”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②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④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必须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远近结合、整体推进,不断丰富拓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这说明
①事物之间的联系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②关键部分在整体中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③在统筹考虑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对事物的完整认识④承认矛盾的客观存在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下列与“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观点一致的是()
A.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C.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D.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16.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实行垃圾分类
①体现了从小事做起,就能够促成事物的质的飞跃
②顺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③符合了共享发展理念,促进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④要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发动全社会广泛参与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7.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高中自2008年起开设中文课程,目前选修人数已拓展至11个班。该校学生用中文写信给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他们喜爱中国的语言文字、音乐和美食,希望有机会来中国参观访问。这说明( )
A.中华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C.中华文化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 D.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18.新一轮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党的有关机构可以同职能相近、联系紧密的其他部门统筹设置,实行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整合优化力量和资源,发挥综合效益。此举体现了以下哲学观点()
①部分离不开整体
②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9.为了减轻汽车流水线上的工人的负担,美国一家汽车厂商创新研发了一款仿生服。穿上它,仿生服会为穿戴者的两只胳膊分别提供大约13.6斤的助力,还可以提供颈部支撑。这样,他们就能轻松完成任务了。可见,创新( )
①助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
②要求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③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④更新了生产工具,满足了人们需要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0.2019年8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对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等农村“三块地”作出了最新规定,在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同时,实现了农村土地管理的重大制度创新。此次修改土地管理法
①体现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意在变革上层建筑以巩固先进的经济基础
③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④表明只有立足价值选择,价值判断才具有正确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2019年6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举行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集体学习中强调,越是环境复杂、任务艰巨,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要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推进“自我革命”
①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②是因为科学理论在实践中不断被推翻
③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过程
④是贯彻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儒学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如何看待儒学发展的问题上,一些专家认为,儒学必将在“反本开新”中重振辉煌。下列对“反本开新”认识正确的是
①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反本”是“开新”的基础
②“反本开新”是一蹴而就的
③“反本开新”的实质是“扬弃”
④“反本”是否定过去,“开新”是肯定现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3.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量。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强调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这是基于优秀网络文化能够
①传播社会文明,提供精神力量
②融入多元文化,增强多元意识
③引领社会风尚,左右社会发展
④弘扬核心价值,营造良好氛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4.引力是自然界4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由于引力相互作用极其微弱而且不可屏蔽,因此万 有引力常数G是最难测定的物理常数之一。2018年8月30日,权威杂志《Nature》刊发 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团队最新测G结果,该团队历经30年艰辛测出了截至目前常数G 的最精确值。G值测定的困难表明
A.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B.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C.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
D.真理在发展中不断推翻自身
25.2019年9月10日20:00至21:00全国各省市在地标志建筑上为教师“亮灯”。通过LED大屏幕滚动播放“老师•您好”字样,以此弘扬优秀尊师文化,引导社会各界感念师恩、礼敬教师。全社会尊师重教。是因为( )
①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教育活动是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途径
③教师担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任
④教育活动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6.一位癌症晚期患者,自幼酷爱音乐,年轻时因忙于生计无暇顾及音乐创作,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后,决定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开始音乐创作。令人惊奇的是,在经历了十多次的化疗和放疗后,他的癌症居然奇迹般地好转了。这一事例主要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
A.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B.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7.有位资深的校长说过:“当校长最重要的两件事——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确,校长每天要作许多决定,自然涉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下列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理解正确的是()
①价值选择以价值判断为基础②价值判断以价值选择为基础
③二者都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的反映④二者都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④
28.下列对下图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漫画反映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②漫画反映的矛盾阻碍我国社会的发展
③漫画反映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④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能解决漫画反映的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漫画《除患》(作者:孟宪平)讽刺了一些人不懂得
①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实践活动的成效起决定作用
②在实践中,揭露矛盾比解决矛盾更重要
③解决矛盾要抓住重点、扭住关键
④工作作风是安全生产实践中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哪里失去了求真务实,哪里必然丧失生机,遭遇厄运,受到惩罚。这是因为
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B.规律隐藏在事物的内部
C.规律能够被人们把握和利用 D.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31.苏轼赴密州任上遇到蝗灾,当地官吏认为未构成大的灾害,有的甚至说什么“蝗虫飞来,能为民除草”。苏轼并不轻易采信,实地调查发现蝗灾危害甚深。他没有让救灾工作止步于上奏公文中,而是身体力行带领百姓寻找消灭蝗虫的方法。这一事例表明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具有指导意义
③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够获得正确认识
④实践的需要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
世纪初,是一场反封建的哲学革命。它主要用辩证法思想启迪人们的心灵,解放人们的思想,从哲学上论证变革德国封建社会秩序的必要性。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B.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C.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总结
D.哲学是历史发展的硕果
33.一个人的阅读史,即是他的心灵发育史。读书是一种享受,更是自我修行的一种方式,我们通过阅读了解到世界的变换,文化的昌荣,历史的演变。阅读是一个
①主体对文本进行直接现实性改造的过程
②不断排除主观因素进而把握文本原意的过程
③主体获取文化信息,不断实现社会化的过程
④主观对文本进行加工、再创造的扬弃性反映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4.“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对于调动亿万农民积极性,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营造重农崇农的浓厚氛围,具有深远意义。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
①是中华农耕文化的集中展示②是中国农民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是中华民族文化成就的标志④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5.我们的祖辈留给我们的艺术宝藏浩瀚精深。中国的民族音乐绵延千年,中国的舞台传统写意凝练,是东方审美观的独特表达。放着自家的宝贝不为我所用,却心甘情愿地被洋派俘虏、绑架,说到底是缺乏民族自信的表现。由此可见,推动中国文化发展必须
①坚决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②坚决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自身文化的认同④
加强文化交流借鉴,增进对外来文化的理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材料分析题(共30分)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4月26日,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构建生态文明共同体的伟大事业注定充满挑战,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从自己、从现在做起,把接力棒一棒一棒传下去。
材料二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发展模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要致力于寻找不同制度、文化的共通性,异中求同。在今天,我们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以国家经济合作为着力点,并从政治、安全、文化、生态等方面发力解决全球治理难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各国依托独特的禀赋,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相关知识,分析生态文明共同体的构建。(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知识,说明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0分)
37. 材料一当前,一些外国用户在接受中国品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有人认为,语言、品牌故事等文化因素难以为外国用户所理解和认同是一个重要原因。
材料二近年来,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和互联网的冲击,实体行业越来越难做,不少地区出现了实体企业倒闭潮,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要求把促进、振兴实体经济发展作为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增进外国用户对中国品牌的理解和认同。(10分)
2020年寒假疫情期间政治第六次周练答案
考试范围:哲学和文化生活;考试时间:8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35题,每题2分)
1.A
2.A
3.B
4.C
5.B
6.D
7.B
8.A
9.A
10.D
11.A
12.D
13.C
14.A
15.D
16.B
17.D
18.D
19.B
20.C
21.D
22.A
23.D
24.B
25.D
26.B
27.D
28.D
29.D
30.D
31.B
32.B
33.D
34.A
35.C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共30分)
36.(1)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分)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分)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1分)(3分)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分)道路是曲折的。(1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做好应对困难和挫折的准备。(1分)(3分)③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1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1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自己、从现在做起,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努力。(1分)(4分)
(2)①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分)在致力于寻找不同民族共通性的基础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分)(4分)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分)以国际经济合作为着力点,兼顾其他全球治理难题的解决。(1分)(3分)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各国应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在推动各国自身发展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独特的力量。(1分)(3分)
37.答案①文化具有世界性,要遵循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任何一句得2分)搭建中国品牌和外国用户的沟通桥梁。(2分)(4分)②文化具有多样性,(2分)尊重其他国家文化,品牌建设中积极吸纳当地文化元素。(1分)(3分)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2分)要促进文化对外交流,增强品牌的国际影响力。(1分)(3分)